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读书日记合集八篇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书日记8篇,欢迎大家分享。
读书日记 篇1
犹太人的命运太惨了,让我们不禁为他们但忧。为什么有民族歧视?为什么犹太人的命 运如此?
这本书是经典的二战实例。一是讲二战期间,人民受到的灾难大。二是讲安妮一家,范丹 先生一家和彼得的藏匿者生活,这些人每天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天天枪弹雨林。每一次炸弹 爆炸,每个人提心吊胆的,生怕那一棵炸弹会落在这座楼上面。后来荷兰警察发现这个藏匿 处,8个犹太人全部被捕。8个犹太人就剩安妮的爸爸,在以后的日子里,安妮的.爸爸大力传 扬女儿安妮的日记及其中的信息。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不能歧视民族。
读书日记 篇2
《男生日记》是杨红樱阿姨在继《女生日记》后的又一本儿童长篇小说,杨阿姨的作品很多,有校园系列,童话系列,笑猫日记系列,她的作品不但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她的每篇文章的标题也非常吸引人。其中的《男生日记》是我最喜欢看的。在我拿到《男生日记》这本书时,里边的(两个男人)(夜走大雪山)(野人海)(贝多芬和梦露)……等等一下子吸引了我,还有许多标题让我既感恐惧又好奇,一连串的奇思妙想,让我带着探寻向上的心一篇一篇往下看。我被她的故事情节所吸引,着迷。我仿佛身临其境和她一起去探险,时而和她一起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而和她一起分享生活的快乐和无奈,也常常被她的轻松幽默逗得哈哈大笑。这本书描写了吴缅虽然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但是他有一颗乐观坦荡的心。他有一群一起生活了六年的铁杆朋友——冉东阳,精豆豆,鲁肥肥,古龙飞,莫欣儿……他们的精彩趣事都记录在其中。面临毕业,考试,选校,离别,使他从一个小男生成长为一个男子汉的`心路历程。充分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成长的快乐和烦恼。成功地塑造了有个性,有责任心,有冒险精神的少年形象,特别突出了吴缅身上作为当代少年人最可贵的创造力和幽默感的特质。
我喜欢杨红樱阿姨的书,欢迎您来我们学校做客。愿您天天开心快乐!
读书日记 篇3
《安妮日记》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一本小说,作者就是安妮。佛兰克。安妮留下来的日记也就 是所谓的《安妮日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迫害犹太人最佳见证,同时我相信安妮 有惊人的毅力和勇气。安妮日记里让我知道了安妮一家原来居住在德国法兰克福市,纳粹统 治期间全家迁移至荷兰阿姆斯特丹避难。
为了躲开纳粹的迫害,安妮一家躲在密室里,密室 就是安妮爸爸的办公室,度过了两年的隐蔽生活,但是最后安妮一家遭到被捕,只有安妮的 爸爸活了下来。
我觉得安妮死了真是很遗憾,但是她活得很有意义。
读书日记 篇4
1942年-1944年,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法西斯向无辜的犹太人民,伸出了黑暗之手,让原本安逸和谐的犹太民族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时期中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安妮从13岁生日(1942年6月12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1日,她把这本日记取名“吉蒂”。真实地记载了她与家人,以及另两个犹太家庭为逃避法西斯迫害躲在“密室”里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隐蔽生活。在这期间,多亏了他们的4个保护人,不顾自身安危地帮助他们。最终,他们遭人出卖,被德国党卫军和荷兰绿衣警察逮捕,送往“死亡魔窟”——集中营,并把他们的所有财务洗劫一空。最终,三个家庭,8个人,只有安妮的爸爸,奥拓·弗兰克活着从集中营里走出来。安妮被传染上了斑疹伤寒,在集中营里悲惨的死去。她终究没能看到日记公开发表的那一刻。
这本日记,最感人的地方就是“真诚”,安妮·弗兰克对自己的情感,对别人的.感觉都直言不讳。所以,我们从她日记中,可以很真切地看到一位少女真实内心。安妮在日记中对于战争的认识,远远逾越了她的年龄。“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在德国、荷兰,在疯狂屠杀犹太人的行动中,有很多是被纳粹思想冲昏了头的,来自社会底层的工人、农民和商人。把犹太人直接抓进毒气室,在活人身上做实验,扒掉犹太人的皮制作成台灯罩??对犹太人进行惨绝人寰的折磨,杀掉一个种族的人,这是一小部分政客和资本家能做到的吗?
