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试题>数学试题>小学四年级应用题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

时间:2024-09-12 09:18:47 数学试题 我要投稿

(精华)小学四年级应用题15篇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1

  1、某车间要生产电视机1560台,已经生产了8天,每天生产120台,剩下的每天生产150台,还要几天才能完成任务?

  2、一个服装车间原来做一套服装用布48分米,改用新法裁剪,每套可节约用布3分米,原来计划做3000套服装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几套?

  3、一个养鸡场一月份运出肉鸡13600只,二月份运出的肉鸡是一月份的2倍,三月份运出的比前两个月的总数少800只,三月份运出了多少只?

  4、计划生产一批零件,王师傅每天生产90个,12天才能完成。结果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8个,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5、4筐西红柿共重80千克,5筐青菜共重125千克。平均每筐青菜比西红柿重多少千克?

  6、食堂运来1200千克煤,烧了16天,还剩480千克。平均每天烧多少千克?

  7、新村小学430名同学,分乘5辆汽车去农村参观。前4辆车各坐84人,第5辆车要坐多少人,才能保证全部坐上车?

  8、学校图书室买来故事书和科技书共1020本,其中故事书有850本,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故事书是科技书的多少倍?

  9、红华服装厂要做一批校服,已经做了12天,平均每天做1450,还差109件,一共要做多少件?

  10、一个养禽专业户,养鸭890只,养鸡的只数是养鸭的3倍少15只。那么,这个养禽专业户养鸭和鸡共多少只?

  11、小华有邮票84张,小荣的邮票比小华多18张,小梅的邮票是小荣的2倍少41张,小梅有邮票多少张?

  12、厂里有一批化肥,已经装了84袋,每袋60千克,还剩下1860千克。如果把这批化肥平均分3次运完,每次运多少千克?

  13、一个修路队,修一条长560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2天,还剩下800米。平均每天修多少米?修好这条公路一共用多少天?

  14、一筐桔子连筐重26千克,卖出桔子的一半后,连筐重14千克,桔子和筐各有多少千克?

  15、动物园的3只大象每天吃1620千克的食物,一只熊猫5天吃食物120千克。一只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比一只熊猫多多少千克?

  16、某酒店接待一批客人,如果每间客房住2人,只需要36间客房;如果每间客房住3人,可以少用几间客房?

  17、服装公司计划25天生产1275套校服,前5天生产195套,要在原计划天数内完成任务,以后每天平均要生产多少套?

  18、电冰箱厂原计划每天生产50台电冰箱可以在预定的时间里完成。实际每天生产60台,结果提前3天完成了任务。这批电冰箱共有多少台?

  19、服装厂计划生产鼓号队礼服,每天做75套,生产了24天,比原计划多生产200套。那么,原计划生产多少套?

  20、四年级同学种树400棵,五年级比四年级的2倍少68棵。四、五年级一共种树多少棵?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2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从甲城到乙城行驶了18小时,从甲城到乙城的路程是多少?

  2、小芬上学步行的速度是70米∕分,她从家到学校要走19分钟。小玲上学步行的速度是75米∕分,她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钟。两人上学各要走多少米?若小芬家、小玲家及学校在同一路上,从小芬家到小玲家要走多少米?

  3、一辆汽车以63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12小时到达。从乙城返回甲城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返回行驶了多少小时?

  4、小明同学参加学校的秋季运动会1500米的长跑比赛,跑完全程的他用了5分钟,问平均每秒跑多少米?

  5、王叔叔从广州乘车到河源市,去时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行驶了3小时,回来时只用2小时。你知道王叔叔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吗?

  6、拖拉机每分钟行300米,卡车每分钟比拖拉机多行300米,卡车6分钟行多少米?卡车的速度是拖拉机速度的多少倍?

  7、声波在空气中每秒可传播340米,一架飞机向地面发射声波给地面接收站,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共经过12秒,求飞机距接收站的距离。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3

  1、王叔叔在化肥厂开车送化肥。去时每小时行48千米,用了5小时,返回时因为空车只用了3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学校发练习本,发给8个班,每班200本,还要留100本发奖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3、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4、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0本书,3小时装订了240本。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书还需要多少小时能装订完?

