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数学教案>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哪里一样》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哪里一样》

时间:2024-11-12 07:56:05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哪里一样》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哪里一样》,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哪里一样》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哪里一样》1

  活动目标:

  1、 启发幼儿找出图形间两个相同点,并作记录。

  2、 培养幼儿抽象概括图形特征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挂图2幅、标记若干。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篮子、胶水、小标记。

  活动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通过教师讲解提问启发幼儿找出图形间的两个相同点,并作记录。

  难点:让幼儿通过说、作操作材料,从而培养幼儿抽象概括图形特征的能力。

  活动过程:

  1、 集体活动。

  (1) 引导部分,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请谁到我们班里来做客?(小兔)小兔子告诉我它有好多好朋友是图形宝宝,我们来看看都是谁?可是图形宝宝今天给小兔子出了几个难题,小兔子不会做了,要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帮它。”

  (2) 出示挂图一,概括两个图形间相同点。

  “你们看图上有什么?(三角形)它们什么地方是一样的?(颜色、形状一样)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 你们看我这里还准备了好多小标记,我要把这些小标记送给图形宝宝。请你们再说一说都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教师按照先记颜色,再记形状的顺序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红色的三角形)。”

  (3) 教师出示图二,让幼儿在现有基础上加以巩固。

  “看这里还有一幅图,看一看是什么图形?它们哪里一样?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帮帮忙。记录方法同上。”

  2、 小组活动。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把小兔字不会做的难题全都解决了,小兔子真高兴,他让我谢谢你们!可是图形宝宝又想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了,看看我们班哪一个小朋友最聪明。”

  第一组:给图形做一样的标记。

  分别是红色长方形、蓝色梯形。

  第二组:给图形做一样的标记。

  分别是蓝色长方形、黄色正方形。

  “请小朋友们把图形一样的地方用标记记录下来,然后再说说这是什么样的图形?”

  3、 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读一读操作材料纸,评价是否记录了两个相同点。

  4、 活动结束

  “图形宝宝说你们真棒,我们先去喝点水,一会在跟它们做游戏。”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设计我能够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由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整个数学活动我都采取了操作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亲自感知、探索、总结。

  中班幼儿在图形认知方面仅限于简单的图形分割与拼合,因此在孩子们开展了三角形二等分的经验基础上,设计了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拼合活动,进一步了解各图形的分割与拼合。活动中采取游戏情景法引入数学活动内容,利用为喜羊羊过生日,结合了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一看到喜羊羊等图片,情绪十分高涨。针对中班幼儿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给喜羊羊分生日蛋糕,怎样能够分得一样大”,请幼儿集思广益,帮助喜羊羊想办法,孩子们操作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通过两次探索操作,幼儿充分感知正方形图形二、四等分与拼合,感知和理解图形间的关系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两次操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且教师结合幼儿的操作进行小结,帮助幼儿梳理经验认识。孩子们到底是否掌握了对正方形图形二、四等分和拼合的理解呢?我又通过一个“和图形娃娃做游戏”的环节,引导幼儿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在游戏的设计中,我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小困难,引导幼儿能够用所学到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些困难。

  最终,幼儿将生活中的知识又运用到生活中,活动的设计比较完整。为了能够突出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我重点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活动中提问的设计。在这次数学活动中,我设计的提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既能够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目标思考问题,又能够激发每个幼儿求异的思维方式,为幼儿在思维上拓展了空间,鼓励幼儿和别人想的不同,如进行正方形二、四等分的提问:怎样能够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四)块呢、还有别的.方法吗等。

  第二,操作活动后鼓励幼儿交流。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正是显示思维差异性的时候,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和指导者一定要了解幼儿的操作特点和思维特点,在操作活动后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方法和经验的交流。孩子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别人的经验,这对每一名幼儿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而且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思考,他们会努力展现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

  第三,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在教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在一次教育活动中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而知识的作用正是“学为所用”,因此孩子们能将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十分重要。

  所以我在活动中设计了一个运用知识的游戏环节,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此次数学教育活动只是拉开了图形分割与拼合的序幕,我们还会相继开展圆形、半圆形等图形的分割与拼合活动,引领幼儿在图形学习的领域里探索,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与创新的机会,促进幼儿动手、语言和思维等各方面的发展。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哪里一样》2

  学习者分析中班幼儿是4-5岁年龄段,他们好动但还缺少技巧,特别爱游戏而问题不少,非常喜欢模仿,并且模仿出色,语言学习能力大大提高等。所以这节课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与其中。

  教学目标

  1、能按顺序的进行细致的观察,将衣着相同的两个小熊找出来;

  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提高注意力并仔细的观察事物;

  难点:让幼儿找到事物的相同点,学会初步的分类。

  教学资源1.挂图:《视觉辨认》;

  2.小熊卡片,裤子线条、颜色一样的;

  3.彩笔、粉笔。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故事引入:有一天,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去逛街,街上可热闹了,人来人往,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走丢了,小熊哥哥找不着小熊弟弟很着急,所以,想请小警察帮助小熊哥哥找到小熊弟弟,引出下个环节。

  教学活动2

  教学具体步骤:

  (1)提问:"猜猜我是谁"。玩法:教师依次出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让幼儿辨认。

  (2)教师依次出示4张不同衣着的小熊卡片,让幼儿观察,分别说出每张卡片上小熊裤子的颜色。

  (3)小组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玩法:教师将有衣着条纹不一样小熊卡片发给幼儿,幼儿将卡片举在胸前,然后,在4个圈里找到和自己拿的小熊卡片一样的小熊,就在哪个圈里。(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能否按照小熊裤子条纹的`颜色排列寻找朋友,找到后要提醒找到的幼儿再次比较)。

  (4)集体游戏:"找到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玩法: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一样的小熊在哪里》图上的10个小熊的衣着,然后让幼儿找出衣着相同的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

  教学活动3

  活动总结:教师做一个简短的活动总结,让小朋友们学会观察事物的相同点。

  教学活动4

  活动延伸: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的内容还需要创新,提高难度。在找相同中,要提升活动的梯次性,要有层层递进的过程,教师要挖掘新的内容,填充活动,使活动变得有创新性。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哪里一样》】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04-22

中班数学教案相邻朋友在哪里07-19

中班数学小动物住哪里教案10-31

中班数学公开课坐火车教案03-29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1篇06-21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经典)07-23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03-29

中班数学活动公开课教案《比高矮》06-16

数学公开课教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