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化学教案>元素化学教案

元素化学教案

时间:2021-02-23 10:03:10 化学教案 我要投稿

元素化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元素化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元素化学教案

元素化学教案1

  硅·碳族元素

  第一节 碳族元素

  第二节 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三节 硅酸盐工业简述

  第一节碳族元素

  一,化学教案-硅 碳族元素。教学目的要求

  运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掌握碳族元素的特点和一些重要性质的递变规律。

  二。教学重点

  碳族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

  名称:碳 C 硅 Si 锗 Ge 锡 Sn 铅 Pb

  位于易失电子和易得电子的主族元素中间,容易生成共价化合物。

  最外层电子层电子数4个,据此可以推测化合价最高正价+4,有时也显正二 价。

  最高正价氧化物为RO2,水化物分子式为H2RO3或R(OH)2,气态氧化物分子式为RH4,其稳定性随原子的增加而减小,第四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氮、氧、卤素的弱,锗的金属性比非金属性强,锡、铅为金属。

  在本族中,C、 Si 、 Ge、 Sn以+4价为主, Pb以+2为主,除H2CO3和H2SiO3显酸性外, Ge、 Sn、 Pb的二价和四价氢氧化物都显二性。

  R(OH)2以碱性为主,R(OH)2以酸性为主。

  第二节 硅及其重要化合价

  一、教学的目的要求

  1·认识硅和SiO2的结构性质用途。

  2·了解原硅酸、硅酸的组成和性质。

  初步了解几种硅酸盐的组成和用途。

  二、教学重点

  硅和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和性质。

  三、教学过程

  (硅和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和性质。)

  指导学生看书P100~104

  提问:

  1·为什么硅和金刚石的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2·为什么晶体硅在硬度、熔沸点方面都不如金刚石?

  3·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在性质上、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讲]一、硅

  (一)硅和金刚石都属于原子晶体,但是它们的硬度和熔沸点又不同。

  投影: 键能 熔点 沸点 硬度

  金刚石 C-C 83千卡/摩尔 3350℃ 4828℃ 10

  晶体硅 Si-Si43千卡/摩尔 1410℃ 2355℃ 7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金刚石比晶体硅的键能大,因此金刚石的熔沸点比晶体硅的熔沸点高,金刚石的硬度比晶体硅的硬度大。

  (二)化学性质

  1。碳、硅能和氧气反应

  C+O2=CO2

  Si+O2=SiO2

  2。硅和强碱反应

  Si+2NaOH+H2O=Na2SiO3+2H2

  3。碳和硅反应生成碳化硅SiC

  SiC是原子晶体,硬度大。

  (三)纯硅的制取

  SiO2+2C=Si+2CO2↑

  粗硅

  Si+2Cl2=SiCl4 四氯化硅

  SiCl4+2H2=Si+4HCl

  二、二氧化硅

  (一)打出下列投影,得到结论:

  (二)化学性质:

  1,化学教案《化学教案-硅 碳族元素》。和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CaO=CaSiO3

  2。和碱反应

  SiO2+2NaOH=NaSiO3+H2O

  3。和HF反应

  SiO2+4HF=SiF4↑+2H2O 玻璃绘图

  提问:如何用实验证明石灰石中混有石英?

  如何除去石灰石中的石英?

  三、硅酸、硅酸盐

  1。硅酸不能直接制取

  Na2SiO3+2HCl=H4SiO4↓+2NaCl

  H4SiO4=H2SiO3+H2O

  弱酸,酸性小于碳酸

  2。硅酸盐

  Na2SiO3 水玻璃 无色粘稠的液体

  介绍用氧化物形式表示硅酸盐的方法

  硅酸钠:Na2SiO3 (Na2O·SiO2)

  镁橄榄石:Mg2SiO4(2MgO·SiO2)

  高岭石:Al2(SiO5)·(OH)4

  (Al2O3·2SiO2·2H2O)

  第三节、硅酸盐工业简述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水泥、玻璃的主要成分和生产水泥、玻璃的简单原理。

  教学重点:

