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春节作文锦集七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春节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春节作文 篇1
“新年好啊,新年好……”一到早晨,无论老的小的个个蹿出来拜年,无论烦的愁的个个都挂着笑脸。在这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里,亲人、朋友相聚一堂似乎很困难了,而过年正就是天涯海角的游子与亲人团聚的大好时机。在外工作的友人也可以再次相聚,虽然我体会不到游子的心情,但过年时亲朋好友聚在一块玩,却也其乐无穷。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放鞭炮。终于又听到了这震耳的炮响,我的心突然长了脚,飞跃到了鞭炮上,我提起一个鞭炮用“圣火”点燃,迅速甩起手臂,“啪”的一声使我的心无比满足,觉的要和它弥散在含着火药味与鞭炮之响的乐趣中。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哈哈哈”那崭新红钞票真令人激动,它使我激动、快乐更多的是无限的幻想。透过那刺眼的阳光我仿佛看到了毛主席正对我微笑,这就是我无限的幻想吧,呵呵。
吃午饭了,大盘小盘,大碟小碟都挤在了大圆桌上,看着这圆桌就想到了团圆,鱼肉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团圆”!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太阳公公也回家团圆去了,月亮姐姐来了,她不能和家人团圆,不要觉的她很可怜,因为是她淡放光芒,我们都是她的亲人,她在和我们团圆呢。到了吃饭的时候,望着满桌子平时最爱吃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觉的饿。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谈论最多的就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从餐桌上最能说明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过年!
饭后,我们来到阳台上欣赏夜景。天空像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的宝石,月亮和星星闪闪地镶嵌在它上面。各处的灯光也次第亮了起来,万家灯火和苍穹中的“明灯”相互辉映,河水也在灯光的投照下波光粼粼,随着波浪的起伏,晃动着,闪动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倍儿就是好看。
这一天很赞但也很暂,时间如水这话一点都不错,但今天不是水而是激流。春晚开始了,许多新面孔映入我眼前,许多好歌曲传到我耳边,郝建又一次让我爆笑,我的心再次燃烧,我爱这一天,因为“团圆”因为“幸福”!
春节多么美好的节日。夜深了,烟花也都放完了,我们回到家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闭眼,因为那鞭炮声和大家的欢笑声还在耳旁回荡呢!
高中春节作文 篇2
时光匆匆,转眼春节就来临到我们的身边。而春节是什么?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吧!现在我就来为大家叙述叙述我今年的春节吧!
“臭丫头,还不起床!”老妈气势汹汹地站在我床边唠叨着。呼,来者不善,我往被窝里钻了钻。不是我不想起床,只是我起床了又能怎样?大冬天的,本来就应该在暖和的被窝里呆着!这是必须的!老妈见我没反应,大手一挥,被子被掀到一边。老妈这招真是让人不敢恭维啊!我只好被迫起床。
