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数乘法

小学数学教案小数乘法

时间:2024-11-08 11:01:21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案小数乘法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小数乘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小数乘法

小学数学教案小数乘法1

  一、教学内容:

  P9-10例7“做一做”练习三4-7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用于小数乘法的计算;

  2、使学生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一些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推理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用于小数乘法的.计算。

  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一些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小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按运算定律填空:

  15×12= ×

  (18×4)×25=18×( × )

  (36+64)×7= × + ×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5×478×4 65×201

  3、计算下面各题:

  2.5×4.78×4 0.65×201

  4、引入

  这两道题用竖式计算要很多时间,谁能想个办法使这两道题计算比较快呢?

  (二)、教学新课

  1、刚才几位同学说的对不对呢?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2、出示:

  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〇1.2×0.7

  (0.8×0.5)×0.4〇0.8×(0.5×0.4)

  (2.4+3.6)×0.5〇2.4×0.5+3.6×0.5

  学生口头回答后提问:“把上面几题与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比较简便。

  3、利用运算定律计算复习中第三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在怎样计算简便?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三)、课堂练习

  1、基本练习

  完成练习三第4题。说出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把左右两边结果相等的算式用线连接起来。

  0.25×89×4 65+65×0.01

  1.25×68×0.8 4.5×10+4.5×0.1

  65×1.01 100×4.5

  78×4.5+22×4.5 0.25×4×89

  4.5×9.9 12.5×0.8×68

  (四)小结:

  学生相互之间讨论,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三第5、6题。

小学数学教案小数乘法2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0.70.50.210.81.80.5

  1-0.821.3+0.741.2580.250.4

  0.40.40.8910.110.6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1、出示例6: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思考:

  (1)最小的单位是什么

  (2)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指导看书:。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出:

  (1)这题只有两位小数,不必再求近似数;(或保留一位小数)

  (2)一定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或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要取近似数。

  三、示范

  1、课件出示:P.13页1题。

  2、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

  教师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四、运用

  1、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9.5米,宽42.5米。计算出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3.5783.5743.5833.585

  五、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六、作业:

  P.13页2--4题。

小学数学教案小数乘法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会解答求一个数的若干倍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根据小数乘法的意义正确判断积与被乘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一)口算

  0.9670.081.8700.30.6

  0.2421.40.31.6540.25

  600.57.81

  (二)说出下面各算式表示的意义

  2.40.81.3642.580.2

  二、指导探索

  (一)教学例30.0560.15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教师提问: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该怎么办?

  3.指导学生验算方法

  教师提问:怎样检验小数乘法计算是否正确?

  (运算乘法交换律检验;再重新算一遍;检查尾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等)

  (二)教学例4

  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5吨.九月份的产量是八月份的2.4倍.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1.独立解答.

  2.教师提问:

  (1)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一倍数倍数=几倍数)

  (2)18.52.4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表示求18.5的2.4倍是多少)

  3.比较:例3和例4的两个算式,积与被乘数比较,谁大?谁小?

  4.练习:不计算,说明下面各算式中积与被乘数的关系.

  10.80.92.41.8500.360.480.75

  讨论:在什么情况下,积小于第一个因数?

  在什么情况下,积等于第一个因数?

  在什么情况下,积大于第一个因数?

  5.小结:当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小;

  当第二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第一个因数(零除外);

  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大;

  6.练习:不计算,判断下面各题的结果是否正确.

  0.720.15=1.080.361.8=0.648

  三、质疑小结

  (一)今天你都有什么收获?

  (二)对于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问题?

  四、反馈调节

  (一)计算

  0.372.90.560.080.0720.15

  0.188.454.50.0023.70.016

  (二)判断对错.

  1.0.6时等于6分.()

  2.一个数的1.02倍比原来的数要大.()

  3.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是4,积的小数位数也一定是4.()

  (三)工地有水泥24.5吨,沙子的重量是水泥的2.5倍,石子的重量是沙子的4倍,石子有多少吨?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

  820.93.41.260.039+1.75

  2.075320.14-6.8710-5.29

  6.52+72.980.360.250.0152.04

  (二)食品店运来350瓶鲜牛奶,运来酸奶的瓶数是鲜牛奶瓶数的1.8倍.食品店运来多少瓶酸奶?

小学数学教案小数乘法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会解答求一个数的若干倍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较复杂的小数乘法,会解答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根据小数乘法的意义正确判断积与被乘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口算

  0.9670.081.8700.30.6

  0.2421.40.31.6540.25

  600.57.81

  2.说出下面各算式表示的意义

  2.40.81.3642.580.2

  (二)指导探索

  1.学习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出示例3

  (1)由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教师行间巡视时注意发现学生问题。

  (2)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提问: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该怎么办?

  (3)指导学生验算方法

  提问:怎样检验小数乘法计算是否正确?

  (运算乘法交换律检验;再重新算一遍;检查尾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等)

  (4)小结:计算时要认真,要养成自觉验算习惯。

  2.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1)出示例4

  (2)独立解答:

  订正时提问:

  ①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一倍数倍数=几倍数)

  ②18.52.4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表示求18.5的2.4倍是多少)

  (3)比较:例3和例4的两个算式,积与被乘数比较,谁大?谁小?说明道理。

  练习:不计算,说明下面各算式中积与被乘数的关系。说明道理。

  10.80.92.41.8500.360.480.75

  讨论:当乘数怎样时积大于被乘数?乘数怎样时积小于被乘数?乘数怎样时,积等于被乘数?

  (4)小结:一个数乘以比1大的数时,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个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是小数,这时积大于被乘数;当乘数小于1时,积小于被乘数,这时积不到被乘数的1倍,只是被乘数的一部分,当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被乘数,根据这个规律,在计算小数乘法之前可以先估算一下乘积的范围,再计算,确保计算的准确。

  (5)练习:不计算,判断下面结果哪个一定是错的`。

  0.720.15=1.080.361.8=0.648

  0.188.45=0.1521270.43=11.68

  (三)质疑小结

  1.今天你都有什么收获?

  2.对于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问题?

  师生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解题时尽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必要时候教师加以点拨。

  (四)反馈调节

  1.完成练习一(P5)第11题(部分题)

  完成之前先请同学估算一下每个题的结果。

  2.完成练习一(P5)第12题,并说明理由。

  3.工地有水泥24.5吨,沙子的重量是水泥的2.5倍,石子的重量是沙子的4倍,石子有多少吨?

【小学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相关文章:

小数乘法数学教案07-13

《分数乘法》数学教案01-30

数学教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01-01

乘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07-09

小学数学《小数除法》教案05-28

小学数学《小数除法》教案经典(15篇)05-28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大小的比较》06-03

二年级数学教案《6的乘法口诀》07-09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计算06-07

二年级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