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岁的身高,如下表:
出示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新课学习
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
师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1)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
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小明115厘米时几岁?
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
(2)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3)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
2. 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第二课时】相关文章:
《有用的统计》数学活动教案11-21
大班数学有用的统计教案11-07
数学第二单元教案11-13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教案09-27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5-30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01-03
中班数学分类统计教案12-03
《赵州桥第二课时》语文教案11-05
《语文园地二 第二课时》教案12-11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