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位置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位置数学教案1
第2课时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
能较熟练地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画平面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例题2
1、投影出示例题2。
提问:在例题1的图中,B市、C市的具体位置应该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题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2、尝试画图。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⑵小组交流作图的方法。
⑶尝试画图。教师巡视交流,参与部分小组讨论,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组织全班交流。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组织交流和评议,通过交流明白在图上标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确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点与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线与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B市距离A市200km,在图上也就是2cm。
C市:先确定方向,直接在图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C市距离A市300km,在图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200÷40=5(小时)
5、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交流:你们认为在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二、总结:
(1)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方向。
(2)确定观测点。
(3)根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画物体所在的方向。
(4)根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体会在图上确定位置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21页“做一做”。
⑴学生独立进行画图。
⑵投影展示,组织评议。
⑶交流画图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关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在平面图上标明物体位置的方法是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距离,最后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标出名称。
五、板书设计:
确定观测点
确定物体在观测点的什么位置
确定物体距离观测点的距离
位置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
教学要求: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对在生活中的运用,学会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和根据已知的数对确定方格图上的点的位置。
2、让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的位置
1.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的点
(1)下面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出示例2)
①动态生成方格图,渗透坐标思想
②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位置吗?请生汇报,说理。
③游戏:猜景点
1、任选你想去的一个景点,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小组内同学看数对说地名,看看说得对吗?
2、全班交流。
3、如果想去的景点是在(,6),可能是哪里?
得出:一个数能准确说出一个地点的位置吗?数对中的两个数能帮助我们很快在平面图上找到某个具体的地点。
图上(3,2)和(2,3)表示的位置相同吗?
得出:数对表示位置时不仅要用两个数,还要看清两个数的顺序。
小强家的位置在(3,8),他要去的.地方位置在(9,4),你能沿着方格线画出他的行走路线吗?
过渡:数对能表示一个人的具体位置,平面图上一个地点,利用数对还能准确描述一张图纸上一个图形的具体位置。
二、巩固新知
1、第16页的练一练1、2
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你这样做的想法
说说数对所表示的含义
做这样的题目要注意什么?
三、拓展知识
阅读你知道吗?
你读懂了什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四、发展练习:
练习三第4题
你是怎样表示的?
说说你画图的路线
练习三第5题
学生独立解答
说说你的是怎样做的?
五、全课总结:
学习了确定位置,你有什么收获?
位置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1、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
2、逐步加深对数对含义的理解,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3、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旋转后用数对表示位置
教学流程:
一、完成书上的练习三:
1、说说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并用数对表示。
2、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用数对表示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
横、竖比一比,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说说学校会议室地面中花色地砖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说说你发现花色地砖位置的规律了吗?
4、下面是实验小学所在街区的.平面图
(1)请学生分别在图上用数对表示各场所的位置。指名交流
(2)图上的(3,2)和(2,3)表示的位置相同吗?说说通过比较,你有什么体会?
(3)小明从实验小学到图书馆,要向东走几格,再向北走几格?他从实验小学到电影院可以怎样走?
(4)小强家的位置在(2,7),你能沿着方格线画出他家到实验小学的路线吗?
5、下面是某校集合时各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图
(1)说说各年级二班所在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注意要把各个班一个一个写清楚。
(2)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x,5),可能是哪个班?说说x可以哪些数?为什么?
(x,5)可能是哪几个班?
(3)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5,y),可能是哪个班?
小结:像这样的数对表示方法,只有一个数是确定的,另一个数没确定,它所表示的位置就是不确定的,可以某个整列也可以是某个整行。所以在用数对表示的时候一定要分别写清楚两个数据。
6、在操场上设计摆放10盆鲜花和3盆绿色植物的位置。
说说:联系生活实际,你觉得摆放时要考虑哪些问题?
把摆放好的位置,用数对一一表示,你有什么发现?
7、(1)用数对分别表示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指名交流
(2)把三角形向右平移4格后,画出该三角形,并用数对表示三个顶点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
(3)把三角形绕C点每次顺时针旋转90o,一共画4次,看看最后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
(4)顺次连接4个顶点,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8、引申:数对在国际象棋中的运用。
(1)介绍:国际象棋的棋盘是一个正方形,等分为六十四方格。这些方格有深浅两种颜色,交替排列。国际象棋的八条直线分别用a、b、c、d、e、f、g、h表示,八条横线分别用1、2、3、4、5、6、7、8表示。每个方格便有了自己的名字。国际象棋的棋子有黑白两色,各有一个王、一个后、两个车、两个象、两个马和八个兵。
(2)如果白王所处的位置用国际象棋专用的方法记录为g2,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记录棋的位置的吗?
