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范文八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内容与地位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组课文中的第八课。它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情节曲折有趣。“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正因为她“一直”想,爸爸就给她出主意登广告要小猫,可广告一登出,送小猫的人络绎不绝,为了解决小猫太多的问题,爸爸只好又登广告把小猫送人,当别人把小猫都拿走时,喜欢小猫的卡罗尔非常伤心,可就在这时,卡罗尔惊喜地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小猫伯洛留下了,“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新教材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出现的略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圈一圈、做一做、看图片、猜谜语、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等多种方式认识“卡”“罗”“尔”等十五个生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学习默读,了解默读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读自悟,联系自身经验,感受卡罗尔随着小猫来来去去而起伏的心情,体会她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认识“卡”、“罗”、“尔”等15个生字。
2 指导学生学习默读,了解默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默读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在卡罗尔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本文篇幅虽长,但内容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可读性强,文中出人意料的情节产生的吸引力能紧紧抓住孩子们的心,使学生喜欢阅读。
三、说教法
在教法上,我采用自主阅读法,放手让学生读书,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抓住重点进行汇报的形式,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激发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四、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会运用学生已形成的识字能力来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习惯的方式识记汉字。
五、说教程
因为本课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准备用一课时完成教学。教学过程共分为四个板块: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三) 再读课文,理清课文
(四)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具体如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第一步,让学生就“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展开交流谈话(学生交流后回答问题,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动物:小猫、小狗、小兔等)
第二步,学生谈论到兴致高昂时,我引入课题:有一位外国小姑娘,她叫卡罗尔(板书)她跟我们一样也喜欢小猫(板书:小猫)他们之间会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呢?(板书:和她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活泼可爱、生动逼真的动物图片的.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2、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第一步,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生字,圈特殊词语(包括成语、ABB式、AABB式词语),勾画优美的词语搭配,标段落。
[设计意图:“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新课标强调要增强培养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写作打好基础。]
第二步,鼓励学生读自己觉得难读的字,然后我会多媒体出示会认字,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第三步,以“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其中一个或者几个生字”来提问引导学生主动交流识字方法,之后老师补充。
如:猜谜语识字:不上不下(卡),兔子差点不见了(免),妈妈做饭菜的地方(厨),热水洒在泥土上(垫)。动作表演:蹭。声音模拟:喵。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的方法:苗——喵,萝——罗,橱——厨等
[设计意图:将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放到形式多样的游戏中,既有效地学习了生字,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学会识字的方法]
3、 再读课文,理清课文
第一步,提问:什么叫默读?(同时板书:默读)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默读的要求: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想。
第二步,学生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什么?(板书:猫、卡罗尔的简笔画) 第三步,再次默读,对文中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作标记,引导学生试着说出来,课件集中出示学生觉得有趣的地方,“卡罗尔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猫心情如何?”教师以此一步步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从猫的得与失的过程中感受卡罗尔的心情。(板书)
第四步,再次默读,思考:伯洛为什么没有离开?从课文中哪里知道?(板书:善良、关爱小动物)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把“多读”放在首位,因此我在紧扣默读的感悟中,放手让孩子自读自悟其中的乐乐趣,让每个孩子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新课标还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4、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第一步,小结默读方法,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读书方法:默读,这种方法,不仅能节省读书时间还可以让我们静静地思考问题。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l_通过调查、交流、查阅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表达能力。
