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纽扣的多个特征进行匹配,促进幼儿多角度思维的发展。
2、初步懂得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感受物归原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画面。
2、人手一份与故事描述相同塑封的动物图像和可以匹配的纽扣。
活动过程:
一、了解故事名称
1、介绍故事名称,找找自己身上的纽扣。
2、说说自己身上有几颗纽扣,是不是相同。
二、按故事线索参与讨论
(一)小老鼠发现了纽扣
1、看看说说纽扣什么样。(教师归纳:“这是一颗白色的、圆圆的纽扣,纽扣上还有两个小洞,它会是谁的衣服上掉下来的呢?)
2、掉了纽扣的朋友一定很着急,该怎么办呢?
(二)小老鼠去问小狗
1、小老鼠问小狗:“这颗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纽扣不是小狗的。
3、小狗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是黄色的`,不是白色的。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纽扣?”
(三)小老鼠去问小兔
1、小老鼠问小兔:“这颗白色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颜色相同,但是形状不同,不是小兔的。
3、小兔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是方形的不是圆形的。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圆形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圆形纽扣?
(四)小老鼠去问蟋蟀
1、小老鼠问蟋蟀:“这颗白色圆形的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虽然颜色和形状相同,但是大小不同,不是蟋蟀的。
3、蟋蟀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是一颗小纽扣,不是大纽扣。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圆形大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圆形大纽扣?”
(五)小老鼠去问大象
1、小老鼠问大象:“这颗白色圆形大纽扣是你掉的吗?”
2、虽然颜色、形状和大小相同,但是洞孔不同,不是大象的。
3、大象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上有四个钮洞不是两个钮洞。谢谢你!”
三、归纳提升,破解悬念
1、动物们都愿意帮助小老鼠一起去找纽扣的失主。
2、共同描述纽扣的特征:“白色、圆形、大大的,中间有两个小纽洞。”
3、大家正在寻找时,发现小老鼠妈妈的衣服上少了一颗纽扣。
4、共同比对,重复特征,发现这颗纽扣正是小老鼠妈妈掉落的纽扣。
四、操作尝试,迁移运用
1、小老鼠想:我的朋友们都掉了纽扣,让我再来帮助他们找回纽扣吧。
2、运用操作材料进行匹配。
3、看看说说:动物们都找回自己的纽扣了吗?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将相同的物体接在一起,知道两边都可以接。
2.能观察、比较出相同的颜色、形状、大小。
3.愿意参加操作活动,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小房子图片(3张),小动物图片(小兔子、小熊、小猫),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故事的方式,引出课题
森林里住着3只小动物他们非常的贪玩,每次一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们 妈妈都是东找西找的,有好几次都急的哭了。可是这3只小动物啊,还是不知道改正这个错误。这件事情啊,被森林里面的智慧爷爷知道了非常气。于是,智慧爷爷就告诉这3只小动物,:“你们不听妈妈的话,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们做错了事情,还不知道改正,那就要受到惩 罚了。我已经把你们回家的路给没收了,每条路只留了前面几块砖,除非你们找出规律并且正确的把砖铺对了,才能再回到家里。”3个小动物一听,就嗷嗷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后悔自己没有听妈妈的话早点回家,他们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么把回家的路铺好,可是三个小动物伤透了脑筋也想不出来,一直在哭着,就想请你们来帮帮他们回到家,小朋友愿意帮忙吗?
评析:用故事导入的形式,设置问题,去帮小动物来铺路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2.启发幼儿观察小路,并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
(1)出示接龙卡:小兔铺路用的砖头上有什么图形?每块砖上面图形的颜色一样吗?
(2)教师示范铺路,小兔铺的路是黄色和黄色手拉手,接下来该铺哪一块砖?为什么铺这块?
