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试题>数学试题>二年级奥数题

二年级奥数题

时间:2025-08-28 09:18:30 数学试题 我要投稿

(优秀)二年级奥数题15篇

二年级奥数题1

  【趣题】

  两只小熊用一个大油瓶装有8千克油.现在要将它分成两个4千克,但是没有秤和其他东西,只有一个能装5千克油的中等油瓶和一个能装1千克油的小油瓶.你能帮帮小熊利用这三个油瓶将油分开吗?

  难度:

  一只小鹿从起点向前跳了5个格,接着向后跳了4个格;然后又向前跳了6个格,再向后跳了10个格,最后停下.这时小鹿停在起点的前面还是后面?距起点几个格?

  答案:

  难度:

  【趣题】

  两只小熊用一个大油瓶装有8千克油.现在要将它分成两个4千克,但是没有秤和其他东西,只有一个能装5千克油的中等油瓶和一个能装1千克油的小油瓶.你能帮帮小熊利用这三个油瓶将油分开吗?

  【答案】

  先将5千克瓶子倒满,再从5千克瓶中将1千克油瓶倒满,把1千克油瓶中的油倒回8千克油瓶中即可。

  难度:

  一只小鹿从起点向前跳了5个格,接着向后跳了4个格;然后又向前跳了6个格,再向后跳了10个格,最后停下.这时小鹿停在起点的.前面还是后面?距起点几个格?

  【答案】

  第一步,前面的第五格。

  第二步,向后跳4个格,5-4=1,在前面第一个格。

  第三步,又向前跳6个格,1+6=7,在前面第七个格。

  第四步,又向后跳10个格,10-7=3,在后面第三个格。

二年级奥数题2

  【题目】

  1.明明和露露收集了一些邮票,明明发现他如果给露露4张,他们的邮票张数就一样多了,露露发现他们总共有12张,那么明明有()张邮票,露露有()张邮票。

  2.猴子乐乐和丁丁去摘香蕉,乐乐摘了10根,丁丁摘了6根,乐乐给丁丁()根,他们的'香蕉就一样多了。

  3.有三棵树,树上有相同数量的鸟,这个时候走来一个猎人,鸟儿们惊慌失措,从第一棵树上飞了3只到第二棵树,从第二棵树上飞了3只到第三棵树,那么这个时候第三棵树上比第一课树上多()只鸟。

  【答案】

  1【解析】加减法应用,易错点:明明比露露多8张。除去多的8张,他们俩一样多,有12-8=4张,露露有4÷2=2张,明明有2+8=10(张)

  【答案】明明有10张;露露有2张。

  2【解析】乐乐比丁丁多10-6=4根,乐乐要给丁丁4÷2=2根

  【答案】2根。

  3【解析】题目看似很绕,但只要搞清楚两点:第一棵和第三棵树上原来一样多;后来第一棵少了3只,第三棵多了3只。那么第三棵就应该比第一棵多6只。

  【答案】6只。

二年级奥数题3

  【题目】

  有黑色和白色两种卡片共150张,按每堆3张分成50堆.其中只有1张白色卡片的共10堆,有2张或3张黑色卡片的共28堆,有3张黑色卡片的与有3张白色卡片的堆数相等.那么,黑色卡片一共有多少张?

  【答案】

  这道题中“只有1张白色卡片”与“有2张黑色卡片”都是同样的卡片堆,即1张白色卡片2张黑色卡片的有10堆,找到这个隐藏条件后,就能分别算出其他类型的`堆数。3张黑色卡片的堆数为28-10=18(堆),3张白色卡片的也是18堆,那么剩下的都是1张黑色卡片2张白色卡片,有50-18-18-10=4(堆)。则黑色卡片有78(张)

二年级奥数题4

  体育课上,第一组十名同学跳绳,第一个人跳了32下,第二个人跳了35下,以后每个人都比前一个人多跳了3下。请把每个人跳的次数从少到多依次写下来,并计算最后一个人比第一个人多跳几下。

