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试题>数学试题>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

时间:2024-08-14 18:38:05 数学试题 我要投稿

(精)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5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

  教学内容

(精)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5篇

  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答求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

  2.使学生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3.使学生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的方法,提高学生求解验证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列方程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三步应用题。

  教学难点

  形如:ax+bx=c的数量关系

  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检验能力。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备注

  一、复习铺垫

  1练习二十一T1

  学生回答

  2根据条件说出数量关系式:

  果园里的桃树和梨树一共有168棵。

  果园里的桃树比梨数多84棵。

  桃树棵数是梨树的3倍。

  学生回答数量关系式

  3你能选择其中两个条件,提出问题,编成一道应用题吗?试试看!

  学生自主编题,口头说题

  4依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题目。

  A.根据条件(1)、(2)编题:果园里梨树和桃树一共有168棵,桃树比梨树多84棵。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

  B.根据条件(1)、(3)编题:果园里梨树和桃树一共有168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例1)

  C.根据条件(2)、(3)编题:果园里的.桃树比梨树多84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想一想)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探究新知

  1.学生尝试例1

  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集中反馈:生说师画图

  2.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学生介绍算术解法时,教师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学生介绍方程解法时,注重让学生说出怎样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3.小组讨论。

  解这道题,你认为算术方法和列方程解哪一种比较容易找到解题的数量关系,为什么?

  用方程解,设哪个数量为X比较合适?用什么数量关系式来列式呢?

  4.学生独立完成想一想。

  这一题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明确三点:1、一般设一倍数为X 。2、把几倍数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3、通过列式计算,可以检验两个得数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否符合已知条件。

  5完成课本94页练一练

  指名板演,其余集体练习,评讲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检验?

  三、小结

  本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2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94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4题。

  二、教学要求:

  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求两个数的(和倍、差倍)应用题,能正确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来检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和检验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果园里有梨树42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板演)

  2、根据下列句子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杨树和柳树一共120棵

  杨树比柳树多120棵

  杨树比柳树少120棵

  3、出示线段图:梨树:

  桃树:

  从图上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梨树的棵树用x表示,桃树的棵数怎样表示?

  4、出示条件: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5倍。

  根据这个条件,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公鸡的只数用x表示,那么母鸡的只数可以怎样来表示?

  5、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练习二十一第1题)

  6、交流:板演,你是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来解答的?

  7、导入:在四年级时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谁来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出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果园里梨树和桃树一共有168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

  (1)齐读。

  (2)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边问边画出线段图。

  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把哪个数量看做一份?用线段图来表示我们先画梨树,桃树的棵数有这样的几份?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3)“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是什么意思?

  这道题要求的数量有两个,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做比较简便?

  (4)下面我们就以小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道题用方程来做,学生讨论。

  (5)交流。

  (6)通过讨论和同学们的交流,你们会解这道题了吗?请做在自己的作业本上。一生板演,其余齐练。

  校对板演。还可以怎样求桃树的棵树?

  (7)方程解好了,下面要做什么了?你准备怎样检验?(把问题作为已知数进行检验,)生说,师板书,齐答。

  2、教学想一想。

  现在我们把第一个条件改一下,变成“果园里的桃树比梨树多84棵”,你能列方程解答吗?(出示改编题)

  一生板演,其余齐练。

  集体订正。提问:设未知数时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根据什么来列方程的?

  3、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题,在解答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同?因此,你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4、小结。

  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看出,如果两个数量有倍数关系,就可以把1份的数看做x,几份的数就是几x;把两部分相加就是它们的和,两部分相减就是它们的差。我们可以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校对:你是根据哪个条件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

  2、只列式不计算。

  一个自然保护区天鹅的只数是丹顶鹤的2.2倍。

  (1)已知天鹅和丹顶鹤一共有9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2)已知天鹅的只数比丹顶鹤多3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3、选择正确的解法。

  明明家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鸡和鸭一共56只,鸡和鸭各有多少只?

  (1)解:设鸡和鸭各有x只。 x+3x=56

  (2)解:设鸡有x只,鸭有3x只。 x+3x=56

  (3)解:设鸭有x只,鸡有3x只。 x+3x=56

  商店里苹果的重量是梨的3.6倍,苹果比梨多26千克。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

  (1)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 3.6x-x=26

  (2)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 3.6x+x=26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感觉到今天学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那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什么疑问吗?

