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1-15 10:40:37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精】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精】

小学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主题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速度=路程÷时间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让学生进一步理清三者关系。

  四、总结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数学教案2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所以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听到一些学校优秀教师公开课时有时会发现,有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性不强,有喧宾夺主之嫌。

  案例一:

  [分西瓜]:一位教师在教授三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大西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个西瓜呢?”

  生1:“母亲节到了,我准备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给妈妈留一半,我留一半。”

  “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问。

  生1:“我一半,妈妈一半,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

  教师未作任何评价。

  生2:“母亲节到了,我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我给妈妈5份,我留3份。”

  “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微笑地问。

  生2:“妈妈很辛苦,在母亲节里应该多给她一些。”

  “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教师热情地表扬了她。

  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要把西瓜平均分成6份、9份、12份等,都说在母亲节应该多给妈妈一些,教师都一一赞扬了他们。

  这时,生3举手回答:“我把这个西瓜全都给妈妈吃。”

  这位教师一楞,连忙微笑地问:“你为什么这样作呢?”

  “我一点儿都不喜欢吃西瓜,所以我都给妈妈吃。”

  此时,这位教师脸上的微笑霎时凝固起来,吃惊地说:“你怎么把不喜欢吃的东西送给妈妈,你的思想有问题呀!”

  案例二:

  [祖冲之你真伟大]:另一位教师在教圆周长的计算时,在学生探究出圆周率后,这位教师认为此时应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于是在介绍了圆周率研究的相关历史材料的基础上,这样提问:“大家想对数学家祖冲之老爷爷说些什么呢?”

  学生们群情激奋。

  生1:我想说:祖冲之爷爷你真伟大!

  生2:祖冲之爷爷有勤奋严谨的钻研精神,祖冲之我佩服你。

  生3:……

  学生们本以为至此就结束了,谁知这位教师继续借题发挥:“那么,我们以后应该怎么作呢?”

  孩子们很聪明,在教师的“指引鼓励”下,个个说出一番“豪言壮志”。不过,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也就这样过去了。

  案例三:

  [最后一题错了]:记得一次去听一位小学数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板演。

  3×9=274×9=365×9=456×9=547×9=62

  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她错了,最后一题错了……”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认为她的最后一题算错了。

  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帮助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她错的这道题,而不说她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短处而忽略了别人的长处,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时,首先要看其优点,要宽容地对待别人......”

  如果我们的老师都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时时显出宽容的态度,我相信这比老师单纯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要高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应该渗透在每一堂课中,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进行思想教育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数学课堂上的思想教育不能牵强附会,不能生搬硬套,要用得适时适地才能取到应有的效果。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是教学过程的一条基本规律。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所谓教书育人,正是这个道理。但是,这种教育必须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教学的思想教育意义,不顾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生拉硬扯地进行空洞的、贴标签式的思想教育;一是完全忽视教学的教育意义,单纯的为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进行教学,只教书不育人。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再来审视上面的三个教学案例,问题来了。

  案例1中,学生把自己不喜欢吃的西瓜给妈妈,难道思想就有问题了吗?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个孩子身上有着诚实的品质。孩子是敢于说真话的,而我们成人往往缺乏这种勇气。相反,成人可能会用虚伪、虚情假意来掩饰自己。不仅如此,有时为了“思想教育”的需要,我们还在教育着我们的孩子学会说假话,鼓励他们说假话。他们慢慢知道了:说真话有时不和时宜,会受到训斥,而随声附和老师的意思还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多么可怕的教育!没有真诚的教育怎能培养出健康人的品格。

  案例2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难道非得让孩子们说出来吗?另人质疑的是这位教师上的究竟是数学课呢?还是思想品德教育课?那种在教学环节上追求简单的“嵌入”式或“贴标签”式的教学方式;那种牵强附会地把思想教育硬“扯”到教学内容中去的方法,我认为都是不可取的。那样只会助长了学生说空话,说违心话的坏习惯,最终使得数学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落得两败俱伤的境地。我认为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在培养学生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的习惯。

  综观前两个案例,与案例3中的教师进行对比,不难看出最后这位教师做的恰到好处。使得思想教育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做到顺其自然,不做作,不把品德教育强塞给学生,注意适时适度,学生乐于接受,达到了即教书又育人的良好效果!

小学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p4~P5例5~例6、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

  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X=202x=20×2

  3x3x÷3=60÷3

  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

  7.等式性质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P5“试一试”

  ⑴指名读题

  ⑵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三、教学例

  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

  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

  5.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

  6.小结: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

  7.P5练一练

  解方程:X÷0.2=0.8

  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练习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四、巩固练习

  1.要使下面每个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两边应同时乘或除以几?

