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语文教案>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3-01-14 10:13:3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感悟、积累、应用语言

  教学难点

  关键:

  1、理解古诗,入情入境。

  2、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记得在我的学生时代,曾经学到过一篇著名作家朱自清爷爷写的文章,叫《春》。有些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师朗诵:“春天像……”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生机勃勃地喜人景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

  二、打开书,自己读读《三衢道中》这首诗。

  三、学《三衢道中》

  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三衢山的道上)

  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能些好方法?(补省略、换语序、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板书:补换查看

  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字古诗

  4、反馈:齐读1、2句。

  (设计意图:高年级写字教学不该忽视,更不该遗忘。)

  1)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那句诗?来汇报一下。

  “泛”“添”分别解释成什么?

  辩析“泛”的字义,根据下句的意思来确定。

  让学生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是照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字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那该怎么读这两句话?

  2)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

  添得黄鹂四五声。(而且)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

  (设计意图:因地制宜,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能让学生充分感悟诗人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3)齐读整首诗,读出心情的变化。

  (设计意图:读出心情的变化是第一个层次的朗读要求。)

  5、你们想不想去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江南春色?

  6、放媒体欣赏江南春色。

  7、用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诗文描绘满园春色。

  (设计意图:诗文整合、新旧知识整合、课内外整合,通过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正如巴金所说,“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欣赏着你们动情的朗诵,我又想起了《春》里的那几句话,跟老师一起朗诵,媒体出示:“春天象……”

  (设计意图:再次吟诵《春》中的排比句,好似在已掘过的泥地上再掘了一锄,打下了更深的烙印。)

  四、回归全课整体

  1、学完了这首诗,老师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朱自清爷爷写的话,一齐读“春天像……”

  (跟我们今天学的那几句诗联系得起来的?)

  (设计意图:最后再用《春》当中的排比句整合两首诗,找到诗、文中的契合点,进行概括、总结,使整堂课的结构回归一个“圆”。)

  2、配乐齐诵两首古诗。

  七、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春天的诗。

  (设计意图:把代表老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有选择作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的五花八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注释]:

  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衢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黄莺。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读通全诗,理解诗的内容

  2.体会诗的表现手法

  3.以诗为媒介,扩展阅读,了解秦观

  教学重点: 目标 1 目标 2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集体朗读。

  2. 讲讲哪些句子或词语你能够理解,哪些你不能理解。

  3. 尝试解释一下本诗的具体内容。

  整体感知

  1. 给出有关秦观的资料。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皆接受过苏东坡的指导和培养,在文学思想上也受到 一定的影响,但创作风格大相径庭。 以词作闻名,是“婉约派”代表词人。文字精细工巧情韵皆美。

  2. 逐句解释。

  3. 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无一怨字而写春怨。

  4. 体会古代文人伤春悲秋的心理特征。由于宦途的艰险而多愁善感。

  5. 《春日五首》 金屋旧题烦乙子,蜜脾新采赖蜂臣。蜻蜓蛱蝶无情思,随例颠忙过一春。 春禽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正长。满院柳花寒食後,旋钻新火爇炉香。 裌衣新著倦琴书,散策池塘返照初。翠碧黄鹂相续去,荇丝深处见游鱼。 幅巾投晓入西园,春动林塘物物鲜。却憩小庭才日出,海棠花发麝香眠。

  作业: 抄写全诗 逐句解释诗的意思。 阅读 5 首《春日》 ,说说你觉得哪首最好,为什么。

  反思: 实际上根本没来得及讲秦观。 学生对对偶基本没有理解,有的把对偶和对比混为一谈,临时换讲对偶,作业改为寻找使用对 偶的古诗句。

  《春日五首》赏析

  《春日五首》其一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解释

  一声轻雷过后,顷刻落下了如丝般的春雨,

  雨过天晴后屋顶上的琉璃瓦如碧玉般浮光闪闪。

  雨后的芍药如惆怅的女子含着点点泪珠,

  雨打后的蔷薇,也似乎绵软无力,其实枝条正悄悄攀枝蔓延着。

  万丝:指春天的细雨。

  霁:雨过天晴。

  瓦:琉璃瓦。

  碧:碧玉。

  碧参差:指琉璃瓦浮光闪闪,犹如碧玉。

  芍药:草本之首,与牡丹形似

  卧:攀枝蔓延

  赏析

  《春日》这首七绝描写夜雨初霁的春天庭院的景致。丝,喻雨。浮瓦,晴光照在瓦上。雷是“轻”的,雨如“丝”般,春雨的特色诗人只用两个字就揭示出来了。那碧绿的琉璃瓦,被一夜春雨洗得干干净净,晶莹剔透,犹如翡翠,瓦上还沾有水珠,在晨曦的辉映下,浮光闪闪,鲜艳夺目,令人心旷神怡。无力蔷薇卧晓枝,也有的版本写作,无力蔷薇卧晚枝。芍药,牡丹。春泪,雨点。芍药亭亭玉立、蔷薇攀枝蔓延,故各有“含春泪”之态、“无力卧”之状。

  诗人捕捉到春雨“万丝”的特征,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院一角,摄下了一幅雷雨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通过对偶形式,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

  《春日》因其体物入微,情致蕴藉,通篇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在意境上以“春愁”统摄全篇,虽不露一“愁”字,但可从芍药、蔷薇的情态中领悟,又曲折隐晦的反映了诗人由于对宦途命运艰险的恐惧,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心理。

  《春日》就被金代的文学家元好问讥为“女郎诗”,因为它格调比较柔媚。

  柔媚也是一种美,经过风雨的芍药和蔷薇,好似两个娇弱的女郎,一个饱含泪水,一个醉卧晓枝。以“春泪”喻水珠,以“卧”字象征“无力”,用辞工稳而又自然。

  《春日五首》阅读练习

  春日五首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①。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②。

  [注]①万丝:指密蒙的雨丝。葬光:雨后初晴的阳光。参差:指层叠的瓦片。②春泪:指雨珠。

  9.(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答案:景物:雨丝、浮瓦、芍药、蔷薇(任意写出两种即可给1分);画面:雨中春光图(雨后初晴图)(1分)。

  (2)描摹传神是这首诗的特点。请从最后两句诗中找出一个用得妙的字作赏析。(2分)

  答案:(任选1个赏析即可)

  ①“含”字形象地刻画出雨后芍药的娇弱状态,表达7诗人的惜花之情。

  ②“卧”字形象地刻画出雨后蔷薇的娇弱状态,表达了诗人的惜花之情。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学设计:龚侃复旦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朗读感受音韵美,体会丰富想象所具有的表达效果

  梳理作者心情变化,从作者的达观中获得人生启示

  教学重点:朗读感受音韵美,体会丰富想象所具有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梳理作者心情变化,从作者的达观中获得人生启示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你即将迎来一次向往已久的出国旅行,出行前你最担心的是什么事?

  2、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是南宋词人张孝祥——介绍文学常识。他出门远行是否顺利呢?遇到了什么情况呢?

  二、梳理遭遇“风波”的过程中,张孝祥心情的变化

  1、朗读《西江月》正音:霓裳

  2、梳理:张孝祥的启程的时候情况怎样?后来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结果怎样?

