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医学规章制度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学规章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医学规章制度1
一、医学专用记录单管理制度:
1、医学专用记录单是手术治疗病人的医疗档案,也是进行教学、科研工作的珍贵资料。因此,要求医学专用医师必须认真填写。
2、医学专用医师应认真、如实把医学专用记录单各项填写完整清楚,要字迹清楚。
3、医学专用记录单专人负责管理,每月按日期整理一次。每年做出统计,统一管理。
二、医学专用前疑难病例讨论及会诊制度:
1、对于疑难病例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少见病例,在科主任的主持下进行术前讨论,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2、回顾性总结手术医学专用病例和重危病人的抢救过程及经验教训。
3、院外会诊由副主任医师以上或高年主治医师担任,院内会诊由主治医师以上担任。
4、因病情或术前准备不足需停止医学专用应经主治医师以上会诊同意。
5、会诊病例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在专用本上。
三、医学专用药品管理制度:
1、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领取。
2、毒麻药品除有专人保管外,医学专用医师凭毒麻药处方领取。
3、急救药品定点放置,并有明显标志,以利抢救急需。
4、医学专用中特殊用药,需经负责医学专用的主治医师同意后才可应用。
5、医学专用药品(毒麻药)不得外借,特殊需要时需经科主任批准并按时如数还清。
四、医学专用机和仪器管理制度:
1、医学专用前应认真检查所用的医学专用用具和仪器。
2、医学专用后应关闭各种开关,取下各种衔接管,消毒螺纹管,呼吸囊等。
3、医学专用机、监护仪等贵重仪器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及维护,发现缺失或损坏立即报修,保证医学专用设备的完好率。
4、喉镜等医学专用器械专人管理,经常检修,以备随时应用。
五、消毒制度:
1、医学专用器械:螺纹管、呼吸气囊、舌钳等每次用完后浸泡、清洗、消毒或熏蒸,以防交叉感染。
2、浸泡酒精等溶液的容器定期更换。
3、放置医学专用器械盘及盖单一人一用一消毒。
4、一次性消耗材料用后,由使用者浸泡、毁型。
六、交接班制度:
1、主班医师与夜班医师交接日间医学专用工作及尚未结束的急诊手术。
2、交接抢救箱、医学专用器具及毒麻药品使用的情况。
3、主班负责日间急诊手术病人的医学专用工作和科内院内抢救工作。
4、主班或护士负责请领补充当日使用的药品。
七、医学专用恢复室工作制度:
1、医学专用恢复室是密切观察医学专用病人苏醒的'场所,对手术、医学专用后危重病人进行监测治疗,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提高手术医学专用后病人的安全性。手术后由于医学专用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作用尚未消失,常易发生呕吐、误吸、缺氧、高碳酸血症、水、电解质平紊乱,常导致心血管功能与呼吸功能紊乱。因此,在医学专用恢复室内应进行密切的监测和治疗,并及时记录。
2、恢复室病人常规监测一般项目包括: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血常规、尿量、补液量及速度和引流量等。
3、恢复室内应给予病人充分镇静、镇痛以减轻各种并发症。
4、病人离开恢复室应符合下列标准:
(1)全麻者需完全清醒,能正确回答问题,呼吸道通畅,循环功能稳定,血氧饱合度下降不超过术前的3-5%。
(2)椎管内医学专用病人通气量满意,一般状况稳定。
5、恢复室在医学专用科领导下,由医学专用科医师主持日常工作,其职责范围同医学专用科三级医师负责制。
八、疼痛治疗制度:
1、疼痛门诊除遵守门诊部的一切规章制度外,强调病历的书写要规范化,保管及随访要常规化。
2、病人治疗前应明确诊断,必要时请有关科室会诊。
3、疑难病例应请上级医师或请有关科室会诊、研究治疗方案。
4、治疗后患者要观察15--30分钟方可离开。
5、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械。
6、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出疼痛门诊。
7、术后疼痛治疗的病人要及时下医嘱,交待护士观察病情,每天至少一次巡视病人,调整用药剂量及速度。
九、人才培养制度:
1、科主任负责全科各级医师的培养工作,须有计划、明确任务,并有一定的检查考核制度。
2、住院医师应到循环及呼吸内科等科室轮转学习半年至一年。每年写1篇论文或译文。
3、主治医师除临床工作外,应在科主任指导下承担临床科研项目,每年写出1-2篇论文或文献综述。
4、争取和创造条件对各级医师分批选送学习外文和进修。
5、由科主任或高年主治医师负责教学工作,担任医学生的授课任务,按统一教学大纲备课。在主治医师指导下,由高年住院医师指导医学生见习和实习工作。
6、招收进修医师,以临床实践为主,兼学理论。
