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热)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1
1、小红带20元钱去文具店买日记本,每本日记本2.8元,她最多可以买几本日记本?
2、实验小学有2800名学生,比实验幼儿园人数的6倍少20人,实验幼儿园有多少人?(用方程解)
3、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底长240米,高60米,共收玉米864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玉米多少千克?
4、块梯形水稻田,它的.上底是67米,下底是133米,高是50米。这块水稻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5、艘客轮从甲港出发开往乙港,计划每小时行28千米,12.5小时可以到达。由于航行时顺风,实际每小时多行7千米,实际需要几小时到达?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2
1、一支钢笔售价8.5元,3支圆珠笔售价16.5元。一支圆珠笔比一支铅笔便宜多少钱?
2、王大妈买回400克冬虫夏草,分装在小袋里。如果每小袋装30克。至少要准备多少个小袋?(得数保留整数)
3、下关幼儿园买来380米布做儿童园服。每套儿童园服用布1.2米,最多可以做多少套?(得数保留整数)
4、一个工人1小时做零件15个,12个同样的工人4.5小时共做零件多少个?
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5千米,2.4小时到达。返回时行了2.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粮店运来50袋大米和40袋面粉,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20千克。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
7、庆丰农药厂把3000千克的农药装袋。先装了500袋,每袋50千克。剩下的装小袋,每袋装25千克。250个小袋够装吗?
8、王勇家有5口人,9月份用电250度,每度电缴费0.65元。9月份他家平均每人应缴电费多少元?
9、3台拖拉机3.4小时耕地25.5公顷。平均每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用两种方法)
10、4.3千克苹果售价21.5元,2千克橙售价16元。橙的.单价是苹果单价的几倍?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3
教学目标:
1、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一般应用题;
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学习指导:
应用题解答的关键步骤,是分析数量关系和线段图比较。线段图比较直观,可以
把一道应用题的条件、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清晰地反映出来。画线段图既是
一个审题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过程,线段图画正确了,应用题
的数量关系也就清楚了。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也随之而出,问题迎刃而解。
学习重点、难点: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网上连接电子信箱出示画面)服装工厂的工人正忙碌地生产着衣服。一个工厂的
生产必须制订一定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去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对计划的完成
情况进行计算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帮这个工厂的计划生产完成情况计算一下:(出示简单的应用题)
1、根据线段图口头列式。
(1)服装厂计划做一批衣服,平均每天做75套,5天做多少套?
每天做75套
(2)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375套,剩下的要3天完成,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计划做660套
已经做了375套平均每天做?套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亮出目标。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7页第一、二行。
提问:谁能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投影)
2、板书课题:一般应用题(一)
3、教学例1。出示例题。
(同学们:如果我把练习(2)中“已经做了375套”换成“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
天做75套。就得到我们今天学习的例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7页,一起阅读例1。”
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3天做完。
平均每天做多套?
(阅读后,请带着“你是按照怎样的步骤去完成例1的解答的呢?”这个问题去自
学课本47页和48页)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理解题意;
2、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3、列式计算;
4、检验,写出答案。
⑴审题,弄清题意。(板书)
想一想(A)
A、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帮助理解题意呢?
答: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帮助理解题意:
一种是摘录条件和问题。
另一种是线段图:
计划做660套衣服
前5天做好的后3天要做的
每天做75套每天?套
想一想(B)
B、问题中的“平均每天做多少套”是指哪些天的平均数?
答:问题中平均每天做多少套,是指剩下3天的平均每天做多少套,不是指全部数
量的平均数。
⑵根据刚才的题意分析,你能说说这道题的分析思路图吗?(板书:分析数量关系)
⑶根据分析思路图中的数量关系你们知道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第三步算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教师板书:列式计算)(请你们阅读课本47页,并完成第三步的算式,再写成综合算式)
㈠已做了多少套?(板书)综合算式:
75×5=375(套)
㈡后3天还要做多少套?
660-375=285(套)
㈢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285÷3=95(套)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4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教熟练地用字母代表未知数,列出符合题中条件的等式;列方程解应用题。从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
2、找出等量关系:
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根据什么来列方程?(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根据下面的条件,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
(1)篮球比足球多5个
(2)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3)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
(4)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米
(5)两根一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一根围成正方形。
小结:找等量关系,可以依据常见的数量关系,也可以依据线段图和计算公式,要认真审题,找出关键句。
二、练习例3
1、让学生独立解答例3的三道题目
2、讨论:
(1)这三道应用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①审题;(弄清题意)
②设未知数;
③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④解方程;
⑤检验、写答案;
(3)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有什么不同?
方程解:
A、用字母代表未知数参加列式与运算;
B、列出符合题中条件的等式;
算术解:
A、算式中应全是已知数;
B、算式必须表示所求的未知数;
3、练习:
①114页“做一做”;
②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三、巩固练习:(补充练习)
1、①男生50人,女生比男生的2被多10人,女生多少人?
②男生50人,比女生2被多10人,女生多少人?
③全班50人,男生比女生的2倍多10人,男、女生各多少人?
