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阅读理解>阅读答案>《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时间:2021-02-23 21:37:43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

  文言文阅读。(8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2分)

  ⑴勝人持汤沃灌 ⑵同舍生皆被绮绣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腰白玉之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天下缟素

  C.吾妻之美我者D.一狼洞其中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4:文中宋濂的求学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热水 (2)通“披”,穿(2分,每题1分)

  小题2:C(2分)

  小题3: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2分,意思符合即可)

  小题4:①学习要勤奋刻苦。 ②学习要以读书为乐。(2分,每点1分)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注意(1)的古今异义,(2)为 通假字,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加点词用法的能力。例句中“腰”为名词活用为动词,A、B、C项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C中的“美”为形容词的异动用法。

  小题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时注意“以、若”等字,同时注意到语句通顺即可。

  小题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宋濂的求学经历”来谈启示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2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①之供,父母岁有裘葛②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①廪稍:官府发给的粮食。②葛:夏天穿的衣服。③天质:天资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②黑质而白章

  B.①色愈恭,礼愈至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①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②诚宜开张圣听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若皆罢去归矣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①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C.①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段文字均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

  B.甲段文字作者叙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以此来勉励东阳马生。

  C.甲、乙两段文字中作者与诸生的学习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从甲、乙两段文字来看,学习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客观条件的优越。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上面两段文字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A

  3.A

  4.(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没有养成的,那么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意思对即可)

  5.答案要点:勤奋刻苦,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虚心好问,专心致志。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3

送东阳马生序(选段)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负箧曳屣()(2)主人日再食()

  (3)腰白玉之环()(4)略无慕艳意()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17.摘录文中具体表现我的口体之奉的语句。(2分)

  18.结合本文的内容,谈谈你对我们现在的读书生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2分)

  参考答案:

  15.鞋子,两顿(次),挂在腰间,羡慕。(4分,每个1分)

  16.仆人拿着热水来给我浇洗,又用被子围着、盖着我,很长时间我才暖和过来。(3分,意对即可)

  17.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2分)

  18.我们现在的读书条件比作者当时强多了,应该好好珍惜,不与同学比吃穿,充分享受读书的快乐。(2分,意思对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4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便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升日以还。①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弟之怠。危录毕,走送之,不散耕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热经叩何。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鬲身俯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发;俟其欣悦,则又请羯。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9.本文作者是代文学家 (人名)。(1分)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每假借于殿书之家( )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向( )

  (3)负箧曳展( )

  (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

  11.选择文中恰当的画线句,将其序号填写到对应横线上。(2分)

  作者家贫无书,却能“遍观群书”,离不开他“ ”的勤奋刻苦精神,离不开他“ ”的诚信守时品质。

  12、阅读选文结尾句,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3分)

  13.学完本文后,小强同学想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副对联,请你使用以下短语帮他将对联补充完整。(2分)

  圣贤之道 德隆望尊 色恭礼至 君子之名

  上联:先达□□□□传□□□□

  上联:弟子□□□□成□□□□

  答案:

  9、明代 宋濂(1分,每空0.5分

  10、(1)借,求借 (2)拿 (3)背着(4)破旧(2分,每空0.5分

  11、①②(2分

  12、作者通过自谦,来表达自己经过刻苦努力终有所成的经历,来勉励那些真正有才干的人,必更会得到人们的厚爱(1分),目的在告诫人们学习要像自己一样不畏惧艰苦,最终都会有所成就。(2分)

  13、 德隆望尊 圣贤之道 色恭礼至 君子之名(2分,每空0.5分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5

  文言文阅读。(10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小题1:下面“以”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B.计日以还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俯身倾耳以请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____________ __

  小题3:回答问题(4分)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这则短文赞扬了宋濂怎样的精神?(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1)这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借书给我的原因。

  (2)等到他心情好的时候,再去请教。

  小题3:(1)从他人处借书抄阅,按约定之期归还。所以别人都愿意借书给宋濂。宋濂也得以饱览群书

  (2)不因家贫放弃读书的梦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虚心向他人请教,态度极其恭敬

  小题4:刻苦学习和敏而好学、善于提问的精神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ABD项中“以”的意思是“来”,C项中的“以”的意思是“把”。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原因即可。

  小题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宋濂”的求学经历来分析他的精神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6

  文言文阅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媵人持汤沃灌( )

  (2)四支僵劲不能动( )

  2.下面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A.莲,花之君子者也。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山峦为晴雪所洗。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句子: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淡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热水(2)通“肢”

  2.C

  3.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

  4.要点: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我们的生活条件不知比作者优越多少倍,我们应利用这优越的条件,学习作者刻苦勤奋的精神,使自己学有所成。(言之有理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7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 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囡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谙;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入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___________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___________

