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八月迷情》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月迷情》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月迷情》观后感1
音乐来自于生活,善于聆听是上天赐予你的礼物。
音乐神童?什么是音乐神童?我觉得音乐神童是上帝赋予它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善于观察、聆听的心。是,生活无处不在,音乐也无处不在。生活中琐碎的事情,喧嚣的环境,坎坷的经历会让人沮丧、厌恶、浮躁。静下心来,不要急躁不要颓废,听那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像不像马林巴清脆的阐述?听那生活挫败带来的沮丧像不像大提琴低沉的述说?听那人生的变化无常像不像萨克斯的深邃沧桑?音乐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带着复杂的情感首先陶醉了自己。这便是我脑海中想要的音乐。
音乐是纯净的。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是一部不现实的电影,远方的人怎么会听到你的音乐,又怎么会那么巧合的相遇。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这不是巧合,是必然。正是因为他们这份单纯的执着,这份纯净的音乐力量支撑着他们,才会有这样完美的结局。我相信,只有真正喜欢音乐的人才会彼此吸引,彼此惺惺相惜,不需要任何言语,只需要一个眼神便能看懂你这颗为音乐而感动的内心,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体会啊!从音乐中散发的醇香会包容你整个心扉,是醉了嘛?对,就是醉了,在音乐的世界里醉的不省人事。
音乐可以使人坚强乐观,是一种信念,一种执着。
他从来不曾放弃等待父母的出现,从来不曾消极的面对生活,在他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一个像太阳一样强大炽热的信念,温暖着这株小向日葵乐观健康的成长,不肯向命运的考验低头。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一幕场景,每当小主人公沉浸在音乐的美妙中时,脸上都会浮现令人着迷的笑容,我被他的笑容深深卷入音乐的海洋不能自拔。这个时候总会有暖暖的阳光出现,这抹阳光暖化了我的心,湿润了我的眼眶,不能言语,生怕一张口便破坏了这份和谐的感动。
音乐是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
影片中有这样一类人,因为金钱而忘记音乐的本质,忘记那颗会感动会跳跃的心。或许曾经有这么一颗纯净的心热爱过音乐,但是最终沦落为生活的'奴隶,现实蒙蔽了它的光芒,成了一个丢了心的行尸走肉。他们用音乐谋取自己的物质需求,在过度追求物质的同时也逐渐漂离出音乐纯净的世界。又有多少人经得起世俗的诱惑和享受?又有多少人是真心在追求音乐的本质,热爱艺术的纯粹而痴狂?我承认我做不到,除了热爱音乐我还热爱我的家人,我想让自己足够强大和坚强,这样才能保护我爱的家人。在被社会侵蚀的同时我只能让自己对音乐的那份热爱不至于消减。“你喜欢音乐嘛?”“胜过食物”。这是小主人公的回答,很感动,很励志。我一直认为,任何变了质的音乐都不会是艺术的巅峰,都不会创作出纯艺术的经典。因此他才能有如此惊人的天赋和灵性,才会创作出让灵魂颤抖的音乐作品。
《八月迷情》观后感2
影片是美国产的,抛弃了往常的男女一上来就一通肉搏乱啃的惯例,居然拍得很文艺,即使仅有的一段床戏也是点到为止,尤其男女主角接吻的那段让俺悄悄惊叹:国内有哪个导演能拍出这么唯美的吻戏?下来是影片的简介和观后感。
一个玉雕雪塑一般美的十一岁小男孩在孤儿院的每个日日夜夜都能听到神奇的音乐声。这音乐可以来自任何一个地方,有时候是清风拂过的麦田,有时候是丁玲作响的风铃,甚至聒噪的人群、繁闹的大街。随便什么在我们常人看来惨不忍听的声音,在男孩的头脑里都可以变成美丽的音符,并且让他深深陶醉其中。周围的人都很奇怪,从来没见过父母的小男孩竟然声称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并且说爸爸妈妈每天通过音乐跟他交流。人们哪里知道,这孩子是一个比千年开一次花千年结一次果的人参果还稀有的音乐天才,莫扎特一般的神童。为什么?大约因为他来到这个世界的过程非同一般美轮美奂。十一年前,一个高贵美丽的在上流音乐会拉大提琴的女子和一个驻唱下等酒吧的男子,因为共同的音乐情愫而一见钟情并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之后,因为女孩父亲的阻拦,两个相爱的情侣十年间竟然再没见过一次面,虽然两人一直苦苦地寻觅着彼此。女孩后来生下了他们的爱情结晶,却被父亲送去了孤儿院还谎称夭折了,这就是本片的主人公那个音乐小天才。