  5、在一个建筑物的'一边插了35面红旗,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了3面蓝旗。蓝旗一共多少面?

  6、王大妈家的母鸡6月份前10天共产蛋80个,后20天共产蛋190个。平均每天产蛋多少个?

  7、买一盆花要120元,买4盆送一盆,学校要用25盆花,最少要花多少钱?

  8、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6吨食物,够大象吃上20天吗?

  9、买一束鲜花20元,买4束送1束。李阿姨一次买4束,每束便宜多少钱?

  10、水果店2千克苹果售价5元,3千克香蕉售价12元。妈妈打算苹果和香蕉各买6千克,应付多少钱?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4

  教学内容:教材第31、32页例3、“想一想”和“练一练”,练习七第l~5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与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联系,认识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掌握分析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分析一般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出示线段图: 提问:谁能根据线段图编出一道应用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学校美术组有18人,书法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2倍,美术组和书法组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这道题要怎样想?

  请同学们把这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提问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二、教学新课

  1.揭示课题。

  我们刚才根据美术组18人和书法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2倍。求出了美术组和书法组的总人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我们将复习题增加一个条件,重新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 天要学习的例3。(出示例3)

  学生默读题目后老师提问:这道题和复习题有什么不同?告诉 我们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l

  学生回答后,老师边指图边叙述:根据题意,我们已经知道,美 术组有18人,书法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2倍。

  提问:合唱组的人数与这两个组的人数有什么关系?美术组和 书法组的总人数是指什么?

  老师叙述:把美术组和书法组的人数合并在一起就是这两个组的总人数。老师边叙述边把线段图合并成:

  这就是美术组和书法组的总人数。

  提问:这两个组的总人数是不是合唱组的人数?为什么?合唱组的人数在线段图上应该怎样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线段图画完整。

  提问:请同学们看线段图想一想,要求合唱组有多少人必须先求什么?为什么要先求美术组和书法组的总人数?

  美术组和书法组的总人数能不能一步就求出来?为什么?

  你能求美术组和书法组一共有多少人吗?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求合唱组有多少人要怎样想?

  提问:这道题应该分几步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要求学生分步列式解答,解答后让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提问:应该怎样列综合算式? ·

  指名学生板演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其他学生列在课本上,并要求学生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老师叙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三步计算应用题。(板书:三步计算应用题)

  提问:例3与复习题比较一下,这两题有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强调:三步计算应用题是从两步计算应用题发展而来的,与两步计算应用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与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一样,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可以分步解答,也可以根据题意直接列综合算式解答。解答后要再检查一遍,看看列式和计算是不是都正确。

  3.出示第31页“想一想”,先让学生进行分析要怎样想,再独立解答。

  提问: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解答时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练习

  1.做第32页“练一练”。

  让学生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说出分析的过程。

  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要求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并结合第二步提问:为什么要先求出松树和柏树的总棵数?

  2.讨论。

  出示以下两题:

  (1)果园里有桃树40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苹果树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多25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2)果园里有桃树40棵,梨树比桃树的3倍多25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先让学生分别口头分析,再列式计算。

  指名学生板演后提问:这两题的计算结果是不是一样?两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说明:第(1)题先要求出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第(2)题先要求出梨树的棵数。

  改变第(1)题的第二个条件,改成“梨树比桃树少10棵”。

  改变第(2)题的问题,把问题改成“苹果树的棵数等于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苹果树有多少棵?”

  要求学生列式计算。

  提问:改变后的第(1)题与原来的第(1)题有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第(2)题求苹果树的棵数就是求什么?

