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

时间:2023-11-27 14:16:1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比较下的减法意义的同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

  2.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出示宋奶奶家母鸡生蛋的情境图,引出问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一)有序寻找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通过观察对话,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昨天生了11个蛋,今天生了5个蛋。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两天一共生了多少个?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

  解决实际问题

  1.问题1: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

  (1)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2)交流想法,明晰思路

  要比较多少,应该用减法。

  列式:11-5=

  11减5得几呢?自己动手算一算,有困难的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3)展示对比

  综合之前学习的经验,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同时能够沟通不同方法之间的关系。

  2.问题2:前面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8、7、6,今天又学习了十几减5,接下来的算式,你能独立计算吗?

  (1)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2)交流想法,明晰思路

  (3)展示分享,发现规律

  通过摆小棒的方式让算式的变化更加直观,到时候能感受得到,被减数、减数同时增加1、2、3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差距没有发生变化。

  (4)应用规律,体会极限

  如果这样写下去,你还能写出多少个等于9的减法算式呢?

  总结回顾,梳理反思

  引导学生回顾并总结收获。

  四、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1.向你说说我是谁。

  2.谁多?多几只?

  3.老师比学生少几人?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2

  【学习目标】

  1.能够熟练的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以组成的。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在各种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数于实物对应的.思想。

  3.养成在活泼氛围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

  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

  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什么

  【学习过程】

  一、旧知引入,提出问题 自主学习

  1.数出桌子上的小棒

  2.怎样使人一眼看出是20根小棒

  3.找数出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孩子们,你们会数20到100之间的数吗?

  在小组内把你的发现与你的朋友交流一下,比一比谁发现数数的方法更多。

  把你数数的方法与你的小组成员交流一下看看谁的办法多,谁的办法好

  (1)一根一根的怎样数小棒?

  (2)10根10根的怎样数?

  (让学生展示怎样数的,便于下一步的完成)

  孩子们数的不错,刚才在小组内交流了怎样数数,那么你们认为怎样数才最方便,最准确呢?

  师小结:几个十就是几十,10个十是100

  2、看图回答问题(说组成)

  29

  四个十八个一

  六个十

  79

  (生小组讨论并动手操作 一人记录)

  生展示

  师小结:几十就是几个十组成的

  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体验拓展

  1.与7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2.一百里有()个十 一百里有()个一

  3.4个一和6个十组成()

  4、数出32前面的5个数

  5、接着数:

  94.95.()、()、()、()、()

  ()、()、()、()、81.82.()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3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少一些”、“差不多”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究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这么多概念的含义。

  教学难点:

  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少一些”、“差不多”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数学城堡可美丽了(屏幕显示),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题呢,你们想进去看看吗?不过想要进入数学城堡,必须闯过三关,大家有信心吗?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第一关。

  出示准备好的三杯水:一杯清水,一杯蓝水,一杯红水。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杯水,然后用“……比……多得多”或“……比……多一些”说一句话。

  教师巡视指导。

  谁来按老师的要求说一说?反过来还可以怎样说?

  2、第二关。

  ①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养殖场里都养了些什么呀?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想一想,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然后告诉你的同桌。

  ②合作交流,汇报成果。

  谁先来把他们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交流?其他同学注意听,别的同学说完之后可以进行补充。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发现:

  养殖场有92只鸭子,22只鹅,还有100只鸡。

  养殖场鸡最多,有100只。鹅最少,有22只。鸭子有92只,比鸡少,比鹅多。

  鸡比鸭多一些,鸭比鸡少一些;鸡比鹅多得多,鹅比鸡少得多。

  比较两个数的关系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少一些”、“差不多”等来描述。

  3、第三关。(猜一猜:根据描述来猜一猜兔子的只数)

  18,26,90,97这四个数中,有一个是兔子的只数,猜一猜。兔子的只数比18多得多。想一想,你猜出了吗?是多少?

