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1
1、会议室里,单人椅有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2、食堂运来3车大米,每车8袋,吃掉18袋后,还剩多少袋?
3、有40人要过河,租8条小船(每条小船限乘4人)和1条大船(每条大船限乘6人),够坐吗?
4、小明买一支钢笔花了8元,买书包的钱是买钢笔的6倍,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我有50元,要买一件29元的衣服和一副18元的眼镜,还剩多少元?(两种方法)
5、小李有43张邮票,小生的邮票比小李多9张,小英的邮票比小生少14张。(1)小生有邮票多少张?
(2)小英有邮票多少张?
(3)他们三人一共有邮票多少张?
6、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用20元买票够吗?
票价:儿童票每张:5元;成人票每张:8元。
7、20xx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B组得分,中国队主场得分12分,客场得分比主场得分少5分,中国队的总分`是多少分?
8、20xx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B组得分,卡塔尔队主场得分3分,客场得分是主场得分的2倍,卡塔尔队的总分是多少分?
9、小明今年8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4倍,爸爸比小明大多少岁?
10、小刚存了8元,小兵存的是小刚的9倍,小兵和小刚一共存了多少钱?
11、6个小朋友要折80只纸鹤,每人已折了9只,还要折多少只?
12元能买3辆小汽车,要买5辆小汽车要多少元?
13、有2箱水,每箱有8瓶,把这些水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几瓶?
14、2张纸可以做8朵花,5张纸能做多少朵?
15、同学们去公园划船,每6人一组,需要4条船。如果每8人一组,需要几条船?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2
教学内容:教材第57~58页准备题,例3,“想想算算”,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初步培养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准备,引新
1、拍手游戏:
师拍8下,让学生拍的比教师少2下,学生拍几下?(这样的游戏做几次。)
2、出示准备题第1题,让学生数一数,在课本上填一填,再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黄花是6朵的,是从几里面去掉几?
3、出示准备题第2题,读题,让小朋友跟教师一起摆学具,边摆边提问:哪个摆的少,少摆2个也就是说要摆几个,让学生摆一摆,然后把书上的填空填好,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比6少2,就是要从6里去掉2,所以用6-2计算。)
4、做“想想算算”第一题
5、引入新课:从上面的摆学具和看图填充可以看出:当较小的数比较大的数少几时,要求较小的数是多少,只要从较大的数去掉少的几个这一部分。今天就用这样想的方法学习新的应用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例3,学生读题
(2)分小组讨论怎样画线段图,可以怎样想。
让各组汇报讨论怎样画线段图,老师板书出来,并让学生看图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3)提问:桃的个数是较大的数还是较小的数?求桃有多少个可以怎样想?结合线段图说明:求桃有多少个,就是求比23少9的数是多少,要从23里去掉9。指名板演列式,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2题,让学生看线段图说一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做“想想算算”第3题,让学生默读题目,提问:蓝花瓶的个数是较大数还是较小数?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提问: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应用题要怎样想,怎样做?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第1、2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3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投影出示复习题.
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思考、回答:这道题要求的“还剩多少张”是干什么用去后剩下的张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前面学习的应用题,都是把复习题的第一个条件改变成两个条件,把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变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现在,这道应用题前两个条件不变,我们在第二个条件后加上一个条件,看看变成什么样的应用题,该怎样解答.
2.教学例3.
(1)出示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
(2)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初步理解题意:
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问题入手对复习题和例3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学生知道:虽然两道题都是求“还剩多少张?”,但复习题给出了两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所以求出做完纸花后剩下的张数,也就回答了最后问题,只需一步计算;例3给出了三个条件: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由此可知,从30张彩色纸中用了两次,求最后剩下的.张数,显然不能一步完成,而需计算两步.
(4)画线段图,进一步理解题意.
学生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教师画出线段图:
指名看线段图说明题意.
(5)利用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解答应用题.
学生看图、思考、讨论:从30张彩色纸中,做纸花用去11张,由这两个条件可以算出什么?
通过思考、讨论,使学生知道:由题中的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做完纸花后还有多少张彩色纸.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哪部分表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教师随即在线段图的对应部分标出:
板书: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学生看图思考:根据条件怎样求出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第一步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30-11=19(张)
引导学生思考:这19张回答的是不是题中的问题?为什么?
通过分析,使学生知道:例3要求的是从总数30张中做纸花、做小旗用去两次后剩下的部分.19张是从30张中用去一次即做纸花后剩下的,它回答的是应用题的中间问题,而不是最后的问题.
学生看图思考:做小旗用的9张彩色纸是从哪部分中用去的?由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
指名在线段图上指出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板书:(2)还剩多少张?
学生叙述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19-9=10(张)
答:还剩10张.
(6)回顾分析、解答例3的过程.
教师以叙述及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例3的分析、解答过程.
①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问题.
指名叙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②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看由题中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解答所求问题.
指名回答由例3的已知条件能否一步解答“还剩多少张”,为什么?
③画出线段图,看图分析由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确定第一步该算什么.
指名叙述例3的前两个条件,回答用前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第一步该算什么.
再分析由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和第三个条件能木能解答所提问题,确定第二步算什么.
指名叙述例3第二步算什么.
④经过分析,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就可以列式解答了.
指名叙述例3第一步、第二步的解答方法.
⑤写出答案,检查解答有没有错误.
教师:解答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在今后的练习中,同学们可以根据题中的条件、问题自己画出线段图,根据直观图示进行分析,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再解答.
3.完成“做一做”.
