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汇编五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自由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自由的想象,使之丰富具体。
教学难点:
唤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香港澳门的资料,搜集最新科技资料。
2.我心目中的香港(澳门)的自绘画一张。
3.教室黑板上画上充满未来气息的画。创设创新氛围。
教学过程:
一、 营造氛围,激发神往之情。
播放《七子之歌》。
深情描述
香港回归、澳门回家,多少中国的团圆梦终于实现了,能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该是多么自豪的事呀!
有祖国的强力支持,五年、十年后,香港、澳门将会有更令世界瞩目的变化!
(教师谈话将学生思维引向香港、澳门的特殊身份,促使学生想象时抓住回归一刻的特殊气氛想象,抓住香港、澳门的发展前景想象。)
二、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真想亲眼去看看,现在就行动!我现在就正在澳门总督府前,和一位手拿澳门区旗和祖国国旗的小女孩交谈呢!等等,我怎么会在澳门的?猜猜。
(指向一点,学生的思维在这一点上发散,反倒更能激发学生深入思维,大胆创新。教师的引导语尽量地包含更多香港、澳门的特定信息,以使后面的想象更具体,也更合理。)
三、 展开想象,丰富细节。
指名两三人说说,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
(1) 生:可以坐飞机(乘轮船、坐汽车)去。
师引:这可是XXX(学生姓名)发明的`新式飞机(轮船、汽车)哟,听听,这种新式飞机(轮船、汽车)的神奇之处。
(2) 再引:人们所向往的仙人的神奇法术——人造月亮、月球做客(见《劳山道士》)——都已成为现实,或正在研究完善中。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未来世界,什么神奇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哦。
如,还可利用大陆与澳门隔着珠海这一地理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建连心桥、海底隧道、空中悬浮传送带、地心超速运输网,甚至是神奇心意门。
(让学生充分张开想象的羽翼天马行空地想象,大胆创造。在去澳门这一环节中充分的创造性想象,给了学生大胆想象一个榜样,更给了学生如何在细节处展开想象以使之具体一个示范。)
四、 提供背景,促进想象。
1.确实神奇!这一天,我们遇到的新鲜事儿可真多,看看,我们都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
2.将学生事先画好的关于澳门的画,用投影一一展示。
注意,此处教师尽量不做评价解说,以免束缚学生想象。
3.这一天,也许刚好是澳门回归的那一天,你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和一些特殊人物一起,参与了特殊的事件;也许是十年后,你经历了奇妙的遭遇,看到了澳门迅速的崛起。
4.快给你的小组同学讲讲你的奇妙经历吧!
小组内自由讲述。
5.请一两名学生说说,不要对其可能性作评价,不束缚学生的想象。但教师可通过追问,促学生深化、细化想象。
五、 激情呼唤,动笔成文。
历史时刻,令人神往;未来世界,又将出现怎样的奇迹?那时的人类怎样生活?那时的房屋、交通、通讯、学习是什么样的?我们头顶广阔无垠的天空又将是什么样的?一切值得我们期待,拿起你手中的笔,用你的文字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未来画卷吧。
语文教案 篇2
一、激趣导课:
大家听说过这样的话吗?“金钱是万能的,”“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有钱能使鬼磨。”对于以上的说法,你们怎么看?
师小结:当今社会,钱固然重要,但是金钱不是万能的,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人情、亲情、友情。由于人们对待金钱的程度不同,所以在金钱面前的表现迥然不同的。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他短篇小说〈百万英镑〉中为我们展开?人间百态图。(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各抒己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个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习下文做好情绪铺垫。在这里,交流的不必过深,严格控制时间,教师在小课时最好给孩子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预习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的内容:
课文的主要内容:
老板在托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这个环节的设计的同学提供广阔的文流空间,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
2、在学生初步感悟内容的基础上,追问:
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老板和托德的特点?课文的哪些描写突出了这样的特点?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与文本进一步对话,从具体的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如:文章第二小节,托德接到钱时,态度马上转变,满脸堆笑,当看到钞票的面值后,呆若木鸡。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抓住点词,重点句细读、品味、揣摩人物的特点。
在指导有感情得朗读时,引导学生注意人物对话中语气的变化,也可以分角色朗读,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演一演,这是一个很棒的'课本剧素材。
三、领悟写法:
(学生再次读课文,感悟作者怎样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特点。)
四、扩展延伸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
2、阅读《百万英镑》
板书:
24、金钱的魔力
老板、拖德、--势利
教学资料库:
马克·吐温(1835--1910)现实主义文学的尊基人,马克·吐温是笔名,他原名是塞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生于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父亲是一位乡亲律师,家中生活拮据。他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作品表现了对美国民主所存的幻想,以短篇为主,幽默与讽刺结合,批判不足,作品有《竞选州长》等;中期以长篇小说为主,讽刺性加强,重要作品有《镀金时代》、《汤姆.索呀亚历险记》等;后期作品则由幽默讽刺转到愤怒的揭发、谴责、甚至是悲观的情绪,主要作品有《给范斯顿将军辩护》《游记》等。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 了解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2、 欣赏传神生动的语言描写
教学重点:
1、探究人物性格
2、掌握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第95回梗概: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司马懿指挥大军把马谡的军营围困在一座土山上,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各路人也频频失利。司马懿兵到西城,诸葛亮临危不惧,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
第96回梗概:马谡自缚后前来请罪,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然后又上表刘禅,自贬三级。曹休准备进攻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以自刎、断发之举骗取了曹休的信任,结果曹休中计大败。
二、介绍作家作品。见《点津》167页。
三、请用《三国演义》的章回体形式,给课文的四部分命一个小标题。
四、分析人物形象。
1、作者写马谡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2、作者写诸葛亮采用了哪些手法?