  点拨:每个人依次比前一个多跳3下,就是把前一个数加3即得到后一个数。最后一个人跳的次数减去第一人跳的次数即是多跳的.次数。

  解:32,35,38,41,44,47,50,53,56,59。

  第十个人比第一个人多跳的次数:59-32=27(下)。

  答:最后一个人比第一个人多跳27下。

二年级奥数题5

  1、从左下角的2开始,依次在数字间填上“+”或“-”,使最后结果等于7

  246951=7

  2、学校小会议室,第一排有4个座位,以后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18个座位,这个会议室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355555=10

  99999=10

  4、联欢会上,要把10个水果装在6个袋子里,要求每个袋子中装的水果都是双数,而且水果和袋子都不剩。应该怎样装?

  5、在()里填上合适的“+、-、×、÷”,使等式成立

  答案及解析

  1、从左下角的`2开始,依次在数字间填上“+”或“-”,使最后结果等于7

  246951=7

  2+4+6–9+5–1=7

  2、学校小会议室,第一排有4个座位,以后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18个座位,这个会议室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18—4)÷2+1=8(排)

  (18+4)×8÷2=88(个)

  3、55555=10(5×5-5-5-5=10)

  99999=10(9—9+9÷9+9=10)

  4、联欢会上,要把10个水果装在6个袋子里,要求每个袋子中装的水果都是双数,而且水果和袋子都不剩。应该怎样装?

  (每个袋子放2个,再把5个袋子装在最后一个袋子里)

  5、在()里填上合适的“+、-、×、÷”,使等式成立

  18()3=5()1

  18÷3=5+1

  2()2=2()2

  2×2=2+2

二年级奥数题6

  1、某水池的容积是100立方米,它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和一个排水管.甲、乙两管单独灌满水池分别需要10小时和15小时.水池中原有一些水,如果甲、乙两管同时进水而排水管放水,需要6小时将水池中的水放完;如果甲管进水而排水管放水,需要2小时将水池中的水放完.问水池中原有水多少立方米?

  2、一个水池,底部安有一个常开的排水管,上部安有若干个同样粗细的进水管.当打开4个进水管时,需要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当打开2个进水管时,需要1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现在需要在2小时内将水池注满,那么最少要打开多少个进水管?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2天可以完成.如果甲单独做3天,余下工作由乙去做,乙再用6天可以做完.问若甲单独做6天,余下工作乙要做几天?

  4、一条水渠,甲乙两队合挖30天完工.现在合挖12天后,剩下的由乙队挖,又用24天挖完.这条水渠由乙单独挖,需要多少天?

  5、客车与货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经2小时24分钟相遇,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9.6千米.已知客车从甲站到乙站行4小时30分钟,求客车与货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6、一个自行车选手在相距950千米的甲、乙两地之间训练。从甲地出发,去时每90千米休息一次;到达乙地并休息一天后再沿原路返回,每100千米休息一次;他发现恰好有一个休息的地点与去时的一个休息地点相同,那么这个休息地点距甲地有多少千米?

  7、一个圆的周长为1.26米,两只蚂蚁从一条直径的两端同时出发沿圆周相向爬行。这两只蚂蚁每秒分别爬5.5厘米和3.5厘米。它们每爬行1秒,3秒、5秒……(连续的奇数),就调头爬行。那么,它们相遇时,已爬行的时间是多少秒?

  8、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要1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20天完成。两队合做要多少天完成?

  9、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丙三个水管,甲乙为进水管,丙为出水管。单开甲管2小时可将空水池注满,单开乙管3小时可将空水池注满,单开丙管4小时将满池水放完。三管齐开,多少时间才能把空池注满?

  10、一项工程,甲独做8天可以完成,乙独做8天只能完成这项工程的4/5,如果甲、乙合做,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

  11、甲、乙、丙三人去看同一部电影,如用甲带的钱买三张电影票,还差39元;如果用乙带的钱去买三张电影票,还差50元;如果用甲、乙、丙三个人带去的钱买三张电影票,就多26元,已知丙带了25元钱,请问:一张电影票多少元?

