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12-07 02:43:12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9篇(热)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9篇(热)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第二课时

  一、演读见悟

  在经过精读体悟后,让学生带上自制头饰进行课本剧表演。整个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

  1、自报角色。

  2、角色定位(即把自己与角色融为一体,揣摩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使之合乎角色要求)。

  3、同桌或四人小组演练。

  4、小组代表配乐表演(因该文中小猴、小鸭、小鹰学本领的经过太简单,所以可指导表演者把四人小组联想内容融入到表演当中去)。

  5、课本剧改编、表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6、师生共评(从语言、动作、神情及配合诸方面点评)

  7、评后再读。

  二、总结,课文延伸

  1、多媒体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图片中小朋友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并对错误行为进行纠正。(图片1为一张床上有一些散乱的衣服,一位小姑娘正在进行整理;图片2为小刚的书柜上很乱,还有几本书掉了下来,这时,小明来找他踢球,他毫不犹豫地就出去了;图片3为小亮晚上休息前洗完脚后,洗脚水不倒,袜子也不洗,随地一扔,就睡觉了;图片4为一天放学,爷爷接小红回家,小红不加思索,就把书包往爷爷身上一扔,便一手拿过爷爷刚买的冰糖葫芦吃起来了。)

  2、运用所学知识及懂得的`道理对自己进行自评、共评。

  三、指导书写生字,拼读认读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生字书写。在学生自己练习的基础上,交流写字的体会,教师相机指导。如:“己”容易写成“已”或“巳”;“吃”与“风”的末一笔都是横折弯钩,但写法不同等。

  3、识记、拼读十三个认读字。指导学生把十三个认读字在文中画出来,做上记号,反复连词诵读。

  四、指导背诵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

  2、教师指名复述课文(2--3名)。

  3、自由背诵课文,教师进行指导。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四个生字,给十三个认读字加注拼音。

  2、朗读课文,把你课上所学内容及懂得的道理讲给家长听。

  3、比一比,看谁学做的事情多。(适当时候组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素质大赛。)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易写错的字

  要领:(一)同桌互助找一找容易写错的字

  (二)全班报告请示交换、并写在小报

  (三)师重点听写以下字

  酸、唇、瞻、、虑、衰、魂、誊、诞、崖、斩等字

  二、形近字

  要领(一)四人小组互助找出本册形近字

  (二)小组互助出题写在小报上

  (三)小组互换做题

  (四)重点引导以下几组

  (五)门生在簿本上写一写

  三、多音字

  要领(一)分单位总结多音字、小组互助

  (二)小组互助练说

  (三)出示几实习写、弹、应、磨、划、龟、舍、

  第二课时

  一.听写易错的生字。同桌互批

  二.、书一七九表(一中我会认的'字

  读音易错的字

  要领(一)同桌互助读生字、相打分

  (二)出示辩音题读一读

  (二)出示辩音题读一读

  擎、玷、簸箕、舀、髓、犹豫、笤帚、忸怩、蔓、哞、翕、诫

  (三)互助注音同桌互出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

  为了方便教师更好地举行温习讲授,现将网络到的一些温习材料稍做整理与修正,上传到我的博客供同仁们参考。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2、了解课文内容,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体会文章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儿歌,师生共同拍手朗诵:小青蛙,呱呱呱,稻田里把害虫抓,保护庄稼顶呱呱。小朋友,请记好,保护青蛙很重要。

  朗诵完毕,师问:孩子们,喜欢青蛙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

  1、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

  2、学生自学:

  ⑴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⑵ 自学检查。

  ⑶ 纠音后再次朗读,教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

  ⑷ 教师结合课件和学生一起进行生字学习,进行有重点的指导。“沿”第五画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答”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蛙”右边是两个土,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会组词。

  ⑸ 师:相信小朋友都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那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它们,并呼唤它们的名字和它们打招呼问好吗?教师请学生自由朗读。

  四、课后思考

  师:小朋友,你认为天大吗?说说有多大?那么小鸟和青蛙眼里的天有多大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教师给学生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请学生认一认。

  2、自由读生字、词,记忆词语。

  二、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师:小朋友,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认识了课文的主角小鸟和小青蛙,现在,大家再来朗读一遍课文,找出小鸟和小青蛙的三次对话,想想它们为什么对天的看法不一样?

  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图文并茂地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更易更直观地熟知课文。

  课文呈现完之后,教师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和学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对话。

  1、第一次对话:

  ⑴ 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⑵ 交流读懂了什么。

  ⑶ 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并且加上适当的动作。

  (浅显易懂的内容让孩子们充分地读,以读代讲,并在读中感知。)

  2、第二次对话:

  ⑴ 自读第二次对话,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⑵ 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吗?

