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1
五、教学过程
〖引入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自哪里呢?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到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中的有机物。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燃烧一匙葡萄糖,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燃烧葡萄糖可以观察到放出的热和光,说明葡萄糖中蕴含着能量。但是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均需要温和的条件,那么细胞中的能量以什么形式释放出来?又是如何被利用的呢?
〖问题探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见P89。
1.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主要是相互传递求偶信号,以便交尾、繁衍后代。
2.萤火虫腹部后端细胞内的荧光素,是其特有的发光物质。
3.有。萤火虫腹部细胞内一些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只有在转变成光能时,萤火虫才能发光。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注意。
〖板书一、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
〖讲述ATP的结构特性
ATP也叫做腺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腺三磷,是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典型代表。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特点是:它的高能磷酸键(也即酸酐键,用“~”表示),水解时释放出的化学能是正常化学键释放化学能的2倍以上(一般>20.92 kJ/mol)。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化学中使用的“键能”和生物化学中使用的“高能键”,含义是完全不同的。化学中“键能”的含义是指断裂一个化学键所需要提供的能量;生物化学中所说的“高能键”是指该键水解时能释放出大量能量。
ATP是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个相连的磷酸基团构成的。这三个磷酸基团从与分子中腺苷基团连接处算起,依次分别称为 α、β、γ磷酸基团。ATP的结构式是:
分析ATP的结构式可以看出,腺嘌呤与核糖结合形成腺苷,腺苷通过核糖中的第5位羟基,与3个相连的磷酸基团结合,形成ATP。ATP分子中的γ磷酸基团水解时,能释放30.5 kJ/mol的能量,而6-磷酸葡萄糖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只有13.8 kJ/mol。需要指出的是,ATP分子既可以水解一个磷酸基团(γ磷酸基团),而形成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Pi);又可以同时水解两个磷酸基团(β磷酸基团和γ磷酸基团),而形成一磷酸腺苷(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焦磷酸(PPi)。后一种水解方式在某些生物合成中具有特殊意义。AMP可以在腺苷酸激酶的作用下,由ATP提供一个磷酸基团而形成ADP,ADP又可以迅速地接受另外的磷酸基团而形成ATP。
〖板书ATP:A―P~P~P A―P~P+30.5 kJ/mol
ATP也叫做腺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腺三磷,是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典型代表。ATP分子既可以水解一个磷酸基团,而形成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Pi),30.5 kJ/mol。
〖板书二、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
A―P~P~P A―P~P+30.5 kJ/mol
(物质可逆,能量和酶不可逆)
补充:
〖讲述ATP是活细胞内一种特殊的能量载体,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以及细胞质基质中广泛存在着,并不断与ADP相互转化而形成ATP系统。ATP在细胞内的含量是很少的`。但是,ATP与ADP在细胞内的相互转化却是十分迅速的。一般地说,ATP在细胞内形成后不到1 min的时间就要发生转化。这样累计下来,生物体内ATP转化的总量是很大的。例如,一个成年人在静止的状态下,24 h内竟有40 kg的ATP发生转化;在紧张活动的情况下,ATP的消耗可达0.5 kg/min。总之,在活细胞中,ATP末端磷酸基团的周转是极其迅速的,其消耗与再生的速度是相对平衡的,ATP的含量因而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的水平。可见,细胞内ATP系统处在动态平衡之中,这对于构成细胞内稳定的供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板书三、ATP的利用
吸能反应:需要消耗能量,是吸能反应。(如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的反应,)这一反应所需要的能量是由ATP水解为ADP时释放能量来提供的。
放能反应:能够释放能量,是放能反应。(如丙酮酸的氧化分解,)这一反应所释放的能量除以热能形式散失外,用于ADP转化为ATP的反应,储存在ATP中。
〖讲述(黑体字是板书)ATP中的"能量可以直接转化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这些能量的形式主要有以下6种。
①渗透能细胞的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物质跨膜移动所做的功消耗了能量,这些能量叫做渗透能。
②机械能细胞内各种结构的运动都是在做机械功,所消耗的就是机械能。例如,肌细胞的收缩,草履虫纤毛的摆动,精子鞭毛的摆动,有丝分裂期间染色体的运动,腺细胞对分泌物的分泌等。
③电能大脑的思考──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电鳐、电鳗等动物体内产生的生物电等,它们所做的电功消耗的就是电能。
④化学能细胞内物质的合成需要化学能,如小分子物质合成为大分子物质时,必须有直接或间接的能量供应。另外,细胞内物质在分解的开始阶段,也需要化学能来活化,成为能量较高的物质(如葡萄糖活化成磷酸葡萄糖)。可以说在细胞内的物质代谢中,到处都需要由ATP转化而来的化学能做功。
⑤光能目前关于生物发光的生理机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但是已经知道,生物体用于发光的能量直接来自ATP,如萤火虫的发光。
⑥热能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转化为热能通过各种途径向外界环境散发,其中一小部分热能作用于体温。通常情况下,热能的形成往往是细胞能量转化和传递过程中的副产品。此外,ATP释放的能量中,一部分能量也能用于动物的体温的提升和维持。
〖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1分子葡萄糖所含的能量,约是1分子ATP所含能量的94倍(指ATP转化为ADP时释放的能量)。
2.有道理。糖类和脂肪分子中的能量很多而且很稳定,不能被细胞直接利用。这些稳定的化学能只有转化成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才能被细胞直接利用。