  (3)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____________

  (4)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____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是作者给马生的蹭序,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句话揭示了宋濂求学不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惜;(2)请教;(3)腰佩,这里用作动词;(4)通“肢”,肢体。

  2.(1)我站在旁边等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穹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

  3.(1)学习的刻苦;(2)从师的艰难;(3)求学的艰苦(或:勤且艰若此)。

  4.“以中有足乐音”或“余幼时即嗜学”。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8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授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余幼时即嗜学( ) (2)既加冠( )

  (3)听已 ( ) (4)琅琅达旦( )

  11.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

  C.计日以还 D.以刀劈狼首

  12.翻译下列各句。(6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3)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13.读了【甲】【乙】两文,宋濂和王冕你更欣赏哪一个?试结合选文简要说说自己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0.(4分)(1)喜爱、爱好 (2)已经 (3)结束 (4)早上、清晨、天明

  11.C

  12.(6分)

  (1)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

  (2)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3)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

  13.(3分)王冕幼时读书志向坚定,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

  宋濂学习勤奋刻苦,尊师,求学诚心。(意思对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9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⑴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⑵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⑶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⑷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小题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3】本文是作者给马生的赠序,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的?(2分)

  【小题4】文中哪句话揭示了宋濂求学不辍的原因?(2分)

  答案

  【小题1】(4分)⑴假:借(1分);⑵叩:请教(1分);⑶腰:腰佩,这里用作动词(1分);⑷支:通“肢”,肢体 (1分)。

  【小题2】(4分)⑴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2分)⑵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2分)

  【小题3】(2分)⑴学习的刻苦;⑵从师的艰难;⑶求学的艰苦三个方面。(答出2点得1分,答出3点得2分分)或:勤且艰若此(得1分)。

  【小题4】(2分)“以中有足乐者”或“余幼时即嗜学”。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3】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小题4】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0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茎啖④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②釜:锅子。③齑(j):腌菜或酱菜。④啖:吃。⑤留守:官职名称。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礼愈至

  (3)日煮粥一釜

  (4)馈以佳肴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不敢出一言以复(来) 遗以食物(把)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 就学于南都书舍(在)

  C.俟其欣悦(他,指老师) 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 辍耕之垄上(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4.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表。(3分)

  选文

  主要人物(人名)

  主要内容(限8个字)

  共同点

  甲文

  (1)

  借书抄书,从师求教

  (3)

  乙文

  范仲淹

  (2)

  5.从下列(1)(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3分)

  (1)甲文的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赞同这种从师态度?为什么?

  (2)范仲淹不吃同学的父亲送给他的好饭好菜。你是否赞同这种行为?为什么?

  参考答案:

  1.(4分)(1)担心(2)周到或周全(3)每天(4)赠送或馈赠

  2.(2分)C

  3.(4分)(1)所以我即使愚笨,终于还是有所收获。

  (2)我现在就享用丰盛的饭菜,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能再吃得下这样的粥呢!

  4.(3分)(1)宋濂(2)读书清苦(每日吃粥,日啖二粥),不受馈赠(不食佳肴、不享盛馔)(2)家贫苦读

  5.(3分)言之成理即可。(1)示例:赞同,学生应该虚心学习,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这既是对老师的尊敬,也是自己虚心求教的表现。

  不赞同,我们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疑问或想法,与老师平等地交流、沟通这样利于求得真知。

  (2)示例:赞同,范仲淹不吃别人馈赠的好饭好菜,是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

  不赞同,留守的馈赠是真心,不是嗟来之食,不应该辜负他们的一份好意。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1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一20题。(共11分)

  (一)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叁堡童箜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竖鉴羞鲎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l÷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

  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二)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1)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2),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憩,辄以水沃面。往往嬗粥(3)不充,日昃(4)始食,遂大诵六经之旨,慨然多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日: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①适:嫁。 ②世家:身世。 ③魑粥:稠粥。 ④日昃:太阳偏西。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媵人持汤沃灌

  (2)同舍生皆被绮绣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9.语段(一)中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3分)

  20.同样是克服困难,勤奋苦读,宋濂和范仲淹的读书动力有什么不同?(2分)

  参考答案:

  17.(1)热水(1分)(2)通“披”,穿(1分)(共2分)

  18.(1)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给我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2分)

  (2)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2分)(共4分)

  19.对比。(1分)将“同舍生” 华贵衣着与自己破旧衣服形成对比,表现自己不慕物质,以学习为乐的精神。(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