2、①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36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4/5。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②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360棵,杏树的棵数比桃树少50棵。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四、作业:练习二十四3、4、5、6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5
1、食堂运来3吨煤,计划烧2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可比计划节约30千克,这批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
2、食堂运来3吨煤,计划烧20天。由于改进炉灶,这批煤比计划多烧了5天。实际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千克?
3、食堂运来3吨煤,计划每天烧150千克。由于改进炉灶,实际每天烧120千克。这批煤实际可比计划多烧多少天?
4、服装店先做5套衣服用了19.5米布。照这样计算,再做17套衣服。一共用布多少米?
5、小刚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10分钟可以达到。
6、如果每分钟多走15米,多少分钟达到?
7、如果要提前2分钟达到,每分钟要走多少米?
8、筑路队要修一条长180千米的路,原来每天修6千米,修了15天以后加快速度,每天修7.5千米,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
9、建筑工地需要沙子106吨,先用小汽车运15次,每次运2.4吨。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次运5吨,还要几次运完?(画图并检验)
10、张立买来《寓言故事》和《英语幽默》各4本,共付20元,找回7.6元,每本《寓言故事》1.6元,每本《英语幽默》多少元?
11、人民公园原来有30条船,每天收入540元。现在比原来多15条船,现在每天收入多少元?
12、电视机厂原计划36天生产彩电1680台,前16天完成了一半。剩下的打算6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
13、有煤球432个,可供5人用48天,若有煤球576个,可供8人用多少天?
14、小王用电脑打印一篇3000字的文章,计划6小时完成。只列式不计算
15、实际只用了4小时,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多打多少字?
16、实际每小时多打250字,实际用了多少小时完成任务?
17、实际每小时少打100字,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完成任务?
18、实际少用1小时完成,每小时打多少个字?
19、修一条路原计划用10天,实际少用了2天完成,已知实际比计划每天多修1.2千米,这条路长多少千米?
20、某工地需水泥240吨,用5辆汽车来运,每辆汽车每次运3吨,需运多少次才能运完?用两种综合式解答
21、甲乙两地相距75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多少小时可以到达乙地?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解
22、小华、小林,共有12支铅笔,小刚和小红共有20支铅笔,他们平均每人有多少支铅笔?
23、某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要给620棵树浇水,三年级每天浇40棵,浇了8天;剩下的由四年级来浇,5天浇完,平均每天浇多少棵?
24、3台织布机4小时织布336米,照这样计算,1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
25、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32千米两车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6、一段公路原计划20天修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45米,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修路多少米?
27、甲乙两城相距42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货车每小时40千米,当两辆相遇时,客车行了多少千米?
28、甲乙两地相距520千米,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要8小时,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10小时,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52千米?
29、甲乙两地相距441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比货车快2千米,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开出,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30、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出了1小时离甲地40千米,这时快车从乙地开往甲地,快车开出2小时30分时,两车相遇,已知甲乙两地相距265千米,求快车的速度?
31、甲乙两村合挖一条长1390米的水渠,甲村从东往西挖。每天挖75千米,挖了2天,乙村开始从西往东挖,这样又合挖了8天才完成了任务。乙村平均每天挖了多少米?
32、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了5小时两车相遇,相遇后,快车又继续开出了3小时到达乙地,已知慢车每小时行48千米,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3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去1.5小时,由乙地返甲地时,每小时加快10千米,比去时少用了1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4、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而行,甲行了3小时,行了15千米,乙2小时行了12千米,经过5小时,两人在途中相遇,各人离出发地有多少千米?
35、小王、小张、小明三人期末考试数学平均85分,已知小王82,比小明少8分,小张得多少分?
36、甲乙两人拿去同样多的钱去买回一批作业本,甲得8本,乙得12本,结果乙给甲0.6元,每本作业本多少元?
37、某厂有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5吨,可以烧45天。实际每天少烧0.5吨,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38、学校买来150米长的塑料绳,先剪下7.5米,做3根同样长的跳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塑料绳还可以做多少根?
39、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0.48千米,30天修完。实际每天多修0.02千米,实际修了多少天?
40、王老师看一本书,如果每天看32页,15天看完。现在每天看40页,可以提前几天看完?
41、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了2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又行了2.4小时,前后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42、石河农场先派8台收割机参加收割晚稻,前2天收割19.2公顷,后来增加到13台收割机,用同样的速度又割4天,他们一共割多少公顷?
43、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开往乙,客车比货车早到4小时,客车到乙地时,货车行了400千米。客车行完全程要用多长时间?
44、公园里有15条游船,每天收入600元。列出综合算式,并直接写出得数
①现在增加了12条游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②现在有40条游船,每天比原来多收入多少元?
③现在增加了10条船,每天比原来增加收入多少元?
④现在每天收入1000元,公园增加了多少条游船?
49、小明从家去学校,每分走60米,12分可以走到。
①如果要提前2分钟走到,每分要走多少米?
②如果每分走75米,可以提前几分走到?
52、一堆煤原计划烧25天,实际多烧6天;原计划每天烧煤12.4吨,实际每天烧煤多少吨?实际每天节约煤多少吨?
53、一块地有5公顷,用3台拖拉机来耕,2.5小时耕完,照这样计算,耕7.5公顷地需要多少小时?
