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体裁作文>日记>小学数学日记

小学数学日记

时间:2021-07-31 12:00:38 日记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日记(15篇)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记了。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日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日记(15篇)

小学数学日记1

  【摘要】根据广大考生的需求,数学网小学频道现整理了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什么发现,欢迎大家进行!.

  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什么发现

  同学们,在你们的数学学习中是否和我一样,有一些不经意的发现?现在我就来介绍我的几个发现。

  如果要你算一个多位数乘5,你是不是准备列竖式?我却可以口算,因为我发现一个小诀窍。想知道吗?让我来告诉你:算485325的积,先找到这个数485320,再把它除以2,你会口算吗?242660这就是485325的积了。知道为什么吗?我把原来的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2倍,是不是相当于扩大5倍呀?你掌握这个小窍门了吗?

  同样的发现我还有:一个数乘1.5只要用它本身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想想为什么?)一个数乘15呢?用刚才的方法再加一步你已经想到了吧,再扩大10倍就好了!

  我还发现一个多位数,末两位符合这个要求:十位上十奇数,个位上是5,用它乘5,积的末两位肯定是75。我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多位数的个位与5相乘得25,积的个位是5,向十位进2,而十位的奇数与5相乘的到的是几十五,这个5应该和个位进上来的5相加写在十位上,所以这个积的十位上肯定是7,个位上肯定是5。同样的道理,你不难推出,一个多位数十位上是偶数,个位上是5,它与5相乘,积的末两位肯定是25。

  这个发现能用我前面所说的一个数乘5的巧妙算法来解释吗?想想看,它们是一致的,因为这个数扩大10倍后,末两位是50,再除以2,可能百位上有余数1,与50合起来1502=75是末两位上的数字,也可能百位上没有余1,那么502的商就是末两位上的数字。

  同学们,我的这个小发现是不是很微不足道?但我很自豪,这是我自己动脑筋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伟大的发现不是由这点点滴滴组成的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人吧!

  以上就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什么发现全部内容供学生参考,请认真阅读!!

小学数学日记2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跟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跟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小学数学日记3

  今天是星期六,我一个人在家,睡醒觉来已经8:30了,我立刻跳下床,这时妈妈打来了一个电话,嘱咐了我一番,接这个电话我花了五分钟,我迅速换衣服,刷牙洗脸。然后直奔餐桌吃早饭,我又花了十五分钟,15+5=20(分钟),8:30+20=8:50(分钟)12:00—8:50=3:50(分),还有三小时五十分钟就到中午了,我走回小房时正好9:00整,我忙拿出作业本开始写作业,我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写作业,9:00+1:00=10:00,12:00—10:00=2(小时),还有两小时!这时我发现没面条了,于是带了30元去新生力商场买面条。

  到了商场,我看见有两种面条供我选择,一种是450克,4.5元,一种是400克,是第一种面条的价钱的3分之2,4.5÷3=1.5(元),1.5×2=3(元),我一个人在家吃饭,一点点就够了,于是我选择了第2种面条,还节省了父母的血汗钱,一举两得,我突然又想起来妈妈让我买五个羽毛球,羽毛球两元一个,5×2=10(元),10+3=13(元),30—13=17(元),唉,没办法,本来想剩多点的,现在只能剩这么多了。

  回到家里,10;20分,我先准备好了两个鸡蛋,然后看电视去了。

  时间一晃到了12:00,我连忙下面条,打鸡蛋,过了20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煮好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面条,疲倦的上床睡午觉了。

  睡完午觉醒来4:00了,还差两个小时爸爸妈妈就要回来了,我无事可干,突然看见一堆没洗的衣服,我立刻冲过去开始洗衣服。

  我每洗一件衣服要五分钟,一共有八件衣服,我把八件衣服平均分成两堆,8÷2=4(件),每堆四件衣服,我一共要8×5=40(分钟)才能洗完衣服,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下洗了。

  洗完衣服已是5:00钟了,洗衣服40分钟,再加上醒来活动了十分钟,爸妈提早回来了,看见了我所做的一切,都直夸我能干呢!