(3)三枚棋子在棋盘上的不同位置,问:其他棋各在什么位置?
(4)如果有一枚棋走一步记录为C6-C2,你知道是哪枚棋从什么位置走到什么位置上吗?
二、检查作业中的情况。
位置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教材第102--103页练习二十一
教学目的:
1.能正确区分东、南、西、北方向,会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经历辨别东、南、西、北方向的过程,明确方向和位置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会识别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要求标出指定物体的方位。感受方向和位置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正确区分东、南、西、北方向,会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会识别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要求标出指定物体的'方位。
教具准备:视频展示台、地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情景图,说说每位同学的的方向。
2、揭示课题。我们一起认识东、南、西、北,今天我们来学习确定位置。
二、学习确定位置
1、出示教材102页图
⑴认真观察图,说说怎样辨认这幅图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
你是怎样辨认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认为呢?
小组交流。
⑵教师介绍坐标图。横轴、纵轴、每小格是等长,以圆点为中心,向北10表示向北10米......向东......向西......坐标图与地图、地形图辨认的方法是一样的。
⑶同学们能辨识图中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教师指出一点,学生说出他的位置。
学校东20米
学校西30米
学校北40米
......
2、用“·”在图上分别标出小令和小丁家的位置
⑴读出小令和小丁家的位置
⑵用“·”标出
⑶反馈。你是怎样标的?
3、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三、课堂活动
1、教材102页,独立标出小青、小敏的家。
2、练习二十一1题
⑴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⑵用“·”标出
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标的?
⑶学校到新华书店比幼儿园近多少米?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3、练习二十一3题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四、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一2题
五、课堂小结。
六、统计
位置数学教案5
1、教学目标: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位置的位置。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教学准备:座次表、课件、方格纸、地图纸等
4、教学过程:
先玩寻宝的游戏,l学生将“礼物”藏在同学的课桌里,老师来找,同学提供正确的信息,但不能说他的名字、指他的位置等。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说“第几组第几排”,孕伏确定位置的方法。然后老师藏礼物,两个同学比赛“寻宝”,找到礼物后,说说为什么你找得那么快?强调要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必须要用两个数字:第几组、第几排。
让学生介绍班长、学习委员、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出示座次表,让学生把自己的姓名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5、思考并回答,学生相互补充
出示坐标图,告诉学生: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并提问:
在这个表格中,横线、竖线各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上台指出自己的位置,并说出理由。
学生尝试着在方格纸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学生试做,进行学生作品展示,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6、数对学习
你能否简要的用数字来表示你的位置?老师适时装糊涂:这里的逗号表示什么?那括号又表示什么呢?你们能给这组数字取个名字吗?学生尝试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理由。
7、巩固练习
在方格纸上找朋友的位置,并说出数对。
8、把地图填写完整
师生示范,然后学生示范,最后小组游戏。
位置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建立“上、下”、“前、后”方向感的过程。
2、能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课件。
预设流程:
一、谈话导入
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嘴巴上面有什么?(鼻子、眼睛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二、探究新知
1、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生举例)
2、观察主题图体会上、下含义。
小朋友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知道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南京长江大桥去开开眼界。(课件出示主题图)
提问: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上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生回答)
我们小朋友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那谁能说出,汽车的下面有什么?(生回答)
你们有什么想问大家的吗?(学生提问,其余同学解决)
3、把课本的第1页空白的地方补充完整。
4、做一做(课本第2页“做一做”第1题)。
(1)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同桌互相检查),把铅笔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老师检查)
(2)感受上下的相对性:谁能把它们的位置调整一下?(指名2生改变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其余同学摆。)
三、课堂作业
1、拍手游戏:上拍拍,下拍拍,请把小手伸向前;前拍拍,后拍拍,请把小手伸回来。(反复做3遍)学生会了以后,自己找好朋友合作做。(巩固上下、前后概念)
2、思维训练。(可以让学生拿数字卡片摆一摆)
有一场汽车比赛,去采访的记者阿姨发来了手机短信,关于到终点的次序有这样几条信息(课件出示信息:2号车排在最前面;1号车在5号车和3号车的后面;3号车的前面是5号车。)你能判断他们分别是第几名吗?