五、作业。点津上习题。
美文赏析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兵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使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生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后人有诗赞曰: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遂下令,教西城百姓,随军入汉中:司马懿必将复来。于是孔明离西城望汉中而走。
赏析:有人说,一味小心的人不能做大事,也只有小心的人才能做大事。这句话看似矛盾,而实际上却讲出了事情的本质所在,这一点从诸葛亮的空城计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孔明一生谨慎,这次忽然用了极冒险的计策,似乎不合乎常理,而他就是用的这种不合常理迷惑了司马懿的推理。
孔明分兵拒司马,马谡奉命守街亭
司马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
亡羊补牢时已晚,发号施令别打算
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
作者写马谡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提示:直接描写主要是语言情态描写:主要是马谡的三“笑”
“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一“笑”
“汝真女子之见!……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二“笑”
“汝莫乱道!……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
“彼若有命,不来围山!”——三“笑”
……此一些语言充分展现出一个自视甚高、轻敌麻痹、夸夸其谈、目中无人的.谋士形象。
再就是间接描写:
一是通过写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二是通过写诸葛亮的自责沉着侧面衬托马谡的无知幼稚;三是通过写司马氏父子的机谨善谋和笑反衬马谡的无能。)
作者写诸葛亮采用了哪些手段?
1、衬托手法:
①以司马懿的态度反衬:
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②以王平的正确建议来衬托:
“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
2、直接描写:
①知人善任,小心谨慎:马谡熟读兵法,派他守街亭;王平做事谨慎,派王平协助马谡
②知彼知己,机智多谋:料到司马懿必取街亭,早作防备;查看布兵图样,知马谡无知;街亭失守,稳妥撤兵汉中。
③勇于自责:街亭失守后说:“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
④有情有义,赏罚分明,不徇私情:自己喜欢马谡,尽管马谡自缚来见,还是挥泪斩马谡,但答应替他抚养子女。
语文教案 篇4
本文的教学我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追求,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使学生在趣味中发现、研读、品味,真正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内容,感悟形象,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导发现
1、猜谜导入: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师相机板书:蜗牛)
2、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蜗牛?(板贴:蜗牛爬行图)
3、师设悬念:蜗牛原来可不是这样的,它是什么样儿的呢?读读这段话大家就知道了!(多媒体显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4、学生交流(板贴:蜗牛飞行图)
5、指导朗读一自然段。(突出“有力”“自由”)
6、读到这儿,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想法呀?
△蜗牛的翅膀怎么变成了一个硬壳?
△蜗牛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翅膀怎么没了,硬壳哪里来的?
7、蜗牛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同学们都想知道,读了《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你们就会明白的。(相机板书:的奖杯)
8、读题
[设计意图]: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教材,应敢于进行大胆的处理,以一自然段的内容引发学生形成新旧认知矛盾的冲突,引领学生去发现,激发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自读课文(要求,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读(分小节读),相互评价。
4、小组展示读,相机评点。如:生字新词的轻声、前后鼻音的读法。
5、默读,想想刚才的问题,能不能读懂?
