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阅读理解>阅读答案>金陵怀古阅读答案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

时间:2024-01-27 16:46:53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陵怀古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1

  金陵怀古(其四) 王安石

  忆昨天兵下蜀江,将军谈笑士争降。

  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

  破堞自生新草木,废宫谁识旧轩窗!

  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回顾往事起笔,写赵宋王者之师的摧枯拉朽之势,“将军谈笑士争降”与“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颔联前一句写敌国的黄旗不复飘扬,所谓“三百年王气”黯然而终/后一句用了龙泉宝剑的典故,“紫气空收”表明敌国君主的运数已尽。

  C、颈联笔触从怀古幽思中回到现实,将眼前残破的城楼、废旧的宫殿与新生的草木形成对比,对赵宋王朝的衰败发出无限感慨。

  D、全诗语言概括精练,主题极富深意,既包含着诗人丰富的感情和想象,也包含诗人作为思想家深沉睿智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6分)

  答案:

  14、C“对赵宋王朝的`衰败发出无限感慨”理解错误。此处的“破堞”和“废宫”是前朝敌国的,并非指赵宋王朝的衰败。诗人用对比手法只是更加突出其衰败,以此来警醒赵宋王朝的当政者。

  15、含意:用不着为这些旧事搔首惆怅,还是开怀畅饮这玉杯中的美酒吧。尾联隐含着诗人对历史兴衰的独特感受;千百年来,历史朝代的兴亡更替具有必然性,人们对此无能为力,也无需伤感惆怅。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2

  六幺令 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李纲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②,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注】①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②玉树,指《玉树后庭花》,为南朝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

  8.词的上片,诗人为了凸显“六代兴亡如梦”的物是人非之感,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6分)

  答:

  9.词的下片提到了“渔翁”的形象,请简要概括这一形象的特点,并说明诗人写到这一形象的用意。(5分)

  答:

  参考答案:

  8、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对比(2分)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慨。诗人以“千里长江”、“古寺疏钟”、“天上银蟾”的存在与金陵的衰亡进行对比,(2分)鲜明地表达了“六代兴亡如梦”的'感慨。(2分)(或)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反衬(2分)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慨。诗人以“千里长江烟淡水阔,古寺疏钟回响不绝,天上银蟾圆缺自若”的永恒自然之景,反衬金陵的衰亡(2分),鲜明地表达了“六代兴亡如梦”的感慨。(2分)(答“借景抒情”、“用典”等虽用到,但不是主要的手法,酌情给分,不超过3分。)

  9、渔翁是一个独立不移、坚韧不拔的形象。(2分)诗人化用柳宗元《江雪》中的诗句,以渔翁的形象自比,(1分)来表达自己虽境遇多舛,但仍矢志不移,坚持抗金,挽救民族危亡的决心。(2分)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3

  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写潮水满渚,落日斜照,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B.“新草绿”与“旧烟青”描绘的画面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C.诗歌最后两句与“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表现手法相同。

  D.本诗融古今事与眼前景为一体,自然生发出物是人非之慨。

  16.颈联既为全诗主旨,也是全诗枢纽。试结合全诗加以简要分析。(6分)

  答

  15.B(“生机勃勃”有误,原本繁华喧闹之地如今却人迹罕至,草木茂盛,给人悲凉之感。)

  16.①颈联点明全诗主旨国家的兴亡更替取决于人的所作所为,而不是倚仗险峻的山川地势。(2分)②前两联写景,为颈联议论铺垫∶潮涨、日斜、草绿、烟青,昔日繁盛之所,变得萧瑟荒凉,蕴含沧桑变幻、物是人非之感。(2分)③尾联回应颈联∶用《后庭花》之典,讽喻当今统治者纵情享乐,回应“人事兴废”之叹,表达自己的忧愤之情。(2分)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4

  满江红·金陵怀古

  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②。王谢堂前双燕子,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③坏寒螀④泣。到如今、只有蒋山⑤青,秦淮碧!