  这次“小鬼当家”的经历太有趣了,不仅增强了我的自立性还让我懂得了怎样用数学知识更好地为父母理财了呢!

小学数学日记4

  5月30日星期六 晴

  我喜欢吃披萨,吃着吃着就有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披萨的大小都是说6寸、8寸、10寸……6寸指的是什么?又为什么不用常见的厘米做单位呢?

  我观察猜想6寸应该指的是披萨的直径,问问妈妈,果然是的!

  我又上网查了查资料,原来,中国古代有一个长度单叫“寸”,“一尺等于十寸”,“一米等于三尺”,那这样计算,1米=100厘米,一尺就用100除以3大约是33厘米,一寸呢,就大约是3.3厘米!6寸披萨的直径就大约是20厘米了!

  然而,真相并非如此!披萨店所的“寸”并不是我国古代的计量单位“寸”,它指的是“英寸”。它们的关系是:

  1=1.312335758005……英寸,

  1英寸=2.54厘米。

  照这样计算,6寸的披萨的直径就大约是15.54厘米。咦?和我国的“寸”相差近5厘米?我又算了算8寸的,直径相差比6厘米还多,10寸的就相差更多了,有近8厘米!唉呀呀,这样子我得少吃多少披萨呀!

  再看看小朋友都爱看的电视机,也是说42寸,52寸……这里的“寸”也是“英寸”。电视机一般是长方形的,所以42寸就不是直径,而是指电视机的对角线的长度,42寸的电视机对角线的长度大约是101。6厘米。如果想用长和宽来描述电视机的大小,可以用“勾股定理”来求,这个我得慢慢研究。

  还有照片的大小,也是用几寸表示的,也是指的“英寸”。一般情况下1寸的是指2。5cm*3.5cm,2寸的是3.5cm*5.3cm,5寸是12.7cm*8.9cm……

  为什么这些都是用“英寸” 做单位呢?原来,披萨、电视机、照相机都是从外国传来的。我想,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把我国古老灿烂的文明也发扬到外国去!

小学数学日记5

  

  今天我放学回家看到桌子上有一串香蕉。突然,我想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总共有5根香蕉,爸爸吃了1根,我吃了2根,还剩下几根香蕉?

  答:5-1-2=2(根)

  原来,生活中就有很多数学问题呢……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买东西。我看见小巷边到处都是出售房子的牌子,我脑子里就有了一个问题,我问爸爸妈妈:“那些介绍所给那些买房子的人介绍,他又不能赚钱,还不是白忙?”

  爸爸对我说:“当然有赚,如果你这个房子买过来100万元,那介绍所的人就有5000元赚。”这下我可明白了,原来介绍所的人可以赚0。5%的钱。

  

  昨天晚上我和姐姐一起去德克士买套餐吃。妈妈给我了100元,姐姐点的套餐是28元,我点的套餐是24。50元加起来一共52。50元。

  我给售货员叔叔100元,售货员叔叔给我找了2张20元、一张5元、2张1元和一张5角,一共47。50元钱。然后我们就在德克士狼吞虎咽的一口气就吃完了。

  

  今天早上,吃完饭后,我开始写作业。我从11:00开始写,20分钟写完一篇日记,15分钟读完一篇故事,10分钟做了口算,我写完后,妈问我一共用了多少分钟?计算是: 20 15 10=45(分) 我今天写作业一共用了45分钟。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去商店买东西。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大瓶的可口可乐,我馋的不得了!可口可乐是4.90元。然后又买了三斤糖果,一斤是2元共6元。我一看心想:“又可以吃好吃的了!”我们一共花了10.9元。

  

  今天,我带了50元钱去书店买书。我一本一本地看过去,一连选了好几本,一看书背后的标价都是5.00元。于是我把它们都买了下来。到收银台付了钱以后,我就兴冲冲地往家里跑。一到家,妈妈问我买了几本书,我说我还剩20元钱,买的书每本都只要5元就够了。妈妈一听,马上回答道:“你买了6本书,对吧?”我笑眯眯*地点点头,心想:原来妈妈数学学得这么好!

