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麻雀阅读答案
在各个领域,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麻雀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麻雀阅读答案 篇1
一群麻雀落在草地上,它们一边蹦蹦跳跳地找食物吃,一边唧唧喳喳地玩。
雀鹰在天上打旋,两只眼睛冲着地面扫来扫去。当它飞到第三圈的时候,就发现了草地上的这群麻雀。它看见麻雀一只只长得像小绒球,又圆又壮,馋得口水直流,就从天上一头扎了下来。麻雀正玩得高兴,老远看见雀鹰一头扎下来,就唧唧喳喳地叫唤起来:
“齐下手!”
“齐下手!”
“齐下手!”
它们早有约定:雀鹰来了,大家谁都别害怕,一齐下手跟它干!可是等雀鹰真的飞下来了,几只胆小的麻雀却不顾集体,撒开翅膀,躲到一边去了。阵势乱了,几个胆大的麻雀也支撑不住了。麻雀们一窝蜂似的乱飞起来,有的钻到草底下,有的躲进石头缝里,有的藏到树叶底下,有的蒙头转向地飞到高空。它们一边乱飞,一边唧唧喳喳地叫唤:
“各顾各!”
“各顾各!”
“各顾各!”
再说雀鹰开始往下飞时,看见麻雀已经摆开架势,好像要反抗,心里有些发怵。它想:自己虽然嘴尖,翅膀大,爪子有劲,可是麻雀齐了心,也不是好惹的,真的打起来,难保不吃亏。正打算飞开,忽然看见麻雀”呼啦”一下散了伙。它高兴得又一头扎了下去,没费一点劲儿,就叼了一只吓昏了的`麻雀,飞到一边吃去了。
雀鹰飞走了老半天,麻雀才灰溜溜地钻出来,集合到一起又唧唧喳喳地叫起来:
“查查少谁!”
“查查少谁!”
“查查少谁!”
麻雀虽然多,因为不齐心,总对付不了雀鹰。直到如今,雀鹰还能够轻而易举地抓到麻雀。
1.给下面加粗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
石头缝(féng fèng) 散了伙(sàn sǎn)
爪子(zhuǎzhǎo) 躲藏(cáng zàng)
2.比一比,再组词。
唤( )换( )
抗( )坑( )
胆( )担( )
劲( )经( )
3.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例:蹦蹦跳跳(A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又圆又壮(ABAC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灰溜溜(ABB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充句子。
(1)___________的麻雀___________地飞走了。
(2)___________的雀鹰___________地抓到麻雀。
5.问答题。
(1)小麻雀如果都齐心,团结起来同雀鹰斗,就有可能斗过雀鹰。你是从文章中的哪句话 看出麻雀是有可能斗过雀鹰的?用“____”画出来。
(2)事实上,小麻雀因为不齐心而没有斗过雀鹰。你是从文章中的哪句话看出小麻雀一点 也不齐心的?用“ ~~~”画出来。
(3)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懂得了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fèng sàn zhuǎ cáng
2 .呼唤 交换
胆子 重担
反抗 土坑
有劲 经过
3.整整齐齐 端端正正
又大又圆 又香又甜
乐呵呵 笑嘻嘻
4.(1)胆小 慌乱(2)凶猛 轻而易举
5.(1)再说雀鹰开始往下飞时,看见麻雀已经摆开架势,好想要反抗,心里有些发怵。它想:自己虽然嘴尖,翅膀大,爪子有劲,可是麻雀齐了心,也不是好惹的,真的打起来,难保不吃亏。
(2)几只胆小的麻雀却不顾集体,撒开翅膀,躲到一边去了。阵势乱了,几个胆大的麻雀也支撑不住了。麻雀们一窝蜂似的乱飞起来:有的钻到草底下,有的躲进石头缝里,有的藏到树叶底下,有的蒙头转向地飞到高空。它们一边乱飞,一边唧唧喳喳地叫唤:”各顾各!”
(3)遇事要团结,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力量打败对手。
麻雀阅读答案 篇2
麻雀与苹果树
春天,一只小麻雀飞到苹果树上,叽叽喳喳地叫起来:“春暖花开风景好,外面的世界真热闹!你——苹果树,为啥立在那里不动?”
面对小麻雀的嘲讽,苹果树默默不语,他从大地上汲取一点一滴的营养,不分昼夜,孕育着千万个花朵。
夏天,速只小麻雀又飞到苹果树上叽叽喳喳地叫道:“这么热的'天气,你仍然待在这里不动,多么固执!你为何不去风口处吹吹凉?你沉默个啥?你说话呀!”苹果树仍然默默不语,他不放过分分秒秒,从大地上汲取营养,把千万个花朵孕育成千万个青青的小苹果。
秋天到了,小麻雀又飞到这棵苹果树上:“呀!”他惊叫起来:“哪来这么多虹彤彤的大苹果?”
