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体裁作文>日记>春节日记

春节日记

时间:2024-07-27 10:14:57 日记 我要投稿

【精华】春节日记范文集合六篇

  一天又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一篇日记了。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日记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春节日记范文集合六篇

春节日记 篇1

  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是在乡下奶奶家过的新年。

  大年初一的早晨五点多,当我还懒洋洋地窝在床上的时候,就听到一帮小朋友叽叽呱呱地到奶奶家拜新年。我和堂弟赶紧爬了起来 , 穿上新衣服、新鞋子 , 拿上奶奶准备的红袋子出去拜年。

  哇 , 外面真漂亮 ! 各家各户门上都贴着红红的春联 , 见到的每个人都穿着漂亮的'新衣服。

  乡下小孩子们拜年不需要拿任何礼品, 三五结群挨家挨户拜年, 只要背一个书包或拎一个手袋,到人家门口 嘴巴甜甜地来一句 :“恭喜发财”、“拜年拜年”就算拜过年了,屋里的大人 就将早已准备好的瓜子、糖果、糕点满满抓一大把放进每个人的袋子里。

  一开始,我和堂弟跟在其他小朋友屁股后面跑,也不好意思说恭喜发财之类的话,跑了约有 4、5 户人家后,我和堂弟的胆子渐渐地变大了,到人家门口也大声嚷嚷起来:“恭喜发财、恭喜发财”,主人很高兴的拿给我们糖果。大约拜了 1 个小时左右,我和堂弟的袋子就装满了。看着五颜六色的糖果,我和堂弟忍不住吃了一颗。啊,真好吃!

  也许,你也未见过这样的拜年风俗,不过你只要想一想,十几个拎着大塑料袋的小孩子到各家拜年的情景就甚是有趣!当时很想为可爱的小朋友们拍张照片,可惜照相机没有带到奶奶家,今年的拜年仪式已经结束,看来要等到20xx年了!

春节日记 篇2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许多地方都有了新年的气息,小孩子们放鞭炮,不知有多热闹!

  当然我也不例外:我想爸爸妈妈要钱来买鞭炮,喝着新年的气息,我高高兴兴地放起来,“咚咚,咚咚”我大声叫起来,“新年好,我祝大家新年好”妈妈看到了我,微笑着对我说:“子涵,过新年很高兴吧,明天我们去一个好地方来放鞭炮,好不好!”“好好”我大声喝道。

  到了晚上我兴奋得睡不着,心想:是不是全班同学也很兴奋呢。是不是老师们正很舒服的在享受这个快乐的'新年,不在辛苦工作呢。

  现在我真诚地向大家说:新年快乐。

春节日记 篇3

  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春节了,春节是团圆的日子,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今天我一大早就和妈妈出去置办年货。

  妈妈以为晚些买年货人会少一点,但到了商场,场面还是很壮观,偌大的商场上一下子变得很小、很拥挤。人们摩肩接踵地在商场里东奔西走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一片繁忙的景象。妈妈手里拿着长长地单子,上面列出了自己想要买的东西,因为怕自己忘掉了什么。我还以为只有她才会写“购物单”,购物的`人人手一张长长的单子,看来妈妈置办年货还是很有经验的,我得好好和她学点什么。

  妈妈买的东西可真多,我们在商场里逛了一上午才买得差不多了。转头一看购物车,好家伙!柴米油盐酱醋茶、瓜果蔬菜和一些锅碗瓢盆堆成了小山。排队的人拍成了长龙,我们等啊等,终于到了我们。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飞快的把东西往收银台上放,我们累得满头大汗,看来买年货还是个体力活啊,怪不得还要带我来!

  买完了东西,我们回了家。新年的气息越来越浓了,在路上,过往的车辆上都贴上了小春联,路旁的商店上都挂着红灯笼。小区院子里还有很多小孩子在玩鞭炮。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真期待明天的春节啊!过了春节,我又会长大一岁,我喜欢过春节,就是因为我喜欢充满年味的氛围!

春节日记 篇4

  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红对联,大街小巷都挂起了红灯笼,到处呈现出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节日景象.

  除夕那天,我们每个小朋友早早穿上了新衣服,显得精神焕发,奶奶夸我真帅气,妈妈准备了一桌美味可口的年夜饭,有我最爱吃的红猪肉,大龙下,小炒鱼……我们一家人坐在大圆桌四周,大家互相敬酒,互相祝福,我端起酒杯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的。祝爸爸妈妈工作胜利,万事如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祝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们还了我好多压岁钱,我的心乐开了花,感谢他们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家。

  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一起到院子里放烟花,我一手拿点燃的线香,和爸爸一起点燃着烟花的导火线,屯时只听到一声“嗖——”烟花飞上天空炸开了,有的绽放出五彩缤纷的花朵,有的拼写成各式各样的美丽的图案,还有的像一个个漂亮的降落伞,绚丽多彩的烟花照亮了天空,我们兴高采烈地喊着,欢笑着……

  放完烟花,我们回到屋里,坐在沙发上收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的节目逗得哈哈大笑。

  一年中,就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明天,我们又长大一岁了。

春节日记 篇5

  正月初一,也是20xx的2月10日。这是一个令人期盼已久的日子,然后你们明白是什么节日吗?哈,答对啦!就是春节。

  这一天里,我们一家去了我小爷爷家。小爷爷做了许多家常菜,如:麻辣黄瓜、鸡肉、猪蹄……这些菜吃得我大饱口福。在小爷爷家,我还结交了许多新朋友。之后,我又去了小姑家,到了那里,正好小姑家在放鞭炮,“噼里啪啦”地,可热闹了。放完了鞭炮,然后我和新朋友们一齐玩过家家,可能别人觉得我这么大了还玩过家家,很幼稚。可是,我认为人的快乐是无可限制的,玩过家家为什么不能够呢?

