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20 10:12:4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锦集(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锦集(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重、难点

  1、弄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3、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教学方法与手段师:导读法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小黑板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入了不少的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学生交流回答。)今天,我们一起来再来学习几个成语故事。(板书:8、成语故事)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叫作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二、初读指导。

  1、课文中讲了哪三个成语故事呢?请大家一起来读课文。(小黑板出示初读要求)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楚国 戳穿 演奏腮帮 俸禄 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语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夸口:说大话。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禄:左边是“示字旁”,同时提醒右下不是“水”。

  四、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3.“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4.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课堂练习设计

  1、描红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

  教后修改

  课外作业设计

  1、完成同步练习题。

  2、写出几个你知道的成语故事名称。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杨时求知心切,意志坚定,尊敬老师,真心诚意,学习杨时尊师好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

  要求念得好。

  二、简介“成语”

  1、简介“成语”,举例,如:自相矛盾。

  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

  再读课题。

  三、根据自学提纲,学习生字。

  1、听录音。

  2、学习词语。

  (1)读生字:

  杨尊论尽冒敲等默久疼(师:这个字奶奶常用)慈祥容

  (2)不看拼音,再齐读上面的生字。

  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自由读;指名读。

  (3)给“杨、容”组词。

  (4)了解“黑”部首。

  教师示范写“黑”字部首和“冒”字。

  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地方。

  (5)学生书写生字(表扬写字认真,写得好的'学生)

  四、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生)

  2、给小节加序号。

  3、指名学生自由选读课文某一小节,教师给评点指导。

  4、教师示范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学着读)

  5、指名读课文某一小节。

  第二课时

  一、根据自学提纲,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评点,要求学生读得好。

  指名学生背诵。

  2、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杨时()

  要求学生说一句话。

  (2)杨时是宋朝()大学问家。

  要求用上既……又……

  3、齐读第二至五小节。

  4、指名学生分别读2-5小节。

  5、理解“程门立雪”的意思。

  (1)“程”是什么意思?(师简介“程颐”)

  (2)“门”是什么意思?“立”是什么意思?

  (3)成语中还缺什么?(谁和谁)

  6、说话练习。

  (1)程门(谁)和(谁)立雪。

  (2)要求把“程门立雪”的意思说具体。

  程门(谁)和(谁)立雪(),(),()。

  (3)学生自由说。

  “程门立雪”指的是()。

  (4)指名说“程门立雪”指的是什么?

  (5)把“准备请教”、“谁和谁”、“站在”部分放在前面怎么说?

  在这句话前用上“为了……”该怎么说?

  (6)在上面的话后加上“说明杨时是()的大学问家”怎么说?

  7、读、背末一小节,完成练习。

  (1)指名读最后一小节。(教师评议)

  (2)教师示范读最后一小节。

  (3)学生齐读这一小节。

  老师问了三位小朋友,一个小朋友说“久久没有说话”是程老师一直没有说话;另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没有话说;还有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们说哪一种说法对?

  (4)练习:

  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飞舞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心里激动地说:“()。”

  a、学生自由说后写下来。 b、指名学生说上面的话。

  (5)用“心疼”说一句话。

  二、小结。

  三、作业。

  板书 : 程门立雪

  冒鹅毛大雪 请教

  好学尊师

  默地、静静地 等

语文教案 篇3

  难忘师生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把握不同工具材料的特点,运用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表现教师的外貌特征与性格。

  2.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把握教师的外貌特征;

  (2)在欣赏中了解表现的技能技巧;

  (3)在创作中感受情感表达的愉悦。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学会感谢恩师。

  二、教学要点:

  1. 教学重点:如何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教师的外貌特征与性格。

  2.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学生对教师的感情。

  3. 兴趣点:

  (1)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

  (2)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自己对教师的印象。

  4. 教学观察点:由教师的眼神、嘴巴、脸形、发型所体现的外貌特征。

  三、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用手绘图象的手法描绘一个自己喜爱的`教师形象。

  2. 较高要求:能准确表现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并画出衬托教师个性化及职业特征的背景。

  3. 个性探究:大胆地尝试运用不同的造型工具,画出我和老师的故事,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播放一段感恩教师的视频片段

  (1)请同学们说说,视频中的小朋友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感谢老师、为老师过教师节的?

  (2)老师和我们朝夕相对,既教我们科学文化知识,又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即将毕业了,你相对老师说点什么呢?(播放幻灯片)

  (二)思考:

  (1)说一说:从你上学到现在,哪一位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他(她)有

  什么外貌特征?你和这位来时之间曾经经历过什么难忘、感人的故事?(每个组讨论,先和你的同学讲一讲,然后每组最少有一名代表说说你的老师。)

  (2)想一想: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爱?