  三、实践应用

  出示课本第31页第1题。引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集体交流,教师进行评价。

  四、实践作业,全课小结

  调查家庭成员的年龄,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少一些”、“差不多”说一说。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4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分类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意识。

  2、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确定分类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学生每人若干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分类(二)]

  分类可以按什么来分?(板书:1、用途2、特征)

  分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对我们来说最平常不过的整理书包就要用到分类。

  二、整理书包——激发分类的兴趣

  1、让小朋友把书包里的.书本倒在桌面上,动手分一分,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连的整理书包激发了学生动手分类的学习兴趣。

  2、汇报

  可能有两种分法:

  (1)数学书与语文书放在一起;拼音本、写数本、生字本……放在一起。反馈,这样分的请举手。

  想一想,按什么来分?(书与本子不同用途)

  (2)数学书与算术本写数本放在一起;语文书与拼音本生字本等放在一起。反馈,这样分的请举手。

  想一想:按什么来分?(数学、语文学科特征)(板书、学科)

  (3)肯定学生的分类结果。

  三、练一练

  1、人物分类——体验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1)这儿有几个人(课件出示)想一想可以怎么分类,说给同桌听。

  (2)谁来说一说按什么来分的?板书:(男、女)几号是男的?几号是女的?(板书号数)

  按男女分就是按性别来分(板书)按性别分的请举手。

  (3)按大人小孩分,学法同上。

  (4)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有无戴眼镜,有无戴帽、头发颜色……)

  小朋友想到了很多种分类方法真棒!

  2、帽子分类——了解分类标准确定的多角度。

  瞧!这是我们生活中都离不开的帽子(课件出示)请小朋友拿出学具袋里的漂亮帽子分类整理。

  (1)谁愿意把结果拿上台展示。

  ①按什么标准来分?(颜色,板书)分成几类?(三类)说明分类不仅可以分成两类,还可以分成三类,甚至更多类。

  ②还有其它标准吗?(冬天戴的、夏天戴的)就是按不同用途来分。

  ③除了颜色、季节用途,想一想还有什么分类标准?(样式)

  (2)小结:遇到问题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对于分类标准的确定也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3、狐狸大叔考考你——多角度思考分类标准,动手实践分一分。

  (1)独立图形分类

  ①狐狸大叔听说小朋友学会了分类,带来4个图形(课件出示)想请小朋友帮忙分类。请小朋友拿出图形学具袋,想一想有几种分法都动手分一分。

  ②汇报:你想出的各种分法。

  ③展示不同分法提问: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板书:大小、形状……)

  (2)合作车子分类

  ①连精明的狐狸大叔都夸小朋友很聪明,它又拿出一组车子考考小朋友怎么分类,这回同桌合作分类,商量有几种分法,动手分一分。

  ②请几桌派代表上展示,并解释自己的分类情况。

  (可能出现的分类:按颜色、按机动车非机动车、按轮子个数、按用途……)

  小朋友能从不同角度思考确定分类标准真棒!

  四、小组游戏分铅笔——将知识技能延伸到课外,拓展思维。

  现在我们来玩个“比一比哪组分法多”的游戏。请给我们的好朋友铅笔分类,看哪一组的分法多。

  让几组上来展示,解释。

  (按笔蕊颜色〈用途〉、按外壳颜色、按粗细、按长短……)

  五、谈话——将知识技能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想一想平时生活中什么事用到分类,举个例子说一说。

  六、总结

  今天大家学习有什么收获?分类可以按什么标准进行?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5

  【教学目标】

  1.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同学们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2.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学会数学交流,形成初步的整理、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复习内容:

  今天我们来复习人民币的认识。

  二、人民币的单位:

  元、角、分

  三、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1元=()角

  1角=()分

  1元=()角=()分

  6元=()角15角=()元()角

  40角=()元1元3角=()角

  四、比较人民币的大小

  1元5角()15角13角()1元3角

  1元5角()15角14角()1元

  16角()1角6分13角()1元3角

  5.20元()52.0元1.50元()15元

  3.40元()4.30元1元5角()15元

  五、简单计算。

  (1)口琴喇叭

  10.00元38.00元

  提一个数学问题。

  (2)可以怎样付钱?

