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话题作文>人物作文>历史人物的作文

历史人物的作文

时间:2024-05-22 16:18:04 人物作文 我要投稿

历史人物的作文【经典】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人物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人物的作文【经典】

历史人物的作文 篇1

  顷刻间,南唐亡了,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他只是独自登上高楼,望着那一轮明月,望着家的方向,他只能无言。

  他是一位诗人,一个仇比江水更多的诗人,不然他怎么会吟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千古名句。

  然而他只是一个诗人,他不该为帝,不该君临天下,他不懂什么治国方略,更没有什么远见卓识,然而这样一个诗人,却被那硝烟战火湮灭。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身为阶下囚的他是多么的`委曲求全,即便是在梦里,也只能一晌贪欢,沦为亡国奴的耻辱他怎么会忘记?对于故乡又何尝不会思念?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发出“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感叹,可是人们对于他的只是唾骂,而没有人会了解他这个李后主的苦衷。

  其实,他真的是一个大善人。要不然,当大宋兵临城下时,他怎么会连仗也不打就出来投降,因为他知道,如果两军兵戎相见,百姓就会陷于水火之中,为了保全臣子和百姓们不受伤害,他选择了放弃皇位,放弃江山。当“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传到夕日臣子耳边时,他们的一句句“政事不修,纵情声色,也都化作一滴滴眼泪,潸然而下”。而正是这首诗让他失去生命。

  因为他的心慈手软,他丢了江山,可若不是这样,又怎么会成为一代诗人?又怎么可能写出如此凄婉之作?他虽然失去了很多,但得到的却是更多。那些流传下来的千古佳作,就像鲜花一样芳香,我知道那是他生命的延续。而那才是他真正的生命价值的所在。

  但愿有一天他能明白,他生命中流淌的不仅仅是亡国后的深哀巨怆,他的生命里也有芳香,也有后人的赞叹与喜爱!而不是望着那一轮明月,望着家的方向,寂寞的吟唱: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历史人物的作文 篇2

  “天下将乱,非其人不能安之,其在君乎!”可还熟悉,这乔玄对曹操的感叹?而年纪轻轻的曹操,早已在这之前,便有了救国救民的准备,便有了常人不能思及的抱负!

  但是,曹操的光环终究被历史覆盖,留下的,不过是一个枭雄之名,谩骂之声铺天盖地,仿若他,就是一个只能令世人唾弃的罪人。

  我无法改变世人的观点,但今时今日,不谈“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谈“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只说说曹操曹孟德这个人,卸下战甲的一面。

  没有人会否认曹操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抛去他政治家一点不谈,曹操的文笔不仅宏观大气,并且打破了两汉辞赋独盛和文人诗沉积的局面,体现了当时时代的动荡不安,勇于进取,勇于突破创新,使得自己的诗歌在当时文学领域独树一帜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也中称曹操为“改造文章的宗师”。

  当然,在曹操的笔下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壮志凌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自比一匹已然衰老的马,虽上了年纪,但胸腔中仍有着驰骋千里的豪情!这深刻体现了曹操老当益壮、不甘停歇脚步的进取精神面貌;而朴实无华的诗句与慷慨的用词更体现出他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乐观精神!

  曹操不仅自己、各方面的才能极高,更是爱才惜才到不顾一切!曹操爱才是出了名的,他三次颁布求才命令,把虚伪的儒家道德看得一钱不值。曹操的诗中也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字里行间中写满了因不得贤才的无奈与苦楚,令天下“千里马”深知他的求贤若渴,纷纷投奔到此“伯乐”帐下。单凭这一点,我便极其欣赏他,爱才的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宽宏的人,能容下他人之见,能听服他人之言,以曹操的骄傲,能做到此点,令我不得不钦佩,令我不得不欣赏。

  曹操还有许多的地方深深吸引着我,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睿智精明的.头脑,令人不能忽视的逼人气魄以及那耀眼的人格魅力,都令我感叹曹操这个人的卓尔不凡!无论人们对他的评价是好是坏,是中肯是偏激,都不会妨碍我去欣赏他优秀的一面,尽管他已经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中,不过那流星般划过天际的光芒,依然是那么的耀眼,那么的令人神往……

历史人物的作文 篇3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清照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前言

