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历史人物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历史人物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历史人物作文](https://p.9136.com/00/l/c0facab701_5fbf7f06cf22c.jpg)
历史人物作文 篇1
记得有一位思想家、文学家,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当中,他的思想和论著可能不是最出色的,却以自己的成仁取义让后人景仰。这就是方孝孺,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最初了解他是因为六百年前的那场杀戮,那时便认为他是一个杀身殉道的了不起的人物,可之后又读了一些书,才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他。
唐代的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写得很好,而方孝孺,却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家乡人称为“小韩子”,可见其天资聪颖。父亲方克勤对他一生的为人立世有着深远影响。父亲清廉简朴,体恤百姓,言传身教在方孝孺的人生观形成过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父亲死后,方孝孺又遵照父亲生前的安排,师从“开国之臣之首”的宋濂学习。宋濂称赞他是百鸟之中的凤凰,认为他才思敏捷、端庄凝重,以后所取得的成就必然会超过自己。
一介书生,一代才子。在我看来,他应该在自己的家乡过着闲适的生活,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与名人隐士谈古论今,寄情于山水。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又渴望着有所作为。正是这样的想法,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记得他在洪武朝就想为国家尽一份力,不料两次碰壁,最终也只落得一个汉中府学教授的小官。“三十知未老,已难同少年,功名谢时辈,心事愧前贤”便是他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到了建文朝,他终于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可这却是一条不归路。
我时常在想,如果他当初没有步入仕途,或许我们现在就能读到他更多的学术著作。退一万步来讲,如果他当初安心在汉中府学教书,或许一切的一切就不会发生。
在六百年前的那场血雨腥风中,明成祖朱棣从他的侄子建文帝手中成功夺取了皇位,可这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朱棣就想让德高望重的方孝孺给他写即位诏书以装点门面。方孝孺对建文帝忠心耿耿,自然对于朱棣的篡权很是不满。他没有理会朱棣,存心要为建文帝鸣不平。他在要写诏书的纸上写下了“燕王篡位”四个大字,说:“你就是杀了我,我也不会给你起草诏书的.”,朱棣问他怕不怕诛九族,方孝孺却说诛十族也不怕。朱棣本身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听到方孝孺这么说也很生气,就把方孝孺的门生故旧也算作一族,全部杀掉,造成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十族之诛。
诛方孝孺十族,死者达八百多人,行刑七日方止。
“降乱离兮孰知其由?三纲易位兮四维不修。骨肉相残兮至亲为仇,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这是他临行前的《绝命词》,诗中悲愤的心绪令人不忍细读。曾经听到过这样一种说法,认为方孝孺是中国封建社会愚忠思想的代表。我却认为他是一个英雄,一介书生为了正义和自己的信念,无惧残暴的统治者,坦然走向死亡。他死时只有46岁。生命的长度无法掌握,但生命的宽度却可以扩展。满腹经纶的才子,成仁取义的英雄,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方孝孺,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作文 篇2
酒味似满身,书香若扑鼻,今朝不折腰,忆古陶渊明。——题记
