当前位置:壹学网>试题>数学试题>二年级奥数题

二年级奥数题

时间:2025-08-16 09:42:32 数学试题 我要投稿

(推荐)二年级奥数题

二年级奥数题1

  【趣题】

  两只小熊用一个大油瓶装有8千克油.现在要将它分成两个4千克,但是没有秤和其他东西,只有一个能装5千克油的中等油瓶和一个能装1千克油的小油瓶.你能帮帮小熊利用这三个油瓶将油分开吗?

  难度:

  一只小鹿从起点向前跳了5个格,接着向后跳了4个格;然后又向前跳了6个格,再向后跳了10个格,最后停下.这时小鹿停在起点的前面还是后面?距起点几个格?

  答案:

  难度:

  【趣题】

  两只小熊用一个大油瓶装有8千克油.现在要将它分成两个4千克,但是没有秤和其他东西,只有一个能装5千克油的中等油瓶和一个能装1千克油的小油瓶.你能帮帮小熊利用这三个油瓶将油分开吗?

  【答案】

  先将5千克瓶子倒满,再从5千克瓶中将1千克油瓶倒满,把1千克油瓶中的`油倒回8千克油瓶中即可。

  难度:

  一只小鹿从起点向前跳了5个格,接着向后跳了4个格;然后又向前跳了6个格,再向后跳了10个格,最后停下.这时小鹿停在起点的前面还是后面?距起点几个格?

  【答案】

  第一步,前面的第五格。

  第二步,向后跳4个格,5-4=1,在前面第一个格。

  第三步,又向前跳6个格,1+6=7,在前面第七个格。

  第四步,又向后跳10个格,10-7=3,在后面第三个格。

二年级奥数题2

  在10和31之间有多少个数是3的倍数?

  答案与解析:

  由尝试法可求出答案:

  3×4=12,3×5=15,3×6=18,3×7=21,3×8=24,3×9=27,3×10=30

  可知满足条件的数是12、15、18、21、24、27和30共7个.

  注意:倘若问10和1000之间有多少个数是3的倍数,则用上述一一列举的方法就显得太繁琐了,此时可采用下述方法:

  10÷3=3余1,可知10以内有3个数是3的.倍数;

  1000÷3=333余1,可知1000以内有333个数是3的倍数;

  333-3=330,则知10~1000之内有330个数是3的倍数。

  由这个例题可体会枚举法的优点和缺点及其适用范围。枚举法比较适用于数比较少的情况,是二年级小朋友应该掌握的一种方法。

二年级奥数题3

  1.加减应用题

  二年级奥数加减应用题:有两堆棋子,第一堆10个,第二堆6个,从第一堆中拿几个放在第二堆后,两堆棋子数同样多?

  解答:第一堆有10个棋子,第二堆有6个棋子,第一堆比第二堆多4个。只有把多出的出4个棋子平均分成两份,把其中的一份放入第二堆后,两堆棋子就一样多。

  2.加减应用题

  师傅每小时生产16个零件,比徒弟每小时多生产10个。徒弟3小时能生产多少个零件?

  解答:要求徒弟3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就得先求出徒弟每小时生产的`零件是多少个。因为师傅每小时生产16个,比徒弟每小时多生产10个,所以,徒弟每小时能生产16-10=6(个)。再计算出6×3=18(个),就是徒弟3小时生产零件的个数。(16-10)×3=18(个)

二年级奥数题4

  一、按规律填数:

  1、1,3,5,7,(),11,() 2、35,(),21,14,(),0 3、1,2,3,5,8,(),(),(); 4、1,5,9,13,(),() 二、应用题

  1、小小有邮票4张,小小的邮票数是平平的一半,平平的邮票数是伟伟的一半,伟伟有多少张邮票?

  2、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需要2分钟,一共要锯几分钟?

  3、二(1)班老师出了两道数学题,做对第一题的有15人,做对第二题的'有23人,两道题都做队的有10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4、小明今年7岁,小明妈妈30岁,小明爸爸35岁,小明爸爸比小明大多少岁?

  5、学校体操队在训练,每排人数相等,小刚站在其中一排,从前面数起是第6名,从后面数起是第5名。这样的一排有学生多少名?

  6、一条95厘米长的绳子,先用去24厘米,又用去38厘米,这条绳子一共短了多少厘米? 7、计算1+3+5+7+9+11+13+15+17+19=?

二年级奥数题5

  1.2×4×5×25×54 2.54×125×16×8×625

  【答案】 1. 2×4×5×25×54

  =(2×5)×(4×25)×54 (利用了交换律和结合律)

  =10×100×54

  =54000

  2. 54×125×16×8×625

  =54×(125×8)×(625×16) (利用了交换律和结合律)

  =54×1000×10000

  =540000000

二年级奥数题6

  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尺有很多种.

