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自相矛盾成语故事
“矛”古代一种长柄的装有金属枪头的武器,用以刺杀敌人。“盾”,古代用来保护自己、抵档敌人刺杀的武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自相矛盾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解释】: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故事】: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 “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 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 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 “这——” 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呆了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自相矛盾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12-11
成语故事06-08
成语故事11-22
经典成语故事12-29
经典成语故事08-26
经典成语故事07-04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12-17
经典儿童成语故事06-20
历史成语故事07-09
成语故事的剧本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