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春节习俗的作文1000字六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习俗的作文1000字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习俗的作文1000字 篇1
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跳钟馗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中国人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温州人有去自己的信教虔诚祈祷,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与家人一起获得幸福。其中,多为佛教。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钟馗、秦琼、敬德)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傩舞跳钟馗、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过春节,燃放爆竹,在门窗上张贴字画祈福、装点居所,是这个节日最普遍的习俗。
春节习俗的作文1000字 篇2
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春节的开端大约是在腊月二十几吧,一过腊月二十,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孩子们也陆续放了假。欢天喜地的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象。
早晨,家家户户忙开了。人们在门上贴春联。 “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 “ 福 字还要倒贴,就是 福 到的谐音,。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贴完了春联,人们纷纷在大门口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这红灯笼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孩子们便跑到大街上看陆陆续续来往的行人,这些人可不是走着玩的,他们有的.手里拿着谷子秸秆,有的拿着鞭炮,还有的手里拿着香和蜡烛,他们是要去祖坟上放炮,把老爷爷奶奶请回家过年,这只是一种形式,用来表示对逝去老人的哀思,放完炮后拿着烧着的香便回家了,到家后把香插好就开始上供了。妈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吃完饭后,一家人齐聚一堂开始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了,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
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上空。孩子们和大人们都要看到很晚才去睡觉,那是在守岁。
第二天,天没亮,人们就要起床包饺子,听老人们说,还不能闹出大的动静,不能大声说话,我也不知道那是为什么,挺神秘的。不一会,天亮了,大部分的人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 “噼噼叭叭”,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你看,那些年轻的叔叔、阿姨,还有哥哥、弟弟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走着走着,他们来到老奶奶家。叔叔一见老奶奶就像跪下给老奶奶磕头,可是被老奶奶拦住了!“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来块吃点瓜子,抽根烟!”“不用不用,我不抽烟!”。拜完老奶奶家,他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
迎来送往十几天,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点花灯、放烟火、玩龙灯、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打腰鼓,尽情宣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色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得花花绿绿的,“礼花”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天空顿时变得五彩斑斓,那微弱的火药却像七彩花一样绽放着。可好戏不长,“礼花”从天空中慢慢变淡,变淡,直至烟消云散;那边,一股冲击般的银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喷着,喷着。落下的便义无反顾跳出了银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万从空中掉落,给人极美的感觉;“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震耳欲聋的响声一定是鞭炮!那热闹的的声音,也足以给20xx增添许许多多的喜庆了。
