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王福日《冷暖岛事》阅读答案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王福日《冷暖岛事》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王福日《冷暖岛事》阅读答案1
冷暖岛事
王福日
时至三月,天气乍暖还寒。
这天阳光很好。
老顺财沿着山坡上满是雪水的泥泞小路,一一呲一滑地赶向山坡下已废弃的打谷场。
他的许多老伙计已经等在那里——六冠叔、张大炮、凤举……他们散落的这个小岛上,能聚起来的老人也就是这十几个了。
只要天气好,这十几个人都要聚在一起,在打谷场上拢一堆火,吊起大茶壶,一群老人摆桌放凳,边喝茶边打牌,时间就在丝丝啦啦地水沸声中悄然过去了。
但这天的气氛有些压抑,昨天就说身体不舒服提早回家的有田叔,快到中午了还没有来。
“我们去看看吧!”老顺财说。
众人互相搀扶着往有田叔家去,没走出几步,就听见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老顺财心里一紧,这不年不节的,鞭炮声在这个岛上只有两个意义——一是喜,一是丧。若有喜事,早该筹划了,大家应该有耳闻,若不是,那只能是……
老顺财脚下一踉跄,“有田叔!”几位老人面色骤然紧张,脚步也快了起来。
快到有田叔家的时候,一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隐约递进了老顺财的耳朵,空气中飘荡着浓重的火药味道,老顺财觉得一颗心就卡在嗓子口,他想喊,但与泥泞抗争的双腿已经耗尽了他的体力,他不得不张大嘴,用直窜进肺管的寒风把这股情绪压下去。
一转弯,就是有田叔家的大门了。门开着,有田叔的小孙子坐在一堆鞭炮屑上蹬腿嚎哭,旁边站着他气鼓鼓的父亲。
“亮子,出啥事儿了?”
“顺财叔,你们来啦!这孩子,过年剩了一挂鞭炮,被他偷出来放了,这不年不节的,您说该不该打?”
“哎呀,这算个啥啊?城里过年不是不让放鞭嘛!对了,你们啥时候回来的?”
“昨天回来的!”
“你爹他……”
“在屋里躺着呢!”
“他身体好受些没?”
“啊?我爹病了吗?他没说啊?!”
“他……”
老顺财刚想说有田叔昨天提早回家的事,就看见有田叔挑开门帘走了出来,红光满面的,哪有半点病态?
“好你个有田叔!”老顺财忽然想通了,“谎称生病原来是为了回家等儿子啊!”
“我不是怕你们嫉妒吗?!”有田叔笑着赔礼,“你们的儿子过年不是都没回来吗?”
“你个老东西,我们还以为你……”
“哈哈,儿孙都在身边,我就是去了,也没啥遗憾啦!”有田叔开着玩笑。
“你!……”老顺财忽然感觉周围暗淡下来,寒风冰冷刺骨。
只剩有田叔家院子里的阳光,有些刺目,温暖的让他想哭。
(选自小小说选刊,20xx年31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两段的自然环境描写非常简洁,“乍暖还寒”既写出了天气特点,又巧妙地照应了题目中的“冷暖”;“阳光很好”又为开展故事情节作了铺垫。
B.在去有田叔家的路上,老顺财听到了孩子的哭声,闻到了空气中的火药味儿,这让他心情更加紧张不安,心理描写形象地凸显了这种心情。
C.小孩子平日里放个鞭炮不算个啥,但有田叔的儿子却把孩子痛打一顿,是因为孩子偷放鞭炮,有很大的危险性。
D.小说标题为“冷暖岛事”,从作品内容看,“暖事”主要是指有田叔的儿子回来看望父亲,并决定不走了;“冷事”则指老顺财等老人的儿子过年不回来看望老人,让老人们心寒。
2.小说最后两段内容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3.这篇小说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安排主要故事情节的?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C(亮子打孩子的原因是“在不年不节时”放鞭炮容易让人误会有丧事,犯了岛上的忌讳。)
2.(5分)①照应了小说标题和开头两段内容,使作品结构严谨。②表现了老顺财内心的伤感。③含蓄地揭示了作品主题,即空巢老人问题,卒章显志。(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5分。意合即可。)
3(6分)①这篇小说主要是运用误会法安排主要故事情节。(2分)有田叔谎称身体不舒服,提前回家,第二天又不来聚会,老顺财他们误认为有田叔有病,听到鞭炮声和孩子哭声,便误认为有田叔病亡。到了有田叔家,事情才真相大白。(2分)②这样写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波澜迭起,曲折有致,引人入胜,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2分)(本题若答悬念法并具体分析可给2分,因有悬念因素。)
王福日《冷暖岛事》阅读答案2
时至三月,天气乍暖还寒。
这天阳光很好。
老顺财沿着山坡上满是雪水的泥泞小路,一呲一滑地赶向山坡下已废弃的打谷场。