  篮球皮球足球排球

  35元7元131元28元

  提数学问题。

  (3)1元钱可以买些什么?

  毽子乒乓球三角尺练习本橡皮铅笔

  7角6角8角4角3角2角

  允许学生有多种选择。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

  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

  课前准备:

  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

  教学流程:

  一、沟通交流、兴趣导入

  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0+20=20+10=10+()=30

  ()+20=30()+10=15()+()=30

  2、夺红旗比赛

  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写数。

  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

  3、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棒,老师很高兴,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

  生:想。

  师:好,那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师:谁能告诉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

  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

  生2:……

  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欢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别好,特别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高兴,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

  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

  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教学30+2

  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

  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

  师:你真棒!那谁来告诉老师,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列式(板书):30+2=32

  3、教学32-2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妈妈一共买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下多少瓶?应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2=30

  师:谁能告诉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算法,鼓励学生上讲台摆演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

  4、教学2+30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棒,现在老师想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板书:2+30=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三、知识点拔

  师: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师:我们以前已经知道“3+2和2+3”的结果是相等的,只是变换了一下数的位置而已,所以“2+30与30+2”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以后将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

  四、实践操作

  1、摆一摆,算一算

  ①、教师先摆小棒,学生认真观察后写出算式,并计算

  a、先摆3捆(每捆10根),再摆6根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摆演,集体纠正。

  b、先摆3捆与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

  ②、教师先写好算式,让学生摆

  a、30+5=b、6+40=c、46-6=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板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自主评价,集体纠正。

  ③、“小老师”写算式,学生摆小老师写算式,学生跟着摆,小老师评价。

  2、看图列算式

  ①、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如图:

  先摆摆出

  再摆拿走

  一共□○□=□还剩□○□=□

  请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最后集体纠正。

  五、巩固与拓展

  1、数学小游戏(小马过河)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现在,大家愿不愿意用自已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帮助别人做一件好事呢?

  生:愿意!

  师:真是好样的!你们个个都乐于助人,都是好孩子。(边说边贴出游戏图)

  师:“三月三”快到了,马妈妈叫小马把节日的礼物送给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智慧河的那一边,小马必须算完这些题,才能到达外婆家。小马遇到困难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图上的题目,最后的三道题为开放题,没有固定答案,应让学生多说一说,要鼓励学生用小棒进行演算。

  师:同学们的数学学得真好,轻轻松松就能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小马做一件好事,小马和外婆都非常感谢你们,还祝你们“三月三”快乐。

  2、小结

  你们今天过得快乐吗?为什么?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

  观察统计图,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2)学生自由发言

  问:多买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

  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1)你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2)统计,制成统计图

  (3)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同学。

  2、喜欢()颜色的人最多?喜欢()颜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颜色?

  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三、实践活动:

  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动画片体育比赛电影新闻

  做一次统计

  四、总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8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的产生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儿童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39;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索兴趣的维持

  1、初步感知

  (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流

  (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1)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寓教于乐兴趣的体验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找找数娃娃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练练点子表示数(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

  1位白雪公主、2条手帕、3个蘑茹、4朵花、5只篮子、6个苹果、7个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

  [童话般的美丽场景,学生喜爱的童话人物,学得生动,练得有味]。

  四、总结提升兴趣的延伸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第一节数学课,学习目的教育很有必要。用交朋友作比喻教育学生爱学数学,愿学数学,想学数学。达到延伸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的目的。]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9