幼儿园买来30个梨,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
(1)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随学生叙述,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完整的线段图.
(2)引导学生画出:
①给小班12个后剩下的部分.
②给中班9个后剩下的部分.
一名学生画在黑板上,其余学生画在书上.
(3)学生分析、解答.
(4)指名叙述解题思路.
三、全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中,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
这种应用题有两种解答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一种,即从总数中减去第一部分,再减去第二部分,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这种应用题的第二种解法.
随堂练习
1.(1)河边有24只鸭,游走了7只,还剩多少只?
(2)河边有24只鸭,先游走7只,又游走9只,还剩多少只?
引导学生对上述两题进行分析比较:两题的第一个条件相同,即河边有24只鸭,问题相同,都是求还剩多少只.但第1小题的已知条件告诉我们,从24只鸭中游走了一次即7只,求剩下的,可一步解答.第2小题是从24只中游走两次,第一次游走7只,第二次游走9只,求剩下的不能一步解答,必须先求出游走7只后还有多少只.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缝纫组买来35米花布,30米蓝布.做衣服用去59米,还剩多少米?
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4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3-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手势操作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在手指游戏中以旧引新
教师与一学生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让其余学生观察两人各出了几个手指。(如5和2)
师:你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并像这样说一句话吗?(指名说,齐说)
( )比( )多( ),
( )比( )少( ),
( )和( )相差( ),
算式是( )。
与学生再玩一次(如:2和0),师:你会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吗?同座互相说说看。
师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两个数相比,如果不是同样多,必然有大有小,我们通常把较大的叫做大数,较小的叫做小数,两个数之间的差叫做相差数。那要求大数比小数多几,或小数比大数少几,也就是要求两个数相差几,用什么方法?对,求相差数用减法。那求大数或小数该用什么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这类问题。(板书:大数 小数 相差数 5-2=3 2-0=2)
二、在手指游戏中初建数学模型
1.求较大数。
师:老师伸出几个手指?(5)请你们伸出跟老y币同样多的手指。比老师多伸出1手指,是几个?可见:比5多1是几?怎样列式?(5+1=6)请小朋友边比划手指边齐说:比5多1是6,5+1=6。
师:比5多2、3、4、5又各是多少呢?同座边比划边齐说。后让四大组依次边比划手指边观察边口述:比5多( )是( ),( )+( )=( )。
师:大胆猜想一下:比5多的数肯定是大数,还是小数,用什么方法?(求较大数用加法)我们不妨再用手指游戏验证一下!
师与男生合作,示范比划:比10多1是 ,算式是 。师与女生合作比划:比10多2是 ,算式是 。比10多3,4,5,等等呢?同座合作边比划边说说看。(边观察手势边思考边口述边倾听。)集体交流后,师小结:求较大数用加法就行了。
2.求较小数。
师:既然求较大数要用加法,那求较小数会用什么方法呢?请小朋友再大胆猜想一下。(减法)让我们同样用手势游戏来验证一下。师做手势边问:比10少1是( ),算式是 。(指名说,一、二大组齐说。)比10少2是( ),算式是 。(指名说,,三、四大组齐说。)比10少3、4、5呢?(请同座合作,一人做手势,一人口述。)
猜一猜:师做比5少4的手势,让学生猜是什么意思,口述:比5少4是( ),算式是: 。(同座互相玩我做手势你来说的游戏。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展示比划游戏。)
师小结:求较小数用减法就行了。
三、实际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大胆猜想和实际验证,我们知道了: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掌握了求大数和小数的方法,就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许多有趣的问题。
1.教学例题。(出示幻灯片)
(1)师:图中有哪几个小朋友?他们正在干什么?老师扮演小英,男生扮演小华,女生扮演小平,将他们摆花片的情况读出来。
师:如果要求小华要摆多少个,该抓住哪句话来分析?(板书比字句:我比小英多摆3个)在这个比字句中是谁跟谁比,谁多谁少?(我与小英比,我的多,小英的少)所以谁的是大数,谁的是小数?
学生说出(我摆的是大数,小英摆的是小数)后画批:
我比小英多摆3个
大 小
师:谁能连起来说是谁跟谁比,谁的是大数,谁的是小数?(指名说,齐说:我与小英比,我摆的是大数,小英摆的是小数。)
师:既然小华摆的是大数,求小华的.该用什么方法求?怎样列式?(11+3=14(个))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哪几步求得小华摆的?(先找与问题相关的比字句,然后画批出谁和谁比,谁大谁小,最后根据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来正确列式。板书:找比字句,画批大小,确定加减。)
(2)师:如果要求小平要摆多少个?,你会用以上3个步骤解题吗?试试看!