(3)教师小结:原来小兔铺的路是按照一样颜色和一样颜色手拉手的。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活动,通过教师的操作,让幼儿来发现其图形接龙的规律知道相同颜色的图形接在一起。
3.帮小熊铺路。
(1)小熊已经铺了几块砖,接下来不知道怎么铺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吧。。
(2)我们来看看这几块砖上有什么图形?这些图形一样大吗?他们是怎样的两个图形手拉手的?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满足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在活动中先让幼儿来观察图形的接龙规律,从而发现小图形和小图形手拉手,大图形和大图形手拉手的接龙规律,并让幼儿来接着往下铺。
4. 幼儿操作,帮助小猫回家。
(1)还有小猫回家的路没有铺好,让我们快一点帮它来铺好。
(2)出示所有的接龙卡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图形。
先取一张接龙卡看看上面有什么图形,在其他接龙卡上找到和他一样的图形,把两个相同的图形接在一起。
评析:这一环节老师充分的放手,让幼儿自由的铺路,但是在放手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让幼儿找一找砖上面的图形,主要是为后面的接龙作好准备。
5. 讲评。
小猫还没找到回家的路可着急了,谁愿意帮他铺好?你是怎么铺的,谁会接下去铺?为什么这样铺?后面不能拉手时可以怎么办?引导幼儿知道接龙卡后面接不下去时可以在前面接。
6. 结束。
三个小动物的路都铺好了,他们说谢谢你们,请你们到他们家去玩,我们一起去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感受4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到4。
2、启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和体验数数的快乐。
教学准备:
1、自制教具小拖车(3节车厢)
2、实物教具:水果,香蕉 苹果 葡萄 梨等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生问好!
1、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小拖车,还有好听的。小朋友要认真听故事,就知道小拖车能干什么用了,(出示小拖车)
2、复习:3以内的点数:让孩子数小拖车有几节车厢。
二、基本部分
尝试学习
1、讲故事:《三只小猪》第一部分,重点引导幼儿帮助小猪捡水果。
(1)老师讲述故事,讲到“走近一看,原来是黄黄的香蕉”时就问幼儿:“猪老大发现香蕉,不知怎么办?孩子们快帮帮猪老大吧!
(2)动手操作:一个一个数香蕉,1 2 3 4 一个一个装进小拖车、老师引导孩子数数“一个 两个 三个 四个。”
2、当故事讲到“他爬上数一看,啊!有几个红苹果!”时引导幼儿说出“怎么办”?(我们一起帮猪老二数苹果,装苹果。)重点引导一个 两个 三个 四个手口一致点数。
3、他们有继续往前走,小猪第第发现了什么呢?出示紫色的葡萄。小朋友都很聪明,再帮猪小弟数葡萄好吗?引导孩子动手点数葡萄 再装进小拖车里。
4、游戏:我会骨碌碌
孩子们真能干,三只小猪在你们的帮助下,捡到了满满一车水果,他们高兴的跳起来了,我们和小猪一起做做运动吧!“骨碌骨碌1,骨碌骨碌2 骨碌骨碌3 骨碌骨碌4、”边说儿,歌边作动作,让小手表示数字。引导孩子扩散思维。
三、结束部分
游戏中巩固练习
1、引导幼儿进入表演游戏情景,巩固学习的知识。
谈话:看看满满一拖车的水果,就知道孩子们有多棒,让我们能干的小手在帮助小猪把水果送回家好吗?(找个别孩子拖着小车走在前面,其余幼儿跟在后面绕活动室走一圈。) 小猪家到了。(活动)
2、小猪奖励小朋友吃糖葫芦:让孩子数各种颜色的算祝珠、(点数练习)
3、我们能不能帮助小猪把这车水果卸下来呢?
帮助小猪卸水果:重点练习手口一致点数到4、
4、小结:孩子们,你们真能干,帮助小猪运回来这么多的水果,小猪很开心,你们高兴吗?(高兴)为我们加油吧!引导孩子欢呼“呀”!跟老师到外面休息去啦!