“丫头,你也有一段时间没去看幺舅了吧?”只见老妈一副诱拐儿童的表情,着实让人不寒而栗。我下意识的往边靠了靠,此人极度危险啊!“是啊……有一段时间了……”我慢吞吞地吐出几个字。“今天是初二,那你去收拾一下自己,中午去玩。”她丢下一句话就转身不见了,根本就没问我意见嘛!我这个人非常宅,没事都不会出去,累的慌。不过这个圣旨都下了,哪有不接的道理?无奈啊。
“今年新年不送礼,发条短信传给你。健康快乐长伴你,幸福美满粘着你,还有我要告诉你,财神已经盯上你!!”是一个朋友发的短信。我愣了愣,原本无奈的心情瞬间释怀了。一个人嘀咕起来:“这拜年不是都要送红包的吗?这个财神爷都送上门来了,我就应该领进门啊!哈哈哈哈!”老姐一副看白痴的表情看着我,还附带一句话“想钱想疯了啊你,不带你这么没良心的,亲情何堪啊。”我摆了摆手,谁叫我就是这么喜欢钱呢,谁叫我就是这么没良心呢,我就是奔着红包才去的,哈哈哈。
中午12点了,我们一家四口上了车,车子进山路一路颠簸,终于,在1点半的时候到了。下车后,我一阵兴奋,环顾四周,因为是乡村,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又大又红的灯笼,还有那象征美好幸福的春联。不知是谁家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如星的红点一颗颗炸裂开来,像是油锅里的红豆子,舞动着欢快的步点。人们捂着双耳,纷纷闪避,却也有止不住的冲动与兴奋。就这样,我们踩着鞭炮声踏上去幺舅家的小路。来到幺舅家,双脚就不听使唤了,整个人瘫坐在沙发上。
幺舅满脸推笑地迎了上来。他说:“真是稀客呀,你们终于来耍一次了!”老妈笑了笑“这不就来给你拜年了嘛。”拜年不仅仅是玩耍,小辈还要给长辈送去各种礼品及祝福。我忙从沙发上跳起来,把礼品递到幺舅手中并笑嘻嘻地说:“愿幺舅身体好,新的一年,愿你生活美满,幸福逍遥!新年快乐!”幺舅接过礼品,“难得你能来看我一次啊!幺舅盼这天很久咯。”幺舅很热情,很欢迎我们的到来。又端茶,又拿出贺年食品。我笑嘻嘻的说:“那幺舅你得弄点美味佳肴好好款待款待我们噢,我们这千里迢迢赶来也不容易呀。”听到我这么说,在场的人都笑了,特别是幺舅,他接过话“好嘞,那你们先耍一哈儿。”幺舅溜进厨房开始忙活了。
“哇,这桌菜可真丰盛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要啥有啥,还有我最喜欢吃的香茅炸鸡!幺舅你想的太周到啦!”说完,我投过去一记感激的目光。就这样,我们吃完,又开始拉家常,嘻嘻哈哈的,好不热闹!不知什么时候,我既忘了红包的事情。
一轮明月高挂在空中,照得遍地生辉,几颗星星有气无力的围在月亮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光芒被完全盖过,却无能为力。我们在屋外的院子围坐成一个圈,不知是谁提议放鞭炮的,幺舅从里屋拿出长鞭来,挂在院子里的树上,足足有一丈长。十一点五十五分,幺舅便点燃了长鞭。在长鞭即将爆想的那短短的二、三秒钟里,我的`心竟然有些颤抖。长鞭终于炸响了,像机关枪,响的是那样的脆,那样的急,一下子就把整个山村炸醒了。紧接着,邻舍的鞭炮响了,邻舍的邻舍的鞭炮响了,全村的鞭炮都响了!这时,我想起王安石的一首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对呀,又一年过去了。这时坐在我身边的幺舅塞了一个东西在我手上,我看着他,发现他正和他们一起说笑,不过我知道,那是给我的压岁钱。听着大人们说着“新年发财”的祝语,耳畔是那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心中不觉畅快无比。
这就是我今年的春节,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给力呢?