十、业务学习和科研制度:
1、由科主任或一名高年医师负责科内业务学习,内容有:交流临床医学专用经验、重要病例讨论、读书报告、文献综述、医学专用新药和新技术介绍,科研课题报告会等。
2、病例讨论主要是讨论疑难病例或并发症病例。手术后24小时内死亡病例,应在一周内进行全科讨论,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医学专用水平。
3、科研计划由科主任同有关人员制订,开始前应在本科内做开题报告。
4、科研成果应在科内报告并存入科研档案。
医学规章制度2
一、办公室管理制度
1、办公室现有用品由办公室统一保管。
2、办公用品不得随意浪费,不得挪为私用,所借用品用完后应即时交还办公室。
3、非团委成员不得翻阅桌上、抽屉里的文件资料。更不得随意将文件资料带出团委办公室。无关人员不得随意出入办公室。
4、团委干部不得随意带人进入办公室。
5、在办公室开会、办公、办刊时必须保持室内卫生,事后必须把办公室清理干净,各物品必须归原位,离开时务必锁大门。
6、不定期组织各部门进行大扫除。
二、办公室值班制度
1、值班时间:视情况而定。
2、值班干部负责办公室环境卫生,必须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离开时,确保一切电源,锁好门窗。
3、爱护办公室设施,发现漏失或损坏,应向团委书记或办公室主任汇报。
4、值日干部记录值日期间的事件,对来访的师生,应热情接待,并记下详情。若有人借用办公室东西的,做好记录。
5、值班干部应准时值班,迟到3分钟以上者视为缺勤,不得擅自离开。若有特殊情况,应经值班负责人批准后方可离开。
6、值班干部不得在办公室内吃零食,嬉戏,大声喧哗。
7、违反规定的,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财务管理制度
1、办公室内一切财务要妥善保管,严禁携带、毁坏、遗失,对物资(文件、物品)的添置、购买、使用、维修、损坏、借予他人等都由办公室负责人在物资管理本上做好记录。借条需经双方签字有效,事后妥善保管。
2、办公室钥匙指定专人使用,不得借予他人或给予仿造。一经发现,受严厉处分。
3、公共财务厉行节俭,禁止浪费。
4、对办公室的财产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办公室财产完好无损。
四、文档管理制度
1、对团委会成员的个人档案负责备案,其内容包括:团委会成员的基本情况,对团委会的建议,遵守办公室制度的情况,各项活动表现及负责人对其鉴定等。
2、团委会各项活动必须有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办公室”负责管理、汇总各项小结、文件、资料。工作计划在活动前一周上交,活动结束后做总结,留下本次活动的成功与失败。总结分三步曲:参与人员总结、参与部门总结、本次活动大总结(“办公室”整理)。各参与人员也可发表自己对本次活动和各项团委会工作的`感想和意见、建议。对突出表现的将载入团委会工作档案。
3、档案应归类保持,他人不得随意拿取、修改、丢弃。如有需要,需出示有关证明。资料可适时输入电脑,以保留备份。
4、由“办公室”对团委会成员的工作手册进行不定期检查。
五、例会制度
1、团委例会将以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举行。团委各部门定期例会安排如下:星期一中午:组织部星期二中午:办公室星期三中午:文艺部星期四中午:宣传部星期五中午:社管部不定期会议届时由团委另行通知。
2、团总会会议由团委书记主持,总结上阶段工作情况并布置下阶段工作任务,由团委办公室主任负责考勤和会议记录。
3、所有委员应提前10分钟到会,因故不能按时参加或不能参加者均应提前向其部长请假,经批准后方予准假,否则以缺席论处。
4、与会者务必携带会议记录簿,认真作好会议记录。
5、例会期间应将一切通讯工具调为静音或关机,不得大声喧哗,随意走动,随意接打电话,应保持会场次序。
六、处分条例
1、凡例会期间迟到1分钟-3分钟者,在会议上做口头检查;迟到3分钟以上者按缺席论处。
2、无故缺席一次者,做书面检讨,并在例会上做检查。
3、无故缺席两次者,给以通报批评,取消其一切团内评优资格。
4、无故缺席三次者,经团委会讨论,团委指导老师同意,予以撤消相应职务。
5、团委书记及各部门负责人应至少提前15分钟到场,否则按缺席论处。
七、奖惩制度奖
1、各部干部在搞好本部门日常工作的同时能为其他部门出谋划策者,在大型活动时积极参与者,值班过程中认真执行办公室制度,待人接物良好者加1分。
2、活动筹备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并被采纳者,在大型活动中表现突出者,体现团委会良好形象者加2分。
3、例会或平时受表扬者,签到考勤仅两次请假者(一学期)加3分。
4、签到考勤仅一次请假者(一学期)加4分。
5、全勤者(一学期)加5分惩。
医学规章制度3
一、医学专用记录单管理制度:
1、医学专用记录单是手术治疗病人的医疗档案,也是进行教学、科研工作的珍贵资料。因此,要求医学专用医师必须认真填写。
2、医学专用医师应认真、如实把医学专用记录单各项填写完整清楚,要字迹清楚。
3、医学专用记录单专人负责管理,每月按日期整理一次。每年做出统计,统一管理。
二、医学专用前疑难病例讨论及会诊制度:
1、对于疑难病例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少见病例,在科主任的主持下进行术前讨论,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2、回顾性总结手术医学专用病例和重危病人的'抢救过程及经验教训。
3、院外会诊由副主任医师以上或高年主治医师担任,院内会诊由主治医师以上担任。
4、因病情或术前准备不足需停止医学专用应经主治医师以上会诊同意。
5、会诊病例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在专用本上。
三、医学专用药品管理制度:
1、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领取。
2、毒麻药品除有专人保管外,医学专用医师凭毒麻药处方领取。
3、急救药品定点放置,并有明显标志,以利抢救急需。
4、医学专用中特殊用药,需经负责医学专用的主治医师同意后才可应用。
5、医学专用药品(毒麻药)不得外借,特殊需要时需经科主任批准并按时如数还清。
四、医学专用机和仪器管理制度:
1、医学专用前应认真检查所用的医学专用用具和仪器。
2、医学专用后应各种开关,取下各种衔接管,消毒螺纹管,呼吸囊等。
3、医学专用机、监护仪等贵重仪器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及维护,发现缺失或损坏立即报修,保证医学专用设备的完好率。
4、喉镜等医学专用器械专人管理,经常检修,以备随时应用。
五、消毒制度:
1、医学专用器械:螺纹管、呼吸气囊、舌钳等每次用完后浸泡、清洗、消毒或熏蒸,以防交叉感染。
2、浸泡酒精等溶液的容器定期更换。
3、放置医学专用器械盘及盖单一人一用一消毒。
4、一次性消耗材料用后,由使用者浸泡、毁型。
六、交接班制度:
1、主班医师与夜班医师交接日间医学专用工作及尚未结束的急诊手术。
2、交接抢救箱、医学专用器具及毒麻药品使用的情况。
3、主班负责日间急诊手术病人的医学专用工作和科内院内抢救工作。
4、主班或护士负责请领补充当日使用的药品。
七、医学专用恢复室工作制度:
1、医学专用恢复室是密切观察医学专用病人苏醒的场所,对手术、医学专用后危重病人进行监测治疗,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提高手术医学专用后病人的安全性。手术后由于医学专用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作用尚未消失,常易发生呕吐、误吸、缺氧、高碳酸血症、水、电解质平紊乱,常导致心血管功能与呼吸功能紊乱。因此,在医学专用恢复室内应进行密切的监测和治疗,并及时记录。
2、恢复室病人常规监测一般项目包括: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血常规、尿量、补液量及速度和引流量等。
3、恢复室内应给予病人充分镇静、镇痛以减轻各种并发症。
4、病人离开恢复室应符合下列标准:
(1)全麻者需完全清醒,能正确回答问题,呼吸道通畅,循环功能稳定,血氧饱合度下降不超过术前的3-5%。
(2)椎管内医学专用病人通气量满意,一般状况稳定。
5、恢复室在医学专用科领导下,由医学专用科医师主持日常工作,其职责范围同医学专用科三级医师负责制。
八、疼痛治疗制度:
1、疼痛门诊除遵守门诊部的一切规章制度外,强调病历的书写要规范化,保管及随访要常规化。
2、病人治疗前应明确诊断,必要时请有关科室会诊。
3、疑难病例应请上级医师或请有关科室会诊、研究治疗方案。
4、治疗后患者要观察15--30分钟方可离开。
5、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械。
6、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出疼痛门诊。
7、术后疼痛治疗的病人要及时下医嘱,交待护士观察病情,每天至少一次巡视病人,调整用药剂量及速度。
九、人才培养制度:
1、科主任负责全科各级医师的培养工作,须有计划、明确任务,并有一定的检查考核制度。
2、住院医师应到循环及呼吸内科等科室轮转学习半年至一年。每年写1篇论文或译文。
3、主治医师除临床工作外,应在科主任指导下承担临床科研项目,每年写出1-2篇论文或文献综述。
4、争取和创造条件对各级医师分批选送学习外文和进修。
5、由科主任或高年主治医师负责教学工作,担任医学生的授课任务,按统一教学大纲备课。在主治医师指导下,由高年住院医师指导医学生见习和实习工作。
6、招收进修医师,以临床实践为主,兼学理论。
十、业务学习和科研制度:
1、由科主任或一名高年医师负责科内业务学习,内容有:交流临床医学专用经验、重要病例讨论、读书报告、文献综述、医学专用新药和新技术介绍,科研课题报告会等。
2、病例讨论主要是讨论疑难病例或并发症病例。手术后24小时内死亡病例,应在一周内进行全科讨论,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医学专用水平。
3、科研计划由科主任同有关人员制订,开始前应在本科内做开题报告。
【医学规章制度】相关文章:
酒店规章制度10-22
客服规章制度07-31
规章制度培训11-28
学校的规章制度11-30
劳动规章制度07-28
技师规章制度06-22
医疗规章制度02-11
餐饮规章制度03-17
后勤规章制度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