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试题>数学试题>六年级比的应用题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

时间:2024-12-25 06:18:10 数学试题 我要投稿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大全15篇)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1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没有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因此,数学的'教学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数学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要和追求。在教学设计中,学生对1/这个分数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修正、充实的过程。

  第一层次,从生活事例使学生感受到分数1/产生的必要。此时,学生不会用数来表示半个蛋糕,就产生了要用一种数来表示的愿望。第二层次,老师质疑为什么要把圆片对折,目的是什么?使学生感受到只有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才是1/。第三层次,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涂出一个长方形的1/,使他们对1/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不管是一个图形或是一个蛋糕,只要是平均分成2份,那么其中的一份就是1/。学生感悟分数1/的过程,是思维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只有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数学学习。学生在认识1/之后,教师让学生创造一个几分之一,为学生创设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并自然的总结出: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那么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整个学习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在发现中加深了对分数的感受、体验。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2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基本训练

  二、应用题练习

  二、讲解思考题

  四、课堂作业

  1、口算

  2、说出单位1的'量和分数的对应数量

  (见幻灯投影)

  3、根据条件说出数量关系式(见幻灯投影)

  1、做练习四第6题

  问: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为什么?题里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2、做练习四第8题

  问:哪个数量是单位1的量?与对应的哪个数量?要求什么数量?

  又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求萝卜比白菜少多少吨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3、做练习四第11题

  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和吨表示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又问:这两题都求还剩多少吨,为什么第(1)

  题用乘法,第(2)题用减法?

  4、分析练习四第12题

  1、出示口答题(见幻灯投影)

  2、学生读思考题

  问:这里两个3/10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练习四7、9、10、12

  说明:解答像上面这样的分数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的数量。

  课后感受

  重点还应放在单位1和数量关系上。在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同的数量关系方面有些同学不太掌握,需要加强.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3

  (1)饭店的大厅内挂着一只大钟,它的分针长48厘米。这根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2)学校操场(如右图,单位:米),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形的'铁环,直径是40厘米,做这样一个铁环需要用多长的铁条?

  (4)儿童公园有一个直径是15米的圆形金鱼池,在金鱼池周围要做2圈圆形栏杆,至少要用多少钢条?

  (5)砂子堆在地面上占地正好是圆形,量出它一周的长度是15.7米,那么砂子堆的直径是多少米?

  (6)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70厘米,如果每分转120周,一小时能行多少千米?(保留整千米数)

  (7)一个铁环直径是60厘米,从操场东端滚到西端转了90圈,另一个铁环的直径是40厘米,它从东端滚到西端要转多少圈?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4

  一、正确的找单位“1”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前提。

  不管什么样的分数应用题,题中必有单位“1”。正确的找到单位“1”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前提和首要任务。

  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分两种形式出现:

  1、有明显标志的:

  (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7(2)杨树棵数是柳树的3/5(3)小明的体重相当于爸爸的1/2(4苹果树比梨树多1/5

  条件中“占”“是”“相当于”“比”后面,分率前面的量是本题中的单位“1”。

  2、无明显标志的:

  (1)一条路修了200米,还剩2/3没修。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

  (2)有200张纸,第一次用去1/4,第二次用去1/5。两次共用去多少张?(3)打字员打一部5000字的书稿,打了3/10,还剩多少字没打?这3道题中的单位“1”没有明显标志,要根据问题和条件综合判断。(1)中应把“一条路的总长”看作单位“1”(2)题中应把“200张纸”看作单位“1”(3)题中应把“5000个字”看作单位“1”。

  二、正确的找对应关系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每道分数应用题都有数量和分率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找到所求数量(或分率)和哪个分率(或数量)对应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1、画线段图找对应关系。

  (1)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2)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1/3。池塘里有多少只鹅?(3)池塘里有4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1/3。池塘里有多少只鸭?用线段图表示一下这3道题的关系。从画的图可以看出,画线段图是正确找对应关系的有效手段。通过画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同时也可得出如下数量关系式:

  分率对应量÷单位“1”的量=分率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分率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2、从题里的条件中找对应关系

  一桶水用去1/4后正好是10克。这桶水重多少千克?水的3/4=10

  三、根据数量关系式解答分数应用题“三步法”

  掌握以上关系和数量关系式,解分数应用题可以按以下三步进行:1、找准单位“1”的量;2、找准对应关系3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四、有效练习,建立模型,提升解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要想正确、迅速地解答分数应用题,必须多加练习,把基本型的、稍复杂型的和复杂型的结构特征理解清楚,才能熟练快速地解答分数应用题。