安妮在日记中说道:“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能看到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这句话,不禁让我动容。是啊,只要还有一丝希望的曙光,我们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去期待明天璀璨的日出。
安妮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都能够活得如此乐观,如此充满希望。作为新时代的少年的我们,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就更加应该保持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形态去迎接明天日出的洗礼!
犹太人被一切极尽恶毒,惨不忍睹的手段给折磨,一切,只因为,他们是犹太人。为什么犹太人就要受到歧视?受到这样的对待?这太不公平了。令我气愤的是,居然有那么多的人心甘情愿地为法西斯卖力,做着丧心病狂的事。
种族歧视。这种封闭的思想观念,直至如今,也未完全消除,我希望,人们不是以肤色,而是以品行来评判一个人的优劣。
安妮在生前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她美好的愿望,终究成了现实,虽然她的肉体已飞向幸福的天堂,但她的精神,她真挚的文字,已深深烙刻在世人心中!
读书日记 篇5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我坐在自己的'床上看书,我看的书是老师要求我们买的《森林报》,那时,已经11点了。妹妹睡着在我的身旁。看着看着,突然有人敲门进来。是婆婆,她叫了我一声,我没反应,叫第二声,我才知道。婆婆说:“11点多了,赶紧睡觉了。”我埋着头回了一声:“嗯”。当邻居关灯睡觉的时候,我才发现已经坐在这里读了2个多小时了。合上书,进入了梦乡。
读书给了我们快乐,给了我们知识。我觉得高尔基说的很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要鼓励大家多看一些书籍,学到更多的知识。
读书日记 篇6
能够读到这本书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常常觉得我跟生命中遇到的那些美好的事和物都有着一种缘分。这本书我之前并没有听说过,也没有了解过,完全是为了在亚马逊上凑单的时候找到的。下单的时候是五折,我本来以为这只会是我已经买了的众多的跟旅游有关的书里很普通的一本书而已。可是,当我真正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却收获了很多惊喜。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生活正处于一个低谷期。家人重病,我在工作与生活的失衡之中,苦苦挣扎。工作上遇到瓶颈,生活上遇到经济困难,家庭也因为我的各种烦躁而不得安宁。很长一段时间,我处于一种非常焦虑,缺乏安全感的状态。晚上经常不敢睡觉,怕有人入室抢劫,怕半夜有人摸进门偷东西。入睡后就做噩梦,梦到大蛇,梦到鬼,梦到车祸.......30多岁的我看起来像个臃肿的50岁大妈,两眼无光,一脸油腻。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头一直压着的大石头忽然就松动滚落了。
我需要的只是专注,制定一个计划按部就班来做。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口头谈论自己希望去做什么,但如果我们不能按照计划来做或者创建一个实现目标的路线图,再多的梦想都没有意义。
只要会说话就会写作。
阅读会引发思考,思考引发写作,学会写作是人类最重要的成就。
人们有时候会忘记,人类与生俱来就有能力去克服那些最令人难以置信的障碍,实现崇高的目标。
这些一针见血,或者说特别妥帖的话让我倍感亲切,我知道,这正是我这个时候需要看的书,这是一本对的书。我从这本书里知道了要达到一个跟现实相差太远的目标是需要奋斗路线的。有时候我们很多人只是空有梦想,空有一腔热情,却对如何能达到目标感到一片迷茫。或者可以说,我们很多人不是缺乏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能力而是缺乏清晰的前进路线。比如高考,特别是80年代的高考,是真正的百里挑一。但是仍然有那么多人,在条件非常贫乏的情况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非人的努力,最后通过了高考,考上了大学。这就是因为他们有一条非常清晰的路线可以走,按照考试的参考书,按照学校安排的课程,按部就班地努力,跟着大家的脚步一起往前走,除了努力啃书他们不用费心去寻找正确的方向,规划正确的路线。可是,大学毕业后,很多人并不能做出杰出的成就,不是因为他们丧失了当初考大学时的韧劲,而是因为他们空有理想而不懂得规划路线,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于是很多人,曾经的天之骄子,最后也就平凡了一生,或许一生安乐,或许碌碌无为,郁郁而终。
这本书本身也是一剂“神奇药水”。在书中唐一直在寻找一种“神奇药水”这种药水能让他快乐。最后他发现“神奇药水”其实就是生活本身:过有意义的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真是来源于生活本身。