指名板书:我比小英少摆3个
小 大 11-3=8(个)
师:这个比字句是指谁跟谁比,谁的是大数,谁的是小数,为什么用减法?学生交流。
小结:我们是通过怎样的步骤来解决比多比少问题的?怎样确定加减?(找比字句,画批大小,确定加减;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2.想想做做1。
要求学生读题,找比字句,画批,列式计算。后交流思路:我与你比,我的是大数,你的是小数,求我的就是求大数,用加法。
3.想想做做2、3。(步骤同上,指2入板书。)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比多比少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在解题时,要抓住比字句认真画批,准确判断谁和谁比,谁大谁小,然后根据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来正确列式解答。
五、拓展创新
师:最后,老师想给小朋友看一道更有挑战性的题目,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
立定跳远比赛中,洋洋眺了110厘米,周周跳了140厘米,蒙蒙比周周少跳20厘米,奇奇比洋洋多跳2厘米。 ?(屏幕显示)
生提问题,屏幕同步显示出来,指名口答列式。
[教后反思]
1.借助手指游戏巧妙建模。
我让学生边比划手指边看边想边说边听:比多(少)是,算式是+(),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手、眼、口、耳、脑等,并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在充分经历、感受、体验、感知的基础上,大脑中生成了丰富的数形表象。借助丰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以及老师及时的引导点拨,他们很容易就感悟到:比多的数是大数,用加法,比少的数是小数,用减法。此时的抽象概括是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量后必然的理性飞跃!数学模型的有效生成,使学生由动作思维过渡到表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从而更好地促进新知的内化建构,拓展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了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通过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复习什么是大数、小数和相差数,以及求相差数用减法,为新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接着通过比划比10多几是几和比5多几是几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比几多几的数是大数,用加法算;最后通过比划比10少几是几和我做你猜的游戏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比几少几的数是小数,用减法算。整个建构过程流畅自然而富有变化,学生始终兴致盎然、乐此不疲!
2.借助画批深悟数量结构。
其实,让学生理解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求相差数用减法并不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认知直觉就能感悟到;但让学生由比字句掌握其中的数量结构,准确地分清谁是大数、谁是小数谁是相差数,却并不容易。因为从来没有谁带领他们这样理性地分析过,而且由于生活经验的负面影响,他们常将牛比羊多3只机械错误地理解为羊多(因为生活中我们进行比较时常说省略的比字句,例:谁多?我多)。由于读不懂比字句的含义,他们只能停留在生活经验的感知层面,迷迷糊糊地跟着感觉走,以至于到了五、六年级,还有学生分不清谁是大数,谁是小数,见多就加,见少就减。这就是低年级教学时没有将学生的认识及时提升到理性层面而造成的恶果。所以借助画批帮助学生准确而深刻地掌握比字句的数量结构和数量关系非常重要。北京特级教师马芯兰就一直主张借助画批来指导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当学生能借助画批准确地分析比字句的数量关系后,比多比少应用题的解答就易如反掌。把这类问题作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全部学完,不仅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且能发挥教材的整体结构功能,使学生站在更高的起点用全局眼光整体建构知识,提高所学知识的通识性,使学生在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时能融会贯通,并为后继学习注入无穷动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5
1、原来有22人看戏,来了13人,又走了6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面包房做了54个面包,第一组买了22个,第二组买了8个,还剩多少个?(两种方法)
3、男生有22人,女生有21人,其中有16人参加比赛,还有多少人没参加?
4、三个小组一共收集了94个矿泉水瓶,第一组收集了34个,第二组收集了29个,第三组收集了多少个?(两种方法)
5、汽车里有41人,中途有13人上车,9人下车,车上现在还有多少人?
6、小红有28个气球,小芳有24个气球,送给幼儿园小朋友15个,还剩多少个?
7、小军和小丽做灯笼,小军做了21个,小丽做了18个,送给老师50个,他们还要做多少个?(两种方法)
8、故事书有74页,小丽第一天看了20页,第二天看了23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两种方法)
9、羊圈里原来有58只羊,先走了6只,又走了7只,现在还有多少只?(两种方法)
10、小东上午做了10道数学题,下午做的比上午多3道,小东一共做了多少道?
11、小红看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5页,第二天看的比第一天少6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12、小明今年8岁,爸爸今年35岁。爸爸50岁时,小明多少岁?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6
1.再看原题
检查应用题不要怕麻烦,首先要再看一看题目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想一想自己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合理.
如:一副围棋98元,一副中国象期比一副围棋便宜89元,学校买6副中国象棋需要多少钱?
这道题说的是买围棋和中国象棋的事,告诉了我们两条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学校买6副中国象棋需要多少钱?
2.检查列出的算式对不对
在进一步理解了题意后,就要根据题意和已知的信息,分析一下自己列的算式是否正确.分析时,要按运算顺序一步一步地检查,想一想每一步算式各算的`是什么,看看最后一步算的是不是要解决的问题.
还是拿上面的题来说,这道题的算式是:98-89=9(元),9*6=54(元).
分析:98-89=9(元)
算的是一副中国象棋多少元?
9*6=54(元)
算的是6副中国象棋多少元.
最后一步算的就是要解决的问题,这说明列的算式对了.
3.再算得数对不对
在确定了算式正确后,要再来算一算每一步的得数对不对.在算得数时,能口算的可以口算,如果数字较大时,不要怕麻烦,最好用竖式再算一遍或者进行验算,要保证每一步得数都正确.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7
详细介绍: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
1.联系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使学生学会解答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2.在掌握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基础上,加深对除法两种应用题的认识.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两种应用题余数的处理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操作并解答.
(1)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根?你是怎么分的?
(2)拿出8很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你是怎样想的?
2.列式、计算,指明口述解题思路.
30个羽毛球,每6个放一盒,可以放几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例3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先分分看)
(2)读题后引导学生操作,用小棒代替铅笔,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演示.边演示进口述分的过程.
教师提问:把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是什么意思?(就是把7枝铅笔平均分成3份.)分的结果怎样?全分完了吗?(每人分2枝,还剩1枝.)
教师引导:联系平均分的含义及以前我们学的知识,想想这道题应怎样解答?(指名学生列式73=,并用竖式计算.)
教师启发:竖式中,除得的商是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2枝.)余数1表示什么?(还剩1枝.)做应用题写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时,要写单位名称,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道题商和余数后面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应怎样写?