小学数学日记6

  今天人们都能用正负数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例如若以冰点的温度表示0℃,则开水的温度为+100℃,而零下10℃则记为-10℃。若以海平面为0点,则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为+8848米,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约-11034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表示收入,用“-”表示支出。可是在历史上,负数的引入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古人在实践活动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两人相互借用东西,对借出方和借入方来说,同一东西具有不同的意义;再如从同一地点,两人同时向相反方向行走,离开出发点的距离即使相同,但其表示的意义却不同。久而久之,古人意识到仅用数量表示一个事物是不全面的,似乎还应加上表示方向的符号。因此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和解决被减数小于减数等问题,逐渐产生了负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负数概念的国家。《九章算术》中已经开始使用负数,而且明确指出若“卖”是正,则“买”是负;“余钱”是正,则“不足钱”是负。刘徽注《九章算术》,定义正负数为“两算得失相反”,同时还规定了有理数的加、减法则,认为“正、负术曰:同名相益,异名相除。”这“同名”、“异名”即现在的“同号”、“异号”、“除”和“益”则是“减”和“加”,这些思想,西方要迟于中国八九百年才出现。

  印度在公元7世纪才采用负数,公元628年,印度的《婆罗摩修正体系》一书中,把负数解释为负债和损失。在西方,直到1484年,法国的舒开才给出了二次方程的一个负根。1544年,德国的史提菲把负数定义为比任何数都小的数。1545年,意大利的卡当著《大法》,成为欧洲第一部论述负数的著作。虽然负数早已出现在人们的计算过程中,但却迟迟得不到学术界的承认,直到17世纪,数学、力学、天文学获得广泛发展,使用负数可以大大简化计算,所以负数才正式进入了数学。特别是1637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发明了解析几何学,建立了坐标点,将平面点与负数、零、正数组成的实数对应起来,使负数得到了解释,从而加速了人们对负数的承认。但直到19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等人为整数奠定了逻辑基础以后,负数才在现代数学中获得巩固的地位。

小学数学日记7

  今天,坐着无聊,我对爸爸说:"我们一起去做奥数题吧!""好的!"爸爸满口答应了。

  因为我行程问题没巩固,所以我先复习行程问题。爸爸说:"让我先来介绍一下行程问题。""好的。"我高兴的拍了拍手。爸爸便开始意味深长地介绍起来:"我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步行、乘车,物体也无时不刻在运动,这即是所谓的’行’。有’行’即产生距离,需要时间,这就构成了行程问题中的三个重要关系量:路程、速度、时间,研究这三个量关系的应用题称之为行程问题。

  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听完了爸爸的介绍,我们开始做例1。例1是这样的:小华和李成家相距400米,两人同时从家中出发,在同一条路上行走,小华每分钟走60米,李成每分钟走70米,,问3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这题太简单了。只要用小华和李成的速度和乘时间就可以求出两人行走的路程。然后用400米减去两人行走的路程就可以求出3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了。"我骄傲地说。爸爸笑了笑说:"我认为你考虑问题还不周全。题目中没有说到底是相向前行,还是相背而行,还是同向而行。""喔,知道了。"这题的解答如下:

  (1)相向:400—(60+70)*3=10(米)

  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10米。

  (2)相背:400+(60+70)*3=790(米)

  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790米。

  (3)同向:小华在前400—70*3+60*3=370米

  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370米。xiaoxue123

  (4)同向:李成在前400—60*3+70*3=430米

  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430米。

  啊!行程问题真有趣!

小学数学日记8

  假期的一天,物业管理人员到我家收取水电费,我一看共要交纳水电费314.22元。我很不以为然地对妈妈说:“一季度才300多元,水电费还真便宜。”妈妈看了我一眼,严厉地对我说:“你只是把低碳环保生活挂在嘴上,做在科普小报上,你没在生活中做到低碳环保,水电费多少不仅是一个金钱问题,还是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的问题,我们算笔账吧。”

  我仔细看了水费的单价是3.10元,那这么说我们家一共用了139.5÷3.1=45(立方米)=45(吨)。我想如果一天24小时都把水龙头打开的话,估计可以淹没整栋楼。想想我们不光只是在家里用水,比如我在学校、父母在单位也同样在用水,我们真的浪费很多水资源的人,也真的不敢想象“人类最后一滴水就是眼泪”的日子。

