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话题作文>人物作文>历史人物的作文

历史人物的作文

时间:2024-09-27 09:49:42 人物作文 我要投稿

历史人物的作文[通用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历史人物的作文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历史人物的作文[通用3篇]

历史人物的作文 篇1

  听,乌江水的澎湃涛声依旧清晰可辨;看,乌江水的汹涌波涛依旧气势如虹;瞧,不远处那身影依旧挺拔,只是多了几分悲壮的凄美。他,中国历史上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一代英雄豪杰——西楚霸王项羽。他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话。

  项羽曾经力拔山兮,只是无奈芳草萋萋,垓下之战虽败威仍在,却又为什么弃雅哭虞姬?

  汉军围困数重汉军四面大营皆有楚歌声,他满怀愁绪酒过三巡,感慨良多,作歌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他眼睁睁的看着她举剑抹向自己雪白的粉颈,他却无能为力。他第一次觉得眼前的颜色是如此刺眼,它曾经从敌人的脖颈中喷出,如今却染红了自己心爱女人的翠玉黄衫。泪,悄无声息的滑落滑落……

  曾经风光无限的他,终于突出重围,环顾四周,身旁的弟兄又少了。火红的夕阳静静地挂在天边就如此刻他的心一般很沉,很沉。

  夜悄无声息地来了。他和他的爱马孤单地站在冰冷的乌江岸边。秋风撩起了他散乱的发丝也吹皱了一池乌江水。他眉宇件写满了疲惫就在今晚。转身,回首身后的营帐那见证了他昔日辉煌与如今衰颓的营帐。他想回去吗?他还能回去吗?他用手轻轻抚摸着马儿的鬃毛,望着这依旧清澈的乌江水,眼睛竟有些微微湿润。

  乌江上漂来了一叶小舟。霸王犹豫了他听到了乌江潺潺的流水声似乎在述说着什么,他仰天长叹:“苍天要亡我,我为什么要渡江呢?”他已无言面对江东父老,更无法舍弃生死与共的弟兄。

  敌人如潮水般涌了过来,他将爱马推上木筏坚定地说“下辈子还是兄弟”便拿起剑毫不犹豫的冲向敌人。看着身边的弟兄一个个倒下他明白了巨鹿和垓下,于身前身后又有什么区别,楚河汉界本就不过一盘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他做到了他无悔于自己含笑举起了手中的`剑……

  天纵豪情万丈,生来气冠三吴。你拥有巨鹿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同时你拥有鸿门之宴不杀刘邦的大仁大义。竟管这一切已淹没于滚滚历史的车轮中,但你那气贯长虹的铿锵姿影将永驻我心。

  古人不远,英雄不逝,我最爱的一代枭雄——西楚霸王项羽。

历史人物的作文 篇2

  在上下5000年的漫漫长河中,有过无数灿若星辰的人物。他们或是力挽危局而名扬天下,或是驰骋疆场使妇孺皆知。有这样一位历史人物,他才华横溢,叱咤风云,却成为后世笑骂的人物。

  他就是长篇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东吴水军大部都周瑜。论本领,他曾"羽扇纶巾"于"谈笑间",使"墙橹灰飞烟灭",直杀得骄横一世的曹家军望风而返;论地位,他年纪轻轻就身挂帅印,执掌六郡兵权,可谓炙手可热;论功绩,由他指挥的赤壁之战,不但保全江东土地,不遭荼炭,更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是这样一位功高爵显的人物,却因无法克服嫉妒这一缺点而遭人唾骂。出于嫉妒,他曾数次谋害才能高过自己的诸葛亮,数次斗智失败后,他带着"既生瑜,何生亮"的恼恨,惨然奔赴黄泉,也就成了"三气周瑜"中这个可憎的反面角色。

  也许有人会问,这段故事己流传很多年了,现在又旧事重提,意欲何为呢?其实,周瑜这个历史人物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深刻的启示:嫉妒是人生之大敌。

  不是么?曹操出于嫉妒杀害杨修留千载骂名,李自成出于嫉妒处斩部下而使事业半部夭折……历史上无数惨剧都有力证实了这一观点。

  人的才能有高有低,所谓"山外青山楼外楼",就说明了这一道理。对强者产生羡慕,这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如何把握这种情绪,是让它成为自己奋起直追的动力,还是恶性发展演变为嫉妒?如果是后者,那么无疑,它将成为你进步的障碍,甚至使你毁灭。

  嫉妒,这一从封建社会就流传至今的顽疾,侵蚀着不少人的'思想,危害了我们的工作。据报道,某科研单位的一位领导,深受此毒害。他扣压了一名下属的研究成果报告,而使我国痛失获得某项国际专利的机会,足见此毒害之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教训,摒弃"周瑜"式的人物,才更有利于国家之大兴。

历史人物的作文 篇3

  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英魂,而《三国》中的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最让我感动的历史人物。

  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郡一个官吏之家,自小和兄诸葛瑾投奔叔父诸葛玄,后居隆中,人称“卧龙先生”。他的一生,可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来概括。诸葛亮26岁那年,刘备“三顾茅庐”恳切拜请诸葛亮帮助他兴复汉室,完成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每每看三国给我感触尤深的就是:一位隐居山林的青年有着惊天动地之才,他满腹经纶,能言善辩,自比管仲;不求文达诸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他未出茅庐已三分天下,为求明主,设下“三顾茅庐”以试探刘备。说他淡泊名利,他可是比谁都想做官,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才华能够得到展示。也就是这位青年,他左右了天下,他造就了三国,他使那原不成气候的刘皇叔坐镇荆州,正因为有了他,天下格局随之而变;正因为有了他,从而奠定了“三分天下”。

  可以说诸葛亮的一生是潇潇洒洒,他把自己毕生所学发挥的是淋漓致尽,青史留名;他又善于计谋,把曹军挫杀的`是死伤无数,让周公瑾口喷鲜血而亡。自从有了他,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从草船借箭到巧借东风,表现了他通晓天文,神机妙算;从隆中对到舌战群儒,充分展现了他运筹帷幄,才华出众;接着攻取益州到设八卦阵围困陆逊;六出祁山到挥泪斩马谡;空城计到智斗司马,最后病亡五丈原,葬于汉中。他的一生是如此辉煌,正真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啊!

  最让人感动的是蜀国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在汉中前线向全体将士公布檄文,公开表示希望大家今后能勤于指出诸葛亮的缺点,才算是忠于国家之人。他曾听从谋士杨洪的建议,急速派兵支援在江中和曹操陷入苦战的刘备,以稳定北方防务;他征求过邓芝的策略,遵从过马谡”攻心为上”的策略,南征蛮夷。或或许这些也是他心中早作的决定,但他绝不居功,让优秀的部署不要让自己的光芒所掩盖,使每个人都能乐于发挥自己的智慧,用心于公事。三国鼎立中,蜀汉的力量最小,但人才最多,所以才有力量,屡次向曹魏攻击。这些优秀的人才,的确都是因诸葛亮“不居功”、“不恃才”、“虚心纳谏”作风,才能获得。

  诸葛亮早期造就了三国,虽晚期一统中原未果,但诸葛孔明那身披八卦衣,手摇鹅毛扇,焚香抚琴的形象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历史人物的作文】相关文章:

历史人物的作文09-02

历史人物作文03-05

(精选)历史人物作文04-04

(精选)历史人物的作文10-04

历史人物的作文08-09

(经典)历史人物的作文01-24

历史人物作文02-15

历史人物作文[精选]06-10

历史人物的作文【经典】05-22

(精品)历史人物作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