而其实,这本书就是很多人在生活中一直寻找的,能够打开梦想突破口的“神奇药水”。唐37岁时因为膝盖被严重损伤,不能工作,失去家庭,心灰意冷,自杀的念头一直萦绕着他。就是那时因为看了一本关于杜鲁门总统在40岁时从无名小卒变成伟大的政治家的书,让他有了继续念书,上大学的想法。他最终犹豫着去学校里报了名,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开始了他的新生。从获得高中同等学历开始一直到进入哈佛法学院,他用了4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他要面临多次膝盖手术,要赚钱养活自己,要上夜大获得高中同等学历,要去学高深的经济贸易学,一年选7门课,还要保证每门课都是A......光是这一段经历说起来就是一段传奇,更别提后来在法学院的艰难求学,攻克艰深学术知识的经历;更不需要提在他57岁时每天以40公里的`速度徒步8000公里横穿美国的壮举。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真实地发生了的事情。而这个如今已经70多岁的老人还在继续写作,继续在他的律师协会里服务大众。
对于正在寻找人生突破口的我来说,我与这本书的际会就是我需要的“神奇药水”。如果一个人有着坚定的目标,明确的方向,能够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再加上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信念,就可以做成任何事。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想办法解决,身体不好就去治病,病好了继续写作,没有钱就去赚钱,一边赚钱一边继续向目标迈进,只要还活着都不是放弃的时候。永远都还不是努力晚了的时候。
人生那么长,如果我们有幸能够活那么长,那么何必去计较哪天才能实现目标呢?况且,目标本身不应该是目标,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追寻更多的养分,更多的收获才是目标。如果每天都有所收获,有所长进,那么每天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有什么理由让今天虚度呢。
强烈推荐大家一起看《步行者日记》,这真是一本好书。
读书日记 篇7
犀利的思想与凝练老辣的语言融为一体,撕开其潜意识里面的自私,冷漠,懦弱等变态性的劣根心理,使他们在惶惶不安之中受到灵魂的.折磨。
狂人的确是一个迫害狂患者,惧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但作品的主旨并不是要挟下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纪实文学,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几千年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因而作品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是一个站在时代前面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是一个勇于向传统世俗社会挑战和反封建民主主义象征形象。他的超前思想认识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在那个变态的社会里,狂恰恰是现实的不狂。
读书日记 篇8
这个寒假里,我和妈妈一起读了《我要做个好孩子》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金铃和她的爸爸、妈妈、同学、老师之间以及中考的故事。
读完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许多好孩子身上的优点,我从金铃身上知道了各种好行为。比如:助人为乐、爱护动物、关心同学……,这些金铃都做到了。比如:《最后一个儿童节》里金铃关心同学、《我可以养蚕了》里金铃爱护动物、《获奖专业户》里为妈妈争光、《老师病了》里关心老师……。我觉得金铃太值得我们学习了,与她比起来,我觉得我做的还不够。不过,我有信心做的和她一样好。好事先从一点一滴开始做,比如:1。洗完手及时关闭水龙头2。定期给楼下小树小草浇浇水3。同学有困难积极帮忙4看到有人摔倒,帮忙扶起……,只要我持之以恒,肯定能赶上金铃。
读完这本书,更让我知道了做人要充满爱心,懂得每时每刻都为他人着想。比如:1。你高兴时别人正在伤心,你要去安慰她。2。被人不小心弄坏了你的东西,你要去理解他。这些金铃都做的非常好,我决心也要做的'和她一样棒。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爱里面的主人公,是她让我知道好孩子是多么重要。最后,我祝金铃考个好成绩。
【读书日记】相关文章:
读书的日记05-06
读书的日记07-21
暑假读书日记10-22
有关读书的日记08-21
爱读书的姐姐日记01-02
读书日记三篇10-03
【精选】读书日记3篇11-22
读书的日记4篇01-09
读书的日记15篇11-22
关于读书的高中日记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