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阅读理解>阅读答案>文本一:伏击阅读答案

文本一:伏击阅读答案

时间:2023-11-26 08:22:42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本一:伏击阅读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本一:伏击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本一:伏击阅读答案

  伏击[美]海明威

  罗伯特·乔丹在公路和桥上方的山坡上,伏在一棵松树后面,看着天色亮起来。他这时看到那哨兵正站在岗亭里,他望望手表,心想,只要我们能把他们牵制在这里,就能困住这些法西斯。瞧,那儿有什么人来了。

  两个身穿毯子式披风、头戴钢盔的哨兵在公路上拐了个弯,朝桥头走来,肩上挎着步枪。一个在桥的那一端停下来,走进岗亭不见了。另一个踏着缓慢而沉重的步子跨过桥来。他慢吞吞地走到桥的这一端,这边的哨兵跟他说了些话,就返身从桥上走回去。

  刚上岗的哨兵走进岗亭坐下了。他的上了刺刀的步枪斜靠在墙上。罗伯特·乔丹掏出望远镜,对准了岗亭。

  哨兵背靠墙坐着。他的头盔挂在一只木钉上,脸庞清晰可辨。他戴着那顶圆锥形绒线帽。而且他没有刮过脸。他脸颊凹陷,颧骨突出。他长着毛茸茸的眉毛,眉宇间连在一起。他显得很困乏,打着呵欠。

  罗伯特·乔丹收起望远镜,伏在那儿望着公路,什么也不想考虑。一只松鼠在他下面一棵松树上吱吱地叫,顺着树干往下爬,半路上停了一下,扭头朝有人在张望着的地方看看。松鼠的眼睛又小又亮,它那尾巴激动地抖动着。接着这松鼠用小小的爪子和过大的尾巴在地上一大跳一大跳地跳上另一棵树。它在树干上回头望望他,然后在树干上绕了一圈,就消失了。这松鼠在松树的一根高枝上吱吱地叫,它在那里平伏在树枝上,尾巴抖动着。

  罗伯特·乔丹透过棵棵松树又向下面的岗亭望去。他很想把这只松鼠放在衣袋里随身带着。他很想有件什么东西可以触摸一下。他用胳膊肘擦擦松针地,但那是另一回事。谁也不知道在干这种事时你会有多孤独。

  他这时伏在那里,不再望公路和岗亭,转而望着对面的远山。他静静地伏在那里,注视着早晨来临。他闻到了松树的香味,听到水流的声响,这时桥在晨曦中显得清楚而美丽。他伏在一棵松树后面,手提机枪横放在左前臂上,不再对那岗亭望了,以为这次攻势决不会发生了,在这么一个可爱的五月底的早晨不可能出事。直到过了很久,才听到突如其来的密集的炸弹的砰砰声。

  罗伯特·乔丹一听到炸弹声,那第一阵砰砰的爆炸声,不等山间传来隆隆的回声,就深长地吸了口气,就地提起手提机枪。

  岗亭里的哨兵听到炸弹声就站起身来。罗伯特·乔丹看到他伸手去拿了步枪,从岗亭里走出来倾听。他站在公路上,阳光照在他身上,他头上斜戴着绒线帽,他抬头朝天空中飞机正在投弹的方向望着,阳光照射在他那没刮过的脸上。

  罗伯特·乔丹这时觉得自己呼吸紧迫,仿佛有一圈铁丝捆住了他的胸脯,他稳住了胳膊肘,觉得有槽纹的前枪把紧顶着他的手指,就把这时已落入表尺缺口内的长方形准星对准那哨兵的胸腔中央,轻轻一扣扳机。

  他感到枪托迅速、滑溜、痉挛地撞在自己的肩上,公路上那哨兵显得吃惊而痛苦,双膝一软,身子向前溜,前额弯向路面。他的目光从这弯着头躺在公路上的哨兵身上转向桥和另一端的岗亭。他看不到另外的那个哨兵,就顺着右下方的山坡望去,知道安塞尔莫就埋伏在那里。接着他听到安塞尔莫开枪了,枪声砰地一响,在河谷里激起回声。接着他听到安塞尔莫又开了一枪。

  随着第二声枪响,桥下另一端公路拐角处传来了砰砰的手榴弹爆炸声。接着这边公路左方远处传来手榴弹爆炸声。接着他听到这边公路上的步枪声,而下边公路上传来巴勃罗那支骑兵用的自动步枪的枪声,哒哒哒哒,穿插在手榴弹的爆炸声中。他看到安塞尔莫正沿着陡峭的通道爬下,朝桥的那一端冲来,就把手提机枪挎上肩,顺着陡峭的山坡奔上公路。

  他一边奔跑,一边听到安塞尔莫在叫喊:“干得好,英国人。干得好啊!”他越过躺在地上的哨兵,晃着背包奔上桥面。

  老头儿一手提着卡宾枪,向他跑来。“平安无事,”他喊着,“没出差错。我不得不补了一枪。必须结果他啊。”

  罗伯特·乔丹看到泪水从安塞尔莫脸颊上的花白胡子茬上淌下来。

  (选自《丧钟为谁而鸣》,吴建国译,有删改)

  文本二:

  对于“冰山原则”,海明威自己在《午后之死》中有一个解释,他写道:“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能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家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写出来似的。”根据海明威的解释,可以对“冰山原则”作一个粗略的概括: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地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而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具体地说,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文字塑造了形象,形象包含了情感,而情感之中蕴涵着思想。

  (摘编自《海明威提出了“冰山理论”》)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交代罗伯特·乔丹正在埋伏,与题目“伏击”相呼应。然后以视角的变化引出下文,推动了情节发展。

  B、四处跳跃的小松鼠、松树的香味等营造了静谧祥和的氛围,侧面烘托出罗伯特·乔丹的孤独、不安与怀疑。

  C、小说情节设置节奏紧凑,从设伏时的摩拳擦掌到监视哨兵上岗的剑拔弩张,再到听到爆炸声后迅速执行伏击,扣人心弦。

  D、小说对人物的语言着墨不多,但在简洁凝练中真实地表现了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这与人物的士兵身份有密切关系。

  8、从将手提机枪放在左前臂上到伏击结束,罗伯特·乔丹心理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请根据文本二中对海明威“冰山理论”的介绍,分析文本一的哨兵形象在小说主题表达上的作用。(6分)

  答

  7、C “剑拔弩张”错误。

  8、(6分)

  ①将手提机枪放在左前臂上时,他以为伏击不会进行,心理较为孤独和平静;②听到炸弹声,他立即认识到该履行责任,“深深吸了一口气,就地提起手提机枪”时,内心果断坚决;③开枪前,他呼吸紧迫,内心紧张,瞄准哨兵,镇定地开枪;④开枪后他很警觉,认真观察中弹哨兵,留意另一名哨兵和同伴伏击的情况,防备任务失败。

  9、(6分)

  ①哨兵形象是具体可见的“八分之一”,表面上,他的身份是法西斯士兵,最后被反法西斯的战士击毙,体现了正义必胜的主题。(2分)②但在全面深入的分析后,哨兵动作、神态上显示出来的疲惫,以及被击毙时显示的震惊与痛苦,展示了哨兵普通、平凡的一面。(2分)③由此展示了隐蔽的“八分之七”,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战争与法西斯的罪恶。(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