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阅读理解>阅读答案>玉楼春阅读答案

玉楼春阅读答案

时间:2023-06-28 16:45:40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玉楼春阅读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玉楼春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玉楼春阅读答案

玉楼春阅读答案1

  玉楼春

  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眼儿媚

  赵佶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注】①李煜,南唐后主,原名李从嘉,中主李第六子,后为宋所俘,这是南唐全盛时期所写的作品。

  ②霓裳:《霓裳羽衣舞》的简称,唐代著名清雅大曲。

  ③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赵估与其子宋钦宗赵桓,史称“靖康之难”,这首词写于被虏之后。

  ④玉京:北宋的都城汴京,与下阕的“花城”意思相同。

  (1)从体裁来看,《玉楼春》属于;就内容而言,《眼儿媚》的“,”两句集中表现了封建统治者纵欲享乐、骄奢淫逸的生活。

  (2)这两首帝王之作呈现出来的整体风貌差异较大,请从手法和情感方面试作赏析。

  参考答案:

  (1)词;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2)李煜词:运用细节描写,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读来让人浮想联翩,意兴盎然;运用夸张手法,以明肌胜雪表现姬妾宫女们的美貌与气质,以笙箫吹断水云极写当时歌舞场面的热闹。作品通过一个个宏大、热闹、充满艺术气息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宫廷宴饮的愉悦与畅意。

  赵佶词:今昔对比。当年的汴京城十分繁华,如今已萧索不堪;当年自己坐拥天下,江山万里,歌舞升平,如今沦为了阶下之囚,身处异域,对景伤怀。虚实结合;虚景:想象中的汴京已萧索不堪,归梦也被胡沙阻隔。实景:梦醒后家山无觅,耳畔听到边塞笛音,倍添乡愁。本词抚今追昔,表达了对美好往事的怀念,对国家破亡的伤感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情感复杂而深切,读来令人动容。

  《玉楼春》

  译文:

  月圆之夜,大型宫廷歌舞酒宴。出场前先是画妆。因是晚妆,为了适合舞场与烛光,画眉点唇,都不妨色泽浓艳。宫娥们刚画完妆的一刻,是何等光彩照人呀!妆毕,春殿上美女如云,她们队列整齐,鱼贯而入,虽是层层娇娘的行列,望之也顿生军旅的浩荡之感。

  歌罢宴散,月色更明。当即吩咐随从灭尽红烛,纯任得得马蹄,踏着一路月色归去,方见得歌舞虽散,而余兴未尽!

  《眼儿媚》

  译文:

  回忆汴京往昔的繁华,万里山河都属于帝王之家。奢华的宫殿园林,弦管笙琶的声音日夜不断。

  花城早已是空寂无人、萧索冷落,虽然身处黄沙漫天的胡地,那繁华如春的汴京仍然时常萦绕在梦中。家乡在何处,怎么忍心听到那羌笛吹奏凄凉彻骨的《梅花落》。

玉楼春阅读答案2

  玉楼春·白莲

  王夫之①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②心窥晓镜。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注】①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年轻时参加抗清复明斗争,失败后隐居山林,潜心著述。②檀:红色。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一、二句描写莲塘秋夜的清幽景色:弯月当空,低照池塘,波光闪动,把读者带入一个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美丽境界。

  B.三、四句描写白莲的清雅风姿:莲叶茂盛,恰如冉冉绿云;莲花初绽,好似刚刚匀就脂粉的美人,散发出阵阵馨香。

  C.五、六句描写白莲的孤独情态:荻花纷飞,秋水生寒,白莲独自抱着红蕊映照湖画,仿佛在对着镜子窥视自己的晨妆。

  D.七、八句转写对白莲命运的'关心:将来白莲的芳魂会归向何处?末句营造出一种开阔悠远的境界,暗示其结局美好。

  E.这首词由虚到实,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章法谨严,写景细致人微,感情含蓄蕴藉,体现出十分高超的艺术技巧。

  2.这首词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5分)D、E(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多答不给分。D项,“开阔悠远的境界,暗示其结局美好”不恰当。应为一种凄迷渺茫的境界,暗示白莲将消失得无影无踪,难觅芳魂。E项“由虚到实”不恰当,应为由实到虚。)