  老师有个疑问,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为什么今天学的应用题用方程来做比较好,而复习题用算术方法做比较好呢?说明同学们掌握得不错。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2—5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3

  1.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中,共有105张有效票,北京获得56张.北京的得票占有效票的几分之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一个无盖、棱长是4dm的正方体玻璃鱼缸,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用玻璃多少dm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园南面要修一道长15米,宽24厘米,高3米的围墙.如每立方米用砖525块,这道围墙一共用砖多少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正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棱长是2dm.向容器中倒入5.5L水,再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是15cm.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长50m,宽20m,深1.5m的长方形游泳池.

  (1)如果在里面都贴上瓷砖.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游泳池最多容纳多少立方米的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4

  1、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1/4,第二次用去剩下的1/5,这时还剩108米,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2、一根钢筋截去8米后,所剩的部分比原长的3/5还多2米,这根钢筋原长多少米?

  3、两根绳子共长93米,第一根用去1/6,第二根用去5米,两根绳子剩下的长度相等,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

  4、仓库有化肥3400吨,第一次取出总量的1/4,第二次取出3/10,还剩多少吨?

  5、仓库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量的2/5,第二次取出的比总量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化肥多少袋?

  6、运输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总数的'2/5,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运60吨,刚好全部运完,这批化肥共多少吨?

  7、一套桌椅280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桌子的3/5,桌子和椅子各多少元?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5

  1、一条铁路,修完9000千米后,剩余部分比全长的3/4少300千米,这条铁路长多少千米?

  2、一条51公里的路,第一周修了1/3,第二周修了1/3,两周共修了多少千米?

  3、修路队准备在11天内修好一段公路,现已修好640米,正好是全路段的8/11,这段公路长多少米?

  4、一段公路,第一个月修60千米,比第二个月少修1/4,第二个月修了多少千米?(先画线段图,再列方程解答)

  5、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第二天修了1000米,这时,已修的`米数占全长的8/15,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6、修一条路,已修的是未修的一半,如果再修150米,就可完成这条路的一半,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7、某厂第一季度计划生产零件5000个,实际一月完成了2/5,二月完成了3/8,三月还要生产多少个就能完成任务?

  8、一台织布机8/9小时可织布168米,照这样的速度,2/3小时可织布多少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6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列方程解答“和倍问题”与“差倍问题”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检验方法,养成自觉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会列方程解答“和倍问题”与“差倍问题”的.应用题

  有两个未知数,如何设未知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化简下列各式

  6X+3X0.8X-0.7X4X+X-2

  16X-15X3X-X+8X0.9X+0.1X

  2、出示:果园里有梨树40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棵数的3倍。要求学生:

  (1)分组讨论把已知信息表示在线段图上

  (2)根据已知信息,通过计算,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3)计算出你想知道的信息,然后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7: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160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两种树各有多少棵?

  (1)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画出线段图

  (2)和准备题的线段图比较,有何异同?

  (3)和前面所学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要求的两个问题怎样设未知数?

  (5)题中蕴含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2、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3、检验

  (1)讨论检验方法:40+120=160

  120÷40=3

  (2)还可以怎样检验?

  4、完成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1—5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7

  1、食堂运来3吨煤,计划烧2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可比计划节约30千克,这批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

  2、食堂运来3吨煤,计划烧20天。由于改进炉灶,这批煤比计划多烧了5天。实际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千克?

  3、食堂运来3吨煤,计划每天烧150千克。由于改进炉灶,实际每天烧120千克。这批煤实际可比计划多烧多少天?

  4、服装店先做5套衣服用了19.5米布。照这样计算,再做17套衣服。一共用布多少米?

  5、小刚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10分钟可以达到。

  6、如果每分钟多走15米,多少分钟达到?

  7、如果要提前2分钟达到,每分钟要走多少米?

  8、筑路队要修一条长180千米的路,原来每天修6千米,修了15天以后加快速度,每天修7.5千米,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

  9、建筑工地需要沙子106吨,先用小汽车运15次,每次运2.4吨。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次运5吨,还要几次运完?(画图并检验)

  10、张立买来《寓言故事》和《英语幽默》各4本,共付20元,找回7.6元,每本《寓言故事》1.6元,每本《英语幽默》多少元?