四、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位置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乘或除以10、100、1000的计算和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练习。
二、分类练习
(一)小数点移动引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说说下面各数如果去掉小数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0.3212.86.354
(1)审题:以第一题为例,去掉小数点变成了多少?这时小数点实际在哪里?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2)人人练习。
(3)小结:一位小数去掉小数点,大小发生什么变化?两位小数呢?三位呢?
2、说说下面各题,如果小数点都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73.62.834309.2
3、填写下表,再从上往下看,各数的小数点位置是怎样移动的?
2.054
0.87
0.3
扩大10倍
坟大100倍
扩大1000倍
(1)填表
(2)师:从上往下看,各数的小数点位置怎样移动和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得出: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右移一位、二位、三位。
4、填表
745.6
5
20
缩小10倍
缩小100倍
缩小1000倍
(1)填表
(2)师:从上往下看,各数的小数点位置是怎样移动的?和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5、小结:小数点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关系?
(二)应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练习
1、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4.74×103.6×1000.15×1000
26.9÷1078.3÷10018.3÷1000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62扩大100倍是(),缩小1000倍是()。
(2)6.43扩大10倍等于643缩小()倍。
(3)把20缩小()倍是0.02。
(4)把16.5缩小()倍是0.0165。
3、看图填表。
2.46
三、课堂总结
位置数学教案8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与圆的位置的种类;
(2)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两圆的连心线长;
(3)会用连心线长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设两圆的连心线长为,则判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当时,圆与圆相离;
(2)当时,圆与圆外切;
(3)当时,圆与圆相交;
(4)当时,圆与圆内切;
(5)当时,圆与圆内含;
3、情态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理解并掌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与难点:用坐标法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设想
问题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1、初中学过的平面几何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类?
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以验,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并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学生回顾知识点时,可互相交流、
2、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明确两圆的位置关系,并发现判断和解决两圆的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解题的方法、
问题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关系的方法、
学生观察图形并思考,发表自己的解题方法、
3、例3
你能根据题目,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两个方程所表示的圆吗?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教师应该关注并发现有多少学生利用“图形”求,对这些学生应该给予表扬、同时强调,解析几何是一门数与形结合的学科、
4、根据你所画出的图形,可以直观判断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如何把这些直观的事实转化为数学语言呢?
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利用判别式来探求两圆的位置关系、
师:启发学生利用图形的特征,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几何问题、
生:观察图形,并通过思考,指出两圆的交点,可以转化为两个圆的方程联立方程组后是否有实数根,进而利用判别式求解、
5、从上面你所画出的图形,你能发现解决两个圆的位置的其它方法吗?
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精神,培养学生
师:指导学生利用两个圆的圆心坐标、半径长、连心线长的关系来判别两个圆的位置、
生:互相探讨、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通过图形的直观性,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两点间距离公式寻求解题的途径、
6、如何判断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呢?
从具体到一般地总结判断两个圆的位置关系的一般方法、
师:对于两个圆的方程,我们应当如何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呢?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说出各自的想法,并进行分析、评价,补充完善判断两个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
7、阅读例3的两种解法,解决第137页的练习题、
巩固方法,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习题、
生:阅读教科书的例3,并完成第137页的练习题、
问题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8、若将两个圆的方程相减,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两个圆的相交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师:引导并启发学生相交弦所在直线的方程的求法、
生:通过判断、分析,得出相交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9、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否可以转化为一条直线与两个圆中的一个圆的关系的判定呢?
进一步验证相交弦的方程、
师:引导学生验证结论、
生:互相讨论、交流,验证结论、
10、课堂小结: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1)通过两个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你学到了什么?
(2)判断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方法?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3)如何利用两个圆的相交弦来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
作业:习题4、2A组:4、7、
位置数学教案9
公开课教案
授课时间: 20xx.11.17早上第二节 授课班级:初三、1班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 7.7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究,向学生渗透分类、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知识迁移的能力;
2. 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解决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从运动的观点来观察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关系、关注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主动探索,勇于发现。从而领悟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变化着的,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教学难点: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研究及运用
教学程序设计:
利用多媒体放映落日的动画,初中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公开课)》。引导学生从公共点个数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两方面体会直线和圆的不同位置关系。
学生看投影并思考问题
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
探究新知
今天我们学习7.7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通过观察直线和圆的公共点个数得出直线和圆相离、相交、相切的定义。
2、观察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r的大小变化,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由圆半径和点与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来判定,总结得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判定。得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和性质。6 厘米,⊙O的半径为r厘米,当圆心O从点A出发,沿着线路AB一BC一CA运动,回到点A时,⊙O随着点O的运动而移动.在⊙O移动过程中,从切点的个数来考虑,相切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写出不同情况下,r的取值范围及相应的切点个数
布置作业
1、课本第101页7.3 A组第2、3题
2、课余时间,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找出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实例,说给大家听。
位置数学教案10
第1课时 认位置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
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懂得了很多课堂纪律。老师问问大家,当我们想发言的时候应该先怎么样?(指名回答)大家举手看一看?(让学生在座位上举手)
提问:大家举的是哪只手?没有举起来的这只手是--(左手)谁来说说怎样区分左、右手?