  3.做练习七第4题。

  指名学生读题。

  提问:这道题要求什么?求这个问题可以先求什么?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了三步计算应用题。三步计算应用题是由两步计算应用题发展来的,与两步计算应用题有密切的联系。解答

  三步计算应用题,也要根据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分析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然后列出算式来解答。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七第1~3题。

  家庭作业:练习七第5题。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5

  课题:三种常见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目标:1.从已学习的求几个几的应用题中,分类概括出三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2.掌握三种常见数量关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并能正确列式解答.

  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头列式解答下面各题

  (1)泥娃娃每个8元,买5个要多少元?

  (2)钢笔每支6元,买3支要多少元?

  (3)汽车每小时行使80千米,3小时行使多少千米?

  (4)冬冬每分步行70千米,4分步行多少千米?

  (5)一台印刷机每小时能印报纸4400张,2小时能印报纸多少张?

  (6)一个建筑队每天平整地基80平方米,3天能平整多少平方米?

  2.比较上面6题,相同点: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关系式是每份数*份数=总数

  根据事件的不同,给6道题分三类:购物问题、行程问题、工作问题。

  3.课题:三种常见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二、学习新知

  1.找出上面6题每题的每份数、份数、总数

  2.问:你知道在购物问题、行程问题、工作问题中每份数、份数、总数又分别叫什么名称?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先说说,再看书自学)

  3.讨论交流:(1)购物问题,什么叫单价、数量、总价,举例说明;

  单价、数量、总价三者的关系怎样,举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符合上面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2)行程问题,(讨论过程同上,重点理解“速度”)

  (3)工作问题,(讨论过程同上,重点理解“工作效率”)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第2、3题

  2.练一练第4、5、6题

  四、变式深化

  根据每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推出另外两个关系式并把4、5、6题进行相应的改编。

  课题:正归一应用题

  目标:1.理解"照这样计算"的含义,掌握正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并能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思路;

  2.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

  过程:

  一.情景导入,理解"照这样计算"

  买3瓶可乐要6元,你能知道买9瓶可乐要多少元吗?

  1.讨论重点:3瓶同样的可乐,可以求出1瓶可乐的单价;要买的9瓶可乐与那3瓶是一样的可乐,才可以求出9瓶可乐的总价.

  得出:在数学上,用了一个简洁的词语来表达,叫"照这样计算".

  2.学生说说对"照这样计算"的理解.

  二.展开新课

  1.出示完整的例题:买3瓶可乐要6元,照这样计算,买9瓶可乐要多少元?

  2.学生独立解答

  3.讨论交流:

  列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3瓶6元

  9瓶?元

  方法一:6/3*9方法二:6*(9/3)

  (要求说出每种方法的解题思路,再比较两种算法的不同)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第2,5,6题(体会两种解题方法的目前适用条件)

  2.练一练第1题,找出3道题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3.练一练第8题,进一步掌握正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四.小结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6

  教课内容:以乞降为基本数目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书 p51)

  教课目的:使学生理解以乞降为基本数目关系的两步计算应 用题的构造,能用剖析法或综合法剖析数目关系,会口述解题步骤,能正确地列式解答。

  教课步骤:

  一、准备引新

  1、秋季到了,让我们到果园里看看吧!果园里种满了什么 树呀?假如老师告诉大家果园里有苹果树1420 棵,要求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出示准备题1)你能解答吗?为何?谁来补一个条件呢?

  梨树有 1000 棵 1420+1000=2420 (棵)

  3、这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应用题?谁能补一个条件,使它成 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学生口答增补:

  ( 1)梨树比苹果树少 420 棵

  ( 2)梨树比苹果树多 420 棵

  ( 3)苹果树比梨树少 420 棵

  ( 4)苹果树比梨树多 420 棵

  4、揭题:这样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新课,此刻我们先一同来研究第一种

  二、研究新知:

  1、研究例 3

  ( 1) 读题,找条件和问题,师画出线段图

  ( 2) 依据小黑板上的思虑提示,同桌互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 3) 学生在簿本上试做这道题,只用列出分步算式,快的同学能够列出综合算式。

  (4) 指名板演算式,集体沟通:指名说解题思路,1420 表示什么? 1000 表示什么?