苹果树这时才说道:“丰硕的果实是在沉默中孕育而成的。”
1.给加粗的词语换一种说法。
(1)面对小麻雀的嘲讽,苹果树默默不语,从大地上汲取一点一滴的营养。( )( )
(2)这么热的天气,你仍然待在这里不动。( )
2.我会填。
春天,春暖花开,苹果树_________________;夏天酷热难耐,苹果树_________________;秋天,苹果树上结出了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丰硕的果实是在沉默中孕育而成的。
B.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取得好成绩,华而不实的人是不会有收获的。
4.小麻雀听了苹果树的话以后,会有什么表现?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麻雀阅读答案 篇3
1.(1)讽刺 吸收 (2)依然
2.从大地上吸取着营养,孕育着花朵 从大地上吸取营养,把花朵孕育成青青的小苹果 红彤彤的大苹果
3.B
4.“略”
麻雀阅读答案 篇4
1.细读课文。概括出麻雀的两大特征。 答案:1.特闷不轻易相信人2.没有可训性。2.麻雀为什么会一辈辈传下这样的警句: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答案:因为他懂得了人们的恶意…从来没有人打开窗子放他飞去。(第三自然段)3细读4——8段,说一说麻雀不相信...
1.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 (1)“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 母麻雀说:“看见了吗,向我这样练习。” ) (2)“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 母麻雀说:“预备——开始。” ) 2.读一读5 6 7自然段想...
1、细读课文。概括出麻雀的两大特征。 答案:1、特闷不轻易相信人;2、没有可训性。 2、麻雀为什么会一辈辈传下这样的警句: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答案:因为他懂得了人们的恶意…从来没有人打开窗子放他飞去。(第三自然段) 3、细读4——8段,说一说...
1.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 (1)“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 母麻雀说:“看见了吗,向我这样练习。” ) (2)“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 母麻雀说:“预备——开始。” ) 2.读一读5 6 7自然段想...
1.细读课文。概括出麻雀的两大特征。 答案:1.特闷不轻易相信人2.没有可训性。 2.麻雀为什么会一辈辈传下这样的警句: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答案:因为他懂得了人们的'恶意…从来没有人打开窗子放他飞去。(第三自然段) 3细读4——8段,说一说麻雀不相...
1.联络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1)“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 母麻雀说:“看见了吗,向我这样练习。” )(2)“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蜂拥而至”( 母麻雀说:“预备——开端。” ) 2.读一读5 6 7自然段想一...
心眼多,长相,筑巢的方式 习惯了被人关在笼子里养着的生活 ,用各种方式换得温饱,没有自由 在风雨中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麻雀,他们有着顽强的精神,自由自在,不会为了温饱而被别人关起来,出卖自己的灵魂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 帮助 | 设置 20xx-4-28 19:05 满意回答 我自己写的 : 野菊花 在我家门前,生长着几株小小的野菊花。不知是从何年何日起,这些野菊花就开始在那儿生长了,在我的记忆中,似乎很早就有了,原先只有一...
麻雀阅读答案 篇5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 似乎心眼儿极多, 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 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 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 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由 于时时提防人, 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 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 机警地左顾右盼。 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它要 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 间透明的网等等。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日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 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 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 在屋檐下搭窝, 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 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被人圈养在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 用一身招徕人喜欢的羽翼, 耍着花 腔,换得温饱。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 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它 们从来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 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第二天早上, 它己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1.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
(1)“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 5 6 7 自然段想一想:六只麻雀在做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麻雀的心”为题写了这篇文章,是为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麻雀的外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麻雀的外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母麻雀说:“看见了吗,向我这样练习。”;(2)母麻雀说:“预备——开始。”
2、这三段讲的是 5 只小麻雀在母亲的指导下练习飞行
3、
(1)小动物其实和人类一样, 也有语言、 也会交流、 也有母爱, 我们应该爱护小动物, 维护和谐自然环境。
(2)身形较瘦、颜色较黑(3)羽毛较浅、身材篷松显得有些肥嘟嘟的
麻雀阅读答案 篇6
住乡下的时候,后山有一片相思林,黄昏或清晨,我喜欢去那里散步。相思林中住了许多麻雀,总也是黄昏和靖晨最热闹,一大群麻雀东蹦西跳、大呼小叫,好像一座拥挤热闹的市场,听到震耳的喧哗声,却没有一句听得清楚。
路过相思林时,我常浮起一个念头:这一群麻雀为什么不肯歇一歇呢?它们那样子无意义地蹦跳、无意义地呼喊喧哗。又是为什么呢?