  2.(6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2分)词人以莲自况,把自己的情志寄托在白莲身上,抒发了自己在明亡之后孤忠自守、洁身自好,保持民族气节,不与异族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4分)(意思答对即可)

玉楼春阅读答案3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 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

  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两三峰,

  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

  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

  且喜青山依旧住。

  1、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是写青山为浮云所遮盖,下片写重睹青山。

  B、上片后两句式写执着寻觅“常时青山”的青山终有结果。

  C、下片的前两句写浮云散尽青山重见的自然景观。

  D、这首词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过程。

  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前两句使用拟人手法,很容易使人想到词人喃喃自语的情态。

  B、词的`上片透露出了词人遗憾的心情,而下片则反映了词人喜悦之情。

  C、词的最后两句式以老僧之喜衬托词人之喜。

  D、这首词格调雄浑粗犷,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一面。

  20xx年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B

  2、D

玉楼春阅读答案4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客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首句“尊前”,表示对友人的尊重,词人准备向朋友提出告别,但出语很轻,告诉朋友别后归来的期限。

  B.第二句着一“欲”字,照应首句“拟”字,心态毕现,欲语未语,而对方已是春容惨咽,可见相知之深,相别之苦。

  C.“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与前人所写的“古歌旧曲君莫听,听取新翻杨柳枝”的'诗句,既异曲同工又推陈出新。

  D.末二句虚写,设想把满城的牡丹看尽,才会少一些的伤感而容易与归去的春风一起,向朋友道别。

  E.全词写离愁,以实开笔,以虚作结,做到首尾关合,以乐观之虚设冲淡苦别之现实,这正是别于婉约的豪放风格。

  15.请联系全词,简要赏析名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6分)

  参考答案: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14.A E “尊前”即“樽前”;本词是一首婉约词,只是在末两句中以乐观的虚设强作宽慰之语来写离别之情。

  15.①词人认识到,人生自有一些痴情存在,这种遗憾原与风月等自然景物无关;(2分)②这两句使用直抒胸臆和借代的手法,把对眼前离别的感受上升到对整个人生的认识,将情趣和理趣统一起来;(2分)③承接前二句,也为下阕由深重的离愁转入乐观的虚设作好了铺垫。(2分)(意思对即可)

玉楼春阅读答案5

  玉楼春①

  欧阳修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

  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

  尊前百计得喜归,莫为伤春歌黛蹙。

  【注】①这首词作于词人被贬离京,任职颍州(今安徽阜阳)期间。②尊:通“樽”。

  9.下列对这首词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考点22中难

  A.第一句写冬去春来的物候变化,天空中漠漠的冬云不觉间已变成了簇簇的春云,对云彩形态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词人对春的信息的关切和感知的细腻敏锐。

  B.第二句紧承首句所见之景,转而写心中所感:看到冬春景象的变化,词人渐觉年华似水,无声无息地流逝,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

  C.“南浦”句典出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别赋》中“春草碧色,春水绿渡。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句,借以表达作者谪居贬地远离亲友的伤别之情。

  D.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笔写春天的万千姹紫嫣红相继开落,面对这仿佛永不谢幕的美景,词人的心也被永不满足永不尽兴的激情陶醉着激荡着。

  E.第七句中的“尊”即酒樽,表明词人曾为有酒无花而千思万想期盼春天快快到来,八句则表达了要好好享受眼前春光,不为春的'短暂而感伤的心愿。

  10.词的三、四句是怎样写景和抒情的?请具体分析。(6分)

  答

  9.B C (B “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错误,应该是一年中芳华美好的春景在眼前呈现,最值得你放眼欣赏。C“借以表达作者谪居贬地远离亲友的伤别之情”错误,化用典故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人联想“春水绿波”的美好意境。) (每项2分,共4分)