  水泥、玻璃的主要成分和制造普通玻璃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看书,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1。水泥

  1〉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

  石灰石 CaCO3

  粘土 Al2O3·2SiO2·2H2O

  2〉生产过程:

  先磨,后烧,再磨(二磨一烧)

  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3〉主要成分:

  硅酸三钙、 硅酸二钙、 铝酸三钙

  3CaO·SiO2 2CaO·SiO2 3CaO·Al2O3

  2。玻璃

  1〉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

  纯碱(Na2CO3)石灰石(CaCO3)

  硅石(SiO2)

  2〉主要反应

  Na2CO3+SiO2=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

  3〉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

  Na2SiO3 CaSiO3 SiO2

  几种常见玻璃的组成、用途和有色玻璃的形成。

  加金属氧化物 Ca2O3 呈蓝白色

  Ca2O 呈红色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硅

  结构

  分子晶体190千卡/mol

  原子晶体88千卡/mol

  色态

  无色

  白色

  物理

  熔点

  -57℃

  1723℃

  性质

  沸点

  -79℃ 升华

  2230℃

  硬度

  8

  溶解性

  微溶

  难溶

  化学教案-硅 碳族元素

元素化学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材分析:

  本节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有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而且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较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是初中化学的学习一个分化点。这节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课,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去加深理解和巩固,是所学的化学用语、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

  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必须将大纲中规定要求记住的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用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元素符号发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能力。

  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从具体的物质着手,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例如: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这时再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元素的概念。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概念,此时应及时地进行元素和原子的比较,使学生清楚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注意元素作为一个宏观概念的意义及说法。

  关于单质和化合物的分类过程中,学生也容易出错,关键在于理解单质和化合物是纯净物这个前提下进行分类的,即它们首先必须是纯净物。

  教学设计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以上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

  请同学们给元素下定义:[学生讨论归纳]

  (1)元素:

  ①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学生讨论思考]

  a、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

  b、学习元素这个概念的目的何在?

  c、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a、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b、元素是一个描述某一类原子的种类概念,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成分时,只涉及到种类的一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c、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于联系:[投影片展示]


元素


原子


联系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


多少的含义


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的


含义


举例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水是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


成的”。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例:一个


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所构成的。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


  投影片展示:教材图2-8介绍地壳中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硅、铝、铁

  ③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而这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却达三千多万种。

  (2)物质分类:

  学生阅读课本p36前三段,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思考讨论:我们已经学过的物质中那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哪些是氧化物?

  布置研究课题:元素的故事。分组布置任务,要求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全班汇报。

  第二课时

  (3)元素符号:

  ①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钅”旁,汞除外

  非金属元素:“氵”“石”“气”旁表示其单质在通常状态下存在的状态

  稀有气体元素:“气”

  ②元素符号的写法:一大二小的原则:Fe、Cu、Mg、Cl、H等

  ③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种类):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粒):(知道一种元素,还可查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讨论回答: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Fe、2N

  用卡片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

  课堂练习记忆元素符号名称及写法、读法。

  (4)探究活动汇报:元素的故事。

  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加深对元素的理解和记忆。

  4、板书设计:

第三节 元素 元素符号


一.元素:


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硅、铝、铁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二.物质分类





三.元素符号


1.写法:一大二小


2.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四.元素的故事


  探究活动

  “元素的故事”

  将全班同学分组,课下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课上选代表向全班汇报。选材可以是“元素的发现史”,“元素名称及符号的由来”,“关于元素的趣事”等等。这样既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理解和记忆起了促进作用。

元素化学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会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

  3、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初步知识。

  5、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6、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二、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排“元素周期表简介”的目标,是让学生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即可,不要随便提高要求。本课题分两课时完成:1、元素。2、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

  三、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后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提供有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出问题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的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符号认位、联想记忆、查表抢答等。