  基础理论

  (一)分数应用题的构建

  1、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它大体可以分成两种:(1)基本数量关系与整数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把整数应用题中的已知数换成

  分数,解答方法与整数应用题基本相同。

  (2)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而产生的具有独特解法的分数应用题,这就是我们

  通常说的分数应用题。

  2、分数应用题主要讨论的是以下三者之间的关系:

  (1)分率: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几分之几通常称为分率。(2)标准量: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通常把题目中作为单位“1”的那个数,称为标准量。

  (3)比较量: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通常把题目中同标准量比较的那个数,称为比较量。(二)分数应用题的分类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一个看作单位“1”的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这类应用题用乘法。即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应用题,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整体量×分率=分率的对应的部分量;或已知一个看作单位“1”的数,另一个数占它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即反映的是甲乙两数之间关系的应用题,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标准量×分率=分率的对应的比较量。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类问题特点是已知两个数量,比较它们

  之间的倍数关系,解这类应用题用除法。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比较量÷标准量=分率。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比较量÷标准量=分率(几分之几)。(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相差量÷标准量=分率(多几分之几)。(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相差量÷标准量=分率(少几分之几)。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5

  0.张先生向商店订购某种商品80件,每件定价100元.张先生向商店经理说:"如果你肯减价,每减价1元,我就多订购4件."商品店经理算了一下,如果减价5%,由于张先生多订购,仍可获得与原来一样多的利润.问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解法一:减价100×5%=5元,多订购5×4=20件,共订购80+20=100件。

  由于利润一样,所以存在:利润×80=(利润-5)×100,可以得出利润是25元。

  所以成本是100-25=75元。

  解法二:减价100×5%=5元,多订购5×4=20件,如果按照原价销售,就会多获得20÷80=1/4的利润。那么减价的5元,相当于原来利润的1-1÷(1+1/4)=1/5。那么原来的利润是5÷1/5=25元。因此成本是100-25=75元。

  减价5%就是减价了:100×5%=5元

  所以多订了:4×5=20件

  共订购:80+20=100件

  现在的售价是:(100-5)×100=9500元----------100件的.成本和利润

  原来的售价是:80×100=8000元--------------80件的成本和利润

  因为利润一样,所以9500-8000=1500元是100-80=20件的成本

  一件的成本是:1500÷20=75元

  1.甲、乙、丙、丁四人今年分别是16、12、11、9岁.问多少年前,甲、乙的年龄是丙、丁年龄和的2倍?

  解:因为甲乙和与丙丁和的差是8,所以只有当甲乙和是16时,丙丁的和是8,此时甲、乙的年龄是丙、丁年龄和的2倍,再用(16+12)-16=12,得到两人年龄共减少的数,然后再除以2,(12/2=6)就得到了6年前。

  解:甲乙年龄和16+12=28岁,丙丁年龄和11+9=20岁,相差28-20=8岁。

  每年前都是少2岁,所以年龄差是不变的。所以在(20-8)÷2=6年前,符合要求。

  2.在周长为200米的圆形跑道一条直径的两端,甲、乙两人分别以6米/秒,5米/秒的骑车速度同时同向出发,沿跑道行驶.问16分钟内甲追上乙几次?

  解:第一次甲追上乙是在200/2/(6-5)=100秒后,然后每200/(6-5)=200秒甲追上乙一次;16分=960秒,(960-100)/200=4次······60秒,4+1=5次。

  解:第一次追上200÷2÷(6-5)=100秒。

  后来又行了16×60-100=860秒,

  后来甲行了860×6÷200=25.8圈,

  乙行了860×5÷200=21.5圈。

  超过1圈追上1次,所以追上了25-21=4次。

  因此共追上4+1=5次。

  3.某公共汽车线路中间有10个站.车有快车及慢车两种,快车车速是慢车车速的1.2倍.慢车每站都停,快车则只停*中间一个站,每站停留时间都是3分钟.当某次慢车发出40分钟后,快车从同一始发站开出,两车恰好同时到达终点.问快车从起点到终点共用多少时间?

  解:慢车比快车多停了3×(10-1)=27分钟。

  那么慢车比快车多用40-27=13分钟。

  快车行了13÷(1.2-1)=65分钟,

  即共用了65+3=68分钟。

  4.有5堆苹果,较小的3堆平均有18个苹果,较大的两堆苹果数之差为5个.又较大的3堆平均有26个苹果,较小的2堆苹果数之差为7个.最大堆与最小堆平均有22个苹果.问每堆各有多少苹果?