  10.①三四两句运用对偶的手法写景,“北枝梅蕊”和“南浦波纹”,南与北,高与低,红与绿的对举,不仅是语言形式的对偶,更暗示了整个天地间都是蓬勃绚烂的春景。(若答拟人比喻酌情给分)②这两句融情于景,充满天地的生机、触目皆是的春景,正是作者虽遭贬谪依然坚韧豪放的个性和赏玩美景时的畅快心情的体现。(每点3分,答满2点即可满分。答孤独之情可给1分)

玉楼春阅读答案6

  玉楼春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不知醖①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注释:①醖,同“酝”。

  (1)这首词的上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梅花的?(3分)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lO.(1)色、态、香、意.(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多答不扣分)

  (2)表达了捧遣愁闷,珍惜良时的情感(2分);气候的转换亦如人世的风云突变,不可意料.(2分)(意思对即可)

  词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词,傲立霜雪,一枝独秀的梅花是历来文人墨客的吟诵对象,特别是宋代咏梅词更多,其中能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作却并不多见,

  清照的这首《玉楼春》当属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赏梅的矛盾心态,

  首句以“红酥”比拟梅花花瓣宛如红色凝脂,以“琼苞”形容梅花花苞美好.都抓住了梅花特征,用语准确,“肯放琼苞碎”者,是对“舍苞未放”的巧妙说法,用词新巧.显示了词人独出心裁的创造性.

  上片皆从此句生炭。“探着南枝开遍未”,便是完转说出梅花未尽开放.初唐时李峤《梅》

  诗云:“大庚敛寒光,南枝独早芳.”张方注:“大庚岭上梅,南技落,北枝开.”如今对南枝之花还须问开遍未,则梅枝上多尚含苞,宛然可知.三、四两句。“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是对偶句,仍写未放之花.“酝藉”、“包藏”,点明此意,而“几多香”、“无限意”,写梅花生开后所发的`幽香,所呈的意态,精神饱满.慧思独运.

  词上片主要写梅之情态,下片写赏梅之人.“道人”是作者的自称,意为学道之人,“憔悴”和闷”、“愁”.讲李清照的外貌与内心情状,“春窗”和“阑干”交代客观环境,表明她当时困顿窗下,愁闷煞人,连阑干都懒得去倚.这是一幅名门闲妇的春愁图.

  不写梅花的盛开,却由含苞直跳到将败,这是咏梅的奇笔,写赏梅却先道自己的憔悴和愁闷,这是赏梅之妙想.反映了她自己“挼(nuó揉搓)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清平乐》)的心态,,此词作于晚年流落江南之后反常写法恰好能传达出当时正常的心态.虽然心境不佳,但梅花还是要赏的,所以“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休”字这里是语助词,含罢了的意思,这是作者心中的话:想要来饮酒赏梅的话便来罢,等到明天说不定要起风了呢!此句隐含着莫错过大好时机且举杯遣怀的意味,

  咏物寄志,或咏物抒情是古咏物诗的两大格调.

  清照词是咏物抒情诗中的上品,这首咏梅诗尽得梅花之诗.也尽似词人之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选自《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玉楼春阅读答案7

  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①“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②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

  ①用一“闹”字,夸张地描绘出红杏花盛开怒放,绚丽鲜艳,热烈如火,唤起人们的无限联想,将生机蓬勃的烂漫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意思对即可)

  ②拟人手法。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意思对即可)

  内容扩展:

  【作者简介】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仁天圣二年(1024)与其兄宋庠同举进士。初任复州军事推官。召试,授直史馆。历官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曾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与其兄庠齐名,时呼“小宋、大宋”。因其词《玉楼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人称红杏尚书。为人喜奢侈,多游宴。其词多抒写个人生活情怀,未摆脱晚唐五代艳丽旧习。但构思新颖,语言流丽,描写生动,一些佳句流传甚广。原有文集一百五十卷,已散佚。清人辑有《宋景文集》;近人辑有《宋景文公集》;赵万里辑有《宋景文公长短句》。

  【注释】

  ①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②棹:船桨,代指船。

  ③浮生:人生短暂若泡沫浮生于水面。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④肯爱:怎肯吝啬。

  ⑤晚照:晚日的余辉。

  【译文】

  东城外面的景色,越来越美。湖面上棉纱一样的波浪,负载着游船,承载着游客的欢乐。绿杨翠柳,茂密如烟,春深了,只有早上,尚余轻寒。红杏枝头,蜂飞蝶舞,春意盎然。

  人生的欢乐是多么少啊!愿拿千金换一笑。他端起斟满的酒杯,邀请夕阳,劝夕阳同干一杯。希望金色的晚照,能够在美丽的'花丛中多停留一会儿!