  再看看电费更是让我和妈妈吃惊。电费单价0.48元,我家共用了174.72÷0.48=364度。据统计1度电可以炼钢1.25至1.5千克、织布8.7至10米、加工面粉16千克、灌溉小麦0.14亩次、灌液化气10瓶、制造啤酒15瓶、采煤27千克、生产化肥22千克、洗衣粉11.8千克、供电车行驶0.86公里……。如果我家每天能节约1度电,那么积累1年、10年的电发生的作用真是无法想象啊。我不禁意识到自己平时做到随手关灯、在有自然光的时候抓紧时间学习、不在短时间内多次打开电源开关……做到了这些,一天节约1度电肯定没问题。

  通过我和妈妈算笔水电细账,使我懂得了要珍惜能源首先就要做到节约能源,杜绝不必要的浪费,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行为倡导低碳生活吧。

  冯雅丽老师点评:可以看出是自己用心写出的一篇数学日记,值得表扬哦。你和妈妈运用数学的知识通过细算账,使大家懂得不能只是把低碳环保挂在嘴上,要有自己的实际行动,文中写的一些小措施很好,向你学习。

小学数学日记9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妈妈带我去商店买东西。

  我看到两家商店都在搞促销,商店一是有奖销售,一等奖1名,奖金是20xx元。二等奖2名,奖金是8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是100元。四等奖100名,奖金是5元。商店二是所购商品九折销售。我心想:等会爸爸肯定又要问我问题了,便跟老爸说:“我要上厕所”。没想到老爸却看穿了我的心思,让我好好想想在哪个商店买东西更好呢?我仔细地想了想,说出了我的想法:“商店一是有奖销售,运气好才能中奖,商店二是九折销售,实实在在的让利,所以我们应该在商店二买东西”。爸爸听了我的想法,觉得还是有点道理的。所以我们在商店二买了好几百元的东西。

  买了拜节的礼品后,我们打的去奶奶家拜节。在车上,爸爸又问了我一个问题:“出租车是2。5公里内,起步价是5元,以后每增加1公里则增加2元,不足1公里的算1公里,如果到奶奶家是5公里,那么我们打的要花多少钱?”我想了想,说:“10块钱,对吗?老爸。”爸爸摇了摇头问到:“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呀?”“5公里不就是2个2。5公里吗?起步价5元呀,所以不就是10元吗?”我望着爸爸说道。

  爸爸还是摇了摇头,让我再认真想想,可我就是想不起来。爸爸看着我问到:“到奶奶家是几公里呀?”“5公里呀。”“起步价是2。5公里要花多少元?”“5元。”“每增加1公里是不是要增加2元钱?”“是。”“那么到奶奶家的距离减去起步价的距离是多少呢?”“是2.5公里呀。”“这2。5公里要花多少钱呢?”我想了想说是6块钱。“我们总共要花多少元?”“应该是:5+6=11元,哦,原来我少加了一块钱啊。”“以后要多多注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时,车也停了下来,我们结束了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讨。

  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它,还要用大脑去思考其中的奥秘!

小学数学日记10

  20xx年X月X日星期X晴

  阳光明媚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买文具。到了启路文具店后,我看见了各种各样的书套,有兔小姐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蓝熊的……我一看价目表:小书套每包5.00元,大书套每包6.00元,我就立马拿了5包小书套和4包大书套。走着走着,我看见一个漂亮的笔袋,标价是6.00元一个。妈妈说:“笔袋都好几个了,还买呀!”“就最后一个嘛!”我恳求地说。“好吧,就最后一个了啊!”“嗯!”说着,我就拿起了那个我挑中的笔袋放进了篮子里。

  到了收银台,爸爸说:“你先算一下,这些要花多少钱啊?”我数了数:“5×5+6×4+6,嗯......25+24+6=55元!”妈妈把55元递给了售货员,我们一家开心地回家了。