谈话: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在我们的身上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小游戏:由慢到快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二、探索交流
1、多媒体出示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
谈话:小朋友们上课坐得多整齐啊!你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左和右来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如果有的学生说“小明坐在左边”,则启发:这样说不够完整,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坐在谁的左边吗?
小结: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桌互相说后汇报。
2、联系教室里的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想想做做”第2题)。
让每个学生自由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或竖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所处的位置。
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而不能只说谁在左边或右边。
3、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可以用前、后的关系进行表达)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星期天,小熊买了好多好吃的来招待好朋友(多媒体出示情境图)。谁来说说小熊都买了什么?
提问:每个小朋友可以选一样,但是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让大家来猜一猜好吗?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找一找哪是红花的左边?哪是红花的右边?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把小尺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要求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交流。
四、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提问:小朋友们,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揭示课题:认位置)
谈话:课后,请小朋友们用你们那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并且说一说,好吗?
板书设计:
认 位 置
左和右 前和后 上和下
教学反思:
在学生认识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教学左右的位置关系。教材通过学生上课的情景图,让学生认识左右的位置,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想想做做”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生可能已经在生活中学会了部分认位置的知识,但是不够规范和准确,先要给予表扬,再加以纠正。认识左右的教学都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左右手去判断,部分学生反应慢一点,通过耐心指导还是能够掌握的。利用教室里的实物对学生进行位置教学,结合学生的座位认识前后,这样寓学于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位置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在观察公交车站牌、公园路线图、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3、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使学生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公交车站牌、公园路线图、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方向
教学内容:
课本第43-45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
能用表示方向的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情景导入,出示例题插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挂图,大致如下:
人民桥汽车站超市
火车站学校少年宫
公园电影院体育场
问:看图你知道哪里是北面吗?你怎么知道的?
2)请学生说一说: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
(该生边说边指出图上的位置)
小结:所以,我们说“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那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呢?
指名说: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
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名说:它在东和北的中间。
2)人民桥在学校的哪一面?
指名说:人民桥在学校的西北面。
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名说:它在西和北的中间。
3)你知道体育场和公园各在学校的哪一面吗?
(生独立思考,再同桌说)
指名说:体育场在学校公园的东南面,公园在学校的西南面。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里说一说。
4)学生提问并请生回答。
2、小结:
到现在为止,你知道了哪些方位?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指南针的图,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谁能介绍一下它?
(介绍:这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利用磁针制成的一种指示方向的`仪器,在古代称为“司南”。)
2)你能把指南针上的八个方向填写完整吗?
北
()()
()()
()()
()
3)生自己填写。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4)指名汇报并核对。
5)同桌互查。
4、动手操作:做方向板
1)拿出一张正方形白纸,折成8等份,并写上方向。
2)生自己制作,核对方向。
3)在教室中找到北面,再利用方向板指出教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方向。
5、小游戏:
每个同学利用方向板说一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的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同学分别是谁。
二、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指名读题,弄清题意。
猴子:“我住在体育场的东北面。”
小兔:“我住在体育场的西北面。”
小狗:“我住在体育场的东南面。”
小鹿:“我住在体育场的西南面。”
你能帮助它们找到各自的家吗?
4)要帮它们找到家,先要确定什么?
确定了北面之后,我们可以确定哪些方位?
5)生独立在书上连一连。
4)同桌互查、互说。
5)指名说,核对答案。
2、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分布图,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下面是青山乡水果种植的颁情况示意图。
西瓜桃梨
山楂水库葡萄
苹果橘子樱桃
2)桃园在水库的哪一面?(指名说)
3)水库的西南面是什么园?
(生自说,再指名说)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桌互说。)
5)谁来考考大家?(请学生回答)
3、想想做做第4题
1)跳棋你玩儿过吗?
