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数学日记范文合集八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日记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日记 篇1
星期天,妈妈给我100元钱,要我去买学习用具,我高高兴兴的拿着钱来到超市,就买了一个橡皮2元,书包32元、文具盒5元、彩笔12元、一大捆铅笔10元钱,收银员要我算一算一共要多少元钱?
我想起在学校的数学课上学过的'连减计算方法,列式:100元—2元—32元—5元—12元—10元=61元,收银员夸我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我开心的笑了。
点评:小作者的文章写得很好,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数学日记 篇2
我很喜欢数学,数学成绩想来也不错,但是今天,差点就被爸爸的数学题给难到了,今天,爸爸对我说:“我最近看到一道数学题,恐怕……我们廖家大小姐也算不出来。”显明,爸爸是在吊我的胃口。不过,一向好胜好强的我还是经不起这番考验,说:“出题吧!”
“我先讲一个故事,古印度有一个国王,非常爱玩。有一次下令在全国张贴招贤榜:如果谁能替国王找到奇妙的游戏,将给予重赏。”
我等得不耐烦了,说:“赶紧出题吧!”爸爸说:“你先别急啊!进入正题啦!一个术士揭了招贤榜。他发明了一种棋,使国王玩得舍不得放手。国王高兴地问术士:你想要些什么赏赐呢?术士赶紧说:大王,我只请您在那个棋盘的第1格放1粒米,在第2格放两粒米,在第3个格子里放4粒米,然后在后面的每1个格子放下比前1个格子多1倍的米,64格放满了,也就是我要求的`奖励。国王一口答应了。问题来了,国王能不能把这些米奖给术士呢?”
这还不容易吗?我偷偷地拿来一台计算机,爸爸却说:“谅你用计算机也算不了。”这我可有点心慌了,因为我爸爸可不开玩笑。
让我们算一算,第1格里有1粒米,第2格有2粒,第3格有4粒……从第1格到第64格,2必须相乘64次,再减去1,经过我一个小时的计算,结果是:709551615。
为什么这个数字会这么惊人呢?原来是因为这个术士聪明地将2作为基本倍数,棋盘上的格数64作为这个倍数的被乘数,那么这个2就必须不断相乘64次,至于为什么要减去1,那是因为第一个格子只有1粒米。1粒米,2粒米的数量确实很少,可是,如果这个2,不断乘下去,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数目。缺乏学识的国王又怎么会知道呢?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满了数学问题,如果数学水平不高的人确实很容易吃亏。我得要抓紧时间钻研一下奥数题才行。同学们也赶快行动吧!
数学日记 篇3
学习“数学”我曾有过许多的困难,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想过放弃,不过我对数学的好奇心很大,总想把题目做完做好。困难一步步向我进攻,但我一次次的把它们击败,那真是“有志者事竟成”。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时正在学环形的面积,当时我只知道求圆的面积,可现在两个圆在一起了,不知道怎样求了,我没认真思考,就放弃了,结果作业做得不好。我想:不能这样下去了,我要努力。上课时我认真听了老师讲解,一下子就明白了,这道题我知道怎样做了:一个环形它内圆半径是10厘米,外圆半径是1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我先求出外圆的面积:3.14×152=706.5(平方厘米),再求出了内圆面积:3.14×102=314(平方厘米),那么环形的面积就是:706.5-314=392.5(平方厘米)。嗨!太简单了。所以说:只要有信心什么事都能成功。
换一个角度
不久前,我们学了轴对称图形,我发现好神奇哦!在一次考试中,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比如 这个图形,开始我只看出了一条对称轴。当时我不小心把试卷弄到了地上,我俯下身子去捡,却意外地看出了另外一条对称轴。我欣喜万分!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图形,结果发现了三条对称轴!我知道了,一个图形,只要换一个角度,就有新的.发现,就像这个图形,最终发现了几条对称轴。这真是一个好办法!这与《画杨桃》的故事所包含的意义是一样的。
别让“验算”溜走
在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数学测验中,考生总是做完就得了,大部分人不会去检查、验算;一次测验的结果出来了,约50%的人是因为马虎,没考好。那么,怎样的验算是正确的呢?
