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试题>数学试题>《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

时间:2021-01-08 10:01:41 数学试题 我要投稿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1

  本节课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理解用算术方法和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区别。

  2、初步掌握列方程应用题的思考方法,会用方程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

  3、会列多种方法,正确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展开。

  一、让数学问题与生活紧密相连。

  我们常说“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为此,我在导入新课时从说说学校的变化入手,出示数据,把生活中的实例转化为数学问题去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在课的结尾时用收集到的数据,用学到的数学方法去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既做到首尾相连,把数学知识还源于生活。同时进行思想教育。

  二、改变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处理好师生的地位,利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

  我们一般的应用题是从准备题为基础,改变其中的条件或问题而引出新课。本节课试图改变传统的方式,利用给出信息的方试,在用条件与问题中呈现出准备题、例题与尝试练习题。在这三类题中的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是①以说促思,如:编题、说说解答方法,这样既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同时在说的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②恰当运用线段图,以需要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能直观地看到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地解答应用题,发挥线段图的作用。③处理好讨论、独立解答与教师的扶助作用之间的关系。以尝试解答为主地位,适当进行讨论,以便取人家所长,补自己所短。教师只在重点、难点处加以点拨。利于形成“自主、探索、尝试”式教学模式。

  三、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从准备题入手,以尝试探索为主攻阵地,以独立练习为主战场,层层深入,层层递进,特别是在巩固练习中,从说出相等关系到列方程,到选择不同的解法,根据解法取条件、问题,最后再选择数据编题。由易到难,层层提高。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规律性。同时在解题及分析比较中发展学生思维创造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试图通过教师的牵线搭桥,让学生尝试探索获取知识,并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2

  这是一节开放性教学的课。我把开放性教学分为两个部分:开放题教学和开放的教学方式。我以初三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中的一个常规性问题改为一个答案开放的开放性问题,不断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一个发展性的问题,可以给各个年级的学生去讨论。这课堂可以给初三学生猜想数据背后的规律性。对于初三年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分式的知识去分析路程和速度是用字母来表示时这种相遇问题背后的规律性。教师想方设法为学生设计好的问题情景,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学生在参与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中思维就会创在一个又一个的点上,这样的教学日积月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有巨大的作用的。我认为学习数学最好的方法是在发现中学习,在学生的再创造中学习,并引导学生整理统合,组织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经验。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有助于学习后的长期记忆。学生在对开放题的探究中有助于智力的发展与提升。学生从主动参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的满足,不须*外在赏罚去维持其学习动机与兴趣。而且长期坚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充满各种危机,和瞬息变化的社会的能力较强,并且发展的后劲较大。但是开放性教学对于较大型的班级不是很有优势,因为通常这样的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差距较大,当能力较强的学生发现问题较快时,对思维能力较次者容易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3

  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第八册33页例6。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在第八册学习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6的内容,在算术中称为"和倍"和"差倍"问题,由于是逆向思考题,解法特殊,不易掌握,现在用方程来解,不仅思路较简单,而且这两类问题的思路统一,解法一致,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了解应用题的能力,是今后小学学习分数等应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会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会用把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已知条件看是否符合的方法进行验算;在教学解题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初步的类推和迁移的能力及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确设未知数和列出方程,关键要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也是教学的难点。创设情境,蔡利琦同学和周旭同学两个人互相询问对方的的钱数并说出两个人之间的倍数关系,来猜测两个人各有多少钱?

  由于小学生仍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刻,所以要考虑怎样做好这个过渡,在教学中采用画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线段图能使数量关系明显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帮助学生用算术方法解这道题,还有利于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和列出方程。

  之后引导学生想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方程,就是教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是十分必要的。

  之后进行检验。虽不要求写在本子上或卷子上,但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长期要求下去,就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那种做完题不知对错的做法是后患无穷的。首先从方程的角度来检验,然后再让这两个同学把钱拿出来让大家看一下,果真,结果正如我们预料,同学们感到非常有趣,而且兴奋异常,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再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叙述两个人的关系呢?有的同学说,我们还可以告诉大家蔡利琦是周旭的5倍,比周旭多8元钱,那么该怎样解答呢?