  解法一:(这个方程组解起来有些麻烦,要有耐心,呵)

  设五堆分别为a,b,c,d,e,且ace

  (c+d+e)/3=18

  a-b=5

  (a+b+c)/3=26

  d-e=7

  (a+e)/2=22

  解得:a=31,b=26,c=21,d=20,e=13.

  解法二:

  26*3+5-(18*3-7)]/2=18

  (22*2+18)/2=31

  22*2-31=13

  13+7=20

  31-5=26

  18*3-20-13=21

  依次为31、26、21、20、13

  解:从小到大我们假设成①②③④⑤。

  有⑤=④+5,,②=①+7,①+⑤=22×2=44个。

  所以有②+④=①+7+⑤-5=44+2=46个。

  ①+②+④+⑤=44+46=90个

  还有①+②+③=18×3=54个,③+④+⑤=26×3=78个。

  ③=(54+78-44-46)÷2=21个。

  ①=(54-21-7)÷2=13个,

  ②=13+7=20个。

  ④=(78-21-5)÷2=26个。

  ⑤=26+5=31个。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6

  1、 机器制造厂生产一种机器,平均每台用1.44吨钢材,通过技术改造,每台节约0.24吨钢材,原计划制造50台机器的钢材,现在可制造多少台?

  2、修一条公路,原计划40天修路20.8千米。世纪每天比计划多修0.12千米。实际需多少天修完?

  3、一个砖厂原来烧1万块砖用煤3.6吨,技术改进后,降低到0.9吨。原来烧20万块砖的煤,现在可以烧砖多少万块?

  知识整理:

  基本数量关系:

  基础练习:

  1. 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0.6千米,25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0.4千米。实际多少天可以完成?

  2. 一个服装厂原来做一件上衣用布1.43米,改进剪裁技术后,每件上衣节约0.13米。原来做100件上衣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多少件?

  3. 线路班计划4.5天架设一条长3.6千米的电话线,实际每天比计划多架设0.1千米。实际架设了多少天?

  4. 农具厂要赶制10500件农具,计划25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的1.25倍。完成这批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

  5. 玩具厂要生产一批小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300个,15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的产量是原计划的1.5倍。完成这批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

  6. 60吨货物,用一辆小卡车24次可以运完,一辆大卡车每次比小卡车多运2.5吨,用一辆大卡车只要几次就可以运完?

  7. 城关小学校办工厂生产7.5万盒学具,原计划30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的盒数是原计划的`1.2倍。完成这批人物实际用了多少天?

  8. 五年级学生参加少年军校训练,原计划3.5时行军14千米,实际只用了2.8时。实际每时行军的路程是原计划的多少倍?

  9.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6米,采用新的剪裁方法后,每套衣服比原来节约0.1米。原来做700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10. 农资公司有240吨化肥要运往农村,原计划每天运22吨,实际每天运的吨数比原计划地2倍还多4吨。运完这批化肥实际用了多少天?

  11、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800米,6天可以修完。现在要求4天修完,每天应修多少米?

  12、洗衣机厂计划25天生产洗衣机4000台,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制造40台。照这样计算,完成原定生产任务要少用多少天?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多做练习题,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大家一定要牢记。希望这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同步练习可以帮助到您!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7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学会用多种方法解答分数应用题。

  3、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自我介绍

  同学们,首先,老师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阳城县蟒河镇。大家听说过蟒河吗?去过吗?十一长假老师欢迎大家到蟒河去,到时老师可以做你们的免费导游,好吗?我叫王宏亮,希望大家在课堂上的发言像老师的名字一样宏亮。

  2、同学们,请大家环顾一下教室,有什么感觉?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课前,老师初步统计了一下,今天到会的老师共有90人,其中男教师50人,女教师40人。有这么多领导老师光临我校,首先,我们应该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他们来首先是参观我们美丽的校园,更重要的是关心、指导我们的学习。他们直面要听六年级的课,而且点名

  要听六(1)班的数学课。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听说六(1)班同学个个都是敢于发问、善于思考、反应敏捷、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好学生。因此,请大家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亮出自己的真正水平。

  二、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共同来复习分数的应用(板书:分数的应用复习课)

  三、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看黑板,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1、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老师相机板书)