  出行: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过程:从题目概括:阻风

  从词句概括:放起鳞鳞细浪

  结果:明日风回更好

  3、自读联想:作者在整个过程中,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

  4、学生交流,互相补充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心旷神怡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无奈自嘲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自我解嘲,自我安慰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乐观,自信

  5、在这首词中,作者表现想法心境的写法主要是什么?

  明确:联想、想象

  6、在朗读中如何表现这几句作者心情的不同变化?

  7、圈划韵脚,对比刚学的陆游《诉衷情》中“尤”韵的开口大小和声音效果,体会声韵选择与诗歌主题之间的内在关联

  “尤”韵,开口小,音调较低回,效果哽咽悠长,适合表现消极情感

  “昂”韵,开口大,音调较高亢,效果高昂饱满,适合表现积极情感

  8、朗读体会

  三、从小“风波”看大“风波”

  1、从这首词看,张孝祥之所以心态超好的原因是什么?

  乐观面对现状,相信事物总是往好的方面发展

  2、现在看,这首词写遇到“风波”,还能给你别的启示吗?

  《西江月》原文和译文

  原文: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译文:

  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仿佛是水神留我欣赏斜阳,微风弄起粼粼波浪,泛起波光。最好明天风向变了,就可以行船启程,今晚露宿也就没什么关系。等到登上岳阳楼,奏起霓裳乐曲,就似水晶宫一般呢。

  《西江月》赏析

  宋孝宗乾道四年秋八月,张孝祥离开湖南长沙,到达湖北荆州(今江陵)任职。这首词是他在赴任途中所作。词题一作“阻风三峰下”。词句亦稍有差异。他在给友人黄子默的信中说:“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北的黄陵山。相传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庙,故称黄陵庙。可见孝祥在赴任途中曾为风浪所阻,然而他的用意不是在正面描绘汹涌澎湃的波浪,而是着眼于波臣风伯的“善戏”。因此词人倾注了浓烈的主观想象色彩。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起两句写舟泛湘江一路行来的景色。只写“一船明月”、“千里秋江”,其他美景堪收、旅怀足慰之事,下必细数。以下转入黄昏阻风情事。“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由自我想象而进入一种主观幻觉心理的境界。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相反却抒写自己幻觉的意象,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象鱼鳞般的波纹。这种浪漫主义手法,把现实与想象,幻觉心理与时空变化,非常和谐地描绘在一幅画面上,使人感到似幻似真,从而增强了词的艺术魅力。

  下片借景抒情。“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面对风遏行舟的情况词人此刻的心境,犹如苏轼《定风波》词中所写:“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样泰然自如。不过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切望风向转变。他说:如果明天能够转为顺风的话,那么今天露宿在江边也是心情舒畅的。

  结尾以“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两句收结,别具情味。《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歌舞曲。“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市城西,面临洞庭湖。这里前一句写一阵阵江中波涛的声响,就像水府在演奏美妙悦耳的音乐。这种生动的比喻表现出词人所独有的想象。后一句则是表达他内心的愿望,当行舟到达岳阳时,一定要登楼眺望雄伟壮阔的洞庭湖面的自然风光。

  张孝祥一生英才奇气,如果说在《念奴娇·过洞庭》词中以“吸江酌斗,宾客万象”的豪迈气势,使南宋魏了翁为之倾倒,盛赞此首“在集中最为杰特”(《鹤山题跋》卷二)。那么在这首词中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奇幻的艺术想象,同样显露出他的杰出才华和独具的词作风格。[4]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张孝祥在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市)。后改官离开湖南,乘舟北上,途经洞庭湖畔的黄陵山,遇风受阻,写了这首词。《宋六十名家词》题作《黄陵庙》,个别语句亦稍有出入。

  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开头两句,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见,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翠,万物生机勃勃,开花的花朵艳丽,结果的果实累累;“十里湖光”写出湖面宽广坦荡。这两个对偶句用“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象“平铺”在那儿。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此二句纯属写景,而作者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景中有情。

  “波神”二句说,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放起鱼鳞般的波纹。这是写的天气乍变,微风初起时的湖上景色,也是变天的前兆。有经验的船工势必要抛锚停舟,采取应急措施,因为这霞光辉映,“鳞鳞细浪”过后,将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的“浊浪排空”、“樯倾楫摧”的恶劣天气。这两句以幽默的手法写航船遇风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反衬出作者此时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用“斜阳”点明时间是傍晚,以“细浪”说明天气变化,要起风,皆是妙笔。

  下片写停船后作者的心里活动。“明日风回更好”,写他期待风向回转,天气变好,及时登程的心情。“今宵露宿何妨?”“何妨”,犹言“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是无可奈何的话,但也表现了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露宿”时的旷达胸襟。“水晶宫里奏霓裳”,“水晶宫”,俗谓“龙宫”;“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一支大型歌舞曲的名字。作者听到阵阵波涛声,奇特的想象油然而生,把水声比喻作龙宫的音乐。龙宫既然奏欢庆之乐,明日准是好天气,航船正常前进,“准拟岳阳楼上”,尾句设想,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

  本词写航船遇风受阻的情景,写景、抒情,乃至对“明日”的设想,着笔轻松,无半点沮丧之处。全词语言浅易而意境幽雅,读来只觉作者对山水无限热爱,却不见船遇逆风受阻的懊恼,这是此词的特色,作者构思独到之处。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感受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美。

  3、体会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短句和富有张力的词语所构成的场面描写。

  过程与方法:

  1、初步感知文章内容,预先扫清生字词障碍。

  2、收集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安塞腰鼓这种艺术形式,了解作者刘成章。

  3、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文章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感受安塞腰鼓之美。

  2、难点: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从中领悟中华儿女的英武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感受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美。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古老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沙满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贫瘠落后的土地,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却产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视频)看了以上这段视频录像,你们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你知道安塞腰鼓是一种怎样的艺术形式吗?

  2、交流查阅的有关资料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xx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今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

  或:课前听《黄土高坡》。一曲激昂高亢的《黄土高坡》,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广袤的黄土高原。这里不是鲁迅笔下的杏花春雨江南,这里没有小桥流水人家,这里也没有吴侬软语的咿咿呀呀;这里只有奔腾的黄河,只有酱色的黄土,只有火红的高粱,只有朴实、剽悍的西北汉子。

  《安塞腰鼓》艺术特色

  《安塞腰鼓》是一篇通过描绘“地域风情”来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和时代精神的抒情散文。它气势磅礴而又短小精悍,艺术手法丰富多样,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其中两相对应、相辅相成的表现技巧。

  一、虚与实

  如果实是指具体、客观,虚指抽象、主观,那么《安塞腰鼓》是一个虚实相生的范例。它以实的描写给人以最强悍、直观的视听冲击,又把读者带入一种虚的境界:“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是写现场感受,写安塞腰鼓的强大震撼力;“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这是写鼓声,鼓声引发出主观的情绪,这种情绪又以“思索”的空灵形态附于“鼓声”之上;“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这是写舞姿,由实而生虚,实的形体幻化成虚的思绪,虚的思绪又具有了丝丝缕缕纷飞的若有若无的状貌和无形的沉重感。虚与实的这种相因相生使安塞腰鼓蒙上了一层迷人的光晕,充满了艺术的张力。还有用其他实体事物来侧面映衬和表现安塞腰鼓的,如:“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甚至化虚为实,如:“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这是一种“诗化”的表现手法。《安塞腰鼓》的作者是曾经致力诗歌创作的,读者因而能够在一篇散文中读到许多具有诗性的佳句,感受到虚实结合的抒情美。