  【赏析】

  本词歌咏春天,洋溢着珍惜青春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上片写初春的风景。起句“东城渐觉风光好”,以叙述的语气缓缓写来,表面上似不经意,但“好”字已压抑不住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以下三句就是“风光好”的具体发挥与形象写照。首先是“縠皱波纹迎客棹”,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盈盈春水,那一条条漾动着水的波纹,仿佛是在向客人招手表示欢迎。然后又要人们随着他去观赏“绿杨”,“绿杨”句点出“客棹”来临的时光与特色。“晓寒轻”写的是春意,也是作者心头的情意。“波纹”、“绿杨”都象征着春天。但是,更能象征春天的却是春花,在此前提下,上片最后一句终于咏出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绝唱。如果说这一句是画面上的点睛之笔,还不如说是词人心中绽开的感情花朵。“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下片再从词人主观情感上对春光美好做进一步的烘托。“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二句,是从功名利禄这两个方面来衬托春天的可爱与可贵。词人身居要职,官务缠身,很少有时间或机会从春天里寻取人生的乐趣,故引以为“浮生”之“长恨”。于是,就有了宁弃“千金”而不愿放过从春光中获取短暂“一笑”的感慨。既然春天如此可贵可爱,词人禁不住“为君持酒劝斜阳”,明确提出“且向花间留晚照”的强烈主观要求。这要求是“无理”的,因此也是不可能的,却能够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春天的珍视,对光阴的爱惜。这种对时光与生命的珍惜,与晏殊在富贵中所产生的“闲愁”同一根源,在宋祁其它词作中也时有流露,如《浪淘沙近》说:“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至如今,始惜月满、花满、酒满。”

  这首词最精彩之处,是第四句的“闹”字。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一个字,即传达出春日万物争喧的情景,这正是词人的高明之处。不过,也有人反对这个“闹”字。清代学者李渔曾写道:“闹字极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于诗词。”当然,这不过是他一己之见。对于春天,诸多诗家学者,也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观照。宋代无名氏有诗写道:“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该诗从两个方面对春日春风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我们知道,一年分四季,自然界不会永远是春光明媚、风和日丽。人生也何尝不是如此?人生的道路上也不会总是一马平川,风平浪静,不会总是月白风清,良辰美景,不会总是成功的欢乐、动人的微笑、甜蜜的絮语、悦耳的歌声。所以,当您的人生中遇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举步维艰的时候;当你的人生遇到“无边落木萧萧下”“黑云压城城欲摧”,困难重重的时候;当您的人生遇到“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天寒地冻的时候,请您不要气馁,不要退缩,不要一蹶不振,要相信当冬天到来的时候,春天还会远吗?最后,给朋友们送上两句话:一句是,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一句是,留得根蒂在,岁岁有春风。

玉楼春阅读答案8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1415题。

  诉衷情

  晏殊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玉楼春

  无名氏

  东风杨柳门前路。毕竟雕鞍留不住。柔情胜似岭头云,别泪多如花上雨。小楼画幕无重数。听得楼边车马去。若将眉黛染情深,且到丹青难画处。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二句,面对烂漫春光,主人公不是览景生欢,而是情态异常,“香阁浓睡”。一“恼”字,承上贯下,使词意陡生顿挫。

  B.“一春芳意”与“三月和风”为对偶句,同是“牵系人情”的景物。“牵系”既形象地表现了柳丝的特点,同时也是对“眉叶细,舞腰轻”的照应。

  C.“柔情胜似岭头云”与“别泪多于花上雨”两句中,情是泪的内源,泪是情的外现,一情一态,两个比喻,对仗工致,且曲尽传神写照之妙。

  D.“若将眉黛染情深,直到丹青难画处”上句变实为虚,抽象的'感情成了可染可画的形象体。下句既实又虚,“丹青”既指图画,也喻忠贞不渝之情。

  15.两首词在开篇都写到“东风杨柳”,请分别简析其中“柳”的形象、人的形象有怎样的特点,柳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怎样的作用?(6分)

