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00字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这个故事,发生在法国某个小镇的郊外。
这部电影,没有奢华的场面,没有惊心动魄,但是却多出了一丝的温情,展示了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伟大的教育家如何与他的学生进行心理的对抗,进行心灵的沟通。
整部电影中,马修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包容,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也将学生甚至是被哈桑校长的粗暴、刻薄、自私、贪婪和刚愎自用而压制的老师们拯救。
带着一丝的失落来到这里的马修,发现了这帮无药可救的恶魔们对自由的渴望,对音乐的向往,这也唤起了他内心对音乐的挚爱。于是,在他的怂恿下,这帮放牛班的恶魔组成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合唱团。
这其实只是电影的一个层面,一个多小时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些,但是仅仅这点也就值得我们思考。
这个是一个关于教育理念的探讨影片,行动反应原则导致了孩子们的更加叛逆,而马修的音乐团却将这帮恶魔拯救,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春天,释放了自己的青春。
在此只想浅浅谈谈马修与他们的故事。这是一个让马修难忘的学生,一个天使脸蛋,魔鬼身材,这个用来形容一个女生的词汇的主人竟然是一个男生,莫杭治,一个喜爱偷窃、屡次逃学而被公立学校开除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在马修的细心与惊讶中,莫杭治的音乐才华被充分的挖掘,因此他与莫杭治的母亲也有了一段特殊的感情经历,而这却引起了莫杭治的强烈不满。于是马修就给了他一个小小的惩罚,当公爵夫人来听合唱团的表演的时候,他,这个热爱音乐的精灵莫杭治被排除在外,他孤单的立在那里,眼神中充满的哀怨与委屈,同时还有强烈的渴望。终于,在最后,马修转向了莫杭治,在马修鼓励与首肯的眼神中,莫杭治放开了歌喉,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理解与信心。他唱出了心中的理想,他的歌喉征服了所有人,也证明了自己的天赋才能,此时,莫杭治封闭的心灵完全打开,最终他成就了自己的理想,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其实很喜欢这部影片,很大程度上源于马修令人倍感舒适的教育管理模式,对于我来说,启发很大,对于经历了各种教育方式的我来说,也深有体会。
这部影片,多了一份宁静与温情,给人无限的思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影片中充分的利用这点,莫杭治对于音乐与演唱的渴望,小佩皮诺对于亲情与关怀的渴望,马修对于孩子们期待自由的眼神中显示出的无奈,马修对于强悍蒙丹时更加犀利而坚定的眼神,孩子们看着窗外放的飞风筝时眼神中对于释放青春,对于自由的渴望
影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不要放弃书写青春,每一个人,都渴望着成功,都拥有着梦想,教师,要为学生的青春书写规划,无论学生是什么样的,都不能放弃书写这些青春,不要打消他们对于梦想实现的渴望。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6-08
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12-26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6-15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7-26
《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09-19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热门】08-25
【精】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2-16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10-20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推荐】10-03
【热】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