  每个同学都有一把直尺,用直尺可以画直线,量长度.

  直尺上最小的一小格的长是1毫米.10个小格的长度是1厘米.

  小学生用的三角板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你量量看.10个厘米的长是1分米.

  比分米长的单位是米,10个分米的长是1米.

  售货员量布时用米尺;裁缝做活用直尺和皮尺;木匠做活用直尺和钢尺.这些尺子上都刻有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尺寸.

  两地的距离若比较长,通常用公里做长度单位.

  例1 量一量:两条线段各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零多少毫米.

  解:线段(1)长20毫米合2厘米;

  线段(2)长31毫米合3厘米1毫米.

  例2 量一量:你的数学课本长多少?宽多少?

  解:数学课本的长18厘米3毫米,宽13厘米.

  例3请你画出:(1)长方形(长2厘米又1毫米,宽1厘米)

  (2)正方形(边长为1厘米)

  作图:

  例4 量一量图27的`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各多长?

  解:量得AB=15毫米=1厘米5毫米;

  BC=30毫米=3厘米;

  CA=33毫米=3厘米3毫米.

  例5 填空:

  1公里=米; 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米=厘米;

  1公里=分米=厘米;

  2公里=米; 10米=厘米;

  解:1公里=(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公里=(10000)分米=(100000)厘米;

  2公里=(20xx)米; 10米=(1000)厘米.

  例6 80厘米的绳子对折三次后将绳子分为几等份?每份多长?

  解:80厘米的绳子对折三次后将绳子分的份数是:

  222=8

  每份的长度是:80厘米8=10厘米.

  答:绳子被分成8等份,每份长10厘米.

  例 7 哥哥的一拃长是18厘米,见图28,他量一根棍是5拃.估计这根棍有多长?

  解:18厘米5=90厘米=9分米.

  答:估计这根棍长9分米.

  例8 爸爸的一步长是8分米(见图29).爸爸从家到工作地点共走1250步.问两地间距离大约是多少?

  解:爸爸1步的长度是8分米,1250步的长度是:

  12508=10000(分米)

  10000分米=1000米=1公里.

  答:家与工作地点的距离大约是1公里.

二年级奥数题7

  1.应用题

  小强参加了踢毽子比赛,共有20个人参加,比赛前每两个小朋友都握一次手,问小强要握多少次手?

  解答:小强要除了自己以外的每个人握手,所以要握20-1=19次手。

  【小结】注意小强自己和自己不用握手。

  2.容斥原理

  一个班的小朋友算两道口算题,第一道算对的有19人,第二道算对的有17人,两道都对的有10人,问这个班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解答:

  方法一:

  两道题都算对的'有10个小朋友,所以只算对第一道题的有19-10=9个小朋友,只算对第二道题的有17-10=7个小朋友。所以这个班有9+10+7=26个小朋友。

  方法二:

  注意到两道题都算对的小朋友在我们数算对第一道题和第二道题的小朋友个数时都算了一次。所以这个班有19+17-10=26个小朋友。

  【小结】小朋友们可根据自己上课的情况,增加对题目的理解,数学往往源于生活。

二年级奥数题8

  1.解:分类计算,并将有数字“1”的数枚举出来.

  “1”出现在个位上的数有:

  1,11,21,31,41,51,61,71,81,91,

  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

  共20个;

  “1”出现在十位上的数有:

  10,11,12,13,14,15,16,17,18,19

  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

  共20个;

  “1”出现在百位上的数有:

  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

  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

  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

  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

  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

  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

  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

  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

  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

  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

  共100个;

  数字“1”在1至200中出现的.总次数是:

  20+20+100=140(次).

  2.解:采用枚举法,并分类计算:

  “3”在个位上:3,13,23,33,43,53,63,73,83,93共10个;

  “3”在十位上:31,33,35,37,39共5个;

  数字“3”在1至100的奇数中出现的总次数:

  10+5=15(次).

  3.解:枚举法:12,17,22,27,32,37,42,47,52,57,62,67,72,77,82,87,92,97共18个.

  4.解:分段统计,再总计.

  页数铅字个数

  1~9共9页1×9=9(个)(每个页码用1个铅字)

  10~90共90页2×90=180(个)(每个页码用2个铅字)

  100~199共100页3×100=300(个)(每个页码用3个铅字)

  第200页共1页3×1=3(个)(这页用3个铅字)

  总数:9+180+300+3=492(个).

  5.解:列表枚举,分类统计:

  101个

  20212个

  3031323个

  404142434个

  50515253545个

  6061626364656个

  707172737475767个

  80818283848586878个

  9091929394959697989个

  总数1+2+3+4+5+6+7+8+9=45(个).

  6.解:枚举法,再总计:

  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共10个.