54、一台煤球机8秒钟出煤球12只,照这样计算,工作半小时可出煤球多少只?
55、用3台拖拉机4小时可耕地1600公亩,用同样的拖拉机5台耕地20xx公亩,需要多少小时?
56、20个工人8天可铺路360米,如果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不变,要铺路900米,需要增加多少人?
57、3台织布机2小时织布144米,如果增加2台同样的织布机。工作8小时能织布多少米?
58、100千克蜂蜜含有34.5克葡萄糖,2.07千克蜂蜜含有多少千克葡萄糖?
59、红岭村共种水稻1160公亩,先试割10公亩,共收得稻谷905千克,照这样计算,这个村能收稻谷多少千克?
60、一个养鸡专业户养鸡3600只,平均每5只鸡6天要喂饲料4.5千克,照这样计算,这些鸡20天喂饲料多少千克?
61、3台磨粉机4小时能磨粉3840千克,现在增加同样的磨粉机6台,加工时间只用原来的一半,能够磨粉多少千克?
62、建筑工地用5辆卡车6次运了水泥105吨,现在增加同样的卡车6辆,几次可以运完269.5吨水泥?
63、小华在家做数学题,前3天做了48题,后4天做了57题。平均每天做了多少题?
64、一个工程队前5天平均每天筑路0.95米,后6天平均每天筑路1.24千米。这个工程队平均每天筑路多少千米?
65、5个人的平均存款为240元,其中3人的`平均存款为200元,其余2人平均存款多少元?
66、某车间前3天共生产零件6021个,后4天平均每天生产零件2203个,平均每天生产零件多少个?
67、有两块试验地田,第一块有15公亩,平均每公亩收小麦45千克,第二块有10公亩,共收小麦430千克,这两块地平均每公亩收小麦多少千克?
68、一个运输队,上午3.5小时运货48吨,下午4.5小时运的货是上午的1.75倍,这天平均每小时运货多少吨?
69、六年级学生搞一次春游活动,学校离目的地有8千米,去时每小时行5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行4千米,往返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0、某煤矿三天的平均日产量是3500吨,已知第一、第二两天平均日产量是3200吨,第三天日产量是多少吨?
71、江村小学六年级一共有两个班,甲班学生48人,数学考试成绩平均每人86分,乙班有学生40人,数学成绩平均每人75分,全级学生数学考试平均成绩每人多少分?
72、上山下山往返的路程共380千米,一辆汽车上山每小时行25千米,下山每小时行38千米,求汽车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
73、有一块底250米,高180米的三角形实验田,全年共产粮食4.5吨,平均每公顷产粮多少吨?
74、有一块平三角形的白菜地,底是27.6米,高是15米。每棵白菜占地1.8平方分米。这块地共可以种多少棵白菜?
75、一个鱼塘的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是18米,下底是42米,高是12米,每平方米放鱼苗320尾,这个鱼塘共需鱼苗多少尾?
76、甲工程队每天修路0.54千米,比乙工程队每天修的3倍少0.18千米。乙工程队每天修路多少千米?
77、李明和王勇两人分别从相距45.6千米的甲乙县城相对骑车而行,而王勇是在李明先骑出5.1千米后才出发的,已知李明每小时行12千米,王勇每小时行15千米,问王勇出发几小时后两人碰面?
78、王老师为学校购买一些篮球,第一次买回15个,第二次买回同样的篮球29个,两次付的钱数相差641.2元,王老师第一次付了多少元?
79、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了5小时两车相遇,相遇后,快车又继续开出了3小时到达乙地,已知慢车每小时行48千米,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80、客车和货车从相距852km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客车行的路程比货车的2倍少189km,客车和货车各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81、读一本故事书,姐姐读完全书需要24天,妹妹读完全书需要32天。已知姐姐每天读书的页数比妹妹多4页,问妹妹每天读书多少页?
82、两艘汽艇同时从东港开往相距324km的西港,当乙艇到达西港时,甲艘离西港还有52.8km,已知甲艇每小时行45.2km,求乙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8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苹果的个数是乙筐的2.4倍,如果从甲筐取出35个苹果放入乙筐,这时两筐苹果个数相等,原来两筐苹果各有多少个?(用方程解)
84、五年级买一批笔记本奖给三好学生,如果每人奖给5本,还剩3本;如果每人奖给6本,又少12本。五年级评出三好学生多少名?买了多少本笔记本?
85、有一块1.5公顷的三角形菜地,如果它的底是125米,高是多少?
86、有一块三角形麦地底45米,高86.2米,如果每公顷可收小麦4600千克,这块地共收小麦多少千克?
87、高速火车每小时行280千米,是普通火车的4倍多40千米,普通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88、一间教室长10米,宽7米,如果用边长2分米的方砖铺地,一共需要多少块?
89、甲班有45人,乙班人数的比甲班人数的1.2倍少7人,甲乙两班共多少人
90、新光机器厂要生产脱粒机3000台,开始5天共生产了600台,照这样计算,余下的台数还生产多少天?
91、玩具厂计划15天生产玩具360个。实际工作效率是原来的1.5倍,完成这次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
92、电视机厂九月份原计划生产5700台电视机,实际每天超额完成10台,完成原定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
93、工程队开凿一条长0.7千米的隧道,原来每天开凿0.024千米,开凿了15天。余下的用10天完成。平均每天应开凿多少天?
