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蝴蝶心,沧海梦》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蝴蝶心,沧海梦》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蝴蝶心,沧海梦》阅读答案1
春送了绿衣给田野、给树木、给花园;甚至于小小的墙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阶下,也点缀着新绿。就是油碧色的湖水,被春风粼粼的吹动,山间的溪流也开始淙淙汩汩的流动了,于是黄的、白的、红的、紫的、蓝的,以及不能名色的花开了;于是红的,白的,黄的,黑的,以及各色的蝴蝶们,从蛹中苏醒了,舒展着美的耀人的双翼,栩栩的在花间,在园中飞了;便是小小的墙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阶下,只要有新绿的花木在着的,只要有什么花舒放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来了,偕来的是花的春天。当我们在和暖宜人的阳光下,走到一望无际的开放着金黄色的菜田间,或杂生着不可数的无名的野花的草地上时,大的小的蝴蝶们总在那里飞翔着。一刻飞向这朵花,一刻飞向那朵花,便是停下了,双翼也还在不息不住的扇动。一群儿童们嬉笑着追逐在它们之后,见它们停下了,便悄悄的蹑足走近,等到他们走近时,蝴蝶却又态度闲暇的舒翼飞开了。
“啊,蝴蝶!它便被追,也并不现出匆急的神气。”
在这个时候,我们似乎感到全个宇宙都耀着微笑,都泛滥着快乐,每个生命都在生长,在向前或向上发展。
1、语段中“以及不能名色的花开了”中“不能名色”的词义是________ _________。
2、文中第一自然段空出了末句,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A、栩栩的蝴蝶们也都飞来了 B、蝴蝶们也都栩栩的来临了
C、都迎来了栩栩的蝴蝶们D、都栩栩的飞来了蝴蝶们
3、文中作者着力描写哪些景物(至少写出10种景物)?
4、作者从哪些画面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5、作者借助于对春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不超过20个字)
6、“啊,蝴蝶!它便被追,也并不现出匆急的神气。”这句话表现了蝴蝶什么特点?(不超过5个字)
1、不能说出颜色。
2、B
3、田野、树木、花园、墙隅、屋角、庭院、湖水、溪流、春花、蝴蝶、菜田、草地
4、湖面微波荡漾、溪流淙淙汩汩、五颜六色的鲜花争芳斗妍、蝴蝶翩翩飞舞、群童嬉逐蝴蝶。
5、热爱春天,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人生。
6、飞翔舒缓
语文阅读答题模板——分析人物形象
1、人物形象分析(入手角度)
特点+身份
①借助情节发展(据情论人)
②借助议论性语句(作者的或者其他人对人物的.评价)
③借助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2、人物形象作用
①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首先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某一类人的特点),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分析这一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
②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a、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
b、揭示或凸显主旨
c、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③物象的作用
如果小说中引入了特别重要的物象,其基本作用不外乎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有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④小说中“我”的人物分析
a、故事的见证者,以第一人称视角述说故事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b、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我”的所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c、通过“我”的感触揭示小说的主题。
d、通过“我”的情感来突出人物形象
选择题的解答方法(答题提示:选项和原文的严格对应关系,选项与题干的关系,(选项不在题干范围之内)选项的内容是原文中没有的,此三者是你选择正确答案的保证。)
如何通过粗读和精读相结合把握文章主题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可能采用二种方法:一是用“顺读法”,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二是采用“倒读法”,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这二种方法各有优劣。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顺读法”则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蝴蝶心,沧海梦》阅读答案2
她只是一个中等生。
自从进入高中以后,她便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山一般压得她透不过气来。尽管她平时还算努力,成绩却始终平平。那年高考,她的分数刚够二本线,被省内一所中医学院录取。她心有不甘,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今后的日子注定平淡如水吗?她心里感到些许的失落与酸涩。