  人生如花,伴随着缱绻绮丽的景致,在温暖如春的气息下喷吐芬芳,经历风雨后依旧挺拔向阳。李易安就是其中之一,她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时而温婉时而激扬的文字向我们诉说着她花一般的人生。

  李易安,这朵含苞欲放的花沾着盈盈露珠,晶莹的液体中映着繁花的美。“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一代佳人欲与清丽的花儿一比芳容,真是好生的俏丽和娇憨。转眸之间,时光走了一季,此时已是红藕香残玉簟秋。丈夫远离,自己只能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任凭那一丝一缕的哀愁融进水中,荡起涟漪,层层起伏圈圈环绕,就似她眉间现出的思念,断断续续——下了眉头上了心头。回眸,又是一年暮春时,花骨朵开始向外舒展卷曲的娇嫩粉瓣。而李清照呢?像是这个季节的流放者——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绪。本是恬美安然的季节,但没有那个人,即便是轻舟绿水前,也一如断肠崖边,只是这时的李清照浅笑依然,念着青州十年,所谓的“衣带渐宽终不悔”大抵就是如此,为了一个模糊飘渺的理由,一直坚守,哪怕青丝染霜华,痛苦溢满心间!那些曾在李易安心中摇曳的灿烂花朵,虽然早已凋落不见,但仿佛还余着淡远的香。或许,那是词人从前斜倚宝鸭炉时在袅袅青烟中盛放的花香思绪。

  诗人龚自珍曾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李清照为丈夫开的花是落了,可它的败落却滋养了面朝祖国绽放的那朵,愈发明艳。

  就是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在年少时就有着惊人的政治远见“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不同寻常的见解从一女子口中脱出,也引得朱熹评论“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所以说李易安的骨子里天生地都散发着浑然大气。在后来战火纷飞的朝代更迭间,她更是独自一人在乱世颠沛流离,用削瘦的肩膀承起生的希望。面对金兵的肆虐入侵还写出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让人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看上去纤弱无骨的官宦家女子怎能写出这等豪迈的诗?所以,李清照是女人的身男人的魂。女人,最是沧桑见真情,家境的沦落以及国家的战乱,已将她寄予生活的希冀打碎,那时的她已褪尽尘世铅华,宛如一颗经过漫长岁月冲刷而成的.饱满泛着洁净光芒的珍珠。此刻从易安的身上我们能感知战争笼罩的黑暗,却看不到她心中的彷徨。是的,因为在她心里,那些种在祖国土地上的花已悄然开放,它们前仆后继地绽,想牺牲在盛开之中!全因那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慷慨激昂,那是在一切都背叛她时唯能拯救她内心的坚强,那是祖国给她的有力支撑!

  李清照也许就是智者手中的那一枝花,不为世事而苦恼终身,在受到命运的打击时仍然逆风而行,以铮铮傲骨谱写着一个女子的壮志史诗!直至那么一天,苦难的日子全成为过往,她才猛然发现,自己足以用从容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每一天的惊涛骇浪。而我们,又何不像她一样呢?将遇到的困难视作上天对自己本身的磨砺,雕琢内心远比油饰外表有用。

  我想李清照之所以能成为诗意长河中的一盏不灭莲灯,大概就在于她懂得在生命坎坷的行进道路上,从始至终地坚持,不放弃任何燃起的希望之火。我们由此也就更应该以敏感的慧心与独有的毅力,去走漫漫人生路,在那段成长的路途上学会欣赏品读身边转瞬即逝的风景,学会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并且持之以恒,最后从微乎其微的小事中,悟出生命的本质。

  易安居士的故居虽离我们甚是遥远,但我们却能在清晨的薄雾朦胧中瞥见她的如花笑靥和眉宇间的凛然盛气。殊不知,易安不朽;她一直活在泛黄的墨香书卷里,一直活在众生心中的那片圣地,仿佛一低头,我们就能望见她那双深邃的眼,里面闪过的光影破碎而亮烈。

【历史人物的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历史人物作文04-04

历史人物作文02-15

(精选)历史人物的作文10-04

历史人物的作文08-09

历史人物作文03-05

(经典)历史人物的作文01-24

(实用)历史人物的作文05-05

(通用)历史人物的作文04-02

历史人物作文(集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