94、六年级同学植树276棵,比五年级植树棵数的1.5倍还多20棵,五年级植树多少棵?
95、圆明小学在抗洪救灾募捐活动中,五、六年级一共捐款902元,五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捐款90.5元,六年级也有4个班,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96、白云水泥厂计划25天生产387.5吨水泥,由于改进技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产9.5吨。完成原计划的任务实际需要多少天?
97、服装厂原来做一套儿童服装,用布需要2.2米,现在改进了裁剪方法,每套节约布0.2米,原来做1200套这样的服装所用的布,现在要以做多少套?
98、甲乙两城相距42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货车每小时40千米,当两辆相遇时,客车行了多少千米?
99、甲乙两地相距520千米,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要8小时,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10小时,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52千米?
100、仓库里有290吨货物,4天已经运走了100吨。照这样计算,余下的货物还要几天才能运完?
101、仓库里290吨货物,要在一星期内运完。前3天已经运走了100吨。以后平均每天要运多少吨才能按期完成任务?
102、甲乙两地相距441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比货车快2千米,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开出,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103、甲乙两村合挖一条长1390米的水渠,甲村从东往西挖。每天挖75千米,挖了2天,乙村开始从西往东挖,这样又合挖了8天才完成了任务。乙村平均每天挖了多少米?
10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去1.5小时,由乙地返甲地时,每小时加快10千米,比去时少用了1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05、小张骑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4小时可到达。如果要提前半小时到达,那么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106、一堆煤原计划烧25天,实际多烧6天;原计划每天烧煤12.4吨,实际每天烧煤多少吨?实际每天节约煤多少吨?
107、胜利电影院原有座位32排,平均每排坐38人,扩建后增加到40排,可比原来多坐624人,扩建后平均每排可坐多少人?
108、校园里的杨树比柳树多有360棵,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2.5倍.杨树和柳树各有多少棵?(列方程解答)
109、一块街头广告牌是平行四边形,底是12.5米,高6.4米,如果要把这块广告牌刷油,每平方米用油漆0.6千克。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千克油漆?
110、一块梯形树林,上底长80米,下底长95米,高50m,如果平均每棵树占地2.5平方米,这块地可以种树多少棵?
111、电视机厂去年平均每月生产电视机11250台,今年8个月的产量就和去年的全年产量同样多。照这样计算,该厂今年电视机的产量将达到多少台?
112、师徒二人共加工208个机器零件,师傅加工的零件数比徒弟的2倍还多4个,师傅和徒弟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6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列方程解答“和倍问题”与“差倍问题”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检验方法,养成自觉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会列方程解答“和倍问题”与“差倍问题”的应用题
有两个未知数,如何设未知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化简下列各式
6X+3X0.8X-0.7X4X+X-2
16X-15X3X-X+8X0.9X+0.1X
2、出示:果园里有梨树40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棵数的3倍。要求学生:
(1)分组讨论把已知信息表示在线段图上
(2)根据已知信息,通过计算,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3)计算出你想知道的信息,然后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7: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160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两种树各有多少棵?
(1)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画出线段图
(2)和准备题的线段图比较,有何异同?
(3)和前面所学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要求的两个问题怎样设未知数?
(5)题中蕴含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2、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3、检验
(1)讨论检验方法:40+120=160
120÷40=3
(2)还可以怎样检验?
4、完成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1—5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7
19、一条铁路,修完9000千米后,剩余部分比全长的3/4少300千米,这条铁路长多少千米?
20、一条51公里的路,第一周修了1/3,第二周修了1/3,两周共修了多少千米?
21、修路队准备在11天内修好一段公路,现已修好640米,正好是全路段的8/11,这段公路长多少米?
22、一段公路,第一个月修60千米,比第二个月少修1/4,第二个月修了多少千米?(先画线段图,再列方程解答)
23、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第二天修了1000米,这时,已修的米数占全长的8/15,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24、修一条路,已修的是未修的.一半,如果再修150米,就可完成这条路的一半,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25、某厂第一季度计划生产零件5000个,实际一月完成了2/5,二月完成了3/8,三月还要生产多少个就能完成任务?
26、一台织布机8/9小时可织布168米,照这样的速度,2/3小时可织布多少米?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8
1、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1/4,第二次用去剩下的1/5,这时还剩108米,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2、一根钢筋截去8米后,所剩的部分比原长的'3/5还多2米,这根钢筋原长多少米?
3、两根绳子共长93米,第一根用去1/6,第二根用去5米,两根绳子剩下的长度相等,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
4、仓库有化肥3400吨,第一次取出总量的1/4,第二次取出3/10,还剩多少吨?
5、仓库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量的2/5,第二次取出的比总量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化肥多少袋?
6、运输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总数的2/5,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运60吨,刚好全部运完,这批化肥共多少吨?
7、一套桌椅280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桌子的3/5,桌子和椅子各多少元?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9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
(2)6的是多少?