  11、人民公园原来有30条船,每天收入540元。现在比原来多15条船,现在每天收入多少元?

  12、电视机厂原计划36天生产彩电1680台,前16天完成了一半。剩下的打算6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

  13、有煤球432个,可供5人用48天,若有煤球576个,可供8人用多少天?

  14、小王用电脑打印一篇3000字的文章,计划6小时完成。只列式不计算

  15、实际只用了4小时,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多打多少字?

  16、实际每小时多打250字,实际用了多少小时完成任务?

  17、实际每小时少打100字,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完成任务?

  18、实际少用1小时完成,每小时打多少个字?

  19、修一条路原计划用10天,实际少用了2天完成,已知实际比计划每天多修1.2千米,这条路长多少千米?

  20、某工地需水泥240吨,用5辆汽车来运,每辆汽车每次运3吨,需运多少次才能运完?用两种综合式解答

  21、甲乙两地相距75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多少小时可以到达乙地?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解

  22、小华、小林,共有12支铅笔,小刚和小红共有20支铅笔,他们平均每人有多少支铅笔?

  23、某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要给620棵树浇水,三年级每天浇40棵,浇了8天;剩下的由四年级来浇,5天浇完,平均每天浇多少棵?

  24、3台织布机4小时织布336米,照这样计算,1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

  25、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32千米两车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6、一段公路原计划20天修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45米,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修路多少米?

  27、甲乙两城相距42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货车每小时40千米,当两辆相遇时,客车行了多少千米?

  28、甲乙两地相距520千米,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要8小时,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10小时,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52千米?

  29、甲乙两地相距441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比货车快2千米,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开出,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30、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出了1小时离甲地40千米,这时快车从乙地开往甲地,快车开出2小时30分时,两车相遇,已知甲乙两地相距265千米,求快车的速度?

  31、甲乙两村合挖一条长1390米的水渠,甲村从东往西挖。每天挖75千米,挖了2天,乙村开始从西往东挖,这样又合挖了8天才完成了任务。乙村平均每天挖了多少米?

  32、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了5小时两车相遇,相遇后,快车又继续开出了3小时到达乙地,已知慢车每小时行48千米,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3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去1.5小时,由乙地返甲地时,每小时加快10千米,比去时少用了1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4、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而行,甲行了3小时,行了15千米,乙2小时行了12千米,经过5小时,两人在途中相遇,各人离出发地有多少千米?

  35、小王、小张、小明三人期末考试数学平均85分,已知小王82,比小明少8分,小张得多少分?

  36、甲乙两人拿去同样多的钱去买回一批作业本,甲得8本,乙得12本,结果乙给甲0.6元,每本作业本多少元?

  37、某厂有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5吨,可以烧45天。实际每天少烧0.5吨,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38、学校买来150米长的塑料绳,先剪下7.5米,做3根同样长的跳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塑料绳还可以做多少根?

  39、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0.48千米,30天修完。实际每天多修0.02千米,实际修了多少天?

  40、王老师看一本书,如果每天看32页,15天看完。现在每天看40页,可以提前几天看完?

  41、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了2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又行了2.4小时,前后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42、石河农场先派8台收割机参加收割晚稻,前2天收割19.2公顷,后来增加到13台收割机,用同样的速度又割4天,他们一共割多少公顷?

  43、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开往乙,客车比货车早到4小时,客车到乙地时,货车行了400千米。客车行完全程要用多长时间?

  44、公园里有15条游船,每天收入600元。列出综合算式,并直接写出得数

  ①现在增加了12条游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②现在有40条游船,每天比原来多收入多少元?

  ③现在增加了10条船,每天比原来增加收入多少元?

  ④现在每天收入1000元,公园增加了多少条游船?

  49、小明从家去学校,每分走60米,12分可以走到。

  ①如果要提前2分钟走到,每分要走多少米?

  ②如果每分走75米,可以提前几分走到?

  52、一堆煤原计划烧25天,实际多烧6天;原计划每天烧煤12.4吨,实际每天烧煤多少吨?实际每天节约煤多少吨?

  53、一块地有5公顷,用3台拖拉机来耕,2.5小时耕完,照这样计算,耕7.5公顷地需要多少小时?