  答:

  答案:

  14.D(变虚为实,将具体的情感形象化为眉黛含情、丹青难画。)

  15.(1)前词开篇所写之柳是雨初霁后的青青杨柳,柳丝纤细,柳烟疏淡,景象清新柔美,(1分)所写之人是因柳惹起无限愁思的闺中女子,(1分)柳是情感的触发物,同时对人物形象起到反衬的作用。(1分)

  (2)第二首开篇所写之柳是门前路旁在东风中摇曳的柳,(1分)所写之人是与远行之人在门前话别,依依不舍、留恋而又无奈的女子,(1分)柳是情感的寄托物,想“留”毕竟留不住,对人物形象起到正衬的作用,柳依依,情依依。(1分)

玉楼春阅读答案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吴文英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①。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注】①大白,酒名。

  1.联系全词,说明首句中的“天涯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词的下阕“霜花强弄春颜色”句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这首词的`末句用了什么典故?本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参考答案

  1.孤独惆怅,浪迹天涯的游子形象。

  2.用了拟人的手法,用霜花强颜,表达虽有美景,却难抵心中孤寂的情怀;用了对比(反衬)手法,把“霜花”和春色作对照,表达内心孤苦。(两种手法,解说)

  3.鲛人滴泪成珠,表达的是羁旅天涯的孤苦和对友人的思慕。

玉楼春阅读答案10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②。昔年多病厌芳尊③,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释】

  钱惟演,北宋临安人。一生仕宦显达,晚年谪迁随州。②尊,一作樽。

  ①作者一生仕宦显达,晚年被贬外放,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作。

  ②鸾镜:背后饰有鸾鸟的镜子。 ③尊:又写作“樽”。

  (1)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最后两句词人写对“芳尊”态度的前后变化,这样写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4分)

  参考答案:

  (1)以乐景衬哀情。作者以明丽的景色反衬自己凄暗的心情,强烈地表达出对时光飞逝、生命无多的感伤。(3分)

  (2)通过对照,作者写出此刻自己只能借酒浇愁,真切地表现了他无可奈何的心境和作为一个政治失意者的绝望心情。(4分,意思对即可。)

  二:

  (1)“城上风光莺语乱”句中“乱”有什么妙处?(4分)

  (2)宋人黄升在《花庵词选》中评论本词说:“此词暮年所作,词极凄婉。”词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凄婉之情?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乱,此指黄莺鸟叫声繁杂;乱字写出了暮春时节热闹的春景,同时又融情于景另(暗)寄寓了作者不宁的心绪。(4分)

  【评分标准】(1)①“莺鸟叫声繁杂”1分,“热闹的春景”1分,“融情于景”1分,“不宁的心绪”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①诗人的精神状态、曾经的容颜在镜中不知不觉地衰老了,写出了老之已至的无可奈何的伤感。②昔日多病厌酒,如今只能借酒浇愁,唯恐美酒不够,抒发了诗人宦海沉浮的惆怅,仕途失意的绝望。(4分)

  【评分标准】“曾经仕宦显达,但晚年遭贬”1分;“宦海沉浮的惆怅,仕途失意的绝望”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三:

  (1)“城上风光莺语乱”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请找出,并加以分析。(3分)

  (2)简析上阕、的主要艺术特色。(4分)

  (3)说说你对结句“今日芳尊惟恐浅”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1)(3分)“乱“字(1分)。“乱”字写出了黄莺鸟叫声繁杂的`热闹春景(1分),暗寓了词人不宁的心绪(1分)。