  (让孩子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

  ⑶ 实验:用纸裹成呈圆柱形朝上看,发现了什么?

  (用形象直观的摸拟观察代替烦琐的讲解,让孩子们轻而易举的`理解了看似很难的问题。)

  ⑷ 读青蛙的话,可以适当加上动作和语言。

  ⑸ 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

  ⑹ 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边读边评价指导。

  (课堂应是学生的,本环节注重孩子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听、说、读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孩子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的再现了课文。)

  3、第三次对话:

  ⑴ 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

  ⑵ 用“一……就……”说话。

  ⑶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角色表演,情感定位

  1、孩子戴上头饰,进行角色表演,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表演后孩子评议。

  2、召开新闻发布会,小记者采访跳出井的青蛙,让青蛙谈自己的所见所感。同时采访结束时小记者把自己想说的话对青蛙和孩子们说说。

  (采用儿童喜欢的角色表演和采访的形式,给孩子提供一次语言发展、创造的机会。让孩子改变角色,走进教材,充当其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感受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让认知价值和趣味价值成为“黄金搭档”。)

  四、教师小结

  师:从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它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哪位同学帮老师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生:……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啊!

  五、拓展学习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吗?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2、你觉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吗?想一想。

  3、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4、查查资料或者向些人请教,看看地球、月亮和太阳谁最大。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听清录音中的小朋友出生时是怎么样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的故事。

  3.学着说一说自己出生的故事。

  重点和难点:

  1.养良好的听话、说话的习惯。

  1、了解自己出生的故事

  3.学着说一说自己出生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2.揭示课题:听说活动2。出生的'故事。

  二.听一听,学一学,说一说

  1.看投影,第一次听录音。

  要求听清录音中的小朋友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

  (1)学生交流

  (2)师板书:时间、地点、身高、体重、生活的地方

  (3)齐读板书。

  2.第二次听录音。

  要求听清小朋友在出身时是怎样的?

  (1)学生自由准备

  (2)小组讨论

  (3)指名说

  (4)学生练说

  (5)学生操练

  (6)学生评议

  3.学着录音里的小朋友,介绍自己:

  要求:说清出生的时间、性别、出生时的身长、体重。说说自己特别的地方。

  (1)学生自由准备

  (2)同桌练习说

  (3)小组交流

  (4)大组交流

  (5)学生评议

  4.小结。

  三.总结全课,激发情感。

  附板书:出生的时间

  出生的身长

  听说活动2出生的故事出生的体重

  出生的特别地方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德。

  4、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德。

  教具:

  投影片

  教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重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教具: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

  穷人

  2、你了解穷人吗?他们的生活怎样?(引导学生简单地说说周围的穷人)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穷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

  A、出示b、自由读c、指名读d、齐读

  3、读完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读一读。

  4、你明白了什么?

  三、精读领悟。

  1、默读课文。

  思考:文中的穷人有哪些?

  2、相机板书:

  桑娜、渔夫、西蒙

  3、速读课文。

  画出可以看出穷人贫穷的句子,仔细地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

  4、自渎思考。

  5、小组交流。

  (交流所话句子及感受;一人说,其余人听,然后补充)

  6、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读读所话句子,

  教案《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4》,

  读中体会,然后再交流。最后朗读领悟、提高、巩固。

  四、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3、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重难点:

  从人物的行动、语言、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教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探究深读。

  1、师生小结课文主要内容,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穷人》这一课讲的是……这节课将重点研究桑娜和渔夫的语言、心理、行为,体味他们的个性特点)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填空:

  西蒙

  ()的桑娜

  渔夫

  要求:

  1)、任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

  2)、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填,也可以自己

  想,可以填一点,当然欢迎填几点

  3、找合作伙伴交流

  4、集体交流。

  二、重点研读随机点拨。

  师: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他写的文章都有十分精妙的语句,请大家重点研究“桑娜把孩子抱回家,渔夫回来这部分内容”

  1、找一找最值得研究的词语、句子,甚至标点。可以自己研究;可以找合作伙伴研究。

  2、研读交流:

  (1)出示:“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重点语段(2)交流“桑娜的矛盾心情”

  (3)朗读体会。

  (1)出示:“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重点词语(2)交流对“熬”字的理解和感悟。

  (3)朗读体会。

  (1)出示:“我嘛……缝缝补补……风喉的这么凶……”

  重要标点(2)交流对省略号的用法的体会。

  (3)朗读体会。

  ……;……

  3、分角色朗读。

  三、质疑研读感悟品质。

  1、提出几个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2、讨论填空:

  西蒙

  ()的桑娜

  渔夫

  (要求:括号中填入的词语,可以概扩三个人所具有的品质。)

  3、读一读最让你动感情的句子,与同学交流读后感受。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创意情境:

  山脚下一幢幢漂亮、整齐的瓦房, 学校前面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学校四周 树木郁郁葱葱,蓝天白云,构成一幅美 丽的图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自学要求:

  1、认真地读读课文,谁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2、找一找,画一画有关的词语、句子。 用“——”画出谁,用波浪线画告诉我 们什么?