  54、一台煤球机8秒钟出煤球12只,照这样计算,工作半小时可出煤球多少只?

  55、用3台拖拉机4小时可耕地1600公亩,用同样的拖拉机5台耕地20xx公亩,需要多少小时?

  56、20个工人8天可铺路360米,如果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不变,要铺路900米,需要增加多少人?

  57、3台织布机2小时织布144米,如果增加2台同样的织布机。工作8小时能织布多少米?

  58、100千克蜂蜜含有34.5克葡萄糖,2.07千克蜂蜜含有多少千克葡萄糖?

  59、红岭村共种水稻1160公亩,先试割10公亩,共收得稻谷905千克,照这样计算,这个村能收稻谷多少千克?

  60、一个养鸡专业户养鸡3600只,平均每5只鸡6天要喂饲料4.5千克,照这样计算,这些鸡20天喂饲料多少千克?

  61、3台磨粉机4小时能磨粉3840千克,现在增加同样的磨粉机6台,加工时间只用原来的一半,能够磨粉多少千克?

  62、建筑工地用5辆卡车6次运了水泥105吨,现在增加同样的卡车6辆,几次可以运完269.5吨水泥?

  63、小华在家做数学题,前3天做了48题,后4天做了57题。平均每天做了多少题?

  64、一个工程队前5天平均每天筑路0.95米,后6天平均每天筑路1.24千米。这个工程队平均每天筑路多少千米?

  65、5个人的平均存款为240元,其中3人的平均存款为200元,其余2人平均存款多少元?

  66、某车间前3天共生产零件6021个,后4天平均每天生产零件2203个,平均每天生产零件多少个?

  67、有两块试验地田,第一块有15公亩,平均每公亩收小麦45千克,第二块有10公亩,共收小麦430千克,这两块地平均每公亩收小麦多少千克?

  68、一个运输队,上午3.5小时运货48吨,下午4.5小时运的货是上午的1.75倍,这天平均每小时运货多少吨?

  69、六年级学生搞一次春游活动,学校离目的地有8千米,去时每小时行5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行4千米,往返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0、某煤矿三天的平均日产量是3500吨,已知第一、第二两天平均日产量是3200吨,第三天日产量是多少吨?

  71、江村小学六年级一共有两个班,甲班学生48人,数学考试成绩平均每人86分,乙班有学生40人,数学成绩平均每人75分,全级学生数学考试平均成绩每人多少分?

  72、上山下山往返的路程共380千米,一辆汽车上山每小时行25千米,下山每小时行38千米,求汽车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

  73、有一块底250米,高180米的三角形实验田,全年共产粮食4.5吨,平均每公顷产粮多少吨?

  74、有一块平三角形的白菜地,底是27.6米,高是15米。每棵白菜占地1.8平方分米。这块地共可以种多少棵白菜?

  75、一个鱼塘的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是18米,下底是42米,高是12米,每平方米放鱼苗320尾,这个鱼塘共需鱼苗多少尾?

  76、甲工程队每天修路0.54千米,比乙工程队每天修的3倍少0.18千米。乙工程队每天修路多少千米?

  77、李明和王勇两人分别从相距45.6千米的甲乙县城相对骑车而行,而王勇是在李明先骑出5.1千米后才出发的,已知李明每小时行12千米,王勇每小时行15千米,问王勇出发几小时后两人碰面?

  78、王老师为学校购买一些篮球,第一次买回15个,第二次买回同样的篮球29个,两次付的钱数相差641.2元,王老师第一次付了多少元?

  79、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了5小时两车相遇,相遇后,快车又继续开出了3小时到达乙地,已知慢车每小时行48千米,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80、客车和货车从相距852km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客车行的路程比货车的2倍少189km,客车和货车各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81、读一本故事书,姐姐读完全书需要24天,妹妹读完全书需要32天。已知姐姐每天读书的.页数比妹妹多4页,问妹妹每天读书多少页?

  82、两艘汽艇同时从东港开往相距324km的西港,当乙艇到达西港时,甲艘离西港还有52.8km,已知甲艇每小时行45.2km,求乙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8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苹果的个数是乙筐的2.4倍,如果从甲筐取出35个苹果放入乙筐,这时两筐苹果个数相等,原来两筐苹果各有多少个?(用方程解)

  84、五年级买一批笔记本奖给三好学生,如果每人奖给5本,还剩3本;如果每人奖给6本,又少12本。五年级评出三好学生多少名?买了多少本笔记本?