我的念头生起后就灭去了,没有特别去记挂,只是,每走过相思林,那念头就升起一次。相思林的麻雀偶尔也会数只一群飞到窗前的庭院,跳来跳去,叫一叫,就呼啸过去了。
有一天,黄昏时从相思林散步回来,坐在窗前喝咖啡,突然看见六只麻雀飞来了。我知道那是一只母麻雀带着五只小麻雀。长时期对麻雀的观察,使我知道,那身形较瘦、颜色较黑的是母麻雀,而羽毛较浅、身材篷松显得有些肥嘟嘟的是小麻雀。
它矍先停在草地上,在那里讨论什么事情似的,这时我听到母麻雀与小麻雀的声音竟不相同,大约低了两度左右,略为沙哑。
然后,我看见母麻雀一跃而起,向不远的开满管芒花的芒草地飞去,非常准确地停在一株芒草上,黄昏的秋风很强猛,使芒草摇来摇去,加上母麻雀的体重,晃得更厉害了,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显然是为母亲欢呼,只差没有鼓掌,有两只跳得快翻筋斗了。
母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各自跳到不同的芒草叶上,一时之间,芒草堆中东倒西歪,小麻雀们没站好,都落到地上,母亲急切地叫了一阵,显然是给它们加油打气,小麻雀蹦蹦跳跳地回到原先的草地上,哗然而起,再飞去芒草堆里,站在秋风猛烈的芒草叶尖。
这样经过了好几次,五只小麻雀总算学会了站在芒草叶尖随风摇动的本事。母麻雀宽慰地说了几句,带大家飞回草地,再嘻嘻哈哈唱跳一阵,突然欢呼一声,往相思林的方向飞去。
看麻雀飞远,我才发现端在手中的咖啡早已凉了,在刚刚那令人惊奇的一幕里,我似乎听懂了麻雀的语言――不,或者不是语言,应该说我听懂了麻雀的心。
原来,麻雀们每天不能安歇地跳跃、叫个不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我们从人的角度听来,不明其意罢了。
这样的发现使我忍不住动容,知悉如果我们有更体贴的`心,就能更进人万物的内在,如果我们的心有如镜子明澈,我们就能照见众生平等、皆有佛性、遍及法界的真实了。
1、联系上下文猜猜母麻雀在说什么
(1)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再填空。
(1)母麻雀样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麻雀样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摘抄三个描写麻雀声音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5、6、7自然段,想想,六只麻雀在做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以“麻雀的心”为题写了这篇文章,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
(1)“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母麻雀说:“看见了吗,向我这样练习。”)
(2)“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母麻雀说:“预备――开始。”)
2.读一读567自然段想一想:六只麻雀在做什么?(这三段讲的是5只小麻雀在母亲的指导下练习飞行)
3.作者以“麻雀的心”为题写了这篇文章,是为了告诉我们(小动物其实和人类一样,也有语言、也会交流、也有母爱,我们应该爱护小动物,维护和谐自然环境)
母麻雀的外形特征是(身形较瘦、颜色较黑)
小麻雀的外形特征是(羽毛较浅、身材篷松显得有些肥嘟嘟的)
麻雀阅读答案 篇7
阳台上的小麻雀
国永梅
阳台上曾经养过一只小麻雀,现在已是鸟去笼空,但我仍常常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想起它。
那只小麻雀是邻居在修房子时捉到,送给儿子的。母亲怕它飞走,把它的翅膀给剪短了。灰灰的小麻雀,实在算不上漂亮,但它那婉转清亮的叫声,两颗转动灵活的宛如黑珍珠的小眼睛,着实让我喜欢。我特地给它买了一个小小的鸟笼,买了小米,在阳台上为它安了家。每天早晨,揉着惺忪的双眼,我总要到阳台上去问候一下这个小家伙。那一段时间,平淡的日子也好像因了这清脆的叫声有了生机。我把小麻雀当成了朋友,照顾得也格外周到小心。
可是,慢慢地,撒落在阳台上的小米和混合着粪便的沙子却越来越多,我不得不天天打扫清洗阳台。与正经同时,麻雀的叫声似乎少了很多,也暗淡了许多。麻雀慢慢地被冷落起来,只有记起来,才去为它添点水,加点食。
终于,有一天,在我打扫干净阳台之后,我打量了一下那只躲在角落里的毫无色彩的小麻雀,对老公说:“把小麻雀放了吧。”老公以为我是可怜它,就说:“放了吧,它在鸟笼里也怪孤独的。”于是打开鸟笼,老公抓住它,把手从阳台伸了出去,奇怪的是,它并没有振翅高飞,反而直接从三楼掉向地面的花园去了。我立刻明白过来,给它剪短的翅膀还没长好,它还不会飞。果然,摔到地面的小麻雀努力了几次,都没有飞起。一刹那,我的心里灌满自责和歉疚,是我抛弃了它!我匆匆地下楼,一路小跑赶到小花园,想重新带它回家。但小麻雀似乎伤了心,跟我赌气似的,好几次差点就捉到了,但却都溜走了。最后竟钻到灌木丛中,任我怎么呼唤,怎么寻找,再也不出来了。见我在小花园里团团乱转,老公在楼上喊:“上来吧,它不会饿死的。”我怅然地往回走,心里希望它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方天空。
这以后,我经常站在窗前向楼下花园里张望,希望能看到那只小麻雀。有一天,领儿子在楼下散步。儿子走着走着,惊叫起来:“妈妈,小麻雀!”我急走几步,是一只已死去的小麻雀。也是灰灰的羽毛,我的心里一紧,莫非……小儿子蹲在麻雀前,仰起小脸问:“妈妈,小麻雀怎么了?”我没有回答,抱起儿子快步走开了。
以后的日子,常常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心情格外沉重,那种感觉,好像是朋友投奔到我家,而我却自私地只能接纳他带来的益处,不能容纳他的缺点,最后竟将他轰出家门!
