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侧目而视成语故事
侧目而视成语故事1
战国时代,苏秦到秦国游说,劝秦惠王实行连横的策略。苏秦的意见没被秦王采纳,做不了官,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洛阳老家。当他走进家门的时候,家里的人都瞧不起他。妻子坐在织布机上不理睬他,嫂嫂不给他做饭,就连他的父母也不愿同他讲话。
过了一年,苏秦又到赵国去见赵王,献合纵之策。苏秦主张赵国联合齐、楚、燕、韩、魏等国共同对付日益强大的`秦国。赵王认为他这个策略很好,便封他为武安君,拜他做相国。
苏秦做了大官之后,路过洛阳,他父母得到消息,到城外三十里的地方去迎接他。他的妻子吓得恭恭敬敬地站在一边,“侧目而视,倾耳而听。”(斜着眼睛看苏秦,侧着耳朵听苏秦讲话,不敢正视苏秦。)他的嫂嫂则跪拜在地,十分谦恭地迎接苏秦。苏秦见嫂嫂这样谦恭,就笑着说:“嫂何前倨后卑也。”(意思是:嫂嫂为什么以前那样怠慢我,今天却对我如此恭敬呢?)
后来人们引用“侧目而视”来形容不敢正视,以表示敬畏的情态。也用来表示斜着眼睛看,形容愤怒的样子。
侧目而视成语故事2
【拼音】cè mù ér shì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著名的大说客苏秦游说连横之策没有成功,穷困潦倒地回到家里,妻子不理睬他,嫂子看不起他。他潜心学习,学问大增。后游说赵王合纵抗秦,一举成名,衣锦还乡。妻子吓得恭恭敬敬站在一边,侧目而视,嫂子跪拜谢罪。
【典故】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史记·汲郑列传》
【释义】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用法】作谓语、状语;形容愤怒、不瞒或畏惧的'样子
【相近词】望而生畏、望而却步、怒目而视
【相反词】目不斜视
【成语例句】
◎ 看见他们侧目而视的样子和匆匆走过的身影,我们都会忍不住发出一阵大笑,在笑声中,我们也多少得到了一点满足。
◎ 吸住;大街上亦常有行人纷纷侧目而视某君等等诸般行止,恐怕之于“时髦”
【侧目而视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成语故事06-08
成语故事11-22
经典成语故事12-29
经典成语故事08-26
经典成语故事07-04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12-17
经典儿童成语故事06-20
历史成语故事07-09
成语故事的剧本05-27
儿童成语故事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