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写出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73=2(枝)1(枝)
教师提问:回答时应怎样写?(每人分2枝,还剩1枝)为什么这样写?(因为平均分后,没有分完,还有剩余.)
(3)对比、分析:今天我们解答的这道应用题与以前学过的除法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有什么不同?(有余数,商和余数都写单位名称,回答时因有余数需答完整.)
(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在解答时要注意横式等号后面的余数及单位名称不能丢掉,写答话时要按题意回答完整.
(5)反馈练习:
把20张画片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解题过程,重点强调计算的结果及答话应该怎样写.
2.教学例4.
(1)出示例443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2)读题后,启发学生联系铺垫孕伏中第2题(羽毛球分放入盒中)列出算式:435=,并用竖式计算.
(3)讨论:除得的商8表示什么?余数3表示什么?
(4)根据讨论的结果,联系例3有余数除法计算结果及回答时的写法,独立解答课本第5页例4.
(5)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清商8的单位名称为什么是袋,余数3的单位名称为什么是个.
(6)反馈练习:
有42棵菜,每筐装8棵,可以装几筐,还剩几棵菜?
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时,重点强调平均分的第二种有余数的应用题计算,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为什么不同.
三、全课小结.
1.让学生观察板书,总结出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
2.教师纠正,补充性地进行小结.重点强调根据题意正确书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完整写出答话.
随堂练习1.看图说题意,再写算式.(投影出示)
9□=□(个)□(个)9□=□(盘)□(个)
(1)先引导学生看图,分析数量关系,理解题意.
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根据这个图和算式(1),你能说说题意吗?[根据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个)(个),可以推断是平均分的第一种方法.]
类推:把图和算式(2)联系起来,你能理解题意吗?【可讨论,根据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盘)(个),可以推断是平均分的第二种方法.】
比较、归纳:根据图及两个不完整的算式,指名说出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一个算式表示,把9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4个,还剩1个.
第二个算式表示.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2盘,还剩1个.
(2)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写好算式.
(3)订正,指名口述思维过程.
2.填空.(投影出示)
(1)144=32
143=42
(2)216=33
布置作业
有18个扣子,每件衣服钉5个,可以钉几件衣服,还剩几个?
有37米白布,每5米布做一条被单,可以做几条被单,还剩几米布?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8
1、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奶奶15个,还剩下多少个?
2、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和梨比苹果少6个,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
3、一小桶牛奶5元钱,一大桶牛奶的价格是一小桶牛奶的`4倍,买一大桶牛奶和一小根牛奶一共要多少钱?
4、一本故事书,小明每天看5页,看了一个星期,还剩28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5、小汽车每辆能坐4人,大客车每辆能坐25人,3辆小汽车和一辆大客车一共能坐多少人?
6、上原来有16个同学,又来了14个,这些同学每5个人一组,能分成几组?
7、小明买了3个笔记本,用去12元,小云也买了6个同样的笔记本,小云一共用了多少钱?
8、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9、2辆小汽车从10人,5辆小汽车能坐多少人?
10、妈妈买了5个杯子共用了20元,如果妈妈只买3个杯子要用多少钱?
11、2张纸可以写16个大字,40个大字要用几张纸?
12、同学们去划船,每条船上坐4人,他们一共坐了6条船,如果他们去坐碰碰车,每辆车上只能坐3人,需要几辆碰碰车?
13、二(1)有4个小组,每组有9人,如果每条小船能坐6人,那么同学们一共要租几条船?
14、商店有7盒铅笔,每盒8支,卖了28支,还剩多少支?
15、学校买来30盒折粉笔,24盒彩色粉笔,用去了34盒粉笔,还剩多少盒粉笔?
16、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二(1)借去12个,老师还有多少个乒乓球?
17、妈妈带了50元钱,买了4包饼干,每包饼干8元钱,妈妈还剩多少钱?
18、周姐姐家养了一些鸡和鸭,鸡有9只,鸭的只数是鸡的8倍,鸡和鸭一共多少只?
19、小华有84枚邮票,小芳的邮票比小华少18枚,小红的邮票比小芳多5枚,小红有多少枚邮票?
20、一袋草莓有46颗,另一袋有35颗,把这些草莓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能分几颗?
21、小明去超市买了6袋薯条,每袋6元,妈妈给了50元钱,小明应找回多少钱?
22、小英看一本96页的故事书,看了47页,剩下的她要一个星期看完,小英每天要看几页?
23、三个小组一共要修理58把椅子,第一组修理了21把,第二组修理了18把,第三组应该修理多少把椅子?
24、停车场有卡车39辆,轿车28辆,开走了19辆车,停车场现在还有多少辆车?
25、车上有乘客46人,到站后下车了19人,又上来了15人,现在车上多少人?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9
教学目标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二)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并渗透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培养学生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小明比小红大3岁
师问:通过这句话你知道是谁和谁比?谁大?
2.红花比黄花多7朵
师问:通过这句话你知道谁和谁比?(红花和黄花比)谁多谁少?(红花多黄花少)
师说:如果老师问通过这句话,你能知道什么?请你从这两方面来回答。下面我们再练一道题。
3.鸡比鸭少15只
师问:通过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4.摆一摆
(1)第一行摆8个圆,第一行比第二行多3个圆,第二行摆几个?
(2)第一行摆8个圆,第二行比第一行多3个圆,第二行摆多少个?