  12、一段铁丝,第一次剪下全长的5/9,第二次剪下的.长度与第一次剪下的长度的比是9:20,还剩7米,这段铁丝全长多少米?

  13、文教印刷厂装订一批复习资料。师傅9天可装订3/4,徒弟20天可装订5/6。师徒两人合作,几天可以装订完?

  14、有―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12天完成,丙、乙两队合做20天完成,甲、丙两队合做15天完成。甲、乙、丙三队合做需多少天完成?

  15、一条公路,如果由甲队独修需30天完成,由乙队独修5天完成这条公路的1/4。甲、乙两队合修3天后,余下的由乙独做,还需要几天才能修完?

二年级奥数题7

  填数 根据下面四个算式,能否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在中,填入适当的.数。

  1×5+4=9=3×3

  2×6+4=16=4×4

  3×7+4=25=5×5

  解答:100×104+4=10404=102×102

  【小结】四个算式中最重要的规律是两个因数相差4,因此有10×14=144=12×12

  又102×102=10404,10404-4=10400=100×104,

  所以有100×104+4=10404=102×102

二年级奥数题8

  爸爸妈妈带着儿子、女儿和一条狗外出旅行,途中要过一条河,渡口有一只空船,最多能载50千克,而爸爸妈妈各重50千克,儿子和女儿各重25千克,狗重10千克,请问:他们怎样才能全部渡过河去?

  答案与解析:

  船的载重量是50千克,所以爸爸妈妈只能单独过河;儿子女儿可以同时过河;儿子(或女儿)可以带着狗过河,此外还要考虑船一定要有人划回来才行。

  答:第一次:儿子和女儿过河,由儿子(或女儿)把船划回来;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渡河:第二次:爸爸(或妈妈)过河,由女儿(或儿子)把船划回来;

  第三次:儿子和女儿过河,由儿子(或女儿)把船划回来;

  第四次:妈妈(或爸爸)过河,由女儿(或儿子)把船划回来;

  第五次:儿子(或女儿)过河,由儿子(或女儿)把船划回来;

  第六次:儿子和女儿过河。

  这样全家都过河了。

二年级奥数题9

  1、客车由甲城开往乙城要10小时,货车由乙城开往甲城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城相向开出,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96千米,甲乙两城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2、甲乙两地相距1800千米,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每小时飞行360千米,返回时顺风,比去时少用1小时.往返平均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3、一列火车每小时行68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6千米,这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对开出,行了5/6小时后还相距两站之间的铁路长的1/4,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4、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站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车站60千米的地方相遇,之后两车继续以原来速度前进,各车到站后立即返回,又在离中点30千米处相遇,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5、甲、乙两车分别从东、西两站同时相对开出。第一次相遇时,甲车行了80千米,两车继续以原来速度前进,各车到站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地点在第一次相遇地点东侧40千米处。东、西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二年级奥数题10

  上体育课时,同学们站好队,1、2报数,然后让报1的学生退出队列;再1、2报数,让报1的学生退出队列;从第三次开始,每次报数后,一律让报2的学生退出队列,直到最后一个人为止,问最后剩下的一个人最初排在队列的第几位?

  解答:我们根据队列中最初的位置,按报数的顺序依次给每个学生编上序号1、2、3……,再让这列学生重复1、2报数。

  ①如果每次全队报完数之后,都是报1的学生出列,则:

  第一次留下的学生是:2、4、6……,都是2的倍数;

  第二次留下的学生是:4、8、12……,都是4(22)的'倍数;

  第三次留下的学生是:8、16、24……,都是8(23)的倍数;

  ……

  ②如果每次全队报完数之后,都是报2的学生出列,则:

  第一次留下的学生是:1、3、5……,都等于2的倍数加1;

  第二次留下的学生是:1、5、9……,都等于4(22)的倍数加1;

  第三次留下的学生是:1、9、17……,都等于8(23)的倍数加1;

  ……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在这个游戏中有两条规律:一、按第①种规则游戏,n次后留下的学生中第一个的序号就是2n,最后留下的就是这列序号所含的2的最高次幂;二、按第②种规则游戏,则每次留下的学生中,第一个学生都是1号,直到最后留下的还是1号。

二年级奥数题11

  1、明明用一根长30分米的黑线,给自己的照片镶了一条黑边,这个长方形相框的宽是6分米,你知道这个相框的长是多少分米?