那边暖烘烘的,旺火烧了起来,而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滚,好像在呼唤着什么,也好像在喜悦地跳舞。人,物,中国,将春节愈演愈烈,带来了20xx的新气象!
一眨眼到了年正月十七,春节就结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纷纷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了。
春节习俗的作文1000字 篇3
我的家乡就在苏州,乡俗和大家熟知的也差不多,唯一与众不同的是每年我们十几家亲戚会从全国四地赶来,聚在平江小巷的老宅中。那是一套老祖宗留给我们这些子孙共有的老“别墅”,在这古色古香的小桥流水边,流水潺潺,小桥雅韵再加上青石板的画意,在这样一个有韵味的小巷里过一个不一样的除夕是我每年盼望着的。
随着爆竹声声中,我们都穿上了新衣新鞋,门口贴上了大红福字,奶奶总说:“一年里,唯独这一天要穿得体面,来年阿,好福气喲!”走在小巷中,皮鞋在青石板上发出有节奏的“嗒嗒”声,心跳的节拍也跟着这声音,一起一伏,愉快的心情一下子就来了。心情极舒畅,看着旁边别有江南韵味的老宅脚步也就更加轻快了,嘴里也轻轻哼着小曲儿。每当路过小桥流水边时,总不由得坐在栏杆边,看着那缓行游船,雅韵小桥、清清流水,感受着轻风在发丝中拂过,我喜爱迎面来的一阵清凉。走进小巷子里,远远看见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姑姑们坐在那聊天,自己也远远的就开始打招呼。这是我们家过年的序之曲: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喜欢一来就搬个椅子坐在门口将这一年中遇到的欢乐事儿、烦心事儿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又方便迎客,在第一时间里将最真心的祝福传递给我们,这几年我爸爸这一辈的叔叔、姑姑们也加入了聊天大军聊聊自己在事业、生活中的各种事。这一序之曲就像一首新年的前奏,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委婉,在这动听的前奏乐中,我们就开始了新年的第一天。大人们聊天,我们小孩子呢就会去巷尾的小店购买各种各样的小鞭炮,类似“狗尾巴”、“五角星”一类,而拜他们所赐,我每年的新衣服上都会留下这纪念这欢乐时光的永恒的“烙印”。
吃午饭前二、三个小时,我们就会回到屋里去。干嘛呢?当然是去吃瓜果拼盘了,但与往常不同的是,我们会将壳随意吐在地上,谁吐得越多,预示着事业的兴隆。等人差不多都来齐了,总会有人适时地叫上一句:“发红包啦!发红包啦!”每每别人给我红包时,都会说一些表示祝福或表扬的话,自己听着啊,心里别提有多乐呵了。这时候你就要数着了,谁受到的表扬鼓励话最多,来年学业肯定上一个台阶,这虽然有些不科学,但这会给自己一个暗示,一个鼓励就瞬间化作为前进的动力。午饭过后,由于好多亲戚一年没见了,大人就喜欢围坐在一起搓麻将,小孩就聚在一起玩游戏。在时尚都市强节奏生活下,偶尔能在小桥流水的环绕中有这种慢生活的体验。这样有纯朴民风的.除夕。怎能不天天殷切盼望着呢?
美好的日子总让人觉得短暂,入夜了,以往安静祥和的小巷一改平日的环境,大家一起走出屋,来到小桥上一起观看烟花大宴,这就像给漆黑的幕布上添上朵朵艳花,色彩夺目的朵朵烟花,无论是水中倒影还是天上美艳,都让人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呢。因为“烟花放一放,心事忘一忘”嘛!
这就是我们家小巷里的除夕夜,风俗呢没有什么新颖的,但却别具风味。让人过后总会回味一整年,毕竟对于还是小孩的我,每年能在小桥流水相伴,烟花爆竹辉映,亲朋好友团聚······这已足够充斥我的内心了。那一个,让我神往的平江小巷的除夕……
春节习俗的作文1000字 篇4
小时候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除了玩和吃——所以腊月到正月这段时间对我来说简直是像在天堂。
说这段日子像在天堂,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来是每天都能吃到好东西,二来时这段时间内,大人们都在忙着过年,自然就没有精力管我,留下我和邻家孩子们疯玩,而且很多时候大人们回家时都会给我捎几个小玩意儿。
这段时间里,外婆通常在家里包饺子,灌香肠,拌什锦菜。香肠之类的一做就做一大批,冻在冰箱里,够着吃一年,而什锦菜却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因为大人们说什锦菜是由于一的,什么黄豆芽是如意,荠菜是聚财,芹菜是勤劳,黄花菜是前途似锦,香菇是和和美美,千张是千秋百代代代兴旺……我是从来不讲究什么寓意的了,宗旨能吃就行,就这么十来样菜放在一起炒,色香味俱全。有时因为菜贩子提前回家过年,少了个一两种菜,外婆就买别的提上,所以年年的什锦菜都有不同的味儿,就有不同的盼头。什锦菜一炒就是一大锅,用铁缸子盛着,从腊月一直吃到正月。