2.创设情境,分块活动,人人参与,促进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活动,增进同学问的友谊。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名字中的语文现象,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表达能力。
2.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表达能力。l_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名字中的语文现象,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表达能力。文字的魅力。
2.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表达能力。教具广泛收集我国古今名人名字的轶闻。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每个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向父母等长辈调查自己名字的来历、意义等,看谁获得的相关信息多。
2.广泛收集我国古今名人名字的轶闻。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简单询问检查学生课前为本次口语交际所做的准备工作。
问:你喜欢自己的名字吗?你为什么不满意自己的名字?你想给自己取什么更好的名字?……
(调动起学生的情绪,然后用幽默或感人的'语言给学生讲述自己名字的有关故事,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2.小组交流。
(1)就小组成员名字中不懂的字义向本人提问。
(2)把长辈给自己起名时发生的故事说给小组成员听。
(3)说说当你知道父母为自己起名的用意后有什么感受。
3.猜想性。
教师在黑板上列举若干(不是随意的,应事先做好分类)本班学生的名字,请本人所在小组之外的学生根据字面对这个名字进行猜想性,由本人最后加以验证。教师相机进行归纳。
(1)以出生时间(生年、生月、生日、生辰)的;
(2)以出生地点的;
(3)以出生情景的;
(4)以美好的期望(有所作为、人格高尚、性格优良、人生顺利、生活幸福、健康长寿、姿容秀美等)的;
(5)以灵感的;
(6)以个人爱好的;
(7)以人生追求的;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从中了解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望,感受名字所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
4.创意性表达。
你对班上谁的名字最感兴趣?在充分了解对方名字的前提下,根据其特点写赠言,然后全班交流,评出最佳赠言。
例如:
文学骏——
愿你像一匹骏马,在文学的道路上飞奔向前!不管道路怎样坎坷,旅途如何漫长,你都要无所畏惧地奔跑,再奔跑,直至抵达胜利的终点。
金航——
愿你是个永不言败的远航者,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满载着“金子”凯旋。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写赠言,亦庄亦谐,既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又通过创意性的表达,让学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5.交流平台。
(1)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我国古今名人名字的轶闻。
(2)把大家收集到的资料装订成册,课后传阅。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9月28星期五
能区分形近字,进行词语积累。了解词语意思,积累成语。用修改符号改正句子中的错误。阅读短文,填写恰当的词语。把握主要内容,回答短文后的问题。通过口语交际,说出你对自己生活地区的环境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哪些地方不够满意。能自定题目,仿照5课的写法写一篇游记。
教学重点:
用修改符号改正句子中的错误。阅读短文,填写恰当的词语,把握主要内容,回答短文后的问题。能自定题目,仿照5课的写法写一篇游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能区分形近字,进行词语积累。了解词语意思,积累成语。用修改符号改正句子中的错误。阅读短文,填写恰当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按照发现的规律,自己在各写一组。
(1、独自组词,发现规律。2、交流)
二、读读下面的成语,在从本单元课文中找出几个写下来。
(1、读一读2、背一背3、自己写出几个)
三、用修改符号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误。
(1、读懂句子2、找准病处3、明白病因4、使用修改符号修改正确5、默读复查)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从短文后面的语句中选择恰当的内容填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1、读懂题目要求2、阅读文章,了解意思3、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怎样填写4、订正答案)
五、作业:完成语文帮你学1—3题
教学反思:学生对“辨”和“辩”组词还分辨不清。对于修改病句,学生能找准病因,但是部分同学不能过正确修改。学生对于词语的积累有兴趣,能积极的背一背。但是记忆速度较慢。应加以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9月30星期日
教学目标:
把握主要内容,回答短文后的问题。通过口语交际,说出你对自己生活地区的环境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哪些地方不够满意。
教学过程:
一、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1、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
2、明确短文后面的要求。
3、独立完成。
4、交流(1、概括4自然段段意:找一组读,全班评议,指出不足。修改)
二、口语交际
1、引导回读《城市的标志》
2、文中作者说道:我们的城市和城市,已经越来越想多胞胎了,树将成为城市的标志。
3、回忆我们生活地区的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认为环境)
4、说说对自己生活地区环境满意吗?那些地方比较满意,哪些地方不满意。
5、说说你能为改善环境作些什么?(先组内交流,在个别说)
要求:听的同学要认真,对其进行评价。
6、师总结;让我们保护好周围的环境。让我们有一个舒适,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教学反思:学生能发现周围环境的变化,能针对性地提出改变的原因,对村子周围环境的恶化能引起学生的忧虑。学生能过提出整治的措施和方法,能够对自身的行为提出要求。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小组合作,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三处“万年牢”的意思,说说其中的相互联系;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
课前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糖葫芦的资料
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题导入:
(出示糖葫芦的图片,播放《冰糖葫芦》的音乐)欣赏了这一片段之后,你想说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糖葫芦有关的文章。(出示课题)一起来读:万年牢。
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1:什么是“万年牢”?
