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21 19:57:32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三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超市”、“购买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6、泡沫垫20块。

  7、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 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来测量周围物体,在探索比较中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2、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参与测量的兴趣。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初步的测量经验。

  2、尺子、绳子、软尺、吸管、小棒、短积木、铅笔、筷子、纸卡段、盒子、书等物品。

  3、记录表、水彩笔、磁性板。

  活动过程:

  一、引题:提出任务

  今天小朋友来当“小小测量员”,用三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相同的一条边,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二、探索:分组测量并记录

  1、幼儿两人自由结伴协商、自主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同一条边。

  2、教师巡回观察、倾听、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

  3、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三、分享: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1、将各组幼儿的测量记录表张贴在磁性板上,幼儿边看边交流,讨论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2、引导幼儿分析记录结果,说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并在分析比较中获得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条边测量结果不同的经验。

  四、游戏:问答竞赛小游戏,启发幼儿再次测量。

  1、测量黑板的长边,用什么工具量的次数最少(或最多)?为什么?试一试。

  2、测量活动室长度有三种长短不同的工具,选取什么工具测量速度最快?为什么?试一试。

  3、如果没有这些工具,我们还能用什么办法来测量活动室的长度?试一试。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再次尝试探索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高度、远近等。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问题:

  1、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

  2、教师是否必须选择和幼儿同等的测量对象进行示范讲解呢?怎样选择才能更好地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视线呢?

  对策:

  1、可以让孩子们选择椅子靠背的边作为对象进行测量,这样既能让幼儿的活动空间不会太窄,又有利于幼儿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线段,通过比较清晰的方法来进行示范讲解?

  第二个环节

  适宜行为:我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操作特点,采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均能遵守规则,并且学习效果较好;老师组织也比较轻松。

  不足之处:我设计的小环节比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儿什么都想试一试,操作时间显得不够充分。

  问题:

  1、各个小环节的设计均为了一个目标——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在活动中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个小环节和第二个小环节结合起来,让幼儿操作起来时间显得更充足呢?

  2、难度会太大了吗?因为幼儿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不容易,更何况要幼儿初步感受了测量方法后,马上就步入第二个目标——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进程是否会太快?

  对策:

  1、考虑将这个教学内容分成三个课时,把此次的目标、重点放在“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上。第二个大环节,就改为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操作,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当然,我们可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有圆边的物体进行测量,学习不同的测量方法。

  2、把“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这一个目标放在第二个课时来进行。这样,幼儿学习起来不会那么辛苦,操作的时间也更宽松,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整体感受:设计活动环节,既要根据幼儿的活动特点来设计好环节,又要很充分地考虑各个环节的目的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好各个小细节的处理。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的设置、随机的观察、引导语的把握均是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小百科: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背景:

  最近我们在开展“恐龙”的主题活动。在平时的活动中发现班级中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很容易放弃半途而废,因此今天活动“寻找恐龙蛋”就是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开展的一个主题背景下的预设活动,从中既培养幼儿坚持性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通过这种野趣活动,让每个幼儿在寻找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体现幼儿主体意识,再现不同个体幼儿的思维过程。在整个活动中,渗透了数活动“10以内的加减运算”以及“汉字的对应游戏”,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了幼儿园现有的环境资源,将生活中的“路线图”运用进来,帮助幼儿在活动中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

  二、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在“寻找恐龙蛋”的情景活动中初步尝试看路线图。

  2、培养幼儿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完成任务的快乐。

  环境创设:

  1、路线图(两种层次:(1)简易路标(2)实物路线)路线图反面有三道算术题。

  2、报纸制作的恐龙蛋(每只蛋上标有数字)

  3、玩具恐龙(恐龙身上标有与蛋相对应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出。

  1、今天有许多恐龙妈妈到这里来,看看你们都认识它们吗?(幼儿看看讲讲自己看到的恐龙玩具)

  2、恐龙妈妈急急忙忙的赶来是在寻找它们的蛋宝宝,你们猜它们的蛋宝宝怎么会不见的?你们愿意帮忙一起找吗?

  3、瞧,它们把路线图都带来了,看看恐龙蛋被藏在了哪里?(幼儿观察路线图)

  (二)观察讨论路线图。

  1、看看恐龙蛋被藏在了哪里?(幼儿园里)

  2、到底在幼儿园哪个地方,我们怎么知道?(观察标有红色箭头的路线)

  3、小结:蛋宝宝被藏在了幼儿园各个角落,只要按着红色箭头走,一定能找到藏蛋宝宝的地方。

  4、引导观察路线图的反面:这里有个秘密,它会告诉你要帮哪只恐龙妈妈找它的.蛋宝宝。

  5、约定时间。

  (三)寻找恐龙蛋。

  (四)交流。

  1、你帮哪只恐龙妈妈找到了它的宝宝,在哪里找到的,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三、分析提示:

  1、本次集体活动重点是观察幼儿看路线的能力,如果幼儿是第一次进行这种形式的活动,可以将活动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看路线在教室内寻找相应的物品,帮助幼儿积累初步的看路线的能力。第二次再将活动放于室外进行。由于空间的不同增加了看路线的难度。

  2、在找恐龙蛋的时候教师要交代清楚:帮一只恐龙妈妈找蛋宝宝。以免幼儿将其他幼儿要找的蛋一同找出影响了活动。

  3、野趣活动

  幼儿十分喜欢,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选择的地点尽量集中,以便教师的观察。

  四、观察与思考:

  在“寻找恐龙蛋”的活动中,幼儿积极又投入,每个幼儿都沉浸在活动所带来的乐趣中。幼儿的这种表现可能与我在今天活动中所创设的活动环境与采用的活动形式有很大的关联,幼儿喜欢这种类型的活动,也满足了每个幼儿的活动需求,给每个幼儿提供了思维的过程与主动学习的机会。在整个过程中,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运用了自己已有的数经验与生活经验,思维呈现了多元性。但也正是这种类型的活动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因为在相对开放的空间里,在个体分散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到的,了解到的只是部分幼儿的活动情况,不能很好地关注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因此面对此种情景作为教师如何兼顾个体与群体幼儿将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我来说也是一对矛盾与困惑。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11-18

大班数学教案11-21

大班数学教案【荐】02-24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1-04

文具大班数学教案11-07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1-20

大班《层级分类》数学教案04-05

大班数学教案《等分》06-21

【热】大班数学教案03-02

大班数学教案【热门】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