  2、小组评价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真是名不虚传。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大家不仅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而且能熟练的解答出来。大家都是未来的'爱因斯坦。下面请同学们再看黑板,老师又摘录了两个条件,并且标上了序号。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两个条件,自己补充合适的问题(提示:其他条件可以当作问题,如已知男教师人数可求女教师人数)改编成新的应用题,并列出式子,能行吗?请大家试一试,做在答题卡上。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一起交流。

  3、学生编题,列式,教师巡视指导评价。

  4、全班交流。

  师:现在我们全班交流一下,我相信通过大家的交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我们的思维一定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交流过程略)

  5、小结评价

  同学们说得真是太精彩了,一下子编出了这么多应用题,而且每一道应用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多种方法解答出来。实际上大家已经概括出了分数应用题的各个类型。小明也听说大家是解决问题的高手,他有两道难题想请大家来帮忙。

  四、实际应用

  1、小明说:我去年十岁,体重60千克,今年上半年体重增加了1/10。经过暑假减肥,我的体重终于减轻了1/10。同学们,我现在与去年相比是变重还是变轻了呢?

  A、大家先来猜一猜。

  B、请大家验证一下,迅速算一算就知道了。

  C、学生计算交流。

  D、小结:很好!看来小明减肥确实有效果,但是效果还不太明显。因此,大家想对小明说些什么呢?

  2、小明说,他爸爸开了一个商店。同时购回两种不同价格的衣服,但都以相同的价钱48元卖出。其中一件赚了1/5,另一件赔了1/5。请大家帮忙算一算,这两件衣服合起

  来,是赔了还是赚了?还是不赔也不赚?

  A、学生交流讨论。

  B、全班交流。

  C、小结:看来数学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学好了数学,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复习了各类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大家能够做到一题多问,一题多编,一题多解。在今后的学习中,只要大家能够这样坚持长期的训练,头脑一定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聪明,未来的科学家将会在我们六(1)班中诞生!

  板书设计:

  分数的应用复习课

  ①男教师有50人 ②女教师有40人

  ③男教师比女教师多1/4④女教师比男教师少1/5选择条件 所求问题 解决方法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8

  1、某村要挖一条长2700米的水渠,已经挖了1050米,再挖多少米正好挖完这条水渠的2/3?

  2、某校少先队员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了1/2千克,五年级比四年级多采集1/3千克,六年级采集的是五年级的6/5。六年级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3、仓库运来大米240吨,运来的大豆是大米吨数的5/6,大豆的吨数又是面粉的3/4。运来面粉多少吨?

  4、甲筐苹果9/10千克,把甲的1/9给乙筐,甲乙相等,求乙筐苹果多少千克?

  5、一桶油倒出2/3,刚好倒出36千克,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6、甲、乙两个工程队共修路360米,甲乙两队长度比是5 : 4,甲队比乙队多修了多少米?

  7、服装厂第一车间有工人150人,第二车间的工人数是第一车间的2/5,两个车间的人数正好是全厂工人总数的5/6,全厂有工人多少人?

  8、一批水果120吨,其中梨占总数的2/5,又是苹果的4/5,苹果有多少千克?

  9、甲乙两数的和是120,把甲的1/3给乙,甲、乙的比是2:3,求原来的甲是多少?

  10、小红采集标本24件,送给小芳4件后,小红恰好是小芳的4/5,小芳原有多少件?

  11、两桶油共重27千克,大桶的油用去2千克后,剩下的油与小桶内油的重量比是3:2。求大桶里原来装有多少千克油?

  1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144厘米,它的长、宽、高之比是4:3:2,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13、小红有邮票60张,小明有邮票40张,小红给多少张小明,两人的邮票张数比为1:4?

  14、王华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去学校,1/6小时行了全程的2/3,王华家离学校有多少千米?

  15、3台织布机3/2小时织布72米,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16、一辆汽车行9/2千米用汽油9/25升,用3/5升汽油可以行多少米?

  17、有一块三角形的铁皮,面积是3/5平方米。它的底是3/2米,高是多少米?

  18、水果店运来梨和苹果共50筐,其中梨的筐数是苹果的2/3,运来梨和苹果各多少筐?

  19、用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斜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20、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9米,长和宽的`比是4∶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一)求平均数应用题

  解答求平均数问题的规律是:总数量÷对应总份数=平均数

  注:在这类应用题中,我们要抓住的是对应,可根据总数量来划分成不同的子数量,再一一地根据子数量找出各自的份数,最终得出对应关系。

  例题一如下:

  一台碾米机,上午4小时碾米1360千克,下午3小时碾米1096千克,这天平均每小时碾米约多少千克?