1、这是一篇以人与动物关系为题材的时文,文章以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与自己曾经相处过的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的 之情。(4分)
2、对放掉阳台上的`小麻雀,“我”与老公的想法有何不同?(6分)
3、试找出文章首尾呼应的语句。(3分)
4、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我”的心情格外沉重。这是为什么呢?(5分)
答案:
1、小麻雀怀念和愧疚
2、我是因为麻雀“撒落在阳台上的小米和混合着粪便的沙子却越来越多”,不得不天天打扫清洗阳台;老公是觉得麻雀“在鸟笼里也怪孤独的”。
3、但我仍常常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想起它。
常常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心情格外沉重。
这两处前后呼应,相互照应。
4、自己自私地只能接纳麻雀带来的益处,却不能容纳它的缺点,最后竟将它轰出家门,以至生死未卜,为此深感惭愧。
麻雀阅读答案 篇8
麻雀·猫 布封
①先说麻雀。在荒漠或远离人群的地域内,几乎从来见不到麻雀的踪影。这些鸟同鼠类一样,总是眷恋人类的住所。它们不喜欢树林,也不愿生活在广袤的原野上。它们追寻有人群的地方生存,懒惰而且贪嘴,总是靠吃别人现成的东西生活:一切收藏或分发谷物的场所,如粮仓谷囤,鸡舍鸽楼,都是它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它们既贪得无厌又数最众多,干尽蠢事而且一钱不值,羽毛毫无用处,肉也不能作美味佳肴,叫声聒噪烦人,行为无所顾忌,十分令人讨厌。
②麻雀最招讨厌的地方不仅是它们数量多,而且在于它们诡计多端:狡狯多疑,冥顽不化,从不舍弃呆惯了的老地方。麻雀很狡猾,胆大不怕人,难以引诱它们上当;它们能轻而易举地逃避设下的陷阱,让捕捉者白费心机,磨掉耐心。麻雀窝外用干草,内铺羽毛,如果将其毁掉,一天之内它们就可以另搭一个。麻雀窝里的蛋通常是 5-6 枚,或者更多,一旦窝毁蛋打, 2 -4 天内还能再产一窝。假如它们在树上或屋槽下遭到袭击,便会更隐蔽地躲藏在粮仓的屋顶内。麻雀耗粮惊人,有人通过笼养的麻雀计算过,两只成年麻雀每年需要消耗约二十斤谷物。每当农民耕地撤种,开镰收割,打谷入仓时,甚至当农妇撒食喂养家禽时,它们总是紧随其后,巧取豪夺。
③麻雀也吃蜜蜂,喜欢毁灭对我们唯一有益的昆虫。正因为麻雀如此作恶多端,无法无天,缺乏教养,所有的人皆想方设法消灭它们。
④一般来说麻雀栖息在舍瓦下,屋檐内,墙洞里。有时也常在枯井内或在有百叶窗护栏的窗台上做窝。有的.麻雀还把窝搭在树上。麻雀把窝搭在树梢,同样外用干草,内铺羽毛。也有个别的麻雀窝比较特殊,其顶部加一个盖,用以遮风挡雨,盖子上留有一个出入口。但如果窝是搭在洞内或已有遮挡的地方,麻雀便不去费力做这个没用的窝盖。从这一点倒也可以看出麻雀有些理性:它会比较两种不同的情况。不难发现,麻雀的习性多种多样,性情比其他鸟类更复杂完善,也许正是因为它们经常与人为伍,近似驯化却从未屈从或依赖人类。
⑤再说猫。猫是一种不忠的家畜。这种动物尽管挺可爱,尤其小的时候,但是天生就奸狡,性情虚假,本性邪恶,而且年龄越大越糟,进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这种动物本来是窃贼,接受良好的教育之后,只会像骗子那样变得曲意逢迎了。猫和骗子都同样机灵,同样精明,都具有同样作恶的爱好,同样搞小诈骗的倾向。猫也像骗子,善于掩饰自己的行为,隐藏自己的意图,窥探机会,等待并选择行动的时刻,然后逃避惩罚,跑开,在远处等待人们重新呼唤它们。
⑥它们很容易养成同人交往的习惯,但是绝不接受人的习俗。它们的依恋仅仅是表面现象:从它们侧身行走的姿态、恍惚不定的眼神,就能看出这一点。猫从不正面看它所喜爱的人:不知是出于戒虑还是虚假,它总绕着弯接近人,寻求爱抚。
⑦它们喜欢窥伺,攻击、咬死弱小的动物也不在乎,像小鸟、小家兔、小野兔、老鼠、青蛙、壁虎和蛇,都是它们攻击的对象。猫不追赶已经看不见的动物,它们并不出猎,而是守候,再突然袭击。它们抓住小动物,耍戏好长时间,然后就咬死,即使毫无必要。它们吃得极好,根本不用吃这种猎物充饥。猫虽然住在我们家中,却不能说它们完全是家畜,甚至可以说,它们完全是自由的。它们随心所欲,若是想离开一个地方,怎么也留不住,多留一会儿也不行。
⑧不过,猫的样子好看,身子轻盈敏捷,爱清洁和享乐,喜爱舒适,总选择最柔软的家具,在上面休息或者打闹。小猫活泼欢快,看着又可爱,如果爪子还不可怕的话,也非常适于逗孩子乐。猫喜欢晒太阳,总找最暖和的地方趴着,如壁炉后身,或者炉灶里面;它们也喜欢香味。猫的睡眠很轻,睡眠的时间也不像给人的印象那么多。它们走路脚步极轻,几乎总是悄无声息。它们到远处,躲藏起来排泄,并且用土盖上。它们爱洁净,皮毛总是干的,亮晶晶的。
(选自《布封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4年4月版,有改动)
1.第②段列举了“麻雀最招讨厌”的原因,概括原文内容,填写下面空缺。(3分)
第一,它们数量众多,诡计多端;第二,狡猾:胆大不怕人,不会轻易上当;
第三, ;第四, 。
2.第④段对麻雀做窝的细节描写,目的是什么?(3分)
3.第⑦段画线句的含意是 。(3分)
4.第⑧段内容对刻画猫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5.对本文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③段说麻雀吃蜜蜂毁灭了有益的昆虫,文中“有益”或“无用”是以人为核心的评判。
B.第⑤段说对猫“进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与后文说猫善于曲意逢迎的特点相印证。