生2:万年牢与糖葫芦有什么关系?
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呀!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入课本,去文中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⑴读准字音,读通课文;⑵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3)找一找,划一划,文中说“什么是万年牢”的句子。
2、反馈预习情况:
首先,老师来了解一下我们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⑴出示短语:
把炉火闷(mēn)好
把竹签削(xiāo)好
去把(bà)儿
⑵同学们的预习工作做得真到位,老师把“认真”两个字送给你们。接下来,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谁能用简单的话来概括?
生:……(板书:做糖葫芦、做买卖)
你真会抓重点,还用简洁的话语,为我们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一起来看,课文讲了两件事情,一是父亲在家做糖葫芦,二是父亲在外做买卖。
3、接下来,我们来找找文中说:“什么是万年牢”的句子。
(出示1):“我的糖葫芦糖蘸的均匀,超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从这句话中,你来理解一下什么是“万年牢”?
(出示2):“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思考,这一句中的万年牢又指什么?
三、自学研读:
同学们,这两句都是父亲说的话。他是这样说的,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请自学父亲
做糖葫芦和做买卖两件事。用笔划一划描写父亲做事的句子,想一想你能从中感受到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可以在旁边记下你的理解与感受。
(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对父亲在制作糖葫芦的过程中、凭良心做买卖的事情中,理解“万年牢”的意思。)
交流重点句:
(一)第一个“万年牢”
⑴、出示1:父亲的糖葫芦做得好……铁锅煮出的糖发黑。
老师发现你把“早晨起来”读得特别重,为什么?
……看出父亲做糖葫芦的认真。
好一个认真呀!我们再读读这一段话,你还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父亲的认真。
我还从“一点儿”、“必须用冰糖”、“煮糖用铜锅”等词句体会到父亲做糖葫芦时的认真。
父亲在对糖葫芦的选材多么用心呀,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生齐读第2自然段)
过渡:父亲之所以那么认真地选材,是因为他曾经说过:“我的糖葫芦糖蘸的均匀,超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⑵、父亲在选材上是那么认真、一丝不苟,那么在制作过程中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要把炉火闷好,把大理石擦干净……
是呀,“我”和父亲的配合如此默契,我们也来一起体验一下。咱们配合着读一读。老师读“把”,同学们接着往下。
这么多道工序,复杂而繁锁,但是父亲却有条不紊地一道道做下来,所以他的糖葫芦“吃一口让人叫好”,而且名声在外。
过渡:如此精心的选材,如此精湛的手艺,父亲做的糖葫芦质量好啊,真所谓是“万年牢”啊!
(二)理解第二个“万年牢”指什么呢?
那么父亲是怎么做到生意上的“万年牢”的呢?
⑴、快速浏览第5、6自然段,找找父亲做事的句子。
⑵、汇报:
生:1、从老板定价高,父亲不满意;2、老板让他掺假,他不听;3、老板配得下手,他嫌动作慢,也不高兴……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父亲的实实在在吧!
复沓:1、当老板定价高时,父亲不满意,是因为: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2、当老板让他掺假时,他不听,是因为:……
3、当老板配的下手,动作慢时,他也不高兴,因为……
看来,父亲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很重诚信,还一心一意为顾客着想。所以他宁可放弃有固定待遇的工作,仍然去提篮叫卖,也不能欺骗顾客。
四、深入体会,小结提升:
(1)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个怎么样的人?