  (2)(4分)视觉、听觉相结合,烟波柳岸、绿杨芳草是视觉描写,黄莺乱语是听觉描写(2分);以乐景衬哀情。作者以明丽的景色反衬自己凄怆的心情(2分)。

  (3)(4分)昔日多病厌酒,如今只能借酒浇愁,唯恐美酒不够(2分);表达了诗人宦海沉浮的惆怅,仕途失意的绝望(2分)。

  【赏析】

  此为作者暮年之作。词中以极其凄婉的笔触,抒写了作者的垂暮之感和政治失意的感伤。作品中的“芳草”、“泪眼”、“鸾镜”、“朱颜”等意象无不充满绝望后的浓重感伤色彩,反映出宋初纤丽词风的艺术特色。

  上片起首两句,从城上和城下两处着墨,声形兼备、富于动感地描绘春景,勾勒出一幅城头上莺语阵阵、风光无限;城脚下烟波浩淼、春水拍岸的图,使读者隐然感觉到主人公的伤春愁绪,从而为下文的遣怀抒情作好了铺垫。

  上片结末两句转而抒情,言绿杨芳草年年生发,而词人已是眼泪流尽,愁肠先断,愁惨之气溢于言表。从表现手法上讲,用绿杨芳草来渲染泪眼愁肠,也就达到了情景相生的效果,情致极为凄婉。此二句由景入情,词意陡转,波澜突起。

  过片两句,从精神与形体两方面感叹年老之已至,抒写了词人无可奈何的伤感情怀。从中可以窥见,一贬汉东,默默无闻,大势已去,这对于曾经“官兼将相,阶勋、品皆第一”的作者来说,打击是多么巨大。结拍两句将借酒浇愁这一司空见惯的题材赋予新意,敏锐而恰切地扣住词人对“芳尊”态度的前后变化这一细节,形成强烈反差,由景入情,画龙点睛,传神地抒发出一个政治失意者的绝望心情。

  这首词是作者临死前不久的一首伤春之作。上阕由景入情,下阕直抒愁怀。“情怀渐觉”、“衰晚”,一“渐”字,表达出时间的推移催老世人的历程,接着,作者又惊异地发现镜中“朱颜”已“暗换”,进一步表达“衰晚”之感。“今日”虽仍有病,可愁比病更强烈,因而不顾病情而痛饮狂喝,将全词愁绪推向高潮。

玉楼春阅读答案11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注释

  ⑴鱼沉:鱼不传书。古代有鱼雁传书的传说,这里指音讯全无。

  ⑵攲(yǐ):倾斜。单枕:孤枕。

  ⑶烬(jìn):灯芯烧尽成灰。

  1.请简要分析“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中“渐”字的妙处。(4分)

  2.词的下片是如何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5分)

  参考答案

  1.这一句抒怀了远别的情状,一句之内重复叠用了三个渐字,将主人公想象的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3分)又加无书二字将主人公欲救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形象。(2分)

  2.下片以景寓情,情景交融。(3分)风竹秋韵,在主人公听来都是离恨悲鸣。幻想在梦中能寻觅亲人,可是梦未成,残灯也烬,哀婉幽怨之情袅袅不断。(3分)

  译文

  分别后不知你的行程远近,满目凄凉心中有说不尽的苦闷。你越走越远渐渐断了书信;鱼书不传我去哪里问讯?

  深夜里风吹竹叶萧萧不停,千声万声都是别愁离恨。我斜倚单枕想到梦中见你,谁知道梦没有做成灯芯又燃尽。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赏析: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此词描写思妇念远的.愁情。上阕写思妇别后的孤凄苦闷和对远游人深切的怀念;下阕借景,描写思妇秋夜难眠独伴孤灯的愁苦。全词突出一个“恨”字,层层递进,深沉婉约,把一个闺中独居的女子在爱人后的凄凉悲愁以及对杳无音讯的无情之人的怨恨,刻画得淋漓尽致。笔调细腻委婉,语言浅白,情感朴实;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很好地体现了欧词的艺术特色。

  这首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词是写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离愁别恨。发端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了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然而雁绝鱼沉,天崖无处觅寻踪影。“无书”应首句的“不知”,且欲知无由,她只有沉浸在“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了。“水阔”是“远”的象征,“鱼沉”是“无书”的象征。“何处问”三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痛切。在她与亲人相阻绝的浩浩水域与茫茫空间,似乎都充塞了触目凄凉的离别苦况。词的笔触既深沉又婉曲。