  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数学推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课时是第85页的内容,安排了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发现规律。通过找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事物的排列,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发现的规律,并能创造规律。为后面学习较复杂的数字排列规律、等差数列、数的组成等内容做铺垫。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在学前阶段接触过“找规律”的启蒙教育,因此学生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神容易涣散等特点又给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所以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扬长避短,在课上更要做到简洁规范生动的引导,才能确保教学任务的有效落实。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并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的过程,培养推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涂色、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事物的排列,能够找出稍微复杂事物的排列规律。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探究规律的活动中,自主探究并发现规律。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发现的规律,学会用“重复的一组”来表达规律,并会创造规律。

  教法学法:设疑诱导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学具:

  PPT课件、学具卡片(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米奇妙妙屋》模仿秀。

  绕口令:“密斯嘎,穆斯嘎,米老鼠”。同学们我们一人说一小句,先慢说,再快速接龙说,看看谁能快速的接上。

  (1)全班熟悉口令

  (2)从学号1号开始,直到结束。(同学们越说越来劲,越说越快。)

  师:你们怎么那么厉害呀!绕的好快呀。生:都是重复说那三句话,有规律的,不用怎么记就记住了。(板书:“规律”,齐读规律2字)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找规律(补充板书:找规律)

  2、同学们,小明班在六一儿童节当天布置了一个漂亮的会场,这个会场的布置都是很有规律的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例1,自主学习,探究图中的规律

  (1)从主题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从图中可以看出有()、()、()、(),而且彩旗、彩花、彩灯笼都不是随意摆放的,同学们站队也同样如此,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

  (2)自主探究主题图中出现的规律。

  ①独立思考,自主解决。

  ②在自主学习单上填空。

  (设计意图: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游戏中感知规律的存在,从而引出课题。紧接着顺应学生高涨地学习热情,自然过渡到例1的学习中,从而让学生更有激情的完成教学的第一环节,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老师在整个环节中只起到激趣和引导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了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课件出示要求,齐读):

  1、从主题图中我发现了什么?

  2、图中的彩旗、彩花、彩灯笼、小朋友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探究的环节后进行的。安排依据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让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在相互说的过程中发现别人的亮点和自己的不足,初步形成统一的规律发现。目的在于初步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懂分享、懂发现、懂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三、教师讲导。

  1、小组内派代表汇报交流的情况。(及时肯定和表扬)

  2、讲解各种图形的规律,课件同步动画演示。

  (1)彩旗的排列规律是:一面()、一面()、又一面()、一面()……()重复排列。(2)面为一组。齐读

  (2)彩花的排列规律是:一朵()、一朵()……()重复排列。(2)朵为一组。齐读

  (3)彩灯笼的排列规律是:一个() 、两个()……()重复排列。齐读

  (4)小朋友的排列规律是一名(女或男)同学,一名(男或女)同学,一名(女或男)同学,一名(男或女)同学……按(女男或男女)同学重复排列。齐读

  3、小结:彩旗、彩花、彩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板书)

  (设计意图:此环节分为两个层次,先让学生表达小组讨论所得的成果,接着老师根据学生表达的情况进行点拨和引导,再配合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的再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依据是:先“放”再“扶”。放:放手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发现的规律。扶:对学生对的地方进行表扬——扶信心;对学生错的地方进行引导改正——扶错误;最后动画演示探究过程——扶思路。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自己才记得牢。老师适当、简洁、正确的点拨,在这环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精练强化。

  1、在后面的里圈出正确的图形。

  2、找出不符合规律的图形和文字,圈出正确的。

  3、挑战题。

  用手上的平面图形学具,动手摆出一组有规律的图形排列,你能行吗?同桌合作完成,展示。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猜一猜”、“找一找”的练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和感知,为学生下一步创造规律及发散思维做好铺垫。接着完成“挑战题”,让学生动手摆学具,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更好地发散并创设出更多的、更复杂的规律,从而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意识。)

  五、联系生活,欣赏规律。

  欣赏图案美。(课件出示)

  漂亮的条格裙子、漂亮的手链、幼儿园栏杆、布匹上美丽的图案、军队中整齐划一的步调、公路上的人行横道、花的海。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适时引导学生回到生活,寻找和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类似规律。使学生从规律之美感受数学之美,获得灵活性的思维磨炼。)