所以说影片真的相当神奇,两个不同类型的音乐人的结合竟然就创造了那样一个音乐神童,从来没摸过吉他,居然一搭手就拨出了美妙的琴音;刚知道do re me fa so就谱出了让最著名的音乐教授们倾倒的曲子;而更为神奇的是,小男孩竟然通过自创的《狂想曲》将分隔十一年的父母穿针引线到了一起,有点冥冥中自有注定的意味,让人惊叹!最后一组镜头,小男孩在上千人的音乐会上亲自指挥演奏他写的《狂想曲》,他从未谋面的爸爸妈妈在音乐的指引下终于聚在了一起,两人执着彼此的手,泪眼迷离,而又会心地微微含笑,将目光投向台上的小男孩,我们可爱的如天使一样的小男孩心灵感应般猛然转身,然后,六道目光交织到了一起,一切仿佛都通了,都不言而喻了——他们明白了,他就是他们的儿子;而他也明白了,他们就是他的爸爸和妈妈,尽管三人从未明说过,甚至爸爸并不知道儿子的存在,儿子也不知道爸爸妈妈长啥样。
《八月迷情》观后感3
昨天终于把某人的八月迷情看完了,就在某人在卡拉OK里腐坏的时候。听了某人的主意,使劲地拍了几下,DVD盒果然不负众望地打开了,哎,省去了偶一番折腾。没听某人的话在公司看,不然眼泪汪汪真是太丢人现眼了…
八月迷情,AUGUST RUSH,很煽情的文艺爱情片,故事情节其实比较老套,男主人公是乐队吉他手加主唱,女主人公是知名小提琴手,俩人偶尔遇到一见钟情却因为女主人公父亲的阻挠而错过。更可气的是她的父亲因为害怕名誉受损而谎称女主人公的孩子在车祸中丧生,其实是被他送掉了。
十一年间在男孩之家里,小男孩倍受欺凌,却从来没有丧失过对父母的信任,他坚信他们一直和他在一起,也坚信他们一定会来找他。最可贵的是小男孩极具音乐天赋,任何声音在他耳朵里都是跳动的音符。在长久地等待之后,小男孩决定离开男孩之家到纽约去寻找他的父母,并且相信音乐可以让他们重聚。
而这时因为失去爱情而丧失了继续演奏和歌唱动力的.男主人公在芝加哥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女主人公也放弃了演奏在旧金山音乐学院当老师,过着表面上平静的生活。当女主人的父亲在病危时告诉女主人公她的孩子还活着,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对孩子的思念令她发疯似的寻找男孩的下落,同时也激发了她内心深藏的对音乐的热爱。
男主人公巧遇当初乐队的队友,面对朋友们的职责和质问,他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并最终明白音乐一直是他的梦想,无论发生任何事,哪怕是不好的事情都不该放弃音乐。当男主人公来到纽约演出在街头巧遇因为种种机缘而可以举办个人演奏会却因为害怕坏事发生不敢去的男孩时,男主人公惊叹男孩的才华,也把自己亲身的体验告诉男孩,要坚持自己的音乐,无论发生任何事。
影片的高潮在公园演奏会上,女主人公和男孩同时受邀演出。()当初男孩只是单纯地想让很多很多人听到来找到他的父母,但是男孩谱曲并指挥演绎的交响乐狂想曲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人们为之而疯狂。而这时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终于在音乐声中重逢,当他们来到男孩身后,男孩回过头来,他们相视而笑。
从头至尾,动人的音乐都穿插其中,让人回味无穷。小男孩眼神中流露出的对音乐的痴迷和他出色的吉他弹奏更是让人久久不能忘怀。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不需要任何言语而可以直抵人心的语言。
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坚持和梦想的故事。只要坚持,梦想就会实现,幸福也终会来临!少年犯观后感红色故事汇观后感叶问观后感
《八月迷情》观后感4
影片一开头,有一段非常触动人心的独白:“听,你听见了吗?那个旋律,无论到哪我都听得见,它在风里,在空气里,在光线里,它无处不在。你只需敞开自己的心扉。你只需,去聆听。世人不停践踏你的梦想。但我相信那些旋律是真的。就像有些人相信童话是真的。”这段独白来自于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伊云,他是孤儿,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寻找亲生父母,一个是实现音乐梦想。
故事要从十二年前说起,那是一个星光满天的夏日夜晚,大提琴手拉娜和吉他手路易斯不约而同地被一位路人的演奏所吸引,在音乐的指引下,大提琴和吉他也能充满浪漫地弹出完美的和弦,于是两个灵魂毫无保留地相爱了。天亮分别之前,拉娜和路易斯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却没有如期的再次相聚,拉娜的父亲不允许女儿做任何自毁前程的事。经过那一晚,拉娜肚子里有了一个孩子,父亲当然不同意生下来,可拉娜坚持,随后在父女之间发生了一场争执,拉娜起身离去,不想出门遭遇车祸。待拉娜在医院中醒来时,她从父亲那里得知已经失去了肚子里的孩子。可其实,孩子一出生就被拉娜的父亲送进了孤儿院。从此,本应幸福生活在一起的三个人,却天各一方。