  20.①宋濂是以读书为乐,有极强的求知欲望。(1分) ②范仲淹因感恩慈母,勇于承担责任而勤奋读书。(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2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援疑质理(2)或遇其叱咄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12.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辟也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C.录毕,走送之当余之从师也

  D.无从致书以观俯身倾耳以请

  13.文中“穷冬”“烈风”“大雪”属于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

  10.(1)引、提出(2)训斥,呵责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1分。

  11.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评分说明:(2分)译对重点字词“加冠”“道”1分,译句语言完整流畅1分。

  12.D评分说明:(2分)

  13.环境描写。通过描写恶劣的环境,从侧面烘托了作者从师求学的旅途之艰。(侧面表现

  了作者不怕吃苦的精神。)评分说明:(2分)环境描写1分,作用1分。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3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走送之(跑)

  B、援疑质理(援助)

  C、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

  D、右备容臭(香气)

  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俯身倾耳以请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不以物喜

  D、以塞忠谏之路也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B、未尝稍降辞色(从不把言辞放委婉些)

  C、媵人持汤沃灌(服侍的人拿着汤药喂我)

  D、烨然若神人(浑身光彩照人,好像很神气的样子)

  4、选出对“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翻译正确的一项( )

  A、或者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送的礼物更多,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B、或者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回答。

  C、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送的礼物更多,一句话也不敢回答。

  D、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5、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勒奋学习的经历.寄寓了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

  B、第一段重点记叙作者克服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终于能够有所收获的事情。

  C、第二段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求学的艰苦,其中“负箧曳履行深山巨谷中”一句写出了作者家境的贫寒和借书路途的遥远与险恶。

  D、“略无慕艳意”一句,表现了作者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心态。

  6、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本文是一篇书序,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

  B、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现了夸耀自己的写作意图。

  C、多用对比手法。例如把“先达德隆望尊”与“门人弟子填其室”进行对比。

  D、注重细节描写。例如对作者执经叩问、同舍生豪华穿戴等的描写,均细致入微。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C

  6、D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4

  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15、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16、“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回答。

  17、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全文中心论点)这句话要说明什么意思?(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8、文中“心不若余之专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19、写出本段中与上文四组对比关系的词语。

  20、本文为更好的达到启迪,鼓励和教育青年人立志勤学的目的,还功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种写法的作用。

  21、“太学生”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22、第一段作者求学条件的艰辛和第二段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形成对比。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

  23、细读第二段,谈谈在“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之间你赞成怎样的取舍?

  24、.作者认为太学生德不成业不精的原因在于什么?你是否也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

  2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26、 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27、作者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

  28、读书要善于整体把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9、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同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

  30、读完此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答案:

  15、 写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

  16、四个方面:衣食无忧(无冻馁之患);无需奔走(无奔走之劳);有疑能解(无求师之难)(或有良师指教);书目齐全)。

  17、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得出结论:说明学业,道德上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

  18、告诉后生“们,求学之道在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人的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19、

  ○1“日有廩稍之供”与“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对比;

  ○2“岁有裘葛之遗”与“緼袍敝衣”相对比;

  ○3“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对比

  ○4“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对比

  20、

  ○1“我”与“同舍生”生活条件的对比;

  ○2“我”求学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学习环境对比。

  作用:通过对比,自然得出结论,(或推出论点)突出主旨。 鲜明而有说服力。

  21、 “太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就,就因为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勤奋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22、 作者意在说明在艰难困苦中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但处于优越条件下却可能业不精,德不成。这根本原因在于用心不专。我赞成“中有足乐”。因为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23、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甚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4、根本原因在于其用心不专;同意这种观点,学习条件的优越,不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学业,道德上的成长,取决于自己的主观上是否努力。

  25、 学习的好坏与天资无关,只是用不用心的问题,更不能去埋怨别人,表明后天的努力的重要性。

  26、点明了写序的原因和意图,赞扬马生,勉励他刻苦学习。

  27、赞扬马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28、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与太学生的优越的学习条件进行对比,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29、现在的中学生,认为“读书苦,”几乎成了口头禅。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30、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选段,完成问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足肤皲裂而不知

  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不染

  2.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烨然若神人 判若两人

  B.腰白玉之环 腰缠万贯

  C.右备容臭 臭气相投

  D.主人日再食 再接再厉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5.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①到了住所(客舍),四肢(冻得)僵硬不能动弹。

  ②我(求学时)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意对即可)

  4.B

  5.示例: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头悬梁,锥刺骨 闻鸡起舞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2.《星星》阅读答案

3.时光阅读答案

4.于园的阅读答案

5.《春风》阅读答案

6.《做客》阅读答案

7.《简爱》阅读答案

8.超重阅读答案

9.《娘亲》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