让学生列式计算解答,再指名说说算式的意义,并指出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吃了谁的?(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
?千克
100千克
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说出:吃了,是吃了100千克的,所以把100千克看作单位“1”,要求100的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1
(4)学生列式计算:=′=80
(5)再让学生分析一下数量关系。
(6)练一练:完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评讲订正时,让学生分析一下数量关系。
2.教学例2。
出示例2:小林身高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小强身高多少米?
(1)明确题意,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让学生画出线段图并标明条件和问题。
①要画几条线段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
②引导学生根据题里的条件,确定谁的身高要画得长一些,谁的身高画得短一些。
③第一条线段表示谁的身高?画了第一条线段表示小林的身高,该怎样画第二条线段表示小强的身高。
米
小林:
?米
小强:
启发学生:根据“小强身高是小林的”,要把表示小林的.线段平均分成8份,在它的下面画出其中7份的长度代表小强的身高。
教师边启发边画出如下线段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启发学生思考:小强身高是小林的,就要把小林的身高看作单位“1”,要求小强的身高,就要求出小林身高的是多少,即求的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1
1
(米)
(4)让学生列式计算。
(5)如果把上题改成下面的题:
小强身高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问:哪条线段画得长一些?怎样画?
把谁看作单位“1”为什么?
怎样列式?
米
?米
小强:
小林:
教师边启发边画出如下线段图:
(6)教师说明: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这里是带分数,把化成假分数,上题也可以改成“小林身高是小强的”
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乘得的积大于原来的被乘数。
(7)做一做。
完成课本18页“做一做”的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8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习列式计算后,指名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2.完成练习五的第5题。
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不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还可以是整数。
订正时指名分析。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应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分析数量关系,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来解答。
五.作业。练习五的第1~4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10
1、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贵76元,已知桌子的价钱是椅子的3倍。求桌子和椅子的价格?(列方程解答)
2、学校运来 吨黄沙,砌墙用去 ,建操场用去 ,还剩这堆黄沙的几分之几?
3、公园里有一个圆形花圃,直径是8米,在花圃的周围修一条2米宽的`石子路,这条石子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修路队修路,第一天修 千米,比第二天少修了13 千米,两天共修多少千米?
5、同一种毛巾,甲超市标价为5元3条,乙超市标价为7元4条,丙超市标价为8元5条。这种毛巾在哪个超市里?哪个超市里最贵?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11
表面积计算
1、做10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铁框架,至少需多长的铁丝?
2、用铁皮做一个铁盒,使它的长、宽、高分别是1.8分米,1.5分米和1.2分米,做一个这样的铁盒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3、做一个没盖的正方体玻璃鱼缸,棱长是3分米,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米?
4、我们学校要粉刷教室,教室长8米,宽7米,高3.5米,扣除门窗、黑板的面积13.8平方米,已知每平方米需要5元涂料费。粉刷一个教室需要多少钱?
5、一个商品盒是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在这个盒的四周贴上商标,贴商标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
6、木版做长、宽、高分别是2.8分米,1.5分米和2.2分米抽屉,做5个这样的抽屉至少要用木版多少平方米?
7.有一个养鱼池长18米,宽12米,深3.5米,要在养鱼池各个面上抹一层水泥,防止渗水,如果每平方米用水
泥5千克,一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
8、加工厂要加工一批电视机机套,(没有底面)每台电视机的长60厘米,宽50厘米、高55厘米,做1000个机套至少用布多少平方米?
9.做24节长方体的铁皮烟囱,每节长2米,宽4分米,高3分米,至少用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10、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
体积计算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4分米,宽是2.5分米,高是3分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一个长方体沙坑,长4米,宽2米,深0.5米,如果每立方米黄沙重1.4吨,这黄沙重多少吨?
3.有一种长方体钢材,长2米,横截面是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方钢材重多少千克?
4、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30平方分米,高3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5、一张写字台,长1.3m宽0.6m、高0.8m有20张这样的写字台要占多大空间?
6、一个棱长是5分米的正方体鱼缸,里面装满水,把水倒入一个底面积48平方分米,高6分米的的长方体鱼缸里,鱼缸里水有多深?
7、一个棱长8分米的正方体水槽里装了490升水,把这些水倒入一个长10分米,宽7分米,高8分米的长方体水槽里,水槽里的水深是多少?
8、把一块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16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体钢板,这钢板有多厚?(损耗不计)
9. 一个长方体油桶,底面积是18平方分米,它可装43.2千克油,如果每升油重0.8千克,油桶内油高是多少?
10、 一个长方形铁皮长30cm,宽25cm,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长为5cm的正方形,然后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这个盒子用了多少铁皮?它的容积是多少?
11、把一块长26dm的长方形木板,在四个角上分别剪去边长为3dm的正方形,将它制成容积为840立方分米的长方体无盖容器,这块木板原来的宽是多少?
12、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60米,宽30米,深2米,游泳池占地多少平方米?沿游泳池的内壁1.5米处用红漆划一条水位线,这条线的'长度是多少?现在游泳池内的水正好到达水位线,求池内水的体积?
13、 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水深12厘米,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上升到16厘米,求石块的体积?
体积表面积综合练习
1、80根方木,垛成一个长2米,宽2米,高1.5米的长方体,平均每根方木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合多少立方分米?