是呀,父亲不仅是这样说,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教导我的。我们一起读(第7自然段)
出示3: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使我一生受益。
(2)理解第三个“万年牢”(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有万年牢的人品。)
⑶、看板书,你觉得这三个万年牢有联系吗?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同样,有万年牢人品的人必能靠着诚信拥有万年牢的生意,而生意好也是取决于他的新产品质量好。作者记住了父亲的话,做一个认认真真,实实在在的人让我们也来记住父亲的话。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内容:学习以“愿望”为主题的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篇自读课文,及识字、写字、造句、听故事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三篇课文,使学生初步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友好的措施;知道为别人奉献爱的愿望是美好的,从而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2.识字29个,写字15个。
教学重点:理解两篇主体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理解《拔苗助长》的寓意。
学习方式: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7——8课时。
第一课时 拔苗助长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寓言《拔苗助长》,使学生知道凡事都不能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
2.识字14个,能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15个,能熟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放映《拔苗助长》。谁听过这个故事?给大家讲讲。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寓言《拔苗助长》。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自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认一认。
2. 互教互学生字。
3.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游戏找朋友(一位小朋友举起拼音卡片,另一位拿出于拼音相对应的生字)
4. 给生字找“邻居”并读一读。
5. 熟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寓意。
1. 指名读课文。
2. 讨论:(1)农夫嫌自己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为了让秧苗快快长高,农夫是怎样做 的?这样做你觉得怎样?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种种子的体会:你是不是也希望自己的种子快点长大?你用了那些办法?
3. 师小结:像农夫那样做是愚不可及的蠢事,他违反实物的发展规律,好心办了坏事。
4. 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事太急了不行?
四.巩固复习。
1. 指名读词语。
2. 读课文。
课堂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 拔苗助长
拔 苗 助 总 终 于 疲 力 尽 累 非 常 枯 死
拔苗助长 总是 终于 筋疲力尽 累坏 非常 枯死
教学回顾:
语文教案 篇6
课文导学
一、学习目标
(l)能阐述勾践灭吴的原因及学习勾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掌握“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在材料剪裁方面的特点。
(4)学习本文在语言使用方面的特点。
二、学习重点
(1)学习本文在材料剪裁方面的特点。
(2)学习本文在语言使用方面的特点。
三、学法指津
(一)研读步骤
(l)课前预习,阅读课文及注释,试译全文。
(2)内容分析。
复述“卧薪尝胆”的成语故事。
问题①:勾践主要通过哪几次战争灭了吴?
见课文最后一段“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没有着力写灭吴的经过。
问题②:从文中看你认为勾践能灭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心所向。从第六段可以看出,越国强大后,“国之父兄”请战,要为越王雪耻。问题③:勾践为了灭吴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求才(第一自然段);二是求和(第二、三自然段);三是求强(第四、五自然段)。为了求得国家的富强,越王以民为本,并对婚娶、生育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详略得宜,突出了重点,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勾践灭吴,必定成功。
(二)问题探究
(1)文章的题目是“勾践灭吴”,那么文中是否突出了“灭吴”?
探究:否。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本文在材料的剪裁上是值得称道的。“灭吴”的具体战争情节并非作者的写作重点,因此对于越国灭吴中数十年间发生的几次战争,也只是用了“是故败吴于宥,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寥寥十三字。“灭吴”的准备工作是作者所要着力表现的,便不惜笔墨放开去写。要“灭吴”首先要有“能与之谋者”——求才;其次,必须为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求和;最后还必须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在这里,文章主要从人力、物力两方面来写,人力方面写得尤其详细。婚娶的具体规定,奖励生育的具体措施,无不如实笔录。从而向世人证明:勾践灭吴,事在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
(2)文章的写作重点是通过什么形式表达出来的.?