6、交流(蜗牛在一次飞行比赛中,夺得了冠军奖杯,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生怕被别人夺了去,晚上睡都睡在奖杯里,天长日久,蜗牛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设计意图]:
在“我要读”这一动机的导引下,学生的初读是高效率的。同时,唯有在读准、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深入的对话。
三、精读课文读中见悟
过渡:
蜗牛的硬壳原来是奖杯变的呀!让我们一起好好读读故事的二、三、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的。
(一)品读故事
1、学习二自然段
①指读二自然段、齐读
②假如你就是这只蜗牛,手棒着冠军奖杯你会怎么想?(多媒体显示比赛场面。)
△相机感悟“遥遥领先”“甩”“所有”“……”这些词、标点的内涵。
△师渲染:
蜗牛凭着自己有力的翅膀,显示出了非同一般的飞行本领,捧到了冠军奖杯。此刻,它有激动、有兴奋、有得意、有自豪。
△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三自然段
蜗牛是怎样对待这来之不易的奖杯的呢?
①自由朗读三自然段。
②交流,多媒体相机显示:
从此,蜗牛得意洋洋。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惟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别人偷了去。
△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多个学生交流
a相机品悟“惟恐”“生怕”这一组近义词
b相机指导朗读
3、学习四自然段
天长日久,沉重的奖杯变成了坚硬的外壳,同学们想想,课文最后小节该怎么读?
①试读→指读,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②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
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出发,认知需求出发,推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对话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培养语感。
(二)创设情境体味形象
1、多媒体显示画面:老蜗牛带着小蜗牛在散步,一群蜻蜓、蜜蜂、蝴蝶……飞来了,在空中你追我赶,翩翩起舞,这时老蜗牛叹了口气,对小蜗牛说:“唉,……”(配音)
①老蜗牛接着会说些什么呢?小蜗牛呢?
②同桌分别扮演老蜗牛、小蜗牛,说一说
③交流,评议
2、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小朋友们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3、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
凭借媒体的直观形象,创设情境,进行角色间的换位、移情体验,让学生在演、说、评、议中体味蜗牛的形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自主探究,识字写字
1、在学习小组内自学生字,你认识哪几个生字,说说是怎样认识的?不认识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3、交流书写体会,在田字格本上书写,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
附:
第四册语文第七课《蜗牛的奖杯》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4个生字,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朗读、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投影仪、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7《蜗牛的奖杯》。
2、齐读课题。
3、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好课文。
二、细读课文
(一)出示第一自然段
1、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想。
2、指名读,大家听听哪儿读得好。
(抓住三个词:很久很久、有力、自由地)
3、蜗牛它怎样飞才是自由地飞?(发挥想象)
4、小蜗牛为什么能这么自由地飞翔呢?
(因为它有一对有力的翅膀。)贴有翅膀的蜗牛。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
过渡语:
正是因为小蜗牛有一对有力的翅膀,所以在一次飞行比赛中,它获得了冠军。
1、指名读,边听边想,哪些词告诉我们蜗牛得了冠军?
(抓住这些词:遥遥领先、所有的对手、捧走了,读好课文。)
2、指导观察课文插图,再指名读课文。
3、板书:遥遥领先
4、你是那只小蝴蝶、小蜜蜂、小蜻蜓,你想对小蜗牛说什么?
5、齐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过渡:
以前的小蜗牛飞行本领是挺高的,可是现在它成了什么样了?(帖蜗牛图)看着这两张图,你肯定有很多想法,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三)出示第三自然段
1、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轻轻读读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很深?
2、把你感觉印象很深的句子和同桌互相读读。
3、谁把印象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4、边读课文边理解:它干嘛把奖杯背在身上?
5、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它成天想着奖杯非常得意,(板书:得意洋洋)日久天长,奖杯——(引读最后一段)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他哪儿读得好?
2、看到小蜗牛现在的下场,原来跟它一起比赛的小动物有对它说什么?
3、出示名言、格言
满招损,谦受益。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⑴自己读读,选选你最喜欢的读给大家听听。
⑵指名读。
4、齐读第四自然段,板书:慢慢地爬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蜻、蜓、蜂,指名读,说说它们的特点。
2、你有什么方法记这些字?
3、师示范,边看边想,注意什么?
4、指名说说注意点,学生描红,并练写一个。
5、反馈,讲评学生写的字。
五、作业
抄写生字。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金木水火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的课件,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教 法:培优辅差
学 法: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金木水火土。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读一读。出示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变序抽取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四、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男女生分别齐读。
五、当堂训练,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我会记。
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3、我会用。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限时背诵课文:给5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3.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三、指导书写一二三四五上下。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3、教师范写一二三四五上下,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8
(精选)语文教案11-18
(经典)语文教案05-29
(经典)语文教案11-10
语文教案09-28
语文教案(经典)08-01
语文天地教案09-06
语文《翠鸟》教案08-18
语文翠鸟教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