夕阳收去了最后一抹余晖,终南山隐没在月残星稀中,还能看得到纷纷小菊,就在这南山东篱又悠然了,纵使五柳先生离我千百年,又由这悠然的我,梦已回两晋。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寥寥20字足矣。就是这后余生的归隐,才成就了“隐逸诗人之宗”。就是这淡泊名利,躬耕自资,才为我对他的崇敬找到了理由。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渊明自少就有如此大志,但他却不是盲目的追寻。公元400年的时候,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的希望投靠到恒玄门下作属吏,而那时陶渊明所期盼的恒玄却有着吞掉东晋的勃勃野心,陶潜怎能为己之志向,而做与野心家同流合污的小人呢?当然不会,一定不会……“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抚袖一挥毫,陶潜把对肮脏恒玄的愤怒重重的留在了洁净的白纸上。“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宦途一叹息,渊明却并没有就此堕落,驰报刘裕,以“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明志。他没让我们失望!陶渊明,我对你崇敬。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有自己的气概,真正的气概。公元405年的时候,陶渊明的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任职了八十多天,却偶遇浔阳郡督邮,属吏叫他“当束带迎之”。要是常人,或许早弓腰屈膝了,但陶渊明怎会仅如此?他虽有远大的.志向,却又有自己的气概,虽然韩信忍胯下之辱是一个典例,但陶渊明不是韩信。“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话说得惊天动地,撼山移林,如此气概,真正的陶渊明!陶渊明,我对你崇敬。
“夫耕于前,妻锄于后”,13年的宦官就这样在陶渊明的失望乃至绝望中结束了,真让人扼腕惋惜,不过又幸而陶渊明因此为我们留下了更美的诗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闲适的心态在田园世界里无拘无束,自由不羁,他淡名的姿态在如今世界里淋漓尽致,传颂万家,他和谐的诗句在文学世界里令人咏怀,独超众类。
五柳归隐不折腰,先生后世尽无名。淘尽漫漫田园路,渊明不朽亦有云。
历史人物作文 篇3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武则天一阵冗长的钟声打破沉寂,朱红的大门被打开。一个柔弱的女子款款而出,顺着那长长的台阶,走出深庵,步入纷乱的红尘。在那个与世无争的佛门净地,人们看到的是其诗《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中的情意缠绵柔情若水,又能有谁看出她细碎步履中日渐成熟的霸气?
自古深宫中的红颜扮演的总是祸水这个角色,自古宫廷里的女子饮泣的总是无可奈何的悲剧。而她,以不一样的姿态立于不属于红颜的朝堂之上,在龙位上书写妩媚的一笔,成为历史中独特的一道风景。
武则天三个大字高悬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之上,有谁敢说她的能力不及男子?天字一号才子狄仁杰与姚崇伏拜于她的脚下,宫殿之下更有多少能人贤士对她俯首称臣。
一袭皇袍穿越历史的朝堂,她是五千年里绝无仅有的至尊女皇。
残酷的现实磨练了她惊人的毅力,在无数帝王将相面前,她以柔中带刚的姿态毫无惧色地站在历史之巅。她以铁腕征服了天下,以霸气驾驭了属于自己的'盛世王朝。八十二个坎坷的春秋,她导演了一出令人叹服的霸王之戏。
十四岁入宫她还只是个柔弱的“媚娘”,年轻的她或许不懂深宫里的血雨腥风。时间带着俗世的残忍,在她身上烙印下一道道悲伤的轮回。可冰冷的深庵并没有锁锈她的报负,她坎坷地走过岁月,另类的诠释了“红颜”这个词,它与似水的性情无关,它是勇于挑战的一种成熟与霸气。
看惯了“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不堪回首;听腻了“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无可奈何。女子其实并不是曹雪芹笔下的“水作的”人儿。
武则天拥有盛世凌人的霸气,她是独立于帝王间的至尊红颜。她敢于直面所有的指责与批评,一尊无字碑横亘过历史至今,似乎早就为后来曹雪芹的论断拟好了反驳。
她是万千后宫中历尽辛酸悲苦的可怜女子,但她也是一代盛世的至尊红颜,她庄严的站在历史高处,用她妩媚的笑展示了一个强势的“霸”字,它不一定是古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也不一定是霸王别姬的稀世旷今,它可以是用尽一生,坚强的战胜困难后,而拥有的一种面对坎坷面对成功的从容不迫
【历史人物作文】相关文章:
历史人物的作文10-05
历史人物的作文01-31
历史人物作文06-19
(经典)历史人物的作文03-01
(精选)历史人物作文09-25
历史人物作文01-17
历史人物的作文11-02
历史人物的作文09-02
历史人物的作文【经典】05-22
历史人物作文[精选]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