高中春节作文 篇3
我的老家在和县白桥镇,那儿虽没有都市的繁华,但却处处体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情。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都要腌制咸货,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
腊八节那一天,家家要喝腊八粥,所谓腊八粥,就是用多种米与多种杂粮熬成的。在寒冬中喝上一碗腊八粥,顿时,会有一种从胃暖到全身的感觉。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孩子们要吃糖,尤其是麦芽糖,孩子们最为喜欢。这一天,还要送走灶王爷。人们用红纸写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条幅,贴在灶头旁,家家放鞭炮恭送灶王爷上天。
过了二十三,人们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做豆腐,吃肉,贴年画,贴春联,等到二十九时,便杀鸡宰鹅,祭祖。
除夕可真热闹。家家户户赶做年菜,孩子们穿上新衣,与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玩耍嬉戏,我也不例外。不知不觉,天黑了下来,大人们端出香味四溢的饭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其乐融融,象征“团团圆圆”之意。吃完团圆饭,大人们都出去打麻将,我们这些孩子们便坐在电视机前看央视春晚,这一夜,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店铺关门,早上起来要向长辈问好,说吉利话,大人们都要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要给孩子们压岁钱。
多数店铺在正月初六开张,在此之前,人们还要祭财神,烧门神纸,祈求家道兴旺。
转眼间,盼望已久的元宵节到了。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店铺里挂着许多各形各色的灯,如走马灯,纱灯等。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别人家都是在超市买那种糖心元宵,而我的奶奶却买来一两斤面粉,在家自己手擀元宵,她总说,自己家做的元宵更好吃。傍晚,人们要在广场上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猜灯谜比赛,那场景好不热闹。
正月十六春节结束,我也要回到马鞍山了,但家乡的风土人情令我难以忘怀。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春节。
高中春节作文 篇4
转眼就到春节了,我天天盼天天盼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因为过春节爸爸妈妈不但给我买衣服还会给我压岁钱。
一年一度的春节终于到来了,平时我都是睡到很晚才起来,这一大清早的就是鞭炮声不断,想多睡一会都不行,这时候我的老叔和老婶在外地赶了回来,一进屋看就叫我小懒虫起床了,老婶笑着说正好看看老婶给你买的衣服合不合身,说了从兜里给我拿出了今年最流行的粉色连衣裙,我高兴坏了,连忙说谢谢婶子,老婶说这孩子和我你还客气什么,我告诉的传上了,不大不小正好。老叔看到我穿上新衣服说看看这才是我家的.公主,模样长的好在配上新衣服太漂亮了。妈妈在一旁说不用年年都给她买,去年的还能穿那,我撅着小嘴不高兴的说;妈妈好讨厌啊,大家都笑着说看看把小公主惹不高兴了吧。到了吃早饭的时间了,妈妈说今天过年,我给你们下厨房大家想吃什么随便的点,我负责给你们做厨师。我连忙说我点一个焦炒,在来一个炸春卷,爸爸说把我昨天买的那条大鲤鱼炖上,叔叔和婶子说;都是自己家人不用做太多,吃不了还浪费。妈妈笑着说这不过来了大家凑到一起热闹多做几个菜,随便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叔叔说我可是好几年都没吃到嫂子做的菜了。我把爸爸事先给我买好的鞭炮拿了出来,拉着叔叔的手让叔叔帮我放鞭炮。叔叔说;老师在学校教没教你们如何放鞭炮啊?我说;老师说了放鞭炮要大人陪着,所以我才找叔叔陪着我啊。叔叔摸着我的头说就知道我家公主最乖了。放完了鞭炮妈妈叫我们吃饭了,大家酒桌上端着酒杯彼此说着新春的祝福,老婶一直往我碗里夹着我最爱吃的菜,整个饭桌上热闹极了,我最喜欢这种场面了。晚上八点到了晚会的时候我和妈妈准时守着电视,我最喜欢的演员赵本山,郭德纲,巩汉林,潘长江,还有主持人朱军和董卿等等他们的演出很有笑点,逗得我和妈妈笑个不停。叔叔和爸爸他们在一边玩着扑克牌也是玩的很热闹,春节的晚上大家都显得格外兴奋一晚上都没睡觉。
春节都过去好几天了,可是大年三十晚上热闹的情景还是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高中春节作文 篇5
春天到了,意味着春节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春节到来之际,家家户户载歌载舞,迎接这个一年一度的美好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内容:春节习俗春节是我国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小年——腊月二十三
我们北方的“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
王爷把土带走。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
生。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也叫祭灶节。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接玉皇——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
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
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服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
早晨请祖。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大年三十是“除夕”
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大年初一,开门炮仗。
大年初一早晨,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每户人家都要起来。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红爆竹,即做爆竹的纸必须是红色的,保证爆炸以后红的纸屑能够遍地铺满,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象征新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这时满院瑞气,喜气洋洋。这就是“开门爆竹”一说。而且,满院的爆竹碎红是不能扫的。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现在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
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结尾:春节的意义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
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高中春节作文 篇6
梅花欢喜漫天雪,捷报飞传又一春。伴着漫天飘舞的雪花,新年近了,年味浓了。这新春佳节,多像一组协奏曲,给我们生活增添韵味儿!