据我的经验得出,口算题的验算是用得数加/减/乘/除其中一个数,看所得的数是不是另一个数;填空题一般是公式,概念,只要读一读,背一背,正确的答案也就出来了;方程验算,把得数代入原式里,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最难的、最麻烦的是应用题,首先要保证式子符合题意,如果不肯定,可以先在草稿纸上写一写、算一算,然后用逆算的方法验算。
好了,朋友们,验算是一种奇特的东西,你努力,它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你懒惰,它会让你难受。朋友们,千万别让验算溜走,因为它寂寞,你也会寂寞。最后,祝你们拥有验算,取得好成绩。
数学日记 篇4
数学作业
有一天,我正在课室做数学作业。然后,我遇到了一道数学的题目弄不懂,这道数学题目是: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题目给了我两个条件,横截面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宽是6厘米,我想:长方体的体积不是长乘宽乘高吗?为什么题目只给我们底面积和宽呢?我想了好久都不知道怎么做。于是,我就去问数学老师了。
老师看了看题目,对我说,横截面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宽在题目上所表示的是长方体的高。这下子我终于明白了如何去求长方体的体积。我又学多了一个新知识,我真开心啊。
后来,我看见这样的题目我再也不怕了。我用老师教我的方法分辨出与这种类型的题目解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这个知识对我来说真的很有帮助,我利用它破解了很多我不会的题目。我的心里比谁都开心,因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出来,好好的利用它们,破解出更大的难题和考验。数学的知识真是学无止境,让我们学都学不完。我希望用最大的努力学好高深莫测的数学问题。
教师点评:这篇文章通过用事例探求长方体体积计算的方法。作者的'学习兴趣浓,能灵活运用,文章条理清楚,句子通顺。能遇到不懂就问的方法解决问题是一个好办法。学生的获得知识有多种途径,师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更好的体现出作者对数学的深厚兴趣。
数学日记 篇5
4月13日的第3节数学课的上课铃打响了,我怀着紧张的心情换上了数学书。
“同学们,请把桌子拉开,我们要考试了。”数学老师抱着试卷走进了教室。
卷子一发下来,我就急急忙忙填上班级、学号,还不忘签上自己龙飞凤舞的签名。开始考试,我拿起笔凝神思索了一会儿,就开始埋头做起题来。第一大题做的很顺利,没有任何障碍。到第二大题,就开始昏头昏脑了:“这?这是?这题是?这题的答案是?是什么啊?”我猛地拍了一下脑袋,马上清醒了起来:“这道题的答案是16时,那道题的'答案是3时……”第二大题在我时不时拍一下脑袋告诉自己“时刻要保持清醒”的提示下完成了。第三大题是解答题,口算我用了没到三分钟就做完了。第18题是一道考人算数和仔细阅读题目的试题,我为了得到理想的分数,做这道题我是打着百分之两百的精神写算式和写答句的。第19题是让我们写数据的题,我拿起铅笔考虑了一会儿,拿起尺子画下了数据图。第20题是让我们填写数据的题,我量了一下就动了笔。聪明题更简单,我一写算式就懂得了答案。下课铃响了,我松了一口气,仿佛心里有一块一直吊着的大石头掉了下来。调整了一下心情,我把试卷交了上去。
回到座位,我就听到许多同学都在询问答案:“聪明题的答案是52千克吗?”“第15题的答案是10时吗?”……
下午,老师开始评讲数学试卷。许多同学听到正确的答案时都高呼一声。老师开始表扬高分的同学,我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兴奋和激动交接在一起,心里顿时涌上一种奇妙的滋味,那是我从来没有过的。
放学了,我紧紧的抓着试卷,生怕它会从我手里溜走似的。我考试能得高分是掌握了这几点,一是平常要好好学习、复习,二是在考试时仔细做题,认真看题,三是做完试题后要仔细检查一遍,掌握了这几点,考试的成绩是高分那就是必然的了。
数学日记 篇6
“整天就知道玩玩玩,懂不懂看看书。”五一黄金周,正当我玩的开心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美女的声音传过来。不看就知道,是我的妈妈在教训我。“妈妈,我作业早做好了。”我嘟着嘴还了一句。“那我来考考你,你要是做对了,我就奖励你玩一天。”哎,妈妈又要检查我的学习情况了。我时常提醒妈妈不叫动气,否则影响美容的。
妈妈出题了:“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度分别9厘米和4厘米。你算算,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我一听太简单了,真有点不想做,但一想到玩一天,做就做想嘛。我知道这道题的焦点在结论的多样性中,这个嘛我的数学老师讲过多次了,说这叫新课程。