2)教师出示棋盘:我们来玩儿个游戏,在玩的时候只有听清对方的号令,并走对的才算嬴。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3)教师说,学生移动棋子,进行练习。
4)四人小组进行比赛,优胜者在班级中进行决赛。
4、想想做做第5题
1)看一看中国地图,找出你居住的市或县,说说它大约在北京的哪个方向?
2)看一看中国地图,其他几个城市大约在北京的哪个方向?
3)问:你想去哪个城市玩?它在我们南京的哪个方向?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又认识了哪些方位?
板书设计:
认识方向
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路线图
教学内容:
课本第46-49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方位描述行走的路线。
2、帮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方位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难点:
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情景导入
1、出示例1:
出示南山公园平面图
小明从南大门进入公园,先后游览了音乐喷泉、月亮湖、艺术广场和盆景园,最后从西门出公园。你能看图说出小明浏览时行走的路线吗?
1)这是南山公园平面图,你能看图介绍一下公园的情况。
(指名学生说。)
2)你能看图说出小明浏览时行走的路线吗?
(先同桌互说,再汇报。)
指名多人说。(师同时标上箭头)
2、教学试一试:
1)还有一位小朋友,她是怎么游览公园的呢?
小芳从西门进入公园。她要游览盆景园、艺术广场、水上乐园、四季亭和音乐喷泉这几个景点。你能说出她游览时行走的路线吗?
同桌互说后指名汇报。
2)你最喜欢这个公园里的哪几个景点?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游览路线。
(生自己说。师再指名说。)
二、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师出示图片问:你能说出小红上学的路线吗?
2)小红上学路上要经过哪些地方?
(经过大桥、桃园和学校)
3)你能说出小红上学的路线吗?
(生自说,再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
1)说出小兔到小狗家的方向和路线。
2)指名汇报。
3)还有不同的路线吗?再想一想。
4)同桌互说后汇报。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6)请生提问,并生请生回答。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3、想想做做第3题。
1)这是1路和2路公共汽车的路线图。你能看出行车的路线吗?
2)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一生汇报。
3)1路公共汽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经过了哪几个车站?
4)2路公共汽车呢?
生自说,再汇报。
5)小明要从火车站到公园去,应乘几路车?
6)王老师要从人民路到一中去,应乘几路车?要乘几站?
4、想想做做第4题。
1)10路公共汽车是市内的环行车。小明在体育场要到少年宫去,应在哪个站牌下等车?
(小组讨论。)
2)指名说。你为什么在这个站牌下等车?
3)在另一个站牌下等,能等到车吗?为什么?
5、想想做做第5题。
1)和平路的北面是什么路?中山路的西面呢?
(同桌互说)
2)指名学生汇报。
3)电影院在中山路的哪一面?邮局呢?
4)指名汇报。
5)(全班齐读题)小星住在和平路新村,他到第一小学上学可以走哪条路线?妈妈在银行上班,她可以走哪条路线?
6)小组内说一说,再请一生汇报。
7)芳芳要从第一小学到新华书店去,她可以走哪条路线?
还有不同的路吗?
7)讨论后汇报。
8)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9)指名提问,再指名生回答。
6、想想做做第6题。
星期天,如果你和爸爸妈妈或同学到公园去玩,可以先找到“公园景点游览路线图”或“公园景点示意图”,确定好路线,再游玩。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测定方向
教学内容:
课本第50-51页
教学要求:
使学生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难点:
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具准备:
挂图、自制方向板。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方法介绍
1、出示校园情境图。
1)问:这个校园里有哪些设施?
2)观察:图中出现了一个指南针,根据指南针你能判断出哪边是北吗?
(指名说)
3)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一般需要用指南针或方向板才能确定哪一面是北面,而不能一概全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练习。
1)学生自说:图中教学楼、花坛、电话亭、校门、乒乓球桌、篮球架、蘑菇亭、单杠等物体在小朋友的哪一面。
2)同桌互问互答。
3)指名说。
二、实践活动
1、小组分工
1)四人小组选一人为组长,一人记录,两人测量。
2)由组长带着组员找一个测量地点。
3)小组合作观察、测量,作好记录。
2、小组开始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活动)
三、全班组织交流
1、各小组展出所画的图。
2、全班交流。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教学反思:
位置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会描述路线的过程,并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或描述路线。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物体的位置。
课前准备:ppt课件、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方向和角度来确定位置,请看这幅图,看谁对上节所学知识掌握的最扎实。(课件出示)
生:
师: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都很不错。在我们平时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总有同学在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它有什么用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确定位置的重要用途。(板书课题:确定位置二)
二、设置情境,激发兴趣,探究新知
1、 描述简单路线
(出示渔民遇险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渔民遇到危险了怎么办?