  思路分析:

  要求这天平均每小时碾米约多少千克,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这一天总共碾了多少米?(一天包括上午、下午)。

  2、这一天总共工作了多少小时?(上午的4小时,下午的3小时)。

  3、这一天的总数量是多少?这一天的总份数是多少?(从而找出了对应关系,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二) 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的题目结构是:

  题目的前部分是已知条件,是一组相关联的量;

  题目的后半部分是问题,也是一组相关联的量,其中有一个量是未知的。

  解题规律是,先求出单一的量,然后再根据问题,或求单一量的几倍是多少,或求有几个单一量。

  例题如下:

  6台拖拉机4小时耕地300亩,照这样计数,8台拖拉机7小时可耕地多少亩?

  思路分析:

  先求出单一量,即1台拖拉机1小时耕地的亩数,再求8台拖拉机7小时耕地的亩数。

  (三) 相遇问题

  指两运动物体从两地以不同的速度作相向运动。

  相遇问题的基本关系是:

  1、相遇时间=相隔距离(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和。

  例题如下:两地相距500米,小红和小明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小红每分钟行60米,小明每分钟行65米,几分钟相遇?

  2、相隔距离(两物体运动时)=速度之和×相遇时间

  例题如下: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10小时后在途中相遇。已知货车平均每小时行45千米,客车每小时的速度比货车快20%,求甲乙相距多少千米?

  3、甲速=相隔距离(两个物体运动时)÷相遇时间-乙速

  例题如下: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相距648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5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相遇问题可以有不少变化。

  如两个物体从两地相向而行,但不同时出发;

  或者其中一个物体中途停顿了一下;

  或两个运动的物体相遇后又各自继续走了一段距离等,都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另:相遇问题可以引申为工程问题:即工效和×合做时间=工作总量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9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根据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用方程解答。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抓住了数量关系相同,通过复习题的分析解答,让学生找出熟悉的数量关系,再把题进行改动变化。在边画图、边分析的过程中,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思维,促进了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已经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六年级学生能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去拓展,去学习更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

  逆向思维,能根据具体的数量和分率,求出单位“1”的量。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方程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能确定单位“1”,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2、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教学过程

  一、1、苹果的重量是X千克,梨的重量比苹果多5千克 。

  ⑴、梨的重量比苹果多了( )千克。

  ⑵、梨的重量是( )千克。

  2、钢笔X元,比毛笔少了3元 。

  ⑴、钢笔比毛笔少了( )元。

  ⑵、毛笔是( )元。

  3、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授课

  1、教学补充例题:水果店运来了一些苹果,已经卖了36千克 ,还剩下20千克,水果店运来了多少苹果?

  (1)卖了 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运来苹果的重量-卖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解:设运来苹果X千克。

  x-36=20

  2、教学例2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比航模组多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 (1+)

  (2)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3)根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

  (4)根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解:设航模小组有人。

  (1+)=25

  =25÷

  =20

  答:略。

  三、小结

  1、今天学习了两道应用题,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考起来比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按照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练习

  练习十第4、12、14题。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10

  1)一列火车,经过长1140米的桥要用50秒,经过1980长的遂道要用80秒,请问火车的速度及其车身分别是多少?

  2)有两个容器,一个中装的水为另一个中的2倍,都倒出8升水后,一个容器中的水则为另一个容器中的`3倍,请问,装水少的那个容器中原来有水多少升?

  3)电动自行车与汽车共有60辆,电动车的轮子比汽车多30个,请问电动自行车与汽车分别有多少辆?

  4)有2辆汽车运送每包货物都等价的货物通过收税收,但运送人没有带够交税需要的税款,用部分运送的货物作为税款。第一辆车装货120包,卸下10包后又交了240元作为税款;第二辆车装货10包,卸下5包后,收到退款80元,正好付清税款,请问每包货的价格是多少元?

  1)解法一,设火车长度是x米,则

  (1140+x)/50=(1980+x)/80,解得x=260米,

  火车速度是(1140+260)/50=28米/秒

  解法二,火车速度是(1980-1140)÷(80-50)=28米/秒;

  火车长度是50×28-1140=260米

  2)解法一,装水少的那个容器中原来有水x升,则装水多的那个容器中原来有水2x升,

  (2x-8):(x-8)=3:1,解得x=16,

  所以装水少的那个容器中原来有水16升

  解法二,原来两个容器装水之差等于装水少的容器中所装的水,而倒掉8升水后,两个容器装水之差等于装水少的容器中所装的水的2倍,但两个容器装水之差是不变的,所以应该是装水少的容器中的水少了一半,所以原来装水少的容器中的水应该有16升