  ( 5) 综合算式怎么写 ?谁还有不一样的写法? 1420-420 表示什么?算呢?依据思虑提示自己思虑后在簿本上列式计算。指名板演,并谈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小结:

  我们今日学习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跟从前学习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在条件上有什么不一样?只有两个条件的时候,此中一个条件需要用到几次,这两题中的哪个条件用了两次?第一次用它求什么?第二次用它求什么?但今日学习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跟从前学习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有一点仍是同样的,那就是重点都是先求出中间问题。

  三、稳固深入

  1、 p52 练一练 1,请学生写在书上,集体校正

  2、 p52 练一练 2,看线段图列式计算

  3、 p52 练一练 3 判断:谁的解法对?

  小刚: 240+40=280 (人)

  小明: 240+40=280 (人)

  240+280=520 (人)

  小华: 240-40=200 (人)

  240+200=440 (人)

  小青: 240+240=480 (人)

  480+40=520 (人)

  小组议论,选出正确的答案,错的答案要谈谈错在哪里?

  5、 p53 练一练 4

  “师 ”之观点,大概是从先秦期间的 “师长、师傅、先生 ”而来。此中 “师傅 ”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 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 “师 ”之含义,此刻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教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专长值得学习

  者。 “老师 ”的原意并不是由 “老 ”而形容 “师”。 “老”在旧语义中

  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问渊博者。 “老”“师 ”连用最先见于《史记》,有 “荀卿最为老师 ”之说法。慢慢 “老师 ”之说也不再有年纪的限制, 老小皆可合用。 不过司马迁笔下的 “老师 ” 自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 “教师 ”,其不过 “老”和 “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 “道 ”,但其不必定是知识的'流传者。 今日看来, “教师”的必需条件不但是拥有知识, 更重于流传知识。

  四、总结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寒是少儿语言发展的阻碍。

  许多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寒: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面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重点,面向全体,倾向差生。一是和少儿成立和睦的语言沟通关系。每当和少儿发言时,我老是笑容相迎,声音和蔼,动作亲昵,除去少儿恐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自由自在地和我谈话。二是着重培育少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讲堂教课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课模式,撤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拘束,多采纳自由议论和发言的形式,给每个少儿许多的当众说话的时机,培育少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少儿,我老是仔细地耐心地听,热忱地帮助和鼓舞他把话说完、说好,加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停提升,我要求每个少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少儿, 即便是某一方面, 我都抓住教育,提出夸奖,并要其余少儿模拟。长久坚持,不停训练,少儿说话胆子也在不停提升。

  今日你学会了什么?

  照本宣科是一种传统的教课方式,在我国有悠长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 ,照本宣科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挡学生能力发展的教课方式 ,逐渐为人们所摒弃 ;而另一方面 ,老师们又为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呕心沥血。其实,只需应用适当 , “死记硬背 ”与提升学生素质其实不矛盾。相反,它正是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7

  解决问题。(25分)

  1、海沧野生动物园的狮子一天要吃35千克的食物,十月份一个月要吃多少千克食物?

  2、一本故事书有193页,如果笑笑每天看8页,25天能看完吗?

  3、司机王叔叔从厦门出发到福州送货,前3小时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后2小时的速度是50千米/小时,王叔叔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4、果园里种了34棵桃树,种的梨树是桃树的8倍,种的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4分)

  5、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17000千米,如果它每天习780千米,20天能飞到吗? (4分)

  6、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175米,宽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分)

  7、学校为田径队员买运动服,每套120元,要买40套,带5000元够吗?(4分)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8

  四,比单位1多或少几分之几类型题目

  解析:分两步,第一步判断是乘法还是除法。第二步判断是加法还是减法:比单位1多用加法,比单位1少用减法。

  1,商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苹果有180千克,梨比苹果多1/9,梨有多少千克?

  首先判断单位1,比字后面是苹果,所以苹果是单位1,苹果是已知的,也就是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另外比单位1多,所以用加法。

  列式:180×(1+1/9)

  2,商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苹果有180千克,苹果比梨少1/9,梨有多少千克?