二年级奥数题9

  1、一只苹果的重量等于一只桔子加上一只草莓的重量,而一只苹果加上一只桔子的`重量等于9只草莓的重量,请问,一只桔子的重量等于几只草莓的重量。

  2、有一个天平,九个砝码,其中一个砝码比另八个要轻一些,问至少要称几次才能将轻的那个找出来?

  3、按规律填数:

  (1)54321 43215 32154 ( ) 154321

  (2) 1,2,3(7) 2,3,4(14) 3,4,5()

  (3)1,4,7,10,( ),16,( )

  (4)1,2,3,7,11,16,( ),29

  (5)2,5,4,5,6,5,( ),5

  (6)7,8,10,13,17,( )28

  4、10个一百是( ),10000里面有( )个一千。

  5、3572最高位是( )位,读作( ),九千零五十写作( )。

  6、一个2分币大约重4( );小明今年7岁,他的体重约是28( )。

  7、90里面有( )个十,290里面有( )个十。

  8、百位上的6比十位上的6多( )。

  9、49个苹果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 )个,还剩( )个。

  10、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一个数除以4,所得的余数最大是3。 ( )

  (2)48÷3×2 = 48÷6 ( )

  (3)一个苹果重120千克。 ( )

  (4)千位右面一定是万位。 ( )

二年级奥数题10

  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大和尚每人分3个馒头,小和尚3人分1个馒头,恰好分完.问大和尚、小和尚各多少人?

  答案:这是一道古代的'算题.

  猜--若是大和尚33人,就要分3×33=99个馒头,还剩100-99=1(个)馒头,分给3个小和尚,这样和尚总人数为33+3=36人,与已知有100个和尚不符,不对!大和尚的人数减少些.若是有30个大和尚,分3×30=90个馒头,还剩10个馒头,可以分给3×10=30个小和尚,这样和尚总数是30+30=60人.还必须减少大和尚的人数.若是有25个大和尚,分3×25=75个馒头,还剩100-75=25个馒头,可以分给3×25=75个小和尚.这样和尚总数是25+75=100人,对了.所以答案是大和尚25人,小和尚75人.

二年级奥数题11

  难度:

  小学二年级奥数天天练:怎样分组

  (1)请将 8 至 15 的数目分为 4 组(每组两个数),使每组数的和都等于 23。怎样分法?

  (2)请将 3、4、5??11 的'数目分为 3 组(每组三个数),使每组数的 和都等于 21。怎样分法?

  难度:

  小学二年级奥数天天练:谁的火车票

  某宾馆服务员为甲、乙、丙三位旅客购买了三张不同地点(北京、上海、 广州)的火车票。当服务员把去北京的火车票给乙时,乙说:"我不去北京", 把去上海的票给丙时,丙说:"我不去上海",把去广州的票给甲时,甲说:

  "我和丙都不去广州"。服务员愣住了。请你帮助他推理一下,他们三人各应给哪张火车票呢?

二年级奥数题12

  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在距A站28千米处,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各自到达B、A两站后,立即沿原路返回,第二次相遇距A站60千米处。A、B两站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小张与小王早上8时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出发,到10时两人相距112.5千米;继续行进到下午1时,两车相距还是112.5千米。问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每分钟走8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在途中相遇后继续前进,先后分别到B、A两地后即刻沿原路返回,甲乙二人又再次相遇。如果AB两地相距420米,那么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相距多少米?

  4、甲乙两地相距258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已知汽车的`速度是拖拉机速度的2倍。相遇时,汽车比拖拉机多行多少千米?

  5、小王骑摩托车由甲城到乙城要5小时。小李骑自行车由乙城到甲城要10小时。两人同时从两城相向开出,相遇时小王距离乙城还有192千米。求两城距离多少千米?

二年级奥数题13

  爸爸妈妈带着儿子、女儿和一条狗外出旅行,途中要过一条河,渡口有一只空船,最多能载50千克,而爸爸妈妈各重50千克,儿子和女儿各重25千克,狗重10千克,请问:他们怎样才能全部渡过河去?

  答案与解析:

  船的载重量是50千克,所以爸爸妈妈只能单独过河;儿子女儿可以同时过河;儿子(或女儿)可以带着狗过河,此外还要考虑船一定要有人划回来才行。

  答:第一次:儿子和女儿过河,由儿子(或女儿)把船划回来;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渡河:第二次:爸爸(或妈妈)过河,由女儿(或儿子)把船划回来;

  第三次:儿子和女儿过河,由儿子(或女儿)把船划回来;

  第四次:妈妈(或爸爸)过河,由女儿(或儿子)把船划回来;

  第五次:儿子(或女儿)过河,由儿子(或女儿)把船划回来;

  第六次:儿子和女儿过河。

  这样全家都过河了。

二年级奥数题14

  10个杏子的重量等于1个梨子和2个橘子的重量,4个杏子和1个橘子的重量等于1个梨子的重量.1个梨子的重量等于几个杏子的重量?

