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语文教案>《早》语文教案

《早》语文教案

时间:2021-03-23 10:13:4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早》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早》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早》语文教案1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考虑,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摆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论“早”

  1、出示: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设问:这三句话都是告诉我们要怎样?

  3、揭示课题《早》,齐读

  4、读生字、读课文

  5、教师归纳小结:为什么要用“早”做课题?课文是从那些方面紧扣“早”来写的?

  二、赏梅

  1、请同学们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那些段落写梅?

  2、有感情朗读,课文从哪三个角度描写了梅花?,找出对应句子。

  3、作者对于腊梅是怀着怎样感情的?

  4、有感情再朗读,先个别读,再齐读。

  5、你能合上书本背诵出来吗?试一试。

  6、历来有许多名人吟颂梅花,它还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被称为“群花之魁”,想想有那些吟颂梅花的诗句?

  7、背诵《墨梅》、《卜算子咏梅》

  8、从课文和刚才的诗句中你品位出梅花有那些品质?

  三、品“早”的来历

  1、内容过渡:梅花早,鲁迅也早啊,他还在他的书桌上刻下了一个“早”字呢?这个“早”字有何来历呢?

  2、第几小节写了“早”字的来历,有感情朗读汇报,复述“早”字来历的故事。

  3、同学介绍鲁迅生平和故事。

  4、出示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

  5、我们要学习鲁迅的哪些品质?

  6、学习鲁迅勉励自身珍惜时间的名言(3句)。

  7、文中也有一段话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8、古今中外,也有许多勉励我们珍惜时间的佳句,你知道有哪些吗?(生交流)

  四、游“三味书屋”

  1、课文除了写腊梅,写“早”字的来历外,还写了什么?

  2、“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介绍“三余书屋”。

  3、朗读第3小节,考虑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其内部摆设的?

  4、拓展迁移:学习作者按方位顺序介绍三味书屋的方法来介绍我们的教室。

  五、总结课文

  作者由三味书屋引出蜡梅,由腊梅的清香纯洁、早,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梅花的品格之高洁,鲁迅的品德之高尚,有人说,鲁迅就像梅花,一朵永不凋谢的梅花。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做梅花,做一朵永不凋谢的梅花!

《早》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中晚唐社会现实在诗歌中的大致反映.

  2.了解杜牧诗歌中表现出来的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讽刺,对人民疾苦同情的情怀.

  3.学习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

  以温习《阿房宫赋》导入课文,由此介绍作者.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为黄、池、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中书圣人等官。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抱负。

  他的诗、赋和古文都极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高,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李杜」。杜牡以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并能寓讽喻、感慨于景物之中。他自称“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古不今,处于中间”。咏史诗成就颇高,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江南春》:千里莺鸣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研讨诗歌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诗歌。

  2、范读诗歌。

  3、指导全体学生朗读诗歌。

  4、自读诗歌,了解诗意,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讨论,然后思考下面问题。

  (1)秋高气爽时节,本是大雁翱翔长空、无拘无束之时,可诗中却用“惊”“哀”来形容雁儿,为什么?

  明确:因为有胡人拉弓控弦射雁。

  (2)问题二:颔联中,诗人写汉代的“仙掌”、“长门”,有什么作用?

  明确:起到烘托作用。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在这静寂的画面上飘过孤雁飘渺的身影,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暗淡,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这样就把大雁失群后那种凄凉的景象描写出来了。

  (3)问题三:本来春回大地,正是雁儿飞回家乡的好时节,可诗人为什么劝雁儿留在南方?