C.第⑥段说猫“寻求爱抚”,强调了猫内心对人的极不信任,即使接近人也只是为己所用。
D.布封本是博物学家,他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细节描写,使他的文章成了优美的文学作品。
12.本文写动物渗入鲜明情感,后人对此褒贬不一,任选下面一句话,简析并进行评价。(6分)
(1)它们既贪得无厌又数最众多,干尽蠢事而且一钱不值,羽毛毫无用处,肉也不能作美味佳肴,叫声聒噪烦人,行为无所顾忌,十分令人讨厌。(见原文第①段)
(2)猫是一种不忠的家畜。……天生就奸狡,性情虚假,本性邪恶,而且年龄越大越糟,进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见原文第⑤段)
答案:
1.(1)麻雀生存、繁殖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都很强;(2)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大。
2.(1)这些细节描写是为了让读者清楚地认识麻雀窝的地点、构造以及麻雀的特殊能力;(2)增添文章趣味。
3.(1)猫的食物充足,(2)但它狡诈邪恶,将伤害弱小动物当成乐趣。
4.(1)与第⑤段说猫“挺可爱”照应;
(2)与上文的批判性评价形成对照,给人留下关于猫的全面印象,使文章结构更完整。
5.C
12.句1:作者明确表示了对麻雀的厌恶,认为麻雀不能“吃”“用”,且给人类带来麻烦,因此一钱不值。句2:作者断言猫天性狡诈邪恶,驯养不能改变其本性,只能使其更虚伪;作者对猫的嫌恶之情溢于言表。
带有情感描写动物,能使文章妙趣横生,增强感染力
麻雀阅读答案 篇9
无论是乡村或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甚至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麻雀素有“家雀”之誉。它适应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麻雀的巢如同半个皮球那么大,通常筑在房顶,瓦头檐槽之间的空缝里,也有的筑在灌木或草丛旁。栖息在乡村和公园的'麻雀,很少飞离老家三里之外。
人们常用“自投罗网”形容麻雀的愚蠢。一位研究麻雀的科学家认为,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在一次试验中,只有3%的麻雀一次被捉。有的麻雀甚至在一旁等待那些敏捷的小山雀在罗网里把饵叼出来,然后“半路打劫”。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波尔特,通过对麻雀的迷津测验,发现它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拟。
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所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由于麻雀被捕灭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泛滥成灾。十九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们为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得以摆脱虫患。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我国现在的问题不是麻雀多了,某些地方甚至听不到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9、麻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
20、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哪些?(2分)
21、为什么说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虫”“是人们对它的误解”?(2分)
22、文中第一句中的“几乎”,第二句中的“常”可否删去?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9.适应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与人类为伴。
20.打比方、举例子等。
21.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
22.不能。“几乎”说明并非每一处,到处;“常”表示程度,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被人们认为是害鸟。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的准确性。
麻雀阅读答案 篇10
小麻雀学飞
麻雀妈妈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飞行(xíng háng)家,到处(chǔ chù)打听哪里有好老师。听说雄鹰老师飞得高,飞得远,麻雀妈妈就把小麻雀送进了“雄鹰学校”。
小麻雀学习不专心,上课老说话,鹰老师说什么,它根本没听进去。练习飞行时,小麻雀东瞧瞧,西看看,小鹰们飞上了天空,小麻雀还在草丛里玩。
期未考试,小鹰们都(dū dōu)飞得很高,小麻雀却只能飞到矮墙上。
麻雀妈妈问燕子:“大家都说雄鹰老师教(jiào jiāo)得好,我的孩子怎么飞不高呢?”燕子说:“如果学生不肯勤学苦练,老师教得好,又有什么用呢?”