  0.6x=7.2方程两边应同时

  x÷1.5=0.6方程两边应同时

  2.化简下列各式

  8X÷850+X-40

  X÷9×9X-1.4+1

  3.P6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

  4.p7第8题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

  X+0.7=14★0.9x=2.45★76+x=91

  x÷9=90★x-54=18★2.1x=0.84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哪些知识?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六、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X=202x=20×240X=960

  3x3x÷3=60÷3解:40X÷40=960÷40

  X=24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左边=40×24=960,右边=960

  X=40是原方程的解。

小学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的:

  1、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能够应用这一规律计算小数乘除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小数点搬家”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三张卡片(出示三张写有100的卡片),你能在适当位置添上小数点,使这个数最大吗?(100。)最小呢?(1。00)还可以是多少?(10。0)小数点位置不一样,它们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了。是呀,小数点真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有关小数点方面的知识(板书:小数点搬家)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答)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山羊快餐厅。

  二、童话激趣,发现变化。

  1、出示三张情境图:同学们,请看屏幕,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讲述,老师随机板书:4。00元、0。40元、0。04元。

  2、提问(1)这些小数的实际价格是多少?生说,师板书。(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4。00、0。40、0。04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请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吧。

  3、小组汇报:

  汇报交流,师适时板书:

  小数点大小变化

  向左移动一位缩小10倍(缩小到原来的)

  向左移动二位缩小100倍(缩小到原来的)

  向左移动三位缩小1000倍(缩小到原来的)

  4、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家,请想一想: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后完成课本40页“试一试”。

  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全班交流。

  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小学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经历数射线的形成过程,认识数射线及三个基本特征。

  2、能利用数射线的特征找相邻数,比大小等。

  3、感受到数学的简洁性,抽象性,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对数学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数射线的形成过程,认识数射线的三个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感知到排队整齐的美感,初步渗透沿着直线排队比较整齐的方法。

  1、谈话引入:小朋友你们排过队吗?我们来看看小花,小树的队伍。再欣赏一下,小朋友,大朋友的队伍。

  课件展示:小花的队伍,小树的队伍,小朋友,大学生,解放军的队伍;

  师:你知道他们排得整齐的小秘密吗?

  2、师:数宝宝们也想学他们的样子排队,你们愿意帮他们吗?

  那今天我们就来给数宝宝排排队。(出示0—10的数字卡片)

  二、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学习积极性,力求能真正体会和理解数射线的基本特征。

  1、戴上小口罩把这些数宝宝读一读。

  2、把这些数宝宝按从小到大排一排。

  师:怎样才能让这些数宝宝们像小树,小朋友们一样排得整整齐齐呢?回忆一下刚才整齐的队伍有什么秘密?(引导学生体会到沿着一条直的线排可以整齐。)

  师:在黑板上出示一条直直的线。师:现在就让数宝宝到线上来排队吧。

  认识起点,越往右,数越大。

  师:谁来排第一个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说说谁排在第一个?为什么?

  (小结:0是开始的地方,我们叫它起点,排在第一个。)

  三、引导学生体验到从小到大地排,从0往右数,越数越大。

  认识起点,越往右,数越大。

  师:谁来排第一个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说说谁排在第一个?为什么?

  (小结:0是开始的地方,我们叫它起点,排在第一个。)

  师:接下来排谁呢?

  四、使学生体会到间隔距离一样长才好。

  认识间隔一样。

  (1)师:真好,我们小朋友知道要从小到大地排了。谁来摆一下?

  (在排1,2的过程中,有意设置2的距离与前面不一样。使学生体会到间隔距离一样长才好。)

  (2)小结:(指着黑板)一个一个数宝宝空开的距离要一样,为了做到一样长,我们可以按相同的长度,把他们的位置定下来。

  (3)请学生把剩下的数宝宝全部排好。让学生感受排得整整齐齐的数宝宝。

  五、认识箭头

  4、认识箭头。

  (1)师:看到这么整齐的队伍,10后面的数宝宝11也想和他们排在一起。

  问:11排在哪儿呢?怎么办?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预估1:紧挨着10写。(再次强调距离要一样,这样不可以。)

  预估2:把线延长。(标好11后,追问12怎么办?还有别的数宝宝呢?)

  (3)能不能想一个标志,让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条线还可以画下去?

  小结:用一个箭头来表示这条线可以一直延长下去,所有的数宝宝都可以上来排队呢。

  六、取名字

  5、总结:

  (1)观察排好队的数宝宝,师:这条神奇的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复习3个特征)

  (2)给它起个名字吧?

  (3)回忆:谁还记得我们刚才是怎么创造出这条数射线的?