  85、有一块1.5公顷的三角形菜地,如果它的底是125米,高是多少?

  86、有一块三角形麦地底45米,高86.2米,如果每公顷可收小麦4600千克,这块地共收小麦多少千克?

  87、高速火车每小时行280千米,是普通火车的4倍多40千米,普通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88、一间教室长10米,宽7米,如果用边长2分米的方砖铺地,一共需要多少块?

  89、甲班有45人,乙班人数的比甲班人数的1.2倍少7人,甲乙两班共多少人

  90、新光机器厂要生产脱粒机3000台,开始5天共生产了600台,照这样计算,余下的台数还生产多少天?

  91、玩具厂计划15天生产玩具360个。实际工作效率是原来的1.5倍,完成这次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

  92、电视机厂九月份原计划生产5700台电视机,实际每天超额完成10台,完成原定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

  93、工程队开凿一条长0.7千米的隧道,原来每天开凿0.024千米,开凿了15天。余下的用10天完成。平均每天应开凿多少天?

  94、六年级同学植树276棵,比五年级植树棵数的1.5倍还多20棵,五年级植树多少棵?

  95、圆明小学在抗洪救灾募捐活动中,五、六年级一共捐款902元,五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捐款90.5元,六年级也有4个班,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96、白云水泥厂计划25天生产387.5吨水泥,由于改进技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产9.5吨。完成原计划的任务实际需要多少天?

  97、服装厂原来做一套儿童服装,用布需要2.2米,现在改进了裁剪方法,每套节约布0.2米,原来做1200套这样的服装所用的布,现在要以做多少套?

  98、甲乙两城相距42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货车每小时40千米,当两辆相遇时,客车行了多少千米?

  99、甲乙两地相距520千米,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要8小时,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10小时,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52千米?

  100、仓库里有290吨货物,4天已经运走了100吨。照这样计算,余下的货物还要几天才能运完?

  101、仓库里290吨货物,要在一星期内运完。前3天已经运走了100吨。以后平均每天要运多少吨才能按期完成任务?

  102、甲乙两地相距441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比货车快2千米,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开出,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103、甲乙两村合挖一条长1390米的水渠,甲村从东往西挖。每天挖75千米,挖了2天,乙村开始从西往东挖,这样又合挖了8天才完成了任务。乙村平均每天挖了多少米?

  10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去1.5小时,由乙地返甲地时,每小时加快10千米,比去时少用了1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05、小张骑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4小时可到达。如果要提前半小时到达,那么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106、一堆煤原计划烧25天,实际多烧6天;原计划每天烧煤12.4吨,实际每天烧煤多少吨?实际每天节约煤多少吨?

  107、胜利电影院原有座位32排,平均每排坐38人,扩建后增加到40排,可比原来多坐624人,扩建后平均每排可坐多少人?

  108、校园里的杨树比柳树多有360棵,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2.5倍.杨树和柳树各有多少棵?(列方程解答)

  109、一块街头广告牌是平行四边形,底是12.5米,高6.4米,如果要把这块广告牌刷油,每平方米用油漆0.6千克。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千克油漆?

  110、一块梯形树林,上底长80米,下底长95米,高50m,如果平均每棵树占地2.5平方米,这块地可以种树多少棵?

  111、电视机厂去年平均每月生产电视机11250台,今年8个月的产量就和去年的全年产量同样多。照这样计算,该厂今年电视机的产量将达到多少台?

  112、师徒二人共加工208个机器零件,师傅加工的零件数比徒弟的2倍还多4个,师傅和徒弟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8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8页准备题、例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答简单的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事物是变化的、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总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关键:

  使学生弄清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

  教具准备:

  计算机及辅助软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设疑:

  ⑴复习铺垫

  同学们,过去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有关行程问题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在过去的知识基础上把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为了更好地掌握新知识,现在我们把一些相关知识进行复习。

  1、口答:张华每分钟走65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电脑辅助)

  为什么这样列式,谁会用一个数量关系式来回答?