  3)解法一,电动车有x辆,则汽车有60-x辆,

  2x-4(60-x)=30,解得x=45辆,

  所以电动车有45辆,汽车有15辆

  解法二,就轮子数来说,2辆电动车抵1辆汽车,相抵之后电动车的轮子还比汽车多30个,说明电动车还比汽车多15辆,(60-15)/3=15,

  所以汽车有15辆,电动车有15*2+15=45辆

  4)因为第二辆车装货10包,卸下5包后,收到退款80元,那么假设它装货20包,卸下10包后,会收到退款160元。第一辆车比它多100包货物,多交了240+160=400元税收,所以每包货物的税收是4元,每包货物的价格是(10*4+80)/5=24元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11

  1、光明小学五年级学生排队做操。按8人一组,9人一组或10人一组排队,都恰好分完,这个年级至少有多少学生?

  2、有一块长方形铁皮,长980厘米,宽84厘米。若以长和宽的最大公约数为边长,在铁皮上裁剪正方形,就能保证在没有剩余的前提下,使剪出的正方形最大,照这样剪,一共可以剪出多少块?

  3、学校打算购买180个活页台历设立进步奖。经打听,每个活页台历3元,在成贤文化用品商场购买可以打九折,大江文化商城则是买八送一。请你参谋一下,到哪家购买比较合算,为什么?

  4、丁丁和宁宁各有一个盒子,里面都放着棋子,两个盒子里的棋子一共是270粒。丁丁从自己的盒子里拿出1/4的棋子放入宁宁的盒子里后,宁宁盒子里的棋子数恰好比原来增加1/5,原来丁丁、宁宁各有棋子多少粒?

  5、某班学生不超过60人,在一次数学课外竞赛中,成绩不低于90分的人数占1/7,在80分至89分之间的人数占1/2,在70分至79分之间的人数占1/3,那么成绩在70分以下的有多少人?

  6、内蒙古某市在城市周围植树造林防治沙尘暴,近年来树木成活率不断上升。据报道,20xx年植的树成活59%,20xx年成活68%,20xx年成活74%,请算出这三年树木成活的平均增长率?

  7、果园按等级出售苹果,最好的苹果为一等,每千克售价3.6元;其次是二等,每千克售价2.8元;最次的是三等,每千克售价2.1元。现有三种苹果的'数量之比为2:3:1。若将这三种苹果混在一起出售,每千克定价多少元比较适宜?

  8、小刚骑车从8路公交车的起点站出发,沿着8路车的行驶路线前进,当他骑了1650米时,一辆8路公交车从起点站出发,每分钟行驶450米,这辆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每行5分钟停靠一站,停车时间为1分钟,已知小刚骑车速度是公交车行驶速度的2/3,这辆公交车出发多长时间追上小刚?

  9、有16位教授,有人带1个研究生,有人带2个研究生,也有人带3个研究生,他们共带了27个研究生。其中带1个研究生的教授人数与带2、3个研究生的教授人数一样多。问:带2个研究生的教授有几人?

  10、有一些水管,它们每分钟的注水量都相等。现在打开若干根水管,经过预定时间的1/3,再把打开的水管增加1倍,就能按预定时间注满;如果开始时就打开10根水管,中途不增开水管,也能按预定时间注满水池。问:开始打开了几根水管?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12

  1、打一份书稿,甲独打需30天,乙单独打需20天。甲、乙合打若干天后,甲停工休息,乙继续打了5天完成。甲打了多少天?

  2、修一条路,甲队单独修20天可以修完,乙队单独修25天可以修完。现在两队合修,中途甲队休息3天,乙队休息若干天,这样一共用了15天才修完。乙队休息了几天?

  3、搬运一个汽车的货物,甲需12天,乙需15天,丙需20天。有同样的装货汽车M和N,甲搬运M汽车的货物,乙同时搬运N汽车的货物。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去帮助乙去搬运,最后同时搬完两个汽车的货物。丙帮助甲搬运了几小时?

  4、一项工作,如果单独做,小张需10天完工,小李需12天完工,小王需15天完工。现在三人合作,中途小张先休息了1天,小李再休息3天,而小王一直工作到完工为止。这样一共用了几天时间?

  5、甲、乙合做一项工程,20天完成。如果甲队做7天,乙队做5天,只能完成工程的1/3,两队单独做完任务各需多少天?

