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小学作文>小学的作文

小学的作文

时间:2024-06-26 08:58:27 小学作文 我要投稿

小学的作文3篇[荐]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的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的作文3篇[荐]

小学的作文 篇1

  暑假里的一天,我与叔叔、婶婶和堂妹一起来到乡下干活。我们一进村子就看见大人小孩都在田里干活。中午,在我的催促下,大家终于动身一起去干活了。这时,骄阳似火,我们被这毒辣的太阳晒得满头大汗。到了田边,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插秧。只见叔叔左手拿着一捆秧苗,右手插秧,看上去好像很熟练的样子,一下子一排,一下子一排,他不仅速度快,质量也很好,看上去很整齐。

  我看他们干的热火朝天,我的手也痒痒了,就迫不及待的要下去。这时,叔叔就走过来一步一步地教我:首先两脚张开,大约张的比肩膀宽一点,腰大约弯下45度;其次左手拿一把秧苗,右手准备插秧,每两颗秧苗的间距大概是15厘米,每两排的行距大概是20厘米;再其次插秧深度,插太浅秧苗会被风吹浮起来,插太深秧苗长不茂盛,谷子不饱满。明白基本要领后,我学着叔叔的样子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分秧,右手一棵一棵的插,虽然插得不够好,但我一直在很努力的干。干了一会儿,我已经满头大汗 、腰酸背痛了,虽然我很累,但我还是把我要做的.事做完了。这时,我想起来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我们要多节约和爱惜粮食,要知道农民伯伯的艰辛。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叫累,叔叔笑着跟我说:“今天插秧只是种田的开始,后面的工作更加辛苦,要浇水、杀虫、施肥等等。”

  这次活动虽然很累,但我觉得很有意义。

小学的作文 篇2

  父母的童年在七十年代,即改革开放之初;我的童年则在21世纪初,改革开放后的二三十年间。

  听妈妈说,她们的童年生活非常艰苦。她们小时候,衣服穿破了缝上补丁照旧穿;有一句俗语:“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又老三”,也就是说,衣服在自已身上穿小了,还继续留着,给弟弟妹妹们穿。当时的衣服真是一件穿好几年呢。而现在,却是一年要穿十几件衣服;衣服破了就扔了,小了也不会再留着;服装颜色五彩缤纷;还有不少人追求时尚和名牌……这变化是翻了好几番呢。

  不单单是穿的,还有吃的也是这样。二三十年前,父母常常吃的是粥,或是米饭加一大碗青菜,但还是常不能吃饱,每天都盼着能吃上一顿肉,但只有逢到过年过节时才能吃到。现在的餐桌上呢,顿顿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也不少见,人们还常将没有吃完的菜倒掉。如今吃得好,住得也好。一座座平房被拆除,一栋栋高楼大厦建立起来,人们都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房中,而且冬天开暖气,夏天有空调——哪里像从前,住的是低矮的瓦房,“冬冷夏热”,房中家具也很简陋,条件真是要多差有多差。

  那时的道路也很不好走,多数都是坑坑洼洼的,晴天还要好走一点,一旦到了雨天,路上全是泥水,一不小心踩到一个小水坑中,鞋裤就要遭殃了。看现在的一条条平坦宽阔的道路,行驶、步行都畅通无阻;我们出门都有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不必总是需要步行。

  说起童年,不可能不提到最重要的.一点——玩耍。妈妈说,她童年时玩耍也不过是和朋友一起跳绳子、踢毽子、跳房子等,怎么比得上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不知买了多少的玩具,有空又可以运动,现在普及了电脑,又可以上网。比起父母的童年,我们可真是太幸福、太幸运了!

  两代人童年之间巨大的不同,真是两个时期两重天,这正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啊。

小学的作文 篇3

  今天下午的第二节课是体育课,因为我感冒了,所以爸爸给我写了一张请假条,如果在课上老师叫我们做剧烈运动,我可以不参加。

  老师说这节课的上半节男生去打篮球,女生侧身高体重。下半节男生女生互换。我们男生先在篮球场上跑3圈,这样的运动我还是可以接受的'。然后我们去打篮球,女生去测身高体重。

  这节课练习的是定点投篮,我们先排队一个一个的投。的一次我没有投好,连篮球架都没碰到。第二次,我改变了战术,使用了倒马桶投球法。差一点就进球了。

  接下来半节课测身高体重。我的身高长了一点,但同时我的体重也增加了不少。

  然后老师决的男生的纪律太差了,让我们在太阳底下跑到下课。我心里想着可以用假条了,就摸了摸口袋,发现什么都没有,原来忘记带了。我很不情愿的在太阳底下跑到下课

【小学的作文】相关文章:

小学的时光小学作文11-04

(经典)小学的作文08-01

(经典)小学的作文12-25

小学的作文【经典】01-23

(精选)小学作文04-30

小学的作文[精选]05-22

小学的作文[经典]06-22

小学的作文12-13

等小学作文10-07

【经典】小学的作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