  词篇从过片以下,深入细腻地刻画了思妇的内心世界,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自古伤心唯远别,登山临水迟留。暮尘衰草一番秋。寻常景物,到此尽成愁。”(《临江仙·自古伤心惟远别》)风竹秋韵,原是“寻常景物”,但在与亲人远别,空床独宿的思妇听来,万叶千声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愁苦之情。“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思妇为了摆脱苦状的现实,急于入睡成梦,故特意斜靠着孤枕,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可是“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连仅有的一点小小希望也成了泡影,不单是“愁极梦难成”(薛昭蕴《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最后连那一盏作伴的残灯也熄灭了。“灯又烬”一语双关,闺房里的灯花燃成了灰烬,自己与亲人的相会也不可能实现,思妇的命运变得和灯花一样凄迷、黯淡。词到结句,哀婉幽怨之情韵袅袅不断,给人以深沉的艺术感染。

玉楼春阅读答案12

  玉楼春

  元好问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

  琵琶肠断塞门秋,却望紫台知远近。

  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

  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二句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描绘塞外异常肃杀的自然环境,"白雁"一句点明时令。

  B.琵琶声声肝肠寸断,频频回望终是无望,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昭君出塞时复杂的心境。

  C."旧爱玉颜今自恨"句今昔对比,写出了王昭君因未能得宠、容颜老去而哀婉惆怅。

  D.末句用青山的万古不老来形容愁苦的绵延不尽,寄寓了词人对昭君命运的同情慨叹。

  16.通读全词,简要阐释昭君"愁"的具体内涵。(6 分)

  答

  15.(3分)C(“因未能得宠、容颜老去而哀婉惆怅”理解有误。)

  16.(6 分)遥嫁边塞的'悲苦与凄凉,远离家国的不舍与留恋,久居深宫的冷落与孤寂, 悲苦难诉的自怜与隐忍。(每个要点 2 分,答出其中任意三个要点即可得满分。)

玉楼春阅读答案1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宋吴文英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①。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注】①大白,酒名。

  (1)联系全词,说明首句中的“天涯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分)

  答:

  (2)词的下阕“霜花强弄春颜色”句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3)这首词的.末句用了什么典故?本句表达了什么情感?(2分)

  答:

  答案:

  3.(1)(2分)孤独惆怅(1分),浪迹天涯的游子形象。(1分)

  (2)(4分)用了拟人的手法,用霜花强颜,表达虽有美景,却难抵心中孤寂的情怀;用了对比(反衬)手法,把“霜花”和春色作对照,表达内心孤苦。(两种手法各1分,解说各1分)

  (3)鲛人滴泪成珠,(1分)表达的是羁旅天涯的孤苦和对友人的思慕。(1分)

玉楼春阅读答案14

  【原文】:

  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注释】:

  ⑴(nóng)艳:形容花木繁盛,色彩艳丽。

  ⑵游丝:蜘蛛所吐的丝。

  ①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

  玉楼春:名。又名《玉楼春令》、《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呈纤手》、《归风便》、《东邻妙》、《梦乡亲》、《续渔歌》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翻译】:

  洛阳春浓花满城,姹紫嫣红香正浓。游丝有意,苦留游客丝萦绕。杨柳无情,争相送别为那般。杏花红处,遮去青山一片青。山路远,行人山下歇驿站。相去远,今宵谁能与我伴,唯有寂寞、孤馆与明月。

  【赏析】:

  欧阳修的这首《玉楼春》是离别词,写得既深婉又层深,既含蓄又充满激情,堪称言尽而意永的佳作。

  用“洛阳正值芳菲节”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在的满城春色的地方。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又用“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使洛阳的春色变得更为具体可感。“艳”一句不仅使人想见花木繁盛、姹紫嫣红的景象,而且还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阵阵春风吹送过来的阵阵花香。接下去两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既是写景,又已暗含眷恋送别者的感情。“游丝”是蜘蛛所吐的丝,春天飘荡在空中,随处可见。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在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这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游丝苦苦地缠绕着人不让离去,又埋怨杨柳怎么没来由地争着把人送走,即景抒情,把笔锋转入抒写别离。