“咱们出去走走,看看,放松一下心情。”儒雅敦厚的父亲走过来说。
他们沿着湖边漫步,岸边草盛花繁,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她无暇观赏,跟随父亲朝前走着,心情沉郁得能滴出水来。
湖面上,一只蝴蝶忽上忽下地飞着。清风拂过,吹皱了一池碧水。她倏地蹙起眉头,有些担心地望着蝴蝶,怕它美丽的翅膀被风吹折。
“这是一只勇敢的蝴蝶,它迎风起舞,姿态优美动人。”父亲说,“高考失意只是一个小小的挫折,并不意味着人生就失败了,你应该像蝴蝶一样,用梦想为自己插上飞翔的翅膀。”
她笑了。嗜好读书的父亲性情一向宁静、圆融而又有智慧。他的话似一缕阳光,驱散了她心底的阴霾,她满怀期待地踏进大学校园。
她的学习成绩依然平平,父亲打来电话问候,她调皮地自嘲道:“我脑子里学习的链条可能生锈了。”
大三那年,她参加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那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民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他们当中很多人患有各种疾病,病情因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加重。
看到医疗组到来,整个村庄都沸腾了,前来看病的队伍排成了长龙。看到村民们的笑容,她心里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特别是有一件事深深地震撼了她。
有位村民的母亲患脑血栓后遗症有十年了,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随行的一位老师用针灸为她治疗,一周后老人的腿有知觉了,竟能扶着墙下地行走。中医是如此神奇深奥,而自己所知甚少,这让她既脸红又懊悔。
这次公益活动后,她暗下决心要学好中医,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她有不服输的性格,为了追回逝去的时光,她要付出十倍仍至百倍的努力,追寻更高更远的目标,考研究生。这个想法一冒出来,连她自己都感到惊讶,简直有些像痴人说梦。
“有了梦想就要为之努力,你记住,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父亲的话打消了她的顾虑。
学校的图书馆、斑驳的`树荫下,到处留有她捧书苦读的身影。她埋头于书本里,甘于寂寞,独自轻舞着,美丽着。人一旦沉浸其中,学习不仅不是一种负累,反倒成为一场美妙的心灵旅行。最终,她顺利考取了本校的硕士研究生。几年后的五月,在这花香馥郁的季节,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充满灵秀之气的古典校园建筑,腋下夹着书本来去匆匆的学者……当梦中的一切变成现实,她的心里盛满了欢喜。
她笑了。她还说要感谢父亲的鼓励,让她拥有了一颗蝴蝶心,飞越人生的沧海,抵达幸福的彼岸。提及将来,她显得不慌不忙,从容安然。因为她知道,无论她身在何处,背后始终有一双双饱含深情的眼睛。
(选自《文学月刊》2013年7月号,有删改)
9.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岸边草盛花繁,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文章这样写景,主要是高考之后恰是夏天,草盛花繁、生机盎然正是这个季节的特点,这样使文章内容显得真实。
B、暑假“三下乡”,“她”的老师把一位瘫痪在床的老人医治来能够扶着墙下地行走。通过此事,她认识到中医是如此神奇深奥,老师水平高,医术好,这些让“她”脸红、懊悔。
C、“有了梦想就要为之努力,你记住,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父亲”认为学习一定要努力,不然,梦想就没法实现;只要努力学习,梦想就能实现,所以要重视努力这个过程,不要看重结果,因此他用“你记住”,加以强调和提醒。
D、文章最后写道,“让她拥有了一颗蝴蝶心,飞越人生的沧海”。这句话不仅阐释了题目,而且照应了前文。
10.文中的“她”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1.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独自轻舞着,美丽着”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
12.“蝴蝶心,沧海梦”这个标题很有特点,请结合文章进行鉴赏。(4分)
参考答案:
9.D(A项中应该是反衬心情,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B项中是因为她自己所知甚少,才让“她”既脸红,又懊悔;C项中“只要努力学习,梦想就能实现”不合文意,不合逻辑。)
10.她是一个不是很聪明(或她是一个中等生)(1分),但有理想(1分),并通过努力学习(1分),最后获得成功的女孩。(1分)
11.轻舞着:她在书海徜徉,追求自己的梦想就像那只勇敢的蝴蝶在迎风轻舞(1分);
美丽着:学习的过程是美丽的,人也显得更加美丽(1分)(意思对即可)
12.(1)含义:蝴蝶小而沧海大,“她”面对高考的挫折,在父亲的启发下,就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飞跃人生的“沧海”,她虽然不是很聪明却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2分)(意思对即可)
(2)“蝴蝶心,沧海梦”这一标题使用了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2分)(意思对即可)
【《蝴蝶心,沧海梦》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观沧海》阅读答案11-16
春天的心阅读答案11-14
《红楼梦》阅读答案05-17
母亲的答案阅读题答案02-02
《秋思》阅读答案02-15
《论语》阅读答案09-29
经典阅读题及答案07-28
古诗阅读答案06-20
阅读理解及答案05-24
《云雀》阅读答案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