  根据以上可以判断单位1是梨,不知单位1,用除法。比单位1少,用减法。

  列式:180÷(1﹣1/9)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9

  1、红燕服装厂5天生产服装240套,照这样计算,6月份可生产服装多少套?

  2、建筑工地运水泥,上午运来65吨,下午运的比上午的2倍还多15吨,这一天共运来多少吨水泥

  3、有一堆黄沙,先运走18吨,剩下的用7辆车运完,每车运6吨,这堆黄沙共有多少吨?

  4、有一堆黄沙,一共116吨,先运走18吨,剩下的用7辆车运完,平均每辆车运多少吨?

  5、甲乙两辆旅游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5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9千米,两车8小时相遇。求AB两地的路程。

  6、火车2小时行驶20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广州到北京的铁路长2346千米,要行驶多少小时?

  7、某车间原加工2400个零件需8小时,技改后在同样的时间里可加工同种零件5600个,技改后每小时可比技改前多加工零件多少个?

  8、小红读一本故事书,每天读15页,需12天读完。如果每天读20页,几天可以读完?如果要求在6天读完,每天应读多少页?

  9、有一块长方形果园,它的长是80米,宽比长短35米,整个果园占地面积是多少?如果要在果园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的.长是多少?

  10、城关小学五年级的328名同学去参观农业科技示范园,已经去了48人。剩下的每20人乘一辆中巴车,需要多少辆中巴车

  11、学校栽了一些盆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多少个教室?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10

  1、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先用6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了3时,返回时行驶了2时,正好达到乙地。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2、长不变,宽增加到24米。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3、 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小明从上午8时起乘汽车到离家100千米的奶奶家,他在上午10时能到奶奶家吗?

  4、篮球12元/个,足球11元/个,老师带了50元,需要买3个球,有几种买法?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11

  1、仓库要运出一批产品,两天运完,第一天运出全部的3/10,比第二天少运出120件,这批产品共有多少件?

  2、水果店里有苹果300千克,运来的雪梨比苹果少1/30,运来的雪梨比苹果少多少千克?

  3、水果店里有苹果300千克,比运来的雪梨少3/10,运来雪梨多少千克?

  4、水果店里有苹果300千克,运来的雪梨比苹果少2/5,运来雪梨多少千克?

  5、 某商站运进一批红糖,第一天卖出350千克,第二天卖出300千克,两天正好卖出了这批红糖的40%,这批红糖有多少千克?

  6、 学校图书馆购进科技书80本,比购进的故事书少20%。学校图书馆购进故事书多少本?

  7、 一 校服共60元,如果裤子的'单价是上衣单价的5/7,上衣和裤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8、 某工厂十月份生产机器420台,九月份生产的台数是十月份的19/20,又是十一月份生产台数的21/20,十一月份生产机器多少台?

  9、 陈老师把30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是2.25%,存4年后一共可以取回多少元?

  10、 修一段900米长的公路,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30天完成。两队合做几天可以完成?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12

  1、一本故事书320页。小华每天读20页,读了8天,剩下的5天读完,每天要读多少页?

  2、爸爸买了一桶色拉油,连桶重3.4千克,吃了一半油之后连桶重1.9千克。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3、小学四年级为灾区捐款2400元,四年级有6个班,每个班有40人,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4、妈妈用10元买水果,买苹果用3.5元,买柿子用1.8元,妈妈想要用余下的钱买一个6.5元的西瓜,钱够吗?

  5、海龟6小时游了114千米,海豚4小时游96千米,谁游的.快?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6、甲乙二人合作生产一批零件,甲每天做28个,乙每天做32个,他们合作5天,一个做了多少个?

  7、养鱼池养了25条金鱼,养的花鱼的数量是金鱼的2倍还多10条,养的花鱼有多少条?

  8、小明打一篇文章,每分钟打字90个,15分打完。如果想10分钟打完,每分钟要打多少个?