  二、隐与显

  《安塞腰鼓》透过传统乐舞表演的独特魅力,歌颂人的生命力量,写来粗犷、雄浑、酣畅淋漓、直抒胸臆、不事含蓄,这是它显的一面。然而作者又将一些与时代背景相关联的内容隐含起来。“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扎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束缚”、“羁绊”和“闭塞”指什么?“挣扎”、“冲破”和“撞开”的是什么?作者没有确指。“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思索”的是什么,“阵痛”因何而生?作者也没有确指。然而作者是站在20世纪80年代回溯黄土高原的千百年时光,审视着传统的乐舞,他笔下所要“冲突”、“撞开”的东西自然也包含此时此地的贫穷和落后。用心的读者也会毫不牵强附会地联想到这些社会背景。作者将这些内容用暗示的笔法写出,自有其意味深沉、寄寓丰厚的效果,比用显笔更能发人深思。

  三、大与小

  作者的视角是独特的,知觉的选择性与艺术的创造力被完美地结合起来。感知事物,或选其大,或取其小,观其大则浑然一体,观其小则细致入微。一方面,为适应腰鼓表演的恢宏气势,作者采用全景式乃至俯瞰式的视角,使阔大的场面、深远的背景尽收眼底,我们看不到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人的个体以及景物的个体,人的穿红着绿、山石树木的参差斑驳,种种繁杂、零乱而无用的细枝末节都被过滤,被省略,于是,“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大片的山崖成了一个巨大的鼓面,所有的心灵成了一个巨大的鼓面。这是何等的壮阔,也只有这样的壮阔才能适应安塞腰鼓的气势。另一方面,作者又把最耀眼的细节提取出来,我们仍是看不见人物的个体,却看见了这些个体的局部;锤把上的流苏——旋风一样,舞姿中的脚步——乱蛙一样,明眸里的瞳仁——火花一样。这些最精粹的局部内容给浑然壮阔的大场面点染上闪闪的亮点,是整个画面上最灵动、鲜活之处。有了它,那些粗线条的场面勾勒才更具活力而不显单调。同时,百十条流苏的飞扬,百十双脚的蹦跳,那么多的“火花”的闪射,合起来又是一种独特的大,独特的整体。

  四、繁与简

  《安塞腰鼓》的表述总体而言是很简练的,一切烦琐的交代都被省略掉,只见粗犷的线条轮廓,只见粗线条轮廓中的数个亮点。但在这样的总体风格下,在短短的篇幅中,又令人惊奇地存在着许多繁笔。如:“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以及上面提到的“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在这些地方,充满了对一个内容的多重表现。“发狠”、“忘情”、“没命”;“束缚”、“羁绊”、“闭塞”;“震撼”、“烧灼”、“威逼”,一组组近义词的铺排连用,虽然没有产生出新的语义内容,但多层次的复沓表述形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情感冲击波,具有明显的强化效果。古人谈文笔的详略,形容详处是“密不透风”、略处是“疏可走马”,《安塞腰鼓》已深得此语的精髓。

  五、动与静

  为了增加行文的跌宕感,调动一切手段映衬安塞腰鼓的表演,作者刻意安排了两次动与静的转换,分处散文的开头与结尾。先是由静入动,意在蓄势。“一群茂腾腾的后生”好似一组沉静的塑像,一片静默的庄稼做了他们最好的背景,除了风的吹动,一切都是静止的,就连响鼓也“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突然之间就爆发了,火烈地动起来,响起来了,一种“骤响易彻”的表达效果由此而生。这里的妙处还在于大的动静关系中套着小的动静关系。开始时高粱、后生的静像映衬了后来腰鼓表演的动感,而风吹高粱叶子与衣衫的动感又衬托了后生及高粱的静默。结尾处的第二重动静转换,意在余味。当腰鼓最响、舞姿最狂的时候,却戛然而止,一切归于静寂,留下一个巨大的感觉空白,静到空洞,静到陌生,静到让人滞留在上一刻无法自拔,难以适应,“像来到另一个星球”。与开头一样,这里也有两重动静关系,安塞腰鼓的“愈捶愈烈”到复归静默是大的一重以静衬动,那一声“渺远的鸡啼”又映衬了眼前充满陌生感的寂静,似真似幻,让人难以确定是否真的置身于天外,因而留下独特、悠长的余味,这是小的一重以静衬动。

  “《安塞腰鼓》是一曲陕北人生命、活力的火烈颂歌,是一首黄土高原沉实、厚重内蕴的诗性礼赞”(刘锡庆),正是上述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使这种“火烈”和“诗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安塞腰鼓》教后反思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语言激情澎湃,铿锵有力,思想内涵丰厚,特别是其中一些写意的语句,含义深刻,发人深思。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要透彻理解文本的全部内涵,还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学生实际,我确立本课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即:

  1、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品味课文语言的气势、节奏与激情。

  3、掌握“三读”式散文阅读赏析方法。

  教学过程的设计,以个人对新课标的理解为指导思想。新课标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的理解是这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属性——对话性。围绕这一属性,教学过程中安排以下几个板块:播放视频,激发兴趣;初读,感受安塞腰鼓形象;诵读,感受安塞腰鼓气势;品读,感受安塞腰鼓内涵;质疑交流;创读,宣传安塞腰鼓魅力;实话实说,收获盘点。即注重情境创设,为对话营造氛围;注重朗读感知,为对话夯实基础;注重内外勾连,为对话丰富内涵;注重个性化阅读体验,这是对话能否有效高质的重要条件;重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这是对话活动的重要目的。为了能很好地体现对话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由“课文解析型”模式向“活动建构型”模式转变,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由“问题式”(设计琐碎问题若干,组织逐个击破,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知道答案)向“话题式”(提炼少量话题,组织讨论交流,目的是通过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建构生成)转变。

  这节课,抓住课文的关键句“好一个安塞腰鼓!”设定话题。师生围绕一个“好”字,生发出三个子话题展开对话交流:“好鼓”,侧重于对安塞腰鼓艺术形象的感知;“好文”,侧重于对课文优美语言的品味;“好创意”,侧重于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话交流的目的在于达成新课标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安塞腰鼓表演中的那股“劲”,体验到它所宣泄的生命的力量,潜移默化之间养成积极面对生活的情感态度和生命在于奋力搏击的价值观念。识别排比句,为其划分类型,品读排比句及意味深长的语句,体味其中的气势、节奏和激情,学生在朗读感知的同时,语文知识得以落实,阅读技能得以培养。由初读感知,到品读美句,再到解读难句,逐步深入的“三读”,既是教学内容呈现的过程,也教给了学生品读赏析美文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当然,由于教学经验不够丰富,课堂上也出现了教者目标预期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相差较大的情况,师生之间个性化阅读体验的交流落实得不够理想有以下需要改进的地方:

  1、朗读指导应抓住重点,围绕关键句子进行,不能随心所欲,漫无目的;