  对比读感悟美:

  A、那漂亮的瓦房就是课堂。

  B、那最漂亮的瓦房就是我们的课堂。

  A、那平坦的土地,就是操场。

  B、那最平坦的土地,就是我们的操场。

  A、小河会告诉你,上课的铃声很清脆。

  B、小河会告诉你,上课的铃声是多么清脆。

  A、林涛会告诉你,放学的歌声很悠扬。

  B、林涛会告诉你,放学的歌声是多么悠扬。

  观察图画:

  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山村学校 的样子、说说在学校参 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时的 快乐心情。带着真实地 感受有感情地朗读1、2、 3小节 。

  阅读课文:

  啊,在祖国的地图上,

  我们的`学校,

  找也找不到,

  画也画不上。

  但是我们的学校,

  却装得下————

  祖国的历史、

  今天和未来的理想。

  自己读最后一个小节,联系上一个小 节,你有什么问题吗?

  ? 为什么学校那么小,却装得下祖国的 历史、今天和未来的理想。

  小结提高:

  我们的学校虽小,但是在这里,我 们这些小朋友同样快乐地学习,了解古今 天下事,认识中外知名人,笑谈理想抒情 怀,这个小小的山村学校,就是我们成长 的摇篮。一句话,学校虽小,可是我们的 理想却远大的很呢!

  朗读全文,假如你就 是这个山区小学的一 名小学生,你将会怎 样向别人介绍你们的 小学校呢?

  扩展学习:

  你们的学校什么样?可以仿照诗歌的 样子,也向大家介绍介绍。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管理、田地、人烟稀少、老百姓、眼睁睁、旱灾、迎接、徒弟、扑腾、提心吊胆、渠道、灌溉、收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准备】

  1、学生:

  收集西门豹的`民间故事资料

  2、教师:

  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课件。

  3、生字词课件:

  巫婆头饰、化妆胭脂、口红。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说说理解

  (战国时期魏国的官)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范读课文(要求:听清楚生字音)

  2、自读课文,说说生字音形义及词义。

  3、四人小组讨论生字音形义及词义(要求:互帮)师参与。

  4、出示课件生字词,抽说音形义及词义:

  旱灾:长时缺水造成庄稼死亡。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5、读生字新词:

  ⑴ 齐读。

  ⑵ 抽读。

  ⑶ 去掉音节齐读。

  三、提出不懂的词,合作解决

  邺:古代地名。

  开凿:大孔挖掘。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四、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各层次意思。

  (给一定时间读书)

  2、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3、抽说: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共探讨评议。(板书:发现灾情──调查──惩治──开渠)

  4、齐读课文(注意目标1中词语读音,出示课件,指导)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录音机、录音带、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吃的大米饭、穿的花衣裳是怎么来的吗?学了第19课,我们就知道了。下面请小朋友们把课本翻到第50页,学习课文《白米饭和花衣裳》。然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题目,并标上“饭”、“裳”的拼音,读题,教学“饭”,认识“”字旁,“裳”,注意翘舌音,在这里读轻声。

  2,听录音

  (1)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些什么?

  (2)借助拼音,通读课文。

  3,图文对照,学习生字、生词。

  (1)看挂图1(小明手捧大米饭图)。

  ①问:小明手上捧的是什么?(大米饭)大米饭是怎么样的?(白又香的)然后结合起来说一遍:小明手上捧着的大米饭是白又香的。

  ②假如你是小明,当你吃了白又香的大米饭之后,你是否会想一想它是哪儿来的呢?然后过渡到教学“吃”。“吃”是左右结构,是用口来吃的,注意右边是“乞”而非“气”。还要注意“哪”与“那”的.区别,“哪”读第三声,是用在问句里面的。

  (2)看挂图2(农民在烈日下插秧图)。

  ①问:图上画着谁?(农民伯伯)在干什么?(插秧,重点说明汗流浃背,引出烈日,突出其劳作的辛苦。)

  ②教学“农”、“民”、“粮”。

  农民两字介绍笔顺笔画,“粮”字教学“米”字旁,注意右边是“良”而非“艮”。

  (3)全班一起读第一节。

  (4)指名读第二节。

  (5)看挂图3(小红穿着漂亮的花衣裳图)。

  ①问:小红穿着怎样的花衣裳?(小红穿着漂亮的花衣裳。)教学“漂”、“穿”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学“漂”时,注意右边上面的“西”字,它作字头里面两竖不拐弯,学习“穿”字时,注意“穴”字头,让学生自己数笔画,记字形。

  ②问:漂亮的花衣裳是从哪儿来的呀?