  引导学生回忆:要一条直的线,0是起点,排在第一个,后面的数宝宝从小到大一个接一个排在后面,空开的距离要一样长,最后还要加个箭头。

  (可以让小朋友闭上眼睛想象今天认识的数射线)

小学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学会a o e

  教学目标:

  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

  1、a、o、e的音、形教学.

  2、掌握o的发音,学会a、o、e的四声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a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a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第二课时

  1、教学单韵母o的发音

  2、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3、复习上一个星期教的a

  4、教o的发音方法,反复教读,纠正口型,

  5、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这两个星期的内容

  第三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e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e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第四课时

  1、复习单韵母a o e

  2、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发音

  3、学习单韵母a o e的四个声调的练习

  教学内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的音。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i、u、ü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声调。教学课时:1、五、指导王德桧孩子认真书写,纠正不正确的地方1、趣味数学:小兔子们排着队去大森林里采

  2.自制小学3年级数学学具图片

  为图形宝宝找家、排排队、瓢虫爬爬爬、铺小路、小白兔种蘑菇、快乐转盘指认1-10的数字卡都是不错的教学学具

  1、为图形宝宝找家:发展幼儿对图形的认识,能正确分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不同。用泡沫板割出小房子形状,并将透明的塑封好的空膜粘在房子的周围,并在房檐贴出小动物拿着图形的图片。并将带有图形形状的实物图片塑封好,用小积木块站在图片上,起到稳定图片作用,增加玩具趣味性。幼儿通过对实物图片的观察,并将其按形状分类,将小图形宝宝分别送回家。

  2、排排队:能初步理解相邻数,掌握“7”以内数的相邻数。能正确认读阿拉伯数字。并将数子与实物数量一一对应。能按实物的特征进行分类,按类别寻找“7以内数的相邻数。教师引导幼儿依据实物卡片寻找“7”以内数的相邻数,并按顺序依次将管型玩具插在底托内;根据实物卡片的数量再依次将数字卡片与其相对应,将贴有数字卡片的管形玩具插好。教师引导幼儿准确认读阿拉伯数字。

  3、瓢虫爬爬爬:能根据纸片的不同颜色或不同形状进行一维排序。主体盒:用油性彩笔绘画出瓢虫形状,用壁纸刀刻画出可支持幼儿一维排序的豁口,最后将制作完的彩纸用双面胶粘到纸盒上;彩色纸片:采用幼儿常见的红、黄、蓝、绿四色彩纸,用剪刀剪出幼儿常见的图形(例如:圆形、心型、蘑菇型等),将剪出的纸片放到塑料盒中。

  4、铺小路:引导幼儿发现排序的规律,并按规律进行一、二维排序。取一块干净泡沫板,再用一个漂亮的小盒放小蘑菇,板子后面用硬物支撑,使泡沫板能直立。将图片剪好,压模,贴到板子上,再用透明硬模放到让幼儿操作插蘑菇的地方,然后将蘑菇若干压模,投放到小盒子里,使幼儿可以将蘑菇按颜色规律排序。幼儿参看上一条小路排序规律的提示,帮小灰兔将蘑菇路铺完。再按照此排序规律,选择自己喜欢的两种蘑菇颜色,帮小黑兔铺小路。

  5、小白兔种蘑菇:区分蘑菇的颜色和大小;能按蘑菇的颜色和大小进行二维分类。制作出一片草地,和小兔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为幼儿准备大小颜色不同的彩色蘑菇。幼儿选择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蘑菇进行排序,请幼儿仔细观察它们排列的规律,并请幼儿按照规律继续进行排序。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请他自己设计排序的方法,能力弱的幼儿老师可以运用图示进行暗示。

  6、快乐转盘指认1-10的数字卡:能将点子图与数字卡匹配。将数字卡制作成大转盘的形式,将点子图制成梯形状,幼儿将点子图与数字匹配。幼儿选择不同数量的点子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它的点子总数,再按点子总数插到相应的数字转盘上。

小学数学教案7

  一、教材分析

  主要包括:教学主要内容,教材编写特点(本节课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本节课教材编写的意图及特色等。),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说明:可以在教学组内或学区中心集体研讨,或专家的指导下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应体现在学习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二、学生分析

  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说明:学生分析应该通过学生调研,以作为科学依据,不能仅凭经验判断。学生分析是个性化的工作,不能由他人的结果简单代替对自己的学生分析。已有知识基础的调研可以通过设计几个指向明确的小问题实现,对这方面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是更为重要的,这种分析是教师设计和修正“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

  学生经验、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兴趣等的调研可以通过访谈实现,可以是抽样,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选择访谈对象,如对于学困生做特别的访谈。调研中可以将学生测验、访谈、小组观察等结合起来。

  三、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说明:

  1.教学内容分析和学生分析是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前提。因此,如果对教学内容分析的要求越透彻,对学生分析的要求越科学和规范,学习目标的设计就越不是一件简单而迅速的工作。

  2.学习目标是为学生的“学”所设计,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服务的。学习目标是个性化的,又是尊重数学学科发展需要和学生未来学习需要的。

  3.学习目标的制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但具体形式不一定逐条对应。

  4.学习目标应该在下面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实在的落实。特别是教学活动中设计意图应该阐释,活动及其组织与实施是如何为达成目标服务的。

  四、教学过程

  主要包括

  1.活动内容:

  2.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说明: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等;教师活动的开展—提问或提出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如学具、教具、课件等。

  3.活动的设计意图

  说明:为教学活动和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辩护,辩护的出发点是分析它们是否促成了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不是简单地主观臆断是为目标服务,应该有一定的理由—数学的、教学的。更不应该写成一些没有针对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4.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

  a)说明:主要指对教学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以便于自己检测教学设计上合理与否。

  五、习题设计

   1.题目设计

2. 题目解析

六、总结

1.教学效果

2.个人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xx数学》(北师大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第二节:认识路线。

  知识与技能目标:

  1、xx在辨认方向的基础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2、借助认识路线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受到合作交流的重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

  难点:

  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经过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笑笑一家特别喜欢旅游,他们听说抚顺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就决定开车到抚顺来旅行,可是他们没来过,不知道车往哪开,谁能帮着想想办法?

  有了路线图,还要认识路线图才能不迷路,所以认识路线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路线”。

  到了抚顺,笑笑住在十道街的叔叔家里,她想到去劳动公园去玩,应该做几路公交车?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一)从十道街到新华大街的行驶路线

  (1)从十道街出发向xx行驶xx站到三道街,再向xx行驶xx站到西一路,xx再向xx行驶xx站到百货大楼,再向xx行驶xx站到友谊宾馆,再向xx行驶xx站到劳动公园。

  1、瞧,这里是一张1路车从十道街到新华大街一段的公交路线图。仔细看图,你能按照1路公交车的路线说一说,我们乘车从十道街按照什么方向,怎么走到劳动公园?请你当小司机,手握方向盘自己说一说。

  2、小组讨论,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二)从劳动公园到十道街的行驶路线

  1、笑笑游完劳动公园要回到十道街又该怎么走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2)从劳动公园出发向xx行驶xx站到友谊宾馆,xx再向xx行驶xx站到百货大楼,再向xx行驶xx站到西一路,再向xx行驶xx站到三道街,再向xx行驶xx站到十道街。

  2、把结果记录在练习卡上。

  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4、对照答案订正错误。

  (三)看路线图回答问题

  (1)小明从三道街出发坐了4站,他是在哪站下车的?说说他的行车路线。

  (2)小红坐了3站在百货大楼下车,她可能是在哪站上车的?她又是怎样走的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

  (3)你想从哪儿到哪儿去?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行车路线。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

  三、自主参与、拓展练习。

  1、这是笑笑的小表妹小红上学和放学的回家的路线图。

  说出小红上学和放学的回家的路线,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填在书上。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订正错误。

  2、笑笑为了感谢同学们为他指路,请你们到“海上乐园“去游玩,但是我们要先弄清它的内部路线图,防止迷路。我想这一定难不倒大家的。(出示”海上乐园“彩图)

  提问:

a、海底世界,海上乐园,居民区,果树林分别在中心公园的什么方向?

  b、居民区的居民怎么走可以到山洞?

  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笑笑游完抚顺要回北京,途中她想到龙潭大峡谷游玩,这是龙潭大峡谷的路线图,她应该怎样走?

  五、总结评价。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一张从家到学校的导游路线

小学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旅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经历观察、思考,运算等数学练习过程,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积累生活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积累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经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渗透有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

  课件及车溪风景区美景视频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大家去过哪些地方旅游,或者有什么非常想去的地方呢?

  课件:春天来了

  同学们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气息,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到民俗风景区宜昌车溪去看看。我们要到车溪旅游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生:租车)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唤起学生对以前旅游美好经历的回忆或向往,为后面旅游活动作铺垫;接着出示宜昌风景区春天美景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参入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

  (一)活动一:租车

  1、(课件完整出示情境信息)生独立阅读信息后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1)我们班的同学有31名,为了安全学校还派了9名老师。

  (2)大车每辆限乘18人;小车每辆限乘12人。(大车、小车图)

  2、我们怎样租车呢?(对话框出示问题)

  3、研究租车方案

  温馨提示:

  (1)请独立设计租车方案,把你的方案填在表格里。看谁的办法多!