  同学们积极思考,想出了好多的解题方法,并进行比较概括找出自己喜欢的解法。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然后进行适时的练习,达到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

  本堂课,在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反馈上,和环节的处理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也恳请领导和各位老师能够帮助我,使我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渐加强,能够熟练的驾御课堂。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例3。让学生在已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经验基础上,在解答较复杂的应用题中,探索解题思路。现对于本节课谈一些自己的感想。

  一、利用实物帮助解题。

  教师在依托教材进行教学的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会对数学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这节课在教学例3时,我改变了直接看应用题列方程的做法,而是让学生带来了家里的水费帐单,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分散了解应用题的难点,让学生根据帐单说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从而逐步渗透到等量关系;二是为后面的变式应用题打下基础,让学生潜移默化通过例3感受到在解答较复杂应用题时,如何根据所给条件正确找出等量关系相等,从内心上接受用列方程的方法解此类应用题的优势所在。

  二、合理组织安排教材。

  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是通过例题、模仿变式练习题和综合练习题(练一练、试一试)所呈现的。其呈现的内容不是在同一个背景下,而是以独立的形式逐一呈现,这样的分割呈现方式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提炼解此类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因此,设想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经验基础上创设情景,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由于要解决的问题以递进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其内容又处在同一背景下,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几个问题间的联系和差异,使学生明此类应用题的一般特征,根据特征有利于学生在各种关系的比较中寻找解答此类应用题的共同方法,便于学生进一步提炼解此类应用题一般解题思路。

  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索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解题策略。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民主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自主权和评价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如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看水费帐单说等量关系、小组讨论、尝试解方程、相互评价,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在评价中学习的热情很高,充分体验自主探索获取成功的喜悦。

  应用题教学有利于学生灵活地综合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概括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炼数学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5

  今天上了一节复习课,课题是《列方程解应用题》。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很明确的,就是找准应用题中所反应的数量关系式,并以此来列出相应的方程来解答。

  因为是整数和小数的应用题,学生在理解找数量关系的时候并不太难,所以从我巡视中所看到的以及学生的练习中所反应的,学生的错误并不是太多。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觉得有几点在这节课中被我忽略了。

  1.复习的重点在于找准数量关系式。课堂上大量提问了学生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并进行了专项训练,但在进行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只满足了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应该让中下学生再说说关键句是什么,是根据哪句话找出来的,要让他们知道怎样去找。

  2.列方程解应用题与算术解法的不同在于,算术解法要考虑的是怎么解决问题,而方程解法只要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列式就可以了,这个等量关系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的,因此方法比较多,解答起来比较容易,这也是其与算术解法相比而言的优势。而在本节课上因为写的字比较多,做题比较费时,并且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因此课堂上我忽略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从而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而仅满足于学生用方程做出了这道题就可以了,没有做到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用方程解题的优势。

  3.在开始复习利用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的时候,应该加强一点板书。这样数量关系式和列的方程对比起来看,有助于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依托关系。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6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基本等量关系

  2.会解应用题(方程法)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基本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会解应用题(方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应用题,今天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及教学反思。(课题出示)

  1、根据关键句找出等量关系 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少行8千米。 等量关系:(个别说)

  2、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李师傅比徒弟每小时多加工零件10个,李师傅每小时加工零件45个,徒弟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等量关系:(同桌互说等量关系)

  二、自我探究,掌握新知

  1、教学例6 李师傅比徒弟每小时多加工零件10个,李师傅4小时加工零件180个,徒弟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A:请你思考题目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B:学生汇报。 C:再用算术法解答并口述等量关系。

  2、独立练习 每箱桔子价钱比苹果少15元,学校买30箱桔子共用去930元,每箱苹果多少元?

  要求:(1)用两种方法解(算术法、方程法) (2)同桌交流解题思考过程 学生汇报。 师:现在老师也来列一个方程请你们判断一下是否正确。(讨论交流) (X-15)× 30 = 930橘子单价×数量=橘子总价 师:刚才我们通过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了几种解题的式子,一道题目有多种做法只要我们积极动脑就会想出多种方法来解题,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巩固新知,逐步熟练

  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编号填在括号内)

  1、一个服装厂要生产31200件衣服,原计划每天生产220件,实际120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多少件?(B、C、D) A:31200÷220-X=120B:31200÷(X+220)=120C:31200÷120-220=X D:(X+220)×120=31200 师:为什么A是错的?