  2、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教师目的要明确、专一,在达成这一目的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广泛交流,激活思维,张扬个性。

  3、为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时间、空间角度进行剖析,让学生真正走近安塞腰鼓,走近黄土文化。

  4、语文味体现不浓,应从细读文本上下功夫,如词语的使用、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从细处入手,引导学生知微见著。

  5、板块式教学环节的设计使文章条理清楚,但环节相对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更深入细致地走进文本。

  这些不足启示我:

  (1)学生的原有知识、情感体验是其构建、探究、生成新知的基础。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课堂教学实践是开展教研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平时工作要进一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多投身教学实践,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更多研究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活动组织策略,努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与自主发展。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成功,才是教学最大的成功。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一、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品味语言,理解少年人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感情。

  2、拓展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心声。

  二、学法指导

  《写给云》是诗人以少年的口吻与白云对话,表达诗人对云的多变和自由自在的向往,反映当代少年追求个性发展的心声。反复朗读诗歌,引导学生认识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理解诗中充满童趣的比喻和想象所营造的意境。

  三、预习内容

  1、诵读诗歌,能够自己标注出诗歌的停顿和重音。

  2、思考课后阅读题,在书本上完成。

  四、课堂学习重点内容

  1、诗中的“云”被比喻成多种形象,数一数共有多少种?诗中的“云”与自然界的“云”有哪些相似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2、诗歌的第一、二、三节之间能不能调换?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顺序关系?(提示:细细品读每一节的开头和结尾两句,抓住“变小”、“变大”、“框框画”、“变什么”、“做什么”、“傻瓜”、“机器娃娃”等词语)

  3、诗歌的结尾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练习拓展

  1、如果你是云,最想变成什么?展开丰富的想象,模仿诗中的句子形式,另写一段。

  2、你是如何理解“框框画”“聪明的傻瓜”和“机器娃娃”?联系自己谈谈体会。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

  2、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及文章所寓含的道理。

  3、能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教学设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读贯穿全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先整体把握课文,然后启发学生去研习课文。先设疑(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与文章内容进行比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让学生从内容、人物、写作特点等方面鉴赏文章,接着教师点拨总结,学生理解记忆并背诵重点,最后是对文章内容的拓展。

  教学方法:

  1、诵读——品析——背诵

  2、设疑——点拨——释疑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大家对于成语“班门弄斧”都很熟悉吧,谁能解释一下?(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显示本领)班,鲁班,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同时他还是一个顽固、狡诈、阴险的人,通过学习《公输》一文,我们会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二、作者简介

  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宋国人,墨家学的创始人。他的政治主张是: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谈到墨家学,你还想到那一家?(儒家,创始人孔子,代表人物还有孟子、荀子,分别著有〈〈论语〉〉〈〈孟子〉〉〈〈荀子〉〉一书;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

  三、研习课文

  (一)诵读——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教师背诵课文,学生找出不懂的字词句。

  (2)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句。

  (3)重点词句释疑:1、实词、虚词。2、通假字。3、句子翻译。

  (4)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从文中找出答案 ,了解战争的性质(不义)

  表明事情起因的句子—————— 结果的句子——————

  2、思考:楚王是怎样放弃攻宋的呢?用一句话概括事情的经过和内容。

  明确:墨子劝阻楚王攻打宋国

  (二)品析文章

  (1)思考讨论:

  如果你是墨子的话你想怎样劝阻?(如果你遇到一个身强力壮的人无缘无故地欺负一个弱小者时,你想怎样处理?)

  (2)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指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分哪三步?从哪两个方面?

  明确: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语言和行动

  (3)各抒己见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并提出问题。

  1、墨子巧妙、锋利的言辞 (批驳的方式: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

  2、写作特点: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突现人物的。

  3、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公输:顽固、阴险、狡诈 楚王:虚荣、愚蠢、阴险、狡诈)

  4、给予我们的启示(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可结合美伊之间的战争谈谈自己的想法。

  (4)问题:

  1、墨子为何先劝公输盘?

  2、文章着力刻画公输有什么作用?

  3、墨子取胜的原因有哪些?(讲究策略、实力强)

  (四)`理解记忆

  文章先诱使对方说出正确观点,然后指出对方的行为与观点相悖谬,使之陷入自相矛盾中而无法争辩。(劝阻公输、楚王的段落)

  《公输》复习指南

  一、字句解释

  1.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关键字:为:给,替。以:用(它)来。

  句译:公输盘替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造成后,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

  2.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

  关键字:之:代词,指这件事。起:起身,出发。行:走。见:见:会见。

  句译:墨子听说了这件事,从鲁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才到了楚国都城郢,会见公输盘。

  3.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关键字:夫子:先生。这里是公输盘对墨子的尊称。命:教导,告诫。焉为:表达疑问语气的句末助词。

  句译: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教导吗?”

  4.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关键字:侮:欺侮(欺负)。臣:我。愿:希望。借:凭借,依靠。子:你。之:代词他,指前文所说“侮臣者”。

  句译:墨子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希望借助你(的力量)杀了他。

  5.公输盘不说。

  关键字:说:同“悦”,高兴,愉快。

  句译:公输盘很不高兴。

  6.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关键字:请:敬辞,可译为“请让我……”。

  句译:请让我献给你千金(作为杀人的报酬)。

  7.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关键字:义:崇尚仁义。固:本来,从来。

  句译:公输盘说:我崇尚仁义从不杀人。

  8.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关键字:起:起身。再:第二次。请:敬辞,可译为“请让我……”、“请允许我”。说:陈述。之:代词,指下面要说的话。

  句译:墨子起身,第二次对公输盘行礼,说:“请允许我向你说一些话。……”

  9.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关键字:为:做,这里指制造,建造。

  句译:我在北方听说你建造云梯,将用它来攻打宋国。

  10.宋何罪之有?

  关键字: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11.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关键字:余:多余 于:在。而:表转折。足:足够。谓:称,说。智:聪明,有智慧。

  句译: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多余,在人口上却不足够,牺牲你本来就不足够的人口,去争夺你本来就有多余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12.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关键字:而:表转折。之:代词它,指宋国。仁:仁爱,仁义。

  句译:宋国没有罪却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

  13.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关键字:知:懂得。而:表转折。争:一种解释为“争辩”,另一种解释为力谏,读zhènɡ。本复习指南取后一种解释。

  句译:懂得这些,却不努力劝谏楚王,不能说是忠心。

  14.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关键字:而:表转折。得:得到,这里指达到目的;成功。强:刚强,坚强,这里有坚守原则不屈服的意思。

  句译:努力劝谏却没有成功,不能说是刚强。

  15.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关键字:义:崇尚仁义。少:原指很少的人,这里指上文所说欺侮我的一个人。而:表转折。众:很多人。知:明白。类:类推的道理。

  句译:你崇尚仁义不肯帮助我杀死欺侮我的一个人,却甘心(助楚攻宋)杀死很多人,不能说是明白类推的道理。

  16.公输盘服。

  关键字:服:信服。

  句译:公输盘信服了他的话(公输盘被说服了)。

  二、内容理解

  1.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墨子》是墨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2.课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主要用对话的形式。