5.看图回答问题
(1)出示红花黄花图
师问:红花有几朵?黄花有几朵?
红花和黄花比谁多?谁少?
和黄花同样多的有几朵?比黄花多几朵?
师说:如果老师将黄花的朵数盖住,同学们能不能通过红花有15朵,比黄花多7朵,求出黄花的朵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8。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8
例8红花有15朵,红花比黄花多7朵。黄花有多少朵?
(1)读题。自由小声读、默读、指名读。
(2)找已知、求。教师在题上标出,并画出线段图。
(3)分析数量关系
师问:谁和谁比?哪种花多?那么红花可以分成哪两部分?怎样求黄花?(这道题是红花和黄花比,红花多,把红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黄花多7朵,从15朵里去掉比黄花多的7朵就是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即黄花多少朵)
(4)列式计算15-7=8(朵)答:黄花有8朵。
2.小结
师说:做这种应用题,关键找出谁和谁比,谁大谁小,求小的用减法计算。
3.做一做
有鸡32只,鸡比鸭多15只。有多少只鸭?
师问:你认为哪句话最重要?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求大数还是求小数?用什么方法计算?独立解答此题。
4.改一改
师说:在例8中,如果把第二个条件改成“红花比黄花少8朵”应该怎么解答?
出示改好的题:
红花有15朵,红花比黄花少8朵。黄花有多少朵?
(1)读题。(2)找准已知、求。(3)分析数量关系:①画实物图分析;②画线段图分析;③摆红圆、黄圆分析。
以上三种方法任选一种,理解谁和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求小、怎样计算。(红花和黄花比,红花少,黄花多,求黄花也就是求多的,用加法计算)
(4)列式计算 15+7=23(朵)答:黄花有23朵。
5.比一比
师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什么不同点?(都是红花和黄花比,知道红花求黄花。不同的是例8中黄花是少的,所以用减法计算,而改一改后,黄花成多的了,所以用加法计算)
(三)巩固反馈
1.摆一摆
(1)圆形有7个,圆形比三角形少2个,三角形有几个?
(2)三角形有8个,三角形比圆形多2个,圆形有几个?
2.说一说哪种跟哪种比
(1)黑熊比白熊多8只。(2)科技书比故事书少20本。
3.说一说哪种跟哪种比,哪个大,哪个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
(1)黑兔9只,白兔比黑兔多3只,白兔有几只?
(2)白兔12只,白兔比黑兔多3只,黑兔有几只?
4.拍手游戏
(1)老师拍8下,学生比老师少拍3下,学生拍几下?
(2)老师拍3下,学生比老师多拍5下,学生拍几下?
5.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1)河里有26只鸭,比鹅多12只。河里有鹅多少只?
(2)小光有74张邮票,小光的邮票比小华的多16张。小华有多少张?
(3)日照乡服装厂二月份比一月份多生产服装356件。一月份生产了2738件,二月份生产了多少件?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教学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与正叙的这类应用题相比,要求的问题和其中的`一个已知条件是相同的,区别是另一个已知条件的叙述方式相反。学生容易见多几就加,见少几就减,为了避免这类错误,培养学生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和逆向思维的能力,在复习准备过程中安排了五个练习。前三个是让学生会通过一句话分析谁和谁比,谁大谁小,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第四个练习是摆一摆,继续通过练习明确谁和谁比,谁多谁少。第五个练习,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引出今天要学的新课。
在学习新课过程中,重点让学生体会做这类题的关键是找出谁和谁比,谁大谁小,求小数用减法,求大数用加法。
在巩固反馈过程中,先通过动手操作摆三角形,体会谁多谁少。再通过口答谁和谁比,谁多谁少,求大数还是求小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然后通过拍手游戏,继续巩固今天的新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5道应用题,学生是不会再觉得困难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10
1、向阳小学二年级有5个同学做小旗,每个同学做4面。一共做多少面?
2、小亮计划三天写90个生字,昨天写了29个,今天写了53个,这两天大约写了多少个?小亮第三天大约要写多少个字?
3、女儿今年13岁,妈妈今年42岁,5年以后妈妈比女儿大多少岁?
4、小李折了9只纸鹤,小明折的是小李的`4倍,小红折的比小李少5只,小明折了几只,小红和和小明一共折了多少只?
5、一支钢笔9元钱,一个滑板的价钱是钢笔的8倍,一个滑板多少钱?
6、一个灯笼7元,豆豆要买5个灯笼,40元够么?
7、一件上衣5个口子,7件上衣需要钉多少个扣子?9件上衣钉50个扣子,够么?
8、合唱队有男生9人,女人的人数是男生的3倍,女人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
9、一只手有5个手指,一只脚有5个脚趾,2个人总共有多少个手指和多少个脚趾?
10、小华买故事书8本,买的文艺书比故事书少6本,小华买文艺书多少本?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1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巩固。
(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和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是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具和学具
写有练习题的翻转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同数量关系的几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节课在同学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下复习。
(一)想一想,议一议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学习了哪些不同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请同位同学互相议一议、说一说。(可给5分钟时间)
在同学们说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一题。如:
“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又买来45袋,食堂现在有多少袋面粉?”
(二)分析解答,变换条件和问题
师说:这是刚才同学们在讨论中讲的一题,哪位同学能从条件入手分析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并说出解答方法?
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大部分学生能做出正确解答。
40-16=24(袋) 24+45=69(袋)
答:现在还有69袋面粉。
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变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其他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并能做出相应列式解答。学生由于有讨论的基础,又在教师不断启发和鼓励下,因此很多同学能做出正确变换。
变换1.食堂有40袋面粉,第一星期吃了16袋,第二星期吃了17袋,还剩多少袋?