  9、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是3.61亿平方千米,其余是陆地,陆地面积有多少亿平方千米?

  10、电池厂生产了4800节电池,每12节装一盒,每8盒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11、一只猎豹每秒跑30米,一只袋鼠每秒跑15米,照这样的速度,如果它们各自跑300米,猎豹比袋鼠少用多少秒?

  12、玩具厂5天制作140万个玩具,照这样计算,9天能做多少个玩具?

  14、小明身高134.6cm,比笑笑高2.7cm,小军比笑笑高3.4cm,笑笑身高是多少?小明和小军谁高?

  15、张华和李明比赛打字,在一小时内,张华打字4320个,李明打了4500个,张华平均每分钟比李明少打字多少个?

  16、一个长方形果园,长250米,宽80米。这个果园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种果树2棵,这个果园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17、做一套衣服成本价是86元,卖出价是120元。现在做100套衣服,全部卖出去,一共可以赚多少钱?

  18、王老师买了2本书,第一本12.36元,第二本比第一本多4.25元。这两本书一共多少元?

  19、小李家养了42只鸡,养的鸭子的只数是鸡的一半。他家一共养了鸡鸭多少只?

  20、旅行社组织旅游,上午报名360人,下午报名240人,如果每60人坐一辆车,这些人一共需要坐几辆车?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13

  1、食堂前天购进白菜328千克,昨天购进白菜156千克,今天购进白菜272千克,食堂3天共购进白菜多少千克?

  2、同学样采集植物标本,四一班同学采集132个,四二班同学采集256个,四三班同学采集168个。四年级一共采集了多少植物标本?

  3、小红读一本480页的`故事书,第一周读了136页,第二周读了164页,小红再读多少页正好读完?

  4、一辆客车前3时行驶105千米,后2时行驶80千米。这辆客车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5、一个工地用去2400吨水泥后,又运来800吨,这时工地有水泥1400吨,工地原有水泥多少吨?

  6、学校位于小刚家和小丽家之间,小刚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刚每分走65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5分,两人在学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7、甲、乙两城相距6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行了4时后,距乙城还有44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每时多少千米?

  8、王乐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3厘米,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266步。操场大约长多少米?

  9、育才小学有学生718人,全乡有这样的小学18所。全乡约有多少名小学生?

  10、一种面条机,每台批发价是86元,王经理想买26台,他带2500元够吗?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14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25页例1、“想一想”和“练一练”,练习六第l一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求两积之和(差)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2.使学生学会利用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分析应用题从条件开始想起和从问题开始想起的两种分析方法,提高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解答复习题(1)。

  出示教材第24页复习第(1)题。

  学生口头提问题,并说明理由。再口述算式,老师板书。

  指出: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可以求出一个相关的问题。(板书:根据条件求问题)

  2.解答复习题(2)。

  出示教材第24页复习第(2)题。

  学生口答说数量关系式。.

  指出:根据要求的问题,可以想数量关系式,找出需要的条件。

  (板书:根据问题想条件)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根据条件想问题以及根据问题找条件的方法来分析、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今天,我们继续用这两种方法来学习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

  提问;题里有哪几个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谁来说说看,怎样画线段图来表示例l的题意?(画线段图)

  请哪位同学来看着线段图,说说例1的意思。

  (2)请大家看着线段图想一想,从条件开始想,可以怎样想?

  如果从问题开始想,又可以怎样想呢?根据什么来求杉树的棵数和杨树的棵数?

  谁来说一说,这道题要分几步做,每一步算什么?

  请同学们自己分三步,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让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谁来说一说,怎样列综合算式?(板书综合算式)

  (3)提问:算式中4x24求的是什么?3x20呢?第三步为什么要相加?

  请同学们在第25页上把这道题算完。同时指名学生板演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指出:例1是先求出两个部分各是多少,再用加法求出一共多少。

  2.教学“想一想”。

  (1)请大家看下面的`“想一想”,书上又给我们提了什么问题?