  第1段交代事情的起因(故事背景):楚国即将攻宋,墨子不辞劳苦赶往宋国见公输盘。

  “造云梯之械”,表明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宋国形势很危急;“行十日十夜”既表现出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又表现了墨子心急如焚、不辞劳苦。

  第2—7段是墨子与公输的辩论部分。

  在墨子与公输盘的交锋中,墨子先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第2-6段)。

  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来做文章(第7段):

  “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

  接着,墨子用五个“不可谓”从各个角度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无法为自己的行为作任何辩解。五个“不可谓”组成的排比句,也增强了论辩的气势。

  最后的“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有力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第8段是故事(辩论)的结局:公输盘被说服。

  墨子的话语使公输盘的言行自相矛盾,暴露出其“义”的虚伪性。 公输盘无话可说,只得“服”。一个“服”字,表明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令人无可辩驳。

  3.墨子的辩论艺术:不是直来直去,而是抓住对方心理,巧譬善喻,旁敲侧击,引对方进入自己的圈套,使其自相矛盾。

  4.中心归纳:本文记叙了墨子以实际行动阻止楚国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出墨子艰苦实践的精神、高超的论辩艺术和兼爱、非攻的崇高思想境界。

  《公输》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公输》选自《________》。墨子名________,相传为________时期______国人,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________”,在本文中就有明显体现。

  二、给加黑的字注音

  公输盘( ) 至于郢( ) 敝舆( )

  鲋鱼( ) 守圉之器( ) 禽滑厘( )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

  2.了解古人在应对中“闪避”的技巧。

  3.培养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情境进行灵活应对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善于劝导、巧于对答的交际艺术,难点是在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的应变思维,使其懂得学以致用,根据具体交际对象和交际情境进行灵活应对。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本单元选取了春秋战国时期五篇论辩性的文章,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王顾左右而言他》,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但从中亦可见其说理特色。

  孟子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 ——前289)名轲,自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最著名的论点是:“民贵君轻”。

  二、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结合课文注释,读懂文章内容并翻译。

  三、学习类比说理的技巧

  1、孟子提出的三个问题相互之间有关系吗?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前两个都是小事,且不涉及王自身的好坏是非,使王毫无防备,很爽快地回答了,这时他已落入孟子预设的圈套,随后的第三个问题直奔主题,朝向王自身,这才是目的所在!而这三个问题所提到的人的行为主体都相似——不负责任!

  2、类比说理法

  三个问题由小到大,由远到近,由外到内,层层类推,这种说理方法,我们称之为“类比法”。所谓类比,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前提是“类”。即所涉及的对象是同一类事物,有可比性。

  四、了解古人对答的技巧

  1、分析《王顾左右而言他》内容,了解“闪避”技巧

  a.为什么前两问回答了,第三问没回答而言他?——因为按前面提问回答的思路,最后一问如答,答案应为“免之”。齐宣王猛然醒悟过来:孟子是朝着自己来的!但为时已晚,自己已陷入孟子所设圈套,进退两难了。于是他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假装糊涂,扯开话题,紧急刹车,巧妙脱身。

  b.王在此用的是应对中的什么技巧?——闪避。

  2、你能举出关于“闪避”的其他例子吗?

  3、 小结:怎样做到巧妙“闪避”?(运用模糊语言,避实就虚)

  五、创设情境,讨论交流

  设想一年后,你在应聘面试时,主考官问:“你认为你人生历程中最大的失败是什么?”你不愿意直接回答而又不能拂袖而去时,你该如何巧妙“闪避”?

  《王顾左右而言他》复习指南

  一、字句解释

  1.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关键字:谓:对……说。托:托付。妻子:妻子儿女。于:介词,相当于“给”。之:到……去。游:游历。

  句译:孟子对齐宣王说:“(假如)大王有一位大臣,把他的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游历。……”

  2.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关键字:比:等到。反:同“返”,回来。馁:饥饿。则:就,那么。如之何:对他怎么办?如……何:对……怎么办?之,代词,他,指这个朋友。

  句译:等到他回来,他的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那么,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

  3.王曰“弃之。”

  关键字:弃:抛弃,这里指绝交。之:代词,他,指这个朋友。

  齐宣王说:“和他绝交。”

  4.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关键字:士师:古代的司法官。治:管理。士:指士师的下属。

  句译:(假如)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么对他应该怎么办?

  5.王曰:“已之。”

  关键字:已:停止,这里指罢免。之,代词,指司法官。

  句译:大王说:“罢免他。”

  6.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关键字:四境:国家。治:治理得好,天下安定太平。

  句译:(假如)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那么对这个国君应该怎么办?

  7.王顾左右而言他。

  关键字:顾:环顾,看。他:别的事情。

  句译:齐宣王环顾左右,说起其他的事情了。

  二、内容理解

  1.作家作品情况(同《天时不如地利》)。

  2.本文中,孟子对齐宣王从三个方面设问:对待朋友之托、士师管理下属、国君治理国家,由小到大,由远及近,采用类比说理的方法,层层推进,巧妙地使齐宣王认识到治理好国家是国君应尽的责任。

  3.文中人物性格鲜明:孟子胸有成竹,层层推进,能言善辩,巧妙劝谏;齐宣王胸无城府,有问必答,落入“陷阱”,最终陷入毫无退路的尴尬。

  4.中心归纳:本文写了孟子巧妙劝谏齐宣王,使之认识到治理好国家是身为国君应尽的责任的故事,表现(赞颂)了孟子的机智勇敢,反映了他心怀天下的民本和仁政思想。此文也给我们以启示:批评教育,既要注意观点正确,又要注意方式方法。

  5.“王顾左右而言他”:现已变为成语,指扯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牧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

  3、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4、熟读、背诵《过华清宫绝句(其一)》《题乌江亭》。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特点历史事件的看法,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

  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归纳、演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之前我们学了李白、杜甫的诗,今天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小李杜”的诗。大家知道“小李杜”是谁吗?

  二、课前预习

  1、文学知识小测

  杜牧:字(牧之),(晚唐)时期诗人。因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以区别(李白)(杜甫)。著有《樊川文集》。

  2、杜牧的诗作

  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风流华美,气势豪宕而情韵缠绵,并常能寓讽谕、感慨于景物描写中。咏史诗成就最高,他运用史料去重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把历史、现实和个人思想融合在一起,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阐发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十分有新意。称为“二十八字史论”,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他的咏史名篇有《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赤壁》《题乌江亭》。

  《题乌江亭》赏析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历史记载: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亭长建议渡江,他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

  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

  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儿”呢?“男儿”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能拔山,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

  末句“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诸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商山四皓庙》),都是反说其事,笔调都与这首类似。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谓这首诗“好异而畔于理……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清人吴景旭在《历代诗话》中则反驳胡仔,说杜牧正是“用翻案法,跌入一层,正意益醒”。

  其实从历史观点来看,胡氏的'指责不为无由。吴景旭为杜牧辩护,主要因这首诗借题发挥,宣扬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可取的。

  《题乌江亭》问答题

  题乌江亭

  作者: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1、阅读《项羽本纪——乌江自刎》,简要概括故事

  2、作者如何看待乌江自刎这一历史故事?