  (2)四人小组交流,并对组内租车方案进行整理,填在小黑板上的表格中。

  (3)看哪组合作,能把组内的想法有条理的进行描述。

  A、学生活动

  B、全班交流。(各组派代表上台发言)

  教师白板出示自己的整理表格。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表格,你认为那种整理得?为什么?(学生比较租车方案统计表)(板书:有序思考) 4、这么多种方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

  请看(课件添加信息):大车每辆160元,小车每辆120元。

  5、猜一猜:哪种方案最省钱?

  (板书:空位最少最省钱)

  5、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分组计算各种方案需要多少钱.

  比较得出租1辆大车2辆小车最合理,花了400元,空座位也最少。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得出不同的租车方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小组合作的优越,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活动二:购门票

  1、出示信息:同学们,我们坐上汽车很快就来到了车溪风景区的大门口,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信息),购买门票就可以进去啦!

  成人票每张80元,学生票每张40元。

  团体票40元/人(45人起订)

  2、提出问题:怎样买门票最合算?

  3、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设计方案。

  (2)集体交流

  (三)游车溪:课件出示:车溪美景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游览车溪。(看图片及介绍)

  师:我们徜徉于车溪的青山绿水时,无尽的乡土气息如清泉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仿佛回到了“梦里老家”。

  【设计意图】解决了租车问题后,学生已经略显疲惫。欣赏车溪风景区美景,调节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得到短时的放松,还能起到过渡的作用。

  (四)活动四:用餐

  师:醉人的景色真是让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肚子饿了。同学们我们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多媒体出示37页快餐店图片

  1、合理点菜

  (1)师:假如你们一组人到本店吃饭,你们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钱?请大家设计一个最合理的方案。

  (2)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整理方案。

  (3)汇报。

  (4)仔细看看,哪种订餐方案好,为什么?引导得出点菜时注意营养,荤素搭配,主食搭配,同时注意养成节俭的习惯。(板书:荤素搭配,注意营养,节约不浪费)

  2、合理配菜

  (1)师:同学们,现在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四菜一汤并赠米饭的活动,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怎样配菜?怎样配菜才合理呢?请大家想一想,在小组内设计出一种合理的配菜方案。

  (2)学生小组交流,设计方案。

  (3)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点菜设计中,再与组内成员交流,使学生体验到与人合作的优越;对别人点的菜进行评价,提出合理的建议,增强了生与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反思交流、感受快乐

  师:同学们,今天的旅游活动很顺利愉快,你们开心吗?在旅游中知道了什么?(生谈收获)

  师补充: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

  2.旅游中除了学会计算,节约费用,还要注意安全、卫生、健康、文明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四、实践活动,学以致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共同解决了旅游中许多问题,你们真棒!旅游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要考虑,如时间,住宿等等,课后为班级制定一份旅游计划。下节课再全班交流。

  作业:

  设计旅游计划

  这次旅游,同学们非常高兴,还有很多收获,你们想去哪儿游玩?

  布置学生设计旅游计划,填写旅游计划书。

小学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2.熟练掌握用乘法来表示加法的简便过程,能够灵活运用于

  3.增强用所学的乘法的意义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师:森林王国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天天练本领,打算在五月份召开的森林运动会上一显身手。你们想知道都有谁参加了吗?

  生:想

  师:(课件出示)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了。都来了谁?

  生:小青蛙、小猴子、长颈鹿、小狐狸、小老鼠、小狗、小免。

  师:嗯,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些小动物们都在练习什么本领吗?

  生:想

  二、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第1题

  师:我们先去看看小青蛙在练习什么本领?(点击课件,出示第1题)

  生:跳远

  师:谁来读一读题要求?

  生:xxxx

  师:你们发现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吗?

  生:从刻度0跳到刻度3。

  师:真是好眼力,我们算它跳1步。

  师:小青蛙要想跳2步应该怎么跳?

  生:接着在第1步后面跳,从3跳到6。

  师:谁能画出来?

  生:xxxxxxx

  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带箭头的曲线,从刻度3出发画到刻度6。

  师:这时小青蛙一共跳了几个3?

  生:2个3

  师:所以,小青蛙2步跳了几格呢?

  生:6格

  师:接下来,小青蛙3步跳几格?6步跳几格呢?你们能画出来吗?

  生:能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题卡纸上动手画出来。

  生:动手画(教师巡视)

  师:(选1名同学的作品展示并评价)这是1名同学画的作品,我们请他来说一说他是怎么画的?

  生:xxxxx

  师小结:xx同学的口才可真了不得,小青蛙可把它的本领变成了小儿歌,(课件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准备好了吗?小青蛙1步跳3格,2步跳6格,3步跳9格,6步跳18格。

  2.课件出示第2题

  师:看到了小青蛙的本领,可把小猴着急坏了,这不,小猴拿着小棒走来了。谁来读题?