  六、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分享给同学们听听。

  七、作业:

  (1)教材第85页“做一做”。(按自己喜欢的规律涂色)

  (2)找找身边有规律的事物。

  板书:找规律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10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十几减8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

  2.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学习重难点】

  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8的计算。

  【学习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8 3=_____ 9 5=_____ 7 6=_____ 8 5=_____

  7 4=_____ 9 2=_____ 9 8=_____ 8 7=_____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9()=16 8()=13

  9()=15 8()=17

  3.12 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熊猫宝宝一共有九个,小美买走了八个,还剩下几个?

  12 8=()

  想:8()=12 12 8=()

  想:10 8=()

  2()=()

  三、巩固练习。

  1.用木棒摆一摆下列算式。

  16 8=()15 8=()

  2.口算。

  8 5=_____ 8 3=_____ 8 6=_____

  13 8=_____ 11 8=_____ 14 8=_____

  3.用你喜欢的方式计算。

  10 8=_____ 13 8=_____ 16 8= 11 8=_____

  14 8=_____ 17 8=_____ 12 8= 15 8=_____

  4.在()里填上正确的数,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13 9=3()11 8=1()

  15 9=5()15 8=5()

  12 9=2()14 8=4()

  17 9=7()13 8=3()

  16 9=6()17 8=7()

  5.口算。

  12 7=_____ 18 9=_____ 14 6=_____ 11 8=_____

  16 7=_____ 8 9=_____ 13 6=_____ 7 5=_____

  11 6=_____ 15 7=_____ 17 8=_____ 15 9=_____

  6.在括号()里填上“>、<、=”。

  16 8()9 14 7()6 12 6()6

  15 8()5 13 7()7 11 6()8

  7.看谁算的快。

  14 7 5=_____ 17 8 7=_____ 9 5 4=_____

  11 4 8=_____ 12 6 8=_____ 13 9 9=_____

  【第二课时】

  十几减7、6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学习重难点】

  1.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7的计算。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6的计算。

  【学习过程】

  一、直接写得数:

  (7)(5)=12(6)(7)=13

  12 7=()13 6=()

  12 5=()13 7=()

  (7)(9)=16(5)(6)=11

  16 9=()11 5=()

  12 7=()11 6=()

  二、解决问题:

  1.盒子里的小皮球取出9个,还剩下7个,盒子里原来有几个小皮球?

  2.小明有13个气球,里面有8个红气球,其余的是黄气球,黄气球有多少个?

  3.小雨和小雪共画了15朵花,小雨画了9朵,小雪画了几朵?

  4.小明有18枝彩色笔,小刚借走了9枝,小明还有几枝?

  5.小青要练习写16个毛笔字,还剩下8个字没有写,他已经写了几个字?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1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

  2、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体验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2、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怎么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用课件演示联欢会场景。

  老师提示:大家根据画面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

  学生猜测。

  老师再指出:怎样找一个科学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2)解决“一共有多少瓶纯净水”这个问题。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板书:24+9

  分小组讨论怎样计算24+9

  组织交流计算方法。

  2、做一做。

  45+6 7+63 74+9

  在学生独立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老师板书。

  3、练习十一第4题

  比一比,找联系。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练习十一第5~6题。

  (四)思维训练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12

  教学内容:

  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解100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别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老师手里有很多雪花胶片,你们猜猜看可以用100发内的哪个数表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

  下面请你们也抓一把雪花胶片先猜一猜有多少个。

  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

  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图。提问:今天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还看到了什么?

  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

  (2)合作交流

  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

  (3)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个数大。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教师板书:46 38

  指定学生上黑板>。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

  1、教学“试一试”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请打开书第14页“试一试”看着计数器比较两组数的大小。(学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吗?

  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

  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定一个学生(座位号是两位数的)说

  出自己的座位号。谈话:他的座位号是两位数(板书:两位数)你知道两面三刀位数是什么意思吗?请座位号是两位数的同学都站起来。其他同学的座位号是几位数?

