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话题作文>人物作文>历史人物作文

历史人物作文

时间:2024-08-25 08:09:06 人物作文 我要投稿

历史人物作文实用(3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历史人物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人物作文实用(3篇)

历史人物作文 篇1

  读《曾国藩传》前,觉得曾国藩只是个众人皆知、无人不晓的“卖国贼”,勾不起我的阅读兴趣。但翻阅数页之后,似乎有点爱不释手了。

  从国家和民族角度而言,曾国藩的确是个置民族的安危、人民利益不顾,屈服于西方列强对华政策而又竭力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卖国贼”。对于其一生的.罪恶我觉得不应该归咎于他个人品质,而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由他出身的半殖民地条件下的地主阶级决定的。从个人角度而言,我觉得曾国藩是个修养颇高,有头脑、有远见和有谋略的人物。

  他的一生经历大致可以分成七个阶段:跻身六曹、创建湘军、坐困江西、决战安庆、攻陷天京、剿捻失败和抑郁而死,可谓有起有伏,人生变数无穷,读之颇有感触。

  首先,曾国藩精通古文,广泛猎读,在学术上向很多当时有名人士请教,这些不仅增长了个人方面的见识,也大大提高了个人声望。曾国藩能如此顺利成为二品官,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勤奋好学和聪明能干,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穆彰阿的垂青和举荐。也许是这一切对于曾国藩来说太顺利了,造就了他当初锋芒毕露、自恃清高的性格,使他在坐困江西期间处处碰壁、受到地方官员的百般排挤和刁难。

  其次,曾国藩经过一年的大彻大悟再度出山,受命为钦差大臣和两江总督,为其大展夙志提供了舞台。其实曾国藩受命为两江总督是清政府为形势所逼,迫不得已,由于清政府所依靠镇压太平天国的江南大营就在此时溃败,只能依靠曾国藩集团所创建的湘军来镇压太平天国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再次,湘军攻陷天京以后,曾国藩自剪羽翼,释清廷疑忌,自保末路,足见其经验丰富,政治嗅觉之灵敏,审事详明,处事果断。

  最后,曾国藩是个爱才如命,求才若渴的贤人。行军打仗,每到一地,必广为访案,凡具一技之长者,必设法延至,收为己用;闻有德才并兼者,更不惜重金,驰书礼聘。他还能虚心纳言,鼓励众幕僚直言敢谏,故能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他在事业上能够取得如此成功,与其有很大的关系。

  读此书不仅让我对曾国藩有了更为全面、细致的了解,从中受到不少启迪,而且加深了我对近代清朝历史的认识,同时引起我对那拉氏——慈禧太后的兴趣。

历史人物作文 篇2

  仰望历史的星河,唯独瞩目东晋那闪烁在田野的渊明星座,不禁心驰神往,思接千载。

  夜阑人静,桌旁一杯酽酽的香茗,轻捧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吟诵淡淡的田园诗句。优美的田园风光在我脑海中展现,我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金黄色的麦浪间,身旁环绕着的麦香沁人心脾。我躺在大地的怀抱中,头顶是湛蓝的天空,与高山为友,结河流作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迎着皎洁的月光,拖着满身的疲惫,在窸窣虫鸣中进入梦乡。从美好的幻想回到无奈的现实,所有的烦恼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心中惟有畅快。

  小时候,只是迷恋这清新优美的诗句,憧憬这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日升月沉,斗转星移,稍长大些,脑海中总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个天马行空的问题,如果陶渊明穿越时空,与我们一并生长在这光怪陆离的时代,他还有没有勇气,去保持内心那份超世脱俗的.纯真?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他还能否处之泰然,忍受着现代人无法忍受的清贫、寂寞?

  而我们,又能否读到他那淡雅的诗句?

  如果不能,那真是这个时代莫大的悲哀!

  有人讥讽陶渊明是懦夫,隐居田园是纯粹的逃避现实,是意志软弱,是遇难而退。但重溯历史,当时的陶渊明才华横溢,有一腔建功立业的热忱,事业正处于上升阶段,假以时日,定能升官发财。是什么让他愤然辞官?是黑暗腐朽的政治,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

  于是,我们有幸从“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中读出他对大自然迫切的渴望,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品味他的闲适,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感受他的洒脱。也才有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佳话。

  我想,在他作出归隐田园的决定前,一定经过了漫长的思想煎熬和痛苦的心理折磨后,才断然挂冠离去。毕竟,放下雍容华贵,锦衣玉食,去降身田夫野老,追求一贫如洗的生活,分明就是一场盛大的赌博!收获的只是常人眼中微不足道的纯真,筹码却是荣华富贵的人生。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心绪回到现代,在这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人们已经被打上了种种不可磨灭的烙印,尤其是在拜金主义日渐风行、人文精神日渐式微的今天,他们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内心深处本质的纯真而变得贪得无厌、圆滑世故。陶渊明的那份纯真也就更加弥足可贵。

  我愿去触摸陶名士那安平乐道的灵魂,拉近他与当代的距离,重试内心深处的那份纯真。

历史人物作文 篇3

  从古至今,有多少英雄豪杰的豪言壮语,让我们难以忘怀。又有多少仁人志士精神品德,令我们受益匪浅。

  您在《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但是,鲜有人知的是您为人谦虚,虚心听取来自各方面的建议。在您被封为武乡侯兼益州牧时,就下令集思广益,鼓励大家多动脑筋,多提建议。您的好友崔州平屡次指出您的对与错;忠臣徐元直也经常给您启发;与董幼军共事,每次谈话都言无不尽;胡伟度同朝,多次对您加以劝阻。有一次,主簿杨颙对您亲自核对登记薄一事,提出了批评意见。您非但不加以责难,还虚心接受了他的意见。您的品质在后世受到了极大的尊崇,成为历代忠臣的楷模和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我读懂了您,读懂了您的敬贤礼士。

  狱中酷刑,您书写诗篇;封官诱降,您严词拒绝。在宋恭帝投降之前,您起兵勤王(救援皇帝);宋恭帝投降后,您并没有跟着投降,而是坚持“君降臣不降”。社稷为重、君为轻,您绝不能以忠君的行动去改变您忠于国家的信念。您忠于国家的方式是决然壮烈的.,是不容动摇的。您为了国家,舍弃了自己,即使骨肉也难圆。您的铮铮傲骨,历久不衰,弘扬了民族的正气。您这一生,与这场壮烈的民族存亡抗击战争紧密相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您将名垂千古,光耀史册。

  文天祥,我读懂了您,读懂了恐用舍己爱国。

  您慷慨悲歌表达了为国牺牲,义无反顾的精神。“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短短两句诗,却永垂千古。诗中表现明豪情万丈,丝毫不让人感觉嚣张夸大,而是令人心说诚服。《易水歌》以其轻轻二句,成为千古绝唱。当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不感受到它的豪放与潇洒?这正是艺术,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被人们永久传诵。

  荆轲,我读懂了您,读懂了您的潇洒豪放。

  人生是一条长河,他们便是长河中闪耀的珍珠,发现他们,成就璀璨人生;人生是一片夜空,他们便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们前进的路;人生是一座深山,他们便是深山中的画眉,唤醒我们沉醉的心灵。

  历史榜样,我读懂了你们。

【历史人物作文】相关文章:

历史人物作文[精选]06-10

(精选)历史人物的作文10-04

历史人物的作文08-09

历史人物的作文【经典】05-22

历史人物作文02-15

(精选)历史人物作文04-04

历史人物作文03-05

(经典)历史人物的作文01-24

【必备】历史人物的作文05-30

历史人物作文(集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