  生:xxxxxx

  师:谁来说说小猴是怎样摆小棒的?

  生:一堆摆4根,像这样摆了五推。

  师:用虚线把这样的五堆小棒圈起来,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师:怎样列出加法算式呢?

  生:4+4+4+4+4=20

  师:这时,我们发现有几个几相加呢?

  生:5个4相加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乘法

  师:下面老师,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填空,其他同学在第2张题卡纸上把题补充完整。

  生:xxxxx

  师:写完的同学就做好,我们来看这位同学填的对不对?(请答题的同学来说给大家听)

  生:对

  师:老师有个疑问,大家看,这幅图可以用乘法算式5×4表示,还可以用哪个乘法算式表示呢?

  生:xxxxx

  师:谢谢你哟,这回我没有问题了。通过做这道题,你看出了小猴子具有什么样的本领啊?

  生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师:大家同意他总结的吗?(生:同意)恭喜你们,已经学会了小猴子的本领了。

  3.课件出件第3题

  师:要说着急莫过于长颈鹿了,看,他带来了摆圈本领。(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题?

  生:看一看,填一填。

  师:题要求读明白了吗?好,大家看第一幅图,长颈鹿是怎么摆的?

  生1:1列摆5个圆圈,摆了这样的5列。

  师:表示几个几?(生:5个5)

  师:这是竖着观察的,我们还可以怎样观察?

  生2:1行摆了5个圆圈,摆了这样的5行。

  师:噢,你能说出这样摆法表示的意义吗?

  生:也表示5个5。

  师:怎样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请大家写在第3题上。

  生:5+5+5+5+5=25,5x5=25

  师提问:加法算式5+5+5+5+5=25,乘法算式5x5=25。

  师:这是长颈鹿的一个本领,它还有第二个本领,看第二幅图,它又是怎样摆的?

  生:3个连一起,像这样摆了8份

  师:表示什么意义?

  生:8个3是多少?

  师:请在纸卡第3题上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生:xxxxx

  师:看大屏,这是长颈鹿根据图意列出的算式,请大家对照一下,看你写的对不对,对的,请举手!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长颈鹿的本领了。

  4.课件出示:第4题

  师:小狐狸看到它们的本领,记在了心里。谁来读一读题要求?(生:)

  师:这个本领可不简单,我们看第一题,这道加法算式表示几个几?怎样写出乘法算式?

  生:5个3;3x5=15或5×3=15

  师:看来你对小狐狸很了解吗。看这道题,可以写成乘法算式:……(以下4道题方法同上)

  5.出示课件:第5题

  师:(课件出示)读题,小老鼠为森林运动会衣服缝上了漂亮的钮扣,大家先来看左边这幅图,,谁来说说它是怎么缝的?

  生:1件4个,缝了5件

  师:表示几个几?

  生:5个4

  师:怎样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师:请用直尺在题卡上连出来。你来说说你是怎样连的?

  生:xxxxx

  师:由于参加人员的衣服很多,小老鼠邀请亲人来帮忙,看右边这幅图,谁来说说图意?

  生:1组5只,有4组,表示4个5

  师:怎样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生:xxxxx

  师:这时,右图与哪些卡片可以用线连起来?在题卡上连一连。

  师:老师发现一个问题,5+4为什么没有连?

  生:因为5十4表示5加4合并在一起,而5x4表示4个5相加或5个4相加。

  师小结:可以看出两道算式表示的意义不同。以后我们做题可要认真,不能马虎。

  6.出示课件第6题

  师:小狗

小学数学教案11

  学习目标:

  1、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

  2、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的习惯。

  3、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学习重点:1、学会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学习难点:

  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道具钟若干个,实物钟,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课件截图

  一、课前准备

  1、师:同学们看看今天来了那些客人?(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视频片段)

  2、师:羊村里的小羊们今天来到了我们的课室和我们一起上课呢?看,村长慢羊羊想给我们玩一个拼图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呀?

  3、生齐答:想。

  4、师:那么老师就请一位男同学和女同学上讲台来比一比吧!(学生热烈举手参与)

  5、师:看看他们俩谁最快把这个图案拼完,好吗?(男女同学齐叫加油)

  6、师:比赛已有结果了,你们知道他们拼出来的是什么吗?

  7、生:是一个钟

  8、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通过运用拼图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了一种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拼图体现出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已对钟面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根据学生的拼图顺势揭题就能水到渠成地将最基本的认识迁移到课堂上。

  二、自为学习 二、新授——认识钟面

  1、师:现在就请你们仔细地观察这两个钟表上都有什么?