第一乐章 新春序曲
不知不觉中,猪年接近了尾声,鼠年悄然来临。按旧历习俗,腊月二十三是祭灶,也叫小年。据说,旧时差不多家家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神位两旁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听长辈讲,人们为了不让“灶王爷”向玉皇大帝告自己的状,就在这一天用芝麻糖粘住他的嘴,以保佑全家人的平安。这种芝麻糖俗称“灶糖”,吃灶糖的习俗沿袭至今,更多的是对来年幸福生活的期盼。
过了祭灶,春节就正式拉开了序幕: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第二乐章 亲情之歌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俗称年三十儿。这一天,家家都要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换新衣、包饺子,忙得不亦乐乎,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你看,这“福”字的贴法还很有讲究:要倒着贴在门儿中间。取其“福到家门”之意,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晚上的饺子,热闹的春晚,是难忘的年夜饭。下午三点,我们全家总动员,开始包饺子。和面、盘馅儿、擀皮儿、包饺子、捣蒜蓉、备香醋,一道工序都不能少。看着自己包的饺子,样子歪歪扭扭,躺在那儿耍赖一般,还有点不好意思。管它呢,能包成啥样儿是啥样儿,图的是一家人同台演艺,忆过去,话新春,其乐融融欢喜和谐的节日气氛。下锅了,呼呼啦啦,热水飞溅。不一会儿,饺子端上来,那个香啊!
和着饺子的'香味,屋外响亮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斑斓的礼花不时绽放,屋内三代同堂共赏春晚的精彩节目,感受着华夏同乐的幸福与美好,欢声笑语,早已飞出了窗外。那种感觉,毛孔似乎都张开了。
第三乐章 新年圆舞曲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后,就算是大年初一了。这天,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拜年祝福。认识的,不认识的;身边的,远路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个个笑逐颜开,相互拱手祝福,把新年欢乐祥和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春节组曲伴着悦耳的鞭炮声,在饭桌前浓浓的亲情里,在邻里乡亲美好的祝福中,在国泰民安的祥和里奏响,一年又一年。
高中春节作文 篇7
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城市里春节热闹非凡,但也处处充满着喜庆的味道。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人们早已准备好了。当夜幕降临时,便响起了轰轰烈烈的打鼓与乐器声。一支队伍缓缓走来了,队伍里每个人都打扮的十分滑稽!
在最前头的,是两个举着花伞的老年人,看起来像60多岁的人了。不过,精神得很呢!他们迈着矫健的步伐,扭着腰,像是两位容光焕发的少女。
紧接着,后面的两个扭秧歌的.人吸引了我的目光。他们手里拿着一把带有彩带的扇子,脸上一个劲地笑不停。身体跟面条似的扭来扭去,豪无倦意。
再后面的,是最有趣的大头娃娃。几个人带着大头套,不时地向旁边的人招手。整个队伍热热闹闹,在街头上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除夕那天,许多小贩早已把天蓬拉开,摆上桌椅。准备迎接客户呢!一道街上摆设满了大盖蓬。大家都等着到晚上呢!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这条街上早已经人山人海了。有的人忙着吃饭,有的人忙这挑首饰挂链,还有的人忙这买春联呀什么的。
每棵树上挂满了红灯笼,红火而美丽。不管是谁,只要一走到树下,总要停下观望一会……
家乡的习俗真是数不胜数,家乡的春节真是充满快乐的年味呀 !
【高中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高中作文12-07
春节高中作文12-31
春节高中作文04-12
高中春节作文02-13
高中春节作文12-21
春节的高中作文02-12
过春节高中作文01-24
福建的春节高中作文03-10
春节高中作文(荐)04-13
春节高中作文【荐】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