  2、在27届奥运会中,我国体育健儿勇夺28枚金牌,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现在我提议,以热烈的掌声祝贺我国体育健儿为我们取得的荣誉。

  但是,鼓掌也很有学问,你们鼓掌时两只手是怎样运动的?从开始运动的地方,时间,方向及运动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回顾,思考。

  (边问、边答、边板书)

  两手运动:

  地点:两地 结果:相遇

  时间:同时

  方向:相对(相向)

  今天,我们就要从以前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转变为研究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

  二、引导思疑

  1、准备题: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钟走60米,李诚每分钟70米。 (电脑辅助)

  请同学们看屏幕,张华和李诚是怎样走的,结果怎样?

  (电脑辅助)

  2、⑴先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中走的时间是1分钟这一行。完成后利用电脑演示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分钟的过程并集体校对答案。

  问:走1分钟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是怎样求出来?两人之间的距离呢?

  ⑵让学生把表格填完,利用电脑演示来校对

  ⑶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随着两人走的时间一分一分地增加,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怎样变化?两人之间的距离同时发生什么变化?

  当两人的距离是0时,我们就说这时两人怎样了(相遇了)两人运动的结果就是相遇

  ⑷同桌讨论: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距离有什么关系?(电脑辅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9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从中提炼出合理、优化的方法,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大家看看这块表,我很喜欢,它的价格是一个整十数,猜猜我花了多少钱买的?

  (学生猜完后,教师介绍买表经历,提到“优惠价”)

  师:你们有没有购物时得到优惠的经历,介绍一下。

  二、新课

  场景一:白送的书包

  1、某商场的促销活动。

  优惠政策:

  A、购物未达1000元,每买100元商品返10元现金(只计整百,对于零头不计)

  B、购物超过1000元(含1000元),不享受A政策,但是给予总价八五折的优惠。

  2、小明一家的购物经历

  (1)全家一次性购买价值950元的`商品,享受哪种优惠政策?算一算,优惠后应付多少钱

  (2)准备付钱时,小明又拿了一个价值60元的书包给妈妈

  妈妈:你有书包,怎么还要买?

  小明:这可是白送的!

  教师提问:真的是白送的吗?妈妈会给他买这个书包吗?

  3、学生讨论、计算、交流后,通过与1的对比,感受到既少花钱,又能得到更大的实惠。

  师:其实呀,生活中只要你肯动脑筋,就能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4、揭题《少花钱多办事》

  场景二:我们的选择

  1、师:六一就要到了,课前我已调查过很多同学都想去游乐园渡过这美好的一天。听说我们要去旅游,马上就有两家实力相当的旅游公司来联系业务。这就是他们的价目表:

  A、开心旅游公司B、快乐旅游公司

  通票车费2元/人

  成人票10元/人门票费5元/人

  学生票5元/人

  团体票(10人以上)6元/人[40人以上门票打8.5折]

  [注:通票包含车费和头道门票]

  师:我们班有()名学生,()名带队老师,共()人。在服务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家旅游公司,请拿出你的付费方案。并记录下来。(依据班级实际情况填空)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学生反馈,教师板书。

  4、比较各种付费方案,找出最优选择(同学们拿出了这么多的付费方案,都是可行的,我们最终会选择哪一个呢?为什么?怎么样?我们就选快乐吧,看来你们已经学会了少花钱多办事。接下来的娱乐内容就由你们自己做主吧)

  场景三:我的娱乐我作主

  1、T:这些就是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及商品的价目表,你们可以自由组合决定怎样去玩,请大家商量好后,拿出你们的游玩计划,力争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2、学生活动,制订游玩计划。

  3、汇报并评价。

  [教学构想及反思]:

  1、“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是为了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只有在解决日常实际问题中能力才能得以提高。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现行教材虽然已没有折扣的内容,但实际生活中到处可见这种折扣优惠问题,我们以发展的眼光来预设新教材可能会出现这部分内容。

  2、现在的孩子很多只顾着自己的喜好去消费,但是对于如何消费更合理、更省钱的思考比较欠缺。所以我们期望通过此课来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讲求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及策略性。

  3、具体到本节课来说,结合生活我们预设了课前谈话及三个场景,即:《白送的书包》、《我们的选择》、《我的娱乐我作主》。课前谈话主要是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同时让他们初步感受到生活经历与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然后从已有的经历出发,通过对优惠方案的解读提炼出“少花钱多办事”这一主题。接着让学生在自己制定的多种方案中进行思考、学会选择,达到策略的最优化。最后,利用“少花钱多办事”这一原则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0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教熟练地用字母代表未知数,列出符合题中条件的等式;列方程解应用题。从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