  (2)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学生写好衙提问:你写了哪三个数?谁最大?谁最小?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

  (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装在座位上排)

  为什么这样排?(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排)

  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有几个?(顺次说一说)

  (3)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让学生多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刚才小朋友写了几个数,老师也写了三个表示天气温度的数(2度20度35度)我们一起读一下。

  你能猜一猜它们各是什么季节的气温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出示每个季节的'景象图)你能用符号表示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6、“想想做做”第6题。

  独立填写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7、游戏(排路队)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写数吗?请你们每人再写一个数。在小组里比一比谁写的数最大,谁写的数最小。

  (2)排路队:出示路队旗(旗上分别写着:“比30大而比60小的数”“比30小的数”、“比大的数”)

  根据刚才自己写的数到前面来排队,然后排着整齐的队路队下课。

  教学后记

  学生的合作能力不够强,时间安排不够、学生从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46>38  38<46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1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和89页,《找规律》的例1~例3及“做一做。”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找规律》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新增加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有重要意义。

  本课时内容主要为直观图形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规律,所借助的铺垫有: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美术智能及生活经验。本课的学习能为将来“循环”的理解奠定基础,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较为发达,对单层次规律的找寻较为容易,根据他们对单层次规律的过程探索,利用图形的形状、颜色的视觉刺激和形象来建立“多层观察找规律”的模型,解决含多层次规律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 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感知规律。

  1、师:上课之前,先贴上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奖品智慧花吧。老师要把它奖给善于思考、积极发言、认真倾听和学习快乐的同学,你们有信心得到吗?(有)哇,盒子里有好多呀!

  老师贴两朵花。什么颜色的?(红色、黄色。)

  你猜老师接着会贴什么颜色的智慧花?(生猜师贴)你猜对了吗?

  2、再猜、再贴;再猜、再贴。预设学生一定会越猜越准。追问学生原因。

  3、师边与孩子一起说边在黑板上板书分组的虚线。红、黄,又是红、黄,还是红黄。

  师揭示课题:像红黄这样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板书:规律。(跟老师学读一遍)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物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齐读:找规律。

  (二)探究发现规律

  第一次探究:找一找

  (出示课件主题图)

  1、师:一群小学生正在联欢呢。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上都有什么?

  2、师:哪些地方排列是有规律的?又是按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同桌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互相说一说,看谁发现得多。

  3、汇报交流:谁愿意第一个来试试?

  (生说到哪种事物便点击课件使之放大)

  (1)我发现小花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一朵绿花,一朵红花;一朵绿花,一朵红花……

  (2)我发现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

  (3)我发现灯笼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一个紫灯笼,一个红灯笼,再一个紫灯笼一个红灯笼……;

  (4)我发现小朋友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一个男同学、一个女同学……

  师在学生汇报每条有规律的排列事物时,可有意识地提示孩子可让自己的表达简单些。在孩子们清楚地知道了规律的排列情况后,都追问孩子们接着往后排下一个应该是什么?

  4、师:我们找出了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队伍它们排列的规律。像灯笼的一紫一红、小花的一绿一红、彩旗的一红一黄、小朋友的一男一女以及我们黑板上的一黄一蓝,我们都把它们叫做一组。(板书:一组。齐读)

  当我们找图形排列的规律时,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一看后面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地排列,(板书:重复。齐读)如果是,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排列。

  第二次探究:摆一摆

  摆学具

  师:小朋友找规律找的很不错,老师摆一个规律看谁能接着摆(摆例2第一个规律)。啊!你们真厉害,我再来一个(摆例2第二个规律)。

  师:来,告诉小朋友,你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

  师问:你们也是按照这个规律摆的.吗?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同时发现图形既可以从形状上找排列规律,还可以从颜色上找排列规律。

  第三次探究:涂一涂

  师:孩子们,还能用我们灵巧的小手涂出漂亮的颜色吗?小朋友们翻书89页看例3,独立完成涂色,教师注意订正。把学生涂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追问这样涂的原因,并表扬涂得漂亮的同学!