  6、一件工作,甲先独做3天,然后与乙合做5天,这样才完成全工程的一半。已知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3:4。如果由乙单独做,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7、一项工程,甲独做需15小时完成,乙独做需18小时,丙需20小时完成。如果先由甲工作1小时,然后由乙接替甲工作1小时,再由丙接替乙工作1小时,再由甲接替丙工作1小时,…,三人这样交替工作,那么完成全部工程,一共需要多少小时?

  8、自来水公司的一个蓄水池,打开甲管,8小时可以将满池水排空,打开丙管,12小时可以将满池水排空。如果打开甲乙管,4小时可将水排空。如果打开乙、丙两管,要几小时可以将满池水排空?

  9、英雄广场有一个喷水池,单开甲管1小时可以将喷水池注满,单开乙管30分钟可以将喷水池注满,两管同时开8又3/4小时后,可注水5又1/4吨,喷水池能装水多少吨?

  10、加工一批零件,甲独做需6天完成,乙独做需8天完成,两人同时加工,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30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11、甲车从A站开往B站需10小时,乙车从B站开往A站需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两站相向开出,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12、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站开往乙站,客车到达乙站后立即返回,在距乙站58千米处与乙相遇。已知甲行全程需9小时,乙行全程需15小时。求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

  13、甲、乙两车同时从天津开往上海,甲车先到上海后立即返回,返回后又行了全程的1/6后与乙车相遇,二车一共行了5又2/9小时,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8千米。求天津到上海的距离。

  14、两支粗细、长短不同的蜡烛,长的一支可以点6小时,短的'一支可以点9小时,将它们同时点燃,两小时后,两支蜡烛所余下的长度正好相等。原来短蜡烛的长度是长蜡烛长度的几分之几。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13

  1. 某农场要收割660公顷小麦,前3天收割了165公顷。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要几天才能收割完?

  2. 某洗衣机厂原计划每天生产洗衣机4台,25天可以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多生产25%。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

  3. 某电视机厂生产一批电视机,原计划每天生产4000台,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实际生产完这批电视机用了12天,原计划用多少天才能生产完?

  4. 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8米,它的长和宽的比是5:3,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5. 甲、乙、丙三个运输队共同运46.5吨煤,甲对运了40%,乙、丙两队共同运煤的吨数的比是4:5,乙队运了多少吨?

  6. 某小组计划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天加工20个,15天可以完成,实际4天就加工了100个。照这样计算,多少天可以完成加工任务?

  7. 一个测量小组把2米高的竹竿直立在地上,测得影长为2.4米,同时同地测得烟筒的影长为21.6米。烟筒的高是多少米?

  8. 光明炼油厂运来一批煤,计划每天烧5.6吨,12天烧完,如果每天节约1/4,可以烧多少天?

  9. 一个粮食专业户用长6.28米,宽5米的.苇席围成一个圆柱形的粮囤,用宽作高,每立方米稻谷重540千克,这个粮囤大约能装稻谷多少千克?

  10. 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积是12.56平方米,高是1.2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的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11. 甲、乙两个粮仓现有大米袋数的比是5:3,如果从甲粮仓运出180袋大米到乙粮仓,那么两个粮仓大米袋数相等,甲乙两个粮仓一共有多少袋大米?

  12. 一个圆柱形游泳池,底面半径是2米,一个人小水游泳,游泳池的水面上升4毫米,这个人的体积是多少?

  13.妈妈买1.5千克鱼用去9元,买0.5千克虾用去12元。虾的单价比鱼的单价贵多少元?

  14.某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是7元(路程不超过3千米),超过3千米的路程每千米2.4元。小华从家到体育馆大约有4.5千米,如果乘出租车一共 多少元?

  15.用载重5吨的卡车运19.6吨货物,至少要运几次才能运完?

  16.一种报纸每份定价5.8元。定4份用多少元?28元能定几份这样的报纸?

  17.王老师用120元购买了2副乒乓球拍和4和乒乓球。每副乒乓球拍38.8元,每盒乒乓球多少元?

  18.一列火车0.6小时行驶48千米。用同样的速度继续行驶3.5小时,一共能行多少千米?

  19.小明家今年第一季度支出水费53.4元。照这样计算,他家今年大约需要支出多少元水费?他家平均每月支出水费多少元?

  20.一袋面粉重40千克,进货价是100元。大米每袋30千克,进货价是66元。面粉零售价是每千克3.2元,大米零售价是每千克2.8元。面粉和大米每千克各可盈利多少元?如果卖出60千克大米和90千克面粉,一共可盈利多少元?