  明确A.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

  B. 虽然南方人烟稀少,但是食物充分,菰米和莓苔处处都有。

  (4)问题四:综观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流离失所的雁儿们持什么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请说出理由。

  明确:对这些雁儿们是深切同情的。从“须知”“岂逐”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和嘱咐。哀怜大雁的惊飞离散,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与其说是对雁儿们的深情嘱咐,更象是对边地流民的劝慰与嘱

  咐。

  5、关于题目和写作背景

  唐武帝会昌二年八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南侵大同太原等地,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任上,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的命运充满关切。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感怀,因以“早雁”为题,托物寓意,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而寄予深切同情。

  6、指导学生课内完成背诵。

  三、结语

  通过学习这一首诗,我们可以知道,杜牧笔下的早雁是有寄托的。他表面上是写雁,实际上是写人,即把逃避回纥南侵的边地写作四散的早雁。这是象征的表现手法。全诗通过写边地人民的苦况,既有对人民的同情,又隐含着对朝廷未能抵抗强敌、安抚百姓的不满,表现了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四、布置作业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思考:杜牧这首诗采用了“托事于物”的象征手法,称得上是一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尽而意有余”的名篇,请你根据当时的背景,鉴赏这一首诗,说说诗人欲抒发什么感情?

  (附:这首诗是作者于宣宗大中四年(850)将离长安到湖州(即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任刺史时所作。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杜牧不但长于文学,而且具有政治、军事才能,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当时他在京城里任吏部员外郎,投闲置散,无法展其抱负,因此请求出守外郡。对于这种被迫无所作为的环境,他当然是很不满意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下此诗。

  五、板书设计(略)

《早》语文教案3

  学习目标:

  1、 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精读课文(5~8小节)。

  2、 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 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课前准备:收集鲁迅的名言、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板书:早 (提问: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什么?)

  2、 揭示课题,齐读(提问:看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

  3、 教师归纳小结:为什么要用“早”做课题?“早”有什么来历?含义是什么?

  二、 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并能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记号,可以问问同桌,上课仔细听,还不能解决的可以提出来。

  2、 指名读文,相机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 选读课文

  1、 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2、 指名读学生自己选定的小节,感情朗读汇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四、 精读课文(5~8小节)

  1、 快速浏览课文,文章哪几节与“早”有关?(5~8小节)

  2、 (精读5~8小节)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请同学们进行批注式阅读5、7小节,品评两种“早”的异同。(批注可以写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等,准备汇报。)

  4、 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内容:

  A、 学生汇报第五节的内容:

  a、 这一节主要写了梅花的冰清玉洁的韵致和梅花开花的早。

  b、 课文写的梅花美吗?相机理解“润泽透明”“冰清玉洁”“韵致”,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感受到梅花美吗?

  c、 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d、 理解“二十四番花信风”。

  e、 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开花时的早?

  B、 学生汇报第七节:

  a、 这一节主要写了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

  b、 说说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c、 出示最后一句话。根据你收集的资料说说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d、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

  五、 深化主题

  1、 引读最后一节。

  2、 “清晨”“春天”指的是什么,“东风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 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

  六、 总结课文

  作者由蜡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

  反思:

  《早》是篇精美的游记,通过对三味书屋的陈设、蜡梅花的美以及鲁迅桌上“早”字来历的介绍,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这篇课文两大特色是:写景非常精彩;借花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者在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从“早”字入手,把握了文章的重点与难点。课上,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读课文,用批注的方式让学生读中感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成功的抓住文章的两个特色,感悟到了梅花的美,开得早,体会到了作者写梅花的用意,从而引导学生体会鲁迅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令我们值得深思的是课堂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之间的衔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好的阅读方法是提高课外阅读效率的金钥匙。教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个性朗读,用批注的方式感悟课文,无疑是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了方法,达到了阅读方法的融会贯通。学生在阅读佳篇名著时,能按课堂上学习的方法进行感悟、品味,真正让孩子“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而课外的阅读也为课堂阅读教学提供感悟的前提。当学生搜集、阅读了大量有关鲁迅的生平介绍、文章,了解了他的思想,这为更好的理解课文的特色————以花喻人,提供了领悟的平台。学生也就更能领会到作者写梅花的用意,更容易将鲁迅与梅花的冰清玉洁联系起来,从而能够学习鲁迅的精神。

【《早》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1.早梅的阅读答案

2.语文教案

3.鲁迅刻早字的励志故事

4.早高考满分作文

5.《燕子》语文教案

6.《zcs》语文教案

7.《山市》语文教案

8.送行语文教案

9.《雪》语文教案

上一篇:语文教案 下一篇: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