  师:有些同学涂得真漂亮,看谁涂得又对又漂亮。(完成89页的“做一做”)

  第四次探究:练一练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谁找能找出生活的规律吗?(出示练习一)

  师:你们还想不想再来一个呢!好的,来一个难点看谁能战胜。(出示例3)

  (三)生活中的规律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律吧!(出示练习)

  师: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东西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会给人一种美的感觉。除了老师说的这些,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的规律吗? 今天晚上“找一找”看看我们身边的还有哪些?下节课汇报自己找到的规律。看谁能找到生活的规律,成为小小发现家。

  (四)活动总结。

  师:是呀,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东西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会给人一种美的感觉。我们生活中的规律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希望大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小朋友回家再去找找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规律,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多动脑筋,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规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14

  目的要求

  1、让学生认识1元及1 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2 、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在活动中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获得一些简单的购物经验。3、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及互换。

  一、 导入新课。

  在日常的生活中,爸爸妈妈经常要买东西,小朋友上学要买文具,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买来?(钱)对了,买东西离不开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币的知识——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二、 新授。

  1.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1)出示书66页第一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

  a.图中画些什么?

  b.三名孩子在做什么?

  三名孩子要买东西,买东西要用人民币,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2)出示1元、1角、1分的硬币。

  a.先让学生自己辨认,再指名回答。

  b.教育学生人民币是我们国家印制的,人人都要爱护,不能在上面乱涂乱画,不能乱折或损坏。

  (3)出示教材第66页第二幅图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

  a.图中的学生说了什么?营业员阿姨说了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请你从自己所带的人民币中拿出1元来。

  (1元=10角)(有的学生拿一张1元,有的学生拿10张1角,都可以,进一步建立元与角的`进率关系。)

  b.从图中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请你从自己所带的人民币拿出1角来。

  (1角=10分)(有的学生拿一张1角,有的学生拿10个1分。都可以,进一步建立角与分的进率关系。)

  c.完成书第66页填空,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1元=10角 1角=10分

  学生齐读。

  (4)除了1元,1角,1分以外,1元以下还有这样一些人民币你认识吗?(出示教材第67页第一幅图)

  (5)刚才我们学习了1元以下的人民币,谁来说说1元以下的人民币有哪些?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1元以下的人民币有5角、2角、1角的纸币还有5角、1角、5分、2分、1分的硬币。

  三、换一换

  1)1张1元纸币可以换成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几枚5分硬币可以换成1枚1元的?同桌两人换一换。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了解活动情况。

  2)指名说说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这样换?

  四、练习:

  1、第1 题。

  连一连,看谁都能连对。

  2、算一算。第2、4题。

  得出元和元加得几元,角和角加得几角,分和分加得几分。10角=1元

  3、付一付。第3题。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15

  教学内容:认识半点(第95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教学准备:

  自备小闹钟一个,电脑课件一套,小动物的头饰多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电脑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二、认识半点

  电脑出示钟面:7时半、8时半

  1、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你能发现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吗?

  2、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

  电脑再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师:你说一说

  这两个钟面的时刻是多少<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说一说

  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3、认一认

  电脑出示图片(即书中第93面的做一做)

  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

  4、电脑出示7时、7时半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表示的时

  刻,看一看两根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三、练习反馈,激活思维

  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

  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就各位的

  游戏。

  3、小明、小军小强约定星期天上午9时半到健身房参加锻炼,请你说说谁提前到、谁准时到、谁迟到?

  出示图片

  图1:小明9时半

  图2:小军8时半

  图3:小强9时

  4、快乐的周末第95面的第4题

  四、课堂小结

  说说今天同学们都要学到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相关文章: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4-01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07-22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25

一年级数学教案09-28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6-1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28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20

【优选】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07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14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