于是我开始分析:“如果把9厘米的边看作腰,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就是9*2+4=22厘米。如果我把4厘米的边看做腰的话,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就是:4*2+9=17厘米。”三下五除二,我得意的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笑说:“你想得很好,但你敢对自己的结果负责吗?你去把你刚才考虑到的两个三角形搭出来给我看看”。
只要不让我学习,搭个三角形有什么不行的,搭就搭。我喜滋滋的去做三角形了。第一个三角形很快搭好了,我如法炮制,可奇怪的是我摆来摆去,可是任我怎么摆,我总不是不能把腰是4厘米,底边是9厘米的三角形拼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啊?看来我前面分析的第二种计算方法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两根4厘米长的小棒和一根9厘米长的小棒,不可能拼成一个三角形。我搭着脑袋把自己的结果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笑说:“学习一定要注意联系实际,要学会对自己的结果负责任,不能想当然。”
妈妈抛下这句话就做家务去了。我很不服气,是不是妈妈给我出了一下特殊的条件,其它情况也不这种可能吗?于是,我继续自己的实验。原来4厘米与4厘米合起来也才8厘米,没9厘米长,当然拼不成,至少要一样长嘛。于是我将另一根换成5厘米,一拼还是不行,换成5.5厘米,行了。5.4呢?我有意缩短了一段,还是行。我似费明白了什么。两根短棒合起来要比9厘米长才行。这是不是真的?于是我又翻开数学书,量了很多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结果发现两边加起来都比另一边大,我还是不相信,自己又画了10多个任意的三角形,量了再加,结果还是一样。我相信了:三角形不管哪两边的和都是大于所对的哪个边的。我开始有点兴奋了,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你误导,这明明不行,你叫我怎么摆得出来?”妈妈及时表扬了我学习数学的方法很科学。
五一节后上学,我把这个故事在班会上讲给同学们听了,讲完后得意地问大家有无问题,没想到班长大声问:“你的发现很了不起,但我们想知道为什么?”这下可把我难倒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数学日记 篇7
国庆长假期间,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华联商厦。首先,我们先去给爸爸买衣服,爸爸挑了一件他特别喜欢的衣服。正好国庆期间特价打八折。爸爸问我,一件衣服的价钱是150元,打八折相当于衣服的价钱乘以0。8,你知道一件衣服多少钱吗?我想:150乘0.8,不如将于150除10等于15,0.8乘10等于8,再相乘,15乘8等于120元,结果得120元,我高兴得对爸爸说:“是120元!”爸爸问:“为什么呢?”我便把问题解答的过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对,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0。8乘10,150乘8等于1200,再点上一位小数点就成了120。”
买完衣服,我们就来到了地上超市,爸爸对我说:“商店奶制品正在做促销活动,买二赠一,如果买两箱,相当于打几折呢?”我说:“让我算一算。”我想半天也想不出来,只好问爸爸,爸爸是这样解答的:“买二赠一就是花两箱牛奶的钱买三箱的牛奶。一箱50元就相当于花100元的钱买了150元的.牛奶,那拿100除以150就相当打的折数,100除以150等于0。6,结果在6。5到7折之间,你明白了吗?”我说:“噢,原来是这样的,我现在明白了!”
在回家的途中,我也发出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例如:楼层的高度,廓的面积,太阳能的容水量,国旗的精确度等等一些问题和发现!
这就是我在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我相信,还有更多的数学问题在前方等待着我们!
数学日记 篇8
早晨吃完饭以后我开始写作业。我先背乘法口诀然后写A本。写完以后妈妈给我出了几道数学题,其中一道是这样问的:一个数学本5角钱,买4本需要多少钱?我想了想说:需要2元钱。妈妈问我是怎样算的?我说是用乘法4X5=20角,20角不就是2元吗。妈妈高兴地表扬了我,我更喜欢数学
【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学生数学日记07-29
数学日记作文07-30
关于数学的日记15篇01-29
小学生数学日记07-03
【精华】数学小日记3篇02-26
数学小日记集锦六篇02-19
【热门】数学日记范文八篇03-01
数学日记范文锦集九篇03-06
【必备】数学日记模板汇编六篇02-22
【必备】数学日记模板汇总九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