1.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音节划上横线。
2.从文中找出小麻雀学习不专心的`句子画上“ ”。
3.麻雀妈妈把小麻雀送进“雄鹰学校”的原因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4.“我的孩子怎么飞不高?”的原因是什么?
5.读了这篇有趣的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参考答案:
1.xíng chù dōu jiāo
2.第2自然段
3.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飞行家。
4.不肯勤学苦练。
5.做任何事都得专心,勤学苦练,否则一事无成。
麻雀阅读答案 篇11
无论是乡村或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甚至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麻雀素有家雀之誉。它适应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麻雀的巢如同半个皮球那么大,通常筑在房顶,瓦头檐槽之间的空缝里,也有的筑在灌木或草丛旁。栖息在乡村和公园的麻雀,很少飞离老家三里之外。
人们常用自投罗网形容麻雀的愚蠢。一位研究麻雀的科学家认为,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在一次试验中,只有3%的麻雀一次被捉。有的麻雀甚至在一旁等待那些敏捷的小山雀在罗网里把饵叼出来,然后半路打劫。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波尔特,通过对麻雀的迷津测验,发现它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拟。
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所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由于麻雀被捕灭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泛滥成灾。十九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们为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得以摆脱虫患。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我国现在的问题不是麻雀多了,某些地方甚至听不到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麻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
2、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哪些?(2分)
3、为什么说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虫是人们对它的误解?(2分)
4、文中第一句中的几乎,第二句中的常可否删去?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适应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与人类为伴。
2.打比方、举例子等。
3.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
4.不能。几乎说明并非每一处,到处;常表示程度,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被人们认为是害鸟。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的准确性。
麻雀阅读答案 篇12
住乡下的时候,后山有一片相思林,黄昏或清晨,我喜欢去那里散步。
相思林中住了许多麻雀,也总是黄昏和清晨最(热闹热烈) ,一大群麻雀东蹦西跳、大呼小叫,好像一个拥挤热闹的市场,听到震耳的喧哗声,却没有一句听得清楚。
路过相思林时,我常起一个念头:这一群麻雀为什么不肯歇一歇呢?它们那样无意义地蹦跳,无意义地呼喊喧哗,又是为什么呢?
有一天,黄昏时从相思林散步回来,坐在窗前喝咖啡,突然看见六只麻雀飞来 了。长时期对麻雀的(观察 观赏) ,我知道那是一只母麻雀带着五只小麻雀,身形较瘦、颜色较黑的是母麻雀,而羽毛较浅、蓬松,身材显得有些肥嘟嘟的是小麻雀。
它们先停在草地上,在那里讨论什么事情似的,这时我听到母麻雀与小麻雀的声音竟不相同,母麻雀的声音略为沙哑。然后,我看见母麻雀一跃而起,向不远的开满芒花的芒草地飞去,非常准确地停在一株芒草上。黄昏的秋风很强猛,使芒草摇来摇去,加上母麻雀的体重,芒草晃得更厉害了。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叽叽喳喳笑成一团,显然是为母亲欢呼,只差没有鼓掌,有两只跳得快翻筋斗了。
母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各自跳到不同的芒草上。一时之间,芒草东倒西歪,小麻雀们没站好,都落到地上,母亲(亲切 急切)地叫了一阵,(当然 显然) 是给它们加油打气。小麻雀蹦蹦跳跳地回到原先的草地上,哗然而起,再飞去芒草地里,站在秋风中的芒草上。
这样经过了好几次,五只小麻雀总算学会了站在芒草上随风摇动的本事。母麻雀宽慰地说了几句,带大家飞回草地,再嘻嘻哈哈唱跳一阵,突然“呼”的一声,往相思林的方向飞去。
看麻雀飞远,我才发现端在手中的咖啡早已凉了,在刚刚那令人惊奇的一幕里,我似乎听懂了麻雀的语言—不,或者不是语言,应该说我听懂了麻雀的心。原来,麻雀们每天不能安歇地跳跃、叫个不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我们从人的角度听来,不明其意罢了。
这样的发现使我忍不住动容,如果我们有体贴的`爱心,就能进入万物的内心;如果我们的心有如镜子明澈,我们就能照见生命平等的真理了。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 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嘶哑() 喧闹()
议论() 安慰()
3、 母麻雀和小麻雀在外形上有什么区别?