  解答:30÷2—6=9(分米)

  【小结】这根黑线的长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通过读已知条件让学生理解,这道题已知周长和宽,求长方形的长是多少?解答方法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用周长减去两条宽,就是两条长,再除以2就是一条长的长度。列式:(30—6×2)÷2=9(分米)

  方法二:用周长除以2,就是一条长加一条宽,再减去宽,就是长方形的长。列式:30÷2—6=9(分米)通过比较,第二种方法更简便。

  2、巧求周长

  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了4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答:2×4=8厘米

  【小结】动手拼一拼便知。当2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时,组成2个正方形的8条边减少了2条边,而这2条边的和是4厘米,那么一条边长是4÷2=2(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8(厘米)。

二年级奥数题12

  1.应用题

  小强参加了踢毽子比赛,共有20个人参加,比赛前每两个小朋友都握一次手,问小强要握多少次手?

  解答:小强要除了自己以外的每个人握手,所以要握20-1=19次手。

  【小结】注意小强自己和自己不用握手。

  2.容斥原理

  一个班的小朋友算两道口算题,第一道算对的有19人,第二道算对的有17人,两道都对的`有10人,问这个班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解答:

  方法一:

  两道题都算对的有10个小朋友,所以只算对第一道题的有19-10=9个小朋友,只算对第二道题的有17-10=7个小朋友。所以这个班有9+10+7=26个小朋友。

  方法二:

  注意到两道题都算对的小朋友在我们数算对第一道题和第二道题的小朋友个数时都算了一次。所以这个班有19+17-10=26个小朋友。

  【小结】小朋友们可根据自己上课的情况,增加对题目的理解,数学往往源于生活。

二年级奥数题13

  1.2×4×5×25×54 2.54×125×16×8×625

  【答案】 1. 2×4×5×25×54

  =(2×5)×(4×25)×54 (利用了交换律和结合律)

  =10×100×54

  =54000

  2. 54×125×16×8×625

  =54×(125×8)×(625×16) (利用了交换律和结合律)

  =54×1000×10000

  =540000000

二年级奥数题14

  甲、乙两人同时打字,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个字.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多少个?

  答案与解析:甲(240÷2+10)÷2=65(个)

  乙65-10=55(个)

  【小结】首先要理解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那么甲、乙两人一分钟就打了240÷2=120(个).这样就转换成典型和差问题了.

  方法一:甲(240÷2+10)÷2=65(个)乙65-10=55(个)

  方法二:乙(240÷2-10)÷2=55(个)甲55+10=65(个)

二年级奥数题15

  在10和31之间有多少个数是3的倍数?

  答案与解析:

  由尝试法可求出答案:

  3×4=12,3×5=15,3×6=18,3×7=21,3×8=24,3×9=27,3×10=30

  可知满足条件的数是12、15、18、21、24、27和30共7个.

  注意:倘若问10和1000之间有多少个数是3的倍数,则用上述一一列举的方法就显得太繁琐了,此时可采用下述方法:

  10÷3=3余1,可知10以内有3个数是3的倍数;

  1000÷3=333余1,可知1000以内有333个数是3的倍数;

  333-3=330,则知10~1000之内有330个数是3的.倍数。

  由这个例题可体会枚举法的优点和缺点及其适用范围。枚举法比较适用于数比较少的情况,是二年级小朋友应该掌握的一种方法。

【二年级奥数题】相关文章:

奥数题及答案07-02

小升初奥数题06-07

奥数题作文12-28

奥数题及答案[经典]07-02

做奥数题作文01-28

初三奥数题10-25

(热门)小升初奥数题06-08

小升初奥数题[精品]06-08

奥数题及答案(热门)07-04

奥数题及答案(实用)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