这部电影,你很可能会因为这一段序幕化的背景故事而认为它是一部爱情片,但看到后来,你将会发现,它所呈现和表达的是亲情,还有冥冥之中牵动命运的音乐,是音乐将他们汇集到一起,他们重合,相遇,走向最美好的人生。伊云继承了父母的音乐基因,他有一双灵巧的耳朵,聆听这个世界,聆听城市喧嚣的美妙合声,当他第一次拿起吉他,就能心电感应般的拨动琴弦,这是多么神奇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着,它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屏障,主宰人的心灵,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影片的'最后,伊云站在舞台弹奏出了独属于他的心灵乐章,这种由爱而发的情感被拉娜和路易斯捕捉到,他们再一次不约而同地受到音乐的牵引走到一起。不论何时,只要爱的信念还在,那些在茫茫大海中走失和离散的亲人,终将有一天还会相会聚首。当小男孩伊云接到信号感应似的回头凝望时,他看到拉娜和路易斯手牵手望着他,幸福荡漾在他们的脸上。
在《八月迷情》这部影片中,对白精炼极简,音乐贯穿始终,它为观影者打造了一个如梦似幻的音乐空间,却有着现实生活的留白,一如电影当中说的那样,周围都是音乐,只要你去听。生活中随处都有感动,只要你去爱去感受。
《八月迷情》观后感5
昨夜看了一部有关声音、音乐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被遗弃的白人小孩,怀着被父母找到的希望,逃过一家又一家的福利院,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剧中幼小的身影穿过一条又一条的街道,漫无目的的随着音乐寻找着,只期望被找到。饥饿与困境,并没有磨灭他的纯真、善良,在他的世界里音乐是他快乐的源泉,甚至音乐无处不在,经过田埂时风过麦穗的沙沙声;走过街道时,汽车的鸣笛声;路过下水道时,雨滴落的叮咚声;风起时的呼呼声;哗啦啦的雨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编织成了一首首美妙的音乐,在身边、在耳边不断的演奏着,澎湃美妙的音乐带给他无与伦比的快乐,只有在听着音乐时,稚嫩的脸上才会有天真的笑颜。
他并不是被父母遗弃的小孩,只因人心自私的欲望,悄无声息的被自己的亲人外祖父遗弃。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他存在的小孩,在被别人问及想改什么样的名字时,思绪片刻后,“被找到”脱口而出,这份渴望被找到的愿望,这份这份简单执着的愿望,让我感动莫名、心酸莫名。当他停顿在一偶,看着同龄的人朝父母怀抱飞奔时,被父母疼爱时,那种渴望爱的眼神,让我心疼痛莫名,真想也给他一个满满的拥抱,此时热泪也从眼眶流了下来,原来我并不是麻木的,至少还有泪。
母爱是伟大的,被遗弃小孩之母,在经过12年之后,依然感受到他的存在,让我更加坚信,母子之间的天性,是时间、空间也无法阻隔的,在被病重的父亲告知她的孩子还存活在世上时,她激动的心情,她语无伦次的言语,她因死板而又不近人情的找人流程,痛哭、怒骂福利院工作人员的行为,那份迫切希望见到孩子的心情,无不彰显她的那份母爱。
命运让我不得不感叹,它有着一股神秘莫测的力量,让应该相遇的人相遇,让相遇的人在挫折、失落中等待,在等待中死亡或重生,直至他们的力量冲破命运的围墙。命运捉弄着、摆布着人,就像给你一道题,提示着开始,由你选择过程,结局是由过程而得来的。在剧中父母之间的`爱,也是感动着我的,分离后12年,却始终爱着彼此,父亲为母亲放弃了自己的音乐之梦,或许这种方式太极端了,但却更加能理解他们之间的爱。拥有父母音乐血液的小孩,继承了父母的音乐天份,更甚于父母,成为一名音乐神童。世界著名的音乐学院挖掘了他的天份,在惊叹的声浪中,他们想到了要为他开演奏会。并邀请了著名的音乐家,其中包含了他的母亲。在命运交错间,他与他父亲先相识了,父亲暗暗的鼓励了他,并让他不畏艰难的参加了属于他自己的演奏会。
演奏会,他、他母亲、他父亲相遇了……
剧中美妙的音乐,让人感动,让人快乐。错综复杂的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或许它只是一部电影,却包含了人生的各种感情,亲情、友情、爱情,似迷似雾。
【《八月迷情》观后感】相关文章:
情的作文600字10-19
同窗情作文300字10-25
同窗情的高一作文11-07
鑫逸-山城竹马情作文02-28
情的作文400字4篇04-12
情寄春节作文03-24
【精选】同学情作文300字4篇02-04
实用的情系作文500字三篇03-21
八月份工作总结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