2、3个棱长都8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3、家具厂订购500根方木,每根方木横截面面积是25平方分米,长是3.8米,这些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4、把两块棱长为1.5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5、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是156平方分米,底面积是30平方分米,底面周长是32分米,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6、把长8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长方体木块锯成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可锯多少块?
7、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木料,长是5米,把它截成4段,表面积增加36平方米,求长方体的体积?
分数应用题
1.、12颗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几颗?
2、12颗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这些糖的几分之几?
3、 5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得几个?每人分得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
4、五年级有男生23人,女生25人,女生占男生的几分之几?男、女生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6、把3吨大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吨?每份是大米总数的几分之几?
7、学校图书馆有连环画280本,文艺书140本,连环画的本数是文艺书的几倍?文艺书是连环画的几分之几?
8、胜利小学五年级3班体育达标人数是24人,没达标人数是12人,达标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9.王师傅6小时加工零件34个,李师付7小时加工零件40个.谁的工作效率高?
10.一本书185页,看了95页,看了的占这本书的几分之几?没看的页数占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11.动物园里有梅花鹿25头,长颈鹿5头,梅花鹿的数量是长颈鹿的多少倍?长颈鹿的数量是梅花鹿的几分之几?
12、有一根木头,第一次截去2/5 米,第二次截去7/10 米,剩下4/15 米,这根木头有多长?
12、果园里栽了一些果树,其中荔枝树占总数的12/27,龙眼树占总数的12/25 ,其余的是杨梅树,杨梅树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13、妈妈买回600 克油,第一天用了1/3 ,第二天用了1/4 ,剩下多少油?,
综合练习
1.男:我们班1/4的同学参加了合唱小组。中:我们班2/8的同学参加了航模小组。女:我们班8名同学参加了体育小组。
这个班共有40名同学,哪个小组的人数少?另外两个小组的人数怎样?
3.一个长方体蓄水池,长8m,宽5m,深3m,这个蓄水池占地面积是多少?它最多可容水多少立方米?
4.小明的爸爸用玻璃做了一个棱长是6dm正方体鱼缸。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米?小明在鱼缸里注入144L的水,水面高度是多少分米?
5、机床厂去年四个季度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6 、1/5 、4/15 、7/10 ,去年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的几分之几?
6.工地运来一批钢材,其中圆形钢材2吨,方形钢材 2/5 吨,其它钢材 1/7 吨,这批钢材共有多少吨?
7、 找一找
一个两位数,交换十位与个位上的数,所得的两位数仍是质数,写出两个这样的两位数。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12
一、行程问题:
1.火车从甲城到乙城,现已行了200千米,是剩下路程的4倍。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甲港到乙港的航程有210千米,一艘轮船运货从甲港到乙港,用了6小时,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多行7千米,返回时用了几小时?
3.小方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需要14分钟,如果她每分钟多走10米,需要多少分钟?
4.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35千米,一架飞机飞行的速度是汽车的28倍还少60千米,这架飞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某工地需水泥240吨,用5辆汽车来运,每辆汽车每次运3吨,需运多少次才能运完?
6.甲乙两地相距75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多少小时可以到达乙地?
7.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32千米.两车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8.一段公路原计划20天修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45米,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修路多少米?
9.这辆汽车每秒行18米,车的长度是18米,隧道长324米,这辆汽车全部通过隧道要用多长时间
10.石家庄到承德的公路长是546千米.红红一家从石家庄开车到承德游览避暑山庄,如果平均每小时行驶78千米,上午8时出发,那么几时可以到达
二、面积问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 四条边长度相等 都是5厘米 高是3厘米 求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
2. 一个长方形 长是18厘米 宽是长的一半多2厘米 求这个长方形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3.一个正方形 边长9厘米 把它分成四个相等大小的小正方形 请问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是由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拼成的 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 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5.一个正方形纸条周长是64厘米 把这个正方形对折变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 求这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三、综合问题:
1、商店运来梨子650千克,运来的苹果是梨子的2倍。这两种水果共运来多少千克?(画图表示出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2、某校办工厂去年原计划平均每月生产文具盒3190个,实际生产11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计划任务。实际比原计划平均每月多生产多少个文具盒?
3、某食堂买来一批米,吃去158千克,剩下的比吃去的4倍少32千克,食堂买来多少千克米?
4、火车从甲城到乙城,现已行了200千米,是剩下路程的4倍。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5、甲港到乙港的航程有210千米,一艘轮船运货从甲港到乙港,用了6小时,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多行7千米,返回时用了几小时?
6、小方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需要14分钟,如果她每分钟多走10米,需要多少分钟?
7、黎明看一本330面的小说书,已经看了6天,平均每天看20页,剩下的准备7天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8、学校买来4张桌子和9把椅子,共用去546元。一张桌子的价钱和3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则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9、 印刷厂4小时印书8540本,照这样计算,再印3小时共可印书多少本?
10、希望小学要买50个足球,现有甲、乙、丙三个商店可以选择。三个商店足球单价都是25元,但优惠的方法不同。
甲店:买10个足球免费赠送2个,不足10个不赠送。
乙店:每个足球优惠5元。
丙店:购物满100元,返还现金20元。
为节省费用,希望小学该到哪个商店购买?请计算三个店分别需多少钱后说明。
四:应用题大全:
1.甲有14.8元,乙有15.2元,俩人要合买一个足球,一个足球的价钱是他俩人钱数总和的2倍,一个足球多少元,他们还差多少元?