  3、什么是咏史诗?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并学会欣赏作者笔下语言的诗意美。

  2、过程与方法:

  以问题牵线,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导点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学习多角度写景方法,理解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味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热爱故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热爱故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

  1、欣赏作者笔下语言的诗意美。

  2、抓住题眼,把握文中理解作者感情的逐步升华。

  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对自己的家乡缺乏了解,即使部分学生有远离家乡的感受,也很难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对故乡那份浓浓的眷恋之情。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导点拨,学生应该能品味出字里行间的故乡情思,能理解作者把为之奋斗奉献过的远方当作“永远的精神家园”。

  教学策略与教法:

  在教学形式的组织上,运用“话题——讨论”的方法,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促进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的自主感受,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以及投射出的人文关怀,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个性品质的同步发展。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其中,一旦思维激活,生生之间相互启发,应该有鲜活的感悟异彩纷呈。

  教学媒体的应用设计:

  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需要,有机结合教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注意知识整合与拓展,重视课内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声音、图像等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

  附板书:

  故乡在远方

  故

  如弃儿(祖籍)乡广东新会

  魂牵梦系(外婆家)在浙江洛舍

  格格不入(出生地)心浙江杭州

  有亲切感,时时想起中北大荒小兴安岭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白描刻画人物的方法。

  2、了解本文中插叙的效果。

  3、掌握“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教学重点:

  1、学习用白描刻画人物的方法。

  2、掌握“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教学难点:

  1、学习用白描刻画人物的方法。

  2、掌握“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收集有关尼泊尔境内帕杰尔墨峰的地理气候情况

  课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交流(尼泊尔境内帕杰尔墨峰的地理气候情况)。

  二、引出课题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的形、音、义。

  2、概述文章主要内容。

  四、提出突破口:本次爬山中,作者运用何种描写方法,刻画了马尔和我怎样的不同表现?为什么要不时插入我的心理活动与第一次的登山经历?

  要求: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并用旁批的形式分析在书上。四人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注:白描这种描写方法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故要跟学生举例讲清楚何谓“白描”。)

  五、延伸突破口:结合全文及第15节,理解“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生命之线”有两层意义:1、连结登山人身体的绳索,是物质之“线”;登山任保定的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信念,是“精神”之线。

  六、能力迁移

  生活中到处有着这样的“生命之线”,试从生活和阅读材料中找出类似的例证。

  《生命之线》练习题

  1.课文写了那个事件?写了几次?这几次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有哪些人物?

  登山运动两次

  第一次:1985年“我”与西蒙

  第二次:1992年“我”与马尔

  2重点是写哪一次?另一次是以怎样的写作方式来交待?

  第二次插叙

  3分析两次登山运动的异同

  次序[来源:学科同异

  合作伙伴对同伴的态度、行为结果

  第一次遭遇险情

  生死考验西蒙砍断绳索栽入冰隙

  第二次马尔救助、劝慰最终得救

  4讨论马尔的形象

  真正的英雄(高尚的人格)——团结助人的精神

  《生命之线》教学反思

  先谈对这篇文章本身的看法。由于这是一篇经过翻译的外国作品,因此译者如何翻译其实给予了作品以第二次生命。就《生命之线》来说,我认为如果翻译所用的辞藻更平实一些,减少一些由华丽辞藻带来的过大信息量,也许能够使文章的主旨更隽永。当然,这一想法主要与我自己比较喜欢冲淡如话的语言风格有关。然而,就学生的阅读效果来看,学生往往会把很多时间花在试图搞清楚主人公与马尔先后下落的过程上,甚至花了很多时间之后还是一头雾水。所以依我看,翻译用词还是平白一些的好,至于在外国作品的翻译中用上“茕茕孑立”这样的词,就更显得不伦不类了。

  从主题上来讲,《生命之线》又是一篇以生死为母题的课文。之所以用“又是”,是因为这样搞不好就生离死别的文章在我们的初中课文中实在是不胜枚举。其实,对于是否需要把那么多以生死为主题的文章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我一直有些个人的想法。初中生处在最绚烂最美好的时节,是应当尽情享受生命馈赠的年龄。总是在课堂上让他们思考《沉船之前》中人们面对死亡时的不同心理,《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船长为什么放弃逃生,以及在这篇《生命之线》中如何看待西蒙割断绳索自己求生的行为,是非有必要?是否符合他们心灵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否能够给他们的成长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这还是有待商榷的。以我之见,该让中学生多读读灵秀的小品文,多从中学得一些生活的乐趣和其中的智慧,多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关照生活,年轻的一代人才更有可能比我们生活得更幸福阳光。

  最后,关于文章结尾部分写我依旧喜爱探险活动,以及对人类探险精神的赞美,结尾这些的内容与本文的主题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个结尾是不是偏离开了前文“生命之线”的题中应有之意。我自觉不甚了了。让我写,最后一节不写或写别的内容也许更好。由于我自己对这个问题没有想清楚,故而教学中并没有涉及,希望下次上到这篇文章时有新的感悟。

  为这篇课文设计的核心问题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驱动性比较强,能够把主题挖出来。

  核心问题:

  本文中出现的“绳索”、“生命线”、“生命之线”的含义是否相同?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授课反思:

  程度好的班级的这节课,如果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品读字句,给更多的时间充分阅读反复讨论效果也许会更好。程度弱的班级核心问题不能太早抛出,之前要反复理解内容,搭足脚手架,拉着手往上爬,否则就会像这次的课一样,一下子全班给问蒙了,答不出来,也不愿意多想。

  总之,这次这篇课文上得太赶了,有些问题没有说到,有些问题没有说透,有些结论的得出是我为了抢时间越俎代庖,只能在讲练习的时候补充了,真是很不应该。最近的心态太功利,要自我批评!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教材简析:

  当代作家张抗抗的散文《故乡在远方》被选入初一语文新教材中,这篇文章收入第二单元/'故乡情思/'的最后一课,属于精讲篇目.

  这是一篇描绘/'故乡/'的写景散文.文中的/'故乡/'既是地域意义上的/'故乡/',又是精神意义上的/'故乡/'.从地域意义上看,作者选择了与自己人生有密切关系的几个/'故乡/',描绘了它们各自的美景.

  在作者笔下,四个/'故乡/'都很美,都充满着诗情画意,四种故乡情,一样真挚,毫不矫情.然而,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那些神秘的森林居民给予我无比的亲切感,曾使我怀疑自己是否会留在这里/',/'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

  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对自己的家乡缺乏了解,即使部分学生有远离家乡的感受,也很难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对故乡那份浓浓的眷恋之情.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导点拨,学生应该能品味出字里行间的故乡情思,能理解作者把为之奋斗奉献过的远方当作/'永远的精神家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并学会欣赏作者笔下语言的诗意美.

  2,过程与方法:

  以问题牵线,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导点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学习多角度写景方法,理解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味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热爱故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策略与教法:

  在教学形式的组织上,运用/'话题——讨论/'的方法,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促进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的自主感受,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以及投射出的人文关怀,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个性品质的同步发展.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其中,一旦思维激活,生生之间相互启发,应该有鲜活的感悟异彩纷呈.

  教学媒体的应用设计:

  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需要,有机结合教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注意知识整合与拓展,重视课内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声音,图像等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

  教学过程(过程与意图):

  教学步骤

  媒体应用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

  让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思乡的古诗

  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关于思乡的古诗

  (1)引出课题:故乡在远方

  (2)初步感知人对故乡的情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要求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作者张抗抗的相关资料.