生:赶快救援(很着急)
师:大家急切的心情老师很理解,但实施救援不能盲目,要有计划的进行。只有先找到渔船出事地点才能第一时间赶到进行有效救援。这也正用到了我们的确定位置的数学知识。
请大家拿出学习卡一,看海上平面图确定平面图的方向。
生:图中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要想找到渔船,我们应该先确定什么?
生:观测点
师:要想找到渔船,还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确定方向
师:那么渔船在救援船的什么方向?
生:东偏北方向
师:救援船的东偏北是一块很大的区域,要在这么大一片区域里快速找到渔船的具体方向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找到解决办法。
哪个小组有结论,介绍一下。
生:生汇报,渔船在东偏北方向上。
师:你是怎样测量的
生:以救援船为中心点,东边的线为0刻度线,到渔船的位置是。(一组汇报不完整的师指导其他小组补充改正。)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我们已经知道了渔船就在救援船东偏北方向上,现在可以确定渔船的具体位置吗?
生:不能
师:要想确定渔船具体位置,还需要什么?
生:距离
师:好,那利用学习卡快速确定下距离。
你是怎样做的?
生:汇报
师:现在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描述渔船的位置?
生:整理汇报
师:想一想,我们确定了哪些因素才确定渔船的位置的?
生:汇报,并整理顺序(师板书: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师:按照我们所制定的路线渔民们被成功的解救了,这就是我们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以后可不要再小瞧数学了哟!
2、知识巩固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的知识再来帮一帮乐乐。
(出示情境图)生读内容,并利用学习卡二小组合作确定位置。
你是怎样做的?
生:汇报(边汇报边幻灯片演示)
师: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描述大本营的位置。
生: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
3、理解数学迷画中大本营的位置
下面这幅图师数学迷用自己的.方法画出的大本营的位置,请同学们来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他是如何确定位置的?
生:他是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的
师:具体如何做的?
生:把大鸣山看成(0,0)每1厘米为一格,确定大本营位置是(4,4)
师:根据此图,谁能说说宝塔和小清山的位置。
生:汇报
三、课堂练习
师:看到同学们已经具备了描述简单路线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和能力,下面老师要考验你们一下。请拿出学习卡三
(课件出示,学生在学习卡上测量完成)
生:完成后汇报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什么想法?(学生反馈汇报)
教师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多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数学的乐趣。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二)
要素
观测点 方向 角度 距离
位置数学教案13
教学目的:掌握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
教学重点:两圆的五种位置的判定.
教学难点: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请说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
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从两个角度来研究这种位置关系的,⑴直线和圆的`公共点个数;⑵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大小关系,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相 离
相 切
相 交
直线和圆的公共点个数
1
2
d与r的关系
d>r
d=r
d 二.讲解: 圆和圆位置关系. ⑴两圆的公共点个数; ⑵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R、r的大小关系. 两圆的位置关系 外 离 外 切 相 交 内 切 内 含 两圆的交点个数 1 2 1 d与R、r的关系 d>R+r d=R+r R-r d=R-r d 定理 设两个圆的半径为R和r,圆心距为d,则 ⑴d>R+r两圆外离; ⑵d=R+r 两圆外切; ⑶R-r ⑷d=R-r(R>r) 两圆内切; ⑸dr)两圆内含. 三.巩固: ⒈若两圆没有公共点,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离 (B)相切 (C)内含 (D)相离 ⒉若两圆只有一个交点,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切 (B)内切 (C)外切或内切 (D)不确定 ⒊已知:⊙O1 和⊙O2的半径分别为3cm和4cm,根据下列条件判断⊙O1 和⊙2的位置关系. ⑴O1O2=8cm; ⑵O1O2=7cm; ⑶O1O2=5cm; ⑷O1O2=1cm; ⑸O1O2=0.5cm; ⑹O1O2=0,即⊙O1 和⊙O2重合; 四作业:P137 2.3.4.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2~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会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在地图上的方向。 3、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4、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第2页,给我们呈现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航拍照片和相应的平面示意图,从而引出本单元的学习。目的是从现实生活的场景引入新课,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教材第3页例1呈现了学生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技能;教材第4页例2呈现了学生完成校园示意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通过班内集体展示和交流各自的记录方式,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绘制的.,从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生已经会用上、下、左、右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学习地图上的方向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将平面的上、下、左、右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帮助学生记忆。 