  2、找出等量关系:

  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根据什么来列方程?(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根据下面的条件,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

  (1)篮球比足球多5个

  (2)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3)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

  (4)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米

  (5)两根一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一根围成正方形。

  小结:找等量关系,可以依据常见的数量关系,也可以依据线段图和计算公式,要认真审题,找出关键句。

  二、练习例3

  1、让学生独立解答例3的三道题目

  2、讨论:

  (1)这三道应用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①审题;(弄清题意)

  ②设未知数;

  ③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④解方程;

  ⑤检验、写答案;

  (3)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有什么不同?

  方程解:

  A、用字母代表未知数参加列式与运算;

  B、列出符合题中条件的等式;

  算术解:

  A、算式中应全是已知数;

  B、算式必须表示所求的未知数;

  3、练习:

  ①114页“做一做”;

  ②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三、巩固练习:(补充练习)

  1、①男生50人,女生比男生的2被多10人,女生多少人?

  ②男生50人,比女生2被多10人,女生多少人?

  ③全班50人,男生比女生的`2倍多10人,男、女生各多少人?

  2、①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36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4/5。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②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360棵,杏树的棵数比桃树少50棵。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四、作业:练习二十四3、4、5、6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确定等量关系,正确用方程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利用恰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弄请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联系,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P107)

  1.找出下列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②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

  ③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米.

  ④把两根同样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小结)

  我们今天就复习运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解题.(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新授内容

  1、教学例3、

  (1)、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①.读题,学生试做.

  ②.学生汇报(可能情况)

  (90+75)×4

  提问:90+75求得是什么问题?再乘4求的是什么?

  90×4+75×4

  提问:90×4与75×4分别表示的是什么问题?

  (由学生计算出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①、660÷(90+75)=?

  ②方程

  解: 设经过x小时相遇,

  (90+75)×x =660 或者, 90×x +75×x =660

  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

  教师小结(略)

  (3)、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 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①、(660—90×4)÷4=?

  ②、方程

  解:设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

  90×4+ 4x = 660 或者(90 + x )×4 = 660

  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

  教师小结(略)

  让学生比较上面三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比较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三、巩固反馈.(P109---1题)

  1.根据题意把方程补充完整.

  (1)张华借来一本116页的科幻小说,他每天看x 页,看了7天后,还剩53页没有看.

  _____________=53

  _____________=116

  (2)妈妈买来3米花布,每米9.6元,又买来x千克毛线,每千克73.80元.一共用去139.5元.

  _____________=139.5

  _____________=9.6×3

  (3)电工班架设一条全长x 米长的输电线路,上午3小时架设了全长的21%,下午用同样的工效工作1小时,架设了280米.

  _____________=280×3

  2.(P110----4题)解应用题.

  东乡农业机械厂有39吨煤,已经烧了16天,平均每天烧煤1.2吨.剩下的煤如果每天烧1.1吨,还可以烧多少天?

  小结: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方法,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哪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

  3.思考题.

  甲乙两个港相距480千米,上午10时一艘货船从甲港开往乙港,下午2时一艘客船从乙港开往甲港.客船开出12小时后与货船相遇.如果货船每小时行15千米.客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P110---5题)不抄题,只写题号。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

  等量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3:一列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2

  1、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贵76元,已知桌子的价钱是椅子的.3倍。求桌子和椅子的价格?(列方程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运来7/8吨黄沙,砌墙用去1/3,建操场用去2/5,还剩这堆黄沙的几分之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园里有一个圆形花圃,直径是8米,在花圃的周围修一条2米宽的石子路,这条石子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路队修路,第一天修5/6千米,比第二天少修了1/3千米,两天共修多少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一种毛巾,甲超市标价为5元3条,乙超市标价为7元4条,丙超市标价为8元5条。这种毛巾在哪个超市里?哪个超市里最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3