  2、小芳和小李合打一本书,小芳4小时打了5000个字恰好是书的一半,小芳平均每小时比小李多打250个字,小李打完另一半需要几小时?解:设小李打完另一半需要X小时。(A、C) A:5000÷X=5000÷4-250B:250+X=5000÷4C:(5000÷4-250)X=5000D:(5000÷4-250)X=5000×2

  师:为什么一半乘以2不对呢?

  3、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全程960千米,快艇的速度比轮船快90千米/小时,它8小时正好到达乙地,那么这时轮船行了多少千米?

  师:同桌可以互相讨论交流一下你找到的等量关系是什么?请你从中选择一条等量关系列出式子。(我们比一比看看谁的方法多)

  四、课堂总结:

  你觉得列方程解应用题要注意什么?或者你认为什么比较重要?

  五、拓展题

  鸡与兔共有100只,兔的脚比鸡的脚多40只,求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以开门见山任务式的形式开头,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比较明确。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较准确,并且能注意化解难点形成坡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引导学生可以用不同的等量关系来思考同一道题目,这也就是一题多解思想的渗透。练习设计中有层次,选择题的答案有针对性(平时学生容易错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模拟练习中所用去的时间较多,这一环节还应该更加紧凑。一题多解思想的渗透在例6的教学中就可以进行。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7

  教学背景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它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一样都是以四则计算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但在解题思路上有所不同。学生在一至四年级的应用题学习中,已经养成用算术方法解题的习惯。因此,本课教学以让学生初步掌握用方程来描述等量关系为重点。在根据题意寻找等量关系的过程中,倡导学生能说出2~3个等量关系。通过自主选择等量关系列式的环节,构建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从而自然的引出“将未知数设为x来列式”的新知。在师生共同探究得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格式后,通过再次自主选择以巩固解题步骤。例2则以尝试题的形式出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改变课程内容繁、难、窄、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习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改革例题呈现方式,增大学生探索空间。

  数学的学习不应成为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

  程,而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鼓励学生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基此认识,我们把要讲解的例题变成适合学生探究瓶的素材,呈现出真实的有探讨价值的实际生活问题情境,以《今天我当家》中的上街购物用钱找钱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尝试解决身边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2.突破练习常规作法,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现代的数学教育观认为,每个学生都可以学数学,不同的学生要学不同水平的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去学数学。只有个性化的学习,才能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用统一的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为此,我们打破传统教学的"巩固练习"常规,把数学教学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堂上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提供具有一定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的生活情境,给学生的求异思维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合作学习、自主探索的方式,面向全体,满足

  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优化数学建模过程,加强学生思维训练。

  以真实生活的原型进行数学建模,通过建模解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在视听(再现生活原型--看录?"今天我当家")采顿有关数据中掌握多种类型的问题特点的基础上将应用问题与数学问题联系起来,从己知的数量关系推理、联想、判断出属于哪类问题,如本节课的开放性练习,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之后,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答纯数学问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就是在获取问题信息、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转化成数学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再利用数学知识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数学答案,然后再把数学答案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去。即引导学生解模的过程正是对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深刻性、灵活性、多样性。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8

  一、教学内容:原通用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24页例7。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的理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一说用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其中哪一步最重要?

  2.解方程

  45×8+10x=820 10x-45×8=100

  8x+33x=820 (x+45)×8=820

  (二)新课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用方程解应用题。解题时根据题意,先把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找出来,再列方程。这一步非常重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板书: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

  师:出示例7。

  商店运来8筐苹果和10筐梨,一共重820千克。每筐苹果重45千克,每筐梨重多少千克?

  师:边看题边想想。这道题的意思是什么?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按照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你准备做哪件事?

  生:题中告诉我们商店运来两种水果,一种是苹果,一种是梨。已知条件是运来8筐苹果和10筐梨,两种水果一共重820千克,每筐苹果重45千克。要求的问题是每筐梨重多少千克?我第一步准备设每筐梨重x千克。这样把问题变成了条件。

  师:真能干。其他同学都会这样想吗?[板书:设每筐梨重x千克]当我们用x表示题里的未知数以后,就把问题转化成了条件。下面请同学们把“每筐梨重x千克”当作条件和题中原有的条件放在一起,找一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大家可以议论议论。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根据题意,找出了哪两个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生:我找的是8筐苹果的重量加上10筐梨的重量正好等于两种水果的总重量820千克。

  师:还找出了其他相等关系吗?

