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生物教案>初中生物《软体动物》教案

初中生物《软体动物》教案

时间:2025-08-03 18:37:29 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生物《软体动物》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生物《软体动物》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生物《软体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3、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讲台展示由贝壳制作成的工艺饰品,组织学生制作材质。设疑长有贝壳的动物有哪些呢?评价后简单介绍这类生物为软体动物,顺势导入本节课教学。(河蚌、蜗牛、扇贝、田螺等。)

  (二)新课教学

  1、组织学生观察课前分发的实物小河蚌,教师询问:它有什么结构特点?(河蚌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一层薄薄的膜。)

  教师顺势讲解外套膜,及外套膜和贝壳之间的关系。追问贝壳的作用,讲解双壳类软体动物。

  2、组织学生观看河蚌运动的相关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1)河蚌靠什么结构运动的?又是靠什么结构呼吸的?

  (2)试着想一想,它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学生结合教材,小组讨论总结后回答。

  (学生1:河蚌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学生2:河蚌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水流经身体一些器官后,再通过出水管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残渣。)

  教师总结河蚌这类双壳类的主要特征。

  3、展示乌贼,章鱼等软体动物,组织学生观察并思考与河蚌的区别是什么?教师顺势讲解特殊的软体动物。(没有贝壳)

  4、引导学生观察所有软体动物,总结得出主要特征,并进行板书。

  (三)巩固提升

  通过给生物进行分类的方式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

  (五)布置作业

  课下动手利用贝壳制作小礼物,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

【初中生物《软体动物》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生物的教案09-12

初中生物教案12-23

初中生物教案06-13

初中生物教案《细菌》01-22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02-25

初中生物教案[精华]06-14

初中生物教案[合集]07-22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12-22

初中生物优秀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