  1.小军在围棋赛中胜了8局,输了4局,平了8局.小军的胜率是几分之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队解放军分别从相距110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2小时相遇.A队每小时行25千米,B队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龟兔比赛从A地跑向B地,龟用了4/5分钟,兔用了0.75分钟,他们俩谁跑得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红用12朵红花和9朵黄花扎成花束.如果每个花束里红花的朵数相同,黄花的朵数也相同,每个花束至少有几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红家在一块底为4米、高为2.5米的平行四边形空地上种满了鲜花,如果每平方米土地上的`鲜花卖300元,这块平行四边形空地上的鲜花可以卖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一间长40分米,宽30分米的厨房地面要铺正方形地砖,需选边长为多少分米的方砖,才能铺得既整齐又节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4

  11、人的血液约占人体重的1/13,血液中大约2/3是水,文文的体重是39千克,她的.血液里大约含水多少千克?

  12、某公司要修一批电脑,已修了1/3,再修24台,正好修了这批电脑的一半,这批电脑共多少台?

  13、果园里种桃树420棵,比苹果树多2/5,桃树比苹果树多多少棵?

  14、服装厂加工1200套服装,4天加工了2/5,离交货日期只有一周了,照这样的速度,能如期交货吗?

  15、某电视机厂五月份生产电视机16万台,六月份比五月份增产1/8,六月份生产多少台?

  16、学校图书馆新购一批图书,其中科技书240本,科技书比文艺书多1/5,文艺书有多少本?

  17、食堂计划每天烧煤150千克,由于改进了炉灶,现在每天烧煤量相当于计划的4/5,现在每天烧煤多少千克?一年可节约煤多少吨?

  18、文文要打一份2400字的稿件,已经打完3/8,还剩多少字没打完?按每分钟100字的速度,文文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

  19、一条铁路,修完9000千米后,剩余部分比全长的3/4少300千米,这条铁路长多少千米?

  20、一条51公里的路,第一周修了1/3,第二周修了1/3,两周共修了多少千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5

  1.甲、乙两地相距465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一段后,每小时加速15千米,共用了7小时到达乙地。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几小时?

  2.笼中装有鸡和兔若干只,共100只脚,若将鸡换成兔,兔换成鸡,则共92只脚。笼中原有兔、鸡各多少只?

  3.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共18只,有118条腿和20对翅膀,每种小虫各几只?

  4.学雷锋活动中,同学们共做好事240件,大同学每人做好事8件,小同学每人做好事3件,他们平均每人做好事6件。参加这次活动的'小同学有多少人?

  5.某班42个同学参加植树,男生平均每人种3棵,女生平均每人种2棵,已知男生比女生多种56棵,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答案:

  1.解:设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x小时。

  60x+(60+15)(7-x)=465

  60x+525-75x=465

  525-15x=465

  15x=60

  x=4

  答: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4小时。

  2.解:兔换成鸡,每只就减少了2只脚。

  (100-92)/2=4只,

  兔子有4只。

  (100-4*4)/2=42只

  答:兔子有4只,鸡有42只。

  3.解:设蜘蛛18只,蜻蜓y只,蝉z只。

  三种小虫共18只,得:

  x+y+z=18……a式

  有118条腿,得:

  8x+6y+6z=118……b式

  有20对翅膀,得:

  2y+z=20……c式

  将b式-6*a式,得:

  8x+6y+6z-6(x+y+z)=118-6*18

  2x=10

  x=5

  蜘蛛有5只,

  则蜻蜓和蝉共有18-5=13只。

  再将z化为(13-y)只。

  再代入c式,得:

  2y+13-y=20

  y=7

  蜻蜓有7只。

  蝉有18-5-7=6只。

  答:蜘蛛有5只,蜻蜓有7只,蝉有6只。

  4.解:同学们共做好事240件,他们平均每人做好事6件,

  说明他们共有240/6=40人

  设大同学有x人,小同学有(40-x)人。

  8x+3(40-x)=240

  8x+120-3x=240

  5x+120=240

  5x=120

  x=24

  40-x=16

  答:大同学有24人,小同学有16人。

  5.解:设男生x人,女生(42-x)人。

  3x-2(42-x)=56

  3x+2x-84=56

  5x=140

  x=28

  42-x=14

  答:男生28人,女生14人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应用题03-21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07-11

(精选)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07-12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精华]07-12

(推荐)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07-13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优)08-13

[经典]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5篇08-13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经典15篇)08-14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06-18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5篇[合集]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