课程由来:
新学期开始了,我兴高采烈带这群可爱的孩子,步入小班集体生活中。当我带孩子学唱歌“我家有几口”时,发现有几个孩子在4以内点数上有些混乱。面对小班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又经过一段长长寒假的.散漫玩耍,要想让他们正常学习,特别是数学,必须要从兴趣出发。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从上学期主题三《我自己》里的帮帮小猪这节活动做复习巩固的起点,慢慢延伸到本学期教材《骨碌骨碌转》里的我会骨碌碌,让孩子运用肢体动作来感受点数的乐趣。让孩子更好掌握手口点数技能的同时,整合到主题四《找找颜色》让孩子学会点数的同时,为认识颜色做好铺垫。为此我设计了本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教幼儿能够对大小区别较明显的4—6个物体,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2、复习5以内的数数。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实物套娃1套
2、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圆形塑料片一组5张,每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观察: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幼儿积极性,并发给每个幼儿大小不同的圆形塑料片各5个,先让幼儿摆弄观察,然后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塑料片是什么颜色。
(二)引导幼儿按大小进行排序
1、先请幼儿把塑料片找出来放在一起。
2、依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3、教师检查,对分类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启发和帮助。
4、请幼儿看看塑料片,塑料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排序,指定幼儿回答。
(三)引导幼儿数数,并查出套娃有几个
(四)拼摆游戏
1、请幼儿拿出塑料片,任意拼摆一种东西或图形
2、教师巡视,对拼的好的幼儿给予表扬,请幼儿说说自己拼摆的东西一共用几个塑料片拼的。
(五)小结
教学反思:
一环又一环的`情境创设抓住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会了能按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本节课幼儿操作的材料很多,能力差的幼儿有的操作没能完成,这需要教师课下帮助幼儿完成,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小班的孩子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次活动中,我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贯穿课堂,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体验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一、活动目标:
1、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2、能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
3、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布置图形王国场景、各种大小颜色各异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2、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门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通道标志
3、PPT、音乐、画纸、浆糊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宝贝们,下午好!(老师下午好!)今天梁老师带你们去图形王国参观、和图形宝宝做游戏,你们想去吗?(想)
师:那我们就戴好门票开着小汽车出发吧!
(二)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1、师:宝贝们,你们看,图形王国到了。你们想进去参观吗?(想)
2、这里分别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三个通道,请你们根据门票的形状,到相应的图形通道前排队。
师:小朋友都很快的排好队了,真棒!现在请你们互相帮忙检查有没有走对通道?
3、教师小结,过通道。
师:请你们举起门票让老师检查一下,小朋友都能按票进园真棒!出发!
(三)参观图形王国,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1、师:ye!我们进来图形王国咯。你们看,爸爸妈妈也到了图形王国参观哦,我们跟爸爸妈妈打声招呼吧!(爸爸妈妈好!)
2、展示环节:幼儿表演歌曲,培养孩子大胆自信。
师:今天爸爸妈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多好啊!我们表演首歌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师:宝贝,你们唱得真好听,我们表扬自己!
3、通过游戏活动,复习认识图形
师:宝贝,梁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那现在我们就玩一个“图形大风吹”的游戏,你们喜欢吗?(幼儿做雀跃状)梁老师做风婆婆,请小朋友手拉手围成圆圈,和风婆婆一起念儿歌:颜色大风吹,吹啊吹,吹什么?当你听到风婆婆吹哪一种图形就请戴有相应门票的小朋友吹到一边去。明白了吗?
游戏:图形大风吹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都认识了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我们玩游戏玩得有点累了,图形姐姐请你们去看电影休息一下,好吗?
(四)“对号入座”,让幼儿进行图形特征对应练习
1、师:图形电影院到了,请你们找到和门票一样形状的椅子坐下来看电影(幼儿坐下后教师检查并及时表扬嘿嘿!谁最棒!嘿嘿!我最棒!)
(五)通过看电影播放PPT展示图形组合画让幼儿找图形进行图形辩认。
1、师:今天我们看的电影是《图形宝宝变变变》,你们在看电影的时候要保持安静,看看电影里的图形宝宝都变成什么,等会梁老师要考考你们哦!
2、播放PPT,展示图形组合画,提问幼儿图形宝宝变成了什么,由哪些图形变出来的?
师:你们瞧,这是什么东西?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你认识它们吗?