2.一台机器3小时耕地15公顷,照这样计算,要耕75公顷地,用5台机器需要多少小时?
3.商店有14箱鸭蛋,卖出去250千克后,还剩4箱零20千克,每箱鸭蛋有多少千克?
4.光明小学为山区同学捐书,四年级捐240本,五年级捐的是 四年级的2倍,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捐120本,平均每个年级捐多少本?
5.粮店运进大米、面粉各20袋,每袋大米90千克,每袋面粉25千克,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6.两根绳共长48.4米,从第一根上剪去6.4米后,第二根比第一根剩下的2倍还多6米.两根绳原来各长多少米?
7. 四、五年级的学生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树种18.6千克,四年级比五年级少采集2.5千克,两个年级一共采集多少千克树种?
8. 一个车间原来每月用电2450千瓦时,开展节约活动后,原来一年的用电量,现在可多用2个月,这个车间平均每月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
9. 同学们参加植树劳动,四年级共有96人,每人栽3棵树,五年级有87人,每人栽4棵树,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栽树多少棵?
10. 第一小组6个同学数学测验的成绩分别是:86、79、98、100、89、94,算一算他们的平均分是多少?
11. 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35千米,一架飞机飞行的速度是汽车的28倍还少60千米,这架飞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2. 一个服装厂5天生产西服850套,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生产西服多少套?(一个月按30天计算)
13. 商店运来8筐苹果和12筐梨,每筐苹果38千克,每筐梨42千克,商店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14. 某工地需水泥240吨,用5辆汽车来运,每辆汽车每次运3吨,需运多少次才能运完?(用两种综合式解答)
15. 甲乙两地相距75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多少小时可以到达乙地?(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解)
16. 小华、小林,共有12支铅笔,小刚和小红共有20支铅笔,他们平均每人有多少支铅笔?
17、某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要给620棵树浇水,三年级每天浇40棵,浇了8天;剩下的由四年级来浇,5天浇完,平均每天浇多少棵?
18.3台织布机4小时织布336米,照这样计算,1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
19.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32千米.两车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0.一段公路原计划20天修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45米,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修路多少米?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1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从中提炼出合理、优化的方法,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大家看看这块表,我很喜欢,它的价格是一个整十数,猜猜我花了多少钱买的?
(学生猜完后,教师介绍买表经历,提到“优惠价”)
师:你们有没有购物时得到优惠的经历,介绍一下。
二、新课
场景一:白送的书包
1、某商场的促销活动。
优惠政策:
A、购物未达1000元,每买100元商品返10元现金(只计整百,对于零头不计)
B、购物超过1000元(含1000元),不享受A政策,但是给予总价八五折的优惠。
2、小明一家的购物经历
(1)全家一次性购买价值950元的商品,享受哪种优惠政策?算一算,优惠后应付多少钱
(2)准备付钱时,小明又拿了一个价值60元的书包给妈妈
妈妈:你有书包,怎么还要买?
小明:这可是白送的!
教师提问:真的是白送的吗?妈妈会给他买这个书包吗?
3、学生讨论、计算、交流后,通过与1的对比,感受到既少花钱,又能得到更大的实惠。
师:其实呀,生活中只要你肯动脑筋,就能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4、揭题《少花钱多办事》
场景二:我们的选择
1、师:六一就要到了,课前我已调查过很多同学都想去游乐园渡过这美好的一天。听说我们要去旅游,马上就有两家实力相当的旅游公司来联系业务。这就是他们的价目表:
A、开心旅游公司B、快乐旅游公司
通票车费2元/人
成人票10元/人门票费5元/人
学生票5元/人
团体票(10人以上)6元/人[40人以上门票打8.5折]
[注:通票包含车费和头道门票]
师:我们班有()名学生,()名带队老师,共()人。在服务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家旅游公司,请拿出你的付费方案。并记录下来。(依据班级实际情况填空)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学生反馈,教师板书。
4、比较各种付费方案,找出最优选择(同学们拿出了这么多的付费方案,都是可行的,我们最终会选择哪一个呢?为什么?怎么样?我们就选快乐吧,看来你们已经学会了少花钱多办事。接下来的娱乐内容就由你们自己做主吧)
场景三:我的`娱乐我作主
1、T:这些就是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及商品的价目表,你们可以自由组合决定怎样去玩,请大家商量好后,拿出你们的游玩计划,力争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2、学生活动,制订游玩计划。
3、汇报并评价。
[教学构想及反思]:
1、“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是为了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只有在解决日常实际问题中能力才能得以提高。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现行教材虽然已没有折扣的内容,但实际生活中到处可见这种折扣优惠问题,我们以发展的眼光来预设新教材可能会出现这部分内容。
2、现在的孩子很多只顾着自己的喜好去消费,但是对于如何消费更合理、更省钱的思考比较欠缺。所以我们期望通过此课来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讲求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及策略性。
3、具体到本节课来说,结合生活我们预设了课前谈话及三个场景,即:《白送的书包》、《我们的选择》、《我的娱乐我作主》。课前谈话主要是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同时让他们初步感受到生活经历与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然后从已有的经历出发,通过对优惠方案的解读提炼出“少花钱多办事”这一主题。接着让学生在自己制定的多种方案中进行思考、学会选择,达到策略的最优化。最后,利用“少花钱多办事”这一原则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14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94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4题。
二、教学要求:
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求两个数的(和倍、差倍)应用题,能正确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来检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和检验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果园里有梨树42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板演)
2、根据下列句子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杨树和柳树一共120棵
杨树比柳树多120棵
杨树比柳树少120棵
3、出示线段图:梨树:
桃树:
从图上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梨树的棵树用x表示,桃树的棵数怎样表示?