答:还剩7袋。
变换2.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剩下的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面粉?
列式:40-16=24(袋) 24÷8=3(袋)
答:平均每天吃3袋面粉。
变换3.食堂原有面粉30袋,又买来16袋计划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
列式:40+16=56(袋) 56÷8=7(袋)
答:平均每天吃7袋。
变换4.食堂原有面粉40袋,又买来16袋,如果每天吃7袋,可以够吃几天?
列式:40+16=56(袋) 56÷7=8(天)
答:可以吃8天。
变换5.食堂有面粉40千克,吃了4袋,每袋装9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列式:9×4=36(千克) 40-36=4(千克)
答:还剩4千克。
变换6.食堂原有面粉40袋,第一天吃了6袋,第二天吃的和第一天同样多,还剩面粉多少袋?
……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越编兴趣越高,他们所学的应用题得到全面的复习。
(三)分析、比较、判断
题目进行变换时,教师可有目的地将变换的每一道题有计划地写在表格里,以便于学生观察、思考、比较。
题目变化后,教师可逐个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回答。
1.每道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2.请学习较好的学生从每个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入手或出发,试着分析解题思路。
3.每道题在解答时,先算哪一步?为什么?
4.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不同?(共同特点:都是三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都是先算中间问题,再算最后要求的问题。不同之处是数量关系不完全相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在学生观察、思考、比较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小结出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2)分析解题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出正确算式,算出结果。
(4)写出答案,再检查一下做得有没有错误。
最后教师再强调指出: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防止死记硬背,灵活选择算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巩固提高
1.第一组练习(要求说出解题思路,提出中间问题)
(1)有46张纸,出墙报用了14张,剩下的纸平均分4次用完,每次用几张?
(2)学校里原来有7棵杨树,又栽了6棵杨树,死了3棵,现在有多少棵杨树?
(3)食堂买白菜45千克,午饭吃了12千克,晚饭又吃了1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第二组练习题(要求先自己小声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1)二年级一班有22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每7个同学一组,全班可以分成几组?
(2)前进小学买1个足球和4个皮球一共用了42元。买1个足球用了18元,每个皮球多少元钱?
(3)修花池要用94块砖,第一次搬来36块,第二次搬来38块,还要搬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解答) 3.第三组练习(要求补充条件,成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1)“小熊猫”商店,共有98只气球,xxxxxxxx,现在有多少只气球?
(2)手工组做了38辆纸坦克,送给幼儿园中班7辆,xxxxxxxx, 还剩几辆?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应用题复习课,是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巩固,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因此从课堂设计上注意引导学生参与,通过回忆讨论把学过的应用题一一列举出来,再经过分析、解答、变换对已经学过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更加清楚,又通过分析、比较、判断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达到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的目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12
1、男生有22人,女生有21人,其中有16人参加比赛,还有多少人没参加?
2、三个小组一共收集了94个矿泉水瓶,第一组收集了34个,第二组收集了29个,第三组收集了多少个?
3、汽车里有41人,中途有13人上车,9人下车,车上现在还有多少人?
4、小红有28个气球,小芳有24个气球,送给幼儿园小朋友15个,还剩多少个?
5、超市里买4袋饼干要付8元,买8袋饼干要付多少元?
6、老师有8袋乒乓球,每袋6个,借给同学15个,还剩多少个?
7、老师拿70元去买书,买了7套故事书,每套9元,还剩多少元?
8、数学课上小朋友做游戏,每5人一组,分了6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9、小军和小丽做灯笼,小军做了21个,小丽做了18个,送给老师50个,他们还要做多少个?
10、二一班有女生15人,男生比女生多11人,问二一班有学生多少人?
11、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12、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用20元买票够吗?
13、我有50元,要买一件29元的衣服和一副18元的眼镜,还剩多少元?
14、20xx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B组得分,中国队主场得分12分,客场得分比主场得分少5分,中国队的总分`是多少分?
15、图书馆有90本书。一年级借走20本,二年级借走17本,问图书馆还有多少本书?
16、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
17、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弟弟掰了6个。问我们全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
18、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
19、王师傅做了80个面包,第一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还剩多少
20、小汽车每辆能坐4人,大客车能坐25人,有3辆小汽车和1辆大客车,问一共能坐多少人?
21、有25名男生,21名女生,两位老师,50座的车够坐吗?
22、某大楼共十层,每层4米,小明站在8楼阳台,他离地面多少米?
23、小蜗牛有6只,蚂蚁是它的.3倍少2只,蚂蚁有多少只?
24、梨有36箱,苹果有37箱,小货车一次能运70箱,这些梨和苹果能一次运完吗?
25、一条大毛巾38元,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6、小红家买了一箱红富士,吃了18个,还剩6个,一箱红富士原有多少个?
27、食品店有85听可乐,上午卖了46听,下午卖了30听,还剩多少听?
28、老师布置了80道口算,小新做了69道,还剩多少道?
29、桌子上放了5本语文书,一本书有10页,共有多少页?还有1本数学书,数学书有24页,五本语文书和一本数学书共有多少页?
30、小明和小花去公园采花,小明采了6种花,每种花各7朵,小花采了4种花,每种花各8朵,小明和小花各采了多少朵花?