  (1)学生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学生交流作者相关资料.

  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媒体展示图片以及相关文字链接.

  再读课文,找出作者笔下故乡的景物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的感情倾向又是如何

  (1)学生讨论交流.

  (2)诵读喜爱段落.

  (1)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体味作者语言诗意美.

  (2)品味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理解感悟,探究主旨

  思考问题:以/'故乡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为讨论契机,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问题.

  (以课内课外文本为依据)

  学生交流,补充,概括.

  感悟,积累,探究.

  吟唱歌曲,总结课文

  媒体播放歌曲《橄榄树》.

  小结:故乡不仅是祖辈生活过的地方,曾经留下奋斗足迹的地方,也都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1)激发爱自然,爱家乡情感.

  (2)引导认识作者真正故乡意义所在.

  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媒体展示作业要求.

  (1)选择作者描写/'故乡/'的精彩语段朗读,用100字左右作评论.

  (2)模仿作者的写法,用200字左右写一段描写自己故乡的景色.

  巩固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法.

  教学反思:

  1,运用话题——讨论的教学方法巧设/'问题/'很重要.问题设计既要结合知识的重难点,新颖有启发性,体现创新精神,又要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本课问题基本符合上述要求.

  2,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本课以问题为主线,以阅读为思考,学生讨论为主要内容,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尽情发挥潜能,在相互讨论交流中,学习达到较好效果.

  3,本设计旨在探究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效益.重点读析课文,以期对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之美作/'知新/'的学习,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浓浓乡情以及故乡作为精神家园对游子的深远影响.学习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多向交流的氛围,努力达成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故乡在远方》教学反思

  《故乡在远方》是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感悟生活”中的一篇散文。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作者笔下语言的诗意美。品味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热爱故乡的美好感情。

  作者在文中细致的景物描写非常成功,值得一学。教学中我请学生到文中找一找作者对广东新会(祖籍)、浙江洛舍(外婆家)、杭州城(出生地)、北大荒(插队落户的地方)描写性的句子,并揣摩这些描写性的句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学生体会到他们都有着大自然的妩媚和婀娜,都是令人向往的地方,能够生活在这种地方应该是幸福和快乐的。

  通过学习,我们感受了作者笔下语言的诗意美。张抗抗的散文,以对自然、生活、社会和个体的细腻描写与刻画,赋予了散文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其散文的语言艺术魅力在于华丽而不浮燥,自然而不堆砌,意韵悠长、至情至真,饱含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褒扬与崇尚,饱含了作者对社会、自然、个体的真、善、美的赞美和宣扬。文字之中流露的是自然之美、心灵之美、和谐之美。散文语言格调高远、文笔精炼、秀美绚丽、璀璨夺目、纯朴自然,令人阅后如浴春风,在心潮澎湃的同时,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她把散文的语言艺术和思想相容相生、天衣无缝,充分彰显了她扎实的传统语言文字驾驭能力和对自我情感的调控能力。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正侧结合的写景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字词,将课文译为现代汉语。

  【学习难点】

  品析课文,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写景的方法,学习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说明:

  《白洋潮》是一篇精彩的游记。课文对于白洋潮来潮时不同角度的景致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白洋潮的壮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多角度的写景手法,更是令人赞叹。通过对它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引起学生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散文取得的辉煌成就。针对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特点,特将学习目标定位于:了解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将课文译为现代汉语,学习本文写景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海水涨潮吗?

  好,我们一起来欣赏海水涨潮的画面。(多媒体显示)

  同学们,看过这些美好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呢?

  是啊,壮丽的白洋潮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它的俊美。

  二、配套练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戊寅( )遄( )踵至( )擘翼( )

  蹴起( )镞镞( )飓风( )辟易( )

  礴( )龛( )赭( )漱激( )湫( )

  2、需掌握的虚词:

  看之惊眩(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性状)

  之岁岁如之(指示代词,这样)

  怒雷鞭之(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

  则飓风逼之(同上)

  从海宁而来(句中连接,表示行动)

  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同上)

  而势欲拍岸而上(同上)

  旋卷而右(句中连接,表结果)

  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句中连接,表结果)

  《白洋潮》原文和译文

  原文: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翻译:

  按照旧俗,我在三江看潮,实在无潮可看。午后有人喧闹着传道:“今年暗涨潮啊!”年年都像这样。

  明崇祯十三年八月,(我)到白洋祭奠朱恒岳少师,与陈章侯、祁世培坐在同一桌。海塘上有人呼叫看潮,我迅速去看,章侯、世培也跟着到了。

  (我)站在塘上,远远地看见潮头像一条白线,从海宁奔来,一直奔到塘上。(潮水)稍稍靠近了一点,浪花就隐隐约约露出白色,像驱赶千百群小鹅张开翅膀拍水飞迸。渐渐又靠近了一点,(潮水)喷出泡沫、溅起水花,像百万只雪白的雄狮一起蹦跳,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好像有怒雷鞭打他一样,像所有的狮子攒集的样子,没有一头敢落后而争先。又靠近了一点,浪潮像飓风一样逼来,水势将要拍打着岸而上。看到的人惊恐的退开,跑到塘下躲避。潮到塘上,尽力一撞,水花激射,溅起来有好几丈高,我的衣服和脸都湿了。潮水快速卷着向右而去,被白洋山一挡,轰隆着好像十分愤怒一样,雁荡山瀑布像炮轰一样,水花在半空中飞舞,我看了惊恐万分,感到眩目无比,坐了好一会儿,脸色才正常下来。

  先辈说:“浙江潮头,从龛、赭两座山冲刷激荡而起。”白洋山在这两座山之外,潮头却更大,这是为什么呢?

  《白洋潮》小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故事:

  2、午后喧传曰:喧传:

  3、吊朱恒岳少师吊:

  4、海塘上呼看潮海塘:

  5、余遄往遄:

  6、章侯、世培踵至踵至:,踵,

  7、看者辟易,走避塘下辟易:走:

  8、潮到塘,尽力一礴礴:

  9、旋卷而右,龟山一挡旋:

  10、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擘翼:

  11、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蹴起;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

  2、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3、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

  4、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5、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三、指出“之”在文中指代的内容。

  1、看之惊眩

  2、岁岁如之

  3、怒雷鞭之

  4、则飓风逼之

  四、课文理解

  1、概括本文主旨:

  2、本文是如何从正面和侧面描写白洋潮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3、找出本文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4、“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句中的“雪狮”为什么不能改作“雄师”?

  5、如何理解“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的作用?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少年人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感情。

  2、 拓展思维,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心声。

  【学习重点】

  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心声,开展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朗诵时轻重与缓急。

  2、如果你是作者,你想告诉云一些什么?

  3、诗中哪些诗句读来最有感触,读一读,品一品。

  4、如果你是云,最想变成什么?

  5、展开丰富的想象,模仿诗中的句子形式,另写一段。

  【拓展延伸】

  “没有人在蓝天上,为你把框框画。”“没有人要你老老实实,变成‘聪明’的傻瓜。” “没有人用好多‘安排’、‘计划’,把你变成机器娃娃……”和云相比,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烦恼?