  (6)出示工人阿姨织布图,问工人阿姨在干什么?(织布。)教学“织”字。

  4,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让学生口头组词:

  农:(农民、农村、农田)

  布:(花布、织布、白布)

  民:(人民、农民、民众)

  5,书写指导。

  指导各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重点介绍“漂”的写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大米饭、花衣裳是从哪儿来的,懂得珍惜粮食,爱护衣服,尊重别人的劳动。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录音,思考:白米饭和花衣裳是怎么来的?

  3,学习第一节。

  (1)指名朗读,说:经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白又香的大米饭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得来的。那么,看着这幅图(农民在烈日下插秧图),你知道这是什么时候么?他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他干得怎样?

  小结:炎热的夏天中午,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农民伯伯却弯着腰,在田里一枝枝的插着水稻。汗水一滴滴地滴下来,他也没顾得上擦一把。

  (2)学习古诗《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首古诗生动地描述了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以及大米饭的来之不易。然而从稻子转变为我们手中的白米饭还要经过很多其它的劳动。看挂图(农民施肥、收割、脱粒、碾米)问:他们在干什么?

  (3)总结:指着图说,你们看,我们吃的白米饭要经过这么多人的辛勤劳动,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呢?联系实际,我们应爱惜粮食,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

  (4)指名学生看图说话。

  (5)齐声朗读第一段。

  4,学习第二节。

  (1)指名朗读第二节。

  (2)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学习第二节。

  ①出示种棉花、纺纱、染布、织布的挂图。

  ②想想:花衣裳是怎么来的?

  (3)进行检查,指名说说花衣裳的产生过程?我们该怎么做?

  (4)总结:花衣裳是工人阿姨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们要爱护它,并尊重工人的劳动。

  (5)问:怎么爱护我们的新衣服?

  (6)齐声朗读第二节。

  5,作业练习。

  (1)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2)抄写字词。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唱歌曲。

  2、认识本课10个生字。

  3、感受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懂得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唱歌曲。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

  教学难点:感受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要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课件、歌曲、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请同学们先和老师一起看屏幕,屏幕里的景色美吗?看着美丽的景色,老师还想给大家防首歌。我们一边欣赏美丽的景色,一边听好听的歌。 好吗?

  师:这首歌美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一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这首歌。(板书: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尽情想象:迷人的环境,美丽的季节,放松的身心,欢乐的时光,欢声笑语……同学们会想到什么?

  生:海面、划船、双桨、蓝天

  师:同学们,刚才的'歌曲好听吗?

  生:好听。

  师:你想学吗?

  生:想。

  师:谁知道,要想学会一首歌,你得先学什么?谁知道?

  生:调、曲子、歌词

  师:对拉。歌词。同学们,这首歌这么好听,我们又想把它学会。走,我们现在就去快乐读书屋。(板书:快乐读书屋)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打开到19页。

  二、指导阅读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尽量看汉字读,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读。

  生: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爱读课文的过程中,一定有不认识的字吧?

  生:没有、有。

  师:老师想问问,当你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生:我是看拼音认识的、我是先圈画出来。在看拼音。

  师:大家说的办法都不错,现在就请同学们在读一边课文,圈画出来我们认识的字。开始吧!

  生:读课文,圈画生字。

  师:同学们圈画的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认识啦)好,现在老师就考考你。(出示小黑板)

  师:快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生字卡片)

  生:生字卡片。

  师:同学们猜猜,老师想用卡片和大家玩点什么?

  生:开火车。

  师:现在我们已经把不认识的字都认识了,同学们在读时就应该,更流利、更有感情对吗?请你试着有感情的读一读。

  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你们不懂的地方,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听听别人的看法。

  生:小组合作交流。全班汇报。

  师:接下来。我们要举行个?/td>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8

小学语文《插秧》教案01-24

小学语文教案09-11

小学语文教案12-13

小学语文松鼠教案12-30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10-21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5-2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1-01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1-25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