〖作业练习
〖提示基础题
1.B。
2.提示:吸能反应:如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的反应,需要消耗能量,是吸能反应。这一反应所需要的能量是由ATP水解为ADP时释放能量来提供的。放能反应:如丙酮酸的氧化分解,能够释放能量,是放能反应。这一反应所释放的能量除以热能形式散失外,用于ADP转化为ATP的反应,储存在ATP中。
3.在储存能量方面,ATP同葡萄糖相比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ATP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较少,一分子ATP转化为ADP时释放的化学能大约只是一分子葡萄糖的1/94;二是ATP分子中所含的是活跃的化学能,而葡萄糖分子中所含的是稳定的化学能。葡萄糖分子中稳定的化学能只有转化为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才能被细胞利用。
拓展题
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等生物的细胞内都具有能量“通货”──ATP,这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也反映种类繁多的生物有着共同的起源。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2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1)学会提取、分离绿叶色素的方法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通过对叶绿体结构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提取、分离绿叶色素实验操作、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过程
1.简述基因诊断的'基本含义和基本原理。
2.描述基因诊断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3.举例说明基因治疗的基本含义和基本原理、优点及前景
原理
DNA分子杂交原理,PCR,DNA分子探针
2.基因诊断的过程是?
p1EanqFDPw
3举例说明如何对癌症进行基因治疗的?
4.基因治疗机理?
基因置换:正常基因取代致病基因
基因修正:纠正致病基因的突变碱基序列
基因修饰: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补偿致病基因的功能
基因抑制:外源基因干扰、抑制有害基因的表达
基因封闭:封闭特定基因的表达
基因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简便、快捷,因此在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及寄生虫感染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因诊断本身是在分子遗传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遗传病的诊断方面成绩最为突出,也最有发展前途,对许多已明确致病基因及其突变类型的遗传病诊断效果良好。即使不明确致病基因,也可利用遗传标志进行连锁分析来?诊断某些遗传病。?肿瘤是一类多基因病,其发展过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涉及到多个基因的变化并与多种因素有关,因而相对于感染性疾病及单基因遗传病来说,肿瘤的基因诊断难度更大得多。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从根本上离不开基因的变化?,所以基因诊断在肿瘤疾病中也会有广阔的前景。DXDiTa9E3d
选择题
1.在基因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是:
A.从受体细胞寻找致病基因
B.致病基因与载体结合
C.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表达
D.治疗基因的选择
2.下列不是基因诊断应用的是:
各种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判断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3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1)学会提取、分离绿叶色素的方法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通过对叶绿体结构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提取、分离绿叶色素实验操作、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过程
【导入】利用白化苗的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本节第一部分:光合作用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系。
为什么白化苗很快就会死亡?
为什么没有色素,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讲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绿叶中的色素究竟有哪些种类?它们分别又是什么颜色?以及各种色素在绿叶中的含量是否相同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指导实验程序。
【活动】增加探究点
a.你们所带的材料中,有无比菠菜更适合的实验材料?
b.为何滤纸条的一端要剪去两角?
c.为何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
【活动】光合色素的作用
屏幕上出示图片:将4种色素分别放在阳光和三棱镜之间,要求学生从连续光谱中观察明显变暗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指导阅读教材上图5-10: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讲授】过渡
这些光合色素分布在细胞的什么部位?直到1865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发现叶绿素集中在一个个更小的结构中,称为叶绿体。那么叶绿体有什么功能呢?
【活动】阅读教材思考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材料分析:恩格尔曼的实验。思考:
恩格尔曼的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恩格尔曼的实验方法有什么巧妙之处?
【讲授】叶绿体结构
屏幕上出示叶绿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叶绿体有哪些结构组成?
叶绿体有哪些结构特点是与其功能相适应?
【练习】教材课后习题练习
【作业】课后作业
画色素在层析纸上的分布情况图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相关文章: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01-06
光现象物理教案12-01
物理教案光的折射11-17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教案06-11
高中生物教案12-07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11篇01-06
高中生物教案【热门】11-23
关于高中生物教案11-24
【推荐】高中生物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