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四年级数学日记合集八篇
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要结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日记8篇,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
五一期间,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
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
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
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
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
星期天上午,我和爷爷到藕塘的药店里买了两盒药片——胃尔舒
两盒药一共44元,一盒22元,爷爷付给她一张50元,营业员找给爷爷6元。
找好钱后,我用小数加、减法核算了一下。爷爷还可以这样付:
1.先给营业员40元,再付5元,找1元。
2.如果爷爷有零钱,可以先付40元,再付4元。
通过这次陪爷爷买药,我知道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日记5
我的数学测验常常得100分,其他同学问我有没有什么窍门,我告诉他们,我有一个“改错本”,它帮了我的大忙。
过去,作业本或测验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只看老师打的等级或分数,从来不考虑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么改正?结果每次测验,不是这儿错点儿,就是那儿错点儿,总是得不到满分。有一次,我的.数学老师对我说:“我们学习知识要真正学懂知识,不能只看等级和分数,题目做错了,应该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建议你们每人都准备一个改错本,把错题的类型抄下来,找出错误的原因,并且认真订正。”从此以后,我就准备了一个小本子,只有掌心那么大,在小本子上面端端正正地写上三个字“改错本”。
每当作业本和试卷发下来时,我总是认真分析,并把错题抄在“改错本”上,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在错的地方用红笔标上记号,并认真订正。例如,我在学习解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我的“改错本”上是这样记录的。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新闻,说是人的心脏与人的拳头是一样大的。今天,我就来量一量自己的`拳头,也好了解一下自己的心脏多大。可是我们的拳头是不规则的物体应该怎么量呢?我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借助水来量,因为在我们实践课上借助水量过土豆呢!
我找了一个地面半径为4厘米,高9厘米的空心圆柱,我在里面放满了水,然后把拳头放进去,水面立刻上升,我再把拳头拿出来。水面立刻从9厘米降到了4厘米,我再用“4的平方×3.14×(9—4)”得计算求出了自己拳头的体积,约为251立方厘米。
我测完拳头体积之后,还不能确定是不是正确,于是我又用了一个实验来证明,结果算出来是250立方厘米,与上次算出来的相差不大。
这个实验告诉我,只要自己敢于去探索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实践出真知!”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4
今天早晨,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奥数课。“叮叮叮……”老师满面春风的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老师对我们说:“我先考你们一道题:两个整数相除得商是12,余数是26,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与等于454,除数是多少?我在读一遍,两个……”。我拿到题目后,心想:这道题被除数是多少都没有怎么求除数呢?但回忆起老师常说画线段图是解应用题的.法宝。我为何不试一试呢?于是,我便开始画图:先把除数做为倍数,被除数是除数的几倍多26,再画商与余数。哦,原来是与倍问题。算式是:(454—12—26—26)÷(12+1)=390÷13=30。
我想:我们学过了用x计算的方法。我先把文字的算式写出来。除数×商+余数+除数+商+余数=454,然后再把除数设成X,算式为:X×12+26+X+12+26=454。我先把12与26先减掉后就剩下被除数与除数,然后因为被除数里有个余数。我就再减掉26,这样被除数÷除数就等于12。除数是30。用算式表示,就是:X×12+26+X+26+12=454
X=(454—12—26—26)÷(12+1)
X=390÷30
X=30…………除数
我把两种方法一口气说完。大家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我心里乐滋滋的。这堂课真有趣。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5
3月10日 星期三 晴
星期六上午,我和妈妈、姐姐去亮山公园玩,一棵大树映入我的眼帘。妈妈问:“欢欢,你能量出这棵树的高度吗?”“行,用一根跟它一样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长度。”妈妈反驳道:“哪来那么长的竹竿?”“我……我……”我挠了挠头。忽然瞥见地上树的`影子,一个念头从我的脑子里闪过:对了,老师不是刚教过比例知识吗?我兴奋地说:“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满脸疑惑:“怎么求?”“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长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长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就能算出这棵大树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说。
因为我平时喜欢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总是带着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长度是0.52米,他们的比是:1.56:0.52=3:1,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这便是大树的高度了。妈妈和姐姐看着我,直竖大拇指。我乐呵呵地想:数学真有用!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6
x月10日星期三天晴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7
五一期间,我和母亲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
母亲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
母亲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
母亲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
听了母亲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8
就在今天,我跟着母亲去菜场买菜。母亲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母亲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我边走边看,来到蔬菜区。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在卖白白嫩嫩的新鲜蘑菇。我想:家里还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汤吃。于是,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买几斤呀?”“阿姨,我只要买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减3.5等于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张20元钱的'纸钞了给阿姨,并提示她还要找我16.5元。我又来到肉类区,看到一个叔叔在卖肉,便问:“叔叔,条肉多少元一斤元一斤。”“那我买一斤。”我又想减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递给了那个叔叔。
当我从菜场出来,母亲看到我手中既有荤又有素和6.5元时,笑着对我说:“学会买菜了!”
通过这次考验,我感到我们的生活中躲藏着许多数学奥秘,学会数学的本领真的很重要。而且,我们应该不骄傲,要努力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才能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
【四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精选四年级数学日记3篇03-19
四年级暑假数学日记五篇02-22
学生数学日记07-29
【实用】四年级数学日记3篇03-21
【推荐】四年级数学日记四篇03-18
【热门】四年级数学日记三篇04-03
【实用】四年级数学日记三篇03-05
【必备】四年级数学日记四篇11-16
关于四年级数学日记三篇03-08
【精品】四年级数学日记4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