4、 起初,作者看到麻雀东蹦西跳,感到不理解。他心里想:
后来,通过长期观察,知道了 这个发现使他忍不住动容。
5、 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将下列母麻雀和小麻雀之间的对话补充完整。
(1) “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叽叽喳喳笑成一团,显然是为母亲欢呼,只差没有鼓掌,有两只跳得快翻筋斗了。”
母麻雀啁啁地叫:“ ”小麻雀则叽叽喳喳笑成一团:“ ”。
(2) “母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各自跳到不同的芒草上。”
母麻雀又啁啁地叫:“ ”。五只小麻雀应声道。“ ”接着,一拥而上,各自跳到不同的芒草上。
6、“如果我们有体贴的爱心,就能进人万物的内心;如果我们的心有如镜子明澈,我们就能照见生命平等的真理了。”请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画去:热烈 观赏 亲切 当然
2、沙哑 热闹 讨论 宽慰
3、母麻雀身形较瘦、颜色较黑。小麻雀羽毛较浅、篷松,身材显得有些肥嘟嘟的。
4、这一群麻雀为什么不肯歇一歇呢?它们那样子无意义地蹦跳、无意义地呼喊喧哗,又是为什么呢?
是母麻雀在教小麻雀学会站在芒草叶尖随风摆动的本事
5、(1)孩子们,看到了吗,就像我这样来做!
妈妈,你太厉害了!真棒!
(2)孩子们,现在轮到你们了,别紧张,飞过来!
您放心吧,我们这就过去!
6、我们如果能有爱心,有一颗纯洁的心,那么我们就能感受自然万物的想法,就能平等对待生命。它们也有爱,有情,有欢快,有痛苦,它们也有语言、也会交流,它们其实和我们一样,和我们是平等的。我们应尊重它们,爱护它们。
麻雀阅读答案 篇13
邢廷铣《人雀之战与麻雀纪念碑》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①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曾经开展了消灭麻雀的群众运动、麻雀与苍蝇、蚊子和老鼠一齐列入了“四害”之列。于是一夜之间,全国上下掀起了消灭麻雀的“大行动”。从城市到乡村,小小的麻雀成了人类捕杀的对象。一时间,各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枪声震耳、弹弓飞舞、毒饵满地,麻雀成了人们手下的“冤鬼”,这便是我国的“人与麻雀之战”。
②其实,麻雀与其它鸟类一样是捕捉农作物害虫的能手。虽然有时也偷食作物籽实,但更多的捕食作物害虫。一只麻雀每天要捕食60多只害虫,实是保护作物生长的有益鸟类。
③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例如在美国波士顿,就耸立着一座奇怪的纪念碑—麻雀纪念碑。原来在1860年前,这里并没有麻雀,农作物经常遭受虫害。为了抑制这些害虫,有人特意从欧洲引进了麻雀,由于麻雀繁殖很快,数量很快多了起来,在整个夏季吃掉了成千上万的农作物害虫而保护了庄稼,使波士顿的农业获得了大丰收。当地政府和农民为了感谢这些小东西,特地为麻雀建立了这座纪念碑。
④但是也有的人在做完全相反地蠢事,例如,上世纪70年代有一位名人种了几亩小麦试验田,为了防止鸟儿偷吃麦粒,就用尼龙网把整个试验田罩了起来。结果,鸟是防止了,小麦害虫却大量繁殖起来。有人在草原上播种牧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草地罩起来,不久草长出来了,同时害虫也大量繁殖起来,嫩绿的叶子全被害虫吃光了。相反,没有罩住的草地,牧草生长却十分旺盛。原来有一条作物(或牧草)→害虫→鸟类的食物链,保证了作物(牧草)的稳定生长。“网”的存在切断了“鸟”这个重要的.食物链环节。当然,害虫便无限制的繁殖起来。
⑤值得提醒大家的是,近年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一些人吃腻了肉、蛋、奶,想吃点野味来换换口味,于是开始大量捕杀麻雀、青蛙。奉劝各位“口下留命”!不要再做“自毁田园”的傻事了!