  20xx年X月X日星期X晴

  刚上三年级的时候,我觉得数学越来越难,有些害怕考试和做练习。爸爸妈妈总是鼓励我,说学好数学很有用,也很有趣,一开始我总是将信将疑。星期六的中午,我突然想吃咖喱饭,爸爸就带我去乐购买咖喱。到了超市里,爸爸对我说:“出门之前我抓了一把零钱,其中有2个1角的,等会儿你能不能好好算一算,买的东西又要少,又要把这2角钱用掉,好吗?”听爸爸要跟我做数学游戏,我一下子来了兴趣,立刻回答:“太好了,正好练练我的脑子!”我在超市里东瞧西望,终于找到了卖咖喱的柜台,仔细观察起来……,柜架上一共有四种咖喱,分别是蘑菇、牛肉、鸡肉和蘑菇牛肉。因为我们一家三口都喜欢吃肉,所以蘑菇就首先否决了。再看价格,牛肉和鸡肉都是5.6元,蘑菇牛肉是5.8元,这可一下难倒了我。我仔细地算了一算,2包蘑菇牛肉可以有6角零钱,再加上1包牛肉的有6角零钱,三包的'余数正好是2角,我赶紧选好3包咖喱递到了爸爸手中,爸爸满意地点了点头。在回家的路上,我对爸爸说:“原来算账就要用到数学的呀,看来数学在生活中真的很有用!”

小学数学日记11

  6月6日星期三晴

  这几天,舅舅家的房子正在装修,舅舅就约我和他一起去装饰材料中心买装修用的胶水。

  我和舅舅兴致勃勃的来到装饰材料中心,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我们俩一路小跑地来到卖胶水的地方,看到里面一共有两种胶水:一种是199元3罐,另一种是299元7罐,两种胶水质量和配方都一样。舅舅问我:“你数学不是很好吗,那你来算算买那种胶水合算?”我心里想:这两种胶水要求出一罐要多少钱根本除不尽,该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到可以把这两种胶水买成相同的数量,在一比较不就可以了吗。我想:3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21,那就都买21罐。199元3罐的买21罐要199×7=1393(元)而299元7罐的买21罐要299×3=897(元),299元7罐的买21罐比199元3罐的买21罐差不多便宜了500元,还是买299元7罐的合算。

  后来,舅舅表扬我说:“看来,你的数学知识还真不赖,以后一有数学问题,我都找你来解决。”听了舅舅的话,我的心像吃了蜜一样甜。

  数学日记小学四年级(2)2

  6月6日星期三晴

  今天,我高兴的在家里看着我的《聪明数学》,我看着看着,看到一个春联中有关于数学方面的趣味数学题。里面的内容是语灵部落的汉末央长老过生了,魔数王国的女王带领下他们的臣子去给长老祝寿。到了以后,魔女小星看到长老的白胡子长长的,就忍不住问:“请问长老有多大年纪了。

  啃啃兽精灵长比较调皮,他对魔数王国的臣民的数学能力早有耳闻,他今天决定见识一下。

  于是,他出了一道题是用对联的形势写的:

  上联: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开始我一直不知道从哪入手,因为我不知道花甲和古稀是什么意思,后来,妈妈说:“花甲是指“60”岁了,古稀是指“70”岁了。现在,我终于有头绪了,上联“重开”就是,下联两个60,“三七岁月”是3×7=21岁,上联的年龄是60×2+3×7=141岁,下联:“双庆”是两个70,“一度春秋”是1年,下联的年龄是70×2+1=141岁,所以长老年龄是141+141=282(岁)。

  啊。原来数学是那么的有趣。

小学数学日记12

  (一)三角形

  嗨!大家好!我叫三角形。

  说起我,还真和3有缘。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高……我具有稳定性。打个普通的比方来说吧。桌子、椅子的腿晃了,在中间斜固定一条木条,保证恢复!

  平行四边形是我的祖先。我的面积公式就是由祖先爷爷的面积得来的。S=ah爷爷的面积,S=ah÷2就得到了我的面积。

  别看我们三角形大小不同,实际上我们可以分类,按边分,可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这三类。如果按角分,也可分为三类: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虽然历史上没有我的周长计算公式,可是依然可以计算我的周长啊,就是把三条边相加。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可用一条边的长度×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用一条腰的长度×2+上底的长度。

  听了我的自述,你想和我交朋友吗?