  〖注释〗①萨都剌,元代诗人,公元1332年任职江南,金陵。

  ②畴昔:从前。

  ③胭脂井:在今南京城内。隋兵攻打金陵,陈后主与妃子避入此井,终被擒。

  ④寒螀jiāng:寒。

  ⑤蒋山:钟山。

  1.这首词将山川风物依旧和六朝繁华不再进行对比,抒发了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怀古感慨,下片中“ ▲ ”三字用直白的语言表现了这种情绪。(1分)

  2.全诗将情感巧妙地熔铸在景物中,试举一例说明。(2分)

  参考答案

  1.(1分)愁如织

  2.(2分)示例:①“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一个“急”字既烘托出夜深的.静谧氛围,又形象地刻出潮水寂寞而又不甘寂寞的情状,表现出作者孤独惆怅的心绪也如这潮水一般澎湃。

  ②“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词人以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秋露等意象渲染气氛,寄托情思,构成一幅意境深远而悲凉的残秋图,写出了昔荣今衰的悲情。

  二

  1.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中“急”字好在哪里?请简析之。

  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简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

  1.一个“急”字既烘托出夜深的静谧氛围,又形象地刻画出潮水寂寞而又不甘寂寞的情状,表现出作者孤独惆怅的心绪也如这潮水一般澎湃。

  2.①对比手法:拿山川风物依旧和六朝繁华不再的对比,表达惆怅孤寂之情;

  ②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和典故入诗,点化自然,不露痕迹;

  ③直抒胸臆:“思往事,愁如织。”用直白的语言表现了情绪的激越;

  ④融情于景,将情感巧妙地熔铸在景物中,如“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意对即可)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5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9-10题

  金陵怀古唐·刘禹锡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①冶城:江苏南京一带,这里是春秋时代冶铸刀枪剑戟的中心。

  ②征虏亭:《世说新语·雅量》:“支道林还东,时贤并送於征虏亭。”刘孝标注引《丹阳记》:“太安中,征虏将军谢安立此亭,因以为名。”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首句写晨景,诗人寻访冶城的遗迹来到江边,正逢早潮上涨,水天空阔,诗人徘徊寻觅,却四顾茫然,只有那江涛的拍岸声和江边一片荒凉的景象。

  B.第二句写晚景,傍晚时分,征虏亭矗立在斜晖之中,伴随着它的不过是投在地上的长长的黑影而已,那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排场,也早已销声匿迹。

  c.颔联两句虽然是写景,更是以山川为见证抒怀,山川风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并没有变异,诗人看到的仍是: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

  d.颈联承上两联转入抒情,作者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并示警当世,提出了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险”的卓越见解。

  E.尾联诗人以《玉树后庭花》尚在流行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山河之险,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此联脱胎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本诗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6分)

  答案:

  9,dE

  d,颈联议论,并不是在抒情。

  E,杜牧是晚唐诗人,时代比刘禹锡要晚。

  10,手法:对比,用典,寓情于景(4分,答出两个即可)

  感情:借古伤今之情。尽管景色依旧,但人事却已全非。从景语中道出盛衰对比,点明题旨,自然流露出吊古伤今之情。(2分)

  附诗歌翻译和鉴赏:

  金陵怀古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春潮淹没了冶城的洲渚,落日余晖斜照在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蔡洲新草茁壮一片嫩绿,幕府山上仍是烟霭青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国家的兴亡取决于人事,山河也徒有险峻的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玉树后庭花这支亡国曲,凄婉幽怨令人不忍再听。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首联写的是晨景和晚景。诗人为寻访东吴当年冶铸之地——冶城的遗迹来到江边,正逢早潮上涨,水天空阔,满川风涛。冶城这一以冶制吴刀、吴钩著名的古迹在何处,诗人徘徊寻觅,却四顾茫然。只有那江涛的拍岸声和江边一片荒凉的景象。它仿佛告诉人们: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得无影无踪了。傍晚时分,征虏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晖之中,伴随着它的不过是投在地上的长长的黑影而已,那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排场,也早已销声匿迹。尽管亭子与夕阳依旧,但人事却已全非。诗在开头两句巧妙地把盛衰对比从景语中道出,使诗歌一落笔就紧扣题意,自然流露出吊古伤今之情。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颔联两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此处写的景,则不仅是对历史陈迹的凭吊,而且以雄伟美丽的山川为见证以抒怀,借以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某一历史问题的识见。诗人说:看哪,时序虽在春寒料峭之中,那江心不沉的战船——蔡洲却已长出一片嫩绿的新草;那向称金陵门户的幕府山正雄视大江,山顶上升起袅袅青烟,光景依然如旧。面对着滔滔江流,诗人想起了东晋军阀苏峻曾一度袭破金陵,企图凭借险阻,建立霸业。不久陶侃、温峤起兵在此伐叛,舟师四万次于蔡洲。一时舳舻相望,旌旗蔽空,激战累日,终于击败苏峻,使晋室转危为安。他还想起幕府山正是由于丞相王导曾在此建立幕府屯兵驻守而得名。但曾几何时,东晋仍然被刘宋所代替,衡阳王刘义季出任南兖州刺史,此山从此又成为刘宋新贵们祖饯之处。山川风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并没有变异,诗人看到的'仍是: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这一联熔古今事与眼前景为一体,“新草绿”、“旧烟青”六字下得醒豁鲜明,情景交融,并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颈联承上两联转入议论。诗人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并示警当世:六朝的繁华哪里去了?当时的权贵而今安在?险要的山川形势并没有为他们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国家兴亡,原当取决于人事!在这一联里,诗人思接千里,自铸伟词,提出了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险”的卓越见解。后来王安石《金陵怀古四首》其二:“天兵南下此桥江,敌国当时指顾降。山水雄豪空复在,君王神武自无双。”即由此化出。足见议论之高,识见之卓。

  尾联“《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六朝帝王凭恃天险、纵情享乐而国亡,历史的教训并没有被后世记取。诗人以《玉树后庭花》尚在流行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关中百二山河之险,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玉树后庭花》是公认的亡国之音。诗含蓄地把鉴戒亡国之意寄寓于一种音乐现象之中,可谓意味深长。晚唐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便是脱胎于此。

  《贞一斋诗说》说:“咏史诗不必凿凿指事实,看古人名作可见。”刘禹锡这首诗就是这样,首联从题前摇曳而来,尾联从题后迤逦而去。前两联只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以暗示千古兴亡之所由,而不是为了追怀一朝、一帝、一事、一物。至后两联则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揭示出全诗主旨。这种手法,用在咏史诗、怀古诗中是颇为高明的。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6

  六幺令

  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李纲①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②,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注】①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②玉树,指《玉树后庭花》,为南朝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

  (1)词的上片,诗人为了凸显六代兴亡如梦的物是人非之感,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词的下片提到了渔翁的形象,请简要概括这一形象的特点,并说明诗人写

  到这一形象的用意。(4分)

  答:

  参考答案:

  (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对比(1分)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慨。诗人以千里长江、古寺疏钟、天上银蟾的`存在与金陵的衰亡进行对比,(1分)鲜明地表达了六代兴亡如梦的感慨。(2分)

  〖或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反衬(1分)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慨。诗人以千里长江烟淡水阔,古寺疏钟回响不绝,天上银蟾圆缺自若的永恒自然之景,反衬金陵的衰亡(1分),鲜明地表达了六代兴亡如梦的感慨。(2分)

  (答借景抒情、用典等虽用到,但不是主要的手法,酌情给分,不超过2分。)

  (2).渔翁是一个独立不移、坚韧不拔的形象。(1分)诗人化用柳宗元《江雪》中的诗句,以渔翁的形象自比,(1分)来表达自己虽境遇多舛,但仍矢志不移,坚持抗金,挽救民族危亡的决心。(2分)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7