31、妈妈办公室里有2张办公桌,其中一张办公桌上有9种不同的书各4本,另一张办公桌上有3种不同的书各8本,妈妈办公室的两张办公桌上共有书多少本?
32、有两个花瓶,一个花瓶里插6朵花,另一个花瓶插4朵花,两个花瓶一共插多少花?
33、学校操场上有两排杨树,每排6颗,一共有多少颗?
34、一支毛笔3元钱,小红买了4只,一共用了多少元钱?
35、一张桌子4条脚,8张桌子一共有多少条脚?
36、小红买回一些玻璃珠,每5个装一袋,一共装了3袋,还剩2个,小红一共买回多少个玻璃珠?
37、一个三角形纸片有3个角,6个三角形纸片共有多少个角?
38、一个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角,一共有几个角?
39、同学们做纸花,红纸、白纸、黄花各6朵,共做了多少朵花?
40、笼子里装了5只兔子,它们一共有多少只脚?
41、三个小组一共修理椅子52把,第一组修理了20把,第二组修理了18把。第三组修理了多少把?
42、妈妈买一双皮鞋花52元,买一双布鞋花12元,付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
43、海印电器商场有彩电55台,卖了一些后还剩30台,卖了多少台?
44、商店原来有25筐桔子,卖出18筐后,又运进40筐,这时商店有桔子多少筐?
45、红领巾养鸡场有母鸡60只,母鸡比公鸡多14只,公鸡有多少只?
46、小明买了3个笔记本,用去12元。小云也买了同样的6个笔记本,算一算小云用了多少钱?
47、体育室有60副羽毛球拍。小明借走了15副,小亮借走了26副,现在还剩多少副?
48、商店有自行车60辆,卖了4天,每天卖8辆,还剩多少辆?
49、商店上周运进童车50辆,这周又运进48辆,卖出17辆。现在商店有多少辆童车?
50、校园里有8排松树,每排7棵,37棵松树已经浇了水,还有多少棵没浇水?
51、一本故事书,小明每天看5页,看了9天,还剩2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52、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少2人,女生有多少人?
53、小青有28张画片,照片比画片多16张。小青有多少张照片?
54、班级里有22张腊光纸,又买来27张。开联欢会时用去38张,还剩下多少张?
55、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6位乘客,到福州路下去8位,又上来12位,这时车上有多少位?
56、三个组一共收集了94个易拉罐,其中第一组收集了34个易拉罐,第二纽收集了29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57、上手工课,一班节约了15张纸,二班比一班多节约了8张。二班节约了多少张纸?
58、新型电脑公司有87台电脑,上午卖出19台,下午卖出26台,还剩下多少台?(用两种方法)
59、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剩12筐,运来多少筐?
60、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13
解决问题
1、用15个方木块。
(1)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
2、妈妈和女儿做红花,妈妈做了58朵,女儿做了50朵。妈妈给女儿几朵,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3、小明今年8岁,爸爸今年35岁。爸爸50岁时,小明多少岁?
4、小学二年级数学暑假作业题:小东今年6岁,妈妈今年30岁。小东12岁时,妈妈多少岁?
5、爸爸、妈妈和哥哥都掰了9个玉米,我掰了6个,我们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
6、小明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15个,还剩多少个?
7、会议室里,单人椅有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8、食堂运来3车大米,每车8袋,吃掉18袋后,还剩多少袋?
9、有40人要过河,租8条小船(每条小船限乘4人)和1条大船(每条大船限乘6人),够坐吗?
10、小明买一支钢笔花了8元,买书包的钱是买钢笔的6倍,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我有50元,要买一件29元的衣服和一副18元的眼镜,还剩多少元?(两种方法)
11、小李有43张邮票,小生的'邮票比小李多9张,小英的邮票比小生少14张。(1)小生有邮票多少张?
(2)小英有邮票多少张?
(3)他们三人一共有邮票多少张?
12、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用20元买票够吗?
票价:儿童票每张:5元;成人票每张:8元。
13、20xx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B组得分,中国队主场得分12分,客场得分比主场得分少5分,中国队的总分`是多少分?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14
1.同学们参加劳动。二(1)班去了 26 人,二(2)班去了 38 人,每 8 人编成 一组,可以编几组?
2.有 45 人去东湖游玩。其中 15 人去参观植物园,剩下的去划船,每条船坐 6 人,需要几条船?
3.李老师有 50 元钱。买 3 个小足球用去了 36 元,剩下的钱正好买 2 副球拍, 每副球拍多少钱?
4.商店卖出 5 包糖和 2 包红糖,平均每包 3 元钱,一共卖了多少钱?
5.老师有 4 盒乒乓球,每盒 6 个,借给同学 8 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写综 合式)
6.饲养员养了 10 只公鸡,14 只母鸡,每 4 只放入一个笼子,需要多少个笼子 (写综合式)
7.妈妈买来 9 个桃,爸爸买来 15 个桃,把这些桃平均放在 4 个盘里,每盘放几 个桃(写综合式)
8.妈妈买一双皮鞋花 52 元,买一双布鞋花 12 元,付给售货员 100 元,应该找 回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9、小兔有 72 只,小狗有 9 只,小兔的只数是小狗的几倍?
10、56 个桃子平均分给 7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11、商店有自行车 60 辆,卖了 4 天,每天卖 8 辆,还剩多少辆?
12、海印电器商场有彩电 550 台,又运来 240 台,卖了一些后还剩 320 台,卖 了多少台?
13、有两群猴子,每群 9 只,现把它们平均分成 3 组,每组有几只猴子?