  下片继续写旅途的春光和离愁,使人感到春色无边无际,愁思也无边无际,始终苦恼着离人。作者只写旅途一瞥,用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上句描写旅途中的春山:只见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而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下句写那位离人的.活动:他绕山而行,群山连绵,路途遥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停宿在有杏花开放的驿舍里。这儿人烟稀少,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他感到寂寞,他夜不成眠,望月思人,终于迸发出了“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的叹息,使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喷薄而出。词至此戛然而止。

  【阅读训练】:

  一、

  1.上阙一、二句,所写之景有何特点?作者写景的目的是什么?(4分)

  2.“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使用了哪种?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3.从下阕看,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会产生“寂寥”之感?请概括说明。(3分)

  4、.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图景?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5、诗的最后两句选用了怎样的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6分)

  二、

  1、词中总写了洛阳春景,一下子把读者带进已春色满城的离别之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

  2、作者从“游丝”“垂柳”入手,把无情之物写得有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结合开头写洛阳“正值芳菲”“艳清香”,结尾“唯有寂寥孤馆月”说说用了怎样的写法?

  【参考答案】:

  一、

  1.①花木繁盛,花香阵阵,景色丽美好。②渲染洛阳满城春色,反衬深沉的离愁别绪。(每点2分)

  2.①拟人;②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每点1分)

  3.①旅途春光无限,愁思也无边无际;②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驿舍偏僻寂静;③抒情主人公夜不成眠,望月思人,倍感“寂寥”。(每点1分)

  4.开头两句描写了洛阳美丽、热闹的春景:花木繁盛,色彩艳丽,百花相继开放,争奇斗艳,清香扑鼻。(3分)作用:点明了告别的地点和季节,以乐景衬哀情,自然引出下文。(3分)

  5.选用了两个传统意象:“孤馆”和“月”。(2分)作者身处旅途,只有清冷的月亮和孤馆相伴,(1分)这恰恰与洛阳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照,(1分)从而表达了作者凄凉悲伤的心情。(2分)

  二、

  1、洛阳正值芳菲节,艳清香相间发。

  2、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3、反衬或对比。

玉楼春阅读答案15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①縠(hú):绉纱类的丝织物。

  (1)“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能否改为“浓“或“盛“?请说明理由。

  (2)“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不能调换。“闹”字相比“浓”或“盛”更有意境。“闹”字显出了春天到来之后,红杏争相开放争春的情境,将“红杏”拟人化了。而“浓”“盛”这些字的表现力就很一般,也很常见。“闹”字将无生命的杏花拟人化了,展现出了春天到来之后万物复苏的蓬勃景象。

  (2)诗人惜春、恋春、留春,情真意切,想像新奇。表现了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分析】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作乐思想。作者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

  【解答】

  (1)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要将这几个字放在诗句中作具体分析,看哪个字传达的意境更加地美妙。“闹”,乃安静、寂寞的反义词,即热烈之意。这句诗写红杏怒放,如火如荼。它不说春意“浓”、“盛”等,而说“春意闹”,精妙之处在于借助感觉的沟通、转移,将无生命的杏花化为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写出了红杏竟相盛开,争妍斗艳的景象与情趣,写尽了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王国维评价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此说极为精当。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分析诗人情感的能力。理解的基础上作答。“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两句写的是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这两句字里行间中传达出诗人不舍春天与夕阳离去的真挚的感情,展现的是诗人恋春、惜春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春景的喜爱之情,热爱生活与美好大自然的感情。同时还有珍惜时光的劝慰之情。

  译文:

  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

  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怎肯为吝惜千金而轻视欢笑?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玉楼春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春》阅读练习及答案12-17

玉京秋周密阅读答案翻译赏析06-15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11-02

《春》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12-28

朱淑真《蝶恋花送春》阅读答案12-07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5篇12-15

新生阅读答案07-19

寒夜阅读答案08-18

差别阅读答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