外婆在家里炒菜灌香肠包饺子,我就在花园里荡秋千和邻居的小胖墩龙蛋玩。有时,外婆会给我几个钢镚儿,让我买点小东小西。这钱通常是用来买掼炮的,掼炮外头用红纸裹着,里头包一点火药,一块钱三盒,这是小孩子们最爱的玩具。把这个小炮仗往地上使劲一掼,就“啪”地炸响。最喜欢干的,就是把掼炮朝电瓶车扔,就在离它不到一寸处炸开,热的电瓶车惊恐得警报直响,调皮的我们就会庆祝似的欢呼起来。
每每当玩的正尽兴时,外婆的声音那个会就从窗子里传出“小玉!来尝尝这味儿怎么样?”有些需要“大批量”制作的年味儿,她通常先做一些给我尝尝,等我点点头说好吃时,她就又会得意地用南京话自夸道:“啧啧,这是顶呱呱!好得一沓带一抹!”又愉快地给我擦擦嘴,拍拍我的屁股,然后哼着小调套上棉袄淋上小宝带我去“五条巷”买点小杂货。
新年即将来临,小巷子也年味十足。到处都装点着红色,就连再小的烧饼摊也挂上了红灯笼。路边的小贩子们将各种各样的“金童玉女”“招财进宝”“福“……大大小小色彩鲜艳的贴纸摆在地上,于是路旁边多了一份如春花般的烂漫。除了卖红贴纸的,小巷里还有推着车子走来走去的卖韭菜盒子的,糖葫芦的`,酒酿圆子的……就是平时只能在山西路看到的买糖人的也来了。一时间,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小吃的叫卖声,使这大冬天里的巷子顿然暖和了起来。
如果巧的话会正好赶上巷子里头那家做花生糖,那糖浆的香味能叫人被甜化了,诱人地弥漫在空中,叫人闻不够,吸不够。他们把超好的花生均匀地洒在大砧板上,金黄的糖稀就这么滚烫地浇上去,不一会儿便凝固成了一整块,系着围裙的大婶利落地又小心地将其切成薄片,这时的花生糖,脆脆的,还温热着,入口即化,好吃得不行啊。
年味在腊月里不断的预热升温,到了除夕,我便会异常的兴奋,也许是兴奋地有点累,我总是熬不过八点就睡了,比平时还早得多!因为睡得早,大年初一总是五点多就醒,不安分了起来,爸爸妈妈总叫我再睡一会儿,可实在是没法睡了,我悄悄溜下床,跑到厨房指望灶台,那里的糖年糕我馋了好几天了,家里人总不给吃,说必须留到正月初一,这样才“节节高”。待到家里人都起来后新的一年就要在走亲拜友中开始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在新城市里过年的次数越来越多,却越发怀念从前在故乡老房子里的年味儿。
春节习俗的作文1000字 篇5
春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是最热闹的了。春节是合家团聚的的曰子,它象征着团结、兴旺。然而,潮汕的春节却有着与别的地区不同的习俗,那是真是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呀!
潮汕地区的春节从腊月二十四左右就开始了,据说腊月二十四这天是“神明上天述职“的日子。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在这一天对家里进行一次“扫舍“,这不是像平时一样擦擦桌子,扫扫地那样。而是对家里进行一次彻彻底底的大扫除。这样做预示着一个“辞旧迎新“的好兆头
接下来的几天,大人们开始忙着购置年货了。街上出现了花市,这个时候的花要比平时的鲜艳,花盆也比平时的更精致、漂亮。但是价格也会上升,人们不为此而吝啬,购置新的年货也好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气象。除此之外,大人们还得赶着购买年糕、红桃果、鼠壳果以及祭祖用的.祭品等。
除夕是最热闹的一天了!早上,妈妈跑去市场买食物,以备晚上的年夜饭所用。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新对联。午后,每家每户都要祭天地、拜祖宗,是为了缅怀逝去的先人,并且弘扬了中华民族孝敬的传统美德。祭桌的祭品各式各样,有年糕、鸡、鸭、猪、鱼、酒、烟……家里的长辈先嗑头跪拜,晚辈们才能随之拜之。祭祖后,家人们沐浴更衣,换上了漂亮的新衣裳,一家人坐在一起谈着新鲜事。
除夕这一天晚上还要吃年夜饭,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年夜饭。全家人欢聚一堂,围坐在一起吃火锅,这就是“围炉“。年夜饭上准备了许多寓意深刻的食物,吃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年糕代表“步步高升“……除此之外,年夜饭桌上还摆上了平时妈妈舍不得买的食品呢!如:大蚱蟹、鲍鱼、鳗鱼、海参、龙虾……这真是一场美食盛宴啊!吃过年夜饭,家人们便坐在一起守岁了。我们会泡上一壶醇香的潮汕功夫茶,看上一出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大人们会给小孩子发丰厚的“利是“,以驱除新一年的邪气。小孩子们在外面放鞭炮,放烟花,噼里啪啦好不热闹!新年的钟声在零点敲响,但人们丝毫不觉得疲倦。就这样,大家其乐融融地度过了除夕夜。此时此刻,大街小巷乐火通宵、张灯结彩,处处显示出春节的喜气!