  《写给云》原文阅读

  写给云

  白冰

  你想变小你就变小,

  你想变大你就变大。

  变小,小得像块手帕,

  像朵洁白的小花;

  变大,大得无边无际,

  能盖住整个天下。

  没有人在蓝天上,

  为你把框框画。

  你想变什么就变什么,

  小鹿、大象、小鸟、青蛙……

  即使变成猪八戒,

  也没人笑话,

  即使变成小狗熊,

  也不担心挨骂。

  没有人要你老老实实,

  变成“聪明”的傻瓜。

  你愿意做什么,

  就去做什么。

  你想成为雨就成为雨,

  去亲吻小草小花;

  你想成为雪就成为雪,

  像白蝴蝶飞落千家万家。

  然后,成为透明的水汽,

  飞呀,飞回天上老家。

  没有人用好多“安排”“计划”,

  把你变成机器娃娃……

  啊,让我也变成一朵

  自由幸福的云吧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掌握文言词汇,疏通文章大意,概括七绝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述

  学会提炼归纳景物的特点,感受作者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词汇,疏通文章大意,概括七绝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述

  教学难点:学会提炼归纳景物的特点,感受作者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本单元主题为“山水清韵”,在学习了《白洋潮》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山,跟随同时明朝作家的袁宏道,一同游览位于浙江的天目山(出示天目山的照片)

  二、初读疏通,落实字词

  1、借助字典,自主学习本文中的陌生字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落实

  2、梳理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

  古今异义:可、鲜、率

  通假字:颠、县、直、分

  词类活用:面

  3、疏通文意,合作落实

  三、品读“七绝”

  1、作者感受到的天目山总体特征是什么?

  2、天目山的“幽邃奇古”表现在哪些方面?自学课文,完成课本上的表格

  (学习重点),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3、你认为作者笔下的哪一绝写得最令人神往?作者的写法上好在哪里?

  四、 “天人合一”的精神

  1、第七绝“茶香笋鲜”与“幽邃奇古”吻合吗?结合你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2、适时简介袁宏道的“性灵说”的文学主张和古人“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五、练习巩固

  1、练习:我们复旦初级中学所在的新华路是上海著名的景观道路,一边是法华古镇,一边是欧式别墅,不少出自著名设计师邬达克的手笔,道路两边梧桐夹荫,过去一直是上海迎接外宾的必经道路。请你用200字,写一写新华路的几个“绝”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理清思路,把握课文的主旨。

  ⑵反复诵读,揣摩语言的表现力。

  2、情感与价值:

  ⑴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人生,领会文章对高昂的生命力的礼赞。

  3、过程与方法:

  采用讨论、交流与诵读的方法,体味其中所蕴含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性格,勇于挑战的精神。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并非对每个生命都施以恩惠。有时,有些生命所面对的生存环境是异常艰难窘迫的,而能在这种种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自有其震憾人心的力量。石缝间的生命,就是这样震憾了作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石缝间的生命》一文,希望你能从中受到教益。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结合课文后面“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查字典,边读边写。

  2、范读课文,学生在听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文章第一句话“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的潸然泪下”,作者为什么会“感动的潸然泪下”?该句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哪一语段对题目作出了概括性诠释与理解?

  4试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大意。

  3、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4、学生交流以上问题,可相互补充。教师可以适当点拔、指导。

  《石缝间的生命》教学反思

  世间的一切生命,都离不开自己的生存环境。富家子弟也许难以体会穷孩子饿肚子的感觉,田野的禾苗也许永远不会知道落入石缝间的生命是如何在石缝间艰难地立足。当我们解读现代作家林希的作品《石缝间的生命》(语文九年级下册)时,就需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为什么“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文章列举了石缝间的野草、蒲公英和松柏三种生命,学生首先要了解石缝间的生命的生存环境。他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石缝间的生命是如何“生”、如何“长”的?在具体的点拨过程中,我提出了以下相关问题进行引导:

  1.野草、山花和松柏的生存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

  2.为什么野草会在叶下生长出根须?为什么蒲公英的茎坚韧而苍老?为什么松柏的根能扎满半个山崖?

  3.从哪里可以看出石缝间的生命是“倔强”的?

  4.作者除了感动,对石缝间的生命还怀有怎样的感情?

  5.石缝间的生命令人赞叹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经思考得知:这些植物,当它们还是种子时就无人问津,于是被风裹挟着散播到天涯海角,落在了石缝间,生命似乎只有终结,也不会再有开始。然而,它们竟然倔强地站在了不毛的石缝间,凭借对生命的渴望,去充实自己,去挑战环境,并最终战胜了环境,为自己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创造了生命的辉煌!

  与此同时,学生们联想到了自身:耳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颗失落的枯萎的心,当一些生命生来就被注定要历尽磨难和艰辛时,他需要昂首挺胸,奋力拼搏,去战胜环境,去改变自己。

  很多学生表达了这样的心声:适者生存,一切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我们,生命就是拼搏。耳的残缺算什么?生命就是要在身处困厄的环境中时,锻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升华自己。

  《石缝间的生命》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缝间的生命

  林希

  ①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一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③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④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细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不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己去寻找那不被觉察到的石缝。

  ⑤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做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它们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生物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的本质就是拼搏。

  ⑥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最为令人感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昂首挺胸,傲然挺立。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巅峰,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诉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

  ⑦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永远的黑暗。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贪恋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更加坚强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籽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籽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籽,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它的花卉生长得更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⑧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

  ⑨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⑩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1.请简要分析第①段和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2.阅读⑤、⑥段,按照表格中的提示,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文字。

  类别石缝间的生命叶根环境作者的感悟

  蒲公英枯萎生物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的本质就是拼搏。

  松柏盘结悬崖断壁上,高山峻岭的峰巅

  3.作者在第⑨段中说,石缝间的生命“是生物学与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深刻含义。(用原文句子回答,可作删改)

  ⑴生物学:

  ⑵哲学:

  ⑶美学:

  4.第⑥段中划线的“参天的松柏,昂首挺胸,傲然挺立”一句中,加点的词语写出了松柏xxx的精神,表现了作者xxx的感情。

  5.我们生命的种子也许会播撒在肥沃的土壤中,也许会飘落在贫瘠的石缝间,该怎样面对自己的艰难遭遇,该怎样看待自己成长历程中的磨难,联系本文,谈谈你的认识。(50字以内)

  《石缝间的生命》答案

  1.第一段开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末段照应开头,收束全文,升华主题。

  2.蒲公英根:柔韧而强固环境:山风的凶狂,山石的贫瘠

  松柏叶:团簇、永不凋零感悟:生命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

  3.⑴生物学:适者生存。(一切生物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

  ⑵哲学:生命的本质就是拼搏。(或生命是崇高的,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或生命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

  ⑶美学:它展现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4.倔强成长(顽强生存);崇敬、赞叹

  5.答题要点:应表明态度及怎样锻炼、完善自己。如:在逆境中应不畏艰难,树立信心,从而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锤炼自己,直至取得人生的成功。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秋水沪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11-18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鱼化石》教案06-20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邻家的星期四》教案06-20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06-14

粤教版高二语文教案模板11-18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06-09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9篇06-09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2-1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9-18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