重点、难点 重点:辨认东、南 、西、北四个方向,理清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 难点: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草稿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活动、导入新课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热身游戏。 ⑴向前迈两步,向后退三步。 ⑵向左踢踢腿,向右弯弯腰。 ⑶双手向上拍两下,双手向下拍两下。 学生随着老师的叙述做动作。 师:同学们,你们留心刚才用到哪些方向词了吗? (上、下、左、右、前、后) 师:你们猜一猜,我们今天可能学习哪方面的知识? 学生说出东、南、西、北。 揭示课题:认识东、南、西、北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游戏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结合生活里用到的方向词,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内容。) 二、 探究新知 1、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 (组织学生来到操场。让学生在操场中间排成四排。) ⑴认识东、南、西、北。 ①师提问: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②师追问:用手指一指哪边是东?学校的东边有什么? ③学生思考:你们的后边朝哪个方向?你们的左边和右边又分别是什么方向? ④说一说学校的每一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指名口答,全班交流。 师追问:谁能总结出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四个方向? 学生可能会说错,教师可以多让一些学生来说,并适时指导和点拨。 教师总结并介绍歌谣: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⑤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组织学生在操场上围成一个正方形,教师站在正中间,让学生以老师为参照物。) 师:东边的同学跳一跳,西边的同学拍拍手,南边的同学跺跺脚,北边的同学向后转。 学生按口令做动作。 然后教师指名学生说口令,其余学生做动作。 ⑥观察学校周围的建筑,完成下面的问题。 教学楼在操场的____面,图书馆在操场的____面,体育室在操场的_____面,大门在操场的____面。 ⑵认识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请4名学生分别面向东、南、西、北站好并说一说各自面对的方向是哪里。其余同学观察东面和西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南面和北面有什么关系,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 ⑴师:刚才我们在操场上已经能够辨认东、南、西、北,现在在教室里你还能辨认出东、南、西、北吗? 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师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⑵小组间互相说说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⑶按老师的口令做一做。 ①男同学面向西,女同学面向南。 ②第一组的同学面向东,第二组的同学面向北,第三组的同学面向西,第四组的同学面向南。 (设计意图: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方向”,通过游戏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全方位地感受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3、地图上的方向 ⑴感悟地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必要性。 ①绘图。 让学生绘制出学校四个方向的主要建筑,并标明建筑物所在的方向。 ②对比交流。 展示学生作品。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同一个建筑有的同学绘在了上面,有的同学绘在了下面,有的绘在了左面,还有的绘在了右面。 思考:这样绘图别人能看明白吗?怎样才能使我们绘出的平面图大家都看得清楚明白? 引导学生讨论。 ③总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规定绘地图时,上面表示北,下面表示南,左面表示西,右面表示东,简单地说,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⑵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根据教材第4页的校园示意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体育室在操场的( )面; 图书室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 操场在图书馆室的( )面,操场在教学楼的( )面; 图书室在体育室的( )面,教学楼在大门的( )面。 三、学以致用 1.根据教材第2页的主题图,让学生做个小导游介绍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⑴天安门广场上主要有哪些建筑? ⑵如果你是一个小导游,你能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词。向游客介绍天安门广场上都有哪些建筑? 以小组为单位,向其他同学介绍天安门广场。 2.填一填。 ⑴小明面向北方,他的后面是( )方,左面是( )方,右面是( )方。 ⑵黄昏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前面是( )方,后面是( )方,左面是( )方,右面是( )方。 ⑶黑板在教室西面的墙上,老师讲课时要面向( )方;小丽向南走,小红从对面走来,小红向( )走。 3.画一画。 小强家在学校的南面,小刚家在学校的北面,学校的东面是小丽家,学校的西面是小兵家。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 学生早已积累了有关位置知识的感性经验,能通过一些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节课设计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充分放手学生探讨新知识,对学好这节课的内容起到重要作用。 2.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学习。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光用耳朵听。本节课的设计,结合了学生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实践活动中认识方。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例如: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说一说自己面对的是哪个方向。“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又是什么方向呢?”学生会联系生活常识“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来感知方向。随后组织学生改变面对的方向,确定其余方向。 3.在游戏中归纳东南西北的规律。 本节课几处创设方向游戏,趣味性较浓,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东南西北的知识。 【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节课学生在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是对先前“方向”这一知识的补充与延伸。