  1、为老师画一张肖像画; 2、给老师制作一张贺卡,写上你的祝福;

  3、为老师献上你亲手做的手工艺品; 4、和老师合影留念??

  (三)欣赏与感受: (欣赏课本35页画家林墉的作品)

  (1)这幅画中的女教师五官有什么特征? 她在干什么?

  (2)画面的主要色彩是什么? 运用了什么色彩的对比?

  (3)你认为要画老师应该从哪些方面表现?脸型、五官、表情、发型、神态、动作、衣着等

  (四)欣赏学生的线描作品(播放幻灯片)

  (五)教师示范

  (1)以数学老师田老师为例,先看看用电脑处理后不同效果的照片,再看看怎样用线描的形式画人物。(教师用线描示范画)

  (2)展示各位老师的照片,在这些老师中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老师画一画,或者也可以画一画曾经教过你的老师。

  (六)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1)构思:你所画的教师有什么样的外貌特征?

  (2)构图:画面以头像画还是半身画为表现形式?主要人物与背景是怎样安排的?

  (七)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请同学来评一评,谁画的最好、最像?哪里画的好?

  (2)比一比谁画的教师形象外貌特征鲜明、画面构图生动、情感表达真切。

  (八)课堂小结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要用优异的成绩和感恩的心去回报老师,即使以后你和老师分开了,老师也可以成为你最好的朋友,加油吧,好好学习!

语文教案 篇4

  第 1课时

  课题 《列夫托尔斯泰》

  课型: 周次:第二周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3.了解托尔斯泰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作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尤其是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了解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以其不朽的著作赢得了世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对于他,我们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你想知道他的外貌吗?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入木三分又妙趣横生的文笔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的,请你跟随作者的笔端,来解读托尔斯泰的那双智慧的眼睛,进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

  学生交流资料:

  介绍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 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教师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所查资料并做简要概括

  交流资料 1分钟

  5分钟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安排

  介绍列夫托尔斯泰: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赤褐色、疾飞、锐利等。联系上下文理解“荡漾、陡峭、锐利”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与翠鸟捕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爱的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教学准备:翠鸟图片以及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大自然可神奇啦,你们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投影图片:停在苇秆上的翠鸟。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

  2.出示课题,板书:《翠鸟》

  3.师: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翠鸟什么样?它有哪些特点?有哪些本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师范读

  1.师:你们听……(教师范读)。你们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师:大自然多美啊!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苇秆”应读“wěi gǎn”,不要读成“wéi gān”。

  “翠”、“饲”是平舌音。

  “赤”、“衬”是翘舌音。

  (二)、检查自学,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翠”上边是“ ”,不要写成“羽”。

  “秆”左边是“禾”,不要写成“木”。

  “绣”右下角是“乃”,不要写成“反”。

  “腹”右边的中间是“日”,不要写成“目”。

  “衬”左边是“衤”部,不是“礻”字部。

  “希”上边的第二笔是“ ”,不要写成“乀”。

  2.区别形近、同音字,作巩固练习。

  秆()绣()衫()疾()

  杆()锈()衬()急()

  泡()锐()饲()希()

  抱()脱()词()稀()

  三、布置作业

  1、课文读三次

  2、完成生字本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根据自己的喜好,感受荷之香、荷之美及荷之韵。

  2、品味文中词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荷花的生机勃勃与千姿百态。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

  课件

  三、教学时间

  第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完成生字教学,并带领学生一起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荷花》这篇课文,还记得课文是分哪三部分来写的吗?

  生:闻荷之香(师板书)

  生:赏荷之美(师板书)

  生:品荷之韵(师板书)

  师:同学们,荷花的香气是作者闻到的,荷花的美丽是作者看到的,而荷花的韵味儿是作者用心品味到的。想不想跟随作者一起去看看荷花?(想)好的,让我们坐坐端正,精神饱满些,心情放松些,边看边发出自己的赞叹吧!

  (课件播放一组荷花的精美图片,学生可能会发出一些赞叹。)

  师:在欣赏的过程中,你的赞叹是最多的,觉得荷花怎么样啊?

  生:非常美,非常好看。

  生:真是太美了。

  生:我觉得荷花特别地白,荷叶特别地绿。

  师,同学们,能用我们学过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荷花吗?

  生:千姿百态的荷花。

  生:含苞欲放的荷花。

  生:亭亭玉立的荷花。

  ……

  师,真想不到,同学们能把荷花形容的如此美丽,你们眼里的荷花是这样的。那么作者笔下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是句子反复读读,最好能写出自己喜欢的原因。

  (生读课文,并写写喜欢的原因。)

  师:刚才我发现同学们读得很投入,很用心。学习就应该这样,付出的越多,收获得也就越多。谁有勇气第一个站起来,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讲讲自己的收获。(以下只是预设,发言的顺序可以随机。)

  生:我喜欢的是“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似的。”(生读文并谈感受)

  生:我喜欢的是“看看这一朵……了不起。”(生读文并谈感受)

  ……

  师:讲得真好。这里的荷叶什么样子的?