  21. 一块长方形菜地,底30米,高15米。如果每平方米能收青菜8千克。这块地可以收青菜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22. 一块梯形广告的上底是12米,下底是16米,高是2米。油漆这块广告牌一共用油漆56千克,平均每平方米用多少油漆?

  23. 小明在计算3.56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4.23.正确的结果应当是多少?

  24. 小勇身高1.38米,小强比小勇高0.07米,小丽比小强矮0.15米。小强和小丽身高各是多少米?小丽比小勇矮多少米?

  25. 20xx年9月1日是星期五。20xx年10月1日是星期几?20xx年元旦呢?

  26. 20xx年9月1日是星期五,这个月上课多少天?休息多少天?

  27. 体育用品商店购进50个羽毛球,这些羽毛球有两种包装,一种是6个一盒的,一种是4个一盒的。商店可能购进6个装的和4个装的羽毛球各多少盒?有几种可能?

  28. 张大伯家养了一些鸡和一些兔,鸡和兔一共有12个头,有30只脚。张大伯家养鸡和兔各多少只?

  29. 一支钢笔12.6元,一个文具盒7.8元。买一支钢笔和一个文具盒,付给营业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

  30.一种牛奶12包重3千克,平均每包牛奶多少千克?一千克这样的牛奶有几包?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相应的解题规律,更好地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能正确解答基本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基本训练

  二、基本题练习

  三、综合练习

  四、课堂

  五、作业

  1、口算

  做练习十的`12题

  2、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分数乘、除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将重点解答分数乘除应用题。

  3、基本训练

  (1)问:解答分数应用题一般是怎样想的?

  (2)说单位“1”和数量关系式。(题目见幻灯)

  指出:确定了单位“1”和数量关系式就可以根据数量关系来解答分数应用题了。

  1、做练习十13题

  问:数量关系是怎样的?该两题的三个数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题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做练习十第15题

  学生独立写出数量关系式并解答。

  强调:,单位“1”已知的类型直接用乘法解答,单位“1”未知的类型一般用方程解答。

  3、补充应用题

  (1)先说出哪个数量是单位“1”,再说出数量关系式。

  苹果数棵数是果树棵数的1/5

  (2)根据上面的条件,补充一个条件和问题

  使得它成为用乘法解答的应用题

  使得它成为用方程解答的应用题

  1、做练习十16题

  问:这两个问题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列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指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解答时要把单位“1”的数量当除数。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你进一步了解了哪些知识?

  练习十14题

  课后感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几倍的问题也能归为单位“1”求。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15

  1、一辆汽车行9/2千米用汽油9/25升,用3/5升汽油可以行多少米?

  2、有一块三角形的铁皮,面积是3/5平方米。它的底是3/2米,高是多少米?

  3、水果店运来梨和苹果共50筐,其中梨的筐数是苹果的2/3,运来梨和苹果各多少筐?

  4、用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斜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9米,长和宽的比是4∶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1/3,如果再修60米,就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这条路长多少米?

  7、牧场养牛480头,比去年养的多1/5,比去年多多少头?

  8、一份材料,甲单独打完要3小时,乙单独打完要5小时,甲、乙两人合打多少小时能打完这份材料的一半?

  9、打扫多功能教师,甲组同学1/3小时可以打扫完,乙组同学1/4小时可以打扫完,如果甲、乙合做,多少小时能打扫完整个教室?

  10、一项工程,甲独做18天完成,乙独做15天完成,甲、乙两人合做,但甲中途有事请假4天,那么甲完成任务时实际做了多少天?

  12、李师傅加工200个零件,经检验4个是废品,合格率是多少?照这样计算,加工700个零件,不合格的有多少个。

  12、小红的爸爸将5000元钱存入银行活期储蓄,月利率是0.60%,4个月后,他可得税后利息多少元?可取回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

  13、王老师每月工资1450元,超出1200元的部分按5%交纳个人所得税。王老师每月税后工资是多少元?

  14、一种篮球原价180元,现在按原价的七五折出售。这种篮球现价每只多少元?每只便宜了多少元?

  15、李丹家去年收玉米300千克,前年收玉米249千克,去年比前年的玉米增产了几成?

  小学六年级应用题解题归纳

  一、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相关文章: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08-18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08-22

【必备】六年级比的应用题08-21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热]08-23

【经典】六年级的应用题及答案09-01

六年级的应用题及答案08-29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通用15篇)08-20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15篇(精华)08-18

[热]六年级比的应用题15篇08-19

(优秀)六年级比的应用题15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