3、教师小结,并进行亲子拼图
师:小朋友,图形宝宝真能干,能变出这么多的东西来,你们也想不想变啊?(想)那好,梁老师发图形和画纸给你们,你们想想要变什么东西,然后去请爸爸妈妈帮忙一起把它拼贴到画纸上,知道吗?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大小,知道大狗、中狗、小狗的体形差异。
2、尝试根据狗的体形大小,匹配相应大小,数量的实物。
3、感受帮助别人的乐趣,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事先听过狗宝宝的故事。
(2)生活中做过比较大小的游戏。
2、物质准备:
教具:
(1)大狗中狗小狗的图片各一张。
(2)狗妈妈手偶一个。
(3)三只不同大小的碗碟、红色汤勺图片各一份;肉骨头数量图片一份。
学具:塑封好的幼儿操作材料若个份、水彩笔若干。
活动重点能比较大小匹配相应大小的实物。
活动难点根据体形大小匹配合适数量的实物。
活动过程
(一)帮助狗宝宝:
1、情景表演和狗妈妈打招呼(狗妈妈叹气,唉)
师:狗妈妈为什么叹气啊?(和狗妈妈说悄悄话)原来狗妈妈有急事要出去,但没人照顾我的狗宝宝该怎么办?
2、幼儿想办法,重点引导幼儿产生愿意帮助狗妈妈照顾宝宝的情感。
木偶狗妈妈:谢谢你们,我办好事情马上回来。
(二)狗宝宝吃晚餐:
1、出示狗宝宝图片,问:狗妈妈有几只狗宝宝?我们一起来数数(幼儿手口一致点数)
2、你们发现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吗?请幼儿指出大、中、小狗。
3、狗宝宝肚子饿了,我们请他们吃饭。吃饭要用那些东西(出示三只不同大小的.碗,请幼儿说)你能把碗分给三只狗吗?
(用同样的方法将盘、勺子等送给相应的狗宝宝)
重点:请个别幼儿尝试,通过吃饭的餐具让幼儿给狗宝宝匹配相应大小的实物。
(三)狗宝宝的美食:
1、你们知道狗宝宝喜欢吃什么吗?(肉骨头)今天我们请他们吃最好的肉骨头吧!
2、幼儿分析三只狗宝宝与肉骨头数量的关系(最大的吃最多,最小的吃最少,剩下的不多不少给中狗)
3、提出操作要求:
A、请幼儿把合适数量的骨头和狗宝宝拿笔用线连起来送给他吃。
B、不搬椅子,回座位操作。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5、验证结果:引导帮助操作错误的幼儿纠正答案。
(四)感谢小朋友,结束:
1、出示狗妈妈手偶,我回来了,谢谢小朋友帮我照顾宝宝,还送骨头给宝宝吃,真的谢谢你们!
2、全体幼儿说:不用谢!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乐于帮助他人,在观察、操作中体验发现的快乐。
2.感知探索按物体大小排序的规律。
3.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发现排序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喜羊羊灰太狼》有一定的了解物质
材料准备:课件《帮助喜羊羊》、人手一份大小脚印操作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演示ppt第3页,播放喜羊羊着急求救的课件,鼓励幼儿帮助他人,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顺应情境,探索按物体的大小排序的规律
1.播放课件二
(1)师:"到羊村要经过树林,小朋友仔细看下,这些树是怎么排的呢?"
(2)幼儿观察、讨论,讲述自己的发现。
(3)师幼共同小结:树是从标记红旗下面开始,按一棵小一棵大一棵小一棵大的规律排列的。
2.播放课件三观察石头的排序,幼儿讨论、讲述石头的排序规律。
3.播放课件四
(1)观察、讨论、讲述蘑菇的排序。
小结:树、石头、蘑菇是从标记红旗下面开始,按照一个大一个小,或者一个小一个大的规律排序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
1.师:"哎呀,不好了,美羊羊被灰太郎和红太狼抓走了,看,这是灰太狼、红太狼留下的'脚印,大脚印是灰太狼的,小脚印是红太郎的,我们要救美羊羊,就要找出脚印的排列规律,才能跟着脚印走。"
2. 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播放课件
1. 师:"我们跟着脚印找到灰太狼的家了,美羊羊救出来了。
2. 喜羊羊觉得这个排序的方法很好,还能运用到哪些地方呢?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4-30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10-22
小班蒙氏数学教案08-29
小班数学教案【必备】11-13
【推荐】小班数学教案06-15
小班数学教案【热门】06-15
小班数学教案:分类10-12
小班数学教案模板10-11
[热门]小班数学教案08-03
【优选】小班数学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