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10-06 23:43:52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总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总5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能有意识地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进一步感受

  教学重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问题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指导学生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节约时间,保证教学目标的实施)

  一、情景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吗?你还知道哪些与人口有关的数据。下面是某地1985—20xx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统计表,(课件出示)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看看能有什么收获!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课前预习完成)

  师:在制图时要注意什么?生答后师简要小结:作图时要注意线条要直,画完后要标上数据。

  2、自主探究

  ①学生观察单式条形图(课件分别出示城镇人口统计图和乡村人口统计图)。

  ②设疑问难:

  统计的现实意义,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③生尝试自主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可根据书上99页完成)师巡视并辅导个别差生。先完成的可以同桌比一比,说一说自己作的好的地方。

  3、合作交流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生互评后教师点拨:这就是复式条形条形统计图。(出示制作好的大幅条形统计图并板书课题)

  ②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③全班汇报、交流

  ④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⑤联系实际激发情感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人口逐年变化情况。

  三、巩固应用

  1、出示某超市两种饮料月销售情况统计图,回答

  ①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②如果你是超市老板,下个月应该怎样进货?

  2、出示1997-20xx年我国废水排放量统计图,观察并回答问题。

  工业废水排放在逐年?生活废水排放在逐年?

  从图中你想到了什么?(渗透环保意识)

  四、拓展应用

  1、请你调查你们小组同学一周内爸爸妈妈每天的睡眠时间,制成统计表。

  2、根据复式统计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3、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五、回顾总结,展示个性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学生探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时,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再通过比较、整合,得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2.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促进发展。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但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两张完全一样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里玩一玩。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分数王国”里有哪些数呢?“小数王国”里呢?

  (生汇报)

  师:“分数王国”的士兵和“小数王国”的士兵吵了起来,它们在吵什么?

  生:和0.06都说自己更大。

  师:和0.06哪个数大?你能帮助它们吗?(板书课题——“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设计意图:用“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里的士兵吵架这个情境导入新课,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然后以比较“分数王国”里的与“小数王国”里的0.06哪个数大的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产生分数和小数互化的需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7页情境图。

  师:比一比,“分数王国”里的与“小数王国”里的0.06哪个数大?

  (2)大胆猜测,探究比较方法。

  方法一 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

  =1÷20=0.05,因为0.060.05,所以0.06。

  方法二 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

  0.06=,=,因为,所以0.06。

  课件展示学生没有想到的画图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

  0.06>

  师小结:比较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时,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

  2.“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分别有不同的尺子,你能帮助“翻译”吗?

  (1)认真读题,明确题目中的“翻译”指什么。

  (2)鼓励学生根据“分数尺”和“小数尺”中呈现的例子说一说与0.125的互化过程。

  (3)引导学生理解数线上的同一个点既能表示一个分数,也能表示一个小数。

  3.归纳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1)探究将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

  练习,并思考转化方法。

  (2)小组内交流方法。

  (3)班内反馈。

  要求学生说出转化方法,并讲明转化的原理。

  师小结:分数化成小数,就用分子除以分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4.归纳“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把0.3,0.27,0.75,0.125化成分数。

  练习,探究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师小结: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是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小数的小数点去掉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本教学环节中,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比较、整合,从而得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3、练一练,练习二第6~11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学会计算套管体积的计算方法,井能应用于实际求出物体的重量。

  教学重点:计算套管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求下列圆柱的体积(口答列式)。

  (1)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4分米;

  (2)底面半径2厘米,高2厘米;

  (3)底面直径2分米,高3分米。

  追问:圆柱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板书:V=Sh)

  2.复习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提问:怎样计算环形面积?你能举例和同学们说一说吗?小组交流。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过圆柱的'体积计算。这节课,就在计算圆柱体积的基础上,学习套管体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3。

  出示例3,读题。提问:这道题求什么?要求钢管的质量先要求什么?怎样求钢管的体积?小组讨论。解答这道题还要注意些什么?(单位,取近似数)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明每一步求的什么,怎样求的。

  2.新课小结。

  提问:怎样计算套管体积?如果知道套管的内周长和外周长几套管的长,怎样求套管的体积?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做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7、8题及数训。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通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探究解决计算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进行约分。

  教学难点:

  把分母不同的分数通过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计算1/4+1/5 2/15+1/5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那么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同学们要注意什么呢?

  今天,我们进一步探讨异分母分数的相加减。

  二、试一试

  1.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笑笑的方法是找公倍数,最后进行约分,淘气的方法是找最小公倍数。比较后发现,找最小公倍数,计算起来比较简单,计算的正确率会高一点。其次,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2.算一算,并与同伴交流你的做法。

  生独立完成,反馈。第一题结果要进行约分。

  3.森林医生。

  先观察,说一说三道题目错在哪里?再进行独立计算,改正。

  4.应用题。

  读题找到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5.解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这两个数量关系,找到X在题目中所表示的量,再进行解方程计算。

  6.拓展题,第8题。

  重点交流学生估计的方法,再计算验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知道埃及人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自己读一读你知道吗?

  四、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一、旋转与平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旋转现象。

  (一)做风车:

  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

  (二)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二、认识平移现象。

  (一)做一做:

  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3、讨论:

  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

  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二)说一说: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三、练一练:

  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

  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

  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

  四、作业:课本第4页的第4题。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13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20

小学数学教案03-04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4-16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21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3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9-30

小学数学教案【热】01-13

【精】小学数学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