4、出示条件: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5倍。
根据这个条件,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公鸡的只数用x表示,那么母鸡的只数可以怎样来表示?
5、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练习二十一第1题)
6、交流:板演,你是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来解答的?
7、导入:在四年级时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谁来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出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果园里梨树和桃树一共有168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
(1)齐读。
(2)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边问边画出线段图。
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把哪个数量看做一份?用线段图来表示我们先画梨树,桃树的棵数有这样的几份?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3)“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是什么意思?
这道题要求的数量有两个,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做比较简便?
(4)下面我们就以小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道题用方程来做,学生讨论。
(5)交流。
(6)通过讨论和同学们的交流,你们会解这道题了吗?请做在自己的作业本上。一生板演,其余齐练。
校对板演。还可以怎样求桃树的棵树?
(7)方程解好了,下面要做什么了?你准备怎样检验?(把问题作为已知数进行检验,)生说,师板书,齐答。
2、教学想一想。
现在我们把第一个条件改一下,变成“果园里的桃树比梨树多84棵”,你能列方程解答吗?(出示改编题)
一生板演,其余齐练。
集体订正。提问:设未知数时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根据什么来列方程的?
3、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题,在解答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同?因此,你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4、小结。
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看出,如果两个数量有倍数关系,就可以把1份的数看做x,几份的数就是几x;把两部分相加就是它们的和,两部分相减就是它们的'差。我们可以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校对:你是根据哪个条件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
2、只列式不计算。
一个自然保护区天鹅的只数是丹顶鹤的2.2倍。
(1)已知天鹅和丹顶鹤一共有9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2)已知天鹅的只数比丹顶鹤多3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3、选择正确的解法。
明明家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鸡和鸭一共56只,鸡和鸭各有多少只?
(1)解:设鸡和鸭各有x只。 x+3x=56
(2)解:设鸡有x只,鸭有3x只。 x+3x=56
(3)解:设鸭有x只,鸡有3x只。 x+3x=56
商店里苹果的重量是梨的3.6倍,苹果比梨多26千克。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
(1)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 3.6x-x=26
(2)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 3.6x+x=26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感觉到今天学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那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什么疑问吗?
老师有个疑问,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为什么今天学的应用题用方程来做比较好,而复习题用算术方法做比较好呢?说明同学们掌握得不错。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2—5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15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确定等量关系,正确用方程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利用恰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弄请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联系,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P107)
1.找出下列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②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
③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米.
④把两根同样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小结)
我们今天就复习运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解题.(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新授内容
1、教学例3、
(1)、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①.读题,学生试做.
②.学生汇报(可能情况)
(90+75)×4
提问:90+75求得是什么问题?再乘4求的是什么?
90×4+75×4
提问:90×4与75×4分别表示的是什么问题?
(由学生计算出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①、660÷(90+75)=?
②方程
解: 设经过x小时相遇,
(90+75)×x =660 或者, 90×x +75×x =660
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
教师小结(略)
(3)、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 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①、(660—90×4)÷4=?
②、方程
解:设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
90×4+ 4x = 660 或者(90 + x )×4 = 660
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
教师小结(略)
让学生比较上面三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比较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三、巩固反馈.(P109---1题)
1.根据题意把方程补充完整.
(1)张华借来一本116页的科幻小说,他每天看x 页,看了7天后,还剩53页没有看.
_____________=53
_____________=116
(2)妈妈买来3米花布,每米9.6元,又买来x千克毛线,每千克73.80元.一共用去139.5元.
_____________=139.5
_____________=9.6×3
(3)电工班架设一条全长x 米长的输电线路,上午3小时架设了全长的21%,下午用同样的工效工作1小时,架设了280米.
_____________=280×3
2.(P110----4题)解应用题.
东乡农业机械厂有39吨煤,已经烧了16天,平均每天烧煤1.2吨.剩下的煤如果每天烧1.1吨,还可以烧多少天?
小结: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方法,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哪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
3.思考题.
甲乙两个港相距480千米,上午10时一艘货船从甲港开往乙港,下午2时一艘客船从乙港开往甲港.客船开出12小时后与货船相遇.如果货船每小时行15千米.客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P110---5题)不抄题,只写题号。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
等量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3:一列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应用题03-21
小学数学五年级应用题10-11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07-11
(精选)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07-12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精华]07-12
【必备】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08-15
(推荐)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07-13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优)08-13
[通用]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