  生1:有12个大格

  生2:有两根针

  生3:有数字1-12

  2、师:分针和时针长得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长一短、一粗一细

  师:又短又粗的叫什么?又细又长的叫什么?

  生:又短又粗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分针(板书:分针,时针)

  师:你们知道分针、时针是往那个方向运动的吗?用你的小手来表示一下。

  生:分钟和时针是按照这边的方向走的(做手势)

  师:这个方向也就是顺时针方向,伸出你们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做运动。边指边说顺时针。(全班跟做手势)

  师:你们知道是分针走得快,还是时针走得快吗?

  生:分针

  3、师:同学们,钟表上除了有分针和时针以外,当然还有更细更长的秒针,以后我们会慢慢地学得到。

  4、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12个数字的位置呢?

  生1:是按顺序的123……到12

  生2:12在中间

  5、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钟面的秘密,美羊羊说要现在要考考大家,让我们一起看看。

  生:好

  师:看,美羊羊多高兴,它很满意我们的回答。 1、要求学生眼到、心到、口到仔细观察,并按照“占有表象”——“比较差异”——“筛选要点”等步骤引导学生观察,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

  2、让学生做手势,感受分针与时针运动的方向,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到学习中。

  3、在讲授完钟面的知识后出示小练习可以及时巩固新知。

  三、认识整时

  1、师:咦,听,是什么声音呢?原来是懒羊羊家的闹钟响了,它要起床去大肥羊学校上学啦!我们也要做到每天早睡早起,不要懒床。

  师:现在是什么时间?

  生:7点

  师:我们要用规范的语言说,7点是我们的口头语,我们应该说7时。

  师:你是怎样认出来的?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

  2、师:(出示课件)一群羊正在午休了,现在是几时呢?

  生:1时。(出示钟)

  师:你是怎样认出来的.?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

  3、师:(出示课件)经过一天的学习小羊们放学了,现在是几时呢?

  生:4时。(出示钟)

  师:你是怎样认出来的?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

  4、师:(课件重现7时、1时、4时),看一看这三个钟表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分针都指着12。把你想到的认识整时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听。小组讨论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师:聪明的班长暖羊羊跟我们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5、师:暖羊羊现在要考考我们会不会看钟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看钟面,说时间

  生1:6时 生2:9时 生3:8时 1、卡通人物“懒羊羊”上学引入,并以羊羊们在学校的生活贯穿教学,充满趣味。

  2、卡通人物班长暖羊羊的个性是聪明善良,采用有特色的卡通人物作小结对识记认整时的方法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四、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

  1、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黑板上的这三个钟表,大家已经能说出时间来,那你能不能写出来呢?

  生1:能

  师:好,现在请大家听听喜羊羊介绍一下怎样写“7时”吧?(师示范板书)

  师:后面的两个钟谁会写呢?

  生1:到黑板上板演

  师小结:这种表示法叫做文字表示法,几时只要在几的后面加写“时”字就可以了。

  2、师:还有一种表示方法(课件出示电子钟)。这是什么?

  生:电子表。

  师:这种像电子表一样的记时方法,我们叫他数字表示法。

  师:谁上来写一写1时和4时的数字表示法?

  生:到黑板上板演

  师小结:(出示课件)班长暖羊羊跟我们说,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是2个“0”,冒号左边是几就是几时。(生跟读)

  (强调两个小圆点不能写成句号)

  3、师:黑板上的三个钟表,你能不能用数字表示法写出它的时间呢?

  4、师:下面老师给大家玩一个小游戏“喜羊羊对战灰太狼”,灰太狼说如果喜羊羊回答错了,就把它吃掉,看看你们能不能帮帮喜羊羊,好吗?

  练习相对比较简单,设计有层次的练习,让中下层有发挥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巩固练习

  1、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喜羊羊终于战胜了灰太狼,逃离了被吃的命运。灰太狼不服气,要求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看看同学们学会了这节课的内容没有。

  2、练习1:老师拨一拨,学生说一说(2时、5时、12时)(大道具钟)

  3、练习2:学生甲拨整时,学生乙说一说

  4、练习3:写一写,用两种表示法写出时间。

  5、练习4:画一画,(出示钟面,时刻),学生画出分针或时针。

  用投影更正答案

  六、总结

  爱睡觉的懒羊羊对我们同学们说,时间是宝贵的,我们利用了40分钟学习了如何看钟表,还有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就是知识。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用好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1、通过师拨生说、生拨生说、写一写、画一画等形式丰富的习题加深学生的认识,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领悟知识、内化知识,从而完成认知的建构。

  2、通过卡通人物的话语教育学生——时间是宝贵的,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体现了教师善用教学资源,贯彻德育思想,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案12

  (三年级实验教材数学说课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位算。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复习检查(全班做,请学生板演)

  364287

  +72+88+49

  结合扮演情况进行评议。

  二、新课

  1、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框出下面部分。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提问: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加法计算的问题?