探究:主要是采用对话的形式。长于写对话,本是《国语》的一大特色,本篇表现得尤为鲜明。成功的对话,总是切合特定环境与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例如:勾践只有在败退之后才会亲切地称三军将土为“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并提出谁能帮他退吴,便可以与他一道分享权力。文种出使吴国的言行举止,无不与其身份以及当时的形势有关。由于是从客观形势以及彼时彼地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出发去捕捉人物的对话,因而反过来,人物的对话又正好起到推动事态发展与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例如:勾践的“号令”引出文种的对话以及文种出使求和等情节的展开。勾践本人虚心纳谏,想东山再起的思想特征也由此得以表现。而文种、伍子胥等人的不同对话,又正好表现了他们的不同的思想性格。
能力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l)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贾人夏则资皮( )
(3)乃致其众而誓之曰( )
(4)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
(5)然后卑事夫差( )
(6)美其服,饱其食( )
(7)非其夫人之所不纳则不衣()
2.选出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
A.①夫虽无四方之忧 ②虽悔之,必无及己
B.①然后乃求谋生 ②然后卑事夫差
C.①勾践说于国人曰 ③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D.①我攻而胜之 ②乃致其众而誓之曰
3.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句式:
①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
②何后之有( )
③此则寡人之罪也( )
④又何求焉( )
⑤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无乃后乎
②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③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④进不用命,退则无耻
5.简答:
①勾践为了灭吴,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②本文在写作上的两大特色是什么?
6.下面的文段是从原文中删去的,位于课文的第二段的第一二句之间。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段后各题。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日:‘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率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之左右。’若以越国之罪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三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代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手?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①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使武安俱在者,族矣
B.寡君勾践乏无所使
C.求人可报使秦者
D.延请赵使者蔺相如
②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
项的是:( )
A.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B.余始循以入
C.皆以美于徐公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③下列句中反问语气最弱的一句是:( )
A.其孰利乎
B.无乃后乎
C.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D.何后之有
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私于下执事曰——偷偷地和吴王手下的执事的人说
B.请勾践女女于王——请允许让勾践的女儿作吴王的婢妾
C.越国之宝器毕从——越国的宝器全部随同带来
D.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恐怕要伤害到君王的爱人吧
⑤下列说话不符合文段意思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充分表现了文种的辩说才能。
B.文中文种对吴王的谦卑的措辞是由文种的身份和吴越两国的形势决定的。
C.“夫差将欲听,与之成”表现出夫差“耳根子软”,为下文的吴灭做好铺垫。
D.文种采用了软硬兼施的方法威逼利诱吴王与之谈和成功。
语文教案 篇7
《掩耳盗钟》的寓意
《掩耳盗钟》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寓言讲了一个盗钟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钟的故事。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这种人是极可笑的。
《画蛇添足》的寓意
《画蛇添足》选自《战国策-齐策二》,讲几个人得到了主人送的一壶酒,觉得几个人一起喝嫌少,一个人喝又有余,于是几个人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就喝酒。有个人蛇先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喝,看看其他人还没画好,便左手拿壶,右手给蛇画脚,还没等他画好脚,另一人的蛇画好了,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添上脚呢?”说完把酒喝了。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事情已经到了完美无缺的地步,再做多余的事,是多此一举,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是自己害自己。过和不及也许仅仅相差一点点,但是要掌握分寸必须明智。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8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2.通过识字、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字;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宜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写字;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蝈蝈的知识;推荐学生阅读普里什文(前苏联)的作品《金色的草地》。学生准备:自己预习课文,了解蝈蝈及其他小动物的歌声。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三、朗读评比:
四、学写生字:
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1.把课文读给
教案《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绿色的'歌》教案》,来自网!
爸爸妈妈听。2.想想你还听过哪些小动物的歌声?3.积累形容词。( )的晚霞 ( )的月亮 ( )的秋天 ( )的心情
板书设计:老师把要写的字范写在黑板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
二、精读课文:
三、指导朗读:
四、语文实践活动:
五、课堂小结:这篇课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写得非常优美,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写作顺序来写作文。
六、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2.推荐学生阅读普里什文(苏联)的作品《金色的草地》。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8
语文树教案12-09
语文备课教案11-30
语文教案(精选)08-31
[精选]语文教案03-05
语文教案09-28
(精选)语文教案01-09
语文天地教案09-06
【精选】语文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