  出示“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似的。”

  师:(出示两幅图)这样的荷花算不算“挨挨挤挤”呢?(不算)那么这样的呢?(也不是)那么怎样的荷花才算得“挨挨挤挤”呢?

  生:就是荷叶长得非常茂盛,非常得多。

  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是的)噢,“挨挨挤挤”原来就是你靠着我,我依着你,一个紧贴着一个。

  师:在你的生活中见到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

  生:在公交车上,人特别多,挨挨挤挤的。

  生:春节时,在火车上,也是挨挨挤挤。

  生:还有我们在食堂吃饭时,总是挨挨挤挤。

  师:同学们讲得“挨挨挤挤”都是形容人多,而课文中的“挨挨挤挤”是形容荷叶多,而且一个个像是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就是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同学们这个“冒”字看似简单,可是写的时候我们得注意了。(示范写)

  师: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来写,你准备在这里用什么字?

  生:我想用“跳”。

  师:那你就把“跳”字带到句子中读一读。

  生:我是用“探”。

  师:也带到句中读一读。

  生:我想荷花会像小草一样钻出来,我用“钻”吧!

  生:我用“伸”

  ……

  师:真有勇气,敢于向大师挑战。可是作者这里用“冒”,是告诉我们荷花是怎样生长的……

  生:迅速地生长

  师:能读出迅速的感觉吗?(能)你读。

  生:使劲地生长

  师:你把使劲的感觉读出来(生读)

  师:读得真好,这些荷花从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想干什么呢?

  生:想到外面来透透气。

  生:想向大家展示她的美丽。

  生:想和我们交朋友。

  师:多么可爱的荷花呀!你看她们(出示“有的……有的……有的……”)

  逐句配图出示,引读。

  师:她们有的……

  生: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师:这是半开的,有的……

  生: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师:这是全开的,有的……

  生: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偿马上要破裂似的。

  师:就像熟透了的西瓜一样,还没切呢,就裂开的。这是既不是半开,也不是全开,而是将开。叫做含苞欲放。

  师:荷花的姿态远不止这些。(出示图片)还有的呢?

  师:看看这一朵。

  生:昂着头,挺着胸,像一个哨兵站在那儿。很美!

  师:看看这一朵。

  生:躲在荷叶背后,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很美!

  师:再看看这两朵。

  生:像是在亲切地交谈,也很美!

  师: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啊!怪不得作者说(出示“如果……真了不起。”)

  生:学生读句子。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

  生:叶圣陶。

  师:再想想,叶圣陶是来欣赏荷花的,这一池的荷花到底是谁的作品呢?

  生:大自然。

  师:是啊!同学们想得真深刻。正是神奇的大自然造就了这么美丽的画卷。(板书:大自然)这样的画是任何画家都无法描绘的,只有神奇的大自然可以做到。所以叫到“活的画”。

  师:所以神奇的大自然值得我们

  生:赞美!

  师:好的,让我们再次展开这幅活的画卷。用赞美的语气美美地读读这段文字。(出示课文2、3小节)

  师: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也像作者一样被荷花陶醉了。你们就像那一朵朵的荷花,绽放着自己笑脸。愿变成一朵荷花吗?

  生:愿意!

  师:好的,现在你们就是荷花了。注意了。一阵风吹来,你……

  生:我就……

  师:风停了,你……

  生:我停止舞蹈……

  师:可爱的荷花们,能把你听到的告诉大家吗?

  生:我听到了蜻蜓对我说他清早飞行的快乐。

  生:我听到了小鱼在我脚下游过,对我说他昨天做的好梦。

  师:除了听到蜻蜓和小鱼话,你还会听到哪些悄悄话呢?

  生:我听到小青蛙跳过来,告诉我他的歌声是多么动听。

  生:我听到小蜜蜂飞过来,告诉我他的工作是多么地有趣。

  生:我还听大家在赞美我们呢?

  师:好的,就让我们一起拿起笔,写出心中对荷花的赞美吧!

  生:写话。(一句就行了。)

  (指名多位学生读读自己写的话。)

  师:同学们,这样的美景值得我们品味,我们在赞美荷花,其实也就是在赞美自然啊!只要人人都热爱自然,我们的环境将会变得更加美丽迷人,我们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我们的未来将来变得更加灿烂幸福。

  师:下课!

  附板书:

  闻荷之香

  赞美荷花赏荷之美

  热爱大自然

  思荷之韵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2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园地教案12-28

语文《翠鸟》教案08-04

语文树教案12-11

语文备课教案01-25

语文《口技》教案01-26

(精选)语文教案11-18

(精选)语文教案01-09

语文天地教案06-17