俗话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初一这不天早上,老人在家里接待客人,我们和家长一起到亲朋好友家拜年。大家一见面,不免说上一两句吉利话,每家每户的茶几都会摆上糖果,到亲戚家还能拿红包。临走时,双方还得互赠一对大桔以示两方“大吉大利“。这几天,小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玩耍,不时拿出口袋里的几个零花钱买些新玩意,就算是做错了什么事,家长也不会责备我们,因为这一天不能骂人,不然这一整年都会倒霉。所以家长也不会追究。
到了正月初七。潮汕地区的人都得吃上一顿“七样羹“。七样羹是由七种不同的蔬菜熬成一锅的。由于之前吃了太多的大鱼大肉,所以这一天得吃七样羹,目的是为了调理肠胃。常吃七样羹还可以延年益寿呢!过了正月十五,我们这儿的春节便渐渐拉下帷幕了。这就是我们潮汕地区的春节,你喜欢吗?
春节习俗的作文1000字 篇6
春节到了,大家都回家过年了,我们坐时光机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为什么过年不叫“过日”或是“过喜”?也许,大家头上都满头问号。
这也是由一个故事引起的,不,应该说是一个传说。从前,天庭有一只怪物,有鹿角、虾须、鹰爪、蛇身、鱼鳍,这只怪物到处兴风作怪,吃人、吃兽,人见人怕,兽见兽躲,天庭把它锁在囚房,除夕之夜可以放它出来,神仙们叫它“年”。每除夕之夜“年”就出去吃人吃兽,谁见了它就倒。终于有一天,人们发明了烟花,红对联,红纸。除夕之夜,人们放着烟花点着火把,把房子添上了红家具,红对联。这时,“年”来了。可是,红色刺的它睁不开眼睛,火把烤着了它的尾巴,对联搞的它满身都是,人们见它怕红色,使用红家具扔它,小孩子用火在它身上点烟花,搞的`它头咬尾巴转圈。年气愤的回到了天庭,人们就叫这一天过年,有时也叫春节。
春节大家都会包饺子,吃年饭,有时,一些较有钱的人家里,还会回老家。
我现在在湖南过春,湖南都是一些唱戏的人来表演的。湖南人都是去卖对联,对联也是象征幸福美好。春节大家都去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家也会去包饺子。
东北,除夕,首先全家一起祭祖,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上了首,晚辈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饭后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最后全家吃饺子,百十个饺子中,只有一个饺子有硬币,吃到的诸事顺遂。
河北:年初一,祭拜天地;年初二,家里小狗过生日;初三初四,走亲访友,媳妇回娘家;初五,“破五”祭财神;年初六,百无禁忌,出门活动筋骨;年初七,吃面条;年初八祭玉皇大帝;年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大吃大喝;年初十四,准备闹元宵;年初十五,吃元宵,看灯火;年初十六,回归清淡;年初十七,春节落幕。
我们湖南人,先是去先辈坟上祭祖。除夕,一定会吃鸡鱼肉三样,而且得是大鱼,大肉!鸡要整只的清炖,要选公鸡,炖到后,鸡头立起来放,鱼蒸到后,上面撒满红辣椒,而且,三十晚的鱼千万千万不能吃完,要留到初一吃,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是红红火火了,初一早上吃点东西后,就可以做米酒了,也叫甜酒。
对了,春节父母亲朋友家人都会给小孩子红包,压岁钱,传说是除夕络绎年的,年就不吃小孩子了。
除夕家宴菜都有自己的特色,旧时北京天津人一般人家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安徽南部仅肉类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猪肝,猪心,猪肚制品,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湖北东部为三蒸,三糕,三丸。
占岁。旧时民间进入新日初几日的天气占本年年成。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八日为谷,当日晴,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阳,所主之物不昌。
春节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花生,苹果,瓜子,糖为主。
春节,你快乐吗?总之我很快乐。我们要把春节传下来,它是我们的骄傲!
【春节习俗的作文1000字】相关文章:
春节习俗的作文11-29
春节的习俗作文04-17
春节习俗作文12-24
春节习俗的作文01-26
春节习俗的作文01-05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08-27
春节的习俗作文01-15
春节习俗作文07-03
春节习俗01-29
春节的习俗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