  生:我找的相等关系是从两种水果的总量里减去10筐梨的重量就刚好是8筐苹果的重量。

  生:我想的是从两种水果的总重量820千克里减去8筐苹果的重量就等于10筐梨的重量了。

  师:好了。刚才已有三位同学代表大家找出了题中数量间不同的相等关系。这些关系不仅找得正确,而且都注意了先用这个“每筐梨重x千克”[指板书]去和题里原有的条件合在一起,再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这样考虑问题的方法很好。可以怎样列方程?这样好不好,因为要想发言的同学太多。所以请一位同学代表大家的意见列出一个方程后,再请另一位同学简要地说出所列方程是不是正确,为什么?谁先说?

  生:可以这样列方程45×8+10x=820。[板书]

  师:有多少同学会列出这个[指板书]方程?[全班都会]太好了。这个方程对吗?为什么?可别把手放下去了。

  生:这个方程是正确的。因为方程的左边这个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方程右边的820千克也是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所以,根据总重量等于总重量的关系列出的这个方程是正确的。

  师:说得真不错。谁能再说说,为什么方程的左边这个含字母的式子是表示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有意请一位差生作答]

  生:因为45千克是每筐苹果的重量,8是苹果的筐数。[教师用教鞭指45×8]45×8是表示苹果的总重量。x表示每筐梨的重量,10表示梨的筐数。10x表示梨的总重量。

  45×8+10x这个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苹果和梨一共的重量。

  师:真能干,请坐。请全班同学在作业本上用方程解答这道题。解答后请翻开课本第24页和书上的解答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解答与书上的解答是不是相同。[巡视并有意请一位差生在黑板上解答]

  师:怎么,都解答完了。检查过了吗?和××解答一样的有哪些同学?[学生举手示意]谁来说说你是如何检查的?

  生: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左边,360+460等于820,方程的右边也等于820,所以x=46是原方程的解。

  师:检查的过程虽然不要求写出来,但我们要养成检查的习惯,检查后再写出答案。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因有学生举手]

  生:我列的方程和书上的不一样。我根据苹果的重量等于苹果的重量的相等关系列的。820-10x=45×8,方程的解还是46。[板书这个方程]

  师:非常好。能根据不同的相等关系列出不同的方程,但方程的解却是相同的。很会动脑筋。还可以怎样列方程?

  生:我列的方程是820-45×8=10x。相等关系是梨的重量同梨的重量相等。

  师:这个方程对吗?

  生:我觉得不完全对。解方程不好写。

  生:这个方程是对的。因为相等关系找对了。

  师:[举手同学多还想发表意见]这样,老师说说看法。应该说这个方程是正确的。因为它是根据梨的重量等于梨的重量的.相等关系列出的方程。只不过我们习惯的写法是把含字母的式子写在等式的左边。如果列出了这样的方程只需要把等式左右两边调换一下,就便于我们解方程了。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下面让我们一起根据大家在解题中的思考过程,再来总结一下解题的思路。想想看,在解题过程中你自己先怎样,再怎样?然后怎样?最后怎样?谁能结合自己刚才解题中的思考过程一步接一步地说出来。

  生:第一步是读题后把问题转化成条件;第二步是把转化来的条件拿来和题中原有的条件放在一起;第三步找数量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第四步是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第五步是解方程;最后一步是检查和写出答案。

  师:谁能把××同学总结的思路再说一遍?[有意请中差生回答]

  生:第一步……[教师边引导××说边板书如下]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列方程解稍复杂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也就是我们的思考过程。另外,同学们在学习中肯动脑筋,会动脑筋,同一道题列出了不同的几个方程。它们的解都相同。这是因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不只一个。根据不同的相等关系就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来。但要注意,方程是不是列正确了不是看方程的“样子”,而是要看相等关系找对没有。只要按照这样的思路[指板书]正确地去列方程都可以。

  (三)巩固练习

  师:请拿出作业本。我们作几道练习题。只设未知数,列方程,不解方程。

  第一题是把例7中的“一共重820千克”改成“苹果比梨少100千克”[擦去“一共重820千克”,再写上“苹果比梨少100千克”]列出方程。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设未知数和列方程的?[有意请中差生]

  生:设每筐梨重x千克,方程是10x-45×8=100。

  师:你是根据哪两个数量的相等关系列出这个方程的?能说出来吗?