  【元】萨都刺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①坏寒螀②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注】①胭脂井:又名景阳井、辱井,隋军破金陵,陈后主躲入此井,后被擒。②寒螀:寒蝉。

  阅读题目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句描写金陵六朝繁华的景象如春光般消失得无声无息,情调悲凉,笼罩全篇,传达出作者登高望远时深重的历史沧桑感。

  B. 上阙一个“急”字将作者的内在情感外化,潮水之急,意味着在这夜深时分,登览感怀的词人心潮澎湃,久久无法平静。

  C. 下阙承接上文,陈述故国往事已无陈迹,与上阙描写六朝豪华毫无消息相辅相成,主旨血脉贯通。

  D. 结句的“只有”照应起句的“更无”,收束全词,一气呵成,词作因而显得布局合理,通体和谐完整。

  16.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词的上阙。

  参考答案

  【答案】

  15. C

  16. ①开头虚写“六代豪华”,以追忆的方式展现繁华富贵的人事随时光流逝;实写眼前“山川形胜”,以自然景物衬托多变的人间万事。

  ②虚写“王谢堂前”,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实写“乌衣巷口”,燕子见证了当年的繁华,又目睹了如今的衰败。

  ③词的上阙虚实对比,虚实相生,表达作者对兴衰难定,繁华易逝的慨叹。

  【解析】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词艺术手法及诗人情感的能力。

  C.“陈述故国往事已无陈迹”错误,“空陈迹”意为“徒然只留下历史遗迹”,与六代豪华毫无消息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起首虚写“六代豪华”,写繁华景象如春光般消失得无声无息,以追忆的方式展现繁华富贵的人事随时光流逝,带有沉重的'怀古情绪。“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三句写今昔对比,承接上文而抒发感慨,实写眼前“山川形胜”,当年的山川依旧在眼前,但人事变迁,已不似往日的繁盛,以自然景物衬托多变的人间万事,令人感慨万千。

  ②接下来的“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系化用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这里的“乌衣巷口”,这里似曾相识的燕子,将作者的思绪带到王谢家族兴盛之时,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虚写“王谢堂前”,进一步将寥落与繁华进行了对比。“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也是化用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这既是写眼前之实景,又熔铸了刘禹锡诗歌的意境,情绪惆怅、孤寂,燕子见证了当年的繁华,又目睹了如今的衰败。

  ③词的上阙把往昔六朝的繁华与今日的寥落进行对比写照,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实对比,虚实相生,作者的心绪也如词中潮水一般地澎湃,表达作者对兴衰难定、繁华易逝的慨叹。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8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独上江城满目秋”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概括这首诗中间两联的内容,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4分)

  (3)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3分)

  【参考答案】

  (1)①点明时间和地点②“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

  (2)中间两联,描写诗人眼中的秋光。别渚孤岛,数帆归舟,晚风落叶,寒云压数,一句一景,集中反应了秋光的萧瑟,创造了寥落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沉重的心情。

  (3)①选择“一鸟”“数帆”等意象,融情于景,营造了凄凉的意境;②以“谁与问”对应“独上江城”,直抒胸臆,表达凄凉心境。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9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注】玉树:陈后主所制艳曲《玉树后庭花》,历来被认为是亡国之音。胭脂井:陈后主躲隋兵于此井,又名辱井。寒螀:古书上说的一种蝉。

  19.下阕“故国”呼应上阕,点出了诗人“愁如织”的`原因。(2分)

  20.简要赏析上阕的对比艺术。(6分)

  答案:

  19.六代豪华(2分)

  20.将历史上六代的豪华与今日的了无踪迹构成对比;将山川形胜依旧与人事已非从前构成对比;化用典故,王谢堂、乌衣巷的今昔构成对比;将春潮急涌之动与孤城寂寞之静构成对比。(上述对比中答到一点给2分,答到任意两点即给4分)多重对比,虚实相对,层层推进,委婉地抒发了诗人金陵怀古时油然而生的昔盛今衰、世事无常的悲愁。(2分)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10

  满江红金陵怀古

  郑燮

  淮水东头,问夜月、何时是了。空照彻、飘零宫殿,凄凉华表。才子总缘杯酒误,英雄只向棋盘闹。问几家、输局几家赢,都秋草!