1、通读全文,说说我国上世纪50年代把麻雀列入“四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第④段中划线词语“有的”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3、文中用了许多说明方法,试举一例。(2分)
4、结合身边环境,说说我们周围还有哪些“自毁田园”的傻事。(2分)
参考答案:
1、麻雀有时候也偷食作物籽实。
2、①不能;②如果去掉“有的”意思就变成“所有的人都在做蠢事”,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真实性(2分)。
3、①列数字——一只麻雀每天要捕食60多只害虫;②举例子——写有人做蠢事时举了“为了防止鸟儿偷吃麦粒,就用尼龙网把整个试验田罩了起来”和“有人在草原上播种牧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草地罩起来”,结果叶子全被害虫吃光了的例子;③作比较——中国50年代“人与麻雀之战”与美国为麻雀建造纪念碑作比。
4、示例:①捕杀蛇、野鸭等动物;②乱排乱放垃圾、污水、废气③大量圈占农田。
麻雀阅读答案 篇14
我把麻雀养在天空里
①有一年夏天我买了水耕箱,试作无土栽培,希望不用碰触泥土也能享有种植与收获的乐趣,那是我第一次种植。
②我将水耕箱放在阳台上,预期三周后能品尝自己亲手栽培的小白菜。很快的,白菜籽变成了青青嫩芽,接着,绿意扑清了阳台,白菜的生机旺盛,几乎每天都可以量出新的身高,不久,绿莹莹的小白菜美得让我眼睛发亮。
③但没想到麻雀的眼睛比我更亮,一个南风轻拂的懒洋洋的下午,一群麻雀把我的小阳台当作凯悦饭店,呼朋引伴高高兴兴的来个下午茶,将我的白菜吃个干干净净,只留给我支支咂咂一阵动人的声音,算是道谢吧!
④我考虑,是不是应该去买个塑料网,张挂起来,让麻雀们看得到吃不到,这样才能保障我的产权。
⑤可是我总不好意思这样做,来者是客,没什么好招待的,何必吝啬一点点青菜!再说,占据地球这么大的空间的人们,还要和鸟雀争食吗?这实在说不过去。所以我把已经买来的菜籽继续撒播下去,每隔几天,当白菜正嫩而且够大的时候,麻雀们总会准时来收割,好像我种的'菜理所当然的是他们的盛宴。
⑥我家附近,有人养画眉,有人养九官,还有人养一种很聒噪的鸟(常常被邻居抗议),而我养的是麻雀。
⑦我觉得那是我的麻雀,可不是吗?我喜欢他,我欣赏他,而他也乐于亲近我,所以我拥有他。
⑧任何东西都相同的,人也一样,能够乐于彼此关心,双向付出,互蒙其利,这样的隶属关系才有意义。
⑨我没有用美丽的笼子为我的麻雀们遮风蔽雨,我相信他们在笼子外面比在笼子里面快乐;同样的,我没有用双手掌握他,我想我的双手不如电线给他的安全和自在。然而,我却认为他们是我的,因为他跳跃给我看,他说话给我听,他让我分享他的悠闲,他让我欣赏在斜阳中清理羽毛的优雅,他们是我的,就好像我的白菜是他们的美食一样的理所当然。
⑩许久之后我仍记得那个夏天,我用白菜喂养一群麻雀,我的麻雀用来点缀蔚蓝的天空。后来,我开始忙碌,于是白菜大餐停供了。麻雀飞走了,小小的阳台渐渐有些荒芜,但是在我心中,它却长留着曾有的丰富。
1.文章第②自然段绿意扑清了阳台中的扑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2. 文章最后一段说:麻雀飞走了,小小的阳台渐渐有些荒芜,但是在我心中,它却长留着曾有的丰富。联系前文,说说曾有的丰富指的什么?(2分)
3.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人和动物、植物乃至整个自然界之间,应该如何相处?(3分)
答案:
1.扑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绿意盎然的环境,使阳台充满了清新的气息。
2.我和麻雀曾拥有一段美好的时光,我种的白菜喂养了麻雀,麻雀的身影和叫声带给我快乐。概括大意即给分。
3. 互相尊重,互不伤害,和谐共处。意思相近即可。
麻雀阅读答案 篇15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庞大的怪物。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麻雀为什么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
A.因为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的弱小让它十分紧张,“浑身发抖”;但由于它的愤怒,护子心切,又“发出嘶哑的声音”。
B.因为老麻雀看到了猎狗的凶恶,很害怕,所以“浑身发抖”;同时它希望通/2.叫声来换来其它的帮助,所以“发出嘶哑的声音”。
3.文中提到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句赞美母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2.A
3.这力量就是无与伦比的母爱!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麻雀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做人与做事阅读答案 读书与做人阅读答案12-17
母亲的答案阅读题答案02-02
灯光阅读答案10-16
《兰草》阅读答案10-26
白鹭阅读答案09-25
提琴阅读答案09-26
《灯》阅读答案10-07
草莓阅读答案10-31
《青花》阅读答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