他的许多老伙计已经等在那里——六冠叔、张大炮、凤举……他们散落的这个小岛上,能聚起来的老人也就这十几个了。
只要天气好,这十几个人都要聚在一起,在打谷场上拢一堆火,吊起大茶壶,一群老人摆桌放凳,边喝茶边打牌,时间就在丝丝啦啦的水沸声中悄然过去了。
但这天的气氛有些压抑,昨天就说身体不舒服提早回家的有田叔,快到中午了还没有来。
“我们去看看吧!”老顺财说。
众人互相搀扶着往有田叔家去,没走出几步,就听见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老顺财心里一紧,这不年不节的,鞭炮声在这个岛上只有两个意义——一是喜,一是丧。若有喜事,早该筹划了,大家应该有耳闻,若不是,那只能是……
老顺财脚下一踉跄,“有田叔!”几位老人面色骤然紧张,脚步也快了起来。
快到有田叔家的时候,一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隐约递进了老顺财的耳朵,空气中飘荡着浓重的火药味道,老顺财觉得一颗心就卡在嗓子口,他想喊,但与泥泞抗争的双腿已经耗尽了他的体力,他
不得不张大嘴,用直窜进肺管的寒风把这股情绪压下去。
一转弯,就是有田叔家的大门了。门开着,有田叔的小孙子坐在一堆鞭炮屑上蹬腿嚎哭,旁边站着他气鼓鼓的父亲。
“亮子,出啥事儿了?”
“顺财叔,你们来啦!这孩子,过年剩了一挂鞭炮,被他偷出来放了,这不年不节的,您说该不该打?”
“哎呀,这算个啥啊?城里过年不是不让放鞭炮嘛!对了,你们啥时候回来的?”
“昨天回来的!”
“你爹他……”
“在屋里躺着呢!”
“他身体好受些没?”
“啊?我爹病了吗?他没说啊?”
“他……”
老顺财刚想说有田叔昨天提早回家的事,就看见有田叔挑开门帘走了出来,红光满面的,哪有半点病态?
“好你个有田叔!”老顺财忽然想通了,“谎称生病原来是为了回家等儿子啊!”
“我不是怕你们嫉妒吗?!”有田叔笑着赔礼,“你们的儿子过年不是都没回来吗?”
“你个老东西,我们还以为你……”
“哈哈,儿孙都在身边,我就是去了,也没啥遗憾啦!”有田叔开着玩笑。
“你!……”老顺财忽然感觉周围暗淡下来,寒风冰冷刺骨。
只剩有田叔家院子里的阳光,有些刺目,温暖得让他想哭。(选自《小小说选刊》)
1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两段的自然环境描写非常简洁,“乍暖还寒”既写出了天气特点,又巧妙地照应了题目中的“冷暖”;“阳光很好”又为开展故事情节作了铺垫。
B.在去有田叔家的路上,老顺财听到了孩子的哭声,闻到了空气中的火药味儿,这让他心情更加紧张不安,心理描写形象地凸显了这种心情。
C.小孩子平日里放个鞭炮不算个啥,但有田叔的儿子却把孩子痛打一顿,是因为孩子偷放鞭炮,有很大的危险性。
D.小说标题为“冷暖岛事”,从作品内容看,“暖事”主要是指有田叔的儿子回来看望父亲;“冷事”则指老顺财等老人的儿子过年不回来看望老人,让老人们心寒。
8.小说最后两段内容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1)巧妙的设置能使平淡的情节产生波澜。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运用了什么技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6分)
阅读答案:
7、解析:选C亮子打孩子的原因是在“不年不节时”放鞭炮容易让人误会有丧事,犯了岛上的忌讳。
8、①照应了小说标题和开头两段内容,使作品结构严谨。(2分)②表现了老顺财内心的伤感。(2分)③含蓄地揭示了作品主题,即空巢老人问题,卒章显志。(2分)
9、①这篇小说主要是运用悬念法(或误会法、突转法、意外法)安排主要故事情节。(2分)
②有田叔谎称身体不舒服,提前回家,第二天又不来聚会(悬念1),老顺财他们误认为有田叔有病。听到鞭炮声和孩子哭声(悬念2),便误认为有田叔病亡。到了有田叔家,事情才真相大白。(2分)(概括其中一处情节即可)
③这样写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波澜迭起,曲折有致,引人入胜,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2分)
【王福日《冷暖岛事》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阅读答案《渔王的儿子》09-25
乌江项王庙阅读答案11-08
世界水日的阅读答案06-28
武灵王平昼闲居阅读答案与翻译12-13
《江村即事》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09-19
母亲的答案阅读题答案02-02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阅读练习及答案03-10
《小名》阅读答案06-18
《陈嘉庚》阅读及答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