  流不断,长江渺。拔不倒,钟山峭。剩古碑荒冢,淡鸦残照。碧叶伤心亡国柳,红墙堕泪南朝庙。问孝陵、松柏几多存?年年少!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从月下遗迹联想到了历史烟尘中的英雄,认为他们最终都将衰亡。

  B.词人认为江山不改,正如不绝江流和不倒钟山,而人事却有起落浮沉。

  C.词中“淡鸦残照”一句的.表达方式,和杜甫《望岳》的最后两句不同。

  D.这首词以明快的笔触描绘南朝旧都破落荒凉之景,含隐微的愤世意味。

  15.本诗三个“问”字句蕴含复杂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14.D(“明快”,错。词风“沉重”,意境“冷寂”。)

  15.①第一问,问月,以夜月空照表达词人对旧日繁华逝去,唯有明月仍在的感慨。②第二问,问输赢,以“都秋草”感慨昔日才子英雄的成就最终也不过像衰草一样枯萎消亡。③第三问,问孝陵松柏,以“年年少”,表达词人对帝业衰落的无限感慨。

  (意思相近可,每点2分,共6分)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11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释】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7.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满目秋”点明怀古的时令,渲染一种孤寂萧索的气氛。

  B.首联的“怀乡访古”与尾联中的“故国凄凉”形成呼应。

  C.以“萧萧”修饰“暮吹”,摹声绘色的写出了晚风凄景。

  D.“寒云压旧楼”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融情于景。

  18.结合全诗来看,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凄凉”?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

  四.诗歌鉴赏,完成17-20小题。(16分)

  17.还未展开(1分);芳心(1分)

  18.【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5分)

  【解析】表现手法包含修辞、表达方式和常见的表现手法。回答时要先答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

  【考点定位】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诗歌简析】

  第一首: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第二句写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一层俗称蕉心,诗人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三、四两句又另外设喻。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第二首:诗句运用了衬托、对比和比拟的手法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作者以一首海棠诗暗示、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芳心”是一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海棠花的花心,另一层是儿女的爱慕之心。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12

  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独上江城满目秋”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概括这首诗中间两联的内容,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4分)

  (3)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3分)

  9.(1)①点明时间和地点(1分)②“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2分)

  (2)中间两联,描写诗人眼中的.秋光。别渚孤岛,数帆归舟,晚风落叶,寒云压楼,一句一景,(2分)集中反应了秋光的萧瑟,创造了寥落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沉重的心情。(2分)

  (3)①选择“一鸟”“数帆”等意象,融情于景,营造了凄凉的意境;(2分)②以“谁与问”对应“独上江城”,直抒胸臆,表达凄凉心境。(1分)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1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金陵怀古(其一)

  王安石霸主

  ①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黍离麦秀②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注)①霸主:指在金陵开创基业、取得霸权的历朝开国君主。②麦秀:即《麦秀歌》,为殷朝旧臣路过故都,因悯伤故国而作。

  13、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14、后人评价王安石“冷峻严苛,诗如其人”,即他的诗歌是冷静严肃的,请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

  13、运用对比手法,揭示建都金陵诸国兴亡相继,、创业艰辛难守成,的奇怪历史现象,引发怀古之情;抛出问题,为颔联议论做铺垫。

  14、 ①冷静剖析了历朝衰亡的主要原因在于继承者贪图安逸享乐;②因骄奢淫逸而覆亡的朝代都是咎由自取,不必为之惋惜悲伤;③站在历史高度,洞察朝代盛衰的`必然性,客观揭示了一切政权兴亡的规律。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14