  考点: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

  分析:我们用梨与杏的重量表示出橘子的重量,即,1个橘子的重量=一个梨子的重量-4个杏子的重量,然后再用杏表示出梨的重量.

  解答:解:1个梨子+2个橘子=10个杏子的重量,

  又因,一个梨子的重量=4个杏子+1个橘子的重量,

  即,1个橘子的重量=一个梨子的重量-4个杏子的重量,

  所以,1个梨子+(1个梨子-4个杏子的重量)×2=10个杏子的重量,

  3个梨子的重量-8个杏子的重量=10个杏子的重量,

  3个梨子的`重量=18个杏子的重量,

  3个梨子的重量÷3=18个杏子的重量÷3,

  一个梨子的重量=6个杏子的重量.

  答:一个梨子的重量等于6个杏子的重量.

  点评:本题看似一道复杂的等量代换问题,只要理清思路较容易解决,考查了学生的想象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奥数题15

  小升初奥数真题解析:

  一、想想填填。(20分)

  1、5080立方厘米=( )升 4.65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2、0.6= =12÷( )=( ):10=( )%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的积是( )。

  4、从12的约数中,选出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是( )。

  5、在一幅地图上,用40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距离18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6、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6厘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7、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厘米,侧面展开后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8、圆的半径和周长成( )比例,圆的面积与半径( )比例。

  9、圆柱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侧面积就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10、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如果甲数是30,那么乙数是( )。

  11、在含盐8%的500克盐水中,要得到含盐20%的盐水,要加盐( )克。

  12、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为14厘米,表面积1406.72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高是 ( )厘米。

  二、认真判断。(5分)(对的打"√",错的打"×")

  1、比的后项、分数的分母都不能为0。( )

  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定成比例关系。( )

  3、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 )

  4、如果AB=K+2(K一定),那么A和B成反比例。( )

  5、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5倍,高缩小5倍,圆柱的体积不变。( )

  三、细心选择。(5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圆柱形油桐的表面有( )个面。

  ① 2 ② 3 ③ 4 ④6

  2、( )能与 : 组成比例。

  ① 3:4 ② 4:3 ③ 3: ④ :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5天完成,乙单独做20天完成。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 )。

  ① 4:3 ② 3:4 ③ : ④ 1

  4、把0 30 60 90千米比例尺,改写成数字比例尺是( )。

  A 1:30 B 1:900000 C 1:3000000 D

  5、用一块长25.12厘米,宽18.84厘米的长方形铁皮,配上下面( )圆形铁片正好可以做成圆柱形容器。(单位;厘米)

  ① ② ③ ④

  r=1 d=3

  r=4 d=6

  四、 正确计算。(29分)

  1、 直接写出得数。(12分)

  125×1.6= 12.56÷6.28= 7×1÷7×3 =

  3.14×5 = 3.14×40= 75×10%=

  2、用简便方法计算。(8分)

  6.3+8.7+8.7×3.7

  3、用递等式计算。(9分)

  0.625×(8.3-2.5×0.12)

  五、动手、动脑。(8分)

  1、(1)求下面图形的实际面积,比例尺 。

  2、画一个底面直径是2厘米、高3厘米的圆柱体的表面展开图(要在图上标明尺寸),再求出表面积。

  六、解决问题。(33分)

  1、(只列式不计算。)(6分)

  ⑴生产了一批零件,每天生产200个,15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了250个,实际多少天可以完成?(用比例方式列式)

  ⑵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积是18.84平方米,高0.5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1.6吨,这堆沙重多少吨?

  ⑶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120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多少立方厘米?

  2、 拖拉机厂今年前3个月生产大型拖拉机850台。照这样计算,全年产量可以达到多少台?(同比例方法解答)(5分)

  3、 一种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4分米、高6分米。做一个这样的'水桶大约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5分)

  4、一间房间,用边长2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用144块,如果用边长为3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5分)

  5、把一个底面半径4分米,高6分米的圆柱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半径是3

  分米的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高是多少分米?(5分)

  6、一筐苹果卖掉 后,又卖掉6千克。这时卖出的重量正好是剩下的。这筐苹果原来有多少千克?(4分)

  7. 一个长方体木块,长为10分米、宽为8、高为6分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3分)

【二年级奥数题】相关文章:

小升初奥数题06-07

奥数题及答案[经典]07-02

奥数题作文12-28

奥数题及答案07-02

做奥数题作文01-28

奥数题及答案(优)07-09

奥数题及答案(热门)07-04

奥数题及答案(实用)07-07

(热门)小升初奥数题06-08

小升初奥数题[精品]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