  生:苹果比梨少的重量等于苹果比梨少的重量。

  师:正确吗?

  生[齐]:正确。

  师:还可以怎样列方程?先说相等关系,再说方程。

  生:用苹果的重量加上苹果比梨少的重量就等于梨的重量。

  10x=45×8+100

  师:有多少同学根据×××找出的相等关系,列出的方程跟他相同?[学生举手]

  师:这两位同学的想法都不错,列出的方程也正确。请全班同学都注意,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只要根据你自己能理解的又比较容易找到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就可以了。

  下面三道题请把方程写在作业本上。

  1.商店运来苹果和梨各8筐,一共重724千克。每筐梨重46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2.学校买回4个排球和5个篮球,共用476元。每个篮球56元,每个排球多少元?

  3.学校买篮球比买排球多花84元。买回篮球5个,每个56元,买回的排球每个49元。学校买回多少个排球?

  [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9

  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十分注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内容的呈现注意体现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60页,关于警戒水位的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解简易方程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会把未知数的值代入已知条件看是否符合;在解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初步的类推和迁移的能力及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利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上完后,感觉有不少问题存在。

  教学例3时,我首先从例题上引导学生读题观察,理解题意,然后指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这时问题产生了,由于这里学生的认知局限性,学生对于什么是湖、大坝,甚至水库,堤坝都不知道是什么,给审题带来比较大的困难,又要重新向学生介绍有关湖泊、水库、堤坝等知识,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还结合学生常见的鱼塘、塘堤等学生熟悉的情境进行说明,学生才恍然大悟,(教学反思 )由此可见,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情境必须是学生真正熟悉的生活情境,要结合当地学生的认识水平,这才是有效的情境。其次备课一定要深入,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教法、学法,还要深入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这样才能备好一节课,要吸取教训。

  在交流汇报时,学生说出了如下数量关系:

  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

  今日水位—警戒水位=超出部分

  今日水位—超出部分=警戒水位

  然后让学生依据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这时学生发现例题与之前所学的方程有所不同,之前列方程时题目中未知数已经有了,直接看出x表示那个量,而例题中并没有x,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到:要列方程必须把其中的未知量假设为x,从实际中让学生发现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有“设……为x”的必要性,不至于出现在列方程时不写“解:设……”的情况。

  但是,在列方程的时候却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因为教材只要求掌握“未知数不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解法,在例题教学中,有的学生列出了这样的方程:14.4—x=0.64,从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方程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应该怎样解呢?是否该向学生讲解方法?如果讲解方法,又该用什么方法来解?或是让学生把此方程改成教材要求的那样的方程?如果要改成教材要求的方程,那就是在向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这样的列法是不被认可的,那么以后在学习“未知数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时,学生的思维不就和现在冲突了吗?迷惑!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10

  列方程解应用题例1,是学生学习了解方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会利用方程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关键是让学生理解题意,找出正确的等量关系式,根据等量关系来列出方程,为让孩子很好的理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利用了孩子熟知的年龄之间差距为例题时行讲解,学生看到这个情境确实很兴奋。

  本课我把它重点定位在:

  1、学会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学会如何分析应用题的方法。教学例题时,我首先让学生读题,明确题目的意思。然后问,“这题是研究哪两个数量的关系?”这时一定要求学生表述清楚,是“妈妈的年龄”而不能只说成是“妈妈”突出是研究两人“年龄的关系”。同时拓展,我们也可以研究他们体重的关系等等。我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思考本题,做到心中有数。第二个问题,找出题的未知数,把什么看作未知数?第三个问题:“题目中的哪一句话反应了他们年龄之间的关系?”第四个问题,“你能一个式子表示出他们年龄之间的关系吗?”孩子们自然一下就想到了“妈妈的年龄-30=小明的年龄”“小明的年龄+30=妈妈的年龄”“妈妈的年龄—小明的年龄=30”等数量关系式。你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方程。整个过程从分析到找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在师的引导之下,孩子们自然理解了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等量关系式;2、设未知数;3、列方程;4、解方程;5、检验、答语,过程自然,孩子们掌握的也比较好!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

2.关于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

3.列方程解应用题

4.如何列方程来解应用题

5.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指导

6.《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

7.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8.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9.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课后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