  ——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类一共有多少种?

  列式算式:376+284

  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师:同学们看看教材第18页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

  归纳: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3、师:请同学们用竖式算一下

  学生独立计算(同时教师板书)

小学数学教案13

  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运算概念的自主建构规律,让学生充分体验运算顺序的生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1.重视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

  学习新课前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相互交流,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反思,从而让学生正确地选择计算方法,按照一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列出分步和综合算式,这个过程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受运算顺序的自然生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成功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

  2.重视用画图策略呈现数量关系的作用。

  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圆片图、线段图,使题中的数量关系形象地体现出来,这样符合从低到高的抽象程度,便于学生清楚题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学抽象能力,从而为找到解题方法打开方便之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引入新知

  72×25÷40    (502+28)÷5

  3.6÷0.9×100560-70+1024

  2.5-2.5×0.41.2+8-0.04

  1.观察上面这些题分别属于我们以前学的什么知识?

  (整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

  2.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括号里的,后算括号外的)

  3.说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并列式。

  (1)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2)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占。

  (3)我国大约有的城市供水不足。

  4.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有关分数乘除法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分数混合运算(一)]

  设计意图:通过对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复习,引导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自然“迁移”过渡到本节课来,打牢学习的基础,以便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学中切实地复习学生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学习新知识的旧知识,以旧引新,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21页情境图。

  师:这是六(1)班本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①气象小组有12人;②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③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

  提问: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说说你是如何思考的。

  2.生独立完成,解决问题。教师重复问题后,要求学生:

  (1)独立思考,找出单位“1”,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3)与同桌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列式计算。

  3.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反馈解答情况。

  (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①请同学们找到与求航模小组人数有关的数学信息,把它读出来。

  ②将与求摄影小组人数有关的数学信息读出来。

  师:也就是说,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要先求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通过读题我们已经知道了气象小组有12人。也就是说摄影小组的人数是多少人的几分之几呢?(12人)

  (2)引导提问。

  ①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这里表示什么?(表示把气象小组的人数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

  ②在这里是把什么作为分的对象?(气象小组的人数)

  ③这里的单位“1”是谁?(气象小组的人数)

  (3)用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①怎样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呢?

  ②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这里的单位“1”是谁?(摄影小组的人数)

  ③你能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吗?

小学数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的规律进行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能主动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美

  活动准备:

  1.情境导入

  今天小猫过生日,邀请了小狗小兔和小猴来做客,它们各走一条路,请小朋友来看一看它们走了哪三条不同的路。

  活动过程:

  (1)观察三条路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形状.大小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观察每个小动物食物的排列规律,请个别幼儿进行回答,横线上应该填什么特征的食物。

  (3)教师示范,请幼儿认真观察。

  (4)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串小鱼

  (5)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小鱼是排列的。

  活动延伸:

  在区域投放不同特征的珠子请幼儿有规律的进行串连并与幼儿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或整百数口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状况:

  1.学生已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或整百数的除法。

  2.学生已具有初步的发散思维能力,基本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3.我们的学生来自城市,对于本节课植树的教学情境,感到比较陌生。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的情况,我从学生熟悉的排座位,需要几张桌子等实际情境引入除法算式,然后让学生经历探索、讨论、交流的过程,使其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学校又招收了一年级的新同学。昨天,我了解了一年级新生的招生情况。

  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评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情况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

  1.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并探索计算方法。

  (1)一年级三个班的班主任老师要为小朋友们排座位,每班各需要多少张桌子?怎么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然后全班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①如果每人需要一张桌子(单人桌),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张桌子,也就是441=44(张),481=48(张),461=46(张)。

  ②如果每两人需要一张桌子,一共需要多少张桌子?

  学生可能会想到442=22(张)

  A.402=20,B.222=44,C.直接想每两人坐一张桌子,42=2,442=22。桌子的张数就是人数的一半。

  20+2=22。

  482=24(张)

  462=23(张)

  (2)各班进行分组活动,该怎么分呢?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大多数学生会结合本班的情况分成4人一组。

  ②出示问题:每4人分成一组,一班、二班、三班各能分成几个小组?

  学生试着解决这一问题,然后交流。特别要关注三班46人怎么分?46人每4人分一组,可以分成11组,还剩2人。

  (评析从学生身边的事及班级实际出发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小学数学教案【精】】相关文章:

【精】小学数学教案01-14

小学数学教案09-28

小学数学教案【热】01-13

小学数学教案【荐】01-12

【热】小学数学教案01-11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01-09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01-08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01-07

小学数学教案【热门】01-06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