  (二)平行四边形

  你们好!我上平行四边形。

  先谈谈我名字的由来吧。因为我是四边形,又有两条对边分别平行,所以人们管我叫平行四边形。

  我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因为我有一个特性是易变形。

  说起我一生中的骄傲,那就是我的面积计算。因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从我的公式S=ah得来的。

  要计算我的周长,并不难。因为我的对边相等,只要用求相邻两条边的和再乘以2就行了。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类似。

  朋友们,亲爱的小读者们,听了我的自述,你们喜欢我吗?

  (三)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什么?对了,就是我,梯形!

  我的祖宗十八代也是平行四边形。当然,我的面积也和弟弟——三角形一样,是爷爷的一部分,与众不同的是,我的上底+下底等于爷爷的底。

  别看我的样子不是那么美丽,但是我在生活中却是佼佼者,梯子就是例子之一。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也像弟弟一样,具有稳定性。

  与弟弟在面积计算上的相同点就是,都要×高÷2。顺便告诉你们,在计算时,可以先÷2,再用得数×高,通常很简便吆。

  嗨,听了我的介绍,你还想了解关于我的更多的知识吗?那就赶快上网去查查吧!

小学数学日记13

  今天早上妈妈带我去发联超市购物。到了店内,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都不知道该买什么了。

  首先我们来到食品区,我选了上好佳天然薯片和蒙牛鲜奶干吃片,妈妈挑了一瓶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

  接着我们又到了电器区买了一台润信复读机,最后我们来到生活用品区买了一支三笑牙刷。

  这时妈妈想起来了,她身上只带来一百元,也不知道够不够。

  我把所有的商品价格都看了一下:上好佳天然薯片4·8元、蒙牛鲜奶干吃片13元、三笑牙刷3·5元、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29·9元、润信复读机62元。接着我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要113元。我赶紧告诉妈妈钱不够。我们便把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放回原处。

  这次多亏我学会了计算,要不然还要出丑呢!三年级数学日记3

  记得在我读幼儿园时,我很喜欢边爬楼梯边数台阶数,我家当时住在六楼,每个楼层之间有18个台阶,每次离家跟回家我都要牵着妈妈的手数台阶数,每次数的结果都是90级,妈妈还老夸我聪明呢。

  到读小学时,我学了简单的乘法后,不假思索地认为我每次回家上六楼应该爬108级台阶才对呀,因为住在六楼,每层有18级台阶数,根据乘法原理,6×18=108(级)。可我实际上每次只需爬90级台阶就到家了,当时我心里打了个大大的“?”号,不知何因。于是我带着满脸的疑惑问了我家的'智多星―爸爸。爸爸听后笑了笑,但什么也没解释,他牵着我的手来到了一楼,笑着说:“孩子,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家住在一楼,需不需要爬18级台阶呢?如果住二楼、三楼我们需要爬多少级呢?你再爬爬,体会体会。”听了爸爸的话,我带着“?”又体验了一番。结果是一楼不用爬,二楼需爬18级,而三楼只需爬36级,我又如此这般爬到了七楼,爬了108级。通过这些体验,我恍然大悟,寻到了其中的规律。

小学数学日记14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妈妈要到千盛百货去购物。临出发时妈妈拿了二张价值五十元的千盛百货购物券,看样子妈妈是想用购物券购物。”妈妈到底清不清楚买的东西有多少元?带一百元的购物券刚合适吗?“妈妈刚准备出门,我的心里就充满了疑惑。

  我们来到了千盛百货,进入了地下超市。首先,妈妈来到散装食品区里买了五元钱的山楂。接着我们买了二元钱的小馒头和十八元钱的酸奶。然后我们又去买了十七元钱的豆腐乳和九元钱的口香糖。最后我们买了五十元的内衣。”超了,超了!“刚买完内衣,妈妈就说买的东西超过了一百元。一开始我还有些不相信:”才买了这一点东西就超了?根本不可能!‘’后来,我们去收银台结账,收银员一算,天呀!和妈妈说的差不多,刚好超了一元。我彻底心服口服了。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妈妈,刚才在超市你怎么算的那么准?能把方法交给我吗?”“嗯,好吧。我可以把方法教给你。”她同意了。妈妈先把那张购物小票给我看,让我看看物品的价格:山楂五元,小馒头二元,酸奶十八元,内衣五十元,豆腐乳十七元,口香糖九元。看完了,妈妈告诉我可以用估算:

  山楂五元——山楂五元

  小馒头二元——小馒头五元

  酸奶十八元——酸奶二十元

  内衣五十元——内衣五十元

  豆腐乳十七元——豆腐乳二十元

  口香糖九元——口香糖十元

  5+5+20+50+20+10=110(元)

  110元>100元。

  “把山楂五元看成五元,价格不变。把小馒头二元看成五元,价格提高三元。把酸奶十八元看成二十元,价格提高二元。把内衣五十元看成五十元,价格不变。把豆腐乳十七元看成二十元,价格提高三元。把口香糖九元看成十元,价格提高一元。把数都变成整十(两个五元相加), 这样一来,在心里就能算出物品的价钱了——

  后来,我学到了估算,对估算有了更深的了解。我知道了估算有许多妙用:不但可以用来估算商品,还可以用来估算字数,面积等。由此看来,估算真是人们名副其实的帮手!

小学数学日记15

  20xx年7月6日天气晴

  书页像一只只飞动的白蝴蝶,“哗哗”传来翻动的声音,不一会儿,我就做到了24页。一只拦路虎出现了。

  “甲乙丙三个种粮大户共收粮食130吨,其中甲比乙多收12.5吨,丙比甲乙两户收成的和少25吨。甲乙丙各收粮食多少吨?”

  我先在草稿纸上画线段图,草稿纸上涂涂画画,一张纸被涂满了,还是找不到什么头绪。

  突然我的目光瞟到了一道方程,对了,可以列方程,设乙为x,甲为x+12.5,丙x+x+12.5-25。列出的方程,尽管算式十分复杂,却能够求出答案,甲有四十五吨,乙有32.5吨,丙有52.5吨。

  数学题目,即使复杂,但我们不能轻言放弃,一定要求出正确答案。

  20xx年7月11日天气晴

  不知不觉,数学作业已经所剩无几了,我专心致志地开始做一道“动脑筋”题目。

  找次品,小东有十块饼干,其中一块是次品,请问最少几次能找出次品。

  把饼干分成三份,一份三块,一份四块,还有一份三块。,三块和三块先进行比较,平衡的话,那就说明,次品在四块中,把四块比较,需要两次,如果三块和三块不平衡的话,那么至少也需要两次。

  我把“3”填到了括号中,这时,妈妈说:“你再想想,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我疑惑起来,“还有什么方法吗?”妈妈笑而不语,在草稿纸上又列了几道找次品的题目,我恍然大悟:“我知道了,要辨别的物体数目和找出次品的次数有关。”“所以,以后不用这么麻烦,可以直接写出答案了。”

  做题目,即使做好了,要想想有没有更加简便的方法,这样才能精益求精。

  20xx年7月20日天气晴

  中午,正在看书,爸爸说:“我来考你一道题目,甲乙丙在踢篮球,有一个人不小心把玻璃打碎了,甲说:“不是我。”乙说:“是甲。”丙说:“是乙。”其中有一个人在说谎,而他就是打碎玻璃的人。”

  如果是甲说谎了,那么乙没有说谎,丙说谎了,不对,只有一个人撒谎,所以不可能是甲,乙说谎的话,那甲和丙都没有说谎,打碎玻璃的人就是乙了。

  爸爸笑着说:“答对了,的确是乙。”

  数学世界可真奇妙,还有许多东西要我们去探索!

【小学数学日记(15篇)】相关文章:

1.小学数学日记

2.小学数学日记

3.小学生数学日记

4.小学数学日记15篇

5.小学生的数学日记

6.【热门】小学数学日记14篇

7.小学生寒假数学日记

8.数学日记

9.数学小日记

上一篇:狗狗的日记 下一篇:难忘的一天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