教材在内容的呈现上力求借助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主动构建方位知识,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方位知识,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但这些知识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上,因此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拓展到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方位是必要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在认识方向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成语导入 由“四面八方”这个成语导入新课《认识方向-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板书:认识方向(贴课题:东北、东南、西南、西北)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初步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师:现在让我们走进校园,以操场为观察点,看看操场的北面有什么建筑物?南面呢?体育馆在校园的那一面?图书馆在校园的那一面? 师:那多功能厅呢?你们是怎样知道的? 生1:小明说的。生2:利用指南针辨认方向 师:在指南针的东与北之间有一个东北方向,正好指着多功能厅,所以我们说东与北之间所指的方向叫东北方向。(电脑演示)谁能跟我这样说说呢? 师:东和南之间所指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师:我们一起说说。东和南之间所指的方向是东南方向。 接着学习西南方向、西北方向 师:同学们对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有四只小动物找不到家了,同学们你们能在黑板上帮他找到家吗? (在黑板上为课题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找合适的位置) 2、找八个方向的排列规律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已经让这8个方向正确归位了,那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8个方向的排列规律与位置关系。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那今天学的四个方向有什么排列规律呢?(从“东北”开始按小组开火车说加以巩固)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那今天学习的方位,谁与谁相对呢?(男生女生对着说加以巩固) 3、根据8个方位做律动操。 师:同学们对这8个方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方向操”吧!全体起立,请你像我这样做。 第一节东南西北运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二节: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运动。 第三节:自由运动。教师打乱顺序,学生按口令做动作。 4、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方位知识掌握的非常牢固,那薛老师带你们去闯关,好不好? 课件出示:餐厅在校园的()角,存车处在校园的()角,科技楼在校园的()角。 第一关:哪位勇士愿意上来挑战第一关,正确填写方向(请一位同学上台写,其他同学在书上写。) 师:小明是站在什么地方观测的呢?(校园中心)那我们就要以校园中心为观测点画坐标轴,然后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顺序在坐标轴上标上四个方向。(教师在课件上演示) 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他写的对不对。 恭喜你们顺利来到第二关,现在让小明带我们到其他地方去观测吧! 课件出示:餐厅在存车处的()方向,科技楼在多功能厅的()方向,多功能厅在科技楼的()方向。 师:小明先在哪里观测?再到哪里观察?最后在哪里观测? 观测点变化了,坐标轴的中心点也要跟着变化。第一题我们应该把坐标轴画在存车处的中心,(课件演示),我们发现餐厅在存车处的西北方向。那第二题,第三题呢?(老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画坐标轴,并正确填写方向)同学们在书上完成这项任务。老师给你们3分钟,你们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闯关吗?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观察二、三题所选建筑物一样,观测点不同,所填方位相对。 同学们来到了最关键的第三关:四面八方我会说。 小明来到大门(体育馆)(多功能厅)其它建筑物在小明的什么方向? 三、运用知识,服务生活 1、自制方向版 恭喜同学们过五关、斩六将来到了“动手做一做”环节。 师:课前老师发给你们一张纸,在纸上我给定了北方,你们能写出另外的7个方向吗?我们一起写一写、做一做作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方向 师:方向板和指南针一样具有指示方向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知道教室的四面八方,但前提是我们需要先知道教室的一个方位,你们知道教室的哪一面呢? 生:早晨太阳从这边升起(手指前方)所以这边是东方。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那现在请你们把方向板平放在桌面上,要求是方向板上的东方对着教室的东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方向板的西方指向的.是教室的那一面,(后面)所以教室的后面是西方。同样的方法辨认教室的其他方向。 3、巩固教室的“八方” 教室的八方我们已经辨认清楚了,现在我们分组比赛,看哪一组能先把八个方向帽戴上。由请一、二组组长上台为xxx,xxx四面八方的同学戴上方向帽子,组长可以和你们的组员协作完成。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你们一起告诉老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那四个新方向?你有那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四个方向,对“四面八方”里的“八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们在电视里经常听到开发大西北的口号,看到东北二人转的精彩表演。今天放学回家后,请同学们找一张中国地图,看看我国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分别有哪些省,让我们感受一下祖国的地大物博。 【板书设计】 【位置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地理《位置和范围》教案02-20 初中数学教案01-10 苏教版数学教案02-23 小学数学教案03-04 数学教案:除法07-07 圆数学教案05-19 幼儿数学教案05-22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4-16位置数学教案14
位置数学教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