  金陵怀古

  [唐]许浑

  玉树①歌残王气终,景阳②兵合戍楼空,松楸③远近千官家,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④拂云晴亦雨,江豚⑤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①玉树:指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

  ②景阳:陈朝官殿名,陈后主宴饮作乐之地。

  ③松楸:坟墓上的树木。

  ④石燕:传说中的一种有灵性的石燕,通风雨则飞,风雨停则复还为石。

  ⑤江豚:传说每于浪间跳跃,风辄起。

  阅读题目

  15、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思想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玉树后庭花》曲犹未尽,隋军兵临城下,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折点。

  B、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南朝的繁荣盛况,已为历史的陈迹。作者吊今伤古,触目惊心。

  C、颈联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寄寓了作者对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及社会沧桑变化的感慨。

  D、诗人尾联化用李白“山似洛阳多”的诗句,委婉展现了对自己所处时代不同于六朝的欣慰。

  16、诗的尾联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D “对自己所处时代不同于六朝的欣慰”无中生有。尾联应是“抒写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惟有青山似洛中”,就是说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江山不改,世事多变,令人感慨万千。

  16、(1)尾联抒发了诗人对金陵物是人非,人事已变,繁华易逝的感慨。“英雄”,指曾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惟有青山似洛中”,指今日金陵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人事却大不一样,江山不改,而人事已变,令人感慨万千。

  2)尾联也暗含作者对晚唐王朝日趋式微,没落衰弱的感慨。目今洛阳的群山也没有变化,而唐王朝曾经的繁华兴盛业已不再,从而暗含对当下晚唐王朝没落衰弱的.感慨。

  诗的尾联“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一句中,是说历代的帝王一去不复返了,豪华的帝王生活也无踪无影;惟有那些环绕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当年的景物相同。英雄,指曾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金陵和洛阳都有群山环绕,地形相似,所以李白《金陵三首》有“山似洛阳多”的诗句。“惟有青山似洛中”,就是说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抒发了诗人对金陵物是人非,人事已变,繁华易逝的感慨。

  其次,作者明写对六朝衰败的感慨,其实是以六朝来比喻当时的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已经无法与贞观、开元时相比,到了作者的年代,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唐朝已经非常没落衰弱。所以这一联中也暗含作者对晚唐王朝日趋式微,没落衰弱的感慨。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15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注释】①司空曙:唐代诗人。经历安史之乱,其身世与庾信相似。②辇路:皇帝乘车经过的道路。③庾开府:庾信,南朝梁著名诗人,因曾官开府仪同三司,故称。庾信出使北朝西魏期间,梁为西魏所亡,遂被强留长安。北周代魏后,他又被迫仕于周,一直留在北朝,最后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

  8、诗歌前两句作者巧妙地使用了两组对比,请简要分析。(5分)

  9、诗歌后两句使用了庾信的典故,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述。(6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8.【答案】“辇路”与“江枫”、“宫廷”与“野草”形成强烈对比(2分)①想当年,辇路之上皇帝出游是何等威风!如今只有道旁那饱览人世沧桑的江枫,使荒芜的辇路更显得幽暗阴森。②昔日的宫庭,一派显赫繁华。现在这里却一片凄清冷落,只有那野草到处滋生。(3分)

  9.【答案】诗人用庾信的.典故,既感叹历史上(六朝)的兴亡变化(2分),又借此寄寓对唐朝衰微的感伤(2分),更包含有他自己的故园之思、身世之感(2分)。

【金陵怀古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苏幕遮阅读答案06-27

《春日》阅读答案01-09

《无用》阅读答案01-10

《松鼠》 阅读答案01-13

快递阅读答案01-03

祈雨阅读答案01-21

《假面》阅读答案12-28

墙壁阅读答案12-30

《兰草》阅读答案10-26

《灯》阅读答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