  出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让学生读题。

  (2)提问:这道题根据条件想问题,可以怎样想?根据问题找

  条件又要怎样想?按照这样想的过程,这道题会解答吗?

  让学生做在自备本上,指名学生板演。

  (3)请同学们把这两道题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这两步会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为什么不同?

  指出:在解答应用题时,不管用哪种方法想,都要按照题目里数量之间的联系,确定用什么方法做。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题。

  提问:题里有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

  指名学生用两种思路说一说,这道题可以怎样想。

  然后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说一说每一步求的什么。

  2.做练习六第l题。

  (1)提问: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哪两个问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提问:这两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都先要求出大米的千克数和面粉的千克数?

  为什么最后一步计算方法不一样?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解答应用题可以用哪两种方法来分析解题的过程?

  说明:在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以后,还要注意根据题里数量之间的联系,确定每一步的计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六第2、3题。

  家庭作业:练习六第4题。

  提问:这里的计算题,哪几道可以用简便的过程使计算简便?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 解应用题的书写格式和步骤.

  3.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求未知数 (要求口述口算过程,并说出根据)

  +40=56 -47=28 +25=42

  -24=36 +18=60 -33=12

  (2)板演(与口算同步进行)

  农场养肉牛94头,养奶牛78头,养的肉牛比奶牛多多少头?

  订正板演时强调数量关系(肉牛头数-奶牛头数=肉牛比奶牛多的头数)

  二、讲授新课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板书课题:列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解应用题)

  1.教学例8

  农场养的肉牛比奶牛多16头.肉牛有94头,奶牛有多少头?

  (1)用以前方法解答

  94-16=78(头)

  明确数量关系:肉牛的.头数-肉牛比奶牛多的头数=奶牛的头数

  (2)用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解答,引导学生思考:

  ①设谁为 ?

  题中求奶牛有多少头,应设奶牛有 头.

  教师板书:设奶牛有 头.

  ②组织学生讨论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师板书)使学生明确:

  A:奶牛的头数+肉牛比奶牛多的头数=肉牛的头数

  B:肉牛的头数-奶牛的头数=肉牛比奶牛多的头数

  ③列式解答(根据不同的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教师板书 A : +16=94 B:94-=16

  =94-16 =94-16

  =78 =78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答:奶牛有78头.

  (3)比较列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解答应用题与以前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①要设所求的未知数为 .

  ②未知数 和已知数放在一起参加运算.

  ③解出的未知数 所代表的数不写单位名称.

  (4)练习

  图书馆借出科技书35本,借出的科技书比借出的故事书少18本.借出故事书多少本?

  三、巩固练习

  1.选择正确的算式.

  (1)某班女生比男生多4人.女生有27人,男生有多少人?

  A.27- =4 B. +4=27

  C.27+4= D. -4=27 E.27-4

  (2)山坡上栽满了松树和柏树.松树有250棵,比柏树多120棵.柏树有多少棵?

  A. B. C.

  D. E. F.

  2.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1)小明有连环画38本,小林比小明少13本,小林有多少本?

  (2)中央广播电视塔总高405米,比北京国际饭店高出301米,北京国际饭店的高度是多少米?

  3.一题多解

  (1)工厂运来一批煤,烧了28吨,还剩13吨,这批煤有多少吨?

  (2)四季香果园采用科学管理后,去年收的苹果比前年多16吨.去年收苹果84吨,前年收了多少吨?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列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解答应用题与以前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有什么区别?

  五、课后作业

  1.工厂运来一批煤,烧了28吨,还剩13吨,这批煤有多少吨?

  2.四季香果园采用科学管理后,去年收的苹果比前年多16吨.去年收苹果84吨,前年收了多少吨?(用两种方法解答.)

  3.红星小学歌舞队原有37人,这学期又收了一些新队员,现在有45人.这学期收了多少人?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09-10

小学倍数的应用题07-11

小学数学应用题03-21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荐】09-11

小学应用题公式09-06

【通用】小学四年级应用题15篇09-11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集锦[15篇]09-10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03-19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应用题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