  四、设计思路

  1、由问题、图片、文字资料推出元素概念,课本72页活动与探究得出地壳、生物细胞和部分食品中所含元素。

  2、由课本73页资料、图片和课文内容得出元素符号的写法和涵义。

  3、由课本74页活动与探究了解元素周期表有关用途。

  五、教具设计

  1、投影1:按照课本49至50页图样绘制水分子、氧分子、氧化汞分子图。

  2、投影2:元素与原子比较表。(空白)

  3、投影3:介绍地壳里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简介几种食品中的元素含量。

  4、投影4:简介门捷列夫如何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提问:水通电分解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回答

  引入课题2“元素”。

元素化学教案4

  第二章 分子和原子

  第三节 元素 元素符号

  教学目的 知识:了解元素涵义;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记住并会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符号;会运用元素概念区别单质和化合物。

  能力: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元素的学习进行从微观到宏观认识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 元素概念伯初步形成。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讨论练习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讨论】 二氧化碳、水和氧气三种物质的分子中,共同原子是哪种?

  填表,思考寻找共同原子。

  回答:相同的原子是氧原子。

  用图示法激发兴趣。

  概念的引出。

  【提问】 氧原子是怎样构成的?它们的核电荷数是多少?

  【讲述】 凡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8的原子都为同一类,称为氧元素。

  【板书】 一、元素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回答: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都是8。

  领悟

  理解记忆

  复习原子的构成。

  引出元素的概念。

  在理解元素的概念基础上进行记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讨论】 质子数11,电子数为11的微粒与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的微粒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

  【说明】 只要质子数相同,不论中子数或电子数是否相同的微粒,都属于同一种元素。

  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领悟

  进一步理解元素的概念。

  【投影】 课堂练习一(见附1)

  指导学生做练习一

  做练习一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引入】 指出下列各种物质的组成元素,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氧气、氮气、碳、硫、铁、二氧化碳、水、五氧化二磷、氯化钾、氯酸钾)

  【讲述并板书】 2.单质和化合物

  ①单质:

  ②化合物:

  分析、讨论得出:

  引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加强理解和记忆。

  【讨论】 根据上述物质组成元素的分析,得出氧化物的概念。

  【讲述并板书】

  ③氧化物:

  分析、讨论

  理解记忆

  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加强理解和记忆。

  【投影】 课堂练习二(见附2)

  指导学生做练习二

  做练习二

  巩固概念

  【阅读】 指导学生看书,了解地壳中的元素及生物体细胞中的元素。

  【板书】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写法:“一大二小”

  看书并回答

  阅读课本,识记27个元素符号,规范书写常见元素符号。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兴趣。

  初步识记常见元素符号和名称。

  【讨论】 氢元素符号的意义

  【板书】

  2.元素符号的意义

  【讨论】 微粒符号“H”和“2H”的含义

  讨论:

  强化记忆

  讨论

  初步了解元素符号的含义。

  进一步理解元素符号的含义。

  【投影】课堂练习三(附3)

  做练习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小结】 1.元素

  2.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

  3.元素符号及意义

  回忆,整理本节课新知识,归纳前面的知识。

  总结,归纳以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突出重难点。

  【投影】 随堂检测(见附6)

  做随堂检测

  巩固加深理解

  附1:课堂练习一

  1.元素是具有 的一类 的总称。

  2.氧化镁和氧气中都存在着 元素。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原子量 (B)中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数

  附2:课堂练习二

  4.二氧化硫、氧化汞、氧气中都含有 ( )

  (A)氧气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氧元素

  5.二氧化硫是由硫 和氧 组成的。

  6.下列物质中:(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氯酸钾 (E)五氧化二磷 (F)红磷 (G)高锰酸钾,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7.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 mg 、镁65mg、锌1.5 mg、铜2mg、锰1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无法确定

  附3:课堂练习三

  8.用线把下面元素名称及代表它的元素符号边起来。

  钠 铁 硫 铁 钡 碳 氮 氯 氖

  N Fe Ba O S Cl C Ne Na

  9.微粒符号:(1)“H”表示 ;(2)“2H”表示 。

  10.填表:

  元素名称

  金

  锌

  钠

  氧

  元素符号

  Ag

  Cu

  Cl

  N

  11.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书写上都有错误,请改正。

  (1)猛MN (2)钙CA (3)绿CL

  (4)镁Ma (5)钠Ne (6)汞HG

  附4:课堂练习答案

  1.相同核电荷数 原子 2.氧元素 3.C 4.D 5.元素 元素 6.B、 F

  C、D、E、G C、E 7.C 8.略 9.(1)表示一个氢原子 (2)表示二氢个原子 10.Au 银、铜 Zn 氯 Na 氮 O 11.(1)锰Mn (2)Ca (3)氯Cl(4)Mg (5)Na (6)Hg

  附5: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氯酸钾中含有 ( )

  (A)三个氧元素 (B)三个氧分子 (C)氧元素 (D)三个氧原子

  2.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 )

  (A)MN(锰) (B)Cu(铜) (C)Na(钠) (D)Al(银)

  3.下列元素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 )

  (A)炭 (B)绿 (C)汞 (D)钙

  4.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

  (A)水蒸气 (B)氮气 (C)液态氧 (D)水银

  5.符号“S”表示 ( )

  (A)硫元素 (B)硫的原子核 (C)一个硫元素 (D)原子量

  二、填空题

  6.请你写出你所知道的,分别以A、C、M为字头的元素符号;

  A ;C ;M ;

  7.在五氧化二磷、氯酸钾、氧气、碳、空气、汞等六种物质中: 是纯净物;是混合物。在这些纯净物中,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 是由二种元素组成的, 是氧化物。

元素化学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氮族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认识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以及引起氮族元素性质异同的原因;巩固元素周期律的知识。

  能力培养:

  通过及时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归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思想情感:

  认识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关系,意识到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从成功运用元素周期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化学的成就感,激发对化学的兴趣。

  科学方法:

  学习处理微观结构与宏观现象的关系,认识感性与理性的相互转化,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

  重点、难点 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利用元素周期律认识物质间变化规律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附:课堂练习答案:(1)3 氮(N)磷(P)砷(As)2 锑(Sb)铋(Bi)(2)分子,金属

  随堂检测答案:(1)(B)(2)(C)、(D)(3)(B)、(C)(4)P、N、As、Sb、Bi(5)(B)

元素化学教案6

  第二节 卤族元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牐1.掌握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牐2.了解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等知识

  牐3.掌握卤离子的检验及其干扰离子的排除

  牐4.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通过对卤化物、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的介绍,了解有关卤素的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化学教案-第二节 卤族元素。

  能力目标:

  牐1.通过对卤素与氯气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族的概念。

  2.了解卤素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的增大而递变的规律。

  3.提高对同族元素性质进行类比和递变的推理、判断能力。

  牐4.通过学习氯、溴、碘和卤化物的鉴别,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牐犑寡生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认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卤素单质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及特殊性。

  教学方法

  1. 卤素的物理性质运用比较的方法

  2. 通过实验对卤素单质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加以验证,化学教案《化学教案-第二节 卤族元素》。

  3. 注意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相互联系。

  4. 新课前收集氟、碘元素与人类健康的有关材料,课上交流讨论。例如:含氟牙膏使用过量好吗?人缺少碘会得病,碘的摄取是越多越好吗?最后得出结论:适量对人体有利,过量反而有害。

  5. 对于选学内容海水资源的利用发动学生收集资料,共同探讨我国利用海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阅读,质疑,探究,实验验证,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已经学习过金属钠,利用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方法认识了碱金属性质的递变。今天我们将继续利用这种方法,学习卤素的性质。

  展示:氟、氯、溴、碘、砹结构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卤素原子结构的异同点。再根据结构的特点推测性质的特点。

  小结:卤素原子结构特点。

  板书:第二节卤族元素

  [投影]卤素的原子结构

【元素化学教案】相关文章:

1.碱金属元素高一化学教案

2.氨的化学教案

3.《氨》化学教案

4.碳的单质化学教案

5.《物质的量》化学教案

6.酶的特性化学教案

7.《空气的成分》化学教案

8.《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化学教案

9.《碳酸钙》化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