14、二小一班有 32 人,二班有 40 人,做游戏每 8 人一个组,可以分几组玩?
15、商店原来有 25 筐桔子,卖出 18 筐后,又运进 40 筐,这时商店有桔子多少筐?
16.商店上周运进童车 50 辆,这周又运进 48 辆,卖出 17 辆.现在商店有多少 辆童车
17.校园里有 8 排松树,每排 7 棵.37 棵松树已经浇了水,还有多少棵没浇水
18.商店有 7 盒钢笔,每盒 8 支,卖了 28 支,还剩多少支
19.(1)学校买来 54 盒粉笔,用去 34 盒,还剩多少盒?
(2)学校买来了 30 盒 笔,24 盒彩色粉笔,用去 34 盒,还剩多少盒
20.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 16 筐,下午卖出 18 筐,还剩 12 筐.运来 多少筐
21.果园里有 4 行苹果树,每行 8 棵,还有 12 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22、学校买来 54 盒粉笔,用去 34 盒,还剩多少盒(2)学校买来了 30 盒 粉笔,24 盒彩色粉笔,用去 34 盒,还剩多少盒
23.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 16 筐,下午卖出 18 筐,还剩 12 筐.运来 多少筐
24.果园里有 4 行苹果树,每行 8 棵,还有 12 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25.选择有关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①有 4 袋糖②有 2 袋红糖③每袋糖重 2 千克④卖出 4 千克糖⑤还剩多少千克糖⑥红糖比糖少几千克
26.老师有 4 盒乒乓球,每盒 6 个,借给同学 8 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
27.比较下面一组题有什么是相同的,有什么是不同的,然后再解答.
(1)食堂里有 15 袋大米,又买来 40 袋,现在有多少袋大米
(2)食堂里原有大米 42 袋,用去 27 袋,又买来 40 袋,现在有多少袋大米
28、二(1)班有男同学 27 人,女同学 21 人,如果每排座 8 人能座几排?
29、面包:每个 3 元,饼干:每包 4 元,饮料:每瓶 6 元;小刚:买 4 个面包 和 1 瓶饮料,应付多少元? 小强有 50 元,买 5 包饼干,找回多少元?
30、谁买的便宜,每枝便宜多少元? 男孩:5 枝铅笔 15 元,女孩:我的笔每枝 4 元,谁便宜?每支便宜多少?
31、王红到超市想买一个书包、一双球鞋和一个足球。标价为:书包 28 元, 球鞋 35 元,足球 26 元。王红去超市至少要带多少元钱?
32、楼小学二年级一班有 42 人,二班有 38 人,三班有 39 人。二年级一班 和二年级二班共有多少人?二年级三班比二年级一班少几人?
33、 学校体育室有排球 18 个, 足球的个数比排球多 15 个, 学校体育室有排球、足球共多少个?
34、水果店有水果 46 筐,上午卖出去 28 筐,下午又运进来 21 筐,水果店现 在有水果多少筐?
35、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乘客 23 人,在第一站下去 8 人,上来 1 人,现在车 上有多少人?
36、水果店运进 75 箱苹果,第一天卖出去 24 箱,第二天卖出去 18 筐,水果 店还有多少筐苹果?
37、 二年级一班原有女生 28 人,男生 20 人,新学年开始了,又转来 9 名同学。 现在二年级一班共有多少人?
38、三个小组一共修理椅子 52 把,第一组修理了 20 把,第二组修理了 18 把。 第三组修理了多少把?
39、一双拖鞋 8 元,一双袜子 4 元。小明拿了 20 元钱买一双拖鞋和一双袜子, 应找回多少元?
40、图书馆有故事书 96 本,第一周借出 28 本,第二周借出 30 本,现在还有 多少本书?
41、花丛中有蜻蜓和蝴蝶共 35 只,飞走了 6 只,又飞来了 12 只。现在花丛中 蜻蜓和蝴蝶有多少只?
42、停车场有卡车 35 辆,有轿车 24 辆。开走了 17 辆,现在有多少辆车?
43、小明做了 18 面绿旗,又做了 32 面红旗。送给幼儿园 14 面,小明现在还 有多少面?
44、面包师傅做了 54 个面包,小明买走了 19 个,小红买走了 25。你还可以 买几个?
45、三个小队一共捉了 42 条虫子,第一队捉了 18 条,第二队捉了 16 条。第 三小队捉了多少条虫子?
46、车上有乘客 46 人,到站后下车了 19 人,又上来了 15 人。现在车上有多 少人?
47、二(2)班有 51 人,跳绳的有 25 人,拍皮球的有 8 人。其余的踢球,踢 球的有多少人?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2.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3.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结构,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准确的.找出解答第二问时所需要的条件.
教学手段
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把应用题补充完整,再解答出来.[投影片出示(最好使用复合覆盖式投影片),有条件的可以用PowerPoint演示] [演示课件应用题]
(1)______,用了4张,还剩多少张?
(2)______,又跑来5只,一共有多少只?
2.导入语:我们以前学习的一步应用题,都是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如果缺少一个条件就无法解答,必须根据所求问题和其中一个条件,找到所需要的另一个条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二、新授
1.讲解例5
出示例5
学校有15只白兔,7只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读题、分析,列式并解答.
15+7=22(只)
口答:一共有22只兔.
出示第二问
又生了8只小兔,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应用题03-21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05-24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03-17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05-08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优秀)09-02
小学数学应用题锦集15篇04-13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15篇【精】05-26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常用15篇】09-17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精品15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