  该吃饭的时光了,一大家子人坐在一齐谈笑风生、聊家常,可开心了。然后吃完饭,我们小孩子一齐放烟花,那烟花可漂亮了,五颜六色的`。

  可是,完美的事情不会长久,我就要回家了。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朋友们。可是这天发生的事我永远会铭记在心里。

春节日记 篇6

  近年来,每逢春节便刷爆社交网络的返乡日记,道出的不仅仅是凋零的劳动力、解体的乡规民约、高昂的娶亲负担这些表面现象,浓郁的乡愁背后,实际上是当代中国人集体面临的现代化困境。一篇又一篇的返乡日记,记述的是残留的小农经济形态解体过程中的乡村巨变和个人蜕变。而这些看似无意识的自然流露,背后却有文化的深层推力。文化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习惯、性格特征、处事风格,而这些都可以在历史回溯中窥探其奥秘。

  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大地饱经沧桑战火,但没有像其他任何一个古文明发源地那样分崩离析。因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深深植根于寻常百姓家,得到代际传承。中华文明能够躲过岁月的刀斧、能够抗击少数民族的金戈铁马,其答案就在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中。中国有着长达数千年的农耕经济形态,农耕文明早在黄河中游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形成,人们逐水而居,春播秋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从肥沃的土地中收获上天的馈赠,过着与游牧民族饥饱不定、奔走疲惫的迁徙生涯截然不同的富足生活。当农耕经济逐渐推广到整个中原大地,儒家文化也日渐从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文化便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得到深化和扩充,并由上至下推行,深深渗入到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外化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和琴棋书画诗酒花,从而演绎出数千年来稳健发展的人情百态。

  所以说,天人合一、尊老敬上、友善勤劳、守旧谨慎、善恶报应、祖宗家法这些传承数千年的文化观念,是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在根本上都是由农耕经济形态决定的。农耕经济形态决定了传统中国人的存在样态,决定了传统中国人的处世风格,也塑造了传统中国人的国民性。

  然而,社会意识观念必须适应社会存在,否则就会制约社会的经济发展。当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农耕经济形态下的中国,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已经席卷着我们进入现代化社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适宜传统农耕经济形态的中华文明已无法完全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而文化的滞后性必然导致这样的情形出现: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当代中国人不得不遭受从传统文化观念和生活样态中撕离出去的苦痛,在旧观念与新常态格格不入、新观念尚未形成确立之际,难免陷入传统性与现代性所构成的两难境地。

  因此,如何审视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交锋,不仅关系个人的安身立命,更关系国家的长远发展。如果固守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样的“遗老”不仅难以在现代工商业活动中收获事业成功,也难以在新旧价值观念的现实冲突中求得心灵安宁。如果全盘抛弃传统文明,生搬硬套西方国家在他们的传统文明基础上生发演绎的现代文明,那不啻于邯郸学步,会使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我们成为无根浮萍,随波逐流,沦为附庸。

  所以,理性清晰地思考传统文化,慎思明辨地融入现代发展,做出恰当的判断和抉择,我们才有可能走出现代性与传统性交织而成的圈牢。

  (摘编自20xx年2月24日光明网《光明时评》)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返乡日记记述的是村庄的沦落和个人的乡愁,但这种看似无意识的自然流露背后,却有着文化的深层推力。

  B.中华大地饱经风霜却没有分崩离析,是因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并代代相传。

  C.中国有着长达数千年的农耕经济形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的巨变宣告了小农经济形态的彻底瓦解。

  D.农耕经济形态从根本上决定了友善勤劳、善恶报应、天人合一、守旧谨慎、祖宗家法这些传承数千年的`文化观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使中华文明躲过了岁月的刀斧、抗击了少数民族的金戈铁马,绵延发展了几千年。

  B.儒家文化在汉武帝时期得到自上而下的推行,从此开始影响普通百姓的生活,并形成了稳健发展的人情百态。

  C.浓浓的乡愁背后,是当代中国人集体性的现代化困境:传统的中华文明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D.社会的意识观念如果不能适应社会存在,不仅会对个人的安身立命造成阻碍,也会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形成制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文化的滞后,在现代化背景下演进的传统中华文明,让当代中国人陷入旧观念与新常态格格不入的两难境地。

  B.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已制约了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

  C.传统中国人的存在样态,传统中国人的处世风格,乃至传统中国人的国民性,归根到底都受制于农耕经济形态。

  D.只有抛弃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才能在现代工商业活动中收获事业成功,并在新旧冲突中求得心灵安宁。

  试题答案:

  1.C

  2.B

  3.D

【春节日记】相关文章:

春节的日记11-22

春节拜年日记11-12

过春节的日记11-25

春节主题的日记01-12

春节过年日记10-13

关于春节的日记11-08

【精选】春